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级巡逻兵 1级巡逻兵
关注数: 107 粉丝数: 567 发帖数: 21,738 关注贴吧数: 155
吕蒙人品和做人在三国里都是一流的,有问题吗 看三国志,如何对待同僚和下属的,如何对待老百姓的。 蒙少不脩书传,每陈大事,常口占为笺疏。常以部曲事为江夏太守蔡遗所白,蒙无恨意。及豫章太守顾邵卒,权问所用,辽因荐遗奉职佳吏,权笑曰:“君欲为祁奚耶?”於是用之。甘宁粗暴好杀,既常失蒙意,又时违权令,权怒之,蒙辄陈请:“天下未定,斗将如宁难得,宜容忍之。”权遂厚宁,卒得其用。这是对 同事,心胸是多么宽广。 以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蒙固辞金钱,权不许。封爵未下,会蒙疾发,权时在公安,迎置内殿,所以治护者万方,募封内有能愈蒙疾者,赐千金。时有针加,权为之惨慽,欲数见其颜色,又恐劳动,常穿壁瞻之,见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病中瘳,为下赦令,群臣毕贺。后更增笃,权自临视,命道士於星辰下为之请命。年四十二,遂卒於内殿。时权哀痛甚,为之降损。蒙未死时,所得金宝诸赐尽付府藏,敕主者命绝之日皆上还,丧事务约。权闻之,益以悲感。这是对钱财。 蒙入据城,尽得羽及将士家属,皆怃慰,约令军中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垂涕斩之。於是军中震栗,道不拾遗。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羽府藏财宝,皆封闭以待权至。这是对方俘虏家属以及老百姓。道不拾遗啊,三国乱世,短短时间能做到如此,几人能有?
其实孙刘联盟早就破裂了或者说名存实亡 事实上说白了,刘备被曹操打成丧家之犬,后来刘备和刘琦依靠鲁肃攀附上了孙权打败了曹操的追杀,依靠孙权救了他们。有但刘备集团仗着曹操这个威胁,加上孙权年轻自信不足,相信了鲁肃联盟不能破,刘备集团包括关羽觉得孙权在曹操威胁之下,孙权只能忍气吞声,不敢和刘备翻脸,所以一直算计孙权,借地不还,(借地不还其实就是破盟行为,名存实亡,比如我们为了对付美帝借了越南土地,越南不还其实就是破盟行为,联盟名存实亡,我们随时可以揍越南而不需要背道德责任,孙权刘备情况类似),最后导致吕蒙强夺三郡,联盟破明面上也破裂了。虽然刘备从来没归还一分地,孙权面对威胁,还是怕曹操打来,孙权还是选择忍辱负重和刘备和解,因此还送还了一个郡。然而关羽觉得孙权懦弱胆小,看不起孙权,于是欺辱孙权,恨不得爬到孙权头上拉翔,抢孙权粮草,多次再孙权使者面前辱骂孙权,比如骂孙权为狗,骂孙权是貉子,大言不惭扬言灭孙权,从没干过一件对这个所谓盟友有利的事,倒是孙权,又是救刘备集团于水火,又是给刘备集团地盘发育,又是把妹子嫁给刘备加强孙刘联盟关系。最后由于吕蒙的分析和战略规划,再加上个曹操独立交手两次后竟然全赢了,让他有了信心能独自对付曹操,没有刘备集团也能赢曹操。觉得无需再忍耐刘备集团了,最后忍无可忍,无损干死关羽,刘备气急败坏,掀桌子跑去送五杀
刘备和孙权到底谁背盟。 很多人,特别是蜀迷一直说孙权背盟,我个人觉得是刘备。 首先借地不还,有的人说只是借了南郡,不是数郡,其实按鲁肃传里,孙权方觉得不还南郡也可以,给荆南三郡就行了,结果也不同意(这个有争议,毕竟各种历史记载好像不完全相同,曾经魏蜀国大臣的陈寿记载更是含糊不清,本身记载也有矛盾),就是刘备方准备一个子不还了。但即使是只借了南郡,但铁了心不还,和强攻打下来有何区别?所以借地而铁了心不还,这本身就是破盟行为。 再次,关羽鼓动接应孙权部下反叛,算破盟,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吕岱传:建安二十年,督孙茂等十将从取长沙三郡。又安成、攸、永新、茶陵四县吏共入阴山城,合众拒岱,岱攻围,即降,三郡克定。权留岱镇长沙。安成长吴砀及中郎将袁龙等首尾关羽,复为反乱。 第三个破盟行为 抢吴国军粮的事。有人说话是假的,是吴国造谣污蔑。但这个是三国志记载,而且以陈述事实来记载的,不是某个说。如果说这个是假的,水淹七军是不是假的?别拿历史虚无主义来辩解。所以假设关羽抢军粮了,那就是破盟行为,古代粮食生产力低下,军粮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军队的生命。 第四个是不是破盟行为,刘备借了南郡之后哄骗孙权,不让孙权打益州,自己去拿,孙权知道后也派军队去益州,结果在江陵(从孙权那里借来的,这个无争议)刘备派军队阻拦,也就是武力阻拦孙权进川,我个人觉得算破盟行为。 至于其它,刘备各种刷孙权的行为,比如你要打益州我批发入山之类的一看就是戏耍孙权的行为,关羽在边境不断挑事,鲁肃还安抚他示好等只是加大了东吴上下对刘备集团的信任度进一步下降,算不上背盟行为。
消除彩礼的另外一个好办法 原先我说了一个消除彩礼的办法那就是孩子姓随女方,结果被一些直男癌喷了,也就是孩子随女方,女方出婚房,男方拎包入住,不用出嫁妆,绝大多数男方不愿意。 那么我再出个主意,大家伙看看行不。 1。男不是入赘,女不是嫁,就是公平婚姻,这是基本前提。男娶女嫁本就是男尊女卑的封建陋习,代表女的进入男方,她所带女方家产也是被男方吞并。对女方不公平,所以产生了彩礼略微进行平衡。但如果让男方入赘,和女方嫁一样都是代表被对方吞并,对男方也不公平,所以不嫁不娶对双方都公平。 2 姓氏传承平等,两孩两姓,一孩抓阄。如果默认某一方的姓,其实就是嫁娶或入赘了。是嫁娶还是入赘,在中国文化里以后代姓氏传承默认随哪方为主要标志。 3过年过节双方父母那里轮流,不能一方独占,嫁娶婚姻多数是男方为主,入赘婚姻女方为主,都是不公平的。这是嫁娶还是入赘的次要标志,也要平等。 4.婚房共同出买,不是哪一方必须卖,比如让男方买。既然平等婚姻了,不是嫁娶婚姻了,共同出婚房,买车公平。 5.双方父母一样对待 6.家务共同负担 7.生孩子和婚后经济收入,孩子是共同的孩子,经济收入是共同收入(婚姻法也是如此规定),由于生理限制,男性不能生孩子,那应该在家庭其他方面比如婚后经济挑起大梁来,女性群体因为生理限制确实平均收入也不如男性高。算是各司其职吧。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欢迎补充。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