商言之🌿
振鸿独言看世界
只要心中有阳光,就不怕下雨天!
关注数: 4
粉丝数: 385
发帖数: 10,552
关注贴吧数: 7
只要努力践行初心,定能绽放夺目光彩! 高考后,每个人都希望考上理想中的大学,可是由于成绩和志愿的关系,让学子去到不同的学校。由于没有其他大学的经历,让极少部分人惶惶不可终日,觉得学校这也不好,那也不是,常常活在后悔之中,纠结当初的选择。这种人,其实不只是在广财有,每一所大学都有。有识之士,都是既来之,则安之,专业不喜欢的,就勤奋学习争取转专业,转不了专业就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多考几个证,多一个选择。广财也有许多优秀学子,通过学校、老师和相关平台,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提早规划人生目标。有的考研继续升学深造;有的考公考编,在体制内发光发热;有的自己创业,大展鸿图;有的去国企、民企,体现自己的价值。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是自信和努力的加持。学校只是给了你一个平台,更多的还是靠自己去拼去闯。以下几位广财学子,有专业对口,精益求精的,有专业不对口,依然靠自身努力,找到理想中的岗位。母校是自己人生中的重要平台,既然成为其中一分子,就要为母校争光。希望新入学的同学,在优秀师兄师姐的身上,感受榜样的力量,学有所成,不负韶华。
学科(专业)在升学求职中越显重要! 每逢毕业季,毕业生找工作越来越感觉专业的重要性,专业不对口考编考公选调都入不了门,国企民企大都有专业要求,因此将来选校,除了考虑国家重点院校,选专业也非常重要。最近有高校考研申请条件除了双一流大学要求之外,对学科评估前25%B类相关专业也作为一个申请条件。第五次学科评估即将公布,看看广东高校有多少个B以上学科,考生对这些学科的专业也可以作为选校的参考之一。[图片][图片]
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评审结果。
协同培养能否做到宽进严出! 协同培养是国家政策,也是教育发展的方向!如果能做到与国际接轨,宽进严出,真正培养人才,也不是不好。广财响应国家政策,开展协同培养项目,本是好事,却由于急攻近利,迈的步子大了,招来反对声音。其实,应该由985、211双一流大学首先开展,自上而下,取得成效再推广,更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
2022年广东省本科批投档线排名! 今年华农、广医的掘起,省外报读学生增多,弃文从理,注重就业等观念的改变,使一部分传统受欢迎的学校投档线跌落新低。
2022年广东省投档线的变化! 疫情影响三年,时代在变,观念也在变,广东省22年各校的投档线有了大的变动,可以说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2022年公布了新一轮“双一流”大学建设学校,广东省华农、广医入选。一直不待见的“农科”“医科”学校终于扬眉吐气,物理类直接上升1万位次,从而挤压了广外、广工、汕大、广财等传统受欢迎学校的优秀生源;二是近七、八年,经济转型,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作为发展主方向,理工科受到省重点扶持,而文科类为主的学校却走到了边缘。虽也协同发展理工科,无奈资金和政策力度小,发展不如人意,广外、广财、广金等文科类学校受到的冲击最大;三是就业压力巨大,文科类学校的经管法专业更是首当其冲,而教师、军警、医生等待遇高,工作稳定的专业最受欢迎。出现了物理类601分报考肇庆学院教师定向专业,毕业既入编就业,可见华师、广大、广技师、广二师、广警等校投档线都能保持或提高;四是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广东的发展日新月异,大湾区未来可期,这么多年吸引了几千万外省人来广东发展,子女成长期到来,开始陆续参加高考。广东人不想出省读书的观念也在慢慢改变,许多优秀的学生开始涌跃报考外省大学。综上所述,主要是客观情况,如果高校不能在软硬件建设方面有所突破,还是默守成规,必然导致招生遇到滑铁卢。广财自从98年后降二本招生,省内生源一直在走下波路,直至22年,理科普通类跌破8万大关。学校这几年其实在资金和政策受限的情况下,多方挖掘潜力,通过共建,加大了校园基础建设,硬件有了大的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学科、专业和科研也在不断加强之中,获得18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获得博士授予权,新增应用经济学一级博士点,这都是在进步之中。遗憾的是由于政策倾斜理工科,广财拥有博士点后反而没能获得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从而又失去了选调生考试资格,这多多少少对广财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展望未来,希望学校暨全体师生,借建校四十周年之喜气,发奋图强,团结一致,重振往日荣光,为早日建成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贡献力量!
专业重要性显而易见! 一名物理类考生601分投档韶关学院教师定向云浮市新兴县,传闻这名考生是新兴县的,志向是做一名教师。定向毕业后就可以入编当老师。这两年,就业形式严竣,很多毕业生毕业就失业,报考定向和军警类可解决就业的专业的考生越来越多。
广财2022在省外招生一本(本科)批次招生投档线 7.17日广西首先公布一本批次招生投档线!
2022年广西一本批次公布投档线! 广州医科大学升级双一流后,在广东排名前列。
研究生佛山校区住桃园,广州校区住33幢! 由于广州校区33幢正在建设之中,今年安排更多的研究生在佛山校区住读,入住桃园,世外桃源社区之意。明年33幢建好之后,将优先安排研究生入住。原28幢研究生楼转为本科生楼。
中国高考、考研最难的大学排行榜! 省外想考进这些大学,都是优秀的代表!
2022年高校薪酬榜! 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既反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和收入变化,也反映了企业用工需求和毕业生成长发展状况,对客观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状况,以及行业发展走势具有参考意义。志愿报考季,考生可参考一下!
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欢迎报读广东财经大学! 广东财经大学2022年招生计划普通类比去年减少1600人:历史类1783人,比去年减少561人,物理类3387人,比去年减少1051人,艺术类426人,比去年减少118人!
独立学院毕业为何谎言是双一流大学毕业?! 最近几年独立学院转设,有转民办的,有转公办的,有终止办学。终止办学广东暂时只有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而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也有学子盼望母校终止办学,然后校园由北京理工大学用来办校区。其实毕业证是独立学院的,就算是办了校区也是和你无关的,想去趁热点,谎言是校区毕业不可取,失诚信,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有能力,何必徒此虚名!!!!
高考只是启点,社会大学才是比拼的终决考试! 今年1076万大学生就业,476万参加研究生考试,就业和升学率压力山大,最新统计数据,今年4月青年失业率达到18.2%,创历史新高。考上大学,无论是知名,或者是一般,选择的专业重要,努力学习更重要。当你步入社会,真刀真枪比拼,方才是显功夫的时候。不论哪所大学毕业,人生有所成就,你就是成功的!在校的学生当自强,毕业的可有感受?!工作时间长的更有发言权!
4条地铁线路环绕,广财区域优势更突出了! 广财周边地铁多达4条,分别是8、18号线和在建的11、12号线。随着赤沙村城改项目的推进,加上一路之隔(华南快线)的琶洲南TOD和赤沙车辆段地块的出让和建设,广财真正融入都市圈之中。几条地铁通车后,在出行方面,北门可以去新港东,南门可以去赤沙和赤沙窖地铁站。
广东高考本科批次协同培养计划 广财4+0招1200人左右,三二分段培养招50人!
2022校友会一流专业排名
校地合作又一力作,加强湾区一流财经大学建设! 近年来,广财在四方共建佛山校区和获得博士点的基础上,帮助支持东莞理工、广科技学院、广商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加强校地合作。继与海珠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又与惠州、阳江、云浮合作建立研究院,并且成立广东财经大学中国数字研究院。为早日建设成为一流财经大学打响2022第一炮!
广财学子毕业十六载担任上市公司福能东方的董事长! 王贵银先生:中国籍,1981年9月出生,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博士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职称,现任广东国通物流城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王贵银先生2000年9月至2004年7月就读于广东财经大学(本科学习);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163.com%2Fdy%2Farticle%2FH1V2MOFM051984TV.html&urlrefer=20f82f644638f47e36bcfbb417e211cc优秀校友,广财学子学习的榜样!
海珠区人民政府与广东财经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签订! 海珠区与广东财经大学的战略合作,植根于科技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各个领域,将海珠区的产业优势、项目资源优势与广东财经大学的区位优势、人才智力优势有机结合,全面加强政校合作和产教融合,力争把更多的科研成果、研发机构和高层次人才引入海珠,持续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开创海珠区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新局面。 1、广东数字经济创新创业中心大楼:占地约5800平方米,作为广州市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配套商务设施。 2、广东财经大学数字经济学院:为广州市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3、海珠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将打造成为集聚法律、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公证、仲裁、评估、会计、审计、税务等服务的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高地和乙方实践教学、创业就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4、海珠区人民政府-广东财经大学干部教育培训中心:由广东财经大学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承担海珠区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教育培训任务,为海珠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设计开发特色急需培训项目。
为何以学科建设为重点建设双一流大学?! 985、211模式是苏联解体后,高教领域兴起的学习英美高等教育的改革政策,不过因为高教领域自50年代以来长期的苏联模式学习,新引进的综合性大学改革模式水土不服,没能很好综合起来(陷入了盲目扩张合并的窠臼),两种模式其实一直并行。新时代的双一流大学试图打造顶尖的综合性大学,而双一流学科着眼打造专精某学科的单一性大学,这从双一流学科对应的大学可以看出。第一轮双一流倾向我认为不明显,是一种过渡性、实验性政策。一开始的双一流大学、学科划分应是试图理顺两种模式的关系,找到着力点,思考是继续综合性大学改革还是走回专精尖大学。新一轮双一流,才是政策改变的风向标,改革从举棋不定到蹄疾步稳,这五年至关重要。
广财继与东莞理工、广东科技学院之后再签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 近日广财与广州商学院签定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双方将合作建设“广东财经大学中国数据研究院——广州商学院分院”,并在平台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科研项目联合申报、学术会议交流活动等方面全方位开展校际合作。
广东财经大学研究生调剂信息(2019-2021) 广东财经大学研究生今年报考人数超过9000人,往年过线的人数不多,往往需要接受较多的调剂生。2021年广东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调剂录取人数为840人,接收调剂的专业有31个。 2020年广东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接收调剂的专业有32个,其中调剂缺额最多的是保险硕士教育中心025500保险专业,该专业调剂来源如下:西南财经大学33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31人、湖南大学23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5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8人、暨南大学5人、南开大学5人、中央财经大学5人、厦门大学4人、上海财经大学4人、吉林大学3人、上海外国语大学3人、中山大学2人、西南民族大学1人、苏州大学1人、福州大学1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人、复旦大学1人、哈尔滨工业大学1人、华东师范大学1人、北京交通大学1人、中国人民大学1人 具体情况请看看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news.sohu.com%2Fa%2F521855180_121238113&urlrefer=54b8ea1051c00fe81078dd278a7c91a9 对于想要调剂上岸的同学而言,一定要及早了解调剂名额和调剂政策,以做准备。毕竟调剂是你上岸的一条关键之路,调剂不容易,尽早准备才能抢先上岸。最后,祝福你们调剂的都能调剂成功,复试的都能顺利通过。
第一第二轮双一流大学学科数对比 第二轮双一流大学建设不再区分A类B类,也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大学,都是按照双一流大学学科为重点建设。因此进入的学科越多,从侧面彰显了该校的整体水平。北大清华可以自设建设学科,巩固了两所大学的地位。广东由五所到八所,新增三所,进一步突显新时期北上广深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展望第三轮双一流大学建设,深大、广工、南方医都有机会,10所双一流大学将为广东进入教育强省添加浓重一笔!下一轮广东“冲补强”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很有可能也会淡化高水平重点大学和高水平重点学科大学的界限,统一为双高或双一流大(学科)建设,拭目以待!为广东高校喝采,希望有更多的高校进入双一流行引!
除了选调生外,博(硕)士引进也规定了学校范围! 引进博(硕)士人才也参考了广东省“冲补强”学校,只有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大学才有资格报名!希望学校和学子一齐努力,在建设一流财经大学的同时,争取早日进入重点学科建设大学行列!
2022年高校提毛和“冲补强”经费下达!
曾经的珠海民办三强,现在一优一合格一基本合格! 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广东省民办高校2020年度检查结果。据检查结果显示,50所民办高校中,1所高校评分优秀,44所高校评分合格,5所高校评分基本合格。
北理珠基本合格,曾经的珠海三小龙现在是一优一合格一基本! 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广东省民办高校2020年度检查结果。据检查结果显示,50所民办高校中,1所高校评分优秀,44所高校评分合格,5所高校评分基本合格。
2022届高校千万毕业生就业压力大! 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山大,考研人数超过400万人。最近鹤山招聘2021年事业编工作人员,连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毕业生也去争一个职位。不论你高中多努力,到了大学就躺平,将来毕业就知道社会竞争的残酷了。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heshan.gov.cn%2Fzwgk%2Fxxgk%2Fhssrlzyhshbzj%2Fqt%2Fklzp%2Fcontent%2Fpost_2492743.html&urlrefer=e6c64aa52637e872f870a0b7158b8aa0
2021-2025“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建议名单已经报相关部门研究审批了!
2020年广东本科高校成果转化排名!
广州交通大学筹建进度加快! 为争取2022年招生,正在大力引进人才!
2021大学生“省长杯”足球赛(广东财经大学赛区) 广东财经大学凭借主场优势,在同学们的助威声中,首战以3:1胜肇庆学院队,取得开门红!
双一流大学毕业证注明校区的还是受到歧视! 除了北师大珠海校区毕业证注明校区,还有什么大学分校区也会注明?!
关于增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通知 14个博士、25个硕士可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其余20个博士、18个硕士要继续建设,核查完成后再进行培养。
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经管法! 软科的排名,经管法学科省内依然是这几家!其中法学广外,应经广财进步有目共睹,获得博士点实至名归!
广工广财齐齐去阳江发展“第三产业”! 粤西要发展,高校要做强,阳江大力引进高校寻求突破,看看能否做到双赢!
推动新文科交叉融合广东创建首批社科重点实验室 新闻(一)广东省社科联在广东社科中心举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首批重点实验室授牌仪式,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州大学入选。首批创建重点实验室领域涵盖中医药文化研究、数字经济与数据治理、生态环境资源及海上丝路等热门领域。近年来,国家相关部委发文,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旨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形成交叉学科、交叉融合学科及交叉专业的新文科。 近期,广东社科界制定并印发了《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联合省内有实力的高校在全国率先创建社科重点实验室。首批创建的重点实验室有:暨南大学“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实验室”、广州中医药大学“数字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创新重点实验室”、广东工业大学“数字经济与数据治理实验室”、广东财经大学“生态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化实验室”以及广州大学“广州十三行与海上丝路重点实验室”。首批省社科重点实验室的建立,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从根本上解决研究范式僵化固化、研究工具简单陈旧、研究力量各自为战、研究资源条块分割等问题。 新闻(二)广州科技创新大会召开,研究部署新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强市建设重点任务。市委书记张硕辅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温国辉主持。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龚国平作指导讲话。广州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涛,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作主题发言。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出席。副市长王东通报广州创新驱动发展情况。中山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马骏,广东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于海峰,市委副书记罗冀京,市领导徐咏虹、潘建国、卢一先、张勇、廉奕、王焕清,各区、市局以上单位、驻穗有关单位负责人,国家及省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广州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负责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金融和创投机构代表等参加。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科技创新强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一要实施战略科技力量强化领跑行动,建好用好广州国家实验室和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高水平构筑前沿科技基础设施群,加快完善和提升实验室体系,推动优质创新要素向“一区三城”等重要节点集聚,打造“能出大成果、作出大贡献”的科技王牌军。二要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领跑行动,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加快突破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三要实施创新主体提质领跑行动,推动科技创新与广州制造八大提质工程、“链长制”工作相衔接,培育壮大更多科技企业,完善科技服务供给,以创新提升产业基础和发展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孵化育成体系建设水平,有力支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四要实施广聚英才汇智领跑行动,聚焦“高精尖缺”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大力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和技能技术人才,建立健全不拘一格、各尽其能的用才机制,营造更为优越的留才环境,建设“近悦远来、拴心留人”的全球人才高地。五要实施创新生态优化领跑行动,完善科技金融生态圈,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深入推进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建设,不断优化开放创新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六要实施科技惠民赋能领跑行动,推动创新创造活动与民生改善需求紧密对接,强化“科技战疫”能力,依靠科技创新守护人民生命健康、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中国高校2021预算经费! 预算经费多少与高校发展及综合实力相关,但一线城市与二线、三线城市的资金使用性价比又绝然不同,不能单纯从金额上下定论。
阳江考察的发展方向! 阳江正积极谋划引进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产城融合、产教融合的阳江科学城。广财是阳江市对接洽谈的高校之一。阳江市未来发展规划与广财发展方向非常契合,将全力推动以“广财所能”对接“阳江所需”,共建高水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致力在阳江打造广财研究基地、现代服务业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干部培训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实训实习基地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及技师教育基地。这里提到的发展方向,一个是以后会在阳江开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一个是开展技师教育。究竟如何开局,拭目以待!
如何看中烟卷烟厂一线生产操作岗上流水线工人高学历?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河南中烟”)发布的一则2021年度大学生招聘拟录用人员公示名单,引发网友热议。其中,该公司一共招聘149人,“一线生产操作岗”录取的135人中,除了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985”“211”或“双一流”高校,还吸引了英国、美国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等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硕士研究生。据统计,135人中硕士学历达41人,占录取总人数的30%。一线生产操作岗上的流水线工人,是否需要这么高的学历?
异地校区乱象开始整治了! 始于2000年开始扩招扩建,产生了无数的独立学院,现在正转设规范之中,广东还差四家就完成整顿。最近几年扩招扩建掀起第二轮建异地校区热潮,2021年建异地校区达到高潮,也完成了广东21个地级市市市有本科大学的布局。随着教育部十四五整顿意见颁布,异地校区建设会更严更规范!
硕士点省级审核会越来越严格! 核查不合格的省份,核查范围扩大到所有新增点,如不合格过高,还可能被取消省的审核权!广东有几个点核查不合格,看来2023年会越来越严格了!
官网版本:广东高校新生入学最低投档线排名! 大家在这里怎么排,都不如官方的影响力!
2021广东省内各校的投档线! 由于各校的专业组较多,统一按普通类、中外合作类、地方专项类来区分最低分数和最低排位,才能和去年的投档线进行一个对比!
志愿填报非常重要! 俗话说,考的好不如选择的好!虽然说的有点夸张,但事实上填报志愿的选择非常重要!一是学校的选择,二是专业的选择,三是地域的选择!每一个选择都改变了人生的方向!刚刚出来的提前批录取分数线,可以看到同一所院校,排名相差几万名!广东警官学院更有刚上本科线被录取的!志愿填报,不要人云亦云,一定要好好研究再作出选择!
1998年是高考录取的分水岭! 23年前广东省的本科院校不多,重点线上录取的高校就这么几所,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商学院(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其中之一!1999年独立学院开始设立,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是广东最早设立的独立学院,也是最早转设的,后来改为广州商学院!这一年,招生改革,需要扩招,广东商学院(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根据省扩招的安排,由重点批转为本科批招生,从此在二本招生。2000年广州大学合并成立,广东形成了广东商学院(广东财经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二本批招生热门院校!2014年后,深大、广工、广大先后转为一本批招生,直至2018年广东高考改革,合并一二本批次,此后统一在本科批招生!改革开放四十年,广东大学的建设力度很大,本科大学由10所左右增至70多所,20个地级市均有本科大学。可是广东省每年高考只有不到40%的考生有机会入读本科大学,处于全国中下游,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高考分数可以决定人生吗? 曾经看过一篇贴子,说的是同学A和B,高考B高A90分,B读了名牌大学,A读了一般大学!就业后来到同一单位,经过几年的拼博,A成了B的上司!今天看到重庆市某区公务员入选公示,北京大学与一般大学的学生都在列!高考成绩只代表过去,能否在社会有所作为,最终还是看你的素养以及管理、协调、业务等综合能力!
广财晚震,美不胜收! 无论地处繁华都市的广财,还是地处山青水秀的广财,每当夕阳西下,一定有无限美!
广财嘉鹤的来源! 广东财经大学佛山三水校区山青水秀,有一群鸭子,白色如鹤,称为广财神兽,其湖中畅游,快乐似仙,吾称之为鹤(全身白色或灰色,生活在水边,吃鱼、昆虫或植物)。嘉,汉语常用字 ,读作jiā,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其本义是美好,《诗·豳风·东山》:"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引申为赞美、褒扬、表彰,还引申为吉庆、幸福、快乐、喜欢等。嘉鹤,快乐的鸭子,吾喜欢的小动物。广东财经大学快乐幸福的神兽鸭子,简称广财嘉鹤!
如何评价深圳技术大学?! 深圳技术大学第一年招生,理科牢牢占据广东招生排名前10,相当火热!年轻人选校的观念已经与时俱进,只看城市,只看专业,只看住吃玩乐的优越!选大学,什么是新生代的最爱!
广东财经大学报考指南,解答释疑! 先看指南,后提问题!广东历史类20000,物理类70000机会很大,放心填报!历史类22000-物理类75000-可以大胆冲冲!!!省外计划较少,偶然性大,可参考去年排位,结合自己的意愿,冲稳保填报!
今年广东招生计划数增加前10位将有新变化! 广财2020年大扩招,占据第5位!今年佛山校区略增招,总体微调,基本保持!广东2021年扩招前10将看不到广财身影了!
民办和独立学院升学率! 一是不见广东的民办(独立学院)院校,二是广东公办院校升学率也普遍偏低!
硕博全面建设,走出强省洼地! 广东不但要保持经济强省,还要创建教育文化强省!
贴吧吧主团队答复:再等等,快可以了! 广东商学院更名广东财经大学,贴吧名称8年未变,若要修改,静等度娘批准!
选择大学是选学校选专业还是选地点? 四所大学校区今年九月开始招生,图一是广金清远校区,图二是广工揭阳校区,图三是广海阳江校区,图四是华师汕尾校区!新时代了,如果是你,是以选学校为首,还是专业?校区地点对择校是否有影响?欢迎大家以事论事!
地方大学经费与综合实力成正比?! 与外省相比,广东省属大学的经费还是有优势,但为何发展不如外省强,确实需要反思!
2021地方专项计划招生公布 对贫困地区学生来说,多了一点机会!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