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z878163 lzz878163
关注数: 27 粉丝数: 42 发帖数: 864 关注贴吧数: 17
不要钻牛角尖了 看了一些帖子,觉得有一些人很想得到音质好的乐器,但是却得不到,因此,出现一些不合实际的想法。比如,有的人说,二胡、小提琴的音质是可以培养的,这完全钻到了唯心主义的牛角尖里去了。下面我把探索的结果发在下面: 提高竹木乐器音质的竹木材料加工法 千百年来,人们在制作以竹筒或木材为共鸣箱的乐器(简称竹木乐器)时,对制作共鸣箱的材料,除因干燥或因造型的需要对其进行过加工外,其余都没有进行过什么加工。比如:《音乐知识手册》第一集第414页载文,制作小提琴时,“所选用木料,都经过一、二百年完全干燥后,才用以制琴。”这样的木材,其振动发声和传播音响的性能都比较差,因此,所造出的竹木乐器,存在以下四个缺点:第一、共鸣声较小,音质相差悬殊,音质高档的极为稀少,估计不到其总数的百分之一;第二、用同种竹木材料不能造出音质档次相同的琴。 如小提琴,其共鸣箱是用云杉、枫木制作的,但音质相差非常悬殊,红木二胡、京胡等亦是如此;第三、红木乐器、檀木乐器价格太昂贵,且音质高档的也不过占其总数的百分之一、二;第四、过去制作的竹木乐器,在刚制作完毕时,其音量和音质都比较差,须经数年后,其音质才能纯净些,音量也才能大一些。 本加工法分为A、B两类,有以下五个优点:第一、本加工法能使竹木材料具有最优良的振动发声和传播音响的性能。因此,这种竹木材料最适宜制作竹木乐器的共鸣箱。第二、本加工法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竹木乐器的音质和增大共鸣声,A类加工法能保证同种竹木材料经加工后都能造出音质档次相同的琴。比如,凡是高等级的红木都能造出音质高档的二胡,凡是云杉都能造出音质高档的小提琴和大提琴。第三、采用本加工法制造的竹木乐器,一经制作完毕,就能使其发出的声音达到最佳状态。第四、B类加工法能将一般的木材加工后,替代红木、檀木等,造出音质高档的乐器,故称为人造“红木”加工法;第五、加工方法简单,成本极低。比如,每把售价数十万美元乃至上千百万美元的小提琴,若采用本加工法来制造,其造价也只需数千元人民币。对于钢琴上的木制零部件,如果采用这种方法加工,也可以使其音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但对箫、笛没有明显的效果。两类加工过程各约需二十天,但累记操作时间仅需数小时,而且无毒无害无污染,操作简便。所需药品价格低廉,容易采购。所需设备比较简单,经加工后的竹木材料不影响粘接和上漆等。 这必将是竹木乐器制造史上的一大变革! 过去的竹木乐器(以竹子或木材为共鸣箱的乐器)如二胡、京胡、板胡、小提琴、钢琴等,其音质最佳者不过占其总数的千百万分之一,采用本人的方法,把竹子或木材进行加工之后再制作乐器,可以使95%以上的乐器音质都达到音质最佳。有兴趣者请联系。 希望不久的将来,地球上的竹木乐器,都能采用本加工法来制造,使它们的音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 备有样品,欢迎考查。 发明人:李正中 QQ:382588171 E-mail: [email protected] 李正中
关于小提琴等的制作 关于小提琴等的制作 1.不要把小提琴神秘化。小提琴和其他乐器一样,都是一个共鸣箱,这个共鸣箱的形状大小和质地决定了它的音色和音质。 2.前不久中央台公布过,国外有人以4500万美元出售了一把小提琴,大约合人民币280,000,000元.这完全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炒作形为。我估计这个交易不过是从左手卖给右手而已! 3.小提琴和其它的以竹子或木材制作共鸣箱的乐器的发音原理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长时间以来,人们没有找到制作乐器的好方法,所以它们对其音质作了很多种不同的猜测,甚至认为它们是具有“灵性”的物品,可以用人的思想去感动它,可以把人的情感“做”到琴里边去! 4.小提琴的制作并不复杂,很多资料都用图片,详细地公布过小提琴的制作过程,只要我们购买合适的工具和木料等,按照同样的制作过程,是一定可以制作出来的。本人曾经拆过五把小提琴,拆开以后,再用一些药水把共鸣箱浸泡过,然后把它粘起来,音质比原来好了很多,只是我没有模具,外观没有商店里的漂亮。 5.这种用药水浸泡共鸣箱的方法,也适用于制作所有用竹子或木材为共鸣箱的乐器,如:钢琴、二胡、京胡、板胡等,我制作的样品有二胡、京胡、板胡和小提琴。以二胡为例,因为有人嘲弄过我的二胡,所以我为了说明我的二胡声音是非常好的,于是我便向他挑战,要他去寻找古今中外他认为音质最好的二胡,拿来和我的二胡比一比,可惜他拿不出来,不敢来比。其它的乐器,不知是否有人愿意来比一比?只有小提琴,可能暂时还不能比,因为现在我这里的小提琴,只是原来卖几十元一把的,背板也不是枫木的。但我估计购买10000元以内的小提琴,把共鸣箱经药水浸泡后,其音质是一定可以和几千万美元一把的小提琴相媲美的! 欢迎各位乐器爱好者批评! QQ:382588171
提高竹木乐器音质的竹木材料加工法 提高竹木乐器音质的竹木材料加工法 [原创 2007-4-25 13:47:31] 93121579.X 千百年来,人们在制作以竹筒或木材为共鸣箱的乐器(简称竹木乐器)时,对制作共鸣箱的材料,除因干燥或因造型的需要对其进行过加工外,其余都没有进行过什么加工。比如:《音乐知识手册》第一集第414页载文,制作小提琴时,“所选用木料,都经过一、二百年完全干燥后,才用以制琴。”这样的木材,其振动发声和传播音响的性能都比较差,因此,所造出的竹木乐器,存在以下四个缺点:第一、共鸣声较小, 音质相差悬殊,音质高档的极为稀少,估计不到其总数的百分之一;第二、用同种竹木材料不能造出音质档次相同的琴。 如小提琴,其共鸣箱是用云杉、枫木制作的,但音质相差非常悬殊,红木二胡、京胡等亦是如此;第三、红木乐器、檀木乐器价格太昂贵,且音质高档的也不过占其总数的百分之一、二;第四、过去制作的竹木乐器,在刚制作完毕时,其音量和音质都比较差,须经数年后,其音质才能纯净些,音量也才能大一些。 本加工法分为A、B两类,有以下五个优点:第一、本加工法能使竹木材料具有优良的振动发声和传播音响的性能。因此,这种竹木材料最适宜制作竹木乐器的共鸣箱。第二、本加工法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竹木乐器的音质和增大共鸣声,A类加工法能保证同种竹木材料经加工后都能造出音质档次相同的琴。比如,凡是红木都能造出音质高档的二胡,凡是云杉都能造出音质高档的小提琴和大提琴。第三、采用本加工法制造的竹木乐器,一经制作完毕,就能使其发出的声音达到最佳状态。第四、B类加工法能将一般的木材加工后,替代红木、檀木等,造出音质高档的乐器,故称为人造“红木”加工法;第五、加工方法简单,成本极低。比如,每把售价数十万美元乃至上百万美元的小提琴,若采用本加工法来制造,其造价也只需数千元人民币。对于钢琴上的木制零部件,如果采用这种方法加工,也可以使其音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两类加工过程各约需二十天,但累记操作时间仅需数小时,而且无毒无害无污染,操作简便。所需药品价格低廉,容易采购。所需设备比较简单,经加工后的竹木材料不影响粘接和上漆等。 这必将是竹木乐器制造史上的一大变革! 希望不久的将来,地球上的竹木乐器,都能采用本加工法来制造,使它们的音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 备有样品,欢迎考查。
五十年冤屈,何日能伸? 五十年冤屈,何日能伸?<?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本人是1964年9月从贵阳师范学院(现贵州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的学生。1964年刚考完毕业试的一个晚上,本班学生(一位班干)郭安杰手里拿着一本杂志到我住的宿舍,他先随便讲了几句话,然后就翻开他手里的杂志唱起歌来,唱了几句以后就停下来问我说:“我唱得怎么样?”我隋口答道:“唱得有点硬。”因为他本来就不大会唱歌,他唱的又是一首生歌,唱得确实不好,我正想给他纠正,他却很快就走了。当时我并不知道他是什么目的。 后来在学校给我做毕业鉴定时,我才看到在我的毕业鉴定里写着一条说我讲:“革命歌曲硬帮帮。”当时完全把我搞蒙了,后来三天时间,我只知道睡在床上哭,完全不知道应当怎么办。 本人是一心读书的人,根本想不到会出这种事。本人在班上成绩是靠前的,就拿毕业考试来说,本班同学60人,考试成绩优秀者只有两人,本人就是其中之一,现在发生这种事,我完全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只好在毕业分配宣布的第三天就离开了贵阳师院。 郭安杰所犯的是污诌罪,郭安杰的犯罪行为,是蓄谋以久的,必须严惩! 这件事已经过去50年了,我也退休十多年了,但是我觉得这件事仍然像恶魔一样,在我的面前晃去晃来的,使我不得安宁。 另一件事是,我们上大学时,系里在我们年级的两个班都组织了所谓的“积极分子小组”,专门监督班上的同学,他们时常都带着一个笔记本,经常记录班里的同学所讲的话和所做的事,然后向系里的头们汇报,他们为了表现自己,汇报的内容,大都是加油添醋的。他们占着是系里头们的亲信,对班上的同学讲话时,态度非常恶劣,和对待四类分子的态度基本上一样。 我不知道系里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学生!我们是学生,是来求学的,不是来搞反革命活动的,如果你们的子女也遭到这种待遇,你们会怎么想?
关于二胡的琴皮和琴筒的作用 这个帖子是我在网上发了帖子《提高竹木乐器音质的竹木材料加工法》以的,台湾的二胡练功房的一位版主看了这个帖子,向我提出一个问题:二胡的琴皮和琴筒哪一个重要?于是我写了《二胡的琴皮和琴筒的作用》来答谢他。现将这个帖子发上来,欢迎大家批评指教! 对于二胡的琴皮和琴筒的作用,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听说过去制作二胡的人都认为琴皮是主要的,琴筒是次要的。这里,就个人的体会,谈谈它们的作用。另外,影响二胡音质的原因很多,这里也只是讲讲二胡的琴皮和琴筒在二胡上的作用,其它的问题另行讨论。<?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二胡的声音的优劣,取决于琴皮和琴筒。但是,琴皮和琴筒对于二胡的发声起什么作用,是起相同的作用还是起不同的作用,这是值得讨论的。 我们用实验来说明是最有说服力的。 实验1.用一张蛇皮和一张蟒皮依次绷在同一个琴筒上,可以听出,用蛇皮时发出的声音要比用蟒皮时发出的声音要空而显得单薄,如果琴筒的木质不好,则没有幽雅的声音,如果琴筒的木质很好,其声音也比较幽雅。用蟒皮时发出的声音则要圆润、浑厚些,如果琴筒的木质不好,则不会发出幽雅的声音 ,如果琴筒的木质很好,则其声音不但更圆润、浑厚,而且,其声音幽雅的程度,比用蛇皮时要好很多. 实验2.用同一张蟒皮依次绷在两个琴筒上(但须事先知道这两个琴筒的木质是明显不同的)。可以听出,用优质琴筒时发出的声音不但明亮、圆润、浑厚,而且非常幽雅,用劣质琴筒时发出的声音也明亮,但圆润、浑厚的程度远不如前者,更不会有幽雅的声音。 实验3.用比重大于水的木材做一个琴筒 ,用蟒皮绷在上面,如果声音不太明亮、圆润、浑厚,声音也不幽雅,然后把蟒皮取下,将琴筒进行加工(用本人发现的方法),再绷上原来的蟒皮,可以听出其声音明亮、圆润、浑厚的程度不但比原来提高了很多(第三把位及以下把位尤其明显),而且还会发出柔和而幽雅的声音,因此,声音的穿透力也大大增强。 以上的实验要求琴筒要做得比较标准,如果琴筒太厚或琴皮太厚(不一定是蟒皮),都会使二胡发出的声音很沉闷,琴皮和琴筒太薄,发出的声音也单薄。琴皮太薄,狼音也很难克服。所以,制作二胡时,一定要注意琴皮的厚薄。 从以上的实验可知,琴皮不同,所制作二胡的声音的明亮、圆润和浑厚的程度亦不同,琴皮再好,也不会使二胡发出幽雅的声音,但好的琴皮,可以使二胡增强声音圆润、浑厚和幽雅的程度。琴皮的松紧对琴的声音的影响是很大的,琴皮蒙得紧些,则琴的声音要明亮、清脆些,发音灵敏些,反之则要沉闷些,灵敏度也要差些。琴筒的木质不同,不但影响二胡明亮、圆润、浑厚的程度,而且木质越好,声音越幽雅,穿透力越强,幽雅的声音来自优质木材做成的琴筒。 由上可见,琴皮作为振动膜,这个作用是琴筒不能代替的,但琴筒作为振动的主体,又是琴皮不能代替的,但它们对琴的声音是否明亮、圆润、浑厚,都有影响。 以上是把二胡的声音分为明亮、圆润、浑厚和幽雅两类,但音质最好的二胡,其声音还应该饱满、结实,才能算是最优美的二胡声音,要想造出这样的二胡,一定要选取上上乘的琴皮和木材才行。 如果把琴筒比作治病的药品的话,那么,琴皮就相当于这种药物的“增效剂”。用蟒皮或相当于蟒皮的薄膜来制作二胡,则可使琴筒的优点能更好地显示出来。 如果把二胡比喻成一个人体的话,琴皮的作用相当于人的肌肉和皮肤所起的作用,琴筒的作用则相当于人的肌肉和骨骼所起的作用。 作为以上结论的另一个佐证是,如果把琴筒换成不锈钢,这种二胡发出的声音虽然明亮,但却不象木质琴筒二胡那样优美、柔和,恰好相反,它的声音给人一种狂燥不安的感觉。当然,我这里制作的不锈钢琴筒只有320克重,如果把琴筒做得更重一些,声音会不会这样,本人还没有试验过。 还有一种二胡,拉奏时可以发出伴有金石声音的音,这里把它叫做“靓音”。只有琴筒木质很好的二胡才能发出这种声音,把琴皮蒙紧一些,可以使靓音更明显些,但若琴筒的木质不好,无论琴皮蒙多紧,都不会有这种声音。 关于二胡的声音的穿透力,根本上取决于琴筒木质的好坏。声音穿透力强的二胡,其琴筒的木质,一定很好。 比较好的二胡有一个特点,就是把琴弦按DA定好后,将琴杆斜靠在左手掌上,或者左手握住琴杆,再拉内弦空弦,琴杆的颤动,会使左手掌觉得麻麻的,反之,感觉不到“麻味”的二胡,无论怎样也算不得好二胡。 用这种方法检测二胡琴筒木质的优劣是非常有效的。就是说,必须是比较好的木材制作的二胡琴筒,拉起来才有这种“麻味”。 对于琴筒的木质不太好的二胡,无论怎样蒙琴皮,拉起来都不会有这种“麻味”。 这里还迁涉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琴筒的重量。对于两把琴筒和琴杆重量分别相同的(或者相差不大的)二胡,肯定是琴杆颤动的力量越大,手掌觉得越麻,二胡的质量也越好。对于两把琴筒和琴杆不一样重的二胡来说,则不一定遵循以上的规律。本人有两把二胡就是这样,一个琴筒重300克,另一个重350克,轻的那把振动强度大些,但音质反而要差一些。
二胡的琴皮和琴筒的作用 《二胡的琴皮和琴筒的作用》的帖子,是本人亲自撰写的。这个帖子是这样来的,我在网上曾经发过一个帖子《提高竹木乐器音质的竹木材料加工法》,台湾二胡练功房的一位版主涂先生看了这个帖子以后,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二胡的琴皮和琴筒,哪一个重要?我便写了《二胡的琴皮和琴筒的作用》的帖子答谢他。现将这个帖子发表于后,欢迎大家指教! 这个帖子已经被一些人,以他们个人的名义发到网上,现特重新发帖说明。 二胡的琴皮和琴筒的作用 [原创 2006-1-3 13:11:37] 字号:大 中 小 对于二胡的琴皮和琴筒的作用,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听说过去制作二胡的人都认为琴皮是主要的,琴筒是次要的。这里,就个人的体会,谈谈它们的作用。另外,影响二胡音质的原因很多,这里也只是讲讲二胡的琴皮和琴筒在二胡上的作用,其它的问题另行讨论。 二胡的声音的优劣,取决于琴皮和琴筒。但是,琴皮和琴筒对于二胡的发声起什么作用,是起相同的作用还是起不同的作用,这是值得讨论的。 我们用实验来说明是最有说服力的。 实验1.用一张蛇皮和一张蟒皮依次绷在同一个琴筒上,可以听出,用蛇皮时发出的声音要比用蟒皮时发出的声音要空而显得单薄,如果琴筒的木质不好,则没有幽雅的声音,如果琴筒的木质很好,其声音也比较幽雅。用蟒皮时发出的声音则要圆润、浑厚些,如果琴筒的木质不好,则不会发出幽雅的声音 ,如果琴筒的木质很好,则其声音不但更圆润、浑厚,而且,其声音幽雅的程度,比用蛇皮时要好很多. 实验2.用同一张蟒皮依次绷在两个琴筒上(但须事先知道这两个琴筒的木质是明显不同的)。可以听出,用优质琴筒时发出的声音不但明亮、圆润、浑厚,而且非常幽雅,用劣质琴筒时发出的声音也明亮,但圆润、浑厚的程度远不如前者,更不会有幽雅的声音。 实验3.用比重大于水的木材做一个琴筒 ,用蟒皮绷在上面,如果声音不太明亮、圆润、浑厚,声音也不幽雅,然后把蟒皮取下,将琴筒进行加工(用本人发现的方法),再绷上原来的蟒皮,可以听出其声音明亮、圆润、浑厚的程度不但比原来提高了很多(第三把位及以下把位尤其明显),而且还会发出柔和而幽雅的声音,因此,声音的穿透力也大大增强。 以上的实验要求琴筒要做得比较标准,如果琴筒太厚或琴皮太厚(不一定是蟒皮),都会使二胡发出的声音很沉闷,琴皮和琴筒太薄,发出的声音也单薄。琴皮太薄,狼音也很难克服。所以,制作二胡时,一定要注意琴皮的厚薄。 从以上的实验可知,琴皮不同,所制作二胡的声音的明亮、圆润和浑厚的程度亦不同,琴皮再好,也不会使二胡发出幽雅的声音,但好的琴皮,可以使二胡增强声音圆润、浑厚和幽雅的程度。琴皮的松紧对琴的声音的影响是很大的,琴皮蒙得紧些,则琴的声音要明亮、清脆些,发音灵敏些,反之则要沉闷些,灵敏度也要差些。琴筒的木质不同,不但影响二胡明亮、圆润、浑厚的程度,而且木质越好,声音越幽雅,穿透力越强,幽雅的声音来自优质木材做成的琴筒。 由上可见,琴皮作为振动膜,这个作用是琴筒不能代替的,但琴筒作为振动的主体,又是琴皮不能代替的,但它们对琴的声音是否明亮、圆润、浑厚,都有影响。 以上是把二胡的声音分为明亮、圆润、浑厚和幽雅两类,但音质最好的二胡,其声音还应该饱满、结实,才能算是最优美的二胡声音,要想造出这样的二胡,一定要选取上上乘的琴皮和木材才行。 如果把琴筒比作治病的药品的话,那么,琴皮就相当于这种药物的“增效剂”。用蟒皮或相当于蟒皮的薄膜来制作二胡,则可使琴筒的优点能更好地显示出来。 如果把二胡比喻成一个人体的话,琴皮的作用相当于人的肌肉和皮肤所起的作用,琴筒的作用则相当于人的肌肉和骨骼所起的作用。 作为以上结论的另一个佐证是,如果把琴筒换成不锈钢,这种二胡发出的声音虽然明亮,但却不象木质琴筒二胡那样优美、柔和,恰好相反,它的声音给人一种狂燥不安的感觉。当然,我这里制作的不锈钢琴筒只有320克重,如果把琴筒做得更重一些,声音会不会这样,本人还没有试验过。 还有一种二胡,拉奏时可以发出伴有金石声音的音,这里把它叫做“靓音”。只有琴筒木质很好的二胡才能发出这种声音,把琴皮蒙紧一些,可以使靓音更明显些,但若琴筒的木质不好,无论琴皮蒙多紧,都不会有这种声音。 关于二胡的声音的穿透力,根本上取决于琴筒木质的好坏。声音穿透力强的二胡,其琴筒的木质,一定很好。 比较好的二胡有一个特点,就是把琴弦按DA定好后,将琴杆斜靠在左手掌上,或者左手握住琴杆,再拉内弦空弦,琴杆的颤动,会使左手掌觉得麻麻的,反之,感觉不到“麻味”的二胡,无论怎样也算不得好二胡。 用这种方法检测二胡琴筒木质的优劣是非常有效的。就是说,必须是比较好的木材制作的二胡琴筒,拉起来才有这种“麻味”。 对于琴筒的木质不太好的二胡,无论怎样蒙琴皮,拉起来都不会有这种“麻味”。这里还迁涉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琴筒的重量。对于两把琴筒和琴杆重量分别相同的(或者相差不大的)二胡,肯定是琴杆颤动的力量越大,手掌觉得越麻,二胡的质量也越好。对于两把琴筒和琴杆不一样重的二胡来说,则不一定遵循以上的规律。本人有两把二胡就是这样,一个琴筒重300克,另一个重350克,轻的那把振动强度大些,但音质反而要差一些。
理想乐器城融资计划 《提高竹木乐器音质的竹木材料加工法》之 理想乐器城融资计划 1、 过去,音质最佳的竹木乐器,即以竹子或木材为共鸣箱的乐器,不到其总数的千万分之一。采用本人发现的这种加工竹子和木材的方法,制作出来的竹木乐器,可以使其音质达到理想的程度,最佳的竹木乐器,可占全部竹木乐器总数的98%以上。 2、 为了彻底改变音质最佳的竹木乐器极少极少的现状,计划投资5亿,将原有的竹木乐器逐步进行换代,特建立“理想乐器城”。这种换代的效果,尤如用电灯替换油灯! 3、 世界人口总数按70亿计算,估计5%的人需要乐器,则全世界有3亿5千万人玩乐器,如果每年生产1百万件乐器,则要350年才能满足人们对乐器的需求。 4、 根据以上的计算,若每年生产1百万件乐器,每一个工人平均两天生产一件,一年可生产180件,1000000÷180≈5555,即需5555名工人才能完成一年生产1000000件乐器的任务,每月须支付工人工资5555万元。采购人员、推销人员约需300名。每月约需工资和其它费用400万元。约须建厂房60000平米,每平米3000元,约需1亿8千万元。以上一共需23955万元。 5、 购买机床等工具和原材料等,估计用1亿元。 6、 产品运输每年估计需100万元。 7、 厂址建议建在苏州和杭州之间,修建一座乐器城。理由是苏州杭州是全国最有名的旅游区,苏州的乐器业很发达,厂址建在那里,便于乐器的销售。 8、 乐器城里修建一个乐器博览厅,博览厅旁修建接待室。 9、 另外需修建一个运动埸(标准的足球运动埸),原料仓库和成品仓库及职工食堂。还有,如果工厂离当地医院很近,则只须建一个医疗急救室,如果工厂离当地的医院较远,则须建一个比较大的医院。并建立足够多的车库和沐浴室。食堂和医院要建在方便公司内外的人员就餐和就医的地方,都由公司外的人单独经营管理,公司只是租给房屋,但租金可以优惠些。约须1亿元。 10、 生产垃圾处理费1千万元。 10、 综上所述,共需23955万元+1亿+100万元+1亿元+1千万=45055万元。(其中5555万元为开始生产后才支付工人的工资。) 其余4945万元作为机动资金,如支付行政人员工资(行政人员数目待定),以及广告费和在国内外设置销售点等。 11、 最后一点是对各种材料的声学性能,须进行深入一步的研究,研究课题暂定为:材料声学。就目前的乐器研究来说,都不能根据乐器的声波图形,确定乐器音质的好坏。我到过北京的乐器研究所,希望他们能根据乐器的声波图形,判定乐器音质的好坏,确定乐器的等级,但是乐器研究所也不能根据声波图形,客观地判定乐器音质的好坏。所以,我们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12、 公司的工作须逐步进行,一边建设一边生产一边销售,不能等到工厂建成以后才开始生产。
《提高竹木乐器音质的竹木材料加工法》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专利申请号:93121579.X) 1. 概述 千百年来,人们制作的以竹筒或木材为共鸣箱的乐器(简称竹木乐器),如小提琴、钢琴、二胡、京胡等,对其制作共鸣箱的材料,除因干燥或因造型的需要对其进行过加工外,其余都没有进行过什么加工。比如:《音乐知识手册》第一集第414页载文,制作小提琴时,“所选用木料,都经过一、二百年完全干燥后,才用以制琴。”这样的木材,其振动发声和传播音响的性能都比较差,因此,所造出的竹木乐器,存在以下四个缺点:第一、共鸣声较小, 音质相差悬殊,音质高档的极为稀少,估计不到其总数的百分之一;第二、用同种竹木材料不能造出音质档次相同的琴。如小提琴,其共鸣箱是用云杉、枫木制作的,但音质相差非常悬殊,红木二胡、京胡等亦是如此;第三、红木乐器、檀木乐器价格太昂贵,且音质高档的也不过占其总数的百分之一、二;第四、过去制作的竹木乐器,在刚制作完毕时,其音量和音质都比较差,须经数年后,其音质才能纯净些,音量也才能大一些。 2. 应用范围 本加工法适用于制作高档的以竹筒和木材为共鸣箱的乐器,如小提琴、钢琴、二胡、京胡、扬琴等都适用。 3. 技术指标 本加工法是采用一些化学药品对制作乐器共鸣箱的材料进行加工,分为A、B两类,有以下五个优点:第一、本加工法能使竹木材料具有优良的振动发声和传播音响的性能。因此,这种竹木材料最适宜制作竹木乐器的共鸣箱。第二、本加工法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竹木乐器的音质和增大共鸣声,A类加工法能保证同种竹木材料经加工后都能造出音质档次相同的琴。比如,凡是红木都能造出音质高档的二胡,凡是云杉都能造出音质高档的小提琴和大提琴。第三、采用本加工法制造的竹木乐器,一经制作完毕,就能使其发出的声音达到最佳状态。第四、B类加工法能将一般的木材加工后,替代红木、檀木等,造出音质高档的乐器,故称为人造“红木”加工法;第五、加工方法简单,成本极低。比如,每把售价数十万美元乃至上百万美元的小提琴,若采用本加工法来制造,其造价也只需数千元人民币。对于钢琴上的木制零部件,如果采用这种方法加工,也可以使其音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两类加工过程各约需二十天,但累记操作时间仅需数小时,而且无毒无害无污染,操作简便。 如果把具有优良的振动发声和传播音响性能的竹木材料称为具有“优质振动因子”的材料,反之则称为具有“劣质振动因子”的材料,那么,这种加工法就是将“劣质振动因子”的竹木材料变为“优质振动因子”的竹木材料。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一块天然的竹木材料不可能全部都是“优质振动因子”,材料的体积越大,就越不可能全部都是“优质振动因子”。所以,对于那些体积大的乐器,比如小提琴、大提琴,即使它的音质已经是高档的,我们也可以将它再加工,使其中的“劣质振动因子”变为“优质振动因子”,而使它的音质再提高很多。 4. 市场预测 隋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购置中高档乐器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可以把原来只能制作出低档琴的竹木材料加工后,制作出音质中档的琴,原来只能制作出中档琴的竹木材料加工后,制作出音质高档的琴,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目前市面上的高档竹木乐器,占全部竹木乐器的总数的比例,估计不到百分之一,在商店里几乎买不到。若要将国内外所有音质低档的竹木乐器都替换为音质中高档的,可能需要上百年时间,由此可知,本加工法适用的时效是很长的,其市场前景是很值得乐观的。 5. 投资规模 100万元~500万元(美元) 所需资金、厂房及设备,须根据所生产的乐器的品种和数量的多少而定。若生产人造“红木”,需采用机器和220V的交流电,购置机器需数万元。 其余设备和工具的价格都不是太贵。 建议全面生产各种竹木乐器,至少也得生产小提琴等,生产的竹木乐器品种越多就越能体现这种加工法的优越性。 6. 经济效益 若按当前市场价计算,对于民乐,完全可以把价目表上的小数点向右移动1~2位,对于西洋乐器,则可以将其价目表上的小数点向右移动1~3位。以小提琴为例,高档小提琴的售价为每把数十万美元乃至上百万美元,但若采用本加工法制造,只需数千元人民币。仅管隋着高档琴的增加,其售价会逐渐降低,但由于市场极为广阔,产品的持续效应很长,所以其经济效益是无法估量的。 综上所述,使用本加工法有以下四个特点:⑴ 综合成本低. ⑵ 生产周期短. ⑶ 使用这种加工法的时效很长,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很大. ⑷ 经济效益特别高. 7.合作方式 建议由投资方投资并组织开发,本人技术参与,也可采用其它合作方式,具体有关事宜,可以面商。 联系地址:贵州省赤水市化工路77栋6号 电话:0852-2878163 QQ:382588171 e-mail:[email protected]
逐步淘汰原则 这是本人学习华老的逐步淘汰原则的心得体会。我在读华老的逐步淘汰原则时,看了很多遍,总是看不懂,后来想了一个办法,先用我想的方法来证明看看,然后再去看华老的证明。后来当我用我的方法来证明之后,回过头来看华老的证明时,才看懂了华老的证明,华老的证明真是妙不可言!现将我的想法发上来,供大家参考,不妥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逐步淘汰原则 有一些数学问题,如果我们用普通的方法来解,比较麻烦,但若用逐步淘汰原则来解,则比较简便,为了弄清这类问题,了解逐步淘汰原则是很有必要的。 例1.求1,2,3,…,30这三十个数中, 不能被2,3,5整除的数的个数. 分析:由题意, 我们很自然地想到, 要求出不能被2,3,5整除的数的个数, 先要求出这三十个数中, 能被2,3,5整除的数的个数, 再从30中将它们减去即可. 于是,我们求出这三十个数中: 能被2整除的数有15个: 2,4,6,…,30. 能被3整除的数有10个: 3,6,9,…,30. 能被5整除的数有6个: 5,10,15,20,25,30. 于是可得 30-15-10-6=-1,这显然不是我所要求的最后结果。由此可见,我们不能只从总数中将能被2,3,5整除的数的个数分别减去而得到不能被2,3,5整除的数的个数。这是因为能被某一个数整除的数中,可能有能被其它数整除的数,这些数在减的时候,被重复减去了,因此结果得出了负数。比如,能被2整除的数中,有6,12,18,24,30这5个数能被3整除,减的时侯就多减了5,因此应当把5加还原;同样,能被2整除的数中,有10,20,30能被5整除,因此还应加上3;能被3整除的数中有15,30能被5整除,则还应当加上2,于上得到 30-15-10-6+5+3+2=9.
从0 开始 (一)异想天开 我发现了一种加工竹木材料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制作出音质高档的竹木乐器。从开始想去发现这种方法,到发现了这种方法,再去完善这种方法,走过了漫长的十多年,在这十多年里,多少次冥思苦想,多少次期待,多少次流血流汗……,伴随着我,一步一步走过来。下面讲讲这十多年来,我是怎样走过来的,是什么力量驱使我走过这漫长的十多年人生路的。 1、为了得到一把声音好的二胡,发现了可以改变二胡音质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发现,主要是为了要得到一把音质好的二胡。 我上中学时就开始玩二胡、笛子、小提琴等乐器。工作以后,由于欣赏力的提高,过去玩过的二胡的声音都不能满足要求了,所以很想买一把音质好的二胡,但总是买不到,于是就想自己动手做。其实,我很喜欢自己动手做木工,上初中时,班上组织了课外活动小组,我参加了木工组,课外活动时我就和木工组的同学们一起做过小提琴,虽然小提琴只是做成了小撮箕,但做琴的念头总是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时时刻刻都没有忘记过。 每当我闲下来的时候,总想做点事情.做什么呢?如果要做,只能做自己熟悉的。除了数学,我熟悉一点的就只有二胡等乐器了,正好我想有一把音质好的二胡,如果能自己做出一把音质好的二胡来,那该多好。我已经快到不惑之年了,还来得及吗?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一篇文章,讲的是兰吉列先生发明刮胡刀的故事,他已经五十出头了才发明刮胡刀的。还有那些有关残疾人的故事,对我的鼓励也是很大的,那些残疾人有残疾都做出了很大的成绩,我四支齐全,没有毛病,为什么不做呢! 另外,我认为自己并不算非常笨的人,本人读书时,在班上也算是成绩比较好的,特别是大学毕业考试时,我们班共有60个同学,毕业考试共有两个人得优秀,本人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我觉得自己还有潜力可挖,于是下决心找点事来做。 这样一来,决心下了,目标定了,于是就开始干起来了。 怎样做呢? 要做二胡,首先要有琴皮和琴筒。我先买了一张蛇皮,选了一块青杠木,按照我的想当然,买了一些**,把木材加工后,请一个工人做成了一个二胡琴筒——当时我非常高兴,以为奇迹就要出现了!然后是要把蛇皮蒙在琴筒上,怎样蒙呢?怎样把蛇皮泡软呢?我全然不知道。后来我记起有一位认识的人,曾经做过二胡。于是我跑去请教他,他说可以用酒精把琴皮泡软。于是我就去买了一些酒精,把蛇皮放进去,泡了两个多钟头后拿起来一看,蛇皮仍然是硬的,怎么搓揉都不会软,我这才发现上当了!我考虑了一两天,突然想到,为什么不用水来试一试呢!? …… 我想象中的二胡终于做成了,但是,拉出的声音却和我想象的声音差了很多!声音不行,那就得从头再来! 和二胡的声音有关的,主要是琴筒和琴皮,于是我就反复从琴筒和琴皮上去找原因。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泸州玩,在一条巷道里,看到一家店铺门口挂着一块“修理乐器”的牌子,我很快走了进去,找到修理乐器的老板,那是一个快满70岁的老头子,于是我就和他聊了起来。我向他请教有关二胡制作的问题,开始他还没有在意,当我多问了几个问题后,他便讲道,你是不是怀疑我不会修理乐器?没想到我求教心切,反而引起了他的误会。后经我解释后,他才解除了误会。从他那里,我才知道蟒皮和蛇皮是不同的,要做出好的二胡必须用蟒皮,琴筒要用红木等木材来做。他那里没有红木,我只好去找相当于红木的木材来做,这种木材干透以后,放到水里是沉底的。琴筒做好后,再拿到他那里去蒙蟒皮。这样做出的二胡和先做的那一把相比,声音大不相同了,但是我还是觉得没有达到最佳状态。虽然如此,但我相信我找到了可以改变二胡音质的方法,至于怎样才能做出音质最佳的二胡,只须再作一些调整就可以了。 我以前就知道,国内外很多卖家、教授和乐器厂都在搞这方面的工作,希望通过某种方法制造出音质最好的琴来,而我却不过是玩乐器的,也想做出音质最好的琴,真是异想天开,虽然花了很多时间,但是我却成功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