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气真人
shao3shao
开口皆妙语,出手俱神作,嬉笑怒骂,洒脱不羁,行藏去留,帅气真人
关注数: 399
粉丝数: 179
发帖数: 26,006
关注贴吧数: 47
菩萨清凉月,游於毕究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忍观伏尘劳, 菩萨清凉月,游於毕究空。 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 忍观伏尘劳,波澄泥著底。 八风动地来,尘劳还复起。 觉海性澄圆,浪时无不浑。 即浑即澄彻,个是涅盘门。
道友问:如何在平凡的生命中活得有趣? 答:能够在平 道友问:如何在平凡的生命中活得有趣? 答:能够在平凡中活得有趣,活得精彩,是人生的大课题! 先不说是否已经找到了答案,能够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已经非常难能可贵。这是人生觉醒的萌芽,意味着人生的转变。 一般的人大多也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有时候突然感到生活无聊、无趣、无意义,但很少有人去思考这是怎么产生的。要么发出感叹,人人都是如此,糊里糊涂的过吧;要么立即去攀缘,或聊天、或喝酒、或玩牌、或游山玩水等去寻找外在的乐趣。就这样,周而复始,迷离迷糊,虚度一生。只有发心觉悟之人,才不会轻易放过这个能令我们觉醒的时机。 有一个关于西西弗斯的古希腊神话故事:西西弗斯触犯了诸神,诸神惩罚他每天重复的推石头。突然有一天西西费斯从推石头当中发现了乐趣,于是推石头就不再是无聊而苦难的事情了。这是一个很深的寓言故事,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佛陀托钵化缘四十九年,在世俗人的眼里,就是一个沿街乞讨的乞丐,但佛陀却活得无比的安详和宁静。 有人问正在擦地的小和尚:地已经很干净了,你为什么还要不停地擦呢?小和尚静静地说:因为我喜欢擦地呀! 由此可见:平凡的事情本身不会让人感觉无趣或无聊。 那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感觉无趣或无聊的呢?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做同样的事情,比如洗衣、刷碗等,有的人就做的很开心,有的人就很无奈、苦闷。如果我们认真思考一下,自然会发现:人之所以活得无聊、无趣,并不是因为平凡的事情本身,而是源于我们对事情的评判、看法、认知等,不甘心做平凡的事情才是导致无趣或无聊的关键。比如:你认为做家务不如休息好,刷碗、洗衣、擦地是低贱的事情,刷碗时不想刷碗,洗衣时不想洗衣,擦地时不想擦地,那就是无奈而烦恼的人生。反之,如果没有对事情的评判、看法、认知等,刷碗时刷碗,洗衣时洗衣,擦地时擦地,那就是在平凡的事情中享受生命啊! 人类的迷惑源于一念,同样,人类的觉醒也源于一念。有趣无趣,成凡成圣,原来都在一念之间。
有一个关于西西弗斯的古希腊神话故事:西西弗斯触犯了诸神 有一个关于西西弗斯的古希腊神话故事:西西弗斯触犯了诸神,诸神惩罚他每天重复的推石头。突然有一天西西费斯从推石头当中发现了乐趣,于是推石头就不再是无聊而苦难的事情了。这是一个很深的寓言故事,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祇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祇在目前
志诚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闻和尚一 志诚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闻和尚一说,便契本心。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为教示。”师曰:“吾闻汝师教示学人戒定慧法,未审汝师说戒定慧行相如何,与吾说看。”诚曰:“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彼说如此。未审和尚以何法诲人?”师曰:“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如汝师所说戒定慧,实不可思议也。吾所见戒定慧又别。”志诚曰:“戒定慧只合一种,如何更别?”师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见有迟疾。汝听吾说,与彼同否?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听吾偈曰: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诚闻偈,悔谢。乃呈一偈曰:“五蕴幻身,幻何究竟?回趣真如,法还不净。”师然之,复语诚曰:“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志诚再启师曰:“如何是不立义?”师曰:“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志诚礼拜,愿为执侍,朝夕不懈。
一切经文都是标月之指,都是为了方便大家找到内心的安宁,不要迷 一切经文都是标月之指,都是为了方便大家找到内心的安宁,不要迷在文字上出不来,所有人获得无条件的幸福,是佛陀讲经说法的初衷
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若人解实相, 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 若人解实相,於中无虚诳。 说与不说同,是师名最上。 实相未全融,语默空花同。 而复结空果,后进不能通。 何故不能通,缘师指落空。 依妄不归实,师子堕邪宗。 二妄相依堕,带累千万个。 因人一道虚,契类皆招祸。 不了却自心,只管说他过。 将谓佛法僧,也似陈行货。 倒床吃不得,苦痛忍难过。 晓夕无把捉,又见火轮磨。 始悔我自错,无福转加祸。 未得将为得,未证将为证。 妄想一刹那,果招沙劫病。 皆是自欺心,不依佛慧命。 六度未能圆,五戒犹未定。 口说一切无,贪嗔转增盛。 人问道如何,胡应全无性。 此不见性种,三界魔民虫。 众生若遭遇,万劫堕贫穷。 自坏他亦坏,自聋他亦聋。 自堕彼亦堕,自空彼亦空。 究竟还如佛,万像一镜中。 若能如是解,可表警凡笼。
茶禅一味 月色入壶清凉如水 焚香煮炉故友相对 天地辽阔敞开心扉 悟却禅机收获智慧 茶香四溢自在入微 莲花盛开菩提相随 琴声悠悠举杯同醉 广结善缘喫茶为媒 岁月蹉跎融入茶禅一味 浮浮沉沉阅尽千山万水 苦涩甘甜都在清茶一杯 荡涤红尘我们用心体会 世事沧桑化作茶禅一味 起起落落上演离合喜悲 爱恨情仇不过淡茶一杯 放下所有才懂此中真味
古老的剑 斩断了宿怨 唤醒了谁的誓言心然《千年缘》 @Q 古老的剑 斩断了宿怨 唤醒了谁的誓言 心然《千年缘》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c.y.qq.com%2Fbase%2Ffcgi-bin%2Fu%3F__%3D2FvMNc46&urlrefer=50ae7a6a2678f9ebe82a7ee1c3201ae4 @QQ音乐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啰心无动转
看谁不顺眼,只因自心不够圆融,不是谁不够好,只是自己的执念太 看谁不顺眼,只因自心不够圆融,不是谁不够好,只是自己的执念太重,当内心解除抵触和隔阂,才能获得轻松自在
我坚信有光可驱散这世间的黑暗!我坚信我能找到永恒的幸福! 我坚信有光可驱散这世间的黑暗! 我坚信我能找到永恒的幸福!
我发表了一篇图片贴,大伙来看看吧~
释了然《春有百花秋有月》 @QQ音乐 释了然《春有百花秋有月》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c.y.qq.com%2Fbase%2Ffcgi-bin%2Fu%3F__%3DxmGQR14w&urlrefer=453f4f9ccf28867af371dfbab07f1057 @QQ音乐
此贴是我送给师兄送给师弟的礼物
想把我唱给你听趁现在年少如花花儿尽情地开吧装点你的岁月我的枝 想把我唱给你听 趁现在年少如花 花儿尽情地开吧 装点你的岁月我的枝桠 谁能够代替你呐 趁年轻尽情的爱吧 最最亲爱的人啊 路途遥远我们在一起吧 我把我唱给你听 我把我唱给你听 把你纯真无邪的笑容给我吧
【师父说】有一天,弟子问达摩:“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 【师父说】有一天,弟子问达摩:“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带给别人快乐的人?”达摩笑答:有四种境界,你可体会其中妙趣。首先,要把自己当成别人,此是“无我”;再之,要把别人当成自己,这是“慈悲”;而后,要把别人当成别人,此是“智慧”;最后,要把自己当成自己,这是“自在”。
都给你 茶季杨《给你》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c.y.qq.com%2Fbase%2Ffcgi-bin%2Fu%3F__%3Dk5ads14N&urlrefer=6f99fb66e1fae88903ffb4bafc02641c @QQ音乐
这是菩提还是烦恼?
佛教歌曲《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QQ音乐 佛教歌曲《善财童子五十三参》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c.y.qq.com%2Fbase%2Ffcgi-bin%2Fu%3F__%3DFvL8E14P&urlrefer=94b533d9d5889c4c5f430595ba4ad3de @QQ音乐
六祖如何反观自性? 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弄人?
六祖如何修行?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须参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 无嗔即是戒,心净即出家;我性与汝合,一切法无差。 ” “不论你是拜佛也好、念佛也好、礼忏也好、诵经也好,就是要把自己的脾气改了。” 有脾气的人就是苦,没有脾气的人就是快乐;有脾气的人就有烦恼,没有脾气的人就常常欢喜。 这个脾气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好像人生种种病,为什么生的?因为有脾气。一切事情不顺利,为什么?也因为有脾气。 所以人若能没有脾气,一切时、一切处,都是快乐的,都是平安的。可是,人都不注意这一点,以为随随便便发脾气,就对事情有帮助。实际上,什么好事,你一发脾气,也会坏了。所以我们最要紧的是没有脾气,没有烦恼。 学佛法的人要有耐心,有人骂我们,我们要拿他当唱歌听,或当他们给我们讲另一种语言。 因为我不骂人,所以旁人骂我,我也不懂得、也不知道;尤其有人骂我们,那是给我们上肥料,令你这块地所长的一切能茂盛一点。 所以我们学佛法的人,要能忍受,就是德行,能忍就是道;你要能忍,也就是修行。受不了也要受,才得了。 如受不了,就有麻烦;能受得了,无论有什么境界来了都能忍受,这就是懂得佛法。你要是不能忍、不能受,那就是不懂得佛法。 所以我们要:“不生烦恼莫疑心”,时时都不生烦恼不生怀疑。“总要管己少管人”,常常只要管自己,不要管旁人。 “多认不是少争理”,常要认自己的不是,不要尽那么狡辩。“安然清净智慧生”,你要能这样就很平安,会生出一种智慧。 “明心没有碍难事”,学佛人讲明心见性。明心即你心里明白了,什么事情都不难了,没有困难的事情。 “见性岂有忧愁心”,见性的人就不知道忧愁了。“佛光不是不普照”,所谓“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心平百难散,意定万事吉”。 所以佛光不是不照你,而是你心里若像浑水似的,月光就照不进去了;我们心里要是清了,就像水里现出月亮似的,佛性就现前了。“意定天无云”,你意有定力,就好像天上没有云彩似的。 为什么佛光不普照我们呢?因为“忧思恨怨心搅浑”,你又有忧愁、又有烦恼,又有恨、又有怨,在心里头有这么多东西,所以心里就浑了,就没有智慧。我们谁能没有烦恼,谁能没脾气,谁就生大智慧,开大智慧了。 学佛法不用学多,学得能不生气、没有脾气,那就是佛法。所以说: 事事都好去 脾气难化了 真能不生气 就得无价宝 再要不怨人 事事都能好 烦恼永不生 冤孽从那找 尽瞅人不对 自己苦没了 我们人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就在这很简单、很现实的地方上,能明白了,就是明白佛法;不要到远的地方去找、高的地方去找,就在你每天所面对的现实中。 这个境界你要能把它转过来,就不被境界所转,不要到这个境界一来,就不知道怎么样才好。时时都能如如不动,了了常明,你能这样,那就是明白佛法。 今天我不讲太多,讲太多了,你们会还给我。 问:要怎样学,念什么经或念什么咒,修什么法,最快成佛? 答:你念不生气的经,念不发脾气的经,念不骂人的经,有这三种经,很快就成佛了。
如果有什么愿望值得分享 希望你是这夜里最美的光 夜之光 外文名 Light-of Night 歌曲原唱 花姐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夜之光[1] 所属专辑:《夜之光》[2] 专辑类型:单曲专辑 唱片公司:禾信[2] 歌曲时长:3分10秒 发行时间:2018年10月27日 歌曲原唱:花姐 音乐风格:流行 音乐节奏:快(BPM 107) 歌曲语言:普通话 混音版 编曲:光音坊音乐 后期:光音坊音乐 制作:光音坊音乐[3] 版权:禾信[3] 发行:禾信[3] 歌曲歌词 花姐 - 夜之光[1] 作词:任帅兵 作曲:任帅兵 编曲:阿权 黑黑黑的夜 城市被孤单照亮 不回家的人 心事撒落在街上 忙忙忙到晚 不如出去走一趟 大好时光等你去闯 我走过夜夜夜的黑 做的梦梦梦最真 唱着火辣辣的情歌 对你爱爱到底 我穿过夜夜夜的街 只为闪亮亮的心 遇见最好的自己 然后狠狠拥抱你 黑黑黑的夜 城市被孤单照亮 不回家的人 心事撒落在街上 忙忙忙到晚 不如出去走一趟 大好时光等你去闯 我走过夜夜夜的黑 做的梦梦梦最真 唱着火辣辣的情歌 对你爱爱到底 我穿过夜夜夜的街 只为闪亮亮的心 遇见最好的自己 然后狠狠拥抱你 这一路走的太疯狂 我写一首情歌给你唱 如果有什么愿望值得分享 希望你是这夜里最美的光 陪你一路走陪你一路唱
善良能辟邪 纯真能避油腻 善良能辟邪 不要泯灭与生俱来的善良 不要丢掉藏在心底的纯真
取一杯天上的水照着明月人世间晃呀晃爱恨不过是一瞬间红尘里飘摇 取一杯天上的水 照着明月人世间晃呀晃 爱恨不过是一瞬间 红尘里飘摇 取一杯天上的水 照了明月人世间望呀望 爱恨重复过千百遍 红尘里飘摇 就让这 大风吹 大风吹 一直吹 吹走我心里 那段痛 那段悲 让暴雨冲洗 风中唏嘘 当初的你 仿佛是天注定 就让这 大风吹 大风吹 一直吹 漆黑中洗去眼眸里那泪水 就让那往事 消失风里 当初的你 曾记得我的那个谁 取一杯天上的水 照了明月人世间望呀望 爱恨重复过千百遍 红尘里飘摇 就让这 大风吹 大风吹 一直吹 吹走我心里 那段痛 那段悲 让暴雨冲洗 风中唏嘘 当初的你 仿佛是天注定 就让这 大风吹 大风吹 一直吹 漆黑中洗去眼眸里那泪水 就让那往事 消失风里 当初的你 曾记得我的那个谁[1]
菩萨如是,于诸众生爱之若子,众生病,则菩萨病,众生病愈,菩萨 菩萨如是,于诸众生爱之若子, 众生病,则菩萨病, 众生病愈,菩萨亦愈。 ——《维摩诘经》
——《达摩祖师论》:烦恼名众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异,只隔 ——《达摩祖师论》: 烦恼名众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异,只隔具迷悟耳。迷时有世间可出,悟时无世间可出。
有智慧的人烦恼越来越少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调伏自己的心念 有智慧的人烦恼越来越少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调伏自己的心念。发现自己在失望、生气、悲伤、嫉妒、怨恨时,要立刻用学到觉悟到的正确方法化解消融这些不良情绪,发现自己在计较、比较、贡高我慢时,要立刻调整平衡自己的心态。我们要学习做一个有自知之明的智者,最愚痴的是,明明知道有大智慧的人是幸福吉祥的,自己却又不好好学习改变,不想改变自己还想吉祥如意那是自寻烦恼。不过,当我们体认到自己的智慧不足时,智慧已经在无形中增长了,所以自认自己思想性格习惯有问题愚痴,便是与智慧相应的开始觉悟。
所遇皆是知权现 本是如来欢喜藏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是魔成佛 是魔成佛
稽首本然净心地 无尽佛藏大慈尊南方世界涌香云 香雨花云及花雨 稽首本然净心地 无尽佛藏大慈尊 南方世界涌香云 香雨花云及花雨 宝雨宝云无数种 为祥为瑞遍庄严 天人问佛是何因 佛言地藏菩萨至 三世如来同赞叹 十方菩萨共归依 我今宿植善因缘 称扬地藏真功德 慈因积善。誓救众生。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掌上明珠。光摄大千世界。智慧音里。吉祥云中。为阎浮提苦众生。作大证明功德主。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本尊地藏菩萨摩诃萨。
看谁不顺眼,总是自心不够圆融,不是谁不够好,只是自己的执念太重……~当内心解除抵触与隔阂,才能获得轻松自在……~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内心充满欢喜,才能把欢喜给别人;内心蕴藏着无限的慈悲,才能把 内心充满欢喜,才能把欢喜给别人;内心蕴藏着无限的慈悲,才能把慈悲传递出去。自己有财,才能舍财;自己有道,才能舍道。有的人心中只有贪嗔愚痴,他给人的当然也是贪嗔愚痴。[呲牙]
净染问禅师:“师父,他人谤我,我虽气但能忍,然难以静心。”禅 净染问禅师:“师父,他人谤我,我虽气但能忍,然难以静心。” 禅师说:“未破我执故!” 净染说:“理我懂,但到事上还是放不下。” 禅师答:“汝‘知道’而非‘悟道’。知道不等于悟道,悟道不等于得道,得道不等于了道;只有悟道后才算看破,唯破我执才能真正放下。” “如何破我执?” 禅师笑:“你是谁?”
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 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痴是**。 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这个时候,原来文殊师利与诸大菩萨、声闻大众,在逝多林正在聆听 这个时候,原来文殊师利与诸大菩萨、声闻大众,在逝多林正在聆听毗卢如来演说妙法。毗卢如来看见南方众生根基已成熟,需要派有高尚德行的菩萨去化度。他以慧眼观察在座大众,选中了多才善辩、具足大智慧的文殊师利童子,命他率众南行。 文殊师利知道在场有些声望高的大比丘心中不服,于是现出神变,身高入法界,身大遍满虚空;声闻、缘觉皆不敢正视,众菩萨也甘拜下风。金刚藏菩萨实时大加赞扬道:"文殊师利童子堪当此任!" 文殊师利带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还有天龙八部随从护法;离开逝多林去到福城,住在大塔庙;此庙乃历劫菩萨说法的地方;大家都知这是福地,平常都会有一些众生,在这里得悟真理;尤其是有根器的人都会聚会在这里,互相研讨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大事。平时也有菩萨来显化指点。 这次文殊师利童子到来,更满足了各类众生的愿望。因为文殊师利这个名字,在各类有情中如雷贯耳,所以都不以童子相看,而尊称为"菩萨"。而事实上,他的确是已经登了十地的大菩萨。 文殊师利来到大塔庙的第三天,正与童男、童女们研究如何化度众生、自他两利,达到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目的;正谈得兴致勃勃的时候,忽然闯进来一个少年;这个少年正是善财童子;可是善财童未被邀请入列,回去以后,难过得哭了一夜。 第二天早晨,善财穿上最好的衣服,再次来到大塔庙寻找文殊师利一行人等。守门的金刚又怎会随便放他进去?但善财凭着自己的福报,身上散射出金银七宝的光芒,守门金刚还来不及分辨是非,善财就已经进入庙内了。 善财来到场内,众童男童女看见来了一个衣冠华丽的公子,感到很不顺眼,纷纷喝道:"你来干什么… …" 善财回答说:"我看到很多人都和我一样,都很贫穷,都没有饭吃,怎样才能解脱这种种苦难呢… …" 在场其中一个童子道:"你不是大少爷吗?为什么没饭吃呢?" 善财童子有口难辩,足足说了半个时辰,也跪了半个时辰,无论怎样也说不清楚,而众童子也讲不出解脱众生难苦的道理。此时,文殊师利童子睁开慧眼,用心观察,不一会便把善财的前因后果都了解得清清楚楚。见善财长得眉清目秀,五观端正,已具备了三十二相的雏形。 可是虽然具足善根福报,但却缺乏智慧,必须经历一个千锤百炼的过程才能成熟,于是便对善财开口说道:"善男子!你先到南方胜乐国去,那里有个妙峰山,山上有个大善知识,名叫德云比丘。你去参拜他,依他所说去做,自然就会如你所愿。" 善财回答说:"我父母双亡,无家可归,恳求你们救助我,我希望和你们一起同行!" 文殊师利正色相告道:"你现时没有这个因缘,你一定要去南方胜乐国,德云比丘会指引你解脱苦难的道路。" 善财无奈只得离开大塔庙,但见门侧立有一碑,碑上刻着偈文曰: 山林还又入林中, 便是娑罗佛庙东。 师子频申芳草绿, 象王回顾落花红。 六千乞士十心满, 五百高人一信通。 尊重吾师向南去, 百城烟雨渺无穷。 善财读罢,心里豁然开朗,无所顾虑,径直往南方走去。 南方对于善财来说,虽然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却充满了憧憬与期待。 德云比丘将会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又会为善财说什么法呢?善财心中怀着无限的企盼,于是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不畏任何艰险的勇往直前的力量。
善财得到善住比丘的心心传授,心无所住,意念寂静,身根轻快,步 善财得到善住比丘的心心传授,心无所住,意念寂静,身根轻快,步行自在。没多时辰来到达里鼻荼国,寻找自在城。 自在城,依山傍水,树木成荫。亭台楼阁朱门彩绘。道路宽广,车水马龙,好一个欣欣向荣的欢乐世界。奇怪的是天空飞鸟成群,自在飞鸣;道路上人畜牛马,往来自由,互不相碍。 善财进城,行人拥挤,畜兽成群,嘘嘘嚷嚷,好不热闹。善财穿街过巷,来到市中心的广场上。广场人兽混杂,挤挤闹闹,互不相侵。天空飞鸟上下,叽叽喳喳,也不畏惧。广场之中高搭宝座,座上坐着一个中年书生,头戴方巾,身穿蓝褂,文雅端庄,静听众人发问。他不慌不忙地用各种语言解答,无不欢喜而去。 善财想:这一定是弥伽,便站着观看。先听不懂,后才慢慢地理解到其中的奥秘。 一只乌鸦喳喳怪叫,因为被猫头鹰强占了它的窝。弥伽说:“猫头鹰勤于捕捉害鼠,没有时间照顾自己,你长于造窝,这一鸟窝作为对猫头鹰的供养,另造一个吧。”乌鸦没有异言,欢喜而去。 一只山鼠吱吱大叫,说蟒蛇吞食了它的孩子,弥伽说:“你的孩子损人利己,偷盗别类的血汗,不听劝阻,是应遭受到惩罚。”山鼠听罢,吱吱地跑了。 善财看了一阵,上前倒身下拜道:“大善知识,我已发菩提心,要利乐有情造福人间。特来参拜大善知识,望慈悲教我。” 弥伽见此人年轻有为,气度不凡,想到此人必有来历,不可等闲视之。即下座扶起善财道:“我没有什么本领,只会用我的嘴给人方便,因为语言是互传心灵的最好工具。语言能给人快乐,也能给人痛苦;能使人幸福,也能致人于死地;能导致苦恼众生免除灾难,也能使幸福的人堕入火坑;能因嘴而增长智慧,广种福田,更能因嘴而堕三恶道入无间地狱。我懂得天语、人语、鸟语、兽语。用这些语言来广作布施,消除众生苦恼。”善财说:“这也算解脱众生苦恼啊!”弥伽道:“是。这也是在利乐有情,造福人间路上的一粒沙子。你的愿力大,已发菩提心,请往南方住林聚落去,那里有一个名叫解脱的长者,也可以告诉你净化人间、利乐有情的道理和具体行动。” 弥伽说完,又对四面八方的来者,无论人畜,都一一解答,无有稍闲。 善财不便再请教,告辞而别。 善财离开广场,觉得耳根聪利,能听懂空中飞翔的鸟语和街上往来行走的畜语,也能用它们语言同它们交谈。 善财满心欢喜,出了城门,直往南方去拜访解脱长者。
善财出了自在城,离开达里鼻茶国,朝餐露宿,风风雨雨,山山水水 善财出了自在城,离开达里鼻茶国,朝餐露宿,风风雨雨,山山水水,走了一程又一程,过了无数人家,看了山水风光,一直径行十二个月,才找到住林聚落。这十二个月,过了春夏秋冬,经过寒、暖、温、热,有说不尽的辛酸,道不完的苦处。受过无数次艰辛,遭到无数番折腾。但是他心无所住,意无所念,一身轻安,于善知识起慈父想,求善知识勿生疲懈!见善知识勿生厌足,有着菩提雄心,十二个月如一日,到达竹林聚落,拜见解脱长者。 解脱长者坐于室中,身方光明。这室虽不大,但气象万千,容纳三千大千世界。就在解脱长者的光明中,有过去诸佛及贤劫千佛的八相成道,入胎、住胎、下生、出家、苦行、成道、说法。诸菩萨的发愿、行道;诸罗汉的静坐、游戏;诸天人的福德,龙王的护法,金刚的降魔,无不一清二楚现于室内。 善财走入室中,觉得已入清净法界,清香绕鼻,祥光悦目。 在解脱长者的左手心放出的光明中,看到东方药师如来,从发十二大愿,入胎、住胎、出胎、成正觉。住净琉璃世界,为诸众生解脱苦难,现生受益。在解脱长者的右手心放出的光明中,看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为法藏比丘时,所发四十八愿,最后成就众生。在极乐国土,与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驾着慈航,接引众生到菩提彼岸。胸前放出的光中看到北方成就如来,头顶放出的光中看到当今毗卢如来,无不八相具足,得证菩提。 再看各个如来的因地本生,手臂光中有扶老携幼的青年,肩肘光中有含食供母的飞鸟,膝间光中有跪饮母乳的**,手腕光中有舍身救人的善士,腰间光中有忍辱负重、隔截身体的菩萨,脚上光中有林下坐禅静修苦行的大士。 在解脱长者的光明普照之下,千变万化,无一莫非善巧因缘,化度众生深感人心。无一不是宣讲大法,解脱众生苦难,使你悟入无生。一一世界,一一国土,一一善行,既融于一室,也融于一毛孔。这些都是解脱长者的普光照耀显现普度众生,造福人间的威力。 解脱长者默然无言,跏趺端坐,心入禅定,慧放金光,功德被于大千。善财上前参拜道:“长者,我已发菩提心,利乐有情,造福人间,前来参拜大善知识,惟愿慈悲教我。” 长者无言,端然正坐,光明收藏,室内一片黑暗,什么也不看见。善财感到惊讶,为什么我以说话光明就没有了?重白言:“长者,我已发菩提心,造福人间,利乐有情,惟愿慈悲教我。” 长者仍不发言,室内更加空寂,黑暗,任何事物也不见。这种景象,使人难以忍受。善财更虔诚地哀求道:“文殊师利指引我亲近善知识者,于善知识起慈父想,原善知识有意教我。”长者头上突然放出白光,现出金色大字:“南阎浮提畔、摩利伽罗国,海幢比丘”十四个字。室内变成一片碧绿,长者不见了。 善财只得退出室外,想到:“跋涉十二个月,经无数风霜雨雪,竟是昙花一现,未得片言。”不注意跌了一跤,豁然悟到,无言之教,比有言更好、更实际,感受更深,受益更大。又信心百倍,继续南行。
你知道吗?你真的知道吗?
清净法身佛,愿力周沙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安啦! 清净法身佛,愿力周沙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安啦!
圆的周长=直径×π到底对不对?用公式算出来的长度和量出来的长 圆的周长=直径×π到底对不对? 用公式算出来的长度和量出来的长度一样吗? 一个直径1米的圆,周长是多少? 请给我一个严谨的答案。
摘下满天星 - 郑少秋漫漫长路远冷冷幽梦清雪里一片清静可笑我 摘下满天星 - 郑少秋 漫漫长路远冷冷幽梦清 雪里一片清静 可笑我在独行要找天边的星 有我美梦作伴不怕伶仃 冷眼看世间情 万水千山独行找我登天路径 让我实现一生的抱负 摘下梦中满天星 崎岖里的少年 抬头来向青天深处笑一声 我要发誓把美丽拥抱 摘下闪闪满天星 俗世翩翩少年歌一曲 把心声写给青山听 漫漫长路远冷冷幽梦清 雪里一片清静 可笑我在独行要找天边的星 有我美梦作伴不怕伶仃 冷眼看世间情 万水千山独行找我登天路径 漫漫长路远冷冷幽梦清 雪里一片清静 可笑我在独行要找天边的星 有我美梦作伴不怕伶仃 冷眼看世间情 万水千山独行找我登天路径 让我实现一生的抱负 摘下梦中满天星 崎岖里的少年 抬头来向青天深处笑一声 我要发誓把美丽拥抱 摘下闪闪满天星 俗世翩翩少年歌一曲 把心声写给青山听 漫漫长路远冷冷幽梦清 雪里一片清静 可笑我在独行要找天边的星 有我美梦作伴不怕伶仃 冷眼看世间情 万水千山独行找我登天路径
华语群星《光海琉璃》https://c.y.qq.com/b 华语群星《光海琉璃》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c.y.qq.com%2Fbase%2Ffcgi-bin%2Fu%3F__%3D5oyYLh7&urlrefer=cba49e7d6bc007d5d382813b428d5de3 @QQ音乐
茶季杨《给你》https://c.y.qq.com/base 茶季杨《给你》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c.y.qq.com%2Fbase%2Ffcgi-bin%2Fu%3F__%3D8k0YLhF&urlrefer=1a4c65af786683474ddc2b0843b4684f @QQ音乐
复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 复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勤修清净波罗密,恒不忘失菩提心,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 勤修清净波罗密,恒不忘失菩提心,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华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如是经于刹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 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
桂琛禅师去参访玄沙禅师。玄沙问:“三界唯心,你是怎么体会的? 桂琛禅师去参访玄沙禅师。 玄沙问:“三界唯心,你是怎么体会的?” 桂琛指着椅子,问:“你叫这个是什么?” 玄沙回答:“椅子。” 桂琛说:“那你还没有领会三界唯心的真义。” 玄沙于是改口说:“我叫它作竹木,那你叫它什么?” 桂琛说:“我也叫它竹木。”
禅门公案古之有两位禅师出门,古时出家人都带有方便铲,两位云游 禅门公案古之有两位禅师出门,古时出家人都带有方便铲,两位云游天下,遇见死尸,一个用方便铲把死尸埋了,一个大摇大摆的走了看都不看一眼,请问那个是慈悲。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须参禅心平行直要啥开悟?开心就好。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须参禅 心平行直要啥开悟?开心就好。
孙露《月满西楼》https://c.y.qq.com/bas 孙露《月满西楼》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c.y.qq.com%2Fbase%2Ffcgi-bin%2Fu%3F__%3DqAkd63J&urlrefer=1ab0ce54329b497d950ce268ed64535e @QQ音乐
非也非也包不同黑白分明妙相融唯爱永生 非也非也包不同 黑白分明妙相融 唯爱永生
《春夜喜雨》作者:杜甫朝代:唐朝体裁: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 《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朝代:唐朝体裁: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齐豫《暮钟偈》https://c.y.qq.com/base 齐豫《暮钟偈》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c.y.qq.com%2Fbase%2Ffcgi-bin%2Fu%3F__%3DUxA6F3q&urlrefer=78f9d19742f852ceac2f1af39bf6112c @QQ音乐
十面圆照法界上千变万化你细品 十面圆照法界上 千变万化你细品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船子和尚偈 千尺丝纶直下垂, 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 船子和尚偈 千尺丝纶直下垂, 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 满船空载月明归。 作者 德诚 朝代 唐 体裁 偈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