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xia5454 yuxia5454
关注数: 10 粉丝数: 14 发帖数: 862 关注贴吧数: 7
多看阅读独家首发经典穿越小说《新宋》大结局 “十年前看《新宋》那会儿,我还是个翩翩少年,现在孩子都会打酱油了,小说仍未完结……”“新宋完本时,家祭告乃翁!”——网友在提及小说《新宋》时,除了对内容情节的称赞,还曾这样调侃着。 近日,一个令广大新宋迷们振奋的消息从网络流出:时隔数载,《新宋》这部经典架空历史小说的大结局将于2014年2月21日由多看阅读独家首发。 作者历时数载完成了《新宋》三部全本,之后便搁笔停止了更新,故事戛然而止。众多手不能释卷的新宋历史迷们无疑意犹未尽,期盼终有一日作者能重磅回归,填补这遗留的历史大坑。时至今日,新宋在贴吧月活跃用户仍有100万余人,累计发帖1000万个,只奈小说多年未更新,贴吧话题已略显杂乱,但这正从另一个角度反应了新宋迷的活跃度与粘性,小说粉丝聚集逗留于此,只等《新宋》再续前篇。 《罗辑思维》作者罗振宇就曾因为朋友推荐了《新宋》而在微博吐糟:“被你害死了。看了你推荐的那几本,然后一发不可收。谋杀时间啊!”这部架空历史小说以其宏大的背景架构和激动的情节进展吸引了无数读者,描述着一个当代的历史系大学生利用千年的知识积累,对北宋王朝进行改革的故事。其三大看点:改变历史的沙盘推演,细节考究的小说家言,引人入胜的穿越传奇。既充满了阅读乐趣,也将深刻的思想性蕴含其中。 多看阅读凭借着自身先进的内容排版技术和一流的展示体验效果,已赢得了众多出版社的认可与尊重,更不断获得了热门畅销书的独家发布特权,力求在第一时间让用户一睹为快。2013年多看实现了1500本书籍的纸电同步,其中20%的电子书先于纸质书提前上线。这一次,《新宋》在多看阅读的重磅回归,可谓是精致排版与火爆内容的强势结合。 正如其作者阿越之前所说:“奋笔至今约有百余万字问世,激情渐散,知已自堕入大坑中矣,恨无力脱出,只得边学边写,盼天长地久填土完毕脱身而出。”小说留下的历史大坑终将填满,众多新宋迷们也终能一饱眼福,多看阅读,陪你身临其境大宋江山。
知乎上有个人对关于中医与西医的评论 暂不讨论中医是否有效的问题 任意找两个合格的西医,他们是在相同的、精准的知识体系中培养出来的,他们的能力可以被准确度量。面对同一个患者,相同的各项检查结果,他们做出的诊断必然趋向接近。而且,西医的制药也有严格的标准。 再任意找两个中医,他们在一种模糊的、类哲学的知识体系培养出来,他们的能力和他们的传授者、各自对哲学的理解有关,对同一个患者,他们可能会做出完全不一样的诊断。而且,中医的制药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更不用说还得病患自己拿回家“三碗水熬成一碗服下”。 中西医最终都需要靠治疗来检验,如果治疗无效,西医学家们会修正甚至推翻自己的理论,而中医学家则没人敢怀疑《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这些圣典,他们会怀疑患者、怀疑自身然后想办法自圆其说(可能是有人怀疑的,但他们也说服不了其他医生,否则现在中医们看的应该是《黄帝内经2.0》或者《伤寒论2013版》)。 过去的几千年里学者们为儒家学说的歧义争得头破血流,但没一人敢站出来否定孔子。在有了现代医学的如今,你真的敢把性命交给一个几千年前用文言文记录下来的医学吗? 证明一个人扯淡得等多少年?别忘了玛雅人的预言才刚刚放空 最后说我的一个想象:假如……假如中医的继承者们,能勇于怀疑先人,能不断根据实验来改良和修正,未来的中医肯定会……和西医一模一样。 ---- 补充,我支持出于历史、文化、哲学的角度研究中医、易经这类古代文化,但让我把生命/命运交给它们,是万万不能的。
今天在微博上很火篇文让人们骂残了,感叹人民的认识水平是提高了啊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douban.com%2Fgroup%2Ftopic%2F23688932%2F%3Fstart%3D0&urlrefer=26908d952cbbf9e63bb5c3c19e56a9e2 提前声明,我是工资不超过4000的it男 上面是文章地址,贴几个评论 DelayNoMore : 我怎么觉得这篇文章通篇都是自我感觉良好的装逼范儿 +2 题目应该是”国贸的你不值得中关村的我爱“。 喜欢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无可厚非的,但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方式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不要用一句小资就把人家归纳成浅薄,附庸风雅,无病呻吟,把自己定位在务实,坦荡,朝气蓬勃上。 我也是中关村IT男,但是IT男确实很多很无趣,很不成熟的啊,还是多检讨吧。 还有别以过学生一样的生活为荣,你工作了,不是学生了,grow up. 2011-11-24 12:07:14 囍最 (痛经少年) 弱者总爱用正义和自卑感为那些他们看不懂东西贴标签 以便有借口为自我的不作为开脱 low货的装逼文+n 06 Agusta (拒绝呻吟) 专门加组发言 身在广告公司的表示:谁说写字楼上班的每天他妈吃意大利早餐,从来不进永和豆浆?靠谱的收入一定是体面生活的保障,收入过万的土木工程铺路监理的审美不会比两千块美术专业设计民工差。 LZ那说的一点不像IT佬,倒很像广告公司员工,一面看不起写字楼穿西装打领带永远商务范追随国际时尚脚步,一面自己悄悄上豆瓣看街拍,生怕自己明天不够潮同微博粉丝数下降。恐怕你那“三色还会穿红色碎花的厚毛衣象冬天里最漂亮的一头熊”也是最近流行烂大街了的古着毛衣范儿吧?别嘲笑人家指南书还没出来,你自己不也对一堆符号如数家珍吗? 说到吃,吃意大利早餐还是永和豆浆那还真是人家自己的事,说不定人家胃溃疡呢?你对意大利早餐匪夷所思,跟我对排队吃黄记煌无法理解一样,都他妈一股子工业味道,你吃进去不膈应吗?我就觉得妈做的菜最好吃,吃妈做的菜才最文艺青年,LZ你是不是应该以我为潮流指南? 最后送LZ一句:该装逼时要装逼,装逼不成反类犬,别最后逼没装上,把相破了。 真心被去北理工旁边的雕刻时光写程序那句给雷到了......... -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