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皇☜ 火崔联葱
🎵
关注数: 24 粉丝数: 72 发帖数: 6,394 关注贴吧数: 11
新英朗更好火花塞注意事项 人的新英朗四缸1.5自吸换完变速箱油又想折腾换火花塞了,经过多方面研究考证新英朗1.5自吸机6万公里以后再考虑更换火花塞就可以。千万不要4万公里左右就换了最好用的时候换掉那就太浪费了当然三缸机除外,四缸火花塞使用不建议超过10万公里! 本人17款英朗跑了67000公里了一直很稳定百公里油耗6个多,不过感觉火花塞损耗的也差不多了正好这两天京东火花塞活动,结果下单提示通用原厂自营的就一个,没办法就入手了一套ngk的镍合金92483(主要是便宜再跑8万公里估计该换车了没必要买贵的),喜欢高端的可以入手NGK的双铂金5149,这两款ngk热值6是最适合英朗的L2B-S的1.5自吸机,这里要说一下很多人以为L2B都一样,实际上通用L2B分两种型号分别是L2B-S和L2B-P,他们分属于通用旗下不同的研发中心和生产线,所以火花塞是不一样的不要搞错了。L2B-S对火花塞要求不高损耗也小没必要早换原厂跑6万再考虑更换,注意这里说一下1.3T三缸的火花塞和四缸可不一样,三缸+涡轮对火花塞的损耗是比较大的工况比较恶劣建议3-4万公里就换吧不然容易失火抖动发动机报警。 火花塞拆卸很简单这里不做介绍了,对于动手能力差的不建议自己搞冒险尝试可能得不偿失,可以选择去京车汇换一个10元还有途虎换一个15元也不贵省心省力。拆下的原厂火花塞冠军RER10YC,看下67000公里的火花塞损耗如照片所示,目测工况很好几乎没有积碳而且负极烧蚀不大,点火间隙稍微大了一点点对点火线圈电压影响不算大,预计原厂火花塞随便跑个80000公里应该没问题的,超过80000万公里问题也不大再多的比如到100000公里的话估计间隙会太大点火线圈电压就太高了恐怕点火系统容易出问题。说明书说4万换太保守了点估计说明书是原来针对原来三缸机的直接copy过来给复产的典范四缸英朗用了。 火花塞更换后最好把行车电脑复位下,断开电压负极2分钟再装上插入钥匙自检15秒不要打火再关机拔钥匙开门断电,最后插入钥匙重新开机再自检10秒点火查看是否正常,将油耗清零后跑了一圈十多公里吧包括各种测试急加速慢跑快跑匀速等等进行重新自学习,最后一看平均油耗百公里油耗5个 换了这个NGK镍合金火花塞~~~~~~~~~~~~~~驾驶体验确实明显感到油门变轻提速变快新车的感觉
英朗1.5+6AT更换变速箱油经验分享 原来的17款英朗1.5+6AT已经5年6.5万公里了,各方面都很满意油耗目前是百公里6L多。最近感觉换挡偶感有拖拽感,正好看到京东双十一采埃孚变速箱油有活动,12L的AG6半价500多还包循环机更换就下单了,隔天到选的附近的京车会店今天直接预约去更换了。 上午去不是周末不用排队,京车会的师傅建议是先进行重力放油再循环,这样可以避免旧油与新油混合太多,重力放出大约4.7L,目测已经是黑色的还能看出来有一点红色。拧上拧上放油螺丝换循环机,先排空循环机内部存油,然后加入11L新的变速箱油,设置先注入5.1L新的变速箱油后打火启动发动机切换各档位运行,。然后再用循环机进行循环更换4.9L。更换后对比新旧油差距已经差距不大了同时进行档位更换,完成后师傅再拧下侧面的油液螺丝有油流出说明液位可以不用补油,然后把最后剩的1L也加入循环机更换。总共用时大约2小时。更换变速箱油后试车换挡明显平顺了,车开起来也变得轻快了。感觉油耗更低了市里跑40左右均速时显示瞬时油耗百公里3.5-4L感觉比原来低了点。总体非常满意。 总结如下 新车初装油感觉极限也就是6年8万公里,建议5年6万公里就进行循环机换油,更换后可以用5年6万公里再换。新英朗6AT无需更换变速箱滤芯因为要拆油底壳,如果检测油底壳有渗油漏油可以顺便拆油底壳换滤芯不过价格又要贵几百块了……有点奇怪的是换完变速箱油发现方向盘变轻了不理解……
通用6AT变速箱油更好换经验分享 17款英朗1.5+6AT已经5年6.5万公里了,各方面都很满意油耗目前是百公里6L多。最近感觉换挡偶感有拖拽感,正好看到京东双十一采埃孚变速箱油有活动,12L的AG6半价500多还包循环机更换就下单了,隔天到选的附近的京车会店今天直接预约去更换了。 上午去不是周末不用排队,师傅建议是先直接上架进行重力放油,放出大约4.7L目测已经是黑色的还能看出来有一点红色。拧上放油螺丝再上循环机,先排空循环机内部存油,加入11L新的变速箱油,设置先注入5.1L新的变速箱油,然后打火启动发动机个档位运行一下,这样可以避免旧油与新油混合太多。然后再用循环机进行循环更换4.9L。更换后对比新旧油差距已经差距不大了同时进行档位更换,完成后师傅再拧下侧面的油液螺丝有油流出说明液位可以不用补油,然后把最后剩的1L加入循环更换完毕。总共用时大约2小时。更换变速箱油后试车换挡明显平顺了,车开起来也变得轻快了。瞬时油耗明显更低了市里跑40左右显示百公里3.5-4L。总体非常满意。 总结如下 新车初装油感觉极限也就是6年8万公里,建议5年6万公里就进行循环机换油,更换后可以用5年6万公里再换。新英朗6AT无需更换变速箱滤芯因为要拆油底壳,如果检测油底壳有渗油漏油可以顺便拆油底壳换滤芯不过价格又要贵几百块了……
三缸机技术上的缺陷和优点 车企更换了三缸机后销量下滑并不是偶然,还是要追溯到三缸机本身的特性上。因为设计方面,三缸机本身就有着一些设计顽疾。比如说,会存在怠速抖动的问题,这让许多车主对此望而却步,即便是有着平衡轴和悬置系统缓解抖动,这一问题依旧严重。 同时,三缸机的噪音非常大,虽然汽车生产厂商通过在发动机舱增加隔音罩、在驾驶舱中使用隔音更好的材料等方式试图降低噪音,但在车外仍旧会很明显的感受到噪音存在。 而最严重的就是三缸机设计本身,会有明显的动力的空档期。在曲轴720度的运行周期中,三缸机有四分之一时间是没有动力输出的,虽然现在大多数三缸机都采用了涡轮增压及缸内直喷技术,但在涡轮没有介入前会存在扭矩不足的情况,导致车辆在低速行驶时会稍显无力。此外,偏高的转数设定也会导致三缸发动机的舒适性和平顺性比不上四缸发动机。 正是这些缺点,让即便有亮点的三缸机才不受市场待见。总结来说,三缸发动机并不是新鲜事物,在早期的夏利等车上,我们已经见识过三缸发动机的实力,低油耗、较低的维修成本使得它也获得不少消费者的认可。但是直到如今,各种新技术的运用,比如抵消、平衡或者减震的方式,也掩盖不了三缸机的缺陷。当然三缸发动机也要优点那就是非常适合涡轮增压,涡轮增压介入后动力要比四缸自吸强。三缸机涡轮增压不能说让所有人都能接受,但还是可以选择性的去尝试。毕竟就目前而言,三缸发动机的车型要比四缸优惠得多,思域就是一个实例。四缸的不仅不好买而且贵得多,三缸的好买又便宜。
其实不是嫌三缸机不好,而是嫌它太贵! 如果三缸卡罗拉价格再下探两万块钱,进入到8万级市场中,恐怕没有人会介意它是一台三缸机。 交易的本质是货币,一切值不值得买都跟价格挂钩,之所以现在有大量的用户群体觉得三缸机是行业鸡肋,本质上是因为三缸机的价格没有拉开与四缸机的差距,对于更多人来说,三缸机不值得。 不值得的本质,是三缸机没有下探到他们认为合理的价格。 如果解开这个矛盾,其实一切都很容易接受,其实三缸机目前最有声量也最有市场的必然是通用系车型,将价格做到7万左右的英朗,用拉开四缸机的价格优势填补了三缸机的市场空白。 很长一段时间中,英朗的销量都稳定在两万上下,对于一台三缸机车型来说,我很难再去把它跟不成功打上标签。 目前三缸机不够成功的关键,是装备了三缸机的合资车型,不愿意透支自己的品牌价值来为三缸机铺设更宽广的道路,本质意义上来说,三缸机纵然拥有很好的技术优势,但想要踏平用户群体的这份执念,就需要付出代价。 一份新技术的到来,想要让用户接受就不可能不做出牺牲改变。 一方面,三缸机在市场中的整体体量的确不大,在阵容上就输给了四缸机,另一方面三缸机车型普遍与四缸机同价位,这给了用户100个不选择三缸机的借口。 从认知层次上来看,三缸机的定位要比四缸机低,即便它账面参数表现出色,但用户选车考虑的从来都不是账面参数,对技术的认知他们有一个传统看法,譬如说三缸机的确在某些层面上不如四缸机,另一方面则是使用感受,三缸机抖动震动的确较大,尤其怠速时的表现不如四缸机,这是一个无法扭转的客观事实。 基于这种落差,三缸机想要拓展市场,应该要有比四缸机更低的价格。 即便技术上、成本上,三缸机并不比四缸机差多少,也没有省去太多的生产成本,但四缸机的天然的优势的确在市场中塑造了无法量化的出色家用形象。 但对于企业来说,三缸机是耗费大量精力研发而来的全新技术,它的出现能够帮助企业卸下排放负担,而且这种全新的发动机拥有非常高的研发成本,在没有大量生产平摊研发成本之前价格上不可能做的比四缸低太多,成本也不允许。 目前市场竞争极为激烈,车型的终端价格已经做到了洼地。 这意味着,四缸机的状态已经失去过不少利润以及品牌溢价空间,三缸机如果想要通过价格拉开与四缸机的差距,就意味着提前透支了品牌的价值以及企业的利润,对于善于运营的企业来说,即便丢掉这个不被人喜欢的技术,也不会提前一步透支企业艰难运营上去的价值。 如果三缸机无法拉开与四缸机的价格差距,那么消费者对三缸机的态度就不会改变,依然会用同样的预算,选择到整体优势不太明显,但非常适合家用的四缸机。 公正的来说,三缸机的确不算差,但问题在于,抚平消费痛点这件事上,三缸机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跟空间去做的更好,一方面三缸机的终极奥义是匹配混动系统而来,单纯的三缸机不会有市场,它是为了提升品牌价值而来,而不是为了市场通过降价拉低品牌价值。 另一方面,同样的预算,消费者为什么要去选择三缸机呢?它又不安静,也不省油。 所以,打动消费者买三缸机的理由只有一个,只要它足够便宜,那么市场前景就会一直有,而且会做的很好,很出色,但企业恐怕就不愿意了
被骗惨了!关于三缸机,车企和媒体都不会告诉你这几件事 随着新一代日产奇骏的上市,原本沉寂已久的关于三缸发动机的问题,再次成为了网络热点。 曾经有一段时间,以通用福特为首的车企,开始大规模推广三缸机,但是随后被销量数据打脸,别管你吹得有多牛,我们就是不认三缸机。随后各个厂家对于三缸的“热情”似乎有所衰退,甚至有些厂家开始“弃三投四”,重回四缸阵营,那么奇骏为什么要冒着销量下滑的风险,去强行推广三缸机呢?因为三缸机背后有很多方面的博弈和妥协。 1、为什么车企要上马三缸机? 其实车企推行三缸机,只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排放,一个双积分。 我们都知道,目前国内的排放标准已经到了国六B标准了,为了满足这个标准,其实正经的方法就是提高发动机热效率,但是不是每家车企都能够在热效率方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那么就有了投机取巧的方法。有的车企给车子排气位置增加了一组“GPF颗粒捕捉器”,相当于给车子带了一层口罩,这种办法相当于投机取巧,也有一定的风险,大众汽车最近就因为颗粒捕捉器堵塞问题成为焦点。除了戴口罩以外,还有一种比较便捷的方式,那就是采用三缸发动机。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双积分政策,因为在新能源领域布局缓慢,几款油改电车型销量不佳,日产去年的新能源负积分达到了38万分,按照目前的行情价格,一分就是3000元,光购买积分日产就要11个亿,而三缸发动机,在上架测试的时候,能够取得更低的油耗,可以缓解双积分政策的压力。但是这不等于三缸发动机更省油,下面我们会说到。 2、三缸发动机到底抖不抖? 关于三缸发动机到底抖不抖,网上都吵翻天了,有的人说三缸发动机抖动是先天缺陷,有的人说,胡说,我买的三缸车一点都不抖。其实说的都有道理,三缸发动机肯定抖,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在车内你不一定能感觉出来。因为车企会给三缸机加平衡轴,加机脚垫,加各种隔音材料,将发动机悬置。所以,很多人买了三缸车,发现车内的抖动不明显,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问题是,三缸发动机的抖动就是先天缺陷,是不可能避免的,这和四冲程发动机的原理有关,跟六缸发动机和四缸发动机的抖动完全不是一码事。简单来说,如果六缸到四缸,运转品质的降低是滑坡,四缸到三缸就是崩盘,只不过车企通过各种各样的措施掩盖掉了,不然你以为日产号称190亿的研发经费都花在了哪?但是,很多车评人都在刻意回避一个耐久性的问题,3年后、5年后,这些三缸机的抖动问题肯定会加剧,而车企和车评人都是只管杀不管埋,我只忽悠你买,至于后期使用问题,那是你的事情。 3、三缸机比四缸机更省油? 三缸机更省油,是这几年来,车企编织的最大的谎言,毕竟除了省油和便宜以外,三缸机对于消费者没有任何其他价值,如果三缸机不便宜,消费者只能自我安慰,好歹它省油,但是要知道告诉你,三缸机根本不省油呢? 很多人下意识觉得三缸机省油,是因为现在的三缸机排量都很低啊,1.0T\1.3T它能不省油吗?但是同等排量、同等技术水平,三缸机比四缸机更费油,而在工信部测试的时候,三缸机能测出更低的油耗,是因为工信部测试就那个工况,车企随便操作一下就可以了,但是上路行驶不同啊。在实际行驶的时候,有些四缸机比较省油的工况,三缸机为了规避抖动和噪音问题,在这些工况并不省油,不信咱们就拿小熊油耗的车主大数据对比一下,就知道你被车企骗的有多惨了。 4、三缸机到底是不是车企节省成本? 关于三缸发动机能不能节省成本的话题,也很有争议,有人把研发成本算进去,表示如果沿用四缸机成本低得多,但是我们算账要算的全一点。 从研发成本来说,如果车企继续用四缸机,车企看似是节省了三缸机的研发成本,但是国六B的排放要不要研发,国七国八要不要研发,为了满足双积分政策,降低油耗要不要研发,这部分研发成本就不算在内吗?你以为车企继续用四缸机就不要研发了?就说现在的L2B还是以前的L2B?再说了,研发成本随着装机量增加是会不断摊薄的,就像卖包子,你不能说今天买了一个包子机花了1万,明天开始每个包子涨价100吧? 从制造成本来说,三缸机确实要增加平衡轴、机脚垫等配件,来降低三缸机的抖动,但是三缸机比四缸机少一个气缸啊,气缸内的活塞、连杆、火花塞都少一套啊,到底哪个制造成本低,很明显吧。 5、为什么要买三缸机? 那么问题来了,三缸车不省油,后期有抖动和噪音增加的风险,作为消费者,为什么要选购三缸机呢?个人觉得,第一就是试驾,觉得这款三缸车的抖动和噪音能不能接受,并且要看车企给这款发动机提供多长时间的质保。第二就是价格,如果你卖的比四缸发动机更贵,又有什么理由选择三缸机呢? 所以说,三缸发动机不是原罪,从新车的使用状态来看,三缸发动机可能比四缸更强,但是问题就在于,价格和售后,这就要看车企有没有诚意了,不能好事你一个人全占了,英朗换三缸后为什么销量能上去,还不是因为三缸能优惠个5/6万比原来的四缸机便宜的多!
1.3t轻混三缸机动力强我推荐,我自己选1.5自吸四缸 首选三缸轻混和电动汽车一样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很难做到恒速。汽油车尤其是自吸加at变速箱的汽油车,把脚放在油门上一个固定的深度,那么汽车就会以均匀的速度平稳前进,这种感觉十分安心,而三缸轻混就很难找到一个恒速点,总需要补一脚油门,然后汽车往前冲一下,速度慢下来,再补一脚油门再冲一下。这种感觉对司机来说没什么,但对于车内的其他乘客来说,就非常不舒服了,很容易晕车,乘坐体验很差。这是因为踩油门是涡轮介入后会突然有向前的拉扯感,当松开油门后动力回收介入会产向后的拉扯感,对某些新人驾驶员来说或许会觉得这是动力好的体现,但是对乘客来说就太不友好了,这也是很多人晕车的原因,如果经常自己开就无所谓了但是经常带家人的话还是甚重考虑1.3T轻混吧,我家人就特别容易爱晕车坐1.5自吸就感觉好的多。 其次就是三缸轻混油耗高,1.3T轻混动力标称163p当然实际要低但是还是比1.5自吸高近30p,动力的提升自然油耗更高,不是说三缸机就一定比四缸省油,再加上由于三缸涡轮动力输出非线性很容易造成驾驶时一脚油门一脚刹车更费油。这也是很多新手发现1.3T油耗一点也不低的原因。三缸机小排量涡轮的优势在于高速行驶才能表现出来,比如1.3T轻混对比1.5自吸当行驶速度超过110km/h以后才有油耗优势。
1.3t轻混三缸机动力强我推荐,但是我选买1.5自吸四缸 首选三缸轻混和电动汽车一样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很难做到恒速。汽油车尤其是自吸加at变速箱的汽油车,把脚放在油门上一个固定的深度,那么汽车就会以均匀的速度平稳前进,这种感觉十分安心,而三缸轻混就很难找到一个恒速点,总需要补一脚油门,然后汽车往前冲一下,速度慢下来,再补一脚油门再冲一下。这种感觉对司机来说没什么,但对于车内的其他乘客来说,就非常不舒服了,很容易晕车,乘坐体验很差。这是因为踩油门是涡轮介入后会突然有向前的拉扯感,当松开油门后动力回收介入会产向后的拉扯感,对某些新人驾驶员来说或许会觉得这是动力好的体现,但是对乘客来说就太不友好了,这也是很多人晕车的原因,如果经常自己开就无所谓了但是经常带家人的话还是甚重考虑1.3T轻混吧,我家人就特别容易爱晕车坐1.5自吸就感觉好的多。 其次就是三缸轻混油耗高,1.3T轻混动力标称163p当然实际要低但是还是比1.5自吸高近30p,动力的提升自然油耗更高,不是说三缸机就一定比四缸省油,再加上由于三缸涡轮动力输出非线性很容易造成驾驶时一脚油门一脚刹车更费油。这也是很多新手发现1.3T油耗一点也不低的原因。三缸机小排量涡轮的优势在于高速行驶才能表现出来,比如1.3T轻混对比1.5自吸当行驶速度超过110km/h以后才有油耗优势。
三缸机可以买但是不推荐 三缸机的热度就已经渐渐褪去,车企们纷纷“弃暗投明”,但是前不久全新日产奇骏的上市,又再次把三缸机推向了风口浪尖。全新日产奇骏的这台三缸机吹得天花乱坠,说出来的话估计自己都不信。 对于任何车企推出的三缸机那都不推荐。三缸机只是政策下的过渡产品,注定了不保值而且很快会消失。原因其实很简单,三缸机没有四缸机好,又不如二缸机排放低,目前三缸机在新车状态下确实不怎么抖,平衡性并不比四缸机差。但是三缸机都是越开越抖,技术再牛的车企也不可能把三缸机的耐久性做得跟四缸机一样,抖动是很多三缸机在日后使用过程中极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这种可能性要远高于四缸机。并且会被二缸机替代。 很多车企在推出三缸机的时候,往往都以更加省油为营销噱头,很多消费者由此中招,从理论上来说,三缸机确实具有省油的潜质,但理论归理论,现实中还没有一款三缸机真正做到了油耗比同排量的四缸机更低。要知道,四缸机现在的技术都已经熟透了,而三缸机还稚嫩得很,不仅平衡性和燃油经济性不如四缸机,而且在怠速时的噪音往往会更加明显。跟四缸机比起来,三缸机没有任何明显优势。 三缸机不如四缸机,这是不由分说的事实,但如果三缸车型价格足够便宜,消费者倒也能够接受。然而,市面上的三缸车型似乎也没有价格优势,就拿别克英朗来说,它的三缸车型和四缸车型卖一个价,全新日产奇骏则更加离谱,一上来就定了一个远高于同级竞争对手的价格门槛,哪怕日后降价,恐怕也很难比雪佛兰探界者、大众途岳这样的四缸竞品车型更便宜。三缸机没有四缸机好,价格还不坦诚。 汽车行业现在属于四缸机,未来属于二缸机、四缸机和新能源,三缸机没有未来,它只是行业政策下的畸形产物,是车企为了政策减排的过度产物,消费者没必要为三缸机买单。
三缸机可以买但是不推荐 三缸机的热度就已经渐渐褪去,车企们纷纷“弃暗投明”,但是前不久全新日产奇骏的上市,又再次把三缸机推向了风口浪尖。全新日产奇骏的这台三缸机吹得天花乱坠,说出来的话估计自己都不信。 对于任何车企推出的三缸机那都不推荐。三缸机只是政策下的过渡产品,注定了不保值而且很快会消失。原因其实很简单,三缸机没有四缸机好,又不如二缸机排放低,目前三缸机在新车状态下确实不怎么抖,平衡性并不比四缸机差。但是三缸机都是越开越抖,技术再牛的车企也不可能把三缸机的耐久性做得跟四缸机一样,抖动是很多三缸机在日后使用过程中极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这种可能性要远高于四缸机。并且会被二缸机替代。 很多车企在推出三缸机的时候,往往都以更加省油为营销噱头,很多消费者由此中招,从理论上来说,三缸机确实具有省油的潜质,但理论归理论,现实中还没有一款三缸机真正做到了油耗比同排量的四缸机更低。要知道,四缸机现在的技术都已经熟透了,而三缸机还稚嫩得很,不仅平衡性和燃油经济性不如四缸机,而且在怠速时的噪音往往会更加明显。跟四缸机比起来,三缸机没有任何明显优势。 三缸机不如四缸机,这是不由分说的事实,但如果三缸车型价格足够便宜,消费者倒也能够接受。然而,市面上的三缸车型似乎也没有价格优势,就拿别克英朗来说,它的三缸车型和四缸车型卖一个价,全新日产奇骏则更加离谱,一上来就定了一个远高于同级竞争对手的价格门槛,哪怕日后降价,恐怕也很难比雪佛兰探界者、大众途岳这样的四缸竞品车型更便宜。三缸机没有四缸机好,价格还不坦诚。 汽车行业现在属于四缸机,未来属于二缸机、四缸机和新能源,三缸机没有未来,它只是行业政策下的畸形产物,是车企为了政策减排的过度产物,消费者没必要为三缸机买单。
购买三缸机你要接受的缺点 1.动力连贯性 六缸以上的发动机动力输出可以用精致,致密来形容,四缸机的动力输出尚且可以用平顺安静来形容,那么三缸机就显得粗糙了,声音也不小,放在小车上尚且可以接受,放在有品质追求的中型车上就有点唐突了,不匹配。 2.振动,噪音 三缸发动机缸数为奇数,但其一阶二阶旋转惯性力和往复力其实是平衡的,但惯性力又会产生相应的力矩,其力矩并不能做到平衡,所以三缸机的一阶二阶惯性力矩皆不平衡,这就奇数缸引擎振动的来源。 旋转惯性力矩可以通过配重来消除,这个很容易做到。 一阶二阶惯性力矩的平衡难度很大,三缸机即使增加一条反向平衡轴,针对曲轴做配重优化,也只能抵消掉一阶惯性力矩,抵消了一部分抖动,但无法做到二阶惯性力矩动平衡。如果要平衡二阶力矩,理论上三缸机还需要增加两条平衡轴才行,那样体积和四缸机相比都没有优势。各大车厂为了让三缸机不那么抖,也是想尽了各种方法,偏心质量飞轮,质量惯性曲轴皮带轮,去耦式平衡轴齿轮,在平衡轴从动齿轮上增加去耦橡胶圈。。。。但这些方式都无法根治三缸机惯性力矩不平衡的先天缺陷,所以三缸机的振动在高转速情况下尤其明显。 3. 寿命,耐用性 由于三缸引擎的曲轴和连杆活塞部件无法真正做到力矩的平衡,这样会造成固定曲轴的轴瓦部位的加速磨损,比起四缸机理论寿命相对更低。 4.峰值功率,升功率,高转速动力 三缸发动机的高转速性能普遍较四缸引擎差,相比同排量四缸引擎,由于先天结构的不平衡,在高转速区域的表现不佳,最大功率不好看,功率曲线相比四缸引擎更快更早就开始衰减。在增压时代,功率低这一问题不再显得突出了,但小排量涡轮增压的扭矩平台窄,动力衰减快的特性,是无法避免的。 5. 油门响应 三缸发动机为了达成接近四缸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连贯性,不得不匹配一个更大质量的飞轮,这样引擎的运转惯性就变得更大,转速变化变得迟钝,给人感觉就是油门响应不积极,这对于手动档车型的驾驶体验尤为重要。所以三缸引擎更适合匹配转速变化平稳的CVT变速器,比如日产用HR12DDR 1.2T三缸机配合CVT变速器,配合轻量车身,得到一台省油好开的代步车。
为什么有些厂家不把四缸缩小,反而选择不招人待见的三缸呢? 转自:爱车大家说 · 优质汽车领域创作者 很多人买车时一听是三缸的立马扭头就走,毕竟二十年前三缸发动机也大都是一些小型车在用,稍微有点档次的车都不用三缸发动机了。而如今很多车企都重新开发设计了三缸发动机,在人们看来这简直是退步。 既然人们这么讨厌三缸发动机,那为何厂家不把每个气缸缩小,仍然做成四缸,反而硬要减少一个气缸做成大家都不喜欢的三缸机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厂家有降低油耗的硬性需求,而三缸机,二缸机,单缸机是降低油耗最直接、最省钱的方案。相比起法规的严苛,消费者的接受度是可以影响的。下面咱们就详细聊聊这个话题。 1、节能环保的大趋势:必须降低油耗 如今环境压力很大,全球都在提倡降低碳排放,各个国家都对燃油车的油耗进行了更严格的限制,厂家为了满足相关规定就必须销售一些油耗更低的车,要么就要销售足够多的纯电动车来给燃油车垫底。所以在纯电动车方面没有太大发展的厂家就只能通过拼命降低燃油车的平均油耗来满足要求了。 2、三缸机:降低油耗的最佳方案 车企想要开发油耗更低的发动机,那肯定要研究技术路线了,而无论是从成本来说还是效果来说,开发三缸机都是降低油耗的最佳方案。 首先同排量的三缸机理论上确实可以做到比四缸机更省油 因为少了一个气缸可以减少散热损失以及摩擦损失。另外三缸机工作时做功频率低,因此达到相同动力的情况下每个气缸负荷更高,有利于提高热效率。用更直白的话来说就相当于原本四个人干活发四份工资,现在同样的活只有三个人干,逼着每个人多出点力,但只用发三份工资,肯定节省了。 其次是成本问题 三缸机成本就是低,无论如何洗地都是没办法改变的事实,理由很简单:三缸机的第一大任务就是降低油耗,四缸机一样可以降低油耗,但是达到相同效果成本最低的方案就是做成三缸。 但网上总有一些人喜欢唱反调,说一些突破常人认知的话,听起来似乎很厉害。比如有些人说三缸机成本比四缸还高,我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何要拿我当傻子忽悠呢?三缸机比四缸机少了一个气缸,光是从零件上来说就少了一套活塞连杆、少了一套进排气门以及气门弹簧、少了一个火花塞、少了一个喷油嘴、少了一套点火线圈,就这还是大的部件,还没算那些小零件。再说材料的话缸体短了、缸盖短了、曲轴少了一个拐、进排气凸轮轴又少了一套进排气凸轮,长度也短了,所以就是称斤卖三缸机也没四缸机卖的钱多啊,真看不出来三缸机成本比四缸机高在哪里了,如果真高的话恐怕就高在宣传上了。 除此之外三缸机更轻、体积更小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三缸发动机体积更小,在发动机舱内布局、装配时更加轻松方便,而且想做混动车型时布置起来更加轻松。另外发动机体积减少的同时重量也降低了,这有助于降低整车质量。要知道减重对一辆车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汽车上面有很多功能部件,这里一点、那里一点,不知不觉总质量就上去了,总质量高了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会明显增加油耗,除了个别人可能会觉得“重了安全”外大部分人并不会过分关注。而降低重量有助于降低油耗,所以车企是愿意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降低整车重量的。而三缸发动机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3、不怕消费者抱怨吗? 既然消费者都不喜欢三缸车,那厂家生产三缸车不怕消费者不买账吗?其实厂家也担心,但是法规是容不得商量的,没办法满足要求的话估计车都不让卖了,到时候连被消费者拒绝的机会都没了,所以不管怎样都要先满足法规要求。 至于消费者的抱怨就相对好处理。 首先不是所有人都那么抵触三缸车的,因为同款车三缸车型价格更低,有些家庭购买第二辆车时要求并不高,日常买菜接娃,要不了那么高的配置和动力,就图个便宜实惠,所以这部分车主反而会主动选择三缸车。 另外你要知道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天天在网上查配置看文章,他们买车和男人买洗发水一样,只要是车,看得上眼,价格也合适那就掏钱了。什么品牌、排量、变速箱类型他们都不关心。虽然这种消费者比较少,但真的存在。 最后就是那些了解汽车,对三缸有一定抵触心理,但又徘徊犹豫不决的消费者,这些人的担心无非两点,一是抖动,二是面子。 担心抖动这个好办,大家并不是真的怕抖动,而是对所谓的抖动没有清晰的概念,有些厂家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可以把抖动控制得很好,而有些厂家即使抖动控制得不好,但消费者实际体验时由于缺乏直观的对比,再加上销售的一些引导,也很容易淡化对抖动的感受。而且每个人对抖动的体验也是不同的,所以这是很好解决的一个问题。起码在我看来三缸机的抖动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厉害。 至于面子问题也好解决,告诉他们三缸机并不便宜,成本比四缸机还高,各种先进技术加成,对于好面子的消费者来说你说服他并不重要,告诉他一个说服别人的方法很重要。 而那些一提三缸机就拍桌子的客户就不用考虑了,他们无论如何是不会买的,除非白送,所以厂家就不怕他们抱怨了,因为本来就不是潜在的客户群体。 总的来说三缸机就是应对当前油耗限制的最好的方法,三缸机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有些人过分吹嘘,大家并不是真的讨厌三缸机,而是讨厌那些明摆着把大家当傻子忽悠的人。
三缸机的本质,好不好一看便知。 三缸机其实就是国家政策下的产物,为了应付各国越来越苛刻的节能减排政策,减少缸机是最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案,并不意味着三缸技术就先进,三缸所使用的都是目前四缸的技术,唯一不同的技术就是需要额外加入平衡轴等抑制天生的抖动。如果三缸机又不能满足减排政策了就直接再出两杠机就可以了。四缸及以上再想提高燃油效率成本就高多了,比如可变缸技术,压燃技术等都是进展缓慢成本居高不下。因为三缸及以下的发动机都存在天然物理缺陷并不是技术就可以弥补的,中高端车型依然会采用更好的四缸,六缸,八缸等。二缸,三缸机唯一的好处就是节能减排降低成本。 三缸车子其实并不一定省油的,在市区行驶,车子的油耗有时候反而会比同排量四缸车还高,只有在高速行驶时,三缸车子的油耗才有明显的优势,至于动力性,据某论文研究表明,三缸车的动力连贯性与同排量四缸相比较会差一些,且涡轮动力的衰减更快。 三缸车也不是不能接受比如在欧美日三缸非常便宜油耗也不高做代步工具也不是不能接受,特别是资源匮乏的地区便宜的三缸车应该还是有一点发展的空间的。但是在中国却有某些品牌把三缸车卖的比四缸车还贵,如某日系在国外同款是四缸车卖的便宜在中国是三缸车卖的反而贵了很多,那纯粹就是把中国人当傻子了……
三缸机的本质,好不好一看便知。 三缸机其实就是国家政策下的产物,为了应付各国越来越苛刻的节能减排政策,减少缸机是最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案,并不意味着三缸技术就先进,三缸所使用的都是目前四缸的技术,唯一不同的技术就是需要额外加入平衡轴等抑制天生的抖动。如果三缸机又不能满足减排政策了就直接再出两杠机就可以了。四缸及以上再想提高燃油效率成本就高多了,比如可变缸技术,压燃技术等都是进展缓慢成本居高不下。因为三缸及以下的发动机都存在天然物理缺陷并不是技术就可以弥补的,中高端车型依然会采用更好的四缸,六缸,八缸等。二缸,三缸机唯一的好处就是节能减排降低成本。 三缸车子其实并不一定省油的,在市区行驶,车子的油耗有时候反而会比同排量四缸车还高,只有在高速行驶时,三缸车子的油耗才有明显的优势,至于动力性,据某论文研究表明,三缸车的动力连贯性与同排量四缸相比较会差一些,且涡轮动力的衰减更快。 三缸车也不是不能接受比如在欧美日三缸非常便宜油耗也不高做代步工具也不是不能接受,特别是资源匮乏的地区便宜的三缸车应该还是有一点发展的空间的。但是在中国却有某些品牌把三缸车卖的比四缸车还贵,如某日系在国外同款是四缸车卖的便宜在中国是三缸车卖的反而贵了很多,那纯粹就是把人当傻子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