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iamZhang MiriamZhang
关注数: 0 粉丝数: 17 发帖数: 5,538 关注贴吧数: 23
三个女人的好莱坞(转) 3月4日,奥黛丽赫本的生日,她的影迷为她欢呼雀跃。 1月20日,奥黛丽赫本的忌日,全世界影迷为她黯然落泪。 6月1日,不是儿童节,而是梦露的生日,男人都开始蠢蠢欲动了。 8月5日,梦露的饿忌日,全世界女人都身穿白裙,点上痣,站在桥上等待列车的驶过。 11月5日,费雯丽的生日,南半球的人们还处在夏日中的炎热之中。 7月8日,费雯丽的忌日,太阳正在我头顶上当空照。 三个女人一台戏,三个顶级女人在人间上演的一场悲喜剧。 奥黛丽,清纯的代言人,人们心中永远的天使。 梦露,性感的代言人,人们心中永远的性感女神。 费雯,在清纯与性感,纯真与狡黠的边缘游走。不变的只有她那柴郡猫一样的微笑和清亮的眸子。 奥黛丽的清纯经不起世事的变化无常,几次婚变,亲友和宠物的死亡都会令她几近崩溃,好在她晚年找到了至爱之人,在最后一次担当天使之后,回到了上帝那里。 梦露的性感也被世事弄得过于俗气。人们的饿流言蜚语,陷入婚姻的困惑,与政客的丑闻,使她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未留下只言片语,便舍弃红尘,舍弃了好不容易连就的一生性感。 费雯,神秘如嘉宝,坚韧如黛德丽,纯真如邓波儿,性感如海华丝,高贵如格蕾丝,一个几乎将所有女人优点包容于一身的女人,即使也包括了多疑,偏执,忍让和分裂的精神世界。 少女时代,她嫁给了一位酷似她喜欢的影星的男子,也许是少女心中最大的幸福了,即使不爱他。一个少女应有的冲动在婚姻中熄灭了,这时她戏剧性地遇到了她一生为之倾情的人,不惜抛夫弃子,用尽一切心思,也使他离开了结发妻,但她并没有受到指责,爱包容了一切。 她陪他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为了和他一样光彩照人,做和他一样的人,她演了那个南方佳人。她 成功了,把她那狡黠的微笑和清亮的眼眸给了世界。但她仍然不能离开他,他依然是她头顶上的一片天。她希望每部影片都能和他合作,所以她讨厌罗伯特,招来了琼芳登的讨厌。但这两部影片都成功了。《魂断蓝桥》中的玛拉纯洁,善良,勇敢,即使沦为社会最底层的卖笑女子,依然高贵无比。而《蝴蝶梦》是希区柯克最不像他风格的影片。依然有金发女郎,依然得了奖,可大家并不喜欢,并不下劳伦斯忧郁的英伦面孔。 她又一次演了南方佳人,又一次领走了小金人。她所终爱一生的人离她而去,做了一个同性恋。她孤独死在伦敦,而不是她出生的印度。伦敦所有剧院熄脚灯一分钟以此来纪念她。这分钟黑暗里人们依然能看见她的微笑,她的眼眸,在亚特兰大火焰中飞扬的黑发。在滑铁卢大桥上闭上双眼,直面死亡。生命结束了,上尉还在找她,瑞德走了,她还有信心找他回来。她的每一部影片都给我们一个未完结的希望,让我们把它放在心中滋长。 梦露是个神话,奥黛丽是个童话,而费雯只是一个生活在现实中努力追求完美的女性。 梦露,你的白裙飞得还不够高吗?奥黛丽,你的慈悲心又发了吗?费雯,生活还在继续,女人们还要继续坚强,神秘,纯真,独立下去!
为什么香港比内地更可爱 Joshua(美国)/文 朱磊/编译 对大多数外国人而言,北京、上海和香港是中国三个最著名也是最繁华的城市。我相信大多数外国人在这三个城市中最喜欢香港,如果他们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或普通话感兴趣的话。即使在1997年回归以后,和内地相比,香港更像一个西方城市。我认为内地该向香港学习,而非直接照搬西方模式。  首先是卫生习惯。大多数外国人在北京开车时都会注意到人们乱丢垃圾。不管是在内地的闹市还是郊区,路上的垃圾和痰渍都在告诉你,这里的人们有许多恶习。在中国只有一个城市你不会看到这种现象:香港。当我和朋友们走在香港的街道上时,我们甚至怀疑这是不是在中国。  第二件是普通话在香港的流行。两年前我第一次到香港时,我发现香港人能说几近完美的英语,但普通话却糟糕得多,尽管它属于中国。我看到一个香港人手舞足蹈地用蹩脚的普通话和一个内地人交谈,那样子真是滑稽。这次我发现几乎每个店员都能用普通话和内地顾客交谈,尽管他们的普通话仍带着浓重的广东口音(就像他们说英语时一样)。  我有一个香港朋友每周日去讲普通话的教堂做礼拜,尽管粤语和英语更让她驾轻就熟。她说这样不仅可以为那些给香港带来繁荣的内地人营造一个舒适的语言环境,更重要的是在内心深处,她觉得会说普通话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而不仅仅是香港人。所以现在受过高等教育的香港人往往会说三种语言,其余的人也正努力赶上。而在北京呢?一个外国人要想问点儿什么事情,仍要满大街找白人问,除非他会说普通话。尽管北京的每个人看上去都在学英语,但外国人要想在这里生活还真不容易。  最后,外国人之所以认为香港更像一个西方城市,是因为在香港,一份工作的薪水通常和肤色无关。香港人可以是白人的老板,拿更高的工资。而在内地,没有工作经验的外国人往往比做同一份工作的当地人要拿高得多的工资。  有一天下午,我妻子在美国驻香港领事馆看到了这样的一幕:一个当地人签证时错走了美国人专用入口,门卫有礼貌地为她开门,并耐心地告诉她怎么去正确的入口。人们可以坐在领事馆外面的长椅上等他们的朋友,官员会因排队时间太久而出来道歉。然而内地情况完全不同。一次我去内地一个领事馆门口办事,一个中国朋友想在五米之外跟我说句话。这时一个腰里别着枪的士兵过来,对我的朋友严厉地说:“马上离开这里!”他脸上的表情显示这里不欢迎中国人。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他对待外国人像主人,而对待同胞却如垃圾一般?  内地城市与其费力向西方学习,不如像向自己国家的一部分学习,文化上有认同感,学习起来能避免学习西方文化带来的负面作用。不管怎样,我希望有一天北京和其他内地城市能更受外国人青睐,就像现在的香港。  (本文作者系北京新东方外教)
姿版《倚天》的缺略情节 1.在TVB的42集《倚天屠龙记》中赵敏,张无忌,小昭和周芷若被绑在船的桅杆上之后还有一段最能凸显赵敏个性的对话(在各20集的《屠龙刀》,《倚天剑》中被剪掉了,现在贴出来供大家欣赏:周:"对不起,无忌哥哥,要不是为了救我,你们也不会弄成这样."张:"周姑娘你不必自责,其实我们乔装上船,除了找机会救你脱险之外,我们还想跟着金花婆婆找出义父的下落."赵:"凭良心说,张公子,你是为了你的义父还是你的周姑娘啊?"张:"赵姑娘,你别这么说,你挖苦我不要紧,周姑娘是个女儿家."赵:"我只是说说,你就迫不及待地要帮她了,还说没有偏心?"小昭:"赵姑娘,其实公子对每个人都很好,你别为难他了."赵:"是吗?我现在才知道.可是对每个姑娘都好就是对每个姑娘都不好了,不知道这个道理张大教主明不明白呢?"张:"总之现在我们一定要同舟共济,其他的事还是等救了义父再说吧."(蛛儿从舱中走出)殷:"阿牛哥,你一定渴了,喝口水吧.当心呛到啊"赵:"看起来不止张大教主对每个姑娘都很好,每个姑娘都对张大教主也很好."殷:"我对阿牛哥好是应该的,他答应过要娶我的,那我就是他的妻子咯,对他好是天经地义的."赵:"哦,居然跟人有了婚约了,果然有爱无类,好个多情种子."(张无忌一口水咽不下去,呛得到处都是)小昭:"公子!"殷:"你看看你不小心,弄得到处都是.本来我也想放你的,可是婆婆不许啊."张:"无论如何,目前最重要的是先拿到解药,蛛儿."殷:"解药真不在我这儿,就算我偷到的话,被她知道,一定会杀了我的."赵:"那就不好了,要是救了小昭和周姑娘,可是却连累了蛛儿姑娘,那就得不偿失了,张大教主?哦?更何况要是让金花婆婆知道我们都解了毒,她发起脾气来,不肯带我们去见你义父,那就糟糕了."张:"既然是这样就算了,蛛儿,她们也很辛苦,你也给他们点水喝吧."殷(大怒):"我只伺候你,可不伺候你身边的女人,要是你寡情薄幸,见一个喜欢一个的话,我就第一个杀了你."(手掐张无忌),"你个没良心的."小昭:"蛛儿,你别伤害公子啊."赵:"你再这么说,它掐得更用力了."(殷离松手)小昭:"公子你没事吧?"赵:"到处留情,当然要多付出一点代价了,不过难为周姑娘对它一往情深,却是白费心机咯."周:"赵姑娘请你不要瞎说."张:"赵姑娘,现在情况那么混乱,你又何苦……"赵:"诶,周姑娘,不如我替你问问吧.张无忌,你有没有说过要娶蛛儿呀?"沉默周:"赵姑娘你……"赵:"怎么不说话啊?不敢在周姑娘面前说你和别人私定终身呀,那就是我们说错咯,你到处留情."周:"赵姑娘,其实你自己想问,不要拖我下水."赵:"你现在的心情我明白,眼泪往肚子里流嘛,"周:"你别瞎说,我不是."赵:"你不是唯一一个喜欢张公子的,我知道,除了蛛儿之外,还有小昭啊."小昭:"赵姑娘,你别把我拖下水了,我只是公子的丫头."赵:"每次你都这么说啦,丫头不可以喜欢人吗?只要喜欢,你嫁给你们公子也可以啊."小昭:"小昭没这么想过."张:"赵姑娘,小昭它只不过是一个小丫头而已,你何必连她也挖苦呢?"赵:"哎,张无忌呀张无忌,你个个都这么关心,个个都那么喜欢,小心自古多情空余恨呐,张大教主."
那些花旦—6大花旦的过去,现在 序 作为tvb的剧迷,关注tvb剧集成了我们空余的一大爱好,也许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传媒对我们的影响会越来越小;也许随着时间的流逝tvb也会如同众多的事物一样,有一个类似于抛物线的发展过程——我们不可否认它在目前有走下坡路的趋势...但是,无论怎么,tvb带给了我们数不清的感觉,让我们在一种娱乐的气氛中感受到了共鸣;更重要的是,对于像我这样的这一代人来说,它留给了我们最关注的六大花旦,让我们在她们演绎的众多故事中体验我们理想化中的生活百味,感受到了我们自己所推崇的一种生活方式...也喜欢上了这6个各具性格的演员。 或多或少的,这些花旦们陪伴我们也有了10年的时间,其间,她们创造了一系列经典的角色。而此时,基本上是tvb剧集在全国发展的高峰时期——基本上全国所有的电视媒体同时都在播几乎被她们6个包办下来的tvb剧;而其后网络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大的交流空间,使她们聚集到了更高的人气...相信这是tvb历史上前所未有,而以后也几乎不会再有的局面。 在这10年左右的时间里,我们看到了不同性格、不同身份、不同角度的6大,也渐渐的从她们的角色身上看到了一种蜕变,看到了无论是角色还是她们本身的一种成长... 而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我们自身的成长:简单一层来说,当我们看到她们的某一部剧就会自然想到当年关注它时的情景——自己当时处于怎样的人生阶段、做了哪些有意义或者无聊的事情;深层一点讲,我们常常从她们的角色身上找到自己或别人的影子,于是在剧中得到一种励志的动力或者反省的压力;或者哪怕我们看剧只是为了感受那份轻松和愉悦呢……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很值得回忆的。 为此,我打算把6大花旦的过去和现在的角色之间作一个对比,反映一下他们在角色上的变化,由于角色众多,而且6大的所有角色评价这样的工作以前也有人做过,所以我只打算在每位花旦身上挑选2个代表作品说说我的看法,目的只是为了唤起大家的某种属于你们的6大花旦的感觉,不管对还是不对,欢迎大家参加讨论,也希望大家尽量能把你们的看法补充上来,让这个帖子有点真实的价值!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