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铃鸟qdpan 天铃鸟qdpan
关注数: 0 粉丝数: 18 发帖数: 3,870 关注贴吧数: 3
【在线视频】风姿花传——日本动画片《三国志》插曲 风は叫ぶ 人の世の哀しみを星に抱かれた静寂の中で胸を闻けば 燃ゆる血潮の赫は共に混ざりて 大いなる流れに---------------------------------风声呼啸呜咽 人世悲哀,独对星空寂静难耐.放开胸怀燃热血心潮彭湃,如江河奔流到海 人は梦见る ゆえに儚く人は梦见る ゆえに生きるもの呜々 呜々 谁も知らない呜々 呜々 明日散る花さえも固い契り 烂漫の花の下月を饮み干す 宴の杯君は帰らず 残されて伫めば肩にあの日の 誓いの花吹雪------------------------------------人生如梦,短暂无常 .人生一梦 ,才悟始终 呜呼呜呼,无人知晓.呜呼呜呼.明日花落红颜老花前月下,海誓山盟. 饮尽月色 ,杯尽盏绝人未老 尚留一点余念盼君回.肩头温存随花雪飞漂人は信じて そして破れて人は信じて そして生きるもの呜々 呜々 谁も知らない呜々 呜々 明日散る花さえも国は破れて 城も破れて草は枯れても 风は鸣きわたる --------------------------------------人生一信 如此残存人生一信,原来始终呜呼 呜呼 无人知晓呜呼呜呼明日花落红颜老山河破碎 断壁残垣草色尽枯 亦不过一场风絮知多少呜々 呜々 谁も知らない呜々 呜々 风のその姿を呜々 呜々 谁も知らない呜々 呜々 风のその姿を-------------------------------呜呼呜呼 无人知晓呜呼呜呼今日风姿窈窕呜呼呜呼花随风去香依绕呜呼呜呼 今日风姿窈窕
从赵丽蓉的大萝卜说起zt 著名艺术家赵丽蓉和巩汉林合作的小品“打工奇遇”,在国内早已家喻户晓,其中夸张的情节、搞笑的台词让人记忆犹新、百看不厌,她打工的那家饭馆,把大萝卜炖小萝卜称作是“群英荟萃”、二锅头兑水当做“宫廷御酒”,更让人捧腹。不过欢笑之余,仔细品一品,就名称而言,“群英荟萃”和大萝卜相比,真地要高雅很多,但不管怎么高雅,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就是萝卜。就像馆子里有一道菜,名叫“雪里开红花”,其实就是番茄汤,名称再高雅并不能改变其本质。 赵丽蓉的“大萝卜”在我们的政治生活中也有体现,你不能不佩服某些精英,他们解决现实问题本事没有多少长进,但却很善长搞一些新名词出来。比如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改制,工人“下岗”,那么什么是下岗呢?其实就是失业。但名字一改,还真能糊弄不少人,如果直呼失业,可有些不妥,因为失业可是全世界上至政府下至百姓都关心的大事,尤其是政府,失业过多,说明执政无能,会引发执政危机。但一叫“下岗”么,仿佛就有中国特色了,似乎只有中国有,别国没有了。还有“民营企业家”,名字好听吧,其实本质就是资本家。我们的精英真不含糊,如果直呼资本家的话,就会让人考虑,这家企业是不是过多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了?是不是损害了工人的劳动权益了?可“民营企业家”就不同,不仅让人淡忘剩余价值或损害工人权益这些令某些人不愉快的东西,而且有一种了不得的“英雄”味道。还有经济“疲软”“通货紧缩”,其实就是我们在政治经济学上讲的“经济危机”即生产相对过剩危机,精英们不敢直说,因为似乎经济危机只和资本主义结缘,社会主义国家怎么会有经济危机呢? 这些新名词的广泛使用,它们就像皇帝的新装,虽然麻痹了群众,到头来还是损害了自己。因为只有和谐社会,才会有利益永恒长青。
中国天气极端 北方似火炉 南方成泽国 北京八达岭高速清河收费站路口马路上电子屏幕26日显示,甚至出现39℃北京26日午后最高气温达摄氏37.2度,创下56年来历史同期最高值。河北邢台南宫市当天出现39.3℃,成为中国最热的地区。然而,就在北京、河北、河南、山东等北方地区“火球”高悬的同时,广东、四川、重庆等不少南方地区却是暴雨连连,成了一片水乡泽国。 26日的京城,阳光四射,温度节节上升,最高温达到了37.2度,八达岭高速清河收费站路口马路上电子屏幕显示,甚至出现39℃,据了解,这是因为柏油路面吸热关系,因此,该地温度值偏高常。而天津亦录得39度最高气温,是51年来5月份气温最高纪录。不仅北京,华北近日广泛地区出现酷热天气,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气温,都高于历来同期的水平。河北邢台南宫市26日当天的最高温达到摄氏39.3度,成为全国出现的最高温度,这是河北今年出现的最高温度,同时也刷新了河北历史同期高温记录。据北京气象台专家表示,多年观测来看,北京真正进入夏季的时间在5月下旬至6月1日之间,其中以6月初居多。从气温来看,今年北京入夏比往年提前了半月。 预计28、29日两天,京城依然是晴朗炎热的天气,白天最高温度在32-33℃之间,高温天气暂时得不到缓和。山东省气象台27日中午亦预测,未来24小时内,省内多个地市将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 而在中国南方部分地区却出现了与北方的烈日当空截然不同的天气,不仅暴雨连连,甚至下起了5月冰雹。广州等珠三角地区26日出现强雷暴雨天气,部分地区还降下冰雹。(网路图片)广州等珠三角地区26日中午过后上空乌云密布,出现强雷暴雨天气,黄埔、天河、番禺还降下了冰雹,当地居民目睹了十几年来难得一见的冰雹。而倾盆的大雨瞬间将黄埔区港湾路等数条街巷淹没,上百档口和单位以及公司遭遇水浸。黄埔、天河区的农田以及横沙村、珠江村等几个城中村大面积淹水。27日下午2时,广州再次黑云压城,暴雨如注,中山、珠海等地雷雨时更伴随8级大风,多个市县纷纷发布暴雨预警信号,多处道道路被淹,交通一度严重受阻。重庆市东部、东南部及中部地区大部分区县自23日开始,普降大到暴雨,其中彭水、奉节、涪陵、丰都等区县遭遇特大暴雨袭击,降雨量最高达158.1毫米。此次降雨过程雷电交加、来势猛、强度大,导致河水陡涨、山洪暴发,并诱发了多处滑坡、泥石流、岩崩等地质灾害。一连3天的狂风暴雨,大陆四川省将近500间房屋全倒,受到毁损的房屋更是高达5千多间,洪水几乎把农田淹没,居民看着破碎的家园,心中只有无奈。这场暴雨总共造成23人死亡10人失踪,根据估计经济损失高达5800多万人民币。专家认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北热南涝”的极端天气,将在未来呈不断增加的趋势。 @
【社会纪实】无锡拟为外来人口设门槛 称低素质人大量流入zt 2007年05月28日03:53   江南时报  本报讯 (记者 高小迪) 2006年,无锡人均GDP突破了7000美元。但当前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人口素质的约束。在过去几年里,无锡平均每年大约要用8万亩土地换取15%的GDP增长和20%的工业增长,而生态功能水平只相当于全省的65%,生态需求却高出40%。因此,提高人口素质成为解决目前发展约束的关键。昨日,来自国家计生委、北京大学等专家学者,针对这些问题和新近出台的《无锡市提升人口素质三年行动计划》在人口素质与城市现代化高层论坛上各抒己见。其中,为提升人口素质是否应该给外来人口设“门槛”的争论受到了绝大多数专家的关注。   在本次论坛上,无锡市委副书记赵旻抛出了“本地人才大量外输,外来低素质人口大量流入,使得无锡的人口素质总体提升的前景不容乐观”的观点。他认为,影响人口素质提升的现实矛盾突出表现在:城市化加速与人口素质提升缓慢、人口增长与人才短缺、人口流动聚积与人口整体体制改革滞后、产业结构调整迟缓与人口就业压力增大、人口布局不合理与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制约,以及人口红利效应递减和人口老龄程度加深等六大并存矛盾上。这些问题已经使得依赖人口数量增长推动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难以为继,成为影响无锡人口素质提升的瓶颈。   昨日参会的国务院研究室司长张大平也在调研中发现,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入城市,在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社会治安、文化传承等一系列问题。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宋林飞更是提出应提高“门槛”,实行“适度调控外来人口总量”的方针。   而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则认为,人的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灵魂”。处于城市化背景下的无锡要正确对待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社会公平问题,也就是要善待新无锡人、接纳新无锡人。他说:“新无锡人的出现是无法回避的。套句北京的宣传语,无锡是无锡人的无锡,更是全中国人的无锡。”“当然可以有素质筛选的门槛,以此提高新无锡人的人口素质。”他同时也提出,要慎纳新无锡人,建立健全新无锡人素质筛选和促进机制,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选择高端外来人口作为无锡的新市民,并在户口等方面开绿灯,提供优质服务。同时鼓励无锡本地人外出创业,大开大合,人口流动有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
【他山之石】英国一男子15岁当爹连生6个女儿 不堪重负欲做手术zt 2007年05月28日04:49   重庆晨报  据英国《星期日人物报》27日报道,英国男孩克雷格·亨特尽管才22岁,但他却已经是6个女童的父亲了。为了抚养一大群女儿,克雷格被迫早早离开了学校,开始养家糊口。在沉重的家庭负担压力下,克雷格决定接受输精管切除手术。   15岁当上“爸爸”   据报道,现年22岁的克雷格·亨特和凯莉·宾特是英国南约克郡唐开斯特市人,克雷格14岁时和凯莉偷吃了禁果。凯莉15岁时发现自己怀孕了。两人不得不离开学校,克雷格打工挣钱来承担起养家的责任。   克雷格找到了一份清洁工人的工作,并和凯莉同居在一幢3卧室的住宅中。不久,他们的大女儿贝基出生。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凯莉先后又生下了另外5名女儿。   养家不容易   面对6个嗷嗷待哺的女儿,克雷格和凯莉感到了巨大的生活压力。为了养家糊口,克雷格和凯莉每天早晨5点就得起床,克雷格去上班,凯莉则在家打扫房子,为孩子们准备早餐。克雷格每小时的收入只有6.25英镑,不过他们每周能收到80英镑的儿童福利金;凯莉每周能获得2英镑的收入救济和220英镑的儿童退税金额。   克雷格无法再承受第七个孩子的降生了,克雷格已做决定接受输精管切除手术。木子下图为:克雷格、凯莉和他们的6个女儿。
关于庞贝城的末日,我是看BBC:《庞贝古城 - 最后的一天》,推荐一下 【原 片 名】Pompeii - The Last Day【中 文 名】庞贝古城 - 最后的一天【出品年代】2003【出品公司】BBC【国  家】英国【类  别】剧情【导 演】Peter Nicholson【主 演】Rachel Atkins .... Plinia      Jim Carter .... Polybius      Rebecca Clarke .... Fortunata      Chrissie Cotterill .... Epidia      Jonathan Firth .... Stephanus      Martin Hodgson .... Gaius      Leigh Jones .... Sabinus      Neji Nejah .... Restitutus      Tim Pigott-Smith .... Pliny the Elder      Chad Shepherd .... Africanus      Alisdair Simpson .... Narrator      Katherine Whitburn .... Julia      Robert Whitelock .... Celadus      Inika Leigh Wright .... Hedone      George Yiasoumi .... Felix 【影片长度】50 Mins【内容简介】  重现古代最惨烈的自然灾难—大约2000年前,于公元79年的维苏威火山大爆发。  本片透过目击者的眼光,呈现庞贝城的最后二十四小时。有人试图逃离灾祸,有人惨遭夺命,其中有一人侥幸存活。小普利尼对这场惊人灾祸的说明,留存至今。透过他的解析、尸体所揭露出的线索,和从遗迹中起出的工艺品,庞贝城的最后一天得以再现。  这场人类悲剧的源头就是维苏威火山。它休眠了数百年,山坡也充满生机,却又突然爆发。在短短的二十四小时之内,它喷发出四十亿吨的浮石、岩块与火山灰,将庞贝和赫库兰尼姆这对双子城,覆盖于二十五公尺的火山碎屑之下。  「庞贝古城」这部影片探讨维苏威火山的再度爆发,以及这对庞贝居民的影响。庞贝居民力抗迎面而来的灾祸,被迫做出终将决定自身存亡的选择。
【历史乱弹琴】洪承畴悖论——神眷之子作品 首先请大家看一段报告:  《求是》杂志原副总编苏双碧,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原司长、清史编纂委员会顾问陈琪林,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副总编王宏志,福建省方志办副主任、福建省名人研究会会长卢美松,南安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洪本地,南安市政协主席姚重贺,中共南安市委副书记洪自强,泉 州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吴幼雄,泉州市洪承畴学术研究会会长龚丕尚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卢美松主持,姚重贺致开幕词。辽宁社科院副院长 谢肇华、辽宁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何溥滢联名发来贺电。  这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36篇。研讨会分三节进行,分别由王宏志、吴幼雄、刘凤云、陈支平、王思治、唐文基等六位专家、教授主持。王 宏志、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教授陈金陵、王思治、刘凤云、王政尧,辽 大学教授李治亭,福建师大历史系教授唐文基、王大同,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陈支平等几位专家学者在大会发言。与会专家学者围 绕洪承畴“审时度势、安邦济民”这一主题,依据史实,结合当时特定的 历史环境,对洪承畴在清初的历史作用,进行交流和探讨。大家一致认为:  洪承畴在以清代明封建王朝的更替中,对中华民族的统一,缓和满 汉民族矛盾,减少战争损失和生灵涂炭,以民为本,关注民生,促进社 生产力的发展等方面曾作出巨大贡献,是一位有功于国家,有利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杰出历史人物,必须给予充分肯定。专家学者还对进 一步加强洪承畴的研究提出宝贵建议,如将洪承畴的事迹编入乡土教材, 作为对中学生进行“成才之路”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等。  中共南安市委副 书记洪自强作了会议总结。 11月17日上午,会议还组织与会专家学者前往洪承畴的故乡英都 镇参观,受到当地干部群众和洪氏家族的热烈欢迎。专家学者们参观了 洪承畴少年时代读书处“溪溢馆”、云从古室、五世家庙群和昭惠庙等。  镇政府还在五世东轩大厅召开座谈会,镇长洪世杰致欢迎词,并简要介绍英都概况。《求是》杂志原副总编苏双碧就洪承畴研究和《洪承畴传》 的写作经过作了精辟而简短的发言。图:“承畴纪念园”牌坊
【分享】郭店简本《老子》全文 一、《老子》甲本 上1.1. 有状混成,先天地生,寂寥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焉,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2. 天地之间,其犹橐钥欤?虚而屈,动而愈出。2.1.至虚,恒也。守中,笃也。万物并作,居以须复也。天道云云,各复其根。3.1.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虺虿虫蛇弗蛰,攫鸟猛兽弗扣,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脧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3.2.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3.3.反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3.4.持而盈之,不若已。揣而群之,不可长保也。金玉盈室,莫能守也。贵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下4.1.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诈,民复孝慈。三言以为使不足,或令之有乎属:视素抱朴,少私寡欲。4.2.江海所以为百谷王,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乐进而弗厌。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罪莫厚乎贪欲,咎莫险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4.3.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于天下。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是谓果而不强。其事好长。4.4.古之善为士者,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是以为之容:豫乎【其】如冬涉川,犹乎其如畏四邻,严乎其如客,涣乎其如释,混乎其如朴,沌乎其如浊。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安以动者,将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4.5.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临事之纪,慎终如始,此无败事矣。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道恒无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知足,知【足】以静,万物将自定。4.6.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之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4.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恶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4.8.道恒无名,朴虽细,天地弗敢臣。侯王如能守之,万物将自宾。4.9.天地相合也,以逾甘露。民莫之命而自均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5.1.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泮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无有也,治之于其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5.2.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闭其兑,塞其门,和其光,同其尘,锉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5.3.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夫天多忌讳,而民弥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人多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滋章,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孔子标准像的“闹剧”与哈佛雕像“三个谎言”zt 先说孔子标准像   孔子基金会“发布”的“孔子标准像”,引起很大争议。基金会辩称,“发布”“孔子标准像”不是商业行为,而是为了给“文化传播和交流提供统一载体”。其实,这样的辩白有“此地无银”的嫌疑。自古以来,“文化传播和交流”就离不开商业活动,商业和文化本来也不是截然对立的。而若以商业为目的贩卖粗制滥造的文化产品和以文化为幌子谋求不正当的商业利益才是需要在道德上给予谴责的。 我想最主要的争议还是在于“标准”。“标准”具有唯一性或排他性。孔子基金会为孔子塑像本来无可非议,尤其在孔子故里。问题在于“标准”的依据在哪里,其他的机构(比如国际儒学联合会或者中华孔子学会)、其他的地方(比如香港、新加坡)为孔子塑像,难道就“不标准”吗?事实上,已经存在那么多的孔子塑像,可以说已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聚集区,难道那些塑像都不标准吗?基金会的发言人解释孔子的标准像来自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的“孔子行教图”。吴道子的画非常著名,但吴道子并非儒家学者,也不是孔子后裔,更没有“圣人故里”的籍贯,而仅仅是因为他的艺术水准“穷丹青之妙”,后世公认“天纵其能,独步当世”。吴道子更有影响的画其实是和佛教、道教以及民间鬼神信仰等题材有关。吴道子的“先师孔子行教像”被广泛接受也不是因为它的“标准”,而是它成功塑造了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形象,栩栩如生。 既然是塑像,就需要从艺术的标准去要求。既然是历史人物的塑像,就需要接受历史的选择和考验。基金会的发言人还说,现在国内出现了很多“神化”和“丑化”孔子形象的塑像,所以需要“标准像”,这也是似是而非的理由。历史上孔子的形象本来就形形色色,即使是画圣吴道子的“先师孔子行教像”也不是一家独尊。根据个人粗浅的观察,基金会“发布”的“标准像”失掉了吴道子画像所塑造的孔子渊博而和悦、认真投入而循循善诱的导师形象,那是不是“矮化”了孔子的形象呢?
【分享】巴顿将军横扫欧洲前的一次训话——看了真的很带劲! 弟兄们,最近有小道消息,说我们美国人对这场战争置身事外。那全是扯淡!美国人生来喜欢打仗,真正的美国人喜欢战场上的刀光剑影。你们今天到这里来,有三个原因:一,你们来这儿,是为了保卫家乡的父老乡亲。二,你们来这儿,是为了荣誉,因为此时没有其他更好地方可去。三,你们来这儿,是因为你们是真正的男子汉,真正的男子汉都喜欢打仗。今天在座的各位还都是孩子时,就崇拜弹球冠军、短跑健将。拳击好手和职业球员。美国人热爱胜利者,美国人对失败者从不宽恕。美国人蔑视懦夫。美国人既参赛,就要赢。我对那种输了还笑的人嗤之以鼻。正因如此,美国人迄今尚未输过任何战争,将来也不会输。一个真正的美国人,连失败的念头,都会恨之人骨。你们不会全部牺牲。每次战斗下来,你们当中可能会牺牲百分之二。不要怕,每个人都终究会死。第一次上战场,每个人都会胆怯。如果有人说他不害怕,那是撒谎。有人胆小,但这并不妨碍他像勇士一样战斗。如果他看到像他同样胆怯的战友英勇奋战,而他却袖手旁观的话,将无地自容。真正的英雄,是即使胆怯可仍旧坚持作战的男子汉。有的战士在火线上不到一分钟,便会克服恐惧。有的要一小时。还有的,大概要几天工夫。但是,真正的男子汉,不会让恐惧死亡战胜责任。荣誉和雄风。战争,是不甘雌伏的男子汉最能表现自我的竞争机会。战斗会逼出伟大,剔除渺小。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