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为乎泥中
胡为乎泥中
关注数: 0
粉丝数: 2
发帖数: 442
关注贴吧数: 1
万能的暗吧,请教个问题 我做出符文之语的时候,下面总是还显着镶嵌的符文的号码的,怎么设置不让它显示呢
中国人的冷血是怎样炼成的?ZT 在今天的中国,如果有人站在楼顶,准备跳楼,下面就一定有人喊好,并大声叫嚷:“动作要干净一点,姿势要漂亮一点。”对此,并非我的妄言,而确实已经多次见睹权威媒体地报道。 更有甚者,下水救人的见义勇为者,上岸以后,发现自己的钱包衣物都不见了。 还有路遇病人,主动垫钱耗时将其送院急救后,反遭病人讹诈。于是每每有人哀叹“人心不古!” 最近,又看到一些文章,如《张五常:只有哭一场》,《衡阳人张衡生之死》,《金有树之死》等等,让我更加感到了国人的冷血,在欲哭无泪之余,也深感该说点什么?但也确实觉得无话可说。想说也难以启齿,因为在死人的面前似乎应该默哀才对! 不能说,自然还可以看和听。坐下来看电视,就看到央视对山西朔州矿难的《新闻调查》。画面中接受采访的官员脑满肠肥,夹着香烟,滔滔不绝地对矿难情况进行着描述,举止十分潇洒,正如《论语》中说的那样:“侃侃如也!”而画面的背景中,还有一个人也夹着烟,与同伴在谈论着什么,并不时的仰头大笑。我总觉得不顺眼,也不知道是多了点什么?还是缺了点什么?现在想来,大概是多了点从容,缺了点悲哀。 我基本不看国内的电视节目,因为总是看到中国人,在做冷血的秀,这让我产生厌恶感。国内的电视节目,主要看类似《动物世界》这样的节目,这多少能让我感觉到,我还生活在正常的生态环境里。起码动物在面对同类的尸体时不会大笑,不会侃侃如也。如果它们要出声,我也明显能感到那是在哀嚎!所以,我一直反对在中国寻找人优于动物的差异。我觉得中国人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先弥补低于动物的那部分差距。之后,才有资格和必要去寻找优于动物的那部分差异。 世界上有几十亿人,似乎也不全如中国人这样,而中华民族在其他地方也还是有一些人的,比如香港,似乎也不象是我们大陆的同胞这样。都说人性是相通的,但在大陆就通不了?难道人性来到中国之后,也产生了某些特色?是什么让中国人产生了冷血的特色呢? 面对现实的困惑,中国人都有良方,就是回到中国灿烂悠久的历史中去,寻找我们源远流长的先进文化。我也是中国人,自然也无法例外。不过,近代文豪鲁迅先生读中国历史时,居然读出了吃人。我想那应该是看到了中国文化的糟粕所至。我当然要警惕,要读先进的中国文化,且我也不是狂人。难道还能从先进文化中读出吃人或者杀人?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这是文天祥的《正气歌》了,当然是先进文化了。说到文天祥,估计是没有人能质疑什么的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不但是文天祥自己的绝唱,也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绝唱了。 文天祥是南宋状元,年轻时只是一个风流才子,经常留连于青楼瓦舍。与朋友会文,也只不过写一些艳词歌赋。这一段记录现在已经不易查到,因为中国的圣人都是好德而不好色的。所以,这虽然是一段文天祥的真实历史,但因为文天祥后来成了圣人,成了英雄。自然会有崇拜者把这段记录***和淡化,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了。为尊者讳,为圣人隐也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而我们今天也已经把这个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为“过滤”了。 下面一段是现在记录的文天祥简历,我们虽然已经看不到文天祥在青楼的艳遇了,但却能清楚地看出南宋政权的“山河破碎”,看出文天祥自己一生的“身世浮沉”。 “文天祥大约在1256年中状元,因父丧守孝而未受官职。1259蒙古军攻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请理宗迁都以避敌锋,文天祥上疏请斩董宋臣,以振奋人心,并献御敌之计,未被采纳。后出来做官, 1270年,因得罪著名奸相贾似道而遭到罢斥。 1275正月,元军东下,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开赴杭州,当时南宋的京城。次年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其时元军已进逼杭州,被派往元营中谈判,遭扣留,押往北就。二月底,天祥与其客杜浒等十二人,夜亡入真州。复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州县多处。
如今咱们“XX”是这样喂养的!!! (组图)
世界上最经典的爱情短语----看看你喜欢哪句?ZT 《决心》 人的一生有许多难以取舍, 困惑不已的琐事所纠缠着, 这时所需的就是断然的舍弃与明智的抉择, 唯一会限制我们的, 是我们自己的决心。 《理由》 逃避不一定躲的过, 面对不一定最难过, 孤单不一定不快乐, 得到不一定能长久, 失去不一定不再拥有。 你可能因为某个理由而伤心难过, 但你却能找个理由让自己快乐。 《失去》 最凄凉最弄人的不是你知道, 失去所爱的那一刻, 而是你还在徘徊, 犹未知道已经失去。 《距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而是用自己冷默的心, 对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炫耀》 不爱了,就别向他炫耀, 向他炫耀只是代表, 你还是在意他的想法, 你还是对他念念不忘, 他看到这种窘态, 只会深信你从来没有忘记过他。 《句号》 当爱情要完结时, 你不想画上句号也不行, 当你怀疑是否主动画上句号时, 那表示你根本就拾不得, 也没办法画上这个句号。 每一段情始终会有句号, 句号要来时, 你想挡都挡不住。 《习惯》 爱情一旦成为了习惯, 就会一辈子也摆脱不了的。 《放弃》 放弃一个很爱你的人, 并不痛苦。 放弃一个你很爱的人, 那才痛苦。 爱上一个不爱你的人, 那是更痛苦。 《寂寞》 别因为寂寞而错爱, 别因为错爱而寂寞一生。 《后悔》 别等到错过后才去后悔, 别等到失去后才想挽回 《清楚》 或许只有在离得最远的时候, 才能把曾经走过的那段日子, 看的最真确最清楚。 《机会》 人一生有许多的机会, 只是看自己是否能把握住, 珍惜眼前所看到的, 满足目前所拥有的。 我们常常为了一个机会, 而错失了更多的机会。 《缘》 若是有缘, 时间空间都不是距离。 若是无缘, 终日相聚也无法会意。 凡事不必太在意, 更不需去强求, 就让一切随缘吧? 《思念》 思念总是有不得不收藏起来的时刻, 而生命里最舍不得, 藏得总是最深, 且不让人知道。 《淡忘》 一个人受到感情的伤害, 原本是可以慢慢淡忘的, 但如果心里一直念念不忘, 就会使其所受的伤害, 永远难以痊愈。 《你的》 该是你的迟早都会是你的, 若不是你的即使强留也留不住 《面对》 不想面对他离开, 逃避不是一个好方法, 但却是唯一的办法。 《遗忘》 一个人如果不能学会遗忘, 那将是很痛苦的事, 别再自寻烦恼, 快把痛苦的事给忘了吧 《伟大的爱》 学会了与人分享爱, 还必须学会不要紧捉着所爱不放, 最伟大的爱就是做些对所爱的人, 最有利的事, 即使那会令你心疼。 《报复》 最好的报复不是毁掉对方, 更不是毁掉自己, 而是要过的比他幸福和快乐。 《忽略》 人往往都只在乎别人是关心你, 却常常忽略自己, 是否也有关心别人。
精彩组图:国家元首们的开放时刻 德国总理施罗德在接见体操运动员时,一时童心萌发,舞起彩带,把专业运动员吓得躲到一边.
★ 感受火星神秘[震撼美图] ★ZT
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类型ZT 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将近150个国家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但由于世界各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实力和文化背景等不同,推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时间有先有后和有长有短。因此,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在政策取向、制度设计、项目多寡、具体标准及实施办法等方面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之处。从社会保障的主要方面进行分析和综合,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大致可以分为救助型、保险型、福利型、国家保障型和自助型等五种模式。 (1)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 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的有关规章制度,保证每个社会成员在遇到各种不测事故时,能得到救助而不致于陷入贫困。对于已经处于贫困境遇的人们,则发给社会保障津贴,以维持其基本生活。其特征是:1、政府通过相应的立法,作为实施救助的依据。公民申请和享受社会救助是其依法应享受的权利,不附带屈辱条件,不同于慈善机构的“施善”或“恩赐”,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初期的济贫和赈济。2、社会救助的费用列入政府的财政支出,其资金来源于国家税收,个人不交纳保险费。3、救助的对象为因失业或天灾人祸而陷入贫困的公民、弃婴、孤儿、残疾人、老年人。4、救助的标准为低水平,以维持生存为限。 这种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化开始前后所实行的单项或多项救助制度。按社会保障的标准来衡量,只能说它处于起步阶段,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种初级的、不成熟的、不完备的形式。这种制度目前主要在一些发展较为迟缓的非洲国家实行。 (2)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 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在工业化取得一定成效,经济有雄厚基础的情况下实行的。其目标是国家为公民提供一系列的基本生活保障,使公民的失业、年老、伤残以及由于婚姻关系、生育或死亡而需要特别支出的情况下,得到经济补偿和保障。它起源于德国,随后为西欧、美国、日本所仿效。 这种保障制度具有以下特征:1、政府通过有关社会保障的立法,作为实施的依据。2、这种保险为强制性保险,个人交纳社会保障费,企业主为雇员缴社会保障金,各国政府以不同标准拨款资助。公民只在履行交费义务取得享受权利后,才能依法领取各种社会保障津贴。对公民来说,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3、保障的覆盖面大,几乎包容了社会全体成员。4、保险的项目有多有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们生、老、病、死、失业、伤残的后顾之忧。5、资金来源多元化,。有利于形成保障基金,增强社会保障的经济后盾。 (3)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在经济比较发达、整个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实行的一种比较全面的保障形式,其目标在于“对于每个公民,由生到死的一切生活及危险,诸如疾病、灾害、老年、生育、死亡以及鳏、寡、孤、独、残疾人都给与安全保障”。这项制度来源于福利国家的福利政策,由英国初创,接着在北欧各国流行。 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征是:1、社会保障政策是福利国家的一项主要政策,依法实施,并设有多层次的社会保障法院监督执行。2、强调福利的普遍性和人道主义、人权观念,服务对象为社会全体成员。3、个人不交纳或低标准交纳社会保障费,福利开支基本上由企业和政府负担。4、保障项目齐全,一般包括“从摇篮到坟墓”的一切福利保障,标准也比较高。5、保障的目的已不完全是预防贫困和消灭贫困,而在于维持社会成员一定标准的生活质量,加强个人安全感。不仅要满足人员社会保障需求,而且开始注意满足人们的社会福利需求。 (4)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 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是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国家保障性质。其宗旨是“最充分地满足无劳动能力者的需要,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并维持其工作能力”。国家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劳动的社会经济问题的杠杆之一。原苏联是这一类型的首创与代表。90年代参照这一模式建立劳动保险制度的。
龙的传人——岳飞ZT 岳飞死因之最权威分析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在西子湖滨岳飞的坟墓旁边,长跪着秦桧的铁像,提到岳飞之死,人们没有不归罪秦桧的。不过我们若穷原竟委,致岳飞於死者还是宋代猜防武臣的传统政策,这政策是宋高宗所遵守的。纵无秦桧,岳飞仍将屈死,他正和狄青一样,也是被宋代传统的政策牺牲掉的。我们与其痛骂秦桧,无宁诅咒宋代的传统政策,并谴责宋高宗的自坏长城。 宋代以猜防武臣为传统的政策,笔者在狄青之死一文中已经说到。这种政策,终宋之亡没有改变,北宋如此,南宋亦然,虽经靖康之祸,充分暴露出这种政策的缺点,但宋高宗并不觉悟,仍墨守成法,对一般武臣反猜防得更厉害了。在这种传统政策之下,像岳飞这样特出的人才,正是宋高宗所特要猜防的。因为岳飞的为人行事有许多优点,而这些优点都为宋高宗不愿武臣具有者,於是他的优点便成为他的死因。这里分析他的死因,亦即是表彰他的优点。他的精神人格,在这篇小文中虽未能尽量称述,也可略存梗概了。 岳飞的死因,第一是好学。他本是安阳韩家的佃客,(宋稗类钞)幼年并未得多读书。因他天性好学,其后贵为大将,仍然治学不倦,所以在学问方面竟能有颇深的造诣。他遗留下来的作品如满江红词之类,至今还为人传诵,他的书法也很美观,他在宋代武臣中,可说是第一个好学的,也可说是第一个学问好的,狄青尚不及他。正因为他好学,正因为他学问好,便触了宋廷的忌。在宋代,典型的武臣通常连字也不识,越是没有知识,越得朝廷的信任。像宋太祖时的党进,目不识丁,言语举动,非常粗鲁可笑,(事实类苑玉壶清话)太祖却很优容他,重用他,原因就在他没有知识。文武分途,是宋代消除内乱因素的办法。文臣有知识而不能打仗,武臣能打仗而没有知识,以文臣治民,武臣带兵,又以文臣节制武臣,武臣协助文臣,不仅分工合作,用得其宜,而且可以互相牵制,无论文臣武臣都不敢造反,不能造反了。一旦有一个武臣居然有与文臣一样的知识,这岂不使文武分途的办法失去效用?此文武双全的武臣,当然要被目为危险分子。岳飞就是这样为宋高宗疑心他在联络士大夫作羽翼了。王船山先生在宋论里说岳飞接近士大夫为他死因是很有理由的。 岳飞第二是不贪财,宋代的将领,很少不贪财的,特别是南宋初年的大将,差不多个个都贪财,只有岳飞是例外。宋高宗,常纵容诸将都贪财,奖励诸将贪财,用意在使诸将腐化而丧失上进的志趣,一个守财奴自不会有什麽野心的。从前梁武帝听说他的兄弟临川王宏家里库房很多,疑心藏的是武器,非常注意,及至打开库房一看,则,见一库一库满装着钱,於是梁武帝大为高兴,知道临川王宏是个没出息的东西,也就不追究这些钱的来源了。宋高宗对诸将的心理,和梁武帝对临川王宏是差不多的。高宗时诸将以张俊为最贪污,他的田产每年可收租米六十万斛。他家里藏的银子很多,每千两铸成一毬,号称奈何。(坚瓠集)他会派人到海外做生意。(鹤林玉露)他曾役使他部下的花腿军(腿上剌花的)替他修房子,在临安盖了一座酒楼,名太平楼。众军作歌讥剌他说:“张家寨里没来由,使他花腿抬石头,二圣犹自救不得,行在盖起太平楼”。(鸡肪编)他的贪财於此可见。所以军中戏称“张太尉铁脸”,意谓他无廉耻,不要脸,脸皮好像铁打的一样。(鸡肪编)优人在宫里做戏,也曾取笑他说:“只见张郡王在钱眼里坐”。(坚瓠集)他如何会有许多钱?还不是克扣军粮和与民争利来的。而这样一个贪鄙的人,却蒙宋高宗的垂青,南宋初年诸将以他为最享福。宋高宗何尝不知张俊很坏,取其无远志,所以重用他,厚待他。贪财成为风气,就是名将韩世忠也未能免俗。他曾议买新淦官田,宋高宗闻之大喜,特赐御札,就把这田赐给他。当时高宗颇疑诸将有野心,及知韩世忠也是一个求田问舍的人,所以喜欢起来。(鹤林玉露)韩世忠也许是效昔人买田宅以自污的故智,但岳飞却是绝对不肯自污的。岳飞的廉洁,从他的家产可以证明。他死后被抄家,家里仅有现金一百馀千,其他布帛粟麦等项,合计不过值钱九千馀串。(宋稗类钞南宋杂事诗注)带兵多年,家产只有这一点,以视同时诸将,莫不宝玩充堂寝,田园占几县,真有天渊之别。而诸将皆享乐寿考,妻儿满前,岳飞则身死囹圄,家人远戍,实令人有不平之感。岳飞之得祸,正为他太廉洁了。诸将皆贪财,他偏不贪财,可见他志不在小,志不在小,便是高宗所疑忌的。不能污之以利,自不免要临之以刑了。
司马懿智中“空城计”ZT 司马懿智中“空城计” (2005年5期《智慧文摘》 文/王宇清) 绝顶聪明的司马懿,为什么竟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呢?难道他真的那么傻?似乎不能仅仅用“多疑”二字,作为他突然撤兵的唯一理由。是啊,连一个中等智商的人,只要他稍微去想一想,比如,派出一支小部队先行攻入城去试探一下,或干脆派大兵先将城包围起来再说。司马懿手下带着15万大兵,倒要看看你诸葛亮这琴,究竟能弹到几时?能征惯战且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竟然连这些都没想到。 退兵。太反常了!而这一反常行为的背后,莫非隐藏着什么不为人道的玄机? 司马懿在“空城”一役中的反常举措,或许只有在那小小的“空城”之外的更大的空间里,我们才能寻找到合理的解说。 司马懿这个人的仕途是大起大落,而且充满着艰险的。他时常遭人嫉妒,政敌很多,做事往往受到多方的牵制。曹操对他存有戒心,曾对人说:“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曹丕、曹睿时他官至骠骑大将军,与诸葛亮对垒,诸葛亮是充分领教过司马懿的厉害的。但诸葛亮并不真刀真枪地去跟强手司马懿干,而是利用曹睿对司马懿的猜疑,稍稍使了那么点儿“坏”——反间计(四处张贴司马懿兴师废君的榜文告示),就把这个堂堂的司马大将军给拉下了马。曹睿中计且不说,可悲的司马懿的那班同僚们也纷纷地对他落井下石,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幸亏大将军曹真惜才,上奏力保,司马懿才侥幸捡了条命。但那显赫的职位自然保不住了的,他便只得回老家养老了。 风云变幻,诸葛亮出祁山伐魏屡战屡胜,曹魏全军上上下下,没有人是诸葛亮的对手。眼看曹魏的江山就危险了,枭雄捕捉住“良机”,司马懿戏剧性地时来运转了,临危命为“平西都督”。司马懿心中明白,在某种意义上讲,这靠的是诸葛亮的“功劳”。因为满朝的文武,此时只有他本人可在疆场上与诸葛亮去一决高低。有诸葛亮在一天,他司马懿便一天在朝中有用,政敌就奈何他不得。而如果诸葛亮不在了…… 而今,在“空城”里虚张声势的诸葛亮势单力孤,此时虽正是歼灭他的绝好时机,但老于世故、深谋远虑的司马懿,这时候不得不去考虑许多战场之外的东西,比如,在一旦魏军大获全胜灭掉蜀国后,自己个人的生死存亡呢——很显然,一旦抓住了诸葛亮,魏国面临的大敌也就不复存在了;既然魏国不再有致命的死敌,自己也便失去了独特的价值,就很可能在潜伏着时而爆发激烈“内耗”的朝廷中,再一次被政敌们置于死地。精明老道的司马懿才不会去步前朝韩信“狡兔死,良弓藏,走狗烹”悲剧的后尘。许多事儿往往就是这样,不是干不成,而是当事人出于各自的某些切身利益考虑,有意设置障碍,成心地不愿去干它。老于世故的“人精”司马懿,断然决然不进“空城”,放宿敌诸葛孔明一马,岂不是为自己留出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大凡是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对“空城计”这段情节当然都熟知。司马懿没有敢进入那小小的“空城”,这一明显反常的决定,若稍稍去加以思考,你便会发现很多的疑问。正是这种种蹊跷和疑问,引起人们进行探究的强烈兴趣。而随着这一探究的逐渐深入,我们的目光,也渐渐由那座小小的“空城”,进入了那微妙而复杂的深层结构:内耗、内乱,积贫积弱,落后挨打;团结,凝聚,国运昌,国力强。
人作恶败坏就会殂阳寿!!!ZT 面对人生我们有许多百思不解的疑问,就拿人的寿命来说,为什么同样是人,而寿命长短各不一?为什么有的寿命长,有的寿命短? 回顾小时候,不管进哪个村,都会看到九十多岁的白胡子老头成伙的在墙角下晒太阳,一个个都跟老寿星似的,但那时的医疗、卫生、饮食等条件并不发达。人们穿的是补丁摞补丁的破衣裳,有时都吃不上饭,可得跷蹊病的人很少。再看看现在,科技发达了,医疗技术提高了,人们穿着华丽的服饰;吃的是鸡、鸭、鱼、肉、山珍海味,而且都是消了毒的,但是再想看到一伙伙的白胡子老人却看不见了,并且得跷蹊病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年轻轻的就得不治之症,这是怎么回事?看来人寿数的长短,并不是取决于饮食、卫生等条件,那是什么决定了人寿命的长短? 喜爱看豫剧的人肯定都知道《罗成算卦》,说的是罗成让老道给自己算算阳寿有多少,罗成本让许冒公算过一次可到73岁,今天老道一算竟成了23岁,罗成一听很愤怒,想动拳打老道,老道说出了真相,“你东海贩海马,短你阳寿20年;你和秦琼姑表弟,他的剑法教给你,你的枪法没教完,回马三枪你不教,短你阳寿20年;临阵招亲罪非浅,又短你阳寿整10年;算来整整50年。73减去50年,正好就是23。”老道的一翻话说的罗成红了脸,心想瞒得了别人,瞒不了自己,瞒得了凡人瞒不了天,便掏出银子五十两给老道。 以上事例说明了,人作恶就会缩短人的寿命,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殂阳寿”。“殂阳寿”这个词,以前经常听老人们说,有人骂人时也说‘给你子孙殂着点’,有的摊上天灾人祸,也有人说‘这是殂的’。 话又说回来,再回顾小时候,虽当时的科学经济不发达,但人的思想算是良好的,父母教孩子无论在哪要老老实实做人,自己别沾光,吃亏的是好的,走到哪里别逞能,老实的剩下,要先有老,后有小;那时杀人放火的事也很少,人们听说哪里杀人了都非常惊奇,所以那时的人寿命比较长。而现在科学医疗等都发达了,有些人的思想却落后,道德沦丧了,一心往沾光里钻,哪里能沾便宜往哪里去,教育孩子别老实了,能着点,自己别吃了亏,打架打不过,爸妈帮着打;杀人的事也屡见不鲜,不足为奇了。 再观察身边的人,做恶败坏的,性质恶劣的,没有一个岁数很大的,若稍微大一点活着也是“活受罪”的,一点好滋味也没有。看那些岁数大点的尽是通情达理行事为人好的,对待父母有孝心的,待儿女教子有方的,邻里街坊关系处理好的。 我老家有户人家,妻子从在娘家就爱做小偷小摸的事,直到结了婚还是这样,整天就是打算沾人家的光,自己多捞点便宜,还经常耍个巧嘴。不几年也不知什么人,用石头将她砸死,扔在了玉米地里,她死时女儿八岁。 以上可知:“人做恶败坏就会殂阳寿”这话是绝对的。人的言语、行为、心思意念与自己的生死祸福有直接关系,人只要伤天害理,做对别人有损的事就会缩短自己的阳寿。 所以,我们若想得福,在世长寿,就要铭记: 多行善事,切勿做恶!!
吴用浪得虚名_梁山好汉的文化程度ZT 吴用浪得虚名—梁山好汉的文化程度 梁山好汉擅长舞刀弄枪的很多,会舞文弄墨的极少。108人的文化程度不在一个层次上,我们可以具体来看一看。 李逵不认字,是典型的文盲。在回乡的时候认不得官府抓捕他的告示,幸亏碰到熟人提醒,才暂时幸免于难。以后李逵和文化层次较高的宋江关系混得很熟络,但文化水平却始终未见有什么长进。 和李逵有相似经历的还有鲁智深,不过鲁智深却是位好学上进的人。他在杀人在逃的路上,开始也是看不懂雁门关上张贴的缉拿他的布告。从此他知耻而后勇,经过自身长期不懈的努力,若干年后再去五台山拜访智真长老时,已经能够把师父写的偈子“仔细的看了几遍”。武松的文化档次要更高一些,在户外行走时能看得懂贴在树上的政府公告。杀过人后还会在墙上题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寥寥8个字中就高频率地使用了“之乎者也”中的两个,有较强的古文字运用能力,十分令人钦佩。 有些人的文化水平还高出一截,如给清风寨正知寨刘高写过一封信的花荣、给沧州衙门和梁山写过手书的柴进、“把书从头读了”的戴宗、“细细写了一本清账”的石秀、“亲自写了书札”的李应,都属于这一类人。此外书法篆刻家金大坚、秀才萧让、落科举子蒋敬也具备了很高的文化素养。 林冲的文化程度又上了一个档次。林冲在发配临行时,能够亲自执笔拟定离婚协议书。宋朝盛行吟诗作词,这可以作为衡量一个人文化档次高低的硬指标。梁山好汉中只有两人会写诗,其中之一就是林冲。林冲在朱贵酒店写的五律诗合辙押韵,声情并茂,准确地表达了自己当时的思想状态,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宋江如果不做强盗头子,会是个很不错的诗人和词人。在浔阳楼酒楼创作出著名的诗配词,曾经令他名动一时,也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宋江可以在不同的状态下吟诗作词,他在梁山泊众头领团聚的宴会上创作的佳作,得到了专业人士李师师的高度评价,并转呈给艺术大家宋徽宗欣赏。燕青因为学习新手艺,不慎射落一只大雁,宋江闻知后,马上作了一首很伤感的词,委婉地批评了燕青。燕青从中受到很大的教育,立即表示决不再犯此类错误。 相比之下,吴用有些浪得虚名。他是水泊好汉中唯一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本应具备很高的文化水准,但我们从未见他在闲暇之余吟过什么诗,填过什么词。他在郓城乡下教书时就很缺乏敬业精神,经常借故给学生放假去做个人的事情。上山后从没有抽出专门时间办扫盲班,也没有开过教育普及讲座和相关课程。吴用在本职工作上不用心,却喜欢不着边际地研究一些打打杀杀的事情,因此暂时看不出他的文化修养有多深。转中华网
中国给美国算命的历史(转载)
别再批评国人的公德(ZT)
消失的黄埔,悲哀的北大ZT
转:古巴见闻!让人震撼!!!
五四真相[转]
★★【马英九就职演说(全文)】(ZT)
中央党校澳门赌场与网吧杂谈ZT
第一个“汉奸”,是如何诞生的(转自网易) 业余我喜欢读名人的传记,但我从不读野史外史和艳史,一般是看史记和资治通鉴这样被广泛认可的东西,一个极有争议的人,引起了我注意——汉将李陵,汉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司马迁的史记形容他“有广风”,意思就是有他爷爷李广的风范。但我觉得他爷孙俩迥然不同,李广谁都知道,那首后代诗人盛赞他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句广为流传,传为佳话。 其实投降本根本没有什么,很多人在情势危急之下,不得以而降,关羽曾经有条件的投降曹操,姜维诈降于钟会,这都无损于他们的名誉,相反战国时期对类似关羽姜维之类的行为一律按照投敌处理,显得极其不明智。但李陵有所不同,汉,匈之战是两个国家,两个民族之间的战争,不同于内战。 应该说李广时代的战争,是中国的对外战争,不是内战,那是一场典型的野蛮征服文明的战争,汉朝屡战屡败,匈奴因野蛮而强悍勇敢,李广是位有创意的名将,扬长避短,当时汉朝的工艺水平比匈奴先进的多,李广的部队制造强弩,射程和连射速度比匈奴强多了,战果空前,后来发展到匈奴单于的部队只要听到他的名字就闻风丧胆,但李广不会奉承,所以他的战功和爵位极不对称,这样李广死了以后匈奴就又占上风了。不过李陵单从不会奉承这一点来看,他确实“有广风”,但其他好象不象他爷爷。 其实他引起我关注的是,一般正史记和后来的明清史载名人名将的时候,一般就是划归两类——忠烈传和奸佞记,比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属于前者,秦烩,贾似道,洪承筹,吴三桂属于后者,但是极其奇怪,李陵两者都不是,这极其罕见,更有甚者。司马迁为了替他鸣不平,而受终身之辱,苏武归汉后竟然也替他说了一些好话。 再有一点另我疑惑的是,在宋代,辽朝名将耶率休哥对宋将潘美扬业的劝降书里广泛的引用了李陵的事迹,再后来,吴三桂,洪承畴,连汪精卫投敌时,对自己行为的辩解时,都不约而同的拿李陵当挡箭牌,这些使我不得不翻开正史看一看,他究竟是怎么了,另后来的历史无法评价他,来后来的军事家都觉得他的个迷。 下面是据我所知的李陵——(内容参考引用一些资料) “(一) 关于李陵之记载,可散见于《史纪》、《汉书》和《资治通鉴》等书,而后者又多本于前二者。此处只根据相关材料对其略作简述,资料大多取于前二者。以后不另作说明。 李陵,字少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汉飞将军李广之孙。“少为侍中建章监。善骑射,爱人,谦让下士,甚得名誉”;加上他又是名将之后,久之自然就赢得汉武的青睐,“以为李氏世将,而使将八百骑。尝深入匈奴二千余里,过居延视地形,无所见虏而还”。不久,“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受制于无能而又狂傲自大的国戚,贰师将军李广利。事实上,李陵一生的悲剧从这一时刻开始,就已经正式上场了。 李广利乃嫉才妒贤而又心胸狭窄之人,自然不会让李陵出风头。“天汉二年,贰师将叁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於天山。”以李陵之才能,本当担任一方要职,冲锋陷阵;然而李广利却准备让他专管后勤辎重。报国心切却又不韵世故的李陵自然不愿意,乃向汉武“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并立下“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这样的豪言壮语。李贰师自然很不高兴。不过用兵心切的汉武却深嘉许之,并令弩都尉路博德率兵在半道迎接李陵之军,以作侧应。博德曾为伏波将军,不甘为陵之後距,就奏称“方秋匈奴马肥,未可与战,臣愿留陵至春,俱将酒泉、张掖骑各五千人并击东西浚稽,可必擒也。”。汉武“疑陵悔不欲出而教博德上书”,大怒不许。李陵于是只有匆忙率领步卒五千,兵出居延。 旬月,陵军到达浚稽山,并与单于的三万骑兵相遇。匈奴兵见汉军少,蜂拥围攻之。“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左右地兵八万馀骑攻陵。陵且战且引,南行数日,抵山谷中”。由于连续作战,陵军士卒多数负伤,但士气未敢稍懈。明日再战,又斩首叁千余级。孤军不利,而援军迟迟未至,李陵乃命且战且退。“南行至山下,单于在南山上,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
国人的英语(弓虽) 中国人学英语,有一个毛病,就是应用能力不强。有些人,考试能考得头头是道,但是真的要说的话,恐怕就不行了。比如说小蔡,认识的英语单词不少,但会读的就不多。关于这种人的英语水平,有一个说法,叫“哑巴英语”。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育部今年将要投入2000万元,在全国180所大学里进行英语教学改革。重点就是要运用多媒体的手段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你还别说,学生的英语口语还真有提高,都能用英语和老外对话了。 外拍:学生和老外撞了一下。) 学生:I am sorry! 老外:I am sorry too! 学生:I am sorry three! 老外:What are you sorry for? 学生:I am sorry five! 上面这个故事说明咱们学生的口语是提高了,但听力还是不行,不过老外也有听错的时候。有个老外到唐山去旅游,住在当地一户农家里,早上起来,看见院子里有只猫,就逗猫玩,这时候这户人家的老太太出来了,就说:鼓捣猫呢?老外还以为是问早上好,于是就回了一句“Good morning!”到了晚上,老太太又看见这老外又在洗衣服,就说:鼓捣衣服呢?老外赶紧又回答一句“Good evening!” 心里真佩服,中国人厉害,连老太太英语都说的这么好!深夜,老外泡了一杯牛奶,准备喝完睡觉,又被老太太看见了,问老外:鼓捣奶呢?老外一听,连“Good night!”都会说,彻底晕菜。
反义词(爆笑) ZT 一天,老师走进课堂,学生们一齐起立喊:“老师早上好!” 老师愤愤地说:只叫早上好?那我下午呢?难道就不好了吗?” 於是学生们又一齐喊:“老师下午好!” 老师又愤愤地说:“那我晚上呢?” 学生们又一齐喊:“老师晚上也好!” 老师点点头说道:“这样才行,现在重新喊一遍!” 学生们一齐喊:“老师早上好,下午好,晚上也好!” 老师说道:“坐下!今天我们要复习反义词,我们这样练习,我说一句,你们大声说出反义词。现在开始。” 老师:“今天天气很好。” 学生:“今天天气很坏。” 老师:“到处阳光明媚。” 学生:“到处阴云密布。” 老师:“马路上人山人海。” 学生:“马路上空无一人。” 老师:“年轻。” 学生:“年老。” 老师:“站立。” 学生:“躺倒” 老师:“有个年轻人站立在路上。” 学生:“有个年老人躺倒在路上。 ” 老师:“我捡到一元钱。” 学生:“我丢了一元钱。” 老师:“我捡到一元钱,交给老师。” 学生:“我丢了一元钱,去偷老师。” 老师:“错误,不能这样说!” 学生:“正确,应该这样说!” 老师:“错误。” 学生:“正确。” 老师:“这不行,这是违法行为;!” 学生:“这可以,这是合法行为;!” 老师:“我说错误。” 学生:“我们说正确。” 老师:“听老师的,老师说的才是正确!” 学生:“听我们的,老师说的都是错误!” 老师:“你们愚蠢。” 学生:“我们聪明。” 老师:“停止!” 学生:“继续!” 老师:“你们现在停止!别说了!” 学生:“我们现在继续!还要说!” 老师:“你们这些蠢猪,我说停止!” 学生:“我们都是天才,我们说继续!” 老师:“你们听老师的!” 学生:“老师听我们的!” 老师:“学生都得听老师的!” 学生:“老师都得听学生的!” 老师:“现在你们停止练习!” 学生:“现在我们继续练习!” 老师:“你们没完没了了吗?” 学生:“我们有始有终的呀!” 老师:“那你们就停止!蠢猪!” 学生:“那我们该继续!天才!” ......之後老师怒气冲冲地抱著书本走出了教室。
唐僧师徒、爱、信仰、和忍耐 我曾经问别人,唐僧师徒为什么能成正果。他说,忍耐。我说,信仰。 可是从此以后,就有一种东西在困扰着我,那到底是什么呢? 是信仰。我有信仰吗?如果没有,那我为什么而活着呢? 我曾经信仰这个那个主义,可是它们的泡沫都破灭了; 我曾经研究佛学,可是它劝我放弃一切。如果真的如此,人类又怎么能够创造出今天这样伟大的文明?人类又怎么能够彻底摆脱饥饿的折磨和自然灾害的威胁,而远离肉体的苦难呢? 我转而求助于上帝,可是它如此虚伪和残忍。上帝说,如果有人打你左脸,你要把右脸也送上去。按照这个逻辑,拉登撞毁了世贸大厦,美国应该再送两座大楼给他撞。可是布什并没有这么做,他要把所有敌人全部消灭。于是我再往下看,上帝对于人类不听他的话产生了厌恶,于是他发了一场大洪水,把所有人都淹死了。只有诺亚听他的话,他就提前告诉诺亚,让他准备一个方舟逃生。不能从精神上消灭,就从肉体上消灭!这就是上帝!这就是布什! 那么我到底为什么而活着呢?我无法解释。于是我换一个角度去想,如果我死了会怎么样?我的父母会伤心。于是我突然明白!我的信仰就是爱! 爱,就是人类唯一永恒的、至高无上的信仰!(见《羊皮卷》之《信仰的力量》)因为唐僧师徒充满了对佛祖的热爱(即信仰),所以能够忍耐,所以能够成正果。 我爱你(别激动,不是你!),当我想到这一点,我就感到生活充满激情、人生有了动力、世界变得有意义! 因为我爱你(都说不是你啦!),所以我可以忍耐一切,可以等待。 但是,可能你爱别人,可能我的忍耐与等待永远也不会有结果。于是产生了问题,我的爱和我的信仰就此终结了吗?如果是这样,这能叫信仰吗?! 这就是信仰的光芒所在!信仰就是爱,但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爱,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爱!她只求付出,不求得到!她脱离了肉体,升华为精神!我知道自己爱你,并且愿意为此而终生顶礼膜拜,虽然我不能和你在一起。我也会经不住诱惑,而暂时脱离信仰的轨道。当我犯了错误,我会向爱祈祷,请求她的宽恕,就像基督徒请求上帝的宽恕一样。 是的,爱,是我们的共同信仰。爱、信仰、忍耐,是我们之间的共同存在。
中国企业500强:你强在哪里? 中国企业500强:你强在哪里? 李钟琴 8月21日,“2005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正式公布,中石化以6342亿元营业额名列第一,国家电网公司、中石油、中移动和工商银行等国有特大型企业位居前十名。据悉,“中国企业的500强大多数是国有企业,所在的行业则大部分是石油、电力、钢铁等垄断性行业”。 什么样的企业才算“强”?看来,排行榜的炮制者们是以“营业额”为主要依据的。在笔者看来,对这些国家级垄断行业来说,高营业额便意味着高赢利。不是吗?这些垄断行业“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没有竞争,市场价格由自己定(或由国家有关部门代表企业定价),没有任何理由不实现高利润。 再说,企业之强,经济效益好是最起码的标志。如果某个企业严重亏损,却被评为中国企业500强,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然而,世间有些事偏偏充满了荒诞意味。联想到前不久汽车燃油的一再提价,笔者就糊涂了。位居“500强”头把交椅的中石化通过其广州分公司在对新华社记者专访的书面答复说(新华社记者特意说明:其书面答复已报经北京总部审核):近两年来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国家有关部门采取了成品油价格调控政策,导致国内外成品油价格严重倒挂,国内炼油行业出现全面亏损,虽然中国石化集团的炼油企业仍坚持满负荷组织生产,但地方炼油和燃料油加工企业因无利可图而纷纷减产或停产,减少了对市场的资源投放量。”由此可知,“近两年来”,中石化已经“出现全面亏损”,燃料油加工企业已经无利可图,好多下属企业纷纷减产或停产,这才导致了“油荒”。不料,时隔几日,国家发改委说:“全国成品油供应有保障,不存在出现油荒可能性。”这就奇了怪了:中石化的企业虽然纷纷减产或停产,全国成品油供应却仍有保障!而珠海等地也的确出现了油荒,各地的油价一夜之间涨了上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里的猫腻,局外人不得而知!不过笔者倒想问问:一个全面亏损的企业,有何资格被评为“2005中国企业500强”?中石化那令人咋舌的营业收入是怎么来的?如果卖得越多亏得越多,中石化的亏损岂不更令人咋舌?一个高额亏损的企业居然成了“中国企业500强”中的老大,不知这是黑色幽默还是成心想给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抹黑? 无独有偶。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电力论坛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顾问叶荣泗说:“今年上半年5大发电集团中两个整体亏损。”据说,5家中剩下3家也仅仅是微利或盈亏平衡。可是,国家电力企业明明进入“2005中国企业500强”了呀!而且还稳坐头十把交椅之上! 如果说,中国最强的企业居然多是巨额亏损企业,那么,那些没进入500强的企业,还不全赔得穿不上裤子了?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荒天下之大唐! 就拿汽油涨价来说,据中石化的解释,是“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的幅度跟不上国际原油价格的涨幅”。广东等地出现的“油荒”,说明必须提高成品油价格,中石化才不至于亏损。到底中石化是不是亏损?中国的成品油价格是不是不合理?老百姓哪里晓得!反正它是垄断行业,它说亏,就是亏!因为它没有竞争,也就没有可比性。 国内虽然没有企业与中石化相对比,但我们可以拿美国的石油价格与中国石油价格比一比。美国平均每升93#汽油相当于人民币4.7元,但其中是包含了30%的燃油税的,并且美国的公路不收费,高速公路也基本不收费。而我国的93#汽油价格已达4.29元,据说还要涨。且不说我国国民的收入无法与美国相比,仅就汽油一项,我国的成品油价格已经实际高于美国了。 一边仗着垄断地位实现着高收入、毫无愧色地坐上中国500强企业的头把交椅,一边大声哭穷、胁迫国家为自己的产品提价、肆无忌惮地侵害着消费者的利益。是垄断,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导致了全体国民为垄业行业埋单的局面。 经济领域的自由竞争,是经济发达的必由之路!只有竞争,才能使国家经济不至于受到垄断寡头的控制,才能使企业尽可能地为消费者着想,才能使老百姓得到实惠。也只有竞争,才能使企业保持旺盛的创新能力,才能使企业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靠国家扶持得到垄断地位,却不能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靠吸消费者之血长大,却动不动就出台“霸王条款”要挟消费者!这样的企业,做做“炕头王”还可以,一出国门肯定是孬种!看到垄断行业充斥“中国企业500强”,真令人仿佛回到了计划经济时代。我不知这些缺乏道义感、缺乏责任感、缺乏竞争力的垄断企业到底强在哪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