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苏树 伍六七太帅了
明朝这么垃圾的王朝,还需要黑吗
关注数: 361 粉丝数: 1,798 发帖数: 6,499 关注贴吧数: 149
明粉又在给他主子洗白了,福王这么昏庸的人都能洗,明粉要点脸吧! 首先,墓志中确实写到"府城军民逃窜,王独挺身抗节″。但你也不看看这墓是谁给他建的,是他的儿子弘光皇帝给他建的,这亲儿子难道能说他父亲的不是,那是大不孝啊,所以这墓志自然有美化的情节 然后关于清朝故意摸黑福王,其实清朝修的《明史》还是比较可信的,典型的就是对福王之死记载,清朝修的《明史》记载"两承奉伏尸哭,贼摔之去。承奉呼日:王死某不愿生,乞一棺收王骨,粉无所恨。贼义而许之。桐棺一寸,载以断车。″大概就是,福王被杀后,尸体仍在。这与前面的发现的福王墓并不是衣冠冢相印证吧,与此同时,个人编写的就有点夸大了《明季北略》记载:"王体肥,重三百馀觔,贼置酒大会,以王为葅,杂鹿肉食之,号福禄酒。″这应该就是著名的福禄汤,这里提两点疑问,古代真的有那种大锅能煮三百斤的胖子,以及农民军在城里有吃有喝的,为何还要吃人肉。 然后再说说福王的所作所为,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李自成在豫西的发展,当时在城内明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深感形势的严峻,他在给福王的信中说:“三载奇荒,亘古未闻。村镇之饿死一空,城市皆杀人而食。处处土贼盘踞,加以流贼数万阴相结合,连破鲁山、郏县、伊阳三县,又六日之内,连破宜阳、永宁二县。贼势汹涌窥洛甚急。无坚不破,无攻不克。且饥民之思乱可虞,人心之瓦解堪虑。况抚台大兵无一至,虽有操、义二兵,亦无粮饷,及城头垛夫又皆鬼形鸠面而垂毙者。城中一无可恃,有累卵朝露之危。”他希望福王能够敦促河南巡抚李仙风急派军队来洛阳加强城防;并且建议福王为自己的身家性命着想,拿出钱来解决城内守军的粮饷。吕维祺以宜阳、永宁二城失陷为借鉴,说两座城里的宗室官绅,悠悠忽忽,靠天度日,一筹不划,一钱不舍,一言不听,今虽噬脐,悔之何益? 希望朱常洵不要充当眼光短浅的守财奴,最后落到噬脐无及的地步。可是,要钱不要命的朱常洵却听不进去。 数十万农民军向洛阳聚集。十七日,河南府总兵王绍禹率刘见义、罗泰二副将赴援。绍禹要求入城守御,福王不许,王绍禹强行入城,而刘、罗二将则被拒绝,驻扎在东关。 李自成兵临洛阳城下。城内明军分兵把守:兵备副使王胤昌守西门,知府冯一俊守南门,知县张正学守东门,通判白尚文守北门,总兵王绍禹、推官卫精忠发游兵巡徼。由于缺饷,守城的官军士兵以至一部分中下级裨将怨声载道,大骂:“王府里金钱百万,厌食粱肉,而让我们饿着肚子死于贼手。”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