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中的爆发🌋 买不起房挖地窖
关注数: 39 粉丝数: 392 发帖数: 20,524 关注贴吧数: 8
读完了《增长的极限》,发现罗马俱乐部的结论难道是社会主义 分析的主要是5个互相相关的方面:人口、不可再生资源、污染、粮食(主要是人均)、工业产品(主要是人均)。 过程就不说了,只讨论下给出的结论,目前的社会架构必然导致崩溃(而且在2100年以前),只有均衡才能长久。 1. 控制人口增长,使得出生率与死亡率均衡。这不就是说要计划生育嘛,书中原话:“理想的家庭规模平均是二个孩子”。换句话说不管有多少人在喷计生委,这个机构还真是需要长期存在。 2.控制投资使投资率等于折旧率。这怎么听都像是计划经济。 3.提高资源利用率,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好吧这个是不管什么样的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 4.减少污染经济偏向服务,如教育和卫生。 5.使土地保持肥沃,保持高度优先权。 6.实现粮食的平均分配。这个和按需分配好像。 全球均衡状态的最基本定义是使人口和资本基本稳定。均衡不意味着停滞,反而在均衡状态下人类可以有更多精力和创造才能用于解决其他问题,对于全部精神文明,以及道德进步和社会进步来说,永远有很大余地。不需要大量不可替代资源或不产生严重环境退化的人类最理想和最高端的活动,如教育、艺术、音乐、宗教、基础科学研究、体育活动和社会的相互影响,是能够繁荣的。这怎么听都像是马克思说的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虽然晚了几天,我还是想说一下关于淘宝假货的问题 这个问题需要综合来看。 首先淘宝假货确实不少,这是和淘宝的运营机制相关的,C2C加上网店模式可以说是销假的绝佳途径。其次从国内情况来看,中国本身就是闻名的山寨大国,假货多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不只淘宝线下售假的也不在少数,甚至品牌专柜都有掺假的。再者如果从严格的诚信社会来看,造假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错误的行为,所以面对造假打假者总是能理直气壮。然而对于假货,我觉得假货应该分成两个方面来看,所谓不看广告看疗效,一个产品最终还是要有使用价值才会看价值是否合理。淘宝上的假货中应该分成两个层面。一些假货使用价值极低甚至毫无使用价值,无法满足消费者需要,质量不符合产品类别基本标准的是应该打击的,这一类商品的流通实际上淘宝是有一定责任的,但是马首富(现在不是了?)为了自己的利益放任之,这一点即使再支持淘宝的人也不会否认吧。另一些假货从使用价值上来说比正品、真货差距不大,而由于品牌、研发等投入有限,所以走了捷径,一些假货甚至是和正品从同一条生产线上下来的,有的卖家也很实在的标明A货、高防等,还有一些严格来说是三无产品(两无、一无),但是随着卖家的成长,最终成为网络品牌的也不少,对于这种”假货“其实没必要严格按法律来执行,毕竟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还在追赶阶段。 所以总体来看,我觉得马首富在收获巨大财富的基础上,是不是应该投入一些资源对假货进行区分对待,既然已经在淘宝的基础上搞出了对于买卖双方的准征信机制,是不是再进一步规范商品的征信机制呢。
后天提高智商的一点想法 昨天看到了智商碾压的那些事(http://tieba.baidu.com/p/3538158256),去年下半年辅导过几个中学生,对现在学校的学习状态也有了一些了解,结合一些电视节目的情况,想到了这个问题:后天是否还能提高智商。 说到这个问题就要先探讨一下什么是智商。就物质基础来说智商应该是大脑某种能力的直接外在表现,而上过高中生理卫生课程的都知道脑细胞分为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细胞大致从出生就已经固定,大概100亿,而神经胶质细胞是有新陈代谢的。神经元有一条轴突和很多树突,一般认为轴突负责将神经元信号向外传输,树突则在受刺激后将信号传输回神经元,树突和轴突是会分支变化的。以上内容来自我的记忆也许有细节错误,大致应该没问题。神经元由轴突和树突构成回路,又称为大脑回路,智商就应该和这个大脑回路直接相关。应该说智商和推理能力关系不大,很多智商题目都是考验的对事物的关联关系的认识。 在智商碾压的那些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最常见的一个碾压就是记忆力,比如过目不忘看一遍就能记住等等。那么记忆力是否可以通过锻炼提高呢?这就要说到一个电视节目了,在出彩中国人中金凤瑛表演了双脑心算,嘉宾当场指出她使用的是珠心算,其实我在本吧看过某基友介绍过算盘等级考试,就记得一个重点,要心算五行才能达到能手级的入门水平,比较起来这个金凤瑛似乎还有差距。应该说算盘等级考试的是面向大众的,所以不可能需要那些智商碾压级的神人。换句话说,通过锻炼是可以达到常人难以想象的计算能力的。
就一个地主问题需要讨论那么久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到目前为止不管是地主还是资本家亦或者是奴隶主都是剥削阶级,都是从剥削中获益的。根本就不用讨论。 剥削本身也不能说是恶,其存在是有一定道理的,在一定社会生产力水平下,存在的剥削模式都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且合理的模式往往会早造就强大的帝国,就是因为合理的模式从根本上促进了一个地区或文明相对于其它地区或文明的优势。 从文明的角度考虑生产力水平应该与普遍受教育水平成正比,所以全民教育的优化必然会导致生产力水平达到最高高度,这种模式下由于人之间的平等必然最终会导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平等,也就是公有制必将成为现实。 这是从宏观角度考虑,从微观上来说,当然有各种情况的存在,比如资本家中有白手起家的,地主也有自己努力出来的,但是结局必然是在对应剥削社会的情况下,由于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导致政治权力的不平等,从而结果就是分配的不平等,简单说就是剥削,换算成模型就是资产增值超过社会财富增长之类的。 关于生产力水平和受教育水平之间的关系还有一个情况,简单环顾我们的周围,500年以上的物质财富并不多,更不用说5000年甚至更久远的,同样看待我们目前所拥有的物质财富,有多少能在500年后仍然存在。因此从宏观本质上来说,人类积累的是知识财富,而教育是广泛传播知识的最有效途径。 题外说一句,黑人智商低之类的其实正是因为黑人所处的文明没有教育传承的理念,数千年积累下来就差多了。而中国的孔孟以及希腊三贤建立起了教育理念,这才是中国文明延续的真正内涵,同样现在的美国可以看做是古希腊的延续。
创新是什么,关于专利的二三事 首先微软目前每年从安装andriod的手机获取专利费超过20亿美元,大概占每年利润额的10%,在专利官司中主要的专利如下: 诉讼中提到的专利   专利号5,579,517,长文件名支持。第5版之前的MS-DOS仅支持11个字符的文件名(包括扩展名在内),所以微软发明了一种同时支持长文件名和短文件名的方法。使用过DOS操作系统的朋友应该知道,超过11个字符的文件名DOS会自动缩短,并用~符号替代一部分,这个专利就是关于这个实现的。令人疑惑的是,Android系统用到这个专利了吗?   专利号6,621,746,闪存擦除。监视闪存的使用状况,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有针对性的擦除操作。这个涉及闪存文件系统的管理,具体的描述比较复杂,所以也无从判断到底和Android有无关联。   专利号6,909,910,联系人的创建和更新。具体为从通话记录中更新某个联系人或创建新联系人的系统和方法。这个估计很多智能手机都逃不过。   专利号7,644,376,系统状态监视和通知系统。主要是关于允许移动应用获取手机状态变化的API,管理全局系统状态通知。   专利号6,578,054,增量同步。用来同步服务器和客户端里多个数据副本的系统与方法,通过此方法,某一个数据副本的增量变化将会被识别并传输、整合到其他所有数据副本上。按照这个专利描述,Android的数据同步功能可以说全军覆没。   专利号6,370,566,从移动设备发起计划会议请求。专利里描述的实现方式和Google Calendar并不相同,所以不太明白这个和Android哪里冲突了。
任何可以想得出的民主选举制度可能产生出不民主结果 摘抄自《阿基米德的报复》第四篇第十二章数学中的民主 当美国众议院提出一项议案修正案时就会发生这样的情况。首先众议 院要就修正案投票表决,如果获得通过,那么就应在修正案和完全否定议 案之间进行第二次和最后表决。如果修正案未获通过,则第二次表决是在 原议案和否定议案之间进行。 修正案的悖论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威廉·赖克在其《政治科学中的数学应 用》一书中分析了1956 年众议院关于要求联邦政府资助学校建设议案 的表决情况。当时提出了修正案,要求联邦政府只向那些已经取消种族隔 离学校的州进行资助。众议院实质上已分成三个利益集团:共和党人、北 方民主党人和南方民主党人。反对联邦资助,但 赞成取消种族隔离的共和党人完全赞成否定议案,但相比之下,宁愿 要修正案而不愿要原议案。而北方民主党人赞成修正案,但宁愿要原议案 而不愿要否定议案。南方民主党人都是来自实行种族隔离学校的各州,他 们赞成原议案,但宁愿要否定议案而不愿要修正案。 共和党人 北方民主党人 南方民主党人 1 .否定议案 1 .修正案 1 .议案 2 .修正案 2 .议案 2 .否定议案 3 .议案 3 .否定议案 3 .修正案 对学校资助的投票意愿 对于修正案的表决,共和党人和北方民主党人一起投票,赢得了表决。 但是在第二次表决,即在修正案和不否定议案之间表决时,共和党人与南 方民主党人联合,否决了修正案。在这里,这种悖论表现为:在没有修正 案的情况下,要在原议案和否定议案之间进行直接表决,则原议案无疑会 赢得胜利! 赖克得出结论:“选择可能取决于表决顺序这种看法似乎还是不够的, 这一事实可以用来扭曲立法程序的结果。它有可能会产生一种表决上的悖 论,即使议案在悖论产生之前就已获得通过,也会使立法机构无法采取行 动。立法议员可以提出修正案,使这种悖论得以产生,而且如果表决程序 恰好正确的话,那么修正议案将会被否决。”
番茄已经在升级中迷失 番茄的最近两部书吞噬星空和莽荒纪在主角的不断升级中似乎缺少了些什么。 正如不少书友所说,在罗峰和纪宁的不断奇遇和升级过程中似乎离读者也越来越远了。 从某方面来说吞噬和莽荒其实在开始离我们还是很近的,不管是吞噬的地球背景,还是莽荒的中国古典同人,都让我们有熟悉和亲切的感觉。 但是番茄过于注重无限升级的历程,在吞噬中,从武者学徒到不朽,再从不朽到宇宙之主,再从宇宙最强者到什么永恒真神。罗峰的一生就陷入到了不断的打怪、修炼升级之中。而在这个过程中为了突出主角儿,亲朋好友们也都越来越远,在番茄的笔下也只能一笔带过。吞噬中雨相山还让人有那么一丝感动,而洪和雷神在后半部连打个酱油的资格都没有了。 现在的莽荒似乎又在继续这种,而有过之无不及,为了让主角越级,完全抛弃了一切的人的情感,而蜕变为一个升级怪物。在这条升级路上,朋友女儿亲人师傅斗不过是一个个踏脚石而已。 其实以前番茄的书并不是这样,盘龙里的德林爷爷、同创地狱的莉莉娅和贝贝还有神秘的贝鲁特。星辰变里面的黑羽和费费以及立儿几乎都陪在主角身边一起成长。仅仅只是在最后主角攀登巅峰时才只能默默仰望,但仍然还在打酱油。 所以吞噬在罗峰成为封王不朽拿到星辰塔前还是很好看的,而莽荒则在三界大变局前也还可看。而现在的番茄呢,卡文拖更是常事,写出来的东西也越来越没有人情味。写这些东西也完全就是为了要票,主角也完全没有了人性的光辉,只能不断的在奇遇升级越级杀戳中度日,番茄本人也像书中主角一样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的在各种逼迫中失去了人的感情。
关于座子、围棋起源和棋盘演进的一些猜想 今天置顶又重新把座子拎出来说,对此我有一个长期以来形成的看法,这里就说一说。 以下纯粹是从各种围棋历史资料中获得的印象并猜想的结果,没有直接证据。 围棋显然起源很早,最少在孔孟之书中就有记载了。而且从记载中提到博弈一说,明显可以看出围棋已经广泛存在了,甚至有了知名国手弈秋。但是对于围棋的规则相关内容目前能接触到最早的也就是孙策吕范棋谱了,暂且认为这个棋谱是真的,那么在三国时期大致就形成座子了。 在来按一般推理看围棋的演进,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棋子应该在很早以前就定为黑白双方了。但棋盘的大小则有十、十三、十五、十六、十七、十九等多种形式。甚至到辽代墓葬中还有十三路棋盘。可以说在相当长时期中,棋盘并不统一,当然现代也还有九路和十三路棋盘。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应该说,最早的围棋刚出现时棋盘可能很小,比如5路甚至3路。但是这么小的棋盘很可能在最初棋就已经被淘汰了,从这里我有一个猜想,围棋的围是和人类早期的围猎活动有关的,以棋子代替人和猎物来设定和研究捕猎方案,后期很可能和战争有关,这些行为都只会出现在贵族阶层。以现在的情况看最早稳定下来的很可能是九路盘。 另外从孔孟之书中看,围棋在春秋时期就已经脱离贵族的必要技能范围了(与孔子六艺相比),而且博弈一说表明在春秋时期围棋和赌博是有关系的,而赌博就要有胜负。因此在春秋时期围棋的规则就应该已经初步形成了,一般与赌博有关胜负必然要接近50%,如果有明显的胜负差,赌博是无法成立的。 从现代围棋来看十九路棋盘上的先着优势并不能算大,最少相对于宋代国手水平来说还没有那么明显。然而,如果早期的棋盘是九路盘又会怎么样呢,九路盘上让2子相当于十九路盘让9子,同样的九路盘上的先手优势显然也是极大。而赌博的需要必然是胜负相对平衡,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假设座子其实最早是出现在小棋盘上的呢?其实藏棋就是十七路盘六座子。那么对于围棋很可能座子是产生在十九路棋盘之前的。 再来说说棋盘是如何发展到十九路的,这就需要有小棋盘下棋经验的来说了。首先要说的是所谓十九路361点合周天之数这种说法是有疑问的,因为大量出土的棋盘有十三、十五还有藏棋十七的各种形式。因此十九路棋盘的产生必然是与围棋的复杂性需求有关,下过小棋盘的应该知道,9路盘往往就是3-5个局部变化就结束了,一局棋下来花的时间可能比下一局象棋还短,而下象棋有瘾的往往半天拍上5、6局不成问题,因此在生活节奏并不快的古代,很可能9路盘很难过瘾,因此很可能棋盘就会发展到十三~十七路这个范围。我个人看法弈秋很可能就是在这个范围成为国手的。而两汉三国围棋的大发展则很可能和十九路棋盘的出现有关,原因很简单围棋的复杂性突然加大,而有更多的未知领域可以去探索了。 而十九路棋盘2000多年没有再次增大,则和棋理以及本身复杂度足够高有关了。这一点在研究围棋的九宫点就可以发现一些端倪,九宫点显然是为了研究和记录围棋设置的,同时也是为了摆放座子而设计的,点九宫时就会发现偶数棋盘不合适,而从死活角度考虑,十三路以下九宫点上有棋子以后直接就进入死活大战了。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