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娅 基娅
关注数: 40 粉丝数: 151 发帖数: 10,140 关注贴吧数: 30
哪吒3个人展望——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1.元始天尊不是白莲花。饺子的最新访谈已经说了,元始天尊第一部之所以引天劫而不是亲自下手摧毁魔丸,是为了不耗损自身的力量而为封神大战中对垒截教作准备。饺子还补充了一句,观众可以看出天尊的心计和手段有多厉害。所以指望无量仙翁扛一切黑锅的可以免了,玉虚宫总部的所有弟子最后都是坚定站在无量仙翁那里的,你觉得元始天尊会不知晓?仙翁无非就是天尊的一双白手套而已。在天尊心中,无量仙翁只做错了两件事:一是屠城不仔细,让李靖夫妇活着把脏事泄露了。二是把阐教的根基天元鼎弄砸了。 2.截教也不可能洗白。阐教的问题是管得太多,截教的问题就是管得太少。不要认为饺子导演这种格局的人会简单去为颠覆而颠覆,正如我之前另一篇影评中所说的,仔细深思后,无论申公豹还是海底妖族,都没有什么所谓的洗白,只是为了自己生存,顶多多点家人,而不择手段。所以阐截两道,只是混沌世界精致的灰,而不是二元对立的黑白。 3.期待的结局,不是封神演义式的,饺子导演可以从另一部传统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来确立方向: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简单来说就是:阐截跌倒,天佛吃饱。 最大的赢家,是天庭和佛教。截教的万仙陨落,收归封神榜成为天庭的狗。阐教被佛教肢解,金仙另择高枝。哪吒和李靖在这过程成为了天庭和佛教的棋子,天庭佛教可以在故事中扮演唐探1900那个大赢家资本家的角色,全程大善人,跟父子两人利害一致给予帮助,直到影片最后才露出一切尽在掌握的真面貌,是比阐截更精致的在后黄雀。 旧的秩序瓦解,新的秩序再来,不变的还是弱肉强食的法则,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权力和利益是第一律法。 直到那只猴,捡起了海底的神柱。
针对大家都在争论的陈塘关百姓和海底妖族,说说自己的看法 历史可不是过家家的,只有无尽的肮脏和无下限无底线,这就是人类文明的规则,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的绝大常态。为了阐教霸权的文明,无量仙翁既然决定依法炼化龙族,那就要把陈塘关屠杀做彻底,不留半个活口。 陈塘关百姓结局安排是整个故事最让人酣畅淋漓耳目一新的,是今天这个正确过度的世界中罕见的一丝新鲜空气,体现了无量仙翁做事狠辣不留活口不留口实后患,恰恰表现出反派的智商在线。如果导演编剧遵照人道主义逻辑留了活口,那才会导致剧情逻辑崩坏。这才是历史的做法,符合人类这个物种的有逻辑的做法,哪怕是个反派,如此不拖泥带水做出实绩的反派也是久违了。 然后说一下海底妖族,你别因为它们帮助主角一起打无量仙翁就觉得它们该背上道德包袱。不好意思,只是为了“活下去”。无量仙翁是为了阐教在封神大战活下去,申公豹是为了家族有尊严地活下去,海底妖族也一样,只是为了活下去,没有谁有义务在那里虚空帮助他者念叨普世价值和人道主义的洗脑经文。它们只是在这个混沌的世界中,遵照自己的身份——打手,为了活下去听从命令屠城,但发现做尽了脏事还是只有死路一条时,只有反抗。所以别搞错了,最终战海底妖族跟主角共战,不是因为狗屁的良心发现,也不是洗白,更没有所谓的人道主义,无论反抗还是屠城都一样,它们只是为了“活下去”。 这是这部“合家欢”电影血淋淋的唯一法则。哪吒也好,申公豹也罢,甚至阐截两道,龙族,海底妖族,都没那个余暇去为身外他者念经,只能在自己的立场上遵照这个混沌世界的法则努力挣扎着活下去,仅仅如此已是倾尽全力。 这也是这部电影,跟好莱坞那些动画的“不寻常”之处。因为它真正有着一股“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气质。
重生这部游戏的意难平 其实玩了重制后,我对重生的期待其实是非常大的,然而实际玩完后,我这几个月除了开始吐槽了一下谜语人,纠结了一两天谜语剧情后,就像泄气的气球一样,对这作彻底没了兴趣。但我知道这款游戏很棒,如果,我是说如果,最终章能够把那些莫名其妙的谜语剧情给出一个完整且让人信服的解答,我会重燃十足的兴趣重新把玩此作。 我特别不满意的,是截止目前,重生对爱丽丝的塑造。 原版对于爱丽丝的死,带来的是一种巨大的震痛,留给玩家的是几十年的意难平。但这从侧面证明了,爱丽丝人物塑造的成功。一个清纯狡黠活泼的形象。在重制时,这个人物的表现是一如既往出色的,甚至超越蒂法,成为整个游戏最有活力的形象。 然而重生,把这个人物变成了一个彻彻底底下大棋的高位存在,就好比轨迹系列把艾丝蒂尔变成了盟主那样,一个原设贴近玩家的亲切人物,就这样成了整个游戏谜语人剧情的总头子。 爱丽丝之死,重生塑造出来的感觉,没有震惊、没有悲痛,只有“莫名其妙”。比起爱丽丝死了,玩家更在乎的是,她死的这出戏份中,到底包含了多少她跟萨菲罗斯这两个高位存在下的大棋? 毕竟一个超越时间的多元世界级大神,怎么可能有死的概念,这出死的戏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背后的超时空意义。 原作的悲痛、伤感、震惊,失去重要之人的可贵的意难平,全部被“抽象化”了。
Steam上的ff16通关感想:我玩了一款新游戏 打了b站的英配英翻mod。 这一部的风评是被吉田团队的骚操作和傲慢给害了。 这作的完全形态,必须得是英配+英翻。它是一款完全基于英配来搭建的游戏,口型、演出、台词跟音乐的氛围、主题表达的流畅,都是英配。 很多一年多前日配悬而未决的疑题,比如提丰是什么,失落文明(天空文明)的真相,全部在英配得到了明确的解答。 英配剧本和日配剧本差距之大,说是《西游记》原著和《西游记》儿童文学版的差距也不为过。 只有背景和框架一样,甚至恶劣到,日配剧本连一些框架都是模糊混乱的,没有完成应有的叙事任务,剧本台词不仅破坏了所有角色的形象,还模糊了基础世界观的设定,一切都是含糊不清的。 英配版的台词和演绎是如此生动有趣,包括“捅马桶”的部分,都充满了各种有趣的对白,完善了世界观,展现了人物性格。然而这一切,在日配你是看不到的,只有日式重复套路的招呼废话。 有玩家为日配狡辩,说它只是没有口型。我建议说出这种话的玩家,但凡好好地去玩一下英配版,能看懂英配台词,或者用steam打英翻mod去体验一下,只要你有最基本的认知能力,知道“1+1=2”,你也不会说出日配跟英配的差距只是“没有口型”。 然而吉田团队的本地化翻译,除了德配基于英配翻译外,其它的本地化文本居然是居于日配。但就算是德配,也只能是文本质量跟上了,其它的演出、口型,还是全面脱钩。 也就是说,只有母语为英文的玩家,才能得到“完全形态”的最终幻想16,其它语种的玩家,吃的全是答辩,玩的全是残疾品。 口碑能好就怪了! 而根据访谈,这个成型的日配剧本是怎么做出来的? 它可不是直接把原版日文剧本拿来配音的,而是在koji的英文本地化剧本完成了配音、动捕、演出后,再基于做好了的动画来进行的日语配音,以至于为了能跟英配的口型和语音时长搭配,编剧在配音现场“临时修改台词”凑合出来的。 为什么全剧充斥着大量不明所以的废话文学、无病呻吟、迷雾怪话,那当然了,这“成型剧本”首先考量的不是剧情逻辑,而是“搭配英配演出”。 就这种质量的玩意,用“戴着创作镣铐”都不足以形容的,凑口型、凑时长的现场作业拼凑货,居然是除英文区和德语区外,所有其他语种翻译的母本。吉田直树团队为了表达对英文玩家的跪舔,居然不惜给世界各地的其它语种统一端答辩,统一享受低质量拼凑吹替日语剧本的“质量”,包括母国日本。这份孝道真是感天动地、恒古未闻。 事到如今说什么也没办法了,只是如果还有人不受风评先入为主,想真正体验ff16的真实形态,请一定要打英翻mod,现在b站的真爱粉也已经做出了基本完美的英翻mod了。一款游戏的真实形态,居然要在steam发售后靠玩家用爱发电,在极其小众的角落才能让一小群人感受到它的真面目,吉田直树,你们团队对这个ip真的是千古罪人啊。 我支持全球玩家们从死里骂手上这款“残疾品”,连带吉田团队 一起痛骂。但从客观角度我必须得说,必须得从良心上承认,英配完整版的最终幻想16,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杰作。 我就算再怎么吹英文剧本有多好,就像我前面说的,事到如今,黄花菜都已经凉了,只是希望如果还有玩家对这作感兴趣,请一定要体验英翻,再来下论断不迟。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