煜位 煜位
关注数: 78 粉丝数: 1,794 发帖数: 17,953 关注贴吧数: 431
手机玻璃被康宁垄断了吗?国产手机玻璃现状如何? 目前智能手机屏幕上都会有玻璃面板保护,而生产手机面板比较著名的企业有伯恩光学,蓝思科技等等,其中伯恩光学提供了全球超过50%以上的手机面板玻璃。 但是对于伯恩光学和蓝思科技这些企业来说,他们只是手机玻璃的加工厂家,他们所使用的玻璃基板还是要依赖于玻璃生产企业的,目前全球有很多玻璃生产企业,但真正能够生产出符合手机屏幕要求的企业其实很少。 而在这些能够提供手机玻璃基板的企业当中,康宁是最著名的一家,在2011年到2015年之间,康宁大猩猩玻璃是非常著名的,当时很多手机厂家在宣传的时候都以康宁玻璃作为卖点之一,虽然最近几年手机厂家很少宣传康宁玻璃了,但是大多数大品牌企业所使用的手机玻璃仍然是以康宁玻璃为主。 比如目前蓝思科技是苹果主要的手机面板提供商之一,但是蓝思科技所使用的玻璃基板也是向康宁采购的,也就是说康宁是蓝思科技的上游厂家,伯恩光学也是一样道理。 而康宁玻璃之所以深受各大手机厂家的欢迎,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生产的玻璃确实很好。 康宁是美国一家玻璃生产企业,原来他们主要是为军工企业提供玻璃,美国很多武器上所使用的玻璃,去比如战斗机使用的玻璃都是由康宁提供的,另外包括马斯克的一些飞船玻璃也是由康宁提供的。 康宁开始做手机玻璃源自于苹果手机, iPhone刚推出来的时候,乔布斯亲自找到康宁玻璃,希望他们能提供能耐刮、耐磨、防摔的手机玻璃,最后康宁才正式进军手机玻璃业务。 依靠他们在军事玻璃上的技术积累和优势,很快康宁就研发出了很有优势的大猩猩手机玻璃基板,而且这种手机玻璃基板经过多次升级之后,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顶尖的手机玻璃基板。 康宁大猩猩玻璃的优点是非常耐磨,可以防止刮花,比普通的玻璃要更加轻薄,而且硬度好还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可以抗击冲击,使用康宁玻璃的手机,从1米5左右的空中掉下,基本上能够完好无损。 可以说目前康宁手机玻璃是全球最好的玻璃,比一些日本手机玻璃巨头还要好,比如日本旭硝子、板硝子、电气硝子等进口原材料玻璃化学强化后,应力值大概在450~700MPa,而化学强化后的康宁玻璃的应力值可以达到600MPa以上。 因为质量过硬,所以目前很多手机以及其他电子产品的玻璃都是采用康宁玻璃基板,据统计,目前全球有60多亿部电子终端使用了康宁玻璃,有近50家手机厂商与康宁有合作,是手机行业最主流的玻璃。 但康宁玻璃使用广泛并不代表着她就垄断了手机玻璃行业,实际上除了康宁之外,目前还有不少企业能够提供手机玻璃基板。 比如日本的旭硝子,电气硝子在全球手机玻璃基板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这两者占比大概在20%左右的市场份额。 另外我国香港科立视,以及深圳南玻集团都具备生产玻璃基板的能力,只不过这些企业生产的玻璃基板质量跟康宁、旭硝子这些顶尖企业没法相比,所以真正使用在手机上的很少,他们大多都是用在一些LCD液晶面板,电脑或者其他触摸屏率相对比较低的电子产品上面。 当然除了南坡这些集团之外,实际上华为在前几年已经开始自己研发手机玻璃基板,还申请了专利,这个自己研发的玻璃叫Air glass,目前华为荣耀系列新手机所使用的基本上都是他们自己研发生产的手机玻璃。
MIUI 12重磅功能发布:手机测心率、大量机型支持 在此前的小米健康内测版中,MIUI加入了一项名为心率检测功能,利用手机即可检测用户心率。 9月29日上午,MIUI官方宣布,该功能正式加入到小米健康V2.8.6版本,无需额外硬件,通过摄像头即可测量心率。 据了解,该功能无需安装第三方应用即可随时测量心率,是国内首家系统级心率检测,针对不同运动状态呈现分类检测报告,分别为常规状态、静息状态、运动后三种。 官方介绍,小米健康心率使用了自研本地AI心率识别算法检测,通过摄像头旁的闪光灯做持续光源,手指轻贴摄像头,可以获取血液流动的影像,通过影像分析可以采集到稳定的脉搏波信号,从而获取心率值。 不过官方也明确注明,该功能会受外界因素(如温度、肤色、手臂晃动)的影响,可能出现检测数据不准确或无法生成结果等情况,多次测量即可,数据仅供参考,不能代替医疗仪器。 适配方面,既然是通过手机闪光灯来支持,那么小米已升级MIUI 12的大部分机型均可支持。 但不同机型上相机的性能不同,部分机型采集图像时帧率不稳定会造成较大的偏差,故此小米CC9e、小米CC9 Pro、小米CC9美图定制版、红米手机6A、Redmi 10X Pro暂不支持该功能。 其它机型在小米应用商店升级小米健康至V2.8.6即可体验,目前已开始逐量推送升级。
坚果新机即将发布 你想了解的重点都在这里了 坚果Pro 3发布快一年了,下一款手机在哪里?不止是锤粉等的着急,国内很多手机玩家也期待坚果能带来不一样的手机及Smartisan OS系统。 好消息是,新一代坚果手机不远了,最近这款手机频频曝光,官方也在表态很快发布,暗示在外观设计、屏幕、拍照以及UI方面会有惊喜,升级力度不小。 9月25日,坚果产品朱海舟做了一次直播,谈到了不少新机的信息,再加上此前爆出的坚果新机的新功能及硬件升级,大家期待已久的新机差不多成型了。 白色面板+屏幕升级:坚果新机颜值不走寻常路 国内的手机品牌中,ID设计各有特色,锤子及坚果系列一直是比较特殊的,勇于挑战不可能,尤其是少见的白色外观,锤子之前设计的几款白色手机都赢得了粉丝的好评。 朱海舟之前在跟网友互动中已经确认了会有白色外观的坚果新机,并表示这种颜色不好做,但是一旦做好了,会值得期待。 此前网友也曝光了白色版坚果手机的工程机谍照,采用了四边等宽的白色边框,充满了对称之美(锤子及坚果手机一直讲究对称美学),息屏状态下黑色的整个屏幕与变色边框交映,格外吸睛,看起来也非常轻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坚果新机有可能将前置摄像头放在屏幕右下角,这样做有利于减少额头宽度,进一步提升颜值。 这一代的坚果手机屏幕也会升级,朱海舟在直播中提到了这次的屏幕会很扎实,看起来在面板、色彩、亮度等显示效果上表现不错,不知道会不会升级到高刷OLED屏。 1亿像素?坚果新机拍照大升级:大底传感器基本确认 除了屏幕,朱海舟重点提到的坚果新机另一个升级就是拍照,以前的坚果手机在这方面并不突出,但是这一次硬件升级不小,最新的大底传感器模组基本上没跑了。 此前朱海舟及新石实验室总裁吴德周分别公开过新机的拍照样张,从花朵细节以及建筑物来看,新一代坚果的细节出色,应该是大像素传感器,而网友也扒出了图片分辨率——5792*4344,约合25000万像素,不过这应该是多合一的,四合一的话就意味着最高像素达到了1亿。 1亿像素传感器目前仅仅寥寥几款,不仅高像素还是超大底的,可达1.3英寸画幅,对提高画质及感光能力大有裨益。 目前1亿像素的推测还没有得到坚果官方的证实,不过朱海舟之前公布了新机的拍照模组实物,从体积上来看模组很大,这意味着新机的拍照硬件实力不俗,结构越大,说明涉及的技术越高端,效果也会更好。 从朱海舟、吴德周展示的虚化、广角、微距及画质细节来看,这次的坚果新机的拍照水平应该可以达到一流水平了,不知道他们会不会送测个DXOMark呢。 Smartisan OS系统:大爆炸、一步之外 All In One来了? 坚果手机的硬件这次大升级是顺水推舟之事,不过粉丝们最期待的恐怕不是硬件,而新的Smartisan OS系统,在人机交互方面估计要再进一步了。
据爆料华为P50明年发布,鸿蒙OS2.0屏下摄像头,你信吗? 近日,又有业内人士爆料消息指明,华为鸿蒙OS系统将会出现在明年发布的华为P50系列手机之上,而华为P50系列手机还将搭载屏下摄像头技术,直接将前置摄像头集成在OLED屏幕下,这也意味着华为P50系列手机正面几乎就是一块完整的屏幕,同时也不需要采用升降式镜头以及滑盖等异形设计,同样也可以实现超高屏占比; 搭载鸿蒙2.0系统可能性已经被验证,这个我觉得是可行的,那么明年到底能不能发布华为P50?华为如此重视摄像,而且从今年开始也重视了前置,那么屏下摄像头如此激进的技术,能立马就应用在新机上面?对于这样的诸多问题是我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发出的疑问! 毕竟芯片问题让华为的手机生产遇见了大的问题,而且华为Mate40毫无悬念,搭载麒麟9000处理器,而且目前市面爆料说这部手机将会采用前置双挖孔,后面的摄像头也会再次升级。说明挖孔屏将会成为主导。而华为mate40也能快速应用上鸿蒙2.0,这个也是毫无悬念的!、 那么在2021年华为P50凭什么能够登场?难道在秘密和高通达成协议,还是说和联发科达成协议,有望能够得到美国的许可,进货成品芯片?华为自身也说了只要高通愿意,华为可以采用高通的芯片。当然如果退一万步,如果说华为P50推出,没有得到许可,难道采用中国的28nm或者14nm工艺的国产芯片,这样来生产吗?这个是第一方面质疑的问题,如果芯片没有完全得到解决,生产就是一个大难题! 而随着进程,明年屏下摄像头手机肯定会出来很多,成为一种趋势。那么在高端旗舰机方面会采用多少?这个很难说,如果说华为P50能够生产。还采用屏下摄像头,这样的可能性,我觉得只有40以下,因为这并不算是一个成熟的解决方案,只能说是一个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而且华为能够推出这样的解决方案是毫无先兆的!毕竟中兴和小米,甚至oppo都已经亮相了屏下摄像头技术,而且中兴还进行商业化量产了!
荣耀MagicBook Pro 2020锐龙版笔记本体验 过去的笔记本市场主要由传统PC OEM厂商所掌控,直到前几年,那些做手机出道的互联网品牌,也开始尝试分笔记本的一杯羹,荣耀(honor)便是其中颇具实力的一个,他们本就在手机市场有着庞大的用户量,而凭借着出色的性价比,荣耀笔记本如今已经在激烈的市场中拼出了很好的口碑,特别是对于那些主要需要电脑来办公,以及影音娱乐用途的上班族、学生用户,更是广受推荐和欢迎。 目前荣耀的笔记本产品线还是很齐全了,主要分为了MagicBook和MagicBook Pro两个系列,其中MagicBook有14和15英寸两种,而定位更高的MagicBook Pro系列均为16.1英寸,但不同尺寸都提供了Intel和AMD版的平台选择,这次我们体验的是目前在售最高定位的MagicBook Pro 2020锐龙版,这是今年荣耀非常高性价比的一款机型。 相比Intel版本有多个配置选择,荣耀MagicBook Pro 2020锐龙版目前在售就简单了,只有两个规格,这里体验用到的是高配版,主要是CPU为更强的AMD锐龙7 4800H,其它硬件配置,两个版本是基本一样的,包括16.1英寸1080p屏幕,内置有16GB DDR4双通道内存,以及512GB NVMe SSD等,这样的存储配置在今年5000元级别其实也是主流了,但在过去确实不可想象的高配,所以单从硬件规格来看,荣耀这部笔记本已经很有吸引力了。 产品规格参数 外在 首先并不意外,荣耀MagicBook Pro锐龙版2020采用了前代一样模具,所以外观设计难免是很平庸、很大众脸的,当然考虑到其本身定位就是在相对入门的主流级别,所以不偏不倚、不花里胡哨,反而会让对外观不太看重的用户,少一点纠结,也更广泛接受。 但作为荣耀笔记本新一代机型,MagicBook Pro锐龙版还是有些许的改变,它A面的荣耀logo换用新的大写英文字体,显得更年轻时尚,而且也特意放到偏左的位置,虽然看起来不强迫症,但倒也符合如今流行的“不安分”风潮。  全机身都采用了铝合金机身,用料倒是不吝啬,做工和细节处理也都让人满意,略为挑剔的话,机身磨砂质感比较粗糙一点,没多少精致感可言。而在配色选择上,MagicBook Pro锐龙版有冰河银和深空灰,同样是不会困扰大家的两种配色,在学生和办公场合都能适应。 相比常见的15.6英寸,大家对16.1英寸的大小一般都没多少概念,虽然从数字来看,它显得要比15.6英寸大不少,但MagicBook Pro锐龙版得益于超窄屏幕边框设计,所以整机体积控制得很不错,实际不会比15.6英寸大很多,而且机身作了点梭形处理,让侧面显得薄一些,加上整机重量在1.7kg,你不会觉得它又大又厚又笨重。 虽然外观普通,但翻开屏幕就会增加一些好感,特别是点亮屏幕后,90%的屏占比让屏幕看起来很大气,只是机身的转轴需要比较大的力度,无法单手打开,还有屏幕的下部边框并没有做窄,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logo用了honor,并不是MagicBook Pro,个人觉得后一个更能让人记住这部笔记本的系列。 而且屏幕部分是没有摄像头的,MagicBook Pro锐龙版把它做到键盘的F功能区,采用弹出式结构隐藏了起来,起到物理防偷窥的作用,非常巧妙,这比那些简单粗暴做拨片遮挡的方式要有意思很多,但缺点是这样的摄像头角度,就非常的nose cam了。 虽然有着16.1英寸机身的宽阔面积,但键盘只是TKL,即没有独立数字键盘区,而按键采用孤岛式布局,单个按键面积也不算大,键程也偏短,所以手感一般。可能为了不显得太空荡荡,键盘区两旁还做了两条扬声器开孔,其中右边部分还有个开机键,这同时也是指纹识别器,支持Windows Hello安全认证。 至于触控板的面积倒是挺大的,甚至要比一些高端轻薄本还要大,操作起来很宽裕,只是表面的触感不算顺滑,而且左右键按压手感也不够干脆,所以实际用起来,并没有比它看起来的那么“大”惊喜。 而真要说C面能给到惊喜的地方,是在触控板的右边有一个Magic-link感应区,这其实是内置有NFC芯片,配合系统预装的软件,可以让荣耀自家带NFC功能的手机,在轻触这个区域后,就能与MagicBook Pro锐龙版建立控制连接和进行文件共享。 到机身接口方面,MagicBook Pro锐龙版在左侧有一个USB-C口,可用于供电和传输数据,还有个标准HDMI 2.0显示输出,以及一个Type-A的USB 3.2 Gen1,而右侧是两个USB 3.2 Gen1 Type-A,两个接口的间隔较大,插上一些外形较大的也不会容易互相妨碍,此外还有个3.5mm音频混合接口。 全机有三个USB Type-A口,在目前的日常使用上很通用和方便,但对于我这类USB-C设备较多的用户,会更希望其中一个是USB-C型,因为现在仅有的那个USB-C大多数时候都被供电占用了,这对于我们那堆USB-C设备反而是个麻烦。 最后在充电部分,机器标配的电源适配器最大输出功率为65W,满足CPU全功率运行之余,还可以在1小时电池充满80%容量,其采用C-to-C接口供电,并支持5V/2A、9V/2A在内的多种输出规格,所以它也可以给支持PD的手机充电使用,也就是出门只需带一个电源适配器就够了。而这里比较贴心的是,随机附带的USB-C线有个魔术带便于捆扎,虽然这是很小的事,但挺贴心的。
16核心32线程的十二代酷睿为何采用大八核+小八核的设计? 自从三代锐龙诞生以来,16核32线程的锐龙3950X基本稳坐主流处理器的性能宝座。而多核性能和制程工艺落后,一直都是这几年来主流酷睿的短板。为了弥补这个短板,Intel这几年都在每代酷睿身上不断增加核心,但是效果依然不够明显。而这种情况在十二代酷睿似乎得到缓解,十二代酷睿Alder Lake-S使用是大八核、小八核心一起混合封装的技术,核心数最多可以达到16核心,而且使用Intel最新的10nm工艺。该技术英特尔今年首次在笔记本平台做试金石,而CPU就是代号为“Lakefield”酷睿系列处理器。 实际上,混合架构的优点很多,比如结构紧凑、减少芯片面积、节能高效等,但是这都是对于笔记本平台来说。对于桌面级平台很多网友对此疑惑不解,从来不担心供电问题,为何又会把这个节能减排方案强加给桌面级平台呢? 就现在Intel官方公布和网络上透露的资料来看,Alder Lake-S采用的是大八核Golden Cove+小八核Tremont的封装设计,芯片工艺是10nm,旗舰U的TDP是125W。此外,还增加了AVX-512指令集、Intel TSX-NI和支持FP16等新技术。 如果留心观察Intel这几年酷睿产品的设计思路,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迎刃而解啦。从14nm工艺的i7 6700K到今年的i9 10900K,Intel对于主流酷睿旗舰都强调以下几点。 强调单核性能,尤其是默认睿频的提升。对比竞争对手AMD,Intel每代酷睿都是单核性能的王者,在默认温度环境下尽可能把睿频性能发挥到极致,以此增强单核性能。睿频从当初4.3GHz到今年的5.3GHz,四年时间足足提升了1GHz就足以说明Intel对此的重视。原因其实很简单,游戏和日常桌面级应用都是看重单核性能和频率,多核性能只是辅助作用。 强调平台的待机功耗,注重日常待机的节能设置。虽然桌面级酷睿制程和多核性能落后锐龙,但是待机节能设置却一点都不含糊。即便是拷机满载功耗可达300W的i9 10900K,日常待机功耗也不过60W甚至更低。因此,酷睿处理器日常待机温度是非常舒适的,即便是Intel过去原装散热器也可以镇得住。相反,AMD在这一方面是短板,虽然工艺先进,但日常待机功耗和发热并不理想,CPU内部又集成了许多ARM架构的小处理器,内部积热严重。这也是AMD处理器一直频率上不去的原因之一。 主流酷睿注重核心的调用。如果经常看CPU评测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锐龙3000系列虽然多核性能秒杀主流酷睿,但是在相同核心情况下,比如锐龙7 3800X和i7 10700K相比,无论是Adobe等专业软件跑分测试和游戏性能测试,AMD大多时候都会基本输给Intel。原因其实很简单,现在Intel的酷睿比AMD的锐龙更注重CPU核心的调用。 不可否认,如果核心数很多的情况下,比如16核心、18核心,AMD的IF总线设计是非常优秀的。这也是16核心锐龙9 3950X的综合性能基本可以战平18核心i9 10980XE的原因之一,甚至某些方面还可以反超i9 10980XE。 但是现在不论是主流软件还是游戏,基本都是只对8核及以下进行优化和支持。因此,八核心的核心调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核心数只有八核的i7 10700K Ringbus内核设计就比IF总线设计的锐龙7 3800X更容易调用核心,内部延迟更低。再者,Intel也与微软借助Wintel联盟优势,在软件层面上有Windows的调度器来决定了核心执行任务的顺序。 这样下来,就可以推算出Intel放弃多年Ringbus设计而改用大八核和小八核设计的真正意图。 无非就是提升核心的调用度,对于要求算力高的计算任务就分配给大核心,而日常办公的小任务就交给小核心去处理。这么一来,Windows就可以针对8核心优化就足以,这需要做好调度器的适配。前面提到,主流对于Ringbus架构的8核心优化是相对照顾的。而如果是传统的全16核心设计,Windows程序对于多核调用效率很低,Mesh的核心调用还不如IF总线设计。因此,借鉴IF总线的优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其次,一定程度上也降低待机功耗和提升频率。日常待机基本就可以调用小核心进行运算,消耗的算力很小,功耗和发热量。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芯片良率上去了,16核心的CPU分成两个八核Die来生产,会比直接生产单个16核心、现在的10核心Die成本更低,良率更高。这方面也是向对手AMD学习的。
骁龙775G性能暴涨,麒麟830没了天玑2000L能否与之一战 虽然5nm的A14和麒麟9000还没有正式发布新机,但是关于高通骁龙的消息已经越来越多了,毕竟麒麟和苹果A系列都是自产自销,所以高通骁龙才是手机圈的明星,关注度要更高。 而且从目前各方面来看,高通明年将不会再继续挤牙膏行为了,不仅仅是高端芯片要性能猛增,就连中端处理器也要一改往日,准备猛踩一管牙膏,所以明年中端机的用户也有福气了,骁龙775G将会有非常大的提升。 首先可能因为受限于定位,骁龙775G并不会用上最新的5nm工艺,而是选择6nm工艺,当然作为一款中端芯完全够了,毕竟7nm的865就已经很强了,而且会集成5G基带芯片,所以功耗和性能方面应该会非常兼顾,而UFS3.1和LPDDR5大概率也会支持。 至于CPU方面,可能会直接用上A78,而骁龙875则会选择X1超大核心,相比骁龙765G,CPU性能会提升40%左右,而GPU提升就更明显了,能达到50%,也就是说,明天的骁龙775G虽然也是一款中端芯片,但会很能打,不知道刚买了骁龙765G的会作何感想? 那么明年中端市场,哪款芯片可以与之一战呢?首先麒麟830已经基本上可以确认不会出现了,所以明年就剩下三星和联发科了,三星明年会放弃猫鼬核心,回归公版架构,不过今年以三星的中端处理器Exynos 980的表现,似乎并不会有太大的期待。 而且三星猎户座处理器也以自家为主,唯一可以期待的就是蓝厂的机型了,所以高通骁龙775G的竞争对手就是联发科了,而联发科其实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高通竞争对手,而联发科明年最强中端不出意外就是天玑2000L了,那么能否与骁龙775G一战呢? 今年的天玑1000L毫无疑问把骁龙765G吊打了,从性能上来看,绝对算得上今年的中端神U,但是到目前竟然只有OPPO Reno 3一款机型采用,Reno 4又放弃了,甚至手机商把天玑1000L的大哥天玑1000+卖到了当成了中端芯片来卖。 高通如果明年中端芯片猛挤牙膏的话,联发科中端处理器天玑2000L继续性能领先骁龙775G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从目前的曝光来看,联发科也有一款6nm芯片,而且会采用A78和G78的组合,甚至联发科可能会把5nm的天玑2000+砍上几个GPU核心,降低一些CPU主频,变成天玑2000L,这样的话,联发科还是有可能保持中端芯片的性能优势。 但肯定没有今年这么大的幅度了,毕竟天玑1000L可比骁龙765G领先的多,所以天玑1000L到2000L之间,升级空间并不会太大,如果高通明年继续中端挤牙膏,那么手机商肯定会在中端市场考虑联发科,这对高通可不是什么好事,所以高通骁龙775G猛挤牙膏也是可以理解了。 从各方面消息来看,高通不光会猛挤牙膏,还会打价格战,联发科本身利润低,如果遭遇高通价格战,那么联发科就很被动了,高通即使降低一些价格,那么利润空间还是很大的,但这会让手机商尝到甜头,而联发科肯定会被进一步压价,这对于联发科良性发展不利。 搞不好联发科天玑2000+还会被便宜卖,有可能继续用在各大手机的子品牌上,甚至被迫降维去和骁龙775G竞争,当然高通如果真的降价,并且猛增性能,那么还是不要太高兴,该支持发哥还是要支持。 如果高通被迫降价,开始不挤牙膏了,那么这说明联发科其实就已经成功威胁到高通了,但是高通给的甜头是短暂的,一旦高通通过压低价格,提升性能把联发科挤出手机市场,这个时候高通又会一家独大,那么挤牙膏,高价格的骁龙肯定又会回来了,想要用上便宜的高通,就需要联发科来制约。 因此手机商,包括消费者其实都应该想办法促成联发科和高通两强的局面,就像是AMD和英特尔一样,这样一来无论是对下游手机商,或者是消费者都是没有任何坏处的,因为只有联发科和高通竞争格局形成,手机商才有更多利润空间,用来提升产品体验,消费者才能买到更有性价比的产品。
骁龙865+双模5G+4500mAh,全面为新机让路 近期为了全面给下半年的5G旗舰让路,不少的厂商提前给自己的5G旗舰降价,而小米10pro就是一款较早降价的5G旗舰手机,在第三方平台上手机价格从5499元降至4598元。要知道,这款小米10pro除了价格变得更为良心外,本身具备的能力也是让很多友商非常羡慕的,比如超清的1亿像素主摄就是友商无法企及的,连华为的主摄都达不到如此高的像素。之前不少体验过小米10pro的消费者,都给这款5G旗舰极高的评价,如今在降价之后,不少的网友更是纷纷直呼:价格更感人了。 核心的硬件部分,小米10pro采用的是顶级处理器骁龙865,7纳米工艺打造,内置第五代AI处理引擎,具备极强的处理和运算能力,支持双模5G。相机模组部分,小米10pro采用的是高规格四摄,1亿像素主摄+2000万像素超广角+1200万像素人像+800万像素超长焦,每一颗摄像头都能够独当一面,而且主摄还能够拍摄8K视频,这一点很多的5G旗舰的主摄都做不到。 小米10pro支持50W有线以及30W无线的双快充,4500毫安的电池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充满。小米10pro的屏幕也是比较出色的,采用三星AMOLED材质,尺寸为6.67英寸,支持90Hz刷新率,无论是日常操作,还是看视频都很不错。小米10pro这次还取消了较低的128GB版本,提供256GB和512GB两种大内存。小米10pro一直在升级的多功能NFC,这次还支持电子身份证照,给用户提供更多的便利。 除了以上的这些配置,小米10pro还是一个比较关心的散热的5G旗舰,支持先进的VC液冷散热,可能实现高效率地降温。另外,小米10pro也比较考虑当下的游戏手机用户,还提供了全新的横向线性马达,游戏用户能够在娱乐中获得极致的体验。归根结底,小米10pro这款手机是一款全能型的5G旗舰手机,没有任何短板,非常值得入手,无论是拍照、还是续航都是5G旗舰中的佼佼者。
小米爆发!41万跑分+天玑820+OLED屏 红米10X是为荣耀X10准备的对手,也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千元5G市场推出的5G手机,有别于红米K30 5G的LCD屏幕,红米10X使用OLED屏幕,这也是千元5G手机中唯一一部采用OLED屏幕的手机,可惜,同样不支持高刷。 高刷已经成为旗舰手机标配,千元5G手机使用的LCD屏幕大都支持90Hz以上的高刷新率,红米10X使用的屏幕却不支持。即便是好屏幕用户也不会认可。其实,这块屏幕并不是新产品,而是库存,是去年的E2发光材质的三星AMOLED屏幕。由于是OLED硬屏,只能使用COF封装工艺,屏占比要比使用COP封装工艺的OLED软屏低一些,下巴较大。 配置方面,红米10X在千元5G手机中可以说是最强。雷军为这部手机定制了联发科天玑820处理器,安兔兔跑分高达41万+。 联发科共有天玑1000/800/700三个系列5G SoC,天玑1000采用4核A77+4核A55架构,天玑800采用4核A76+4核A55架构,天玑720使用2核A76+6核A55架构,天玑820是定制型号,频率更高,性能更强,普通用户也能跑出39万的高分,在安兔兔中端手机性能排行榜中排名第一,超过荣耀30搭载的麒麟985和荣耀X10搭载的麒麟820等处理器。不过也不要对这款芯片抱有太大的期望,联发科处理器是出了名的高分低能,得分与实际表现并不划等号,能够满足日常使用就不错了。 相机方面,红米10X的相机模组与荣耀X10保持一致,红米10X前置1600万像素AI美颜相机,后置4800万像素IMX586+800万像素广角+200万像素景深。荣耀X10则是前置16MP,后置40MP+8MP+2MP,后者的主摄是IMX600,红米10X则是IMX586,整体实力相近。 续航方面,红米10X内置4520mAh电池,支持22.5W快充。有蓝牙、红外遥控、没有NFC,内置超线性扬声器、线性马达,使用塑料材质后盖。6+128GB版本的首发价格为1799元。、 这部手机的价格看似很厚道,其实与红米K30 5G没降价时一样都有严重的价格虚标问题,降价200元之后才是这部手机该有的价格。有些持币等等降价的网友表示,终于等到了。
联想大数据平台、国产操作系统麒麟配对成功!自主可控 从联想官方获悉,近日,由联想自主研发的软件产品——联想大数据平台LeapHD与银河麒麟高级服务器操作系统完成兼容性测试,达到了通用兼容性要求,及性能、可靠性要求,能够满足用户的关键性应用需求。 据悉,联想大数据平台可以在ARM架构的飞腾芯片、国产麒麟操作系统上更好的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大数据分析能力。 麒麟软件是国产操作系统的代表厂商之一,银河麒麟高级服务器操作系统是在国家“863计划”和国家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研制而成的强安全、高可靠、高可用国产新一代自主服务器操作系统。 可以实现对飞腾、龙芯、申威、兆芯、海光、鲲鹏等自主CPU及x86平台的支持,已广泛应用于政府、国防、金融、教育、财税、公安、审计、交通、医疗、制造等领域。 基于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和国产飞腾CPU的自主可控产品及方案,真正实现了硬软件层面完全的国产自主可控。 目前,联想大数据平台LeapHD已获得包括数据服务、数据开发、数据分析、流计算、数据集成、数据目录、运维管理、数据质量等在内的9项软著证明,实现全部自主可控。 联想表示,本次互认通过,一方面标志着联想自主研发软件产品在适配国产化服务器和操作系统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另一方面,也是联想数据智能与麒麟软件共同推动国产操作系统数字生态产业链建设的重要举措,双方形成了一加一大于二的产品技术优势,为客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稳定的国产数据分析及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国产化项目的要求。
麒麟9000数量稀少,手机都不够用,但华为竟然还要推出平板电脑 经过一波又一波的打压之后,台积电迫于压力,停止了继续向华为代工芯片,这使得华为的麒麟芯片半途而废,无法继续生产麒麟芯片,当然也就意味着接下来华为的手机业务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 按照惯例,华为今年要发布的麒麟9000芯片应该早就面世了,不过到目前为止,仍没有露面,从各方面曝光的信息来看,会采用A77和G78的组合,得益于5nm的工艺,麒麟9000的性能相比上代会有50%的性能提升,而且从曝光消息来看,麒麟9000的裸片尺寸是要比A14还要大的,看来晶体管又塞的很多,当然主要原因可能是在基带和AI方面的再次大幅度升级。 总之麒麟9000芯片今年的升级也是非常的亮眼,无论是性能还是其他一些方面的参数肯定也会有明显提升,当然像LPDDR5和原生WIFI6肯定也是会支持的。不过就是数量太稀少,完全不够用,根据之前曝光来看为800万片,也许这个数据有误,那么再翻一倍,即使有1600万片,很显然也是完全不够华为用的。 因此能够用上麒麟9000芯片的机型估计也只有华为Mate 40系列,而且似乎华为Mate 40还不能保证全系都用上麒麟9000,普通版Mate 40可能会用上麒麟9000E,这款芯片性能要强于麒麟990 5G,不过目前也并未证实是否存在,但从各方面的消息来看,还是可以感觉到华为芯片数量的紧张。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即使芯片数量稀少,但华为接下来可能会推出一款麒麟9000的平板电脑,这款电脑各方面会非常强悍,具体信息未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将会是华为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一款平板电脑,虽然这样说,但还是有很多人不理解。 麒麟9000数量已经明显不够用了,为什么会分担一部分到平板电脑上,毕竟对于平板来说,用途不像手机那么广泛,很多人对于处理器的需求没有那么大,很多人买平板,主要就是因为屏幕大,视觉效果好,比如像今年上网课,平板就有很大作用,还有一点,就是平板可以当成一件轻度办公的利器。 所以用上麒麟9000当然也可以,但即使没有用上也影响不大,如果麒麟9000数量多,台积电没有断供,平板用也没有多大问题,可是现在Mate 40系列都不够用的,为何还要给平板一部分呢?这不是让绝版麒麟芯片的Mate 40系列更为稀少了? 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平板的销量不大,毕竟这几年平板市场萎靡的很厉害,因为这种介于手机之间的设备,显得很鸡肋,没有手机那么优秀的便携性,同时也没有笔记本电脑那么出色的办公能力,所以销量本身不大。 更何况华为既然给平板电脑用上了麒麟9000,那么就说明这是一款非常高规格的平板,当然价格方面定的肯定也很高,所以可以预测,这款平板电脑本身就不是走量的,因此对于麒麟9000的消耗不会太大,甚至可以忽略。 反正麒麟9000的数量本来就少,所以这款麒麟9000芯片的平板电脑,无论是否推出,数量肯定都是不够用的,华为现在布局很大,毕竟未来是物联网时代,需要更全的场景覆盖,平板也是物联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除了华为之外,似乎平板市场也要开始火热起来了,除了本来的小米之外,OPPO也会再接下来推出平板电脑,而vivo也早就注册了vivoTab相关的域名,看来随着物联网时代到来,手机圈的竞争会逐步过渡到其他物联网产品的竞争。
在 AMD RDNA 2 显卡之后, 英伟还将发布两款对位产品 对于不着急买首发 RTX 30 系列显卡的用户来说,RTX 3060 和显存翻倍的 RTX 3080 20GB 版本可能是更好的选择。根据目前的消息,RTX 3060 Ti 将会在下个月底发布,RTX 3070 Ti 等产品则要等到 AMD 发布新显卡之后。 其中 RTX 3060 Ti 使用了 GA104-200 核心,拥有 4884 个 CUDA 单元。这款显卡基本可以看作是 RTX 3070 的缩水版,不过同样采用 256bit/8GB GDDR6 显存,显存频率 14Gbps 带宽 448GB/s。 预计在 AMD 发布 RDNA 2 架构显卡之后,英伟达还会看情况发布 RTX 3070 Ti 以及 RTX 3080 20GB 两个型号。 其中 RTX 3080 20GB 应该就是现有 RTX 3080 的显存翻倍版,其他参数并没有改动。RTX 3070 Ti 则采用了 GA104-400 核心,拥有 6144 个 CUDA 单元,显存容量也翻倍达到了 16GB GDDR6。 关于产品定位,目前我认为如果 RX 6800XT 和 RTX 3070 Ti 看齐,RX 6900 XT 和 RTX 3080 Ti 看齐的话会比较好。虽然根据现在的爆料内容,AMD RX 6000 系列显卡的功耗也并不低。 产品定位方面,根据影驰公布的天梯图,定位最低的 RTX 3060 也能实现 RTX 2080 级别的性能。而 RTX 3080 20GB 版本应该可以有效缓解未来 4K 游戏当中可能出现的爆显存问题。 至于甜品卡 RTX 3060 的具体规格,目前只知道它采用 GA106 核心,其他参数就不是很清楚了。但是相比之下,我更加好奇会不会有定位更低的 RTX 3050。
时隔一年坚果再发新机,这一次罗永浩是什么看法呢? 2019年罗永浩把坚果手机卖给了字节跳动,不久之后坚果Pro3这款手机正式预热。谁能想罗永浩对于这款手机并不看好,还多次在微博之上公开批评。大意思是自己的意见已经有前同事讲了,但他们并没有人听。 当时业内还有人称罗永浩之所以是如此的态度,是怕没有了他的坚果手机反而大获成功,这样让老罗…… 事实上坚果Pro 3并没有取得想要的结果,倒是这款手机无意之中引领了一个潮流。它是业内首款后置多摄采用矩阵式设计的机型,大家也看到了现在的智能手机十款之中至少有7款手机采用的都是这种设计。更奇怪的是自坚果Pro 3之后坚果手机团队好像消失了一样,一点也不活跃一年的时间也没有新机发布。 现实的问题在于坚果手机一直在坚持,只是不断的在调整之中而已。就在近一段时间从吴德周到朱海舟都非常的活跃,不断的与网友进行互动。9月25日朱海舟还亲自做了一次直播,在这次直播中不仅确认了坚果首款5G手机的存在,还透露出了不少信息。 从现在的情况看坚果首款5G手机已经获得上市前的所有认证,并且这款手机还是一款白色面板的机型。从曝光的照片看坚果依然坚持了对称美学的设计,大家注意看这四个边都是相同的宽度,这说明极致设计这个亮点坚果一直没有丢。另外坚果5G手机还有一大亮点在于拍照之上,此前朱海舟曾亲自展示过摄像头模组,有消息称坚果5G手机的主摄可能达到1亿像素。 除此之外坚果首款5G手机还支持55W的快充,当然对于坚果手机来讲大家最期待的是UI的体验。要知道当年Smartisan OS很多功能都是走在业内前列的,这一次据说在人机交互之上还有巨大的改变。关于这一点吴德周已经亲自确认过,至于是什么创新现在肯定不能讲。现在想一想当年的一步、大爆炸、闪念胶囊……等等还有点小激动呢? 最后这款手机极有可能在10月份发布,而且是以线下发布会的形式举行,不知道罗永浩会不会到场。
华为新机曝光,定位比mate40要低,支持120Hz高刷新率 在华为遭遇断供之后,华为每一款新机的发布情况就格外受到外界关注。现在美国是从这个整个供应链环节对华为进行封锁,华为手机生产异常艰难。在零部件的储备方面,华为应该还是有一些库存的。等到这些库存用完之后,华为该如何应对呢?目前还不而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华为不仅高端机型会受到影响,中低端机型的发布情况估计也会受到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每一款华为新机的消息都会引起市场的高度兴趣。就在近期,媒体上曝光了华为的一款新机,这款新机的型号就是Nova8。从型号名称来看,就可以知道这是Nova7系列的升级款。Nova7系列是华为今年4月份发布的手机,距离现在也就半年左右的时间。 目前,媒体上对于Nova8这款手机也有大量的曝光,从曝光的信息来看,Nova8系列将会采用跟Nova7 Pro同样的双孔双曲面屏幕,对比Nova7在外形上变化不是很大。那么,Nova8将有哪些升级呢?Nova8将会升级到120Hz的屏幕刷新率,这是华为Nova系列的首款120Hz刷新率的手机,之前华为Nova7 Pro的屏幕刷新率只有60Hz。 跟Nova7一样,此次Nova8也将有多个版本,可以确定的有Nova8以及Nova8 Pro。但不确定是否有Nova8 SE。在处理器方面,Nova8可能会采用郭麒麟990 5G SoC。之前也有消息说,Nova8 Pro或将采用麒麟9000芯片。不过,麒麟9000数量非常有限,mate40或许都不够使用,Nova8采用麒麟9000的可能性不大。 因为华为目前还没有Nova8的官方消息,因此,Nova8到底采用哪一款处理器还不明确。虽然这款手机已经在媒体上曝光了,但是价格以及具体的发布时间还不明确。但应该会比mate40要晚发布的,mate40可能会在10月中旬首发,而Nova8估计要延后到11月份之后了。考虑到华为手机现在的情况,Nova8在上市之后估计能有很好的销量。
OPPO系新机:挖孔屏+65W快充 最近新品手机市场可谓是颇为热闹,各大厂商新机是一款接着一款发布,与此同时关于各大厂商即将发布的新机消息同样是层出不穷,比如realme Q2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根据多方媒体的披露,作为OPPO系新一代千元主打机型,realme Q2将于10月13日正式发布,而随着发布会的临近,realme Q2各个方面参数均有所确认。 外观方面realme Q2采取了6.43寸AMOLED材质的挖孔全面屏设计,挖孔区域位于屏幕的左上角,而得益于四周边框做了相应的收窄,realme Q2屏占比也是较为可观,背部机身方面realme Q2则为玻璃材质+渐变色工艺配色,后置摄像头以居左式矩形状排列,造型风格还是颇为简约时尚的。 硬件方面realme Q2搭载了联发科天玑800U处理器,跑分在32万左右,性能处于行业的中端水平,应对日常主流应用问题不大,运行全新的realme UI2.0系统,流畅度一并有出色表现,而在内置5G基带的方式下,realme Q2也是一款妥妥的5G手机,实现了对于5G网络的双模全网通支持,未来一两年内并不会随着网络的普及而落伍。 拍照方面realme Q2算是中规中矩吧,其后置了4800万+800万+200万+200万的AI四摄组合,支持超广角、微距、多倍变焦等功能,虽然说相机参数较为一般,但拍照模式还是较为丰富的,而在续航方面realme Q2堪称是亮点十足,其内置了4200毫安电池,并且配备了高达65W功率的闪充功能,充电速度走在了行业的前列。
iQOO 5 体验评测:没有百瓦快充 今年的 iQOO 5 系列声量大概都被搭载 120W 超快闪充的 iQOO 5 Pro 给拿去了,不过最终 iQOO 下半年旗舰机销量可能还是得靠定位次一级的 iQOO 5 支撑起来。 而这部搭载了 120Hz 直屏 OLED、骁龙 865、三星 GN1 主摄、55W 快充的机型其实乍看起来配置在 4000 元档可以说面面俱到,应该也有一部分用户对这台手机感兴趣,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客观数据+主观体验的呈现来了解 iQOO 5 的实际表现。 外观 在 iQOO 5 这一代之前,整个 iQOO 品牌的手机在外观设计上走的是一种偏游戏手机的风格,强调的是酷炫、力量感、速度感。 而到了 iQOO 5 身上则明显可以看到设计风格的转变,背面的突出主摄的摄像头模组设计承袭自 vivo X50 Pro,配合渐变色的 AG 雾面玻璃和金属中框,无论是观感还是触感都多了几分高端机色彩,完全褪去了类游戏手机的外衣,这显然更有利于拓宽受众。 正面左上角单挖孔没什么好说,属于今年的主流设计,直屏还是要点个赞的,毕竟今年各家旗舰对曲面屏趋之若鹜,iQOO 5 算是给有直屏执念的消费者保留了一个选择,屏幕出厂附带由一张软膜。不过正面的设计还有进步空间,主要是屏幕与中框之间的缓冲层让手机背面建立起来的高端质感瞬间冲淡不少,这种前后落差较大的设计还是比较可惜的。 在握持手感方面,iQOO 5 倒值得夸赞一下,在塞入了 4500mAh 电池的前提下,整机重量控制在了 197g,厚度 8.32mm,在今年的旗舰机当中基本可算是较轻薄的一类了;并且由于采用 AG 玻璃,握持时的触感也比较温润细腻。 屏幕 iQOO 5 配备了一块 6.56 英寸、2376 × 1080 分辨率的 AMOLED 屏幕,支持 120Hz 刷新率和 240Hz 触控采样率。 亮度方面,我们手上这台实测手动全白最高亮度 401 尼特,局部最高亮度 470 尼特;自动激发亮度下,全白最高 585 尼特,局部激发亮度达到 796 尼特,整体上亮度表现不及 vivo 自家的 X50 Pro+。 色彩表现方面,iQOO 5 系统内置了三种色彩模式,手动固定 110 尼特测试结果如下: 默认的标准模式,色温 7463K,覆盖 128% sRGB 和 94.5% P3 色域,sRGB 下平均 Delta E 6.5,最大 11.8,P3 下平均 Delta E 4.9,最大 7.4; 艳丽模式,色温 7487K,覆盖 143.4% sRGB 和 99.7% P3 色域,sRGB 下平均 Delta E 7.7,最大 13.2,P3 下平均 Delta E 5.8,最大 8.8; 专业模式,色温 6347K,覆盖 91.8% sRGB 色域,平均 Delta E 3.9,最大 7.4。
华为Mate 40真机曝光,但Mate X停止更新了 每年厂商发新机的时候总有一个绕不过的话题,那就是地铁曝光,上次地铁上曝光的是疑似Redmi K40,这次就轮到了当下最被期待的华为Mate 40系列。对于地铁这种曝光方式鲁sir可以说是相当的不理解,但是想想似乎也是合理。那么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下为什么新机都会出现在地铁里面。 当下我们迎来了新机大爆发,地铁里面有信号似乎是一件非常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前段时间鲁sir拜访了一个在地铁项目做通信的朋友,通过他的口中鲁sir得知地铁的信号来自于一种叫做漏缆的东西。大概长这个样子。 漏缆通过开孔实现信号发射,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动辄十几米的深的地铁内部可以高速上网,那么厂商为什么新机都要下一趟地铁呢?前面我们说了漏缆通过隔一段开一个泄漏口的方式实现通信网络覆盖,这样一来我们的手机在高速运行地铁上就会不断地重复连网、断网、搜网、连网、断网这个过程,这样的环境对手机的搜网能力是一个非常好的测试方式。毕竟没有人会愿意去买一台无法在地铁或者地下车库内上网的手机,即使它是华米OV或者iPhone。 好了我们还是来看看这次地铁上泄露的手机图片。 爆料者称这就是最新的华为Mate 40系列手机,手机戴着这么大的一个伪装壳确认是还没有发布的新机,这么大的一颗药丸看起来也是华为的一贯风格,毕竟华为P40的药丸也有这么大一颗。 在对应一下华为Mate 40的爆料渲染图,大药丸、大曲率屏幕都契合上了,看起来这个真机实拍图可信度还是有的。 这里鲁sir就要提一点问题,厂商们能不能下次换个方式,这么近的距离、这么高清的图片,可能是拍摄者把手机放到了测试人员的面前拍到的,这角度太过刁钻。 今天还有一个消息,那就是华为的折叠屏手机,华为的折叠屏手机目前只有两款,华为Mate X和华为Mate Xs,Mate Xs整体与上一代保持一致,只不过CPU会更强悍,可以理解为小幅度升级版。 按照正常的更新序列来讲今年会有华为Mate X2系列折叠屏手机,不过现在来看情况并没有那么乐观,根据爆料信息来看,华为的麒麟9000芯片备货只有880万颗左右。这个存量估计只能勉强满足Mate 40系列使用,华为折叠屏作为每年华为倾注心血最多的产品,用料肯定要用最好的。处理器自然要用最顶级的,肯定不能像隔壁的某想一样售价1万多的手机搭载骁龙765G处理器。 今日(9月27日),华为上游供应链爆料称,由于CPU和可折叠的屏幕无法供货,华为Mate X系列的折叠屏手机项目被无限推迟了,甚至隐隐有些放弃的意思。供应链在最新的消息中提到,华为正在打造的折叠屏Mate X2原计划会在今年年底的时候上市,其也会搭载麒麟5nm芯片,同时手机的折叠屏是由韩国三星供应屏幕,现在最核心的屏幕拿不到,这个系列很可能就没了。 最后再来看一下华为新提交的折叠屏手机专利图吧,折叠屏系列停更只是猜测,万一要是有了呢。 从曝光图来看,华为Mate X2可能会采用和Galaxy Z Fold 2相同的内折式设计,从而更好地保护屏幕,防止划伤和磕碰。内折以后也是加了个外屏,外屏同样是挖孔屏设计。这也是目前主流的内折折叠屏解决方案。最后再提一嘴,要是华为Mate X2把处理器从麒麟9000换成了麒麟990甚至是麒麟820,各位还会买吗?
一加8T或与iPhone 12撞车,坐等刘作虎如何抉择 苹果作为全球科技领域影响力最大的品牌,任何一个同类的品牌如果有大型活动,谁也不愿意与苹果的活动撞车。因为如果与苹果的活动撞车那就意味着你精心准备的一场活动可能什么声量也传不出来,将全部被苹果的消息给淹没。 在过去几年之中这样的例子还是非常多的。比如:当年努比亚精心准备了一场发布会,谁知道在发布当晚苹果悄然上架了一款红色的iPhone 7系列手机,随后全网都在讨论这款红色的iPhone 7系列手机,努比亚新品牌的消息全部…… 最知名的是一加这个品牌,当年一加与北美第四大运营商T-Mobile达成合作,精心准备了一场发布会。谁知道在一加对外公布一加6T北美发布时间之后没多久,苹果也对外公布了自己新品发布的时间。巧合的是他们选择在了同一天,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由于本场发布会对于一加太重要了。所以刘作虎临时改变了发布会的时间,目的很简单避开苹果的锋芒。 无独有偶时间来到2020年,9月22日一加正式公布一加8T将在10月15日下午两点发布;海外的信息显示一加8T在海外发布的时间为10月14日,也就是讲一加8T是海内外几乎同时发布的。海外更早一点,但是根据外媒的报道iPhone 12系列极有可能在10月13日或10月14是这两天中的某一天正式发布。 看到了这儿大家想到了什么?对没错一加8T的海外发布会极有可能与iPhone 12系列撞车,进而会影响到国内的发布会。大家想一想苹果的iPhone系列发布会一年就这么一次,到时候全球的目光都会聚集到iPhone 12系列之上,一加8T…… 当然现在关于iPhone 12系列的发布时间仅是一个猜测,因为苹果的发布会一般是提前一周左右公布的。而一加8T的发布会是提前近一个月的时间公布的,至于双方到时候能否撞车,最快国庆期间就会有结果。不过今年即使是撞车了相信刘作虎也不会更改发布时间的,因为这仅是一个常规机型的发布,不像当年一加6T发布会那可以是一加与北美运营达成合作,对于一加来讲太重要了。
AMD两款Navi显卡曝光, 具有16GB、12GB显存, 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AMD的新品发布会也是越来越近了,眼看着隔壁老黄的RTX 30系列显卡大卖,AMD自然是有点坐不住了。而现在Rogame就已经确认了两款AMD Radeon RX 6000系列显卡的规格。 AMD RDNA 2显卡 根据来自Rogame的信息显示,AMD下一代RDNA 2(Navi 2X)GPU系列最初将采用两种显存配置截然不同的芯片。 RX 6900XT显卡 Rogame称,他已经确认至少两个基于RDNA 2架构的Navi 2X GPU的显存配置。这些GPU包括Navi 21和Navi22核心,AMD的Navi 21基于“ Big Navi” GPU设计,它将为Radeon RX 6000系列阵容中的旗舰显卡提供支持,而Navi 22 GPU将为Radeon RX 6000系列阵容中的高性能显卡提供支持,价格方面大概会在500美元左右。 AMD Radeon RX 6900 XT GPU 在显存配置方面,据说Navi 21将具有16 GB VRAM。从以前的泄露数据中来看,似乎是有一个所谓的“ Big Navi” GPU 工程样本,该样本在256位宽的总线接口上具有16 GB的三星GDDR6内存。除此之外,AMD Radeon RX 6900 XT GPU还可能装有Navi 21芯片。Radeon RX 6900 XT显卡极大概率就是AMD此前曝光的RX 6000系列显卡图,该显卡采用三风扇、三插槽设计,双8 Pin供电电源,显示端口将包括USB Type-C(VirtualLink),1个HDMI和2个DisplayPort连接器。 双风扇、双槽 第二种型号Navi 22 GPU据说拥有12 GB的VRAM,很可能会在192位总线接口上使用。根据AMD的产品规划,Navi 22 GPU可以用于Radeon RX 5700 XT系列的后继产品。但是在命名方面目前还不能确定AMD会玩什么套路,但依依酱猜测这部分显卡可能会被冠以Radeon RX 6700 XT、Radeon RX 6800 XT等名字。该系列显卡将采用双风扇、双插槽设计,属于Radeon RX 6900 XT的缩小版。
苹果12 mini抢先曝光!与OPPO、小米对比后还香吗? 随着新款iPhone的发售日临近,目前关于iPhone 12系列的参数与定价已经悉数曝光。据悉,iPhone 12系列相比往年会新增一款机型,分别是iPhone 12 mini、iPhone 12、iPhone 12 Pro、iPhone 12 Pro Max,其中结合此前定价策略与曝光信息来看,iPhone 12 mini的售价很有可能来到4-5K以内,在iOS与强大的硬件加持下,让国产手机有一定的压力。不过今时不同往日,iPhone固然有它的优势,但在4K+的国产旗舰中,也有不少手机能与之抗衡。 曾经,iPhone于果粉而言是神一般的存在,如今随着国产手机的强势崛起,优势已经逐渐减少,如果苹果依旧保持挤牙膏式更新的话,可能竞争力会持续渐衰弱下去。因此相比之下,OPPO Find X2和小米10 Pro可能会更香一些。首先对于OPPO Find X2来说,运行基于Android深度定制ColorOS系统,经过多代的更新优化后,现在不论是功能完整性、UI设计以及过渡动画等都是顶尖的存在,在本地化功能与小细节方面与iOS相比也毫不示弱,目前基于安卓11的ColorOS 11也即将发布,相信系统体验会进一步提升。 当然,OPPO Find X2的硬件配置相比iPhone 12 mini曝光参数来看,也有很多可圈可点的之处。快充方面自然不必多提,支持OPPO标志性的65W超级闪充,与iPhone 12 mini将搭载的20W快充相比,确实有点欺负人;同时内置的4200mAh电池也能保证手机的续航能力。同时由于iPhone 12全系或将取消“高刷”的消息,让OPPO Find X2的竞争优势更大,该机支持120Hz刷新率与240Hz触控采样率,让观感与跟手度提升明显。因此综合系统与硬件情况的对比,OPPO Find X2更具优势。 另外一款小米10 Pro同样具备优势,首先在系统层面上,其运行的MIUI作为国产定制系统中的鼻祖,一路走来经历多次更新换代,现在以MIUI 12展现在我们面前,全新的动效、壁纸、过渡动画以及更加完善的功能,都让米粉们感到欣慰,对于刚接触MIUI的朋友来说也非常友好。除此之外,小米10 Pro的屏幕素质也比较优秀,它支持90Hz刷新率,HDR10+和P3广色域,滑动网页时相比60Hz的iPhone 12 mini更流畅。 同时该机内置保证续航的4500mAh大电池,支持50W疾速闪充、30W无线闪充和10W无线反充,仅需45分便可将手机充至满电。当然除充电&续航具备优势以外,小米10 Pro的相机配置也比iPhone 12 mini更为优秀,它采用1亿主摄+2000万超广角+1200万人像+800万长焦镜头,其中长焦和主摄均支持OIS光学防抖,拥有2倍光学变焦、10倍混合光学变焦和50倍数字变焦的能力。因此小米10 Pro的MIUI 12和强大的硬件素质,相比同等价位的iPhone新机,有着相对明显的优势。 综合来看,与即将发布的iPhone 12 mini相比,OPPO Find X2和小米10 Pro两款手机在系统方面并不落后于iOS 14,而在硬件配置方面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近期有换机需求的朋友,不妨考虑一下这两款手机。
AMD Ryzen 9系列5900曝光 12核心设计 前阵子,AMD官方宣布将会在10月8号正式发布新一代锐龙桌面级处理器,不过至今尚未有关于新锐龙确切的架构细节及产品规格信息爆料。不过在近日,据软件工程师Patrick Shur在推特上的爆料称,它发现了两颗新锐龙处理器,最高为12核心。 据该爆料者透漏,此次发现的两枚处理器型号为锐龙9 5900X和锐龙7 5800X,分别为12核心以及8核心设计,在核心数方面相比目前的锐龙锐龙9 3900X和锐龙7 3800X并没有增加。前几代的Zen架构主要方向是不断增加核心数量,不过目前的核心数已经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了。 AMD方面表示,全新到来的Zen 3架构将会“空前强大”,其架构进行了大规模的重新设计,更专注于提升能效比、扩展性,多以在性能方面将会有显著提升。从目前了解到的信息,Zen 3架构拥有更强的IPC,提升幅度可达到17%,同时每个CCX模块的核心数从4个增加到8个,并改进SMT同步多线程、统一缓存体系、升级IO芯片并强化内存控制器,并且还有更好的动态加速效率。 不过动态加速效率提升的主要任务并不一定是提高CPU的频率,而是更好的应付长时间的高负债工作,可以在巅峰状态下连续跑更长的时间而不掉帧。另外AMD方面还将统一桌面端及移动端的产品命名体系,全部归入到锐龙5000系列,方便消费者更好的分辨记忆。
AMD发布Adrenalin 20.9.1驱动: 不打鸡血 老黄这两天发了新卡,官网连驱动都没给下载呢,AMD今天也给A饭送了一点心意——推出了adeon Software Adrenalin显卡驱动20.9.1 Optional驱动,主要修复了一些黑屏bug。 这版驱动是可选下载的,没有增加什么新游戏优化,也没有游戏性能打鸡血,以修复错误为主,特别是RX 5000系列的黑屏、崩溃等。 升级说明如下: 1、解决了RX 5000系列显卡的黑屏问题,主要表现在玩游戏时,切换任务、开启性能监视器或者在副显示器上观看视频\浏览网页会造成黑屏、系统崩溃或TDR。 2、《赛车计划3》在开启Radeon Software性能指标监视器后会导致游戏性能下降。 3、使用集成显卡的Ryzen 5系列移动处理器的系统上安装Radeon Software时提示Error 1603错误。 4、使用集成显卡的Ryzen 3系列移动处理器的系统上安装Radeon Software时提示Error 195错误。 5、部分显示器在开启Radeon FreeSync功能时,重新打开显示器电源会导致显示器黑屏,重启系统或重新插拔显示器可恢复。 6、开启Radeon Boost时,《无主之地3》在部分地图会出现画面闪烁。 7、使用AMF解码器解码某些HEVC内容时会出现画面损坏。 8、风扇配置文件可能无法加载。 9、运行游戏扫描可能会导致Radeon Software崩溃或自动退出。 10、《CS:GO》中可能会出现颜色异常。 11、当使用热键调用某些Radeon Software流媒体和录制功能时,通知可能会丢失。 12、使用RX 5000系列显卡时,播放部分VP9视频内容可能会出现亮度闪烁。
隐藏好深!比亚迪为英伟达RTX3080代工,芯片业务正在崛起 英伟达近期正式开售的GEFORCE RTX3080再次成为科技行业热搜关键词。与之前几轮因为正式发布、评测解禁成为热搜不同,GEFORCE RTX3080此番爆红是因为代工方的无意曝光。 相关报道显示,有网友在抢购GEFORCE RTX3080时发现,该显卡的代工方竟然是国内厂商比亚迪,诧异之余将这一消息发送至社交平台。要知道,英伟达是全球最成功的显卡厂商,同时也是全球市值最高的芯片大厂,GEFORCE RTX3080自然代表了当前消费级显卡最高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在许多网友的潜意识里,比亚迪虽然在国内也有一定名气,但技术和名气更多集中在汽车行业,而并非技术门槛更加严苛的芯片领域。因此,上述消息在曝光后迅速引起了圈内网友的广泛关注。 深藏不露的代工巨头 比亚迪电子是比亚迪旗下主要从事手机元件及模组制造,以及手机组装服务的子公司,其真实身份是全球第二大手机ODM(原始设计制造)代工厂和一线EMS(电子制造服务)供应商。比亚迪电子CEO王念强2019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公开表示,全球平均每10部手机中就有2部使用了比亚迪电子的技术,比亚迪电子的主要客户包括华为、三星、苹果、小米、vivo等智能移动终端厂商。 比亚迪电子与部分合作商的合作事件:1.在华为被美国限制之后,比亚迪电子第一时间接手了伟创力(原华为主要合作伙伴)单方面停止的合作订单;2.三星2019年宣布削减全球2/3的自建工厂、撤销全部中国境内的自营工厂,大量手机代工订单交给了比亚迪电子;3.小米旗下的CC拍照系列、数字旗舰系列等手机代工方均为比亚迪电子。 不仅如此,苹果9月16日秋季发布会上刚刚发布的新款iPad,代工方同样为比亚迪电子。该发布会结束后,比亚迪A股早盘一度上涨近5%,创历史新高。
苹果首发mini,iPhone12新型号曝光:性能不减 从很早开始,苹果今年预计将发布的四款新iPhone12设备就被广为曝光,其具体屏幕尺寸也大致确定为5.4英寸、6.1英寸(两款)和6.7英寸。不过,相比之前泄漏的12、12 Max、12 Pro、12 Pro Max的命名方式,最近外媒又进行了更正。 外媒表示根据最新消息得知,苹果将四款新品正式命名为iPhone12 mini、iPhone12、iPhone12 Pro、iPhone12 Pro Max。这意味着会是苹果历史上首次将「mini」应用在iPhone身上,以往我们只在iPad产品线可以见到。 OLED屏幕、最厚机身、宽大刘海设计 那么,问题出现了,iPhone12 mini究竟会有怎样的特点呢?首先,它采用了四款新品中最小的5.4英寸OLED屏幕,今年苹果12系列全系标配OLED屏,并且仍属于Retina视网膜级别,屏幕ppi甚至要比Pro版更高,显示细腻度相同。 其次,iPhone12 mini的机身更小,但是四款新品最厚的的iPhone。今年,得益于5nm工艺A14芯片突破性的优秀功耗控制,苹果缩小了其内部电池容量,最终使得iPhone12系列重回当年5代时的硬朗超薄机身,这将是苹果今年最独特领先的设计优势。然而,mini版依然和去年iPhone11系列厚度相当。 更值得一提的是,尽管iPhone12全系仍继续采用Face ID结构光人脸识别,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刘海屏”,但是据说6.1英寸机型以上刘海面积会明显缩小,而mini版同样因为机身小的原因依然保持着原先刘海面积水平,在整体观感上有所欠佳。 最后,iPhone12 mini将取消附赠原装充电器和耳机,这是苹果缩减成本的一种新举措。 性能不减、价格有望良心 不过,尽管如此外媒仍然给出了iPhone12mini版很大的期望,他们认为该机会像iPhone XR和11一样成为全球年度最畅销机型,尤其是国内市场,会成为老用户换机的最大动力。 更小的机身意味着iPhone12mini有着良好的「单手操作」体验,并且以苹果的产品配置思路来看,mini版仍然采用了相同的A14芯片、OLED屏幕、后置1200万像素双摄,在绝大部分功能上均不会遭到阉割。 总之,和过去一些iPhone机型的思路相同,苹果不会放弃「小屏旗舰」这一独家优势,并且会让用户觉得「硬件性能没阉割,价格却更加实惠」的良心,从而提振市场销量,扩大品牌份额。
这款新机也不错:LPDDR5内存+12GB内存+120Hz高刷 国产手机厂商,小米和华为算是知名度非常高的两家。其他的OPPO和vivo,以及魅族中兴也有自己的粉丝。但其实,除了以上这些厂商外,国内还有很多小众但是产品力极佳的手机。比如锤子和一加,这两个小而美的产品也是非常有竞争力。只不过,相比一加,锤子的发展比较困难一些。一加今年已经发布了好几款旗舰手机,即将带来新品;而锤子手机,相对来说低调很多。 一加上半年发布的旗舰,一加8系列,不仅站稳高价同时口碑也很不错。产品本身也没得说,即将和我们见面的,就是新品一加8T。 一直以来,一加手机的产品性能是足够的,更多的地方在于手机的不将就。比如充电、内存、拍照、系统。当然,因为一加手机体量不是特别大,因此在不少地方确实没办法和苹果华为小米一样。可就产品本身,的的确确是够得上一线。 2020年一加新机的发布会也马上到来,一加8T发布会slogan是“让眼力有电力”,暗示了一加8T的两大核心卖点:快充和高刷新率。 首先在刷新率闪,一加撬开了市场的大门。现在新发布的旗舰手机,几乎都会提到自己拥有高刷新率屏幕,以此来吸引用户。而一加的90HZ刷新率是2019年最成功的卖点。虽然到了2020年90HZ已经不算最强,但是屏幕表现力依然超过60HZ。 其次,在快充上一加是起了大早,赶了晚集。 一加手机的DASH闪充,在前几年是非常领先的。5V4A超大电流和功率,可以让一加手机的充电速度飞快。但是到了2020年,小米、华为、OPPO和vivo都有更快的充电方案。目前市场上,65W的快充只能说中等速度,最快的已经可以实现120W闪充,能够在15分钟内充满100%的手机电池电量,速度飞快。 而这一次,一加新机或许会在快充上有突破。
双模5G+麒麟985+40W快充,这才是华为真香中端机 今年华为的5G手机虽然在海外市场受到一定的阻碍,但是国内的5G手机销量依然保持领先,华为是目前国内5G手机销量最多的厂商。其中华为nova7pro这款手机就贡献很多,这款华为nova7pro是全新的5G中端机,比目前华为的5G旗舰受众更广,同时也更容易打动消费者。上市时的售价为3699元,价格也是中端手机中偏低的,目前更是从第三方平台进行降价,价格跌至3159元,这个价格相信不少人都会心动。华为nova7pro在降价之后成为了华为真香5G中端机,也成为了中端性价比之王。 华为nova7pro采用曲面屏设计,符合当下的潮流,屏幕大小为6.57英寸,分辨率2340*1080,屏幕材质为OLED,日常的屏幕显示效果极高。华为nova7pro的处理器也是升级过的,全新的麒麟985处理器,强劲的八核CPU,运行效率极高,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复杂的手机任务。手机制作工艺也比较特殊,华为nova7pro采用双磨双镀工艺,既美观,同时打造的机身手感也很不错。 存储空间华为nova7pro提供了两种,分别是128GB和256GB。华为nova7pro拥有四颗摄像头,都具备超高的像素,一颗6400万像素主摄,风景、人像样样在行,其余是800万像素长焦、800万像素超广角、200万像素微距,这三颗摄像头在各自领域都是佼佼者。华为nova7pro标配了一块4000毫安电池,支持40W有线快充,一小时手机的电量就能充满。 对于5G中端机手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配置的均衡,华为nova7pro的配置方面没有特别的长处,也没有任何的短板,很好的将手机的配置做到了均衡。另外这次的全新的制作工艺,将手机整体的品质提高了,虽然是一款5G中端机,但是机身的质感和旗舰手机几乎没有差别。华为nova7pro又延续了华为相机方面的优势,不论用户是拍摄生活照,还是艺术照,都不在话下。
小米10Pro/荣耀30Pro+长焦battle 细节定胜负 纵观2020年手机行业的拍照领域,全焦段、全场景、全能性等三个方面成为手机拍照的突破方向,其中超远长焦成为了旗舰机型对拼的兵家必争之地,一时间市面上主打变焦拍摄的旗舰机型层出不穷。那么长焦到底哪家强?今天我们找来要进行变焦对比的两款热门机型小米10Pro和荣耀30Pro+。 影像模组配置对比,硬件豪华谁更“底气十足”? 配置方面,荣耀30Pro+“超大杯”相机配置堪称豪华,5000万超感光三摄相机模组,包括5000万超感光主摄+50X潜望式超稳变焦(支持双结构OIS光学防抖)+1600万超大广角,其中主摄为RYYB滤镜阵列,索尼订制IMX700传感器,拥有业界最大的1/1.28英寸感光面积,四合一等效像素尺寸达到2.44um,支持全像素八核极速对焦。 而小米10Pro的相机配置也十分硬核:小米10Pro采用了后置四摄配置,主摄采用了1.08亿像素感光元件,尺寸为1/1.33英寸,镜头为7P模组,支持OIS光学防抖。小米10Pro搭载了2000万像素超广角、1200万像素人像镜头以及一枚支持10倍混合变焦的长焦镜头。 这期评测就选择小米10Pro和荣耀30Pro+进行十倍变焦及二十倍变焦模式的对比,这两款机型既是当代热门机型,拍照方面同属影像力第一梯队。同时,这场对比同样也是高像素和大底之间的对比,因此非常有意义。 10X-20X高倍长焦对比:文字与色彩谁更细腻? 先来看一组白天光线充足环境下的十倍变焦对比样张,整体来看,荣耀30Pro+的对比度更高,色彩更加鲜艳,右下角的绿植更葱更绿,色彩更讨好眼球;而小米10Pro则比较偏向于写实派,光感较高,线条的纹路更清晰,但是白平衡有些偏冷。 荣耀30Pro+还有一点比较人性化的是,在变焦放大至15倍后,相机界面的左上角会多了一个缩小的对焦取景框,方便我们在拍照时对准被摄物体,还是比较实用的。 小米10Pro整体亮度会更高一些,而荣耀30Pro+大概是建筑物对光线的遮挡导致画面亮度有些暗,但是更加接近人眼看到的景象,偏向写实。在颜色、清晰度及细节对比上,这组照片两款机型旗鼓相当,均保持了旗舰该有的水准。
高刷新率和5G成标配 下半年旗舰手机还能拼什么? 如果说去年5G还是手机的竞争优势,那么今年发布的大多数手机都标配5G。严格来说,5G今年已经是手机必备功能之一。与此同时,高刷新率屏幕和快充,也成为手机的必备功能。 在5G无法成为营销的亮点,手机拍照拉升到了1亿像素的制高点,高刷新率屏幕也无法吸引消费者的当下,旗舰手机还能拼什么呢?这或许是留给所有手机厂商的一道难题,包括市值冲破2万亿美元的苹果。 手机芯片打造差异化的优势 多年来,华为和苹果都是下半年最值得关注的两个品牌。作为两个曾经引领手机硬件升级的品牌,这两家厂商在2020年同样饱受创新匮乏之苦。不过,手机芯片成为华为和苹果的差异化优势。 以苹果来说,今年iPhone 12系列全系标配A14芯片,这是一款使用5nm制造工艺的芯片。今年,主流的手机芯片还停留在7nm的赛道,苹果已经抢先用上了最先进的5nm制造工艺。从技术角度来说,更先进的制造工艺,意味着芯片性能更强,功耗也更低。 由于5G功耗更大,5nm的芯片一定程度上降低功耗。在电池技术没有突破前,5nm手机芯片对续航的提供还是非常重要的。除苹果外,华为Mate 40系列搭载的麒麟9000芯片也使用了5nm制造工艺,据说5G和AI算力更强。从这一角度来说,5nm芯片是竞争力,也是一种差异化优势。 快充和大像素不会成为竞争力 虽说华为和苹果的旗舰手机还没上市,但硬件配置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相比之下,其他品牌的安卓旗舰,快充技术提升很大,拍照方面也更加注重大像素。 前段时间上市的安卓旗舰,都引入了120W快充技术,这预示着下半年的很多安卓旗舰都会标配120W快充。从一些媒体的评测来看,支持120W快充的手机充满电不到20分钟,也就是一顿饭的功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想使用大功率快充,必须随身携带快充套装,而且能够找到电源插座。否则,大功率快充也是摆设。 显然,大功率快充的使用场景会受限。而三星和小米主导的1亿像素拍照,对消费者感知的提升也非常有限。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说,手机拍照6000万像素就足够了。试想,苹果手机至今是1200万像素,成像质量并不比6400万像素的安卓手机差。手机拍照,大像素固然重要,算法对成像质量的影响也非常大。 总的来说,从手机芯片到5G,再到快充和拍照,2020年手机行业确实没有什么颠覆性的创新。在苹果都扛起价格战的市场背景下,旗舰手机要想打造差异化的差异已经非常困难了。接下来,旗舰手机或许只能拼价格,拼品牌忠诚度了。
诺基亚8.3 5G在部分地区开售 4500mAh电池 早前在3月20日由HMD Global发布的5G智能手机诺基亚8.3 5G,由于多方面原因一直延后了发布日期,近日凌晨有消息称,这款诺基亚8.3 5G已经在全球一些地区开始发售,定价分别为699美元/579欧元/649瑞士法郎/599英镑等,国行售价未知,按照之前的价格应该在4600元左右。 这款手机配备了Qualcomm Snapdragon 765移动处理器,并且也是诺基亚首款5G机型。搭载6.81英寸FHD分辨率,2400 x1080像素屏幕LCD屏,除此之外手机还具备6GB RAM和64GB存储空间,8GB RAM和128GB存储空间的选择。 在相机方面,诺基亚8.3 5G配备了带有蔡司光学元件的PureView后置四镜头相机,分别是64MP(f/1.9)+12MP(f/2.2)超广角 +2MP变焦+2MP景深镜头,前置24MP(f/2.0)镜头,提供6+64/8+128GB存储选项,保留3.5mm耳机孔,内置4500mAh电池,支持18W快充。 除此之外,诺基亚8.3 5G还首次亮相了ZEISS Cinema拍摄和编辑器,并以OZO音频带来非凡的低光视频录制,是想要无限创作的理想智能手机。诺基亚8.3 5G将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好准备,并已针对5G进行了完美优化-确保更多的人无论身在何处都能享受到流媒体和游戏的快速,可靠的连接。受芬兰人的启发,诺基亚8.3 5G配色采用Polar Night(北极夜)–一种直接从北极天空中汲取灵感的颜色。 另外,HMD还发布了一款诺基亚Power EarBuds真无线耳机。官方声称可提供长达150小时的播放时间。
65W超级闪充加持,仅重169g的Reno4 SE也能有持久 如今绝大多数5G手机为了确保有良好的续航,都选择在机身内部安置大容量电池,虽然续航方面有保障但也使得手机变得特别厚重,高达200克以上的重量日常使用手感真的很差,单手操作成了一种负担。不过近期OPPO新推出了一款Reno4 SE就做的特别棒,仅7.85mm的机身内配备一块4300mAh电池,而且整机重量也仅有169克,续航和手感达到很好的平衡,个人感觉这应该是目前2000-2500元价位里综合体验最好的5G手机了。 目前主流旗舰手机电池容量也是在4000mAh左右,而Reno4 SE配备一块4300mAh电池,配合系统级的省电优化以及Smart 5G智能切换功能,正常使用一整天完全没有问题。这几天的体验过程中,每天上班前充满电,当中大概会刷微博一个多小时,打游戏一个多小时,在线看电影、视频两个小时,上班过程中还会连接蓝牙耳机听音乐,在微信上处理一些工作内容等,下班回到家依旧还有20%左右的电量,续航方面是很有保障的。 Reno4 SE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搭载了65W超级闪充技术,这也是OPPO首次将该技术应用于2000-2500元价位段的手机当中。官方宣称充电5分钟即可煲剧4小时,虽然我们没有进行很严谨的测试,但充电5分钟确实可以看剧三个小时还有剩余,充电速度令人吃惊。另外10分钟大概能充电40%,最快37分钟就能完全充满,即便是夜里忘记给手机充电,早上起床洗漱的十几分钟时间也能充入足够的电量了。亲身体验到这种电量快速增加的闪充之后,真的会有旦用难回的感觉,太爽了。 除了有大电池+65W超级闪充提供的强效续航保障外,Reno4 SE其他方面的表现也是不俗。机身配备了一块6.43英寸OLED超清护眼屏幕,支持180Hz触控采样率,日常的触控响应非常灵敏,大屏幕在玩游戏或者看剧的时候也有非常棒的体验。机身背面采用了子弹纹+放射纹组合的光芒渐变设计,在不同角度下除了有色彩变化外,还有纵横交错的光线变化,拿在手中非常耀眼、新潮,超闪白、超闪黑和超闪蓝三种配色也是带来了三种不同的变化美感。 影像系统上Reno4 SE前置搭载了3200万像素自拍镜头,支持85°广角多人自拍以及全场景多人智能美颜功能,可以多人同框美颜拍照,美颜效果自然、动人。同时也搭载了4800万像素光芒人像三摄,支持一亿像素超清画质拍摄模式、人像留色模式,并带来了夜景光斑人像功能,让你除了可以拍摄清晰、纯净的夜景照片外,还可以拍摄“霓虹闪烁”效果的夜景人像照片,拍照实力还是相当强大的,带给你更富创意的拍摄体验。 在5G手机轻薄与续航难以同时兼得的情况下,Reno4 SE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保证了足够的续航以及轻薄的手感,并且将65W超级闪充技术普及至更低价位,使得Reno4 SE成为价位段充电速度最快的产品。同时在机身设计以及拍照等方面,也依旧延续了OPPO Reno系列一贯的亮眼表现,不得不说Reno4 SE真的是一款体验非常棒的5G手机,想要换机的朋友可以考虑一下。
ARM发布新一代Neoverse处理器:单核大涨50% 作为移动处理器中的霸主,ARM想要抢数据中心处理器市场的野心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为此他们专门推出了Neoverse处理器平台,去年发了第一代Neoverse N1,现在又发布了新一代的Neoverse N2及Neoverse V1处理器平台。 ARM的Cortex-A系列处理器在手机、平板等移动产品中已经很出名了,此前也基于A系列推出了服务器版处理器,只是之前的成效不大,而且也没有很好的区分,所以才专门打造了Neoverse平台,主要用于高性能计算领域,包括超算、数据中心、5G、云计算、边缘计算等等。 2019年ARM推出第一代的Neoverse N1处理器,也就是之前的7nm Ares战神,CPU架构跟A76同源,原本预期是每代性能提升30%,实际上性能提升超过60%,翻倍超过目标值(想起AMD的52% IPC性能提升没)。 Neoverse N1去年3月份发布之后,已经有多家厂商推出了基于Neoverse N1的高性能平台,并获得了亚马逊等多家厂商的力挺。 这次推出的Neoverse新一代处理器平台定位更加清晰,官方将其分为三大系列——E系列主打能效,功耗、核心面积要优先于性能,N系列性能、功耗、面积并重,并行能力强大(也就是核心更多),而V系列是新增的,主打高性能,核心更大一些。 Neoverse V1系列现在就已经可用,面向7nm及5nm工艺,而Neoverse N2系列则是面向2021年,以5nm工艺为主,2022年之后还会更强大的波塞冬平台,面向5nm及3nm工艺,性能再次提升30%以上。 具体来看,Neoverse V1因为主打高性能,所以ST单核性能比Neoverse N1提升了50%以上,它还支持2x256bit的SVE可伸缩矢量扩展(Scalable Vector Extensions, SVE),这是ARM与富士通联合开发的高性能浮点指令集,目前TOP500性能第一的超算Fugaku就是靠SVE性能实现的。 对ARM给出的数据来看,SVE 2x256bit的性能相比之前的NEON 2x128bit高出80%以上,功耗则降低了40-50%。 至于Neoverse N2处理器平台,它是正宗的Neoverse N1继任者,ST核性能提升40%。 此外,Neoverse N2不仅重视性能,也重视并行性能,可以根据不同的负载灵活搭配核心。 比如5G基站这样的环境,可以使用8-16核,功耗控制在20-35W,而5G边缘计算可选择12-36核,功耗不超过80W。 云数据中心这样的高性能场景下,最多可以做到32-192核心,80-350W的功耗空间,一切都看需求。 ARM做数据中心最大的问题还在生态上,为此ARM也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新一代Neoverse平台也加入了CCIX及CXL互联支持,不但提供领先的处理器核,还为合作伙伴提供可扩展性的交换网,用以支持大量的处理器核。 此外,ARM还跟软件生态系统达成了合作,与Project Cassini合作的目的就在于为软件开发者提供流畅的体验。
索泰RTX 3080 天启展开了双翼 RTX 30系GPU的发布是2020年PC圈子里最大的新闻和惊喜,因为当大家都认为RTX 30系列的价格会因为大量规格升级而再创下新高的时候,英伟达却端出了一个让PC玩家们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的价格。一时间RTX 30系显卡成了科技圈时间线上最热的名词,其盛况丝毫不亚于其他任何一场科技圈的发布会。 关于RTX 3080有多么厉害和为什么这么厉害,英伟达官方发布的时候其实已经说得非常清楚——更高效率的Ampere架构、三星8nm工艺、大幅度增加晶体管数量、超高速的镁光GDDR6X显存……以及前所未有的高TDP。英伟达官方为RTX 3080标定的TDP达到曾经GeForce游戏显卡中前所未有的320W,比上一代的旗舰游戏卡2080Ti高出挺多。 和上代20系显卡不同,这次在国内第一批推出的30系显卡并不包含英伟达的Founders Edition。目前国内市面上推出的RTX 3080显卡均来自英伟达合作伙伴,并采用定制化的散热器设计。和FE版本双风扇穿透式散热设计比起来,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非公卡们使用的还是比较传统的三风扇开放式设计。 至于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角索泰RTX 3080 天启,则是索泰推出的3大系列非公版RTX 3080显卡产品中最重要的一款产品。它的前身是索泰的“至尊PLUS”系列,只不过在30系显卡这一世代上索泰将之更名为“天启”。 换名字只是“天启”的一个小改变,索泰RTX 3080 天启的散热器和搭配的RGB灯光设计均有重要更新。同时索泰甚至还为“天启”系列点卡设计了名为“天启姬”的二次元形象,由此可见索泰对全新“天启”系列的重视程度。 既然是继承“至尊PLUS”系列的衣钵,那么RTX 3080 天启当然也不能忘记之前“至尊PLUS”系列的招牌特性,也就是可以被安装于显卡背板上的3D-STORM风扇。这两颗风扇可以实现无工具安装,安装后能够进一步帮助供电模块和GPU散热。 当然为了契合全新的设计语言和产品形象,索泰给RTX 3080 天启的金属背板在安装这两个小风扇的位置增加了专门机甲天使的涂装,因此这两颗小风扇如今的正式名字叫做“天启之翼”。
荣耀X10无力,不像去年卢伟冰给9X“带货”? 去年的荣耀9X应该是一整年的高光机型,所以直到现在还是正常的销售周期,但是价格也按照华为的趋势维持在原价,你说这闹的,去年最低还到了1000不到呢,今年就1399维持原价了? 但是荣耀9X已经成了强弩之末了,去年年底是出货量高峰期,所以现在应该要看荣耀X10了是吧?但是很多人反应这个下一代机型无法延续传奇啊,那么问题出在什么上面呢? 有人说首先一个就是价格问题,荣耀主动让出千元机市场荣耀X10价格来到了1899,说实话这个价格区间就有些高了,虽然说今年上半年的5G手机都卖得贵,但是消费者的购买力并没有上涨啊,这也就是短短半年多的事情! 还有一个确实是芯片的问题,毕竟华为Nova7SE都要换装联发科天玑800U了,所以这种情况下荣耀X10也会紧俏,也不会价格下降的空间! 我觉得按照正常思路来看,荣耀X10是能够跳水到1500以下的,这样下半年能够大规模走量,但是现在麒麟芯片都是提前打包生产好的,所以价格压缩的空间就小了。 要知道去年的麒麟810芯片可是遍地开花,机海战术都是810这颗芯片,这样也能降低成本。 当然了很多网友都说荣耀X10卖不好的最大原因,是没有了卢伟冰带货?确实啊去年的荣耀9X被卢伟冰怼了大半年,知名度是绝对起来的,购买的人一个没少,反倒起了助攻作用,荣耀广告都不用打了?
锤粉泪目!坚果5G新机正面曝光:纯白面板回归 距离2014年锤子科技推出了“天生骄傲”的锤子T1已经过去了6年,这款最初打着“东半球最好用的只能手机”名号的机型,在发布后也遭遇了当头一棒。此后,锤子科技的发展大家都有目共睹,被字节跳动公司所收购,锤子更名为坚果,创始人罗永浩也已经转行进入电商带货领域。对于锤子来讲,更多的还是遗憾。 虽然坚果手机在当下已经被移出主流市场,但是其依旧在手机市场活跃,在这一领域倾力展示自己微小的竞争力。近日,坚果即将发布的5G新机遭到了曝光,其正面所搭载的纯白色面板更是引发不少用户去关注。话不多说,一睹为快吧! 拒绝随波逐流,坚果5G新机纯白色面板出炉! 根据曝光的图片来看,这张工程图采用了全面屏设计,通过挖孔形式来实现全面屏形态,挖空位置位于屏幕左上角。另外,手机的边框控制得当,屏占比也很高。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新机的正面搭载了纯白色的面板。 近几年来,各大厂商的新机都采用当下主流的手机形态——全面屏,同时都选用了黑色的边框,因此纯白色面板也日益罕见。上半年魅族发布了一款17周年纪念作,该机也搭载了纯白色面板设计,整体外观设计也显得更加高雅简洁。另外,魅族17还将电量显示融入了挖孔设计,成为了当下主流挖孔设计的一股清流,最终完成了“小厂”的目标。 另外,Smartisan产品经理朱海舟也在社交媒体平台回应数码博主的内容“10月新机涌动,有爆料称一款白色手机不远了”称白色真的不好做,一旦实现,值得期待。
7款iPhone升级iOS14续航测试:这样的结果令人失望 苹果在上周正式发布iOS14后,不少果粉抢着升级。从目前的升级数据来看,iOS14整体表现非常抢眼。之前给大家带来了iOS14性能测试,那么今天就来比较下,在升级后与iOS13.7进行续航测试,提升幅度到底有多大呢?而这次参与测试的机型分别为iPhoneSE、iPhone6S、iPhone7、iPhone8、iPhoneXR、iPhone11、新iPhoneSE,接下来就一起来体现下测试过程吧! 这次还是采用了某电池测试软件,将电量充满后,关闭后台所有的软件。当开始测试后,发现iPhone8和iPhoneSE电量消耗最快,而电池容易差不多的新iPhoneSE此时剩余电量非常多。当然电量剩余最多的还是iPhoneXR和和iPhone11. 当测试结束后,此时可以看到iPhoneSE续航时间2小时55分,iPhone6S续航时间3小时,iPhone7续航时间3小时39分,iPhone8续航时间3小时21分,iPhoneXR续航时间5小时40分,iPhone11续航时间5小时25分,新iPhoneSE续航时间3小时43分。可以看到,除了iPhoneXR和iPhone11外,其他剩余5款机型电池续航时间都在3小时左右。 与iOS13.7相比,只有新iPhoneSE和iPhone8电池续航略有提升。iPhone11电池续航时间虽然不变,但续航还是不如iPhoneXR。而此时的iPhoneXR电池续航在升级iOS14之后,也略有下降。就整体情况而言,升级后,电池续航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即便有两款机型有提升,但提升幅度并不算太大。 总结:升级iOS14之后,各款机型的续航表现都不是很理想。如果您对电池续航需求比较高,那建议你暂时别升级了。
英特尔放出Tiger Lake酷睿i7-1185G7笔记本性能 在基于 Zen 架构的 AMD 芯片横空出世之后,无论是服务器、台式机、还是笔记本电脑,英特尔在 CPU 架构和制程上的缓慢升级都已经引发了许多用户的不满。庆幸的是,在酝酿了许久之后,英特尔终于要凭借 11 代 Tiger Lake 酷睿 CPU 和 Iris Xe 核显发起反击。据悉,11 代酷睿移动处理器采用了 10nm SuperFin 工艺,具有更高的能效表现,主要面向轻薄本市场。 英特尔还宣称 11 代 Tiger Lake 酷睿移动处理器的性能表现优于 AMD 锐龙 7 4800U 平台,但我们要等到新品在一个月后上市才能进行更深入的检验。 TechSpot 指出,目前已有少数媒体收到了预生产的 Tiger Lake 笔记本电脑,配备的是旗舰款的 Core i7-1185G7 处理器,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它们的测试成绩。 首先是 PCMag 分享的与 AMD 锐龙 4000 Renoir 平台的对比测试,可知得益于 Iris Xe 核显的加入,Tiger Lake 芯片在 GPU 性能上终于扳回了一句。 两款芯片都主打低功耗场景,能够轻松应对相对轻巧的任务。喜欢购买轻薄时尚的超极本的用户,显然不会在 Web 浏览和视频会议等场景下遇到性能问题。 游戏方面,Tiger Lake 酷睿 i7 芯片似乎也能够发挥出全力,丝毫不逊于 AMD 锐龙 7 竞品。不过对于游戏笔记本的目标用户群体来说,他们还是更倾向于强大得多的独显配置。 媒体处理方面,PCMag 运行了 Cinebench 和 Handbrake 基准测试,核心 / 线程数量多的 AMD 锐龙 7 移动平台占据了更大的优势。但若只看单线程的性能表现,Tiger Lake 基本同样出色。
小米首发!高通发布骁龙750G处理器:性能提升10% 昨天晚上,高通宣布宣布推出骁龙系列的新成员——新一代5G处理器骁龙750G。据悉,骁龙750G由三星8nm制程工艺打造,采用多核架构,整体性能较骁龙730G有所提升,支持双模5G通信,有望助力加速5G普及。 据悉,骁龙750G处理器集成了骁龙X52 5G基带,全面支持SA、NSA和sub-6Ghz等全球5G频段,同时支持毫米波技术,高通希望能够借助这款产品进一步推进5G技术的全面普及。高通表示,包括小米、LG、摩托罗拉、夏普等厂商均有计划推出搭载骁龙750G处理器的智能设备。 配置方面,骁龙750G处理器采用三星8nm制程工艺打造,由2*2.2GHz Cortex A77核心和6*1.8GHz Cortex A55小核组成,CPU性能较骁龙730G提高20%。此外,该处理器内置Adreno 619 GPU,GPU性能较骁龙730G提高10%,整体性能提升尚可。 此外,骁龙750G支持Wi-Fi 6、蓝牙 5.1、NFC功能,支持配备最高12GB内存,可以搭载60Hz QHD+屏幕/120Hz FHD+屏幕,支持高通Quick Charge 4+快充规格,搭载Spectra 355L ISP,支持最高4k30帧视频录制、1.92亿像素照片拍摄。 在目前市面上,百元级5G处理器还是很少见的。要知道,小米公司去年全球销量最好的产品Redmi 8、Redmi Note 7系列和Redmi Note 8系列都是百元级别的。骁龙750G的发布,有望促进百元级5G手机的诞生,大幅推进5G通信技术的普及程度,让整个社会更快地迈向5G时代。 就目前的传言来看,骁龙750G处理器可能会由小米率先在海外发布,随后引进国内市场。根据此前数码闲聊站曝光的小米移动战略合作协议来看,小米预计会在11月的时候发售999元的5G手机,和高通宣布的骁龙690量产化的时间也对得上,让我们一起期待这款百元级5G新机的到来吧。
首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