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无符号 户无符号
关注数: 0 粉丝数: 474 发帖数: 3,445 关注贴吧数: 8
庆阳各县区一季度GDP汇总 2021年一季度镇原县经济运行情况 一季度,全县经济整体呈现运行平稳态势,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全县一季度生产总值完成17.53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59亿元,增长9.6%;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16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9.78亿元,增长14.4%。 2021年一季度庆城县经济运行情况 一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6.18亿元,增长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73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9.89亿元,下降0.8%;第三产业增加值5.56亿元,增长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含油田)8.56亿元,增长0.03%(其中,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0.35亿元,下降39.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91亿元,增长3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8亿元,增长3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86.6元,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0.3元,增长13.8%;大口径财政收入1.99亿元,下降11.4%;小口径财政收入0.87亿元,增长1%;财政支出5.59亿元,下降30.1%。各项存款余额141.84亿元,增长6.5%;各项贷款余额118.98亿元,增长8.7%。 2021年一季度宁县经济运行情况 一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9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8%,高于全市1.3个百分点, 全市排名第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4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3.07亿元,下降13.7%;第三产业增加值9.37亿元,增长20.1%。三次产业结构占比10.99:21.94:67.07。
庆阳石化升级最新进展消息(原油裂解制烯烃项目落地庆阳石化) 原油裂解制烯烃项目落地庆阳石化 庆阳市是鄂尔多斯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油气资源富集,是中石油长庆油田的发源地和主产区。庆阳老区广大干部群众期盼立足能源优势,争取国家在地方布局油气深加工项目和配套产业,实现资源就地转化、产业链条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为老区发展增添后劲。 中石油集团科技部启动实施自主知识产权的原油直接裂解制烯烃科技攻关项目,中石油石化研究院和中国石油大学对庆阳(长庆)原油样本进行了实验分析,双烯(乙烯+丙烯)产品率可达55%~60%以上,完全具备直接裂解制烯烃的条件。 目前,中石油科技部已完成原油裂解制烯烃科技攻关项目开题报告,并下达了2021年科技项目专项资金开展技术攻关研究。预计2022年可建成180万吨/年原油裂解制烯烃中试装置,2023年投产示范运行。 “十四五”是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时期,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加快石化企业现有装置和产品结构调整,推进新产品拓展和化工产业链延伸。甘肃省委、省政府已同意将原油裂解制烯烃项目的中试装置落户庆阳,推动甘肃省内3个炼厂差异化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和中石油集团公司同意将“原油直接裂解制烯烃”科技攻关项目落户庆阳石化实施,推进庆阳石化加快转型升级改造,带动庆阳经济高质量发展。
恭喜庆阳3月10日正式开通城际高铁 2021年春运于3月8日正式结束,但银西高铁沿线庆阳、环县等地客流仍然较大。因此兰局决定,从3月10日起,银西高铁陆续加开6对动车组,其中庆阳至西安北3对,环县至西安北2对,环县至庆阳1对,最大限度满足旅客出行需求。6对动车组详情 庆阳站至西安北站3对动车组:D4394/3次、D4396/5次、D4398/7次。从列车运行时间来看,庆阳站发车时间分别为20点35分、9点44分、13点43分;西安北站发车时间分别为18点52分、7点20分、11点48分。加开的动车组实现了早、中、晚各一对,庆阳至西安北列车最短运行时间为1小时26分,西安北至庆阳列车最短运行时间为1小时23分。 环县站至西安北站2对动车组:D4392/1次、D4390/89次。环县站发车时间分别为16点00分、7点26分;西安北站发车时间分别为13点17分、20点51分。环县至西安北列车最短运行时间2小时22分,西安北至环县列车最短运行时间2小时04分。 环县站至庆阳站1对动车组:C9686/5次,环县站发车时间为23点15分,庆阳站发车时间为6点32分,环县至庆阳列车运行时间41分,庆阳至环县列车运行时间34分。此次加开的6对动车组,庆阳站始发车组将达到9组,极大的满足庆阳地区旅客的出行需求,高铁网优势得到充分显现,人员往来更加便捷,沿线旅客将会拥有全新的体验。
国家“东数西算”工程西北总部落户庆阳 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庆阳试点项目正式启动 金山云西北总部落户庆阳,全国“东数西算”产业联盟头部企业·金山云正式落户庆阳,甘肃省“东数西算”试点首个项目正式启动。庆阳市政府将与金山云共同打造“一个总部、二个平台、四个中心、五个展示基地”,即金山云西北总部,人工智能产业大平台、金山云产业大平台,西北数据中心、产业互联中心、西北研发中心、感知城市创新中心,智慧康养基地、AloT智慧人居基地、短视频生产基地、智能制造展示基地、智慧城市成果展示基地。围绕这一项目,金山云将借助自身的技术和资源优势,与庆阳市共同推动“东数西算”试点工程,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等多个领域,与庆阳市展开合作,通过投入高品质资源,将技术、人才、成果带入庆阳,协助带动庆阳市数据信息产业发展壮大,形成新的产业集群。金山云西北总部成立暨甘肃省“东数西算”试点项目启动签约仪式,对于加快推进甘肃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甘肃数字经济发展新名片具有重大意义。甘肃省特别是庆阳市,具备良好的地质环境、区位优势、基础要件、资源支撑、要素保障五大类信息数据产业发展需求优质要素,庆阳市委、市政府抢抓数据信息产业发展机遇,系统谋划,强力推动,围绕试点项目落地,边谋边干、深谋实干,树立了甘肃标杆,打造了庆阳样板,为全省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做出了示范。希望庆阳市以此次项目启动签约为契机,紧扣省委、省政府对庆阳的发展定位,抓住重要战略机遇,聚焦企业诉求,积极有为,勇于担当,为庆阳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资源综合利用、老区振兴作出积极努力。希望金山云和“东数西算”产业联盟企业一如既往地关心甘肃、支持庆阳,助力甘肃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携手打造“东数西算”甘肃样本,创造示范效应。
庆阳市2020年前三季度完成生产总值525.88亿元,同比增长3.0%。 前三季度,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省重大决策部署,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加大力度挖潜力补欠账,持续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拓存创增、激发活力、增产增效,经济运行积极因素不断累积,主要经济指标由降转升,整体经济恢复性增长势头明显。 一、运行特点 (一)经济稳步回升态势巩固。上半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525.88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8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250.48亿元,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206.6亿元,增长0.8%。从纵向看,呈现恢复性增长,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速全部转正,分别比上半年提高6.1个、1.3个、9.5个和1.7个百分点;从横向看,实现较好进位。生产总值排名从上半年全省末位上升到第十位,三次产业排名分别上升了4位、6位和1位;从贡献看,第二产业贡献最高。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5.1%,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5.1%,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8%。 (二)生产端稳中有进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农业增加值70.47亿元,同比增长4.8%,比上半年提高1.5个百分点。秋粮生产喜获丰收。预计粮食总产量149.46万吨,增长2.8%,平均亩产257.2公斤,增长0.8%。其中,夏粮产量35.15万吨,下降12.6%;主要秋粮作物总体长势较好,秋粮预计产量114.3万吨,增长8.6%。特色产业效益显现。蔬菜产量45.5万吨,增长17.1%;水果产量34.52万吨,增长6.4%;中药材产量6.97万吨,增长31.3%。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季末大牲畜存栏37.91万头,增长4.2%。猪牛羊禽出栏分别增长15.7%、7.2%、14.2%和3.3倍,禽蛋产量、牛奶产量分别增长32.5%、77.0%。 工业生产强势回升。前三季度,随着长庆油田陇东分公司正式入库,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比上半年提高4.9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实现增长9.0%。中央企业支撑有力。前三季度中央企业增长5.7%,比上半年提高5.2个百分点,央企占比达93.1%,支撑全市规上工业增速提升;地方工业下降2.6%。重点行业提升显著。采矿业增长8.2%,比上半年提高18.5个百分点;制造业下降2.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0%。产品产量增长面提高。19种主要工业产品有9种产量实现增长,产品增长面为47.4%,比上半年提高15.8个百分点。原油产量692.54万吨,增长6.7%;原油加工量260.63万吨,下降4.9%;水泥产量增长2.5%;商品混凝土增长0.6%;风力发电量增长1.7%;初级形态塑料增长4.7%。关联指标表现各异。工业用电量20.32亿度,增长13.7%。其中,采矿业增长13.1%;制造业增长8.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4.6%。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94.1%,低于上半年0.5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开采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68.2%,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业出厂价格指数81.2%。 服务业持续好转。前三季度,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06.6亿元,首次由负转正增长0.8%。除批零住餐和营利性服务业外,其它行业均实现增长,其中交通运输业增长5.7%、金融业增长5.2%、房地产业增长6.9%、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2.9%。1-8月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7.12亿元,增长1.7%,年内增速首次转正。其中,道路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0.7%、15.3%、2.8%和21.4%。 (三)需求端回暖向好,投资需求快于消费 投资总额保持较快增长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27.9%,比上半年提高4.6个百分点。项目个数明显增加。全市在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52个,比上半年增加119个,当年新进库253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32个,完成投资额增长47.8%;5000万元以下项目320个,完成投资额下降14.4%。第三产业投资增势强劲。第一产业投资额增长4.8%;第二产业投资额增长14.5%,其中工业增长12.0%;第三产业投资额增长33.3%,其中交通运输业增长59.1%,教育增长32.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51.3%。项目到位资金保障有力。5000万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增长31.2%。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较快增长。至9月底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增长10.4%,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40.3%。 市场消费逐步改善。前三季度,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62亿元,下降7.5%,降幅比上半年收窄3.6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4.52亿元,下降5.8%,降幅比上半年收窄2.3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零售额93.95亿元,下降8.3%;农村零售额33.67亿元,下降5.3%。按消费类型分,餐费收入15.76亿元,下降13.2%;商品销售111.86亿元,下降6.6%。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明显回升,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服装类和日用品类商品分别增长31.9%、16.4%、18.6%和4.7%,金银珠宝类、通讯器材类、汽车类降幅比上半年分别收窄3.6个、11.1个和9个百分点,化妆品类增速提升2个百分点。 出口总额高速增长。1-8月全市完成出口总额1.15亿元,增长54.9%。其中,浓缩苹果汁增长5.5倍,白瓜籽增长1.2倍。 (四)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财政支出保障有力。今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在保障工资、机构运转的基础上,突出补短板、强弱项,持续加大对脱贫攻坚、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以及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保障力度。1-9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5.87亿元,增长4.6%。其中,13类民生支出169.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5%。教育支出增长3.3%,卫生健康支出增长9.8%,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6.5%,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13.3%,交通运输支出增长69.4%。贷款增速不断提升,信贷支持力度加强。至9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61.69亿元,同比增长10.8%。各项贷款余额779.09亿元,增长10.8%,贷款余额增速逐月提升,高于2月7个百分点,与存款增速差距完全消除,其中住户贷款和企事业单位贷款分别增长7.0%和14.8%。存贷比为1∶0.62,增量存贷比为1∶0.59,贷款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45个百分点。 (五)市场活力潜力持续释放。随着复工复产加速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创业热情,至9月底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1251户,其中新登记企业2995户、个体户807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86户。交通运输业快速复苏,公路运输总周转量由负转正,1-9月增长1.8%,高于一季度和上半年13.5个、1.8个百分点。邮政、快递业务较快增长,1-9月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完成2.79亿元,增长18.6%,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完成2.37亿元,增长16.8%,高于一季度和上半年9个、2.7个百分点。其中,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09亿元,增长33.4%,快递业务量完成443.39万件,同比增长35.7%,高于一季度和上半年21.2个、6.7个百分点。 (六)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就业形势逐步好转,1-9月城镇新增就业24297人,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增加21015人和8556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3.8%。9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5%,低于控制目标0.95个百分点。物价总体涨势温和。1-9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3%,涨幅与上半年持平,低于全国、全省1个、0.1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上涨2.2%。八大类消费品“六升二降”,食品烟酒类价格领涨。居民收入增幅提升。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57元,同比增加1045元,增长4.3%,高于上半年1.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71元,同比增加502元,增长7.0%,高于上半年1.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分别高于GDP增速1.3个和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3.31,比上年同期缩小0.08个百分点,农村增速高于城镇2.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