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人锋骨 傲人锋骨
关注数: 0 粉丝数: 23 发帖数: 18,140 关注贴吧数: 2
【高考宝典之二】英语改错题技巧总结 高考英语改错题解题技巧与练习 一、高考英语改错题的题型特点: 高考英语改错题一改传统的单句改错,代之以篇章为单位的短文改错。这不仅要求考生有更高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迫使考生摆脱孤立片面的思维定势,以一种连贯的思路、整体的眼光去适应这一题型。 高考英语改错题为一篇短文,十道小题。错误类型的分布情况比较稳定。在十道小题当中,一般需改动5-6处,添加和删除共3-4处,不需改动即正确的为1处。高考英语改错题的另一显著特点是每小题只需改动或增删一词或一处(正确的小题除外)。 二、正确的解题方法 因为高考英语改错题是以篇章为单位的短文改错,这就要求考生有整体观念。因此,考生应先从头到尾通读全文,在正确理解或大致正确理解甚至在猜想原文的前提下,再仔细推敲需要改正或添删的内容。找出错误并改正后,还需要再通读全文,从整体上来检查被改正后的短文意思是否通顺,逻辑概念是否严密合理,结构是否正确。 三、错误类型 笔者对1996年以来的高考英语改错题作了细致的分析并加以归类后,发现错误类型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为了既节省篇幅,又方便读者查阅原题,本文从历年的高考英语短文改错题中抽出句子为例,并在例句后注上出自哪一年的第几小题,如(1996.86)意为该例句出自1996年高考英语改错题的第86小题。另外,例句中非属某特定错误类型的错误已被笔者改正。) 1、动词时态 从过去6年的高考英语改错题来看,每年都有时态错误的小题,而且改动基本集中在一般过去时与一般现在时之间。时态的更改要以上下文的主体时态为依据。 (1)They offered me coffee and other drinks.We have a good time talking and laughing together. had(1996.92) (2)Dear Bob, Hello.I learn about you from my English teacher Miss Fang. learned(1997.86) (3)My favorite sport is football.I was a member of our school football team. am(1998.86) (4)I am happy with any programme but the others spent a lot time arguing... was(1999.92) (5)I remembered her words and calm down. calmed(2000.83) (6)They did not want me to do any work at home;they want me to devote all my time to my studies so that... do(2001.79) (7)The time passes quickly.Evening came. passed(2002.82) 2、名词单复数 单复数互改是高考英语改错题的基本题型之一,改动的依据有:一是根据名词前的修饰限定成份;二是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1)They were eager to know everything about China and asked me lots of question. questions(1996.94) (2)We study quite a few subject,such as maths,Chinese,English and physics. subjects(1997.91) (3)We practise three times every week and often watch football match on TV together. matches(1998.88) (4)She said that she and my schoolmate all wished me success,but... schoolmates(2000.77) (5)...;they want me to devote all my time to my studies so that I'll get good marks in all my subject. subjects(2001.81) (6)On the way up I was busy taking picture since the scenery was so beautiful. pictures(2002.82)
〓英语教学〓五年级上册英语教学 unit1 【教材分析】 《My new teachers》 是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本单元要求学生能简单描述自己教师体貌特征及性格特点;能询问学校里教师的情况。本单元分为六个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学Part A 的Let’s learn的单词,并复习相关的知识。 【学生学习状态分析】 1、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农村学生,英语基础很薄弱。 2、本课中学生刚接触五年级老师,感觉很新鲜,很想进一步了解新老师。 3、实践证明,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另外五年级的学生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意识、竞争意识。所以本课出现了许多动作模仿活动、小组竞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及合作能力,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听懂Do you have new teachers?并作出回答。 2、能听、说、认、写以下单词:tall、 short 、kind 、strict、 thin 、English teacher 、math teacher 、music teacher 、PE teacher。 3、能合作阅读完成Let’s find的任务。 4、初步感受Let’s chant。 ★  过程与方法目标:任务驱动;师生、生生合作交流。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会对老师的描述,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老师,使师生关系更融洽。 2、通过模仿表演,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信心。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Let’s learn的单词及理解Do you have new teachers?并作出回答.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单词卡;任务表。 【教学策略】 ★  教法:本课主要采用TPR教学法、演示法、任务引导法。另外,在教学时还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比赛、抢答等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 ★  学法: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动作模仿法、讨论交流法、评价竞争的学习方式进行。 【教学内容】简单描述人物特征及部分课任老师的称呼。 【教学过程】 一、Warm-up 1、师自我介绍,打招呼 2、提问简单的问题帮助学生复习旧知,并引出相关教学内容。参考如下: T:Now I have a test for you .(拿着英语书)What’s this in English? S: English book.   T: Yes. I will teach you English ,so I will be your … S: English teacher. 3、单词卡出示English teacher,并带读。 4、T:I never teach you before ,so I’m you new teacher.( 单词卡出示new teacher 生跟读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Unit 1 My new teachers(课件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打招呼,提问,拉近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兴趣,并且以自身是新教师为切入点引出课题,过渡自然。 二、Presentation 活动一:学习Do you have new teachers?并作出回答。 1、生读题后,师指着自己示意学生T: Do you have new teachers?生作出回答。 2、出示Do you have new teachers? Yes。带读,分小组读,并作出评价。 3、玩“唱反调”游戏。规则:生跟读,师读大声,生就读小声。反之,则相反。 4、生互玩“唱反调”游戏。
【教学技能】如何将教学光盘里的“Flash动画”为你所用 <P>在每册牛津英语教参里才有两张配套光盘,我们经常会用它来辅助教学,自制课件时,我们其实可以将其中的图片或Flash动画提取,并制件到自己的课件之中。下面我们来解决两个问题:</P> <P>一、将Flash动画从教学光盘中“揪”出来。<BR>1. 将光盘放入电脑光驱,自动运行后将之关闭,也就是说不要进入播放模式。<BR>2. 打开“我的电脑”,右击光驱图标,选择“打开”。<BR>3. 打开contents文件夹,进入data文件夹,会看到如下图标: <SPAN id=attach_19332 onmouseover="showMenu(this.id, 0, 1)" style="DISPLAY: none; LEFT: 213px; POSITION: absolute; TOP: 2010px"></SPAN> </P> <P> </P> <P><BR>4. 如“lj006”就是各单元名,进入其中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有耐心的朋友只要稍微找一找,复制出来即可。  </P> <P> </P> <P> </P> <P>二、将提制出来的Flash动画“融”入我们的课件。</P> <P> </P> <P>1. 将Flash动画文件,如“KW006a”与PPT文件放入<FONT color=red>同一个文件夹</FONT>。</P> <P> </P> <P>2.  打开PPT文件,插入一张新幻灯片,点击“视图”—“工具栏”—“控件工具箱”。</P> <P></P> <P> </P> <P> </P> <P>3. 点击“控件工具箱”中最后一个“锤子、螺丝刀”形状的“<FONT color=red>其他控件</FONT>”,选择“Shockwave Flash Object”。</P> <P></P> <P> </P> <P> </P> <P>4. 用鼠标在幻灯片上“拖”出一个信封状矩形,根据需要<FONT color=red>调整</FONT>其大小和位置。</P> <P></P> <P> </P> <P> </P> <P>5. 右击该矩形,选择“属性”,在新出现的属性“Movie”栏中键入Flash动画的<FONT color=red>文件名.扩展名</FONT>,如“KW006a.swf”,Flash动画的扩展名为 .swf 。</P> <P></P> <P> </P> <P>6. 关闭“属性”栏,观看放映吧!</P> <P> </P> <P>这样,教学光盘中的Flash动画就进入你的课件了,动手试试吧。</P> 
【语文教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及资料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壮观的涌潮呢? 首先,这与钱塘江入海的杭州湾的形状,以及它特殊的地形有关。杭州湾呈喇叭形,口大肚小。钱塘江河道自澉浦以西,急剧变窄抬高,致使河床的容量突然缩小,大量潮水拥挤入狭浅的河道,潮头受到阻碍,后面的潮水又急速推进,迫使潮头陡立,发生破碎,发出轰鸣,出现惊险而壮观的场面。但是,河流入海口是喇叭形的很多,但能形成涌潮的河口却只是少数,钱塘潮能荣幸地列入这少数之中,又是为什么? 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涌潮的产生还与河流里水流的速度跟潮波的速度比值有关,如果两者的速度相同或相近,势均力敌,就有利于涌潮的产生,如果两者的速度相差很远,虽有喇叭形河口,也不能形成涌潮。 还有,河口能形成涌潮,与它处的位置潮差大小有关。由于杭州湾在东海的西岸,而东海的潮差,西岸比东岸大。太平洋的潮波由东北进入东海之后,在南下的过程中,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右偏移,使两岸潮差大于东岸。 杭州湾处在太平洋潮波东来直冲的地方,又是东海西岸潮差最大的方位,得天独厚。所以,各种原因凑在一起,促成了钱塘江涌潮。 钱塘江大潮,以其“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壮观景象,吸引着无数人前往观看。是世界著名的两大涌潮之一,“钱江潮”在纳入现代旅游产业开发之后,曾创下三五天之内聚散百余万自费游客的纪录。然而,在潮水迷人的诱惑下,却暗暗藏匿着凶险。据有关报道,每年,都有人因观钱江潮而丧生,仅今年夏天,钱江潮水已吞噬了20余条生命,受伤者更多。 人们对涌潮成因和规律的无知,是出现悲剧的一个主要原因。潮汐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农历初一、十五涨大潮。此时,月球、地球和太阳三个天体差不多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与太阳的引潮力几乎作用于同一个方向,两者的合力最大,海水就涨得最高,落得最低,即大潮。到了初八、二十三,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置形成直角,此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两者合力最小,这时出现两次最低的高潮和最高的低潮,称为“半日潮”,通常,地球上绝大部分地方的海水每天出现这种潮。有些地方,两次高潮与两次低潮的潮差很大,涨落时间不等为“混合潮”。有的地方一天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高潮和低潮之间大约相隔12小时25分,称为“全日潮”。 “钱江潮”主要由杭州湾入海口的特殊地形形成,杭州湾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是一个典型的喇叭状海湾。出海口江面宽达100公里,往西到澉浦,江面骤缩至20公里。到海宁盐官镇一带时,江面只有3公里宽。起潮时,宽深的湾口,一下子吞进大量海水,由于江面迅速收缩变窄变浅,夺路上涌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便都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到大夹山附近,又遇水下巨大拦门沙坝,潮水一拥而上,掀起高耸惊人的巨涛,形成陡立的水墙,酿成初起的潮峰。“钱江潮”每日两潮,间隔约12小时,每天来潮往后推迟约45分钟,成规律地半月循环一周。潮头最高达3.5米,潮差可达9米。 近年来,钱塘江周围环境有很大改善,两岸修起了防洪堤,路面铺着彩色地砖,路边植起了草皮,到了夏天,去江边看潮、乘凉、欣赏夜景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一对对谈情约会的恋人,他们喜欢走下防洪堤台阶看潮,当潮水如雄狮惊吼跃起,激浪千重,向人扑来时,观潮者往往措手不及,没有思考的空间,人已被巨浪吞噬了。江边埠头上写有“涌潮危险游人止步”的警示语,观潮心切的游人总是看不见,而到了晚上,要想看也看不清了。据江边居民反映,一些青年,往往站在地势较低、不是观潮点的地方观潮,不懂潮水涨落规律,也不清楚潮水的威力能伤人性命,就那么糊里糊涂,年轻的生命一去不复返。 但目前也有加外的理论,同样无法解释为什么是准确的8月18日: 潮汐的成因需要重新解释。 一、在此,我们必须先把牛顿的"引力"的作用与后来变为"引力场"的作用分开来说明。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