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fxc
nsfxc
关注数: 26
粉丝数: 5
发帖数: 53
关注贴吧数: 2
山海经和昆仑文明有关系吗? 既然山海经记载了西王母,那是不是说那时候还有很多昆仑文明的传说,还是那时候昆仑文明还没消失呢?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到底是属于昆仑文明还是三皇五帝时期呢?还有我一直觉得山海经和三苗文明有很大联系。。。。
为什么大家都叫它亚特兰蒂斯而不是大西洲呢? 一个不是特别有意义的问题,但我有些好奇,为什么大家都称它亚特兰蒂斯呢?(我知道着比较好听),但觉得这名字好像就是音译而不包含任何信息吧。。。
山阴多玉,山阳多金 为什么山海经中都这么说呢?在地理上有什么解释吗? 还有要是山阴多余的话,那为什么云缅边境的山,产玉的多在缅甸,而不是在云南呢?
我感觉我老了,这里有05届毕业的吗? 如题。。。。。。
追寻 2007-09-12 17:14我在学校,每天上学上课放学回家,如果想在社会上得以生活,知识是不可缺的,所以这是每个人都不可逃避的,但上完学以后呢?工作,退休,死亡吗?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吗?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也许是出于偶然,我们的出身也很随意,但既然我们诞生,总该有一个意义,为什么我们要诞生呢? 其实,我们的诞生和动物植物们的诞生是一样的,因为地球上有了有机分子,所以产生了生命,产生了生命,就必然会进化,于是就出现了人。可是,就如地球一样,人类总有一天会湮灭,当人类不复存在时,我们会留下什么呢?即是有,也是微不足道的,也是可以被时间轻易冲刷掉的,就算我们能在地球上永恒,我们还是逃脱不了宇宙的变迁,我们总会不留下任何痕迹的。 如果物质是守恒的,那么,不管我们创造发明了什么,终归还是宇宙重的原产物,我们永远无法逃脱这种平衡。就像万物,总是成双的,有物质,就必然有反物质,阴阳必然得双生。所以在物质上,我们所能作的,只能是使我们人类,或者,使我们所生存的环境,更加美好,却无法改变。那么我们所存在的意义又何在呢? “天空中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泰戈尔的话果然经典。既然我们无法在物质上改变,那么,我们只能在思想上创造,我们无法拥有无限的物质,但我么可以拥有精神。那么,我应该追求怎样的精神呢? 思索是快乐的,尽管思索不能改变生活的现状,但我们努力,无非是使自己活得更好,或者,再高尚一点,是为人民服务。但是,什么是“好”,什么是幸福,我认为不是家财万贯,而是快乐,使自己快乐,让别人快乐。物质也许会带来一时的欢乐,但却无法使欢乐永恒,我们要快乐,只有靠自己,心态好,也许是可以得,但这并不使我所追求的,我希望的,是一种真正的欢乐,是不受世俗任何事的束缚而能保持永久的,欢乐。如果想拥有这样的欢乐,要么是不喑世事,要么,就得在世中思索,只有当心灵无所羁绊时,才能做到——极乐。 快乐固然是好的,但有时,我或许宁愿选择斗争和孤独,因为,我所追求的,是精神上的一切,在追求的途中,一切都是美好的。因为我思,故我在。
举报 曹智星 吧 吧主长期不能在线!影响帖吧正常发展!望撤消吧主”曹智星”其吧主身份
听香水榭朱颜散 一楼留给百度
阙 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多是悲剧,但为什么我们会觉得他们是那样的美,那样的震撼人心?而为什么那些故事的高潮与精华都在那悲剧的结尾?有时,确实只有悲哀才能把故事演的轰轰烈烈;有时,也只有那种伤心才能让人真切的感受到爱的存在,爱的美。悲剧也好,喜剧也罢,但主题却是一致的。 完美与缺陷是一对双胞胎,他们的母亲是一样的啊!完美若一潭湖水,美丽而宁静;而缺陷却像是浩浩荡荡的江水,有浊浪,有壮烈,有咆哮,也有跌宕,在千山万壑中挣扎,冲刷。完美让人心旷神怡;而缺陷却能让人触目惊心,让人激动,让人心潮澎湃,让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它的存在。如此惊心动魄的撞击,倒是完美所不具备的。 我们追求完美,但同时也要看到生活中的完美转瞬即逝,而留给我们更多的,还是“缺”,但它们本身不都是由希望产生的吗?只要有希望,“缺”又何妨?“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美?那一刹那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 五千年来,华夏民族的缺数不胜数。因为缺,有了屈原的《离骚》,千年后,我们依然还能记住他,记住那般忠心,记住那样得凄惨与悲愤。因为缺,有了“三是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有了“先天下之悠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了苏轼的“前,后赤壁赋”,有了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些命运的坎坷,是历史缔造的悲剧,而这些悲剧又创造了多少诗词,多少咏叹。 “缺”贯穿着中国的文化,历史的变迁。 古人有“不愤不诗”,悲哀与无奈曾浸润了无数文人人的心,培养出了多少敏感、坚韧、博大的灵魂,也使中国的诗文有了一脉深长的苦韵,使中国文化的精髓苦涩且坚韧。 “缺”是如此得让人惋惜,却创造出了那么多美丽的事物,甚至能影响一个民族,使之成为一个族群无法割舍的一部分。如此,“缺”就应不只是一种遗憾,更应该说是美丽事物的另一种再现,他与完美应该是同一根绳上的两个部分。 “缺”是一种美,一种凄美,这种美有着太多的幽怨与内涵,在他的外表之下,隐藏着一种独特深刻的气质。“缺”是复杂的,这种复杂缔造了他外表的深邃,但,在那层层叠叠的复杂的外表下面,又一刻和完美一样的美丽的,鲜活的灵魂。 “缺”宛如茶,,被摧残,被烘烤,被揉捏,却在悠悠的茶想中透出一丝才情,水里火里,消散不去,以这种独特的气质流传后世,这是自然的恩赐,还是生命的无奈? 2007 5 4
这个吧。。。。 这个不知道谁开的,以我命名的吧已经存在了好久。。。。。。我一直想申请吧主。。。可原吧主一直不在。。。但是。。。我不能再沉默了!好,从今天起,我不管吧主是谁。。。我都要在这儿活动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