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尘0321 若尘0321
关注数: 46 粉丝数: 286 发帖数: 5,689 关注贴吧数: 9
【皓令天下】【新闻】德乒赛:王皓出战单双打带新人 4小将进正赛 北京时间3月28日凌晨,2014赛季国际乒联巡回赛德国公开赛结束了资格赛争夺,男乒5名小将4人成功突围,加上老将王皓,一共5人参与正赛角逐。男双王皓与吕翔搭档也以三连胜挺进正赛。   本次德国赛国乒未派出女选手参赛,男子方面刚打完亚洲杯的马龙和樊振东[微博]也得到休息,王皓和周启豪、周恺、于子洋、吕翔、魏世皓5名小将一同征战,小将们都要从资格赛打起。   男单资格赛分成46个小组,1-45组每组3人,第46组有4人,小组第一才能晋级下一轮资格赛。吕翔、周恺、周启豪都取得两连胜,第46组的魏世皓三战全胜,均拿到小组第一出线。第24组的于子洋首战3-4输给了德国选手门格尔,最终1胜1负小组第二遭淘汰。   接下来周恺、周启豪、魏世皓又在附加赛中顺利战胜各自对手,拿到正赛席位。吕翔直接获得正赛资格。   男双资格赛,王皓/吕翔、魏世皓/于子洋均以三连胜晋级正赛,周恺和周启豪都与香港选手搭档,周恺/江天一也是三连胜晋级,周启豪/张钰则在第三轮输球,遗憾无缘正赛。   男单首轮将于当地时间28日下午进行,王皓对阵乌克兰选手卡特科夫,周恺对阵中华台北的陈建安,周启豪与韩国选手金珉锡交锋,吕翔对上罗马尼亚选手克里桑,魏世皓碰到英格兰选手皮奇福德。
球友技术分享——浅析乒乓球的弧线与旋转 作者:李卫平 来源: 快乐乒乓网 近日,在《乒乓世界》2014第一期上读到了“浅析乒乓球的弧线与旋转”一文,作者张传铭。说到张传铭业界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提到张继科乒届无人不知晓,他,就是张继科的父亲,也是张继科的启蒙教练,现任鲁能乒乓球学校青岛基地总教练。他,也曾近是我多年的战友和球友。 张传铭从小乒乓科班出生,十几岁就进了专业队——济南军区体工大队乒乓球队,多次参加全军、全国比赛,国家级运动健将。他打球的最大特点是步伐和弧圈非常好,这一点张继科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弧线与旋转”一文,他从乒乓球的五大要素:速度、力量、旋转、落点、弧线中抓住了“旋转”和“弧线”两个重点进行论述,他又从要素、体会、解释、问题、理解、明确和提示七个方面,详细、精炼的解读了弧线与旋转的辩证关系,如果展开的话,不失为一篇乒乓球专项技术的优秀论文。 在“要素”一栏,速度、弧线、方向的改变中:挥拍方向、触球部位、击球时间、用力程度、板型角度、板面方向是造成击球方向及旋转的原因,它们共同决定了回球的落点与旋转程度。仅用24个字,几乎涵盖了对球性的理解与击球时对技术要领的描述。如,触球部位,每个来球都是有一定旋转的,上旋、下旋、左侧旋、右侧旋等等,因此,对每一个球的触球部位的要求都是不同的,对左侧旋和右侧旋来说,如果用同一种手法,击触球的同一个部位,从理论上讲,一个对的,另一个就是错的,50%的概率。如果对不同的旋转,用不同的方法,击触球不同的部位,从理论上讲就是100%,这就是球性和方法。有些业余球友打了多年的球,但不得其要领,所以,了解球性和掌握方法十分重要。 文章对“旋转与弧线”的关系作了充分、全面、细致的论述,着重介绍了:板面方向、用力大小、击球点位、吃球深浅、摩擦时间等对旋转与弧线的影响,理解制造弧线靠旋转,制造旋转靠摩擦;明确球板击球部位是增加旋转和弧线,提高命中率的最有效途径;提示击球动作是利用球板使球形成合适的弧线,球板对球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影响击球弧线和击球效果的重要因素,把握好弧线的曲度十分重要。强调对弧线和旋转,要认识到位,理解到位,操作到位。 在文章的最后他特别强调了理解“旋转与弧线”的正确关系,需反复练习,不断体会,教练员要把旋转和弧线挂在嘴边,不厌其烦的时刻提醒运动员加以注意,真可谓经验之谈。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