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狼 天下第一狼
没有办法.就是这么美
关注数: 46 粉丝数: 46 发帖数: 2,709 关注贴吧数: 16
江苏频现民间高利贷崩盘 邳州地税官员跳楼 2012年07月05日01:31第一财经日报[微博]王培霖我要评论(431) 字号:T|T 据邳州市政府网站消息,7月4日早晨7时许,邳州地税局某分局副局长姚某从其居住的文景苑小区七楼坠楼,当即被送往市人民医院抢救。 经邳州市人民医院和徐州专家会诊,姚某全身多发性骨折,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等重要生命体征均在正常范围,医院正全力救治。 邳州方面尚未公布其跳楼原因,但徐州当地一位企业界人士告诉《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姚或卷入民间高利贷漩涡。 姚出事前一周左右,邳州鼎信投资理财顾问有限公司老板跑路,邳州市迅速成立调查组,展开受害人损失登记、涉案人员抓捕、银行账户冻结、固定资产查封、财务审计、**接待等工作。 近三四年来,徐州出现多起高利贷崩盘,去年下半年以来尤为猛烈。本报于6月4日曾报道,鄂尔多斯集团旗下房企——位于江苏的新沂市鄂尔多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近日陷入高利贷危局。该公司因账上已无资金,无法偿还当地数百位债权人的部分借款及承诺的高额利息,公司涉及总债务估计高达数亿元。 在多起高利贷事件中,多名基层政府官员、银行系统管理人员卷入其中。 本报记者从当地人士处获知,徐州下属某县级市财政局一名科长去年自杀,当地对此秘而不宣。该人士透露,其自杀原因正是高利贷崩盘、无力还债。 上述人士还透露,该市某局机关党委书记,同样身陷高利贷漩涡,两周前遭遇集中讨债,该书记家里有院子,临河居住,讨债者先是在院子外的河边搭帐篷住了一个星期左右,看没反应,索性搬进院子里搭帐篷住下。现在院子里住满了人,该书记又不敢报警,全家人苦不堪言。 近年来高利贷公司在徐州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政府虽然不断清理打击,但收效甚微。据上述徐州企业界人士估计,徐州目前有此类投资公司1000多家,下面县级市也有不少,新沂就有一两百家,有的甚至长期公然在电视上打广告,宣传高息回报。 徐州市民岳师傅告诉本报记者,他正是看了2010年徐州天威融资担保公司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才决定以委托理财的方式去“投资”。据岳师傅介绍,该公司集资年息对内部职工是20%,对公众是18%,业务员提成1%。 上述企业界人士则介绍,徐州高利贷“各种利率都有,高的月息五分~八分,有的甚至月息一毛”。 徐州市银监部门统计,2010年,徐州市共发现涉嫌非法集资案件33起,涉案金额4718.9万元,涉及人数507人;2011年一季度,发现涉嫌非法集资案件3起,涉案金额约3亿元,涉及人数3400人以上。其中,江苏天威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涉案金额约1.4亿元,涉及人数1400人以上,黑龙江海林市福禄珠宝经销有限责任公司涉案金额约2亿元,涉及人数2000人以上。 徐州市官方在2011年的整顿非法集资行动中曾提及“非法集资活动和案件在我市呈现出上升趋势。涉案人群广泛,涉案资金多为普通市民的养老钱、看病钱,甚至是借款,一旦案发,本息无法兑还,给普通家庭带来惨重损失。” 徐州市政府近年来对非法集资事件屡有打击整顿行动。2011年4月至7月,徐州曾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工商、银监、城管等14部门“联动作战”。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今年4月5日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打击非法集资工作。 邳州方面,7月4日,经**机关与“鼎信案”涉及群众协商,由涉及群众选出30余名代表,分成七个“警民联络组”,与**机关保持沟通和联系,随时了解案情进展情况。 (第一财经日报)
美的空调被指无视国标 违规产品曝光后仍在销售 中新网8月12日电 (IT频道 王峥) 今年6月,《瞭望东方周刊》曾报道了美的空调在福建泉州地区以商用空调的名义在市场上违规销售低能效空调的消息,中新网IT频道也曾对该事件进行了跟进。但几个月之后,上述违规现象仍未得到改善。 据新华网8月报道,泉州市消费者林先生在今年7月仍然从美的空调经销商处购买到了能效低于国家标准的产品,且该产品型号与之前曝光的违规产品型号完全一致。林先生已对美的空调提起诉讼,要求赔偿9900元,并要求判令美的停止生产、销售违规产品。 其实,早在2010年6月1日,由国家质检总局会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空调能效新标”便正式实施了。新的国家标准将空调产品按照能效比大小划分为三个等级,并明确规定能效比低于3级的空调产品不得在市场上进行销售。此举意在推广节能空调,以实施节能减排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同时加快转变空调行业的发展方式,提升我国在该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但美的空调在明知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却一再纵容部分经销商销售违规产品。这一方面反映出美的空调对于经销商的管理和把控上存在明显疏漏,另一方面,从对已曝光的问题的处理方式和效果上,也显示出美的空调并未真正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予以足够的重视,在企业利益和公众利益的天枰上,明显向前者倾斜。 事实上,美的空调已经不是第一次无视国家规定。2010年,美的空调就曾曝出“骗补门”,被媒体揭发出其从“节能惠民工程”中骗取数亿元国家财政补贴。而近期,有关美的空调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的投诉也是不绝于耳。 作为国内最重要的空调生产厂家之一,美的空调为何总是会在不同环节曝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究其根本,就在于美的空调过于将企业的短期利益放在首位,同时部分内部人员盲目追求短期业绩,从而将公众、社会的利益抛诸脑后,殊不知这也背离了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 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反复强调已将让我们的耳膜磨出了老茧,但很多企业的作为总是让我们感受到现实的骨感。对于美的这样的企业,我们无不希望看到其健康有序的发展,消费者也乐于购买值得信赖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希望美的空调能够懂得良性口碑的来之不易,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员工素质,践行对与社会责任的承诺。同时,还需要各政府机构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建立足够强大的社会监督、惩罚体系,将企业的自律与他律有效结合起来,才是正道。 中新网IT频道仍将继续关注此一事件。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