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星酋长
帝星酋长
北洋水师吧忠实吧友
关注数: 113
粉丝数: 379
发帖数: 26,641
关注贴吧数: 22
韩国航母现在选型如何了? 是5万吨中型航母?还是3万吨两攻放大?
定远表哥的稀有图 定远的表哥,巨人号,军舰灰涂装,正准备舷侧齐射 4门主炮(2座炮塔),5门副炮(6英寸,左右各2,尾炮1) 图③,无畏舰时代,继承舰名的巨人号,也是对角线布局 图④,偶然看到某海战游戏的巨人号截图
萨克森级战列舰图片 图一,已改称呼linienschiff 图2图3,8门8.8CM副炮
『大型炮塔装甲舰』发展 搜集了一些资料,当代人确定了“炮塔舰”是发现的方向,1870-1890年代,battleship的发展路径,留点资料免得手机资料丢失 图①,君权级原厂模型 图②,艏尾楼低干舷舯部旋台炮塔,巨人级 图③,低干舷旋台炮塔,特拉法尔加级 图④,低干舷加高露炮塔,海军上将级 图⑤,高干舷露炮塔,君权级 显示了主力舰除了注重防护,不断提高适航的措施 最终成品,是有个渐进过程。
是谁淘汰了“铁甲舰”?是否存在“前无畏舰”时代? 看到B站有up主,讲解战列舰发展,这本是好事,但科普的两点内容却令人失望,完全错误。 先说我的答案: 问题一:“铁甲舰”是被“无畏舰”淘汰 问题二:不存在“前无畏舰”时代,“前无畏舰”包含在“铁甲舰”时代,是“铁甲舰”中的一个时期,是最终优化后的“铁甲舰”
北洋也时刻留意英国军舰改造 英国大力神号,一条过时的铁甲舰,于1892年完成现代化。最显眼的是撤除风帆与一座桅杆。加装探照灯,加装6门120速射炮,6门的数量可能涉及火力密度。 当时的经验,首先不改造主炮。 ①新型磨盘炮架(中轴自转炮架)没有轨道,影响射界,降低战斗力。新型炮架需要在炮房开孔,切除装甲,形成凸位,再将装甲恢复,装甲需改为带弧度,这是开销。 ②新主炮,是一笔昂贵的开销,而旧主炮更曾经是一笔昂贵的开销。 ③弹药需重新配套,即使更换的口径相同,弹药长度也不可能相同,这又是开销。 ~ 定远舰与该舰有一样的2桅杆、3了望台英式布局。出厂的定远舰只有2瞭望台,后来加装了新瞭望台。 这让我产生联想,留学于英国的北洋军官团,也经常留意英国的新资讯。当年刘步蟾建议将前后210炮,换为与1880的阿贾克斯级相似的150炮。 ~ 制定为每艘铁甲舰升级6门120速射炮,关注英国的经验,也经常与洋员军官交流。
前无畏其实也是铁甲舰 这本书,将1860到1905年,即无畏诞生之前划分同一时代,我认为说的很正确。 前无畏是后人刻意划分,指的是无畏之前,所有过时战列舰。 而真正称呼为“战列舰battleship”是巨人号(图②),诞生于1878年,比君权号还要早10多年。 君权号只是材料与技术进步,所以可以造得高干舷,其它并没有什么进步。中轴线布局,铁甲舰有。速射副炮,铁甲舰有。以后的二级主炮,铁甲舰有。电气照明、探照灯,铁甲舰也有。 前无畏其实就是铁甲舰(战列舰本就是铁甲舰的一种,这里说的都是铁甲战列舰)
波将金号战列舰模型
速射炮到货之后 图①是定远想象图 图②是开济,圆形耳台 图③是南琛,方形耳台
感谢WG,终于完梦 今年夏天就能玩上
阿姆斯特朗炮舰——响尾蛇号 这是1条阿姆斯特朗·米切尔公司于1886年建造的炮舰,模型是船厂(阿姆斯特朗·米切尔公司)制作的。线条十分优美,长50.29米,宽8.84米,排水量715吨;1200匹马力,航速13.5节。 6门102毫米炮(中心自转式/磨盘式),构型铁肋木壳,后续改进为全钢。
战列舰始祖蹂蹑 这张是蹂蹑号现代化后的照片,主炮由12英寸前膛换为10英寸/32倍后膛(BL),副炮全部安装在上层建筑,由57mm/40倍速射炮*6,47mm/50倍机关炮*8组成
[清晰]富士号照片与装甲构成 资料留存
萨克森装甲舰改装的前后对比 改完,浓浓的蒸汽朋克风格。主要进行了延寿,更换8台新锅炉,更换主机,增加1节,至14节。拆除4座烟囱,新烟囱加高1.5米,拆除4门37机炮,增加2门速射炮,最后为6门260/22倍主炮,8门88/30倍速射炮。
关于经远尾炮的加装位置推测 最近翻阅了,济远舰母型英国“鲁珀特”的后继型号,“征服者”的图纸,装备2门12英寸主炮,4门6英寸副炮。 副炮分为2层,2门在舷侧甲板,2门在舰尾尾楼内。 其尾炮也作为舷炮,具有90度(向后)+35度的(向前)的射击角度。后来现代化,将舷侧甲板副炮,加装耳台,形成90度(向前)+90度(向后)的角度。 经远的尾炮加装,应该是参考英国的装甲海防舰。
还原北洋舰队『克虏伯快炮计划』炮位布局 根据真实历史上,北洋舰队21门申购克虏伯快炮,进行炮位布局还原
北洋舰队无法加装速射炮? 总有人说,北洋舰队的军舰不适合改装,罗列如下: ①设计不行,船艏对敌。 ②吨位没有富裕,很难加装。 ③强度有问题,只能原炮位更换。 以上本人都认为很荒谬,同期德国铁甲舰,各种现代化加装,涵盖150炮、105炮、88炮。老李都已经向朝廷递奏折,明确加装(添加)21门速射炮,其中只有威远是1门古董主炮,换3门105速射炮。 德国佬眼里,无非就是角铁+铁板,做成耳台,怎么成了非常艰难的事,清朝已经能用原材料组装军舰
凯撒,请检阅! 萨克森号装甲舰,准备接受检阅
德国人理解的“远洋铁甲舰”与“近海铁甲舰” 最近,有吧友争论萨克森究竟是不是“近海铁甲舰” 这个问题,要按德国人的理解。 德国在1875年~1878年分别建成2种铁甲舰,设计吨位都是7000吨级 装甲巡航舰(Panzer Fregatte)执行远洋任务,德皇级 主要执行殖民地巡航,如非洲、南太平洋群岛。 装甲护卫舰(Panzer korvette)执行近海任务,萨克森级 主要执行德国本土、地中海巡航。 硬要说它们之间最大区别,其实是有无配备“全套风帆索具”,萨克森被认为是“近海铁甲舰”主要是吃了这个亏 当然,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风帆逐渐被取消,两者合并为“装甲舰(铁甲舰)”
终于明白李凤苞看到这艘巨舰是什么心情了 虽然看不到实物,但这个角度的写实油画可以领会,英弗莱息白的强大。 再看到这份布局图,除了主副炮、还有一堆五管机枪、小炮,确实火力强劲。
一张英国铁甲舰,架退主炮炮位图 架退式前膛炮,全套附件与工具,炮位上有待发炮弹
英国强大号(1866)铁甲舰原厂模型 强大号(Powerful)原厂模型,古董级半边模型,改舰未建成,炮塔为全中轴设计,大小共6座炮塔,3座三脚桅杆,主炮为双联装9英寸前膛炮,炮塔上方为飞桥,飞桥覆盖全舰。
富士号战列舰原厂模型 金光闪闪,让船主觉得买这船买对了
天生就少了2门主炮的定远 非常直观的对比,硕大的基座,特制的炮罩,却塞下了牙签,为了性价比减配
定镇升级方案 强劲有力
炮弹的材质影响战斗力 北洋舰队决战日军防护巡洋舰,穿甲弹自然无用,指望穿甲弹能准确击中穹甲要靠运气了,换来的可能是多发过穿,日军活蹦乱跳。 对付日军依然要靠开花弹(高爆榴弹),炮弹材质分铸铁与锻钢。锻钢炮弹性能比铸铁弹当然是好很多,但价格、工艺也是相应的,昂贵且很难于生产。 北洋舰队配备的所谓4.5倍“长开花弹”实际上就是锻钢高爆榴弹,4倍“短开花弹”则是铸铁高爆弹。 炮弹等重的情况下,锻钢弹可以凭借更高的强度削薄弹体壁厚,从而拉长弹体增大装药量。锻钢炮弹当时中国是没法自产的,能造的只有铸铁弹。 弹种表里面装药量差了一倍,36公斤与18公斤,另外炮弹材质的好坏,也涉及到杀伤力,锻钢毕竟比较硬,铸铁比较软,爆炸后的破片数量多少,破片的乱穿效果也与材料息息相关。 海战中4.5倍锻钢榴弹只有3发,用了铸铁的多少发2.8倍与4倍,比例不清楚,2.8倍可能占了大多数,而且质量工艺很差。305主炮尚且这么穷,巡洋舰的210炮就更用不起。天朝老爷的开源节流,节到海军利器变钝器。 图①是2.8倍铸铁榴弹 图②是4倍铸铁榴弹 4.5锻钢榴弹,赏给日军了,如果用上长倍径炮弹,那相当于击中日军更多短倍径炮弹
“中国战列舰下水致辞”德文原文稿 近期,海军史研究者在德国联邦档案馆发现1881年12月8日“中国战列舰下水致辞”德文原文稿,原文用“Schlachtschiffe der chinesischen”,汉译“中国战列舰”;图① 历史上外文共2次出现该词(未含外文合同,原建造商已破产),第2次为北洋舰队外籍成员于1897年死后的墓碑使用过,墓志铭上英文刻写了“THE CHINESE BATTLE-SHIP”,汉译“中国战列舰”。图②图③
济远-影响北洋全军的重炮巡洋舰 北洋舰队有5艘核心210重炮巡洋舰,分别是济远、经远、来远、致远、靖远,而济远的设计影响后4舰的设计。当初由于经费问题,济远降级为防巡,尺寸参考了英国正在改建的“赫士本”铁甲舰。 “赫士本”在1881-1883年进行大改造,拆除了所有上层建筑重新设计。由于跑不块,无法实施撞击的战术,干脆就把铁甲舰上的围堰铁甲堡也拆了。 去掉铁甲后,重量轻不少,防护使用“穹甲”代替。前面说了,济远的尺寸参考“赫士本”,所以两者长度是一样长,都是长72米。但由于经费问题,济远吨位自然要削。所以济远舰体宽度减至“黄蜂”级炮舰一样的10.36米。 4331吨的“赫士本”主炮本来用的1门305前膛炮,后来增加为2门,尾炮为2门6英寸炮。济远与“赫士本”一样长,但宽度削了,吨位自然只有一半。2300吨只能用露炮台布置2门210后膛炮,如果改用260毫米主炮,数量只能降为1门,火力密度会降低。 当然,济远的舰炮布局,不完全照抄“赫士本”,因为它当时也在改建。那就抄了比“赫士本”迟了2年设计的“鲁珀特”,尾炮由炮郭变开放炮位,基于节约造价,数量由2门变为1门。 济远主炮防护是14英寸厚的露炮台,而“鲁珀特”是14英寸厚的旋台炮塔。这是因为旋台炮塔太重,需要驱动炮塔的机械设备也很重,而露炮台解决了这些问题。 所以,就整理了北洋5条重炮巡洋思路。为什么有双联装210主炮?为什么炮塔装甲这么厚?为什么济远穹甲这么低?
经远舰如何加尾炮? 经远舰加尾炮,大家都说难,难在舰尾就是军官生活舱,甲板是轻结构,无法加大炮。那为什么不在舰尾的2门小炮下功夫呢?舷侧加角铁,再加2个耳台,对于国内船厂不难吧?尾炮也可以是舰尾舷炮,布局像缩小萨克森,PS效果图显示,也不显得唐突,挺顺眼。
「随便画」速射炮定远舰 上次提过,北洋舰队历史上买12门120毫米速射炮安装在定远、镇远,个人吹测安装在6个炮郭,补张清晰点的图
定远的6门速射炮安装后效果 定远是唯一主炮加高,而又没有安装炮郭的铁甲舰,实际上当时甲板炮防护都很差,战时很快就会被洗没; 而大家说干舷低,甲板上浪,这是当时铁甲舰普遍的特征,只有材料是全钢装甲的前无畏才能改变(换代);
百分百巧合的思路 偶然,发现网友的作品。与我设计思路一样,单主桅,舰炮口径略有出入,这位网友说从不上贴吧。 图①是我之前的设计,双联装305毫米35倍主炮,4门210毫米35倍二级主炮。
法国的仿不屈号铁甲舰 法国1882年设计的布伦努斯(Brennus)铁甲舰,这个设计已经很接近之后的巨人级铁甲舰,中轴线加高的上层建筑与舰身融为一体,法国很喜欢开密密麻麻的舷窗
佩拉约号铁甲舰,陆战队火炮 安置在这里,应该是准备吊上小艇
热发射,是不是要经常刷漆? 发射后一片黑,这是油漆烧蚀吧,图片是韩国驱逐舰的Mk-41
日本构想的出云号最终改造 主要还是操控直升机为主,加装滑跃甲板会减少直升机起降位,因为反潜还是出云号的主要业务,而搭载F-35B主要还是为了护航
战败国发展航母为什么没有谴责与制裁? 难道当初投降后,没有与战胜国签署放弃进攻武器吗?就像一战后的德国,军舰数量与种类进行限制
什么!?胡德是最烂战列??? 什么???283小水管沙恩也叫强战????
定远舰改装(主力重炮战舰) 安装致远舰沉重的双联装210mm主炮作为次口径主炮,该主炮重量约25吨左右,由于定远能搭载2艘15.7吨的鱼雷艇,所以重量由这里平衡; 2门150副炮移位,并升级为中心转轴液压炮架,提高副炮性能; 清空所有射界障碍,只保留1根桅杆用于瞭望,与经远级外观相似,迷惑日军,加固飞桥并保留; 所有舰炮集中于铁甲堡,仿照母型萨克森级,更快速提供弹药,与萨克森级的箭型布局正好相反,火力相当于加强了1艘经远级。
萨克森级最后作为战列舰退役 有意思的发现,1898年萨克森级铁甲舰,被纳入战列舰队,参与战列线,满25年退役。没有炮塔的中央炮房铁甲舰奥尔登堡也踢入战列舰队;经过改装,舰体延长的齐格弗里德级铁甲舰可参与战列线,但依然归属海防舰。
北洋最初的豪华建军计划 按照艾丹·多德森写的《德国主力舰图解百科 1871-1918年》,萨克森改进型/定远级最初是先下单2艘,1881年9月13日再下单3艘,按订单是合计5艘定远级(大型),额外再加5艘铁甲舰(较大),如果计划不变,那1894年参战阵容应该如下: 大型铁甲舰×5 ①定远 ②镇远 ③济远 ④定远四号 ⑤定远五号 中型铁甲舰×5 ⑥、⑦、⑧、⑨、⑩
全铁甲建军的北洋水师 如果当初选择正确,正确选择了铁甲舰,1888年建成一支亚洲全铁甲舰队,那甲午海战阵容,应该如下↓ [铁甲战舰] ①定远 ②镇远 ③济远(定远的姐妹舰,没有选择巡洋舰,不将就)× [铁甲炮舰] ④平远(船政争辩,赢得朝廷拨款) ⑤平远二号 ⑥平远三号 [旧军舰] ⑦超勇⑧杨威 [外援舰] 广东水师甲乙丙三舰 那北洋舰队核心主力是3定远+3平远,外加超勇杨威(妥善维护),全员均为大口径:12英(305)寸主炮×12门,10英寸主炮(254与260)×7门,联合舰队应该在北洋第一轮冲击下岌岌可危
威风堂堂的莫尼特-新铁甲舰队(合辑) 南北战争后,美国对莫尼特铁甲舰(浅水重炮舰)情有独钟,除了保留一定数量的南北战争时期的莫尼特,还建造了一批新舰,最近收集资料,发个特辑持续更新。
缅因号铁甲舰(二等战列舰)另外一个版本 图①缅因号的另一个版本,主炮口径依然为10英寸(254mm),尺寸无大变化;桅杆向中心靠拢,主炮加高,高于主甲板,干舷加高;副炮依然为6门6英寸炮。 图②实际采纳的缅因号方案 图③实际建成的缅因号
《现代舰船》增刊这种插画明显就是错的 图一是68元的《现代舰船》增刊 图二是“人力推动主炮” 图三是设计师哈克对主炮的细节描述 在一年前,就有人对这张插画表示质疑,没想到居然还是使用了这张错误的“人力推动主炮”插画
定远舰原厂的模型照片 造船厂的模型,细节丰富,比现在博物馆模型好太多
《现代舰船》还是对“铁甲舰”认知不清 “铁甲舰”是一个泛称,而并不是舰种,定远是铁甲舰,经远也是铁甲舰,扶桑也是铁甲舰。就如同现代,“”神盾舰也是个泛称,而并不是舰种。 图1是《现代舰船》增刊的错误解读。 图2是定远舰当初的合同,清朝写明是“铁甲战舰”。 图3是北洋外籍军官“马吉芬”的墓志铭,写着“中国battleship(战列舰)指挥官”
安德烈亚.多里亚改装后 为何在②号炮塔安装1个这样的部件
7门前主炮的乔五 人类是视觉动物,英王乔治五世级一直被认为火力孱弱。最大原因就是B炮塔的2联装主炮,2联装不符合时代的进步。 现在主炮数量不变,将B炮塔换成3联装,舰尾由4联装削为3联装,火力依然不变。即4+3+3的布局,舰艏7门主炮,视觉增强。由于前主炮使用率最高,也是效率上提高。 协调就是颜值,颜值就是战斗力
原来定远级是有改进型的 张黎源说,当年广东粤洋水师曾经考虑过买铁甲舰,而且是定远改进型
这次救援完美结束 可以直接下班了,不用再熬8小时了
意大利滑跃两攻,兼做航母 意大利平头两攻加滑跃甲板,比075小,3.3万吨。现在滑跃甲板基本是两栖攻击舰标配,看来固定翼上舰是趋势。
俄罗斯海警值得学习 没想到,驱离45型驱逐舰是俄罗斯海警,更没想到的开火的是AK-630这种小炮
075“渔神”级增加固定翼功能设想 首批3条075兼顾训练舰功能,减轻航母负担,拥有多任务能力。 ①075加装14°滑跃甲板,增加阻拦索。 ②升降机位置与“胡安·卡洛斯一世”级极度像似。 ③“海山鹰”轰击/教练机上舰,现已有舰载机版,有着舰尾勾,并且有对海/对地打击功能,机体尺寸小,实用性强。
两栖舰队旗舰 现在最高军衔是大校
日本将对出云级彻底航母化 出云级2艘加装滑跃起飞甲板,成为航空母舰
“经远”级铁甲快船的设计细节 本文节选自“经远”级设计师鲁道夫·哈克在1896年发表的文章。
中华帝国海军-海军列表-北洋舰队 1888年天津
“定远”级铁甲战舰的设计细节 本文节选自“定远”级设计师鲁道夫·哈克在1896年发表的文章。
看舰名,两栖攻击舰也是航母 从命名可以看出两栖攻击舰也是航母,早期两栖攻击舰也是航母改装的,主要还是倾向于航空操作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