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尊兵法 至尊兵法
关注数: 13 粉丝数: 78 发帖数: 2,325 关注贴吧数: 1
兴义街心花园封闭施工四个多月 关于兴义老城片区城市更新项目道路临时封闭施工的通告2024年02月27日 08:14:02来源:兴义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作者: 关于兴义老城片区城市更新项目道路临时封闭施工的通告   一、基本情况   为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配套设施,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质,将对街心花园片区沙井街、宣化街、杨柳街、豆芽街、铁匠街、稻子巷等街巷的雨污管道等地下管线进行维护治理、对街巷空中“飞线”进行规范整治、对街巷综合环境进行提升治理等。需对上述道路进行临时封闭施工,并取消各街巷划设的停车位。为确保工作顺利推进,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封闭施工路段及有关事宜   1.道路封闭施工路段:街心花园各街巷(沙井街、宣化街、杨柳街、豆芽街、铁匠街、稻子巷及附属无名路等道路预留人行通道,全天候禁止非施工车辆通行)(示意图如下:红色部分)。 2.道路临时封闭时间   自2024年2月26日09:00至2024年6月30日24:00止(根据施工进度,逐步开放相关路段通行)。   (二)取消区域内所有停车位   1.车位取消区域:取消街心花园沙井街、宣化街、杨柳街、豆芽街、铁匠街沿线、稻子巷等所有小车车位、摩托车车位。(示意如下:红色部分)。 2.周边停车场示意图   街心花园内圈各街巷停车位取消后,市民群众可就近前往周边停车场停放车辆(示意如下:红色部分) (三)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   施工期间,施工区域内禁止非施工车辆驶入,涉及街巷预留人行通道;盘江北路、盘江东路、沙井南路、沙井北路、东风路等道路按照原有通行方式通行。   二、其他事项   1.施工期间,请经过的车辆和行人快速通过,勿将车辆停在施工区域内、勿逗留。   2.施工期间,请广大驾乘人员、行人提前做好生活安排及出行规划,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并积极配合现场人员的指挥,服从管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营造和谐的施工环境。   在此,对施工期间给市民群众和车辆出行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敬请谅解和支持。   特此通告! 兴义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2月25日
借荆州之事,非常完美地印证了一句老话,刘备的狡黠也暴露无遗 从借荆州的过程来看,刘备是多少的狡黠和不讲信义。还印证了一句俗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俗话常说努力不如好运气,而实际意思其实并不是否定努力的作用,而只是相对努力而言,好运气更加重要,因为好运气可以使努力得到合理的结果,反之虽然努力了,但却因没有机遇,也只能是怀胎孕妇。而三国时期的刘备,则是一位运气非常好的人,此人虽然有英雄之志,也很努力,甚至可以说是在卖命地创业,但是他最后能够成功,全部来自于他的好运气,而在这其中最有重要的一次,当属取得荆州这块正儿八经的立足之地。而他能取得荆州纯粹是因为曹操一时头脑发热攻打东吴,逼迫东吴不得不跟刘备进行合作,以共同对抗曹操。因此,在打败曹操之后,东吴方面为了继续拉拢刘备这个珍贵的盟友,于是刘备和孙权方面就发生了“借荆州”这么一段事情来。 但是刘备是如何借得荆州呢?严格来说,他到底是借了荆州的哪个地方?根据史载来看,时间是在公元210年冬天,赤壁之战已经过去两年,孙权把妹妹嫁给刘备也有一年光景。刘备不听诸葛亮劝阻,亲自从公安来到京口,他要干一件大事,即我们常说的“借荆州”。实际上刘备的意思是希望孙权能够把江陵让出来,让他用来做荆州的治所,说白了就是省会。史书是五个字:“求都督荆州。”准确来说,刘备是来借江陵。 那么刘备为何要借江陵?那自然是因为江陵是一个军事要地,曹操在赤壁之败撤走时,留曹仁镇守此地。此后周瑜为了得到这个战略要地,辛辛苦苦花了一年功夫才打下来。在周瑜去世之前,曾对孙权说刘备非池中鱼,所以建议软禁刘备,但是没有实现。后来刘备问询当时在周瑜手下做功曹的庞统:“听说当时我去京口的时候,周瑜要把我扣留?”庞统说:“这事是真的。”刘备说:“真险啊,当时孔明就劝我不要去,看来天下智谋之士,都是所见略同啊。” 周瑜若活着,恐怕刘备是怎么也借不到“荆州”的,因为周瑜还有更利于东吴的发展方案,即“夺益州、并张鲁、联马超”。而且从某种程度看,周瑜这个方案的可行性非常强。当时谨慎的孙权都批准了,但是可惜周瑜却英年早逝。于是刘备就又有机会来“借荆州”了,因为鲁肃接任了周瑜的职务。 鲁肃跟周瑜的方案不同,鲁肃是亲刘派,在周瑜眼里最大的敌人是刘备和曹操,但在鲁肃眼里最大的敌人只有曹操。于是鲁肃就极力建议孙权把荆州(实际上是江陵)借给刘备,而且陈述了诸多有利之处。而实际上,刘备来京口借的时候,鲁肃就建议孙权借给,但是当时没有借成,现在总算实现,所以说刘备能够借到荆州,全托鲁肃的福。不过问题还是存在,那就是这个“借”字,按照我们正常理解,借别人东西,当然是要还的,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但是刘备这个“借”,在以后却发生了诸多事情。 双方的约定,根据东吴方面的说法是,“权借之”,也就是暂时把江陵借给刘备做治所,刘备取得益州之后,就要归还。 刘备的推诿和承诺、以及孙权的震怒。但是刘备后来在张松、法正、庞统等***作下,进入益州,并且攻下成都,等于彻底取得益州,这时候,孙权就派遣诸葛亮的老兄诸葛瑾作为使臣去讨荆州(江陵),但是刘备却开始推诿,说等我打下凉州,就把荆州所有的地方全给你们。于是诸葛瑾没讨回荆州,就只好回来把刘备的说辞回复孙权,孙权听到后非常愤怒。孙权恼怒是自然的,因为益州本来是他想得到的,在周瑜去世后,刘备尚未进入益州之前,孙权曾经派遣奋威将军孙瑜带兵进驻夏口,刘备就忙写信给孙权,说刘璋是他的汉室同宗,如果孙权不放过刘璋,他刘备就不跟孙权联盟对抗曹操之类。孙权就只好撤回孙瑜这支准备进攻益州的部队。但是孙权撤回攻取益州的部队后,刘备就把劝说孙权的那些话抛到九霄云外,自己却进入了益州。可是现在倒好,孙权不但益州没得到,还赔了荆州,岂能不怒?他大怒太正常了,大骂刘备“滑头”也太正常了。 刘备口头承诺取得凉州,再还荆州,这种骗小孩子的话,孙权岂能相信第二次?于是孙权直接调兵遣将,派遣吕蒙领兵2万进攻荆州三郡,令鲁肃派遣一万兵马在巴丘对抗关羽。刘备看到形势有点不妙,也忙调兵遣将,令关羽领军3万在益阳驻扎,准备好了跟孙权大干一场。本来大战在即,就有好戏上演了,偏偏曹操又来做好人,或者说站在曹操的立场是,让刘备和孙权自己打去,他趁他们打的时候,赶紧去把其它地方拿下,然后再回来收拾这一对两败俱伤的盟友。但是曹操攻打的地方是汉中,那是益州的门户,别人不慌,刘备可是心慌极了。刘备马上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就急忙和孙权议和。那刘备想求和,再靠红口白牙说,孙权已经不信他了,所以这次刘备得出点血。 荆州的临时处理方案。刘备和孙权双方经过协商,议和达成:荆州地区,除了曹操手里的两个郡(南阳和襄阳)之外,以湘水作为分界线分割荆州,也就是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三郡以东全部归东吴,而南郡、零陵、武陵这三个郡的西边全部属于刘备,算下来,刘备肯定损失了一些地盘,主要是湘水东边的有利地区,但是他以此换来了和东吴方面的和平共处,这样他就能腾出手来去应付攻打汉中的曹操了。 借出去的荆州要靠打夺回来。对于东吴和刘备的蜀汉来说,荆州都至关重要,刘备不还,孙权却不能不要。于是在刘备和孙权的临时处理方案实行了四年后,趁关羽攻打樊城的时候,此时鲁肃已死,接替鲁肃的是吕蒙。此时的孙权也知道,想从刘备这个老江湖嘴里讨要一块肉那简直是难上加难,所以他不再寄希望于文质彬彬地派遣使臣去讨要荆州了。于是孙权一面接受曹操的联盟,一面派遣吕蒙秘密发兵,袭取了荆州,从此荆州不再姓刘。而荆州的老大关羽也跟着倒了霉,不仅没有取得樊城,又丢了荆州,士兵离散,可谓是一败涂地,最终头被孙权割下,送到了曹操的案上。 结语:荆州的恩恩怨怨以孙刘联盟开始,但是蜜月期不是永远的,最后以关羽之死谢幕,不同的是,绕了一圈之后,荆州还是孙吴的。有个朋友说,这就叫做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注:以上内容为转发!
害惨梁山108将的人,不是宋江,而是这位道貌岸然的梁山好汉 宋江当上首领后,却执意要招安,以及招安后,梁山兄弟们的结局大多非常凄惨,让读者看的是义愤填膺,觉得宋江害惨了梁山兄弟,其实真正害惨梁山兄弟的,不是宋江,而是梁山的智多星吴用。 梁山招安这条路错了吗?其实没有错,招安是当时梁山能选择的最后一条路,若他们执意抵抗戏曲,面临梁山的很可能是被朝廷全歼的噩运。首先,梁山的收入来源,主要靠四处抢劫,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朝廷有防备后,这条路就会越来越难走了,时间一长,梁山就会陷入困境。其次,梁山能击败朝廷,也是依靠了梁山水泊的有利地形,但他们不具备抗衡以及彻底击败朝廷的实力。 最后,梁山内部也有不少矛盾,梁山中不少人并不想上梁山,如卢俊义、李应、安道全等,还有一些好汉,上梁山只是权宜之计,他们想通过招安洗白自己,重回朝廷怀抱,如杨志、呼延灼、关胜等,假如宋江不招安,这些好汉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前途,反叛宋江,从而给朝廷纳上投名状,换取洗白自己的筹码,所以梁山不选择招安,内部可能会出现矛盾,这对梁山不利。 但梁山为了招安,选择了走李师师这条门路,李师师利用自身和宋徽宗的特殊关系,为梁山牵线搭桥,帮助他们实现了招安,但李师师的歌妓出身,本身上不了台面,所以梁山借助李师师的关系去招安,让他们的招安也变得上不来台面了,不过梁山其实原本有一条更好的招安之路,被吴用给破坏了。 这件事,还要从宋江、吴用计赚卢俊义上梁山说起。 卢俊义是大名府人,而大名府知府是蔡京的女婿梁中书,梁中书是水浒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人物。晁盖等人上梁山,是因为抢了梁中书送给蔡京的生辰纲,被迫上梁山的,吴用计赚卢俊义上梁山,也是借助梁中书之手,逼着卢俊义无路可走,才被迫上梁山的,所以他和梁山的联系很密切。 宋江和吴用之所以逼卢俊义上梁山,一是卢俊义能力出众,他上梁山后,可以提升梁山的形象和实力。二是因为晁盖的遗言,“谁捉得杀他之人,就教他做梁山头领”,宋江想让卢俊义上梁山,帮助其除掉史文恭,从而巩固自身的梁山首领之位,所以有了吴用和李逵下山,设计陷害卢俊义,让卢俊义写下反诗一首,然后让卢俊义的管家去告发,从而让卢俊义成了“谋反”之人。 卢俊义被抓之后,梁山也派兵去救他。当时宋江患了背疮,虽然有安道全的医治,还没有完全好,所以梁山事务由吴用支持,攻打大名府救卢俊义,也由吴用安排和主持。吴用选择了元宵节晚上攻打大名府,他先入时迁进入大名府放火,城中大乱后,他带着兄弟们在城中大杀特杀。 梁山兄弟中,土匪、地痞流氓出身的人居多,所以他们杀气人来,不论是士兵,还是普通百姓,都一起砍杀,这导致大量的无辜百姓被杀,大名府成了人间地狱。侩子手蔡福看不下去了,才央求柴进,让他劝说梁山兄弟,放老百姓一条生路,梁山的滥杀无辜才有所收敛了一些。 随后,梁山救出了卢俊义和石秀。同时,还抢劫了大名府的库藏、仓廒等,虽然他们也分了一些粮食给城中百姓,但当时梁山大杀特杀,百姓也没多少人敢去领梁山,所以大量的金银财宝、粮食等都被梁山给抢劫去了,还有卢俊义的家产,也被梁山一并给带走了,这给大名府造成了沉重灾难。 事后统计,大名府除了被抢去的大量钱粮外,还有5000百姓被杀,受伤者无数,士兵也折损了3万有余。这让蔡京看后非常生气,“蔡京初意,亦欲苟且招安,功归梁中书身上,自己亦有荣宠”。蔡京已经发现了梁山的价值,原本想通过梁中书招安梁山,这样让梁中书能立有大功,他自身也有殊荣,但是吴用在大名府的大肆屠杀,让蔡京、梁中书和梁山翻脸,断了这条招安路。 李师师虽然帮助梁山完成了招安,但她在朝中没啥影响力,而蔡京不一样,他是太师,没人敢得罪他,梁山通过蔡京招安,就会受到蔡京的照顾,高俅等人也不敢打压他们,他们的命运就会好很多,但吴用在大名府的糟糕处理,断了梁山通过梁中书的招安路,也导致了梁山最好的悲剧
关于普兴一级公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规定要求,现将普安至兴义一级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况、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名称、提交公众意见表的方式和途径进行公示。 一、项目概况 工程名称:贵州省普安至兴义一级公路工程 建设地点:黔西南州普安县和兴义市 建设单位:贵州省鸿安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性质:新建 等级与规模:按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采用80km/h,路基宽度采用24.5m,全线里程长67.028km,其中: (一)大桥8891m/23座,中桥290m/3座,特殊结构桥梁2285m/4座,无特大桥,合计11466m/30座;设置涵洞103道;设置天桥7座;通道40道; (二)特长隧道7819m/3座,长隧道3129m/1座,中隧道813m/1座,合计11761m/5座; (三)互通立交2处:普安南互通、核桃寨互通; (四)服务区1处:青山服务区;收费站2处:普安主线收费站、楼下主线收费站; (五)总投资:74.6067亿; (六)建设工期:3年; (七)路线方案:项目起于普安县城东开发区小岔沟,起点段与在建的普安高铁站连接线相接。路线向南设隧道穿越南山坡,沿县道X632南下,经蜡烛山、田坝河、菁门口,设隧道穿过山体,经横冲下寨、岱山田,然后路线折向东,过核桃寨、铺子田、城底下;路线往南设隧道穿过雷公山,经过下木卡、茅草坪、关牛洞、新店子;路线继续向南经湾子寨、大山坡西、毡帽山东、萝筛糠东,在上高寨与青山镇工业大道交叉;然后路线折向西南,过水桥、雪莆南、狸朵黑,设大桥跨越石桥河,用特长隧道穿越老营盘山体,出隧道再经过雨勒、糯东乡西侧的半坡、糯东大矿、对门山、新寨、大黑泥、楼下镇;路线在楼下镇南侧的洞口设大桥跨越楼下河,路线进入兴义市,在向阳村西侧布线;路线在小岩脚用特长隧道穿越牛头坡山体,出隧道后沿乌姑石灰矿区域布线,终点接清水河大道。 二、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名称:贵州省鸿安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南湖街道办环城西路3号 联系人:吴主任电话:18508598808 邮箱:[email protected] 三、编制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编制单位:贵州天保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北大资源梦想城A07栋16楼 联系电话:0851-83867777邮箱:[email protected] 传真:0851-85750838 四、提交公众意见表的方式和途径 可通过电话、信函、来访等方式与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联系。公示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通过电话、信函、来访等方式与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联系。提倡反映人提供真实姓名、联系电话、家庭地址或工作单位,以示负责。环评承担单位和建设单位将对所反映情况认真核实,调查属实的意见或建议将给予采纳,并将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中。
孙权放了曹操一马,否则...... 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曹操大军从荆州向南发起统一中国之战,刘表之子刘琮投降,曹操的水军力量大增。老对手刘备如丧家之犬,逃窜到长江以南,派出刚得到的军师诸葛亮前往东吴求援。东吴此时豪杰辈出,鲁肃、周瑜等力劝国主孙权联刘抗曹,于是孙刘联军在赤壁与曹操大战。曹军强势,却遭到了孙吴火攻偷袭,加之军中瘟疫蔓延,死伤过半,曹操遭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败。 裴松之注释的《三国志·武帝纪》说法,联军制定的计划是“刘备先破公军,然后权攻合肥”,意思是曹军撤退的过程中刘备负责截杀和追击曹操的主力,周瑜带兵进攻江陵,而孙权则从合肥方向渡江,攻打曹操薄弱的后方。然而曹操的家底却不是刘备孙权所能想象的,曹操没有被刘备的追兵所败,因为刘备根本没追他,而孙权围攻合肥数月不果,一度非常着急,想亲自带兵冲杀,被手下张纮所阻止,后听闻曹仁率兵4万支援,孙权撤兵。 刘备最终夺取了荆州,但孙权毫无疑问是孙刘联军的主力,所以曹操在赤壁之战惨败后,平息了西凉马超和汉中张鲁的威胁,立刻转头进攻孙权,报复赤壁之仇。《三国志·武帝纪》记载了这场濡须口之战: “十八年春正月,进军濡须口,攻破权江西营,获权都督公孙阳,乃引军还。” 濡须口是长江以北的濡须河流入巢湖的河口,曹军从这里进入长江水流平稳,可以利用巢湖上的一些小岛有层次的发起渡江大战,从而逼近采石矶,而采石矶距离孙权的首都建业非常近。《三国志·武帝纪》里曹操在取得了部分胜利之后撤军了,这些然不合理的,曹操志在统一,如果只是单纯的胜利怎么可能会撤退,同一场战役,《三国志·吴主传》则交代了另外的情形: “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 也就是说,曹操在濡须口实际上是吃瘪了,看到孙权军队整齐庄严,就退了。裴松之的注释当中援引了《吴历》中说法:曹操在濡须口“作油船(乘坐竹筏)”,上了巢湖上的小岛,被孙权用水军包围,俘虏了三千多人,而曹军被水淹死的也有几千人。曹军受到挫折后,就坚守不出。 我们看到,这个时候曹操本人已经被孙权的水师围在小岛上,吴军登岛强攻不行,但是水上优势巨大。 孙权亲自乘船到曹操军队前面挑衅,曹军将领想要攻击,曹操阻止了,不准弓弩乱射。孙权离开五六里后,还敲鼓吹号,十分自如。曹操看到孙权军队整肃,说了一句非常出名的话,曾经被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所引用即“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个时候可以这样解释:孙权亲自挑衅,曹军不出,可能是因为有埋伏;而曹操对孙权的赞美,则是英雄惜英雄,就像当年建安四年的春天,曹操告诉刘备天下英雄只有他们两个。然而后面的记载,则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了: 孙权给曹操写信,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足下不死,孤不得安。”而曹操也告诉自己手下的将领“孙权不欺孤。”于是领着大军撤退。 孙权告诉被困在孤岛上的曹操“你快点逃跑吧,现在春水刚生”,指的是巢湖的水文特点,冬天的时候长江源头上受到冰雪的影响,导致长江水位下降,但是春天来了,青藏高原上的冰雪融化,必然导致水量增加,巢湖水位上升,曹操在湖中的孤岛上就算不被水淹,生存空间也会越来越小。曹操危在旦夕,孙权却好心提醒,并且将他放走。 双方互为敌人,孙权这个时候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机会,可以从此除掉曹操,但是他为什么却好心提醒曹操,并把他从包围圈中放了出去呢? 如果史书记载无误,很显然孙权这是有意放走了曹操。而分析这之前的一些情况,我们首先要看建安十八年,天下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这一年除了魏国和吴国交战之外,马超在汉阳起兵,曹操让夏侯渊分兵讨伐之外,真正触动孙权的,是刘备在这一年占据了成都,拥有了与他相当的实力。而根据孙权继位时鲁肃给他规划的《榻上策》(东吴版本的《隆中对》),益州、汉中、荆州都应该是孙权的。 如果再往前看,刘备在赤壁之战中按照原计划是去追击曹操军队的,但是他们却趁机独占荆州;而周瑜自己带兵攻打江陵,被曹仁的流石击中,这也是导致他英年早逝的最重要原因,濡须口之战周瑜已死三年;而刘备占据荆州的时候,孙权正在围攻合肥,本文第二段也介绍了,孙权甚至想要亲自带兵冲锋,而大军损失惨重后却无功而返。 东吴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大胜了一场赤壁之战,此后本来想和刘备一起全面反击曹魏,刘备方面却把孙权抛弃了,而孙权方面也白白损失惨重。刘备这么做的原因很明确的,孙曹双方保持厮杀,他才能够有成长空间。如同《三国演义》诸葛亮对华容道释放曹操的解读一样,谁杀了曹操,魏国将领就会全力报复杀死曹操的国家,而另一方则渔翁得利。而事实上,曹操只不过是在赤壁大败,就不断的惦记着报复东吴,让刘备夺走了荆州、益州、汉中,孙权距离最初的梦想越来越远。 鉴于这种情况,孙权只能上演一出“濡须口放曹操”,当时的情况下,曹操如果被长江大水淹死,孙权必须独自承受来自北方的盛怒。再看濡须口之战后的刘备集团,确实爆发了极大的能量:夺取成都后,兵出汉中杀死夏侯渊;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试想在濡须口孙权不把曹操放走,结果将是怎样的?
羽被东吴抓住后,孙权为何即刻将他斩首?只因关羽说错了一个词 三国名将关羽,在正史、野史、戏曲小说、民间传奇里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而关羽最被人熟知的就是他的“忠义”,以及威震华夏的那些战绩。不过众所周知,关羽最终的结局是败走麦城,被东吴将领马忠抓住,而且孙权下令即刻将他斩首了,一句废话也没有多说。 要说起来,孙权和关羽,本来还属于盟友关系。在《三国演义》中,孙权还有意招降关羽,让他成为自己的力量,因为关羽不从和手下的劝谏,孙权最终选择将关羽父子推出去斩首。但这是因为作者偏爱关二爷,所以临终前,仍然给了关羽安排了“忠义不事二主”的剖白。 实际上,关羽当初不光引起了孙权、曹操两方的忌惮,还把孙权得罪了个彻底。都知道刘备借荆州是“有借无还”,但孙权起初并没有因为这个原因就彻底倒向曹操,他心知肚明,曹魏的力量太大了,自己要维持三足鼎立,最佳方式还是跟蜀汉结盟。 刘备派关羽守荆州,孙权就派人去向关羽提亲,求娶关羽的女儿做自己的儿媳。不料骄傲的关羽看不上孙权,“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关羽对孙权的评价,和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曹操是这么说的:“生子当如孙仲谋。”而关羽却认为孙权不值一提。 这是关羽第一次得罪了孙权。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关羽拒婚的那句“虎女不能嫁犬子”是过分了点,婚事你情我愿,如果不想结亲家,找个理由婉拒也就算了。但这还没完,孙权虽然恼怒,心里也清楚那时候的关羽动不得,不是没这么想法,而是没这个实力。 身为一国之主,孙权想的比关羽要长远。所以关羽夺取樊城时,身为盟友的孙权还派了兵马来支援他,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而关羽并不这么想,一直以来他的作风都是善待士兵,却瞧不上士大夫,马超、黄忠都被他鄙视过,一个外人对关羽而言更算不得什么。 同盟起了裂痕,就肯定会迅速瓦解。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鲁肃又去世了,孙、刘两家的关系岌岌可危,就在这个当头,因为孙权派去支援关羽的兵马行军缓慢,让关羽不高兴了,“羽忿其淹迟,又自己得于禁等,乃骂曰:狢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 关羽那时已经把于禁、庞德这一支曹魏救樊城的援军解决了,难免自认为天下无敌。所以孙权那边不够给力,关羽就没忍住自己的脾气,居然骂孙权是“狢子”!“狢子”,在古代相当于“一丘之貉”的貉,也就是狸、土狗、土獾,是一个侮辱性很强的词汇。 因为中原地区的士大夫往往觉得南方蛮荒,所以有时候会用“狢子”讽刺江东人,把他们视为牲畜。但这都是私底下的叫法,如今却被关羽搬到了明面上,当众骂东吴之主——也难怪孙权彻底被激怒了,决心把战略从“联刘抗曹”改成“联曹抗关”。 关羽不仅唾骂孙权,还说自己早晚有一天能把孙权给灭了。这时候孙权再不找曹魏联手,就只能干坐着等死。至于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关羽失了荆州,在临沮一带被潘璋部将马忠擒住。只因为当初说错了一个词,刘、孙两家的关系就再也不如当年了。
此人若不死,三国早就被统一了,就没有刘备和曹操的事了 三国中吴国的建立之人是孙权,可是他只是个前人栽树的乘凉者,真正奠定了吴国的基业并不是孙权,而是他的哥哥孙策。江东之地出现过霸王项羽,而孙策当时在江东之地也有小霸王的称号。孙坚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他幸运在两个儿子都是人才,不幸在英年早逝。 当初父亲被杀之后,孙坚立马就回到了江东重整军队。可是在回江东的路上却遇见了黄巾军的埋伏,最后中箭而亡。当时江东兵力还很弱,于是孙策就投靠了袁术。当时袁术势力大,地盘多。孙策的兵马在有了袁术的支援之后,终于是稳定了下来,后来孙策在袁术手下屡建功勋被袁术而赏识。 孙策在休养生息了一阵子之后便用传国玉玺换回了自己的自由身,随后就带着江东的子弟回到了江东之地。当时孙策回到江东手中的兵马加起来不过千人,不过在这个时候他遇见了周瑜。在周瑜的帮助下,孙策很快就发展了起来,于是打起了刘繇的注意。刘繇是个有勇无谋之人,很快就败在了孙策的手中,这个时候孙策才二十岁。 之后孙策又收拢一大批的人才,在数年间就将江东的六郡全部收服,从此刻开始孙策就正式统一了江东之地。可惜天妒曾经的孙策的智勇,是连曹操都十分感叹的。而且孙策在统一了江东之地后,他还十分的得民心,百姓十分爱戴他。孙策如此年轻就有如此作为,那么如果他不死,还会出现后面的三国乱世吗?还有刘备和曹操的事吗?英才,孙策最终在一次狩猎的时候,被人埋伏身中数箭之后,不治而亡。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