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qy836
cqy836
独爱山顶吹风的感觉
关注数: 0
粉丝数: 113
发帖数: 2,516
关注贴吧数: 54
【成长记录】开始戒20141116 第0天 希望这是一个痛苦的结束,也是新生活的开始
新人报道 前些天天我听见一条新闻说,专家研究“俄罗斯方块为何能如此风靡全球”,理由是被消去的方块如同接踵而至的工作,纷繁复杂的事情在举手投足之间,瞬间搞定,岂不痛哉快哉?!联想至行尸走肉,为何我们看着畏惧,压抑,紧张?似曾相识的内心感觉让我联想至此。亲手一枪爆头似乎是最直接的方式,但那些烦心事却还是接踵而至。声色犬马忙忙碌碌着其实都是在寻求一个庇护所,或者说是寻求一种“安全感”,无论是为了自己,家人,朋友,还是团体,概莫能外。 喜欢美剧这种以小见大,以奇见常的表达叙事方式,挖掘人性,发人深思。感叹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有些人无法承受压力,想要寻求解脱;有些人勇敢的面对现实,为理想和希望而奋斗;有些人随波逐流,浑浑噩噩。看得出导演是抱有某种人性的关怀,却又不失时机的点出现实的残酷。 其实昨晚我才看到该剧第二季12集。这里献丑了发表一些拙见,还望勿喷。在那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农场里发生的事却仿佛很多就发生在你我身边。顺便赞一下编剧,在我都想破脑袋也不知道要有啥样的理由或者契机,才能使男一号不杀那个自己拯救的年轻人质时(当时已经举枪正要处决),尽管那个被行尸破肚的老头基本帮我们都想得差不多了。他那原本天真无邪的孩子出现在镜头里,催促他父亲“Do it”……我不经喊出“妙极”,这简直是唯一的方法!真理有时候真的就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请侧耳倾听内心的声音吧!真正要do it的那些,那些做了无愧于心的事情。做人应该有点童心,无论你是否已经觉得自己已经成熟了。有些人可能以为冷冷酷酷的就是成熟,我不敢苟同。 曾恍惚间我也在思考,大结局会是如何?他们找到拯救行尸的良方?这个团体偏居一隅与世隔绝?甚至在想人类发展的尽头会是什么?极致的文明?陷入尔虞我诈的杀戮至重生?也许都不是。合理的结果是一种辩证的统一,和谐的共存。当然我也希望人性能占主导主流,大团圆的结局,但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邪恶的人性弱点偶尔登场才更刺激。这才是一种动态的稳定,是最稳定的状态。不知那个砖家曾说过人生要三种状态:先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再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又回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如果这种否定之否定的观点正确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又回到它原本的状态就不会是不可能。也就是说人类灭绝!神罚吗?恐怕更多的是自罚! 最后,用以前在《明朝那些事》里看到的作者的一句话结尾吧。大致意思是: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丢的。一个是良心,一个是理想。
世界公认的一种评定肥胖程度的分级方法为“体质指数法”BMI 世界公认的一种评定肥胖程度的分级方法为“体质指数法”BMI BMI指数如下:正常人是18.5~24.9,微胖是25~29.9,超过30就是肥胖。 具体计算方法是以体重的千克数除以身高的平方(米为单位)、其公式为:体质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请教大家一个问题 本人比较内向,但是喝点小酒后嘴皮子就会利索点,问下,能不能相亲吃饭的时候喝点?当然绝不会喝多,还是这样会给女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品味细节 我看的是海盗王录制的“侧耳倾听”版本,从字幕(怪怪的不咋地)上来看,像是台湾版的。注重细节刻画是吉卜力和宫老作品的一贯风格,是种严谨的态度体现,当然也能让剧情更具真实感。剧中的几个细节其实也暗含了一些吉卜力和宫老作品的始终倡导精神,环保,广告赞助啥的,呵呵,这里给大家抛砖引玉下,顺便谈谈感想。 影片开始2分17秒处,妈妈说“又是塑料袋,只是一瓶牛奶而已”。滴滴:硬要给的。妈妈:拒绝不就得了。不经意间想起了国外现在好像用纸袋的都是,感叹国人超市购物买瓶水还理直气壮的要个塑料袋。 5分15秒左右,滴滴第二天吃面包早饭时从阳台看到窗外“艇飞得好低,“今天可能有好事儿” 。后面有天又出现了飞艇,但没有旁白,那天好像也是个滴滴生活的转折点,作为影片这种前后呼应必不可少,要不就成了零星的回忆了,这种手法后面也有几处。 5分41秒左右,滴滴出门,一“宅急便”飞驰而过(小广告1处,后面跟踪肥猫时好像有给过道地上的可口可乐瓶子一个特写)。走过一户人家,里面有只白色的狗(不知何品种),滴滴心情挺好,说到“哟荷,有精神啊”,后面有天滴滴心情不好,狗怎么叫也不理它(好像是拒绝杉树的那天)。 这类细节还是满多的,有兴趣的朋友也来说说,把握整体,品味细节———— ……未完待续……另外还可参考:http://post.baidu.com/f?kz=12002169,〔转贴〕《侧耳倾听》的截屏,回忆下故事的一些画面。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