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神仙鱼
自由的神仙鱼
关注数: 8
粉丝数: 20
发帖数: 2,954
关注贴吧数: 1
欢迎群吧第101名会员! 上午转到康震吧,那里正在庆祝整100名会员。还没来得及心生羡慕,晚上就发现咱们吧也已经达到101名会员了。 我做吧主已经五个月了。前3位吧主各因私事辞去职务。有他们的期望让我不胜压力。 这五个月,让我度过兴奋期、孤独期、彷徨期,直到现在的淡泊。吧里热闹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氛围。我留在这里,就是为了保持这个特色。
土等民到群吧去了 http://post.baidu.com/f?kz=178410157
悲士不遇赋——支菊生 译注 悲夫士生之不辰①,愧顾影而独存。恒克己而复礼②,惧志行之无闻。谅才韪而世戾③,将逮死而长勤④。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何穷达之易惑⑤,信美恶之难分。时悠悠而荡荡⑥,将遂屈而不伸。使公于公者彼我同兮⑦,私于私者自相悲兮⑧。天道微哉⑨,吁嗟阔兮⑩;人理显然,相倾夺兮。好生恶死,才之鄙也(11);好贵夷贱(12),哲之乱也。炤炤洞达(13),胸中豁也(14);昏昏罔觉(15),内生毒也。我之心矣,哲已能忖(16);我之言矣,哲已能选。没世无闻(17),古人惟耻。朝闻夕死(18),孰云其否。逆顺还周(19),乍没乍起(20)。无造福先,无触祸始;委之自然(21),终归一矣!
报任安书——支菊生 译注 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任安,字少卿,曾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等职,本书卷一百四《田叔列传》中附有褚先生补记的《任安传》。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关于此信的写作年代,一说是在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另一说是在汉武帝太始四年(前93)。 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象。但他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记》的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今天我们读着这部不朽的巨著,遥想司马迁当年写作时的艰辛与坚毅,怎能不对他的崇高精神无比敬佩呢! 本篇不仅对我们研究司马迁的思想以及《史记》的写作动机和完成过程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并且在文学史上是不可多得的散文杰作,古人早就把它视为天下奇文,可与《离骚》媲美。此文之奇,首先表现为气势的磅礴。作者长久郁积心中的悲愤,借此文喷薄而出,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其气势之壮阔,令人惊叹。此文之奇,更在于他的纵横开阖、起伏迭岩。作者是坦率的,但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又是极其复杂的,他无意矫饰,但三言两语又无法说清,所以他就一一地如实道来。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旁征博引,时而欲言又止。曲折反复,一波三折,充分表现出笔力的雄健。此外,行文的流畅,语言的生动,骈句、散句自然错落,排句、叠句时有穿插,使本篇在散文形式上也具有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本文原载《汉书·司马迁传》,后又收入《文选》,两书文字略有出入。这里以《汉书》所载为底本,以《文选》参校。
某花的丢手绢理论 前几天某花跑到群吧里,又给我打了个“素手玩丢手绢”的机锋。俺一向鲁钝,今天偶去某花空间里一看——原来如此啊~俺自顾自的笑就不厚道了。各位老友不妨多去某花空间里踩踩,添些人气总是好事。
剪桐封弟(转) 公元前1064年,宏图大略的周武王满怀着对江山社稷的无限眷恋和事业未竟的深深遗憾在灭商两年之后英年早逝。 太子姬诵继承了王位,史称周成王。 据说,成王即位时年仅十三岁,而另一种说法则是年幼的成王需要在周公的背负下(年龄更小,可能不到3岁)接受诸候和大臣的朝见。九百多年后的汉武帝后元元年,这一场景被绘成图画,连同托孤的重任与荣耀一同交付给了深得信任的大臣霍光。 因为成王年幼,由周公代摄国政。也曾有过恐惧流言日的周公先后平定了三监之乱和唐候之乱。此时的成王,需要做的仅仅是学会如何成为一个未来的天子,有一天他和弟弟叔虞一起游戏时,将一片梧桐叶剪成玉圭的形状交给了弟弟:“我就用这个来分封你吧。”几天后,周公请求成王选择吉日封叔虞为诸候,成王说:“我和他开玩笑呢。”周公道:“天子无戏言,天子说出的话,史官要如实记载它,乐工要唱诵它,士大夫要传扬它。”于是,周成王把唐封给了叔虞。叔虞日后也就被称为唐叔虞。 “剪桐封弟”的故事在《吕氏春秋·重言》、《说苑·君道》和《史记·晋世家》中都有记载。 剪桐封弟的佳话流传千古,在广为称颂的同时,也有人提出了疑问,其代表作便是山西人柳宗元的《剪桐封弟辨》。也有人认为,“剪桐封弟”应为“翦唐封弟”,即翦灭唐地分封给叔虞,其依据是古时陕西一带“桐”、“唐”同音,但这一推断缺乏有力的佐证。现在,一说剪桐封弟,几乎所有的作者都要提及柳宗元的这篇被称为议论文典范的文章。那么,《剪桐封弟辨》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呢?公元805年,刚刚即位的唐顺宗任用曾侍读东宫的翰林学士王叔文改革德宗以来的弊政,柳宗元与刘禹锡都是此次改革的积极参与者。柳宗元的这篇文章正是为他们的政治革新主张提供理论根据,制造舆论影响,“凡王者之德,在行者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很有些要打破两个凡是,以实践是真理的唯一标准来革除德宗留下来的弊政的意思。因此,《剪桐封弟辨》是在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下产生的,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明显的针对性、倾向性。柳宗元毕竟是文学大家,他抓住了有利于他的论据,回避了不利于他的史实,将这篇文章写得言简意赅、明快锐利,颇有说服力,以至于这篇文章被收录进了《古文观止》。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当时周朝初定,和后来的许多新生王朝一样,都急需将本族子弟和姻亲分封到各地,以这些同姓诸候国筑成一道藩篱西周王室的坚固屏障。叔虞做为成王为数不多的亲弟弟,分封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周公的劝封也只是一个时机的问题。当然,一件封藩建卫的政治大事就在儿童的游戏中完成,这的确显得草率而又容易让人质疑,但是,纵观历史,无论过去的封建社会,还是后来的专制时代,类似的例子实在太多太多,这是中华民族的悲哀,也是专制与独裁的特性使然。周成王当时只是一个少年天子,需要正确的引导去成为一个合格的君主,在专制社会里,一个出尔反尔、朝令夕改、不讲信用的统治者对国家、对人民都将是一个灾难,因此,君无戏言成为封建帝王必须恪守的古训。假如周幽王少年时代也有一个周公去教导他君无戏言,那么,还会有日后的烽火戏诸候吗?因此,我认为,剪桐封弟的记载是真实可信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周公的做法不仅无可指责,而且令人称道。《说苑》评价说,周公旦可以称得上一个善于进言的臣子,他的劝导使成王特别注重自己的言谈。 我想,幼年即位的成王之所以成为周王朝少数几个贤德的君主,与周公的教导有着直接的关系。假如没有周公当年的进言,三千年前的晋国历史和我今天的《沧桑阅尽话太原》就将是另外一种写法。最后我们再画蛇添足,多述一笔:永贞革新仅进行了一百四十六天便在宦官集团与部分大官僚的激烈反对下结束,王叔文等人被杀,柳宗元和刘禹锡等人被贬,当了二十六年太子的唐顺宗即位仅仅八个月便被迫退位。中国的改革何其艰难也!
某吧友印象 古代,官员的审核考察大多停留在所谓的品行上,唐史中有一段,某官督运粮草,因为大风损失了很多,审核官员评其为下品,但那人神色坦然,审核官员以为气度高雅,就改为中品,那人仍无动于衷,审核官员又改,说宠辱不惊,为上品。 说起来,某花能做到这一点,可惜他没有坚持下去。留下几句漂亮话就走了。2006年过去了,我很怀念他……
读袁盎与思沃肯 刚才读到这么一段文字:“一次剧孟(当时有名的的游侠,好比现在的黑老大)拜访,袁盎热情款待,一位富人就对袁盎说,听说剧孟不是什么好人,您怎么和他交往?袁盎说,剧孟虽然是出来混的(原话是赌徒),但他母亲死的时候客人送葬的车子就有一千多辆,这说明他有牛比的地方。而且人难免有危急,像剧孟这样肯援手的人天地间罕见。如今你出门常带着几个骑兵护卫,真遇上突然变故有个鸟用! “袁盎骂了一通富人,不再和他交往,其他贵人听说这件事都十分推崇袁盎。我初读史记看到这段自然也欣赏,但后来逐渐觉得那富人太冤,原是好意提醒,就算不是好意,也是闲聊那一两句,结果QQ私聊的话被帖到BBS上了,这下你袁盎是成名了,富人日子却难过,至少这黑老大剧孟算是得罪了。不过要说怪谁呢,还是富人自己,可以看出富人是社会地位不高,否则史记中不会连名字都不提,也不掂掂自己斤两,正撞上袁盎那张当世名嘴。 ”这让我想起了沃肯。虽然他并没有将“QQ私聊的话被帖到BBS上”,但也让大家纷乱了一阵。有点意思。
《王立群吧》前来致意! 今年央视《百家讲坛》节目里,王立群教授正在《读史记》特来申请与贵吧做友情链接。为谢!
吉卜力女孩巡礼(转) 吉卜力女孩巡礼
千寻的世界-<千与千寻>中高度意象化的剧情设置(转) 注,以下内容中“[]”中的内容,是我的注解。如给大家带来阅读不便,请原谅!概述:意象,即被作者赋予感情的事物,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中的"兴",借景(物)起兴,即是我们常说的寓情于景(物).<千与千寻>是一部将人物与事物高度意象化融入剧情之中的经典之作,当之无愧出自宫崎骏大师之手.剧中大量采用寓情于景甚至寓情于人物的手法,在细节与不经意之中表达作者对世界的认识.而将各种物象,人物性格甚至剧情设置作为一种"意象"来处理是<千与千寻>中一项相当奇妙的运用,即放弃人物性格或剧情安排的完整和统一,而追求情感的深刻和耐人寻味的意境.这让<千与千寻>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童话,感情饱满而丰富.以下我将一一论述.
拜年啦~拜年啦~ 完颜新年好!
拜年啦~拜年啦~ 大家新年好!在下这里有礼了!
祝各位吧友新年愉快!(RT) 祝各位吧友新年愉快!(RT)
祝各位吧友春节愉快! 祝各位吧友春节愉快!
祝各位吧友春节愉快! 祝各位吧友春节愉快!
祝各位吧友、纪老师及师母春节愉快! 祝各位吧友、纪老师及师母春节愉快!
祝各位吧友春节愉快!(RT) 祝各位吧友春节愉快!
王立群吧前来致意! 很高兴看到本吧多了一位吧主,并且对友情帖吧也作了整理!首先祝本吧新年新气象!再贺 草民在 成为吧主!最后贺任佳任佳多个助手!
王立群吧前来致意! 疏忽了,居然忘了隋丽娟教授也将拥有自己的吧了,感谢吧主将王立群吧加入链接。我注意到贵吧出现在鄙吧的“来本吧的人还常去”列表里,所以就不再特意加为友情链接了。祝各位吧友聊得愉快!
怒! 胆怯、愚蠢、蛮横的百度!
拿出治民一半的严苛与智慧去治官 百度来删吧!
拿出治民一半的严苛与智慧去治官 百度为什么删?如果是版权的原因,我就原谅你!
【我的声明】 近日,有人在吧里严厉的贬低王立群教授。对于此人我希望大家做到对他忽视。我不是个大度的人,我不介意对其删帖封号。但对这种人,删帖封号是没有用的。而我更乐于将他们的丑行高悬示众。他们跑到这里来,就是装疯卖傻来的。对其批评、漫骂、删帖、封号都正中下怀,反而让他们有所“成就感”。所以,再次请各位吧友:对明显不怀好意者请不要理会。Ps:我们欢迎对王教授的讲座进行批评,这些批评必须有理有据才能让人信服。请参见《王立群教授正误辨》http://post.baidu.com/f?kz=162192755谢谢!
明后两天我有事,哪位朋友能代理一下群吧? 我设小吧主!谢谢!
恭喜斋主拥有此吧! 斋主的古文旧体诗写得好。在当今很难得!希望以后越写越好!
翟总也有自己的吧了!祝贺祝贺!!!! RT
群吧里有人向老花镜叫板了 还不快去?http://post.baidu.com/f?kz=161978079
从今天起,我的发帖后面都要加上个性签名! 如题!------------你有空来做王立群吧主吗?
【公告】有关百家讲坛视频 凡提供百家讲坛音视频链接的,一律加精,并分类为“讲坛视频”方便大家下载。由于吧主精力有限,不能在历史帖中全部找出来,请有心人顶起来方便分类。另外,我们也不能每个链接都进行核实,如果有不能下载,或有不良链接,请在这里进行投诉。我们会尽快删除。发不良链接或者有欺骗行为的,一经查实,封ID、IP 3月处理。
关于英雄——“一人兴邦,一人丧邦”续 上次老花镜对“一人兴邦,一人丧邦”的理解着眼在英雄的作用上。按梦寒的定义,凡在历史上有过丰功伟绩的人,都可以算作英雄。拿破仑也是英雄。对拿破仑这个英雄的理解和在历史上的作用,维克多.雨果已经写得非常清楚了。在历史的发展中,民众和英雄的作用谁轻谁众、谁主谁次,雨果也论述过。谈谈我的理解……有段时间,我喜欢玩《文明》这款游戏。游戏中,有个“英雄”的设定。但凡一支军队在战斗中多次获胜,就有机会升级为精锐部队。而精锐部队在战斗中可能诞生出“英雄”。中国在游戏中出现的英雄顺序为:项羽、卫青、岳飞、戚继光和彭德怀(美国人对这个在战场上将他们逼和的军人评价很高啊!)游戏中另外还设定一种英雄,叫科学巨匠!如牛顿和达芬奇。他们将在该文明发展到一定条件下时随机出现。从这个游戏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对英雄的定义其实和我们说的“时事造英雄”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英雄的出现依靠民众的意愿(希特勒也是)。英雄的作用是一般民众所无法相比的。他们的出现就象基因突变的种子,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品质。有的品质是好的,有的则相反。而民众是英雄的选种员。不过,有时的选种也会出错。英雄和民众哪个重要?英雄重要,但他不是根本。
致老花镜! 老花镜这个人很有意思。他喜欢和人“论战”,但苦于找不到对手,只有故意说些大话来激人。如果有人想和他讨论一下,他又开始——用他自己的话说:玩太极了。他喜欢引得别人东拉西扯,而自己决不作任何表态。想来他也明白,言必有失。这种“论战”很是无聊。比如两人比武,如果对方包含敌意,当然无法给他造成任何伤害,但他也决无反击对手的可能。有点象段誉的凌波微步。他只消等到对手转累了,转得心浮气燥,就赢了。这种搞法的确高明。但,如果对方本着以武会友,相学见长的态度,那就亏大了。这边把家传绝学舞了个遍,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决不出手。感情把人当猴耍啊~总之,老花镜让我想起隔壁的老罗。老罗以前经常帖些各种观点的文章,而自己不置一辞。如果有人表达下自己的意见,或者是意味深长的“呵呵”,或者是循循善诱的启发——杜丘,再走一步!再走一步你就融入广阔的蓝天里了……
给素手讲下我们家的乖乖女的故事 让我感动的是有一回,我下班时随便给她买了个积木小房子。回家后我叫她来看,把小房子摆在地板上给她看。小东西盯着玩具看,也不去拿。脸色怪怪地,蹭到我身边。站了会儿,突然抱着我,然后亲了我一口。让我感动好几天。
一人兴邦,一人丧邦? 老花镜问得好!这个问题值得做做文章。
我发现Baidu的一个BUG! 首先对窗前辞去吧主工作表示遗憾,虽然从一开始我就不太支持他做这里的吧主。其次向窗前表示生日祝贺——祝窗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我发现,本吧圈子里,窗前还是管理员。Baidu的数据库做的好像不是太好。
昨天的节目 昨晚瞟了一眼电视,不知中央几台的一个节目,打着字幕说“夜宴观众笑场,冯小刚震怒”云云……几个主持人讲的内容和最早的国产大片出来时一味的叫好声终于有些不同了。“竟然”编排起导演的段子来了。有意思。
王立群教授正误辨 前几天有几个贴子谈到了王教授讲座中出的一些“错误”。其中有一些是的确存在的,有一些则是吧友有误。我们本着“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洋之”的态度,将这些错误辨析罗列于此,方便大家学习讨论。请喜爱王教授的朋友们注意,喜爱不等于迷信。为教授辩护时需要大家多多收集资料,做好充分准备。也请提出怀疑的朋友们,在提出疑问时同样附上充足的证据、来源。此帖严禁灌水!如有题外话请重新开帖。Ps:下面部分内容转过来后就删了原帖。
恭喜正版兄成为吧主! 最近吧里比较清静,可能来祝贺的人少些。但清静有清静的好处。
热闹之后,终于寂静了 不知有几个人背着人舔拭伤口,但可以确信,素手吧主是最大的牺牲品。白受了累,却讨不到好。
本吧广告集 今天看了亦贝征集QQ&BLGO帖,让我有心梳理一遍本吧的广告。毕竟发帖人是想要有更多的沟通渠道。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发广告帖的都是匿名。有点意思……希望以后想发广告的都贴在这下面吧。并且请不要在这里跟帖。谢谢!最后发个免责声明:以下链接内容未经查实,本吧不对发帖人负责。------------------------http://post.baidu.com/f?kz=108705024 欢迎大家加入百家争鸣群23339388 作者: 61.158.228.* 2006-6-22 21:31 http://post.baidu.com/f?kz=109016817王先生讨论qq群 ,欢迎加入26502215 作者: 202.110.209.* 2006-6-24 10:32 http://post.baidu.com/f?kz=110669083欢迎加入20734278说说 作者: 222.209.223.* 2006-6-30 21:33 http://post.baidu.com/f?kz=122699114喜欢聊历史人物的请进这个群 28273633 作者: 60.4.134.* 2006-8-11 20:19 http://post.baidu.com/f?kz=127783205http://baijia.88448.com/百家讲堂论坛 作者: 222.179.90.* 2006-8-26 12:51 http://post.baidu.com/f?kz=131654999王立群QQ群:29924033 作者: 百家讲坛的阿飞 2006-9-8 17:08 http://post.baidu.com/f?kz=132983183关于百家讲坛的网站www.cctvjt.com 作者: 60.176.205.* 2006-9-14 11:24 http://post.baidu.com/f?kz=126741800百家讲坛2号群18923697 作者: harbincn 2006-8-23 18:39 http://post.baidu.com/f?kz=151054268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请进群:31433811 作者: 58.49.70.* 2006-11-28 10:20 http://post.baidu.com/f?kz=14845260233051093中国古历史群 作者: 品是非 2006-11-17 21:21 http://post.baidu.com/f?kz=161232968对王立群教授感兴趣的进群35091878 作者: 221.234.178.* 2007-1-6 15:25 http://post.baidu.com/f?kz=110562765喜欢王立群教授的留下QQ或是BLOG 作者: 亦贝 2006-6-30 15:22
那个要疯狂上个通宵的人没来 素手的宽带装好了,说明运营商的服务质量也提高了。去年初,一同事想装电信的宽带,申请了几天都没人上门。我替他给部门经理投诉说:前几天我申请安装宽带,请不要派人来了,我已经决定装联通的。他们的工人明天就到。经理说:对不起,我们马上就派人去……充分说明,竞争就是好!
各位吧友、吧主元旦快乐! 特别是窗前和阿丹快乐!
三位吧主、各位吧友新年快乐! 也祝易教授身体健康!甲吧主得到我两次祝贺了啊!
浚达,新年快乐! RT
《王立群吧》祝纪老师和各位同学、吧友新年快乐! 也祝《纪连海吧》新年新气象!
素手看看这个,不知是那位大哥把我们聊天的内容完全转过去了 http://cache.baidu.com/c?word=%C2%BD%3B%C2%F2%B3%BC&url=http%3A//post%2Ebaidu%2Ecom/f%3Fkz%3D156316627&p=9b578915d9c15dfe0be2977f5608&user=baidu
天哪~咋整滴? 闭关一个星期,素手吧这么火了?可怜垃圾广告帖也多了。
两个书生的命运 刚在为了确定“覆水难收”的是不是朱买臣,看到一篇有意思的东西。转帖了来。------------------------关于古代书生的故事与命运,我感兴趣的是朱买臣和柳七。先看看朱买臣吧。一个穷得只有靠打柴度日的书生。这个穷书生打了光棍自己一个人读书不就得了,还偏偏娶了个老婆。既然娶了老婆,就想法好好地多挣些钱养家糊口吧,但那个书呆子仍然读书不缀。古人有读书的时候“红袖添香”——烛光之下,诗书中意境,红袖的清香,该是多么惬意哟!可惜,可怜的买臣是没有这种惬意的——可能他穷得买不起蜡烛吧,最多也就是油灯;红袖添得恐怕不是清香而是唠叨:我这辈子跟了你算是倒了大霉了,你看看别人如何如何!终于,红袖再也忍受不住清贫了;于是,买臣休妻——耐不住清贫的妻子跟了一个卖肉的当老板娘去了。我想,朝庭需要书生;但需要的是少量的书生;从而,为了得到少数的但精干的书生,还是要树立一个榜样的。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不知道是买臣的才高,还是买臣的命好,或者是朝庭为了树立一个榜样?反正,担柴读书的买臣发迹了——当了太守!从而,有了“买臣担上书声”——书生们在清贫之中的榜样与希望!由是,有了后来的精彩的一幕:覆水难收;本已非常丰富的中国成语之中,又多了一个带有典故的成语。与买臣命运不同的是另一个书生的命运。年轻的柳七抱着和买臣同样的命运,到天子脚下了。其年轻气盛,恃才傲物;对于刚刚流行起来的“词”的悟性与才华,在年轻的时候已经名振开封了。但是,其无意之间的一首词被天子来了个对号入座,这就决定了其成为名臣的抱负化为了泡影响。我想,中国的古代是有过浪漫的;而宋代的青楼就是浪漫的所在之一。因为宋代的青楼之中,众多妓女无不将以“才”——琴棋书画以及与琴相伴的“词”作为自己技压群芳而出人头地的本事。这和现在的快节奏的直奔主题形成了明显的反差——我总觉得现在的直奔主题的快节奏无异于动物的快速交配。试想,才子或者公子哥们步入青楼,和虽然系青楼女子但又同时又是才女的妓女们下下棋,谈谈诗,做做画,或许谈完书画之后再住上一宿,该是多么的浪漫之夜呀!年轻的柳七因天子的对号入座而不能入仕——虽然得了一个小小的官的身份,但其命中注定只能是这么大的前途了。但天子不用其时说了句你去填你的词去吧——无意之中,为柳七做了一个广告——柳七可以打起“奉旨填词”的招牌了。人的命运就是这样注定的。虽然天子不喜欢柳七,但宋朝的浪漫之乡使得柳七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由于柳七的词的品味,又由于柳七是奉旨填词,正好被青楼的姐妹们看上了——为了得到柳七的新词而显示出自己的才华与品味,姐妹们都以能够留住柳七而引以为荣,因为得到了柳七就可以得到其新词;同时还因为谁得到了柳七本身就可以显示出谁的品味——用现代的一句话就是:大家都挣柳七——尽管都知道,这是“倒贴”,但大家还是乐此不彼。于是,柳七就有了自己的归宿。这种归宿不是天子的朝堂而是浪漫的青楼。于是,青楼因有了柳七而更浪漫;柳七有了青楼而才华更是横溢。青楼与柳七,柳七与青楼,二者相得益彰。关于古代的书生,两个人的命运如此地反差:买臣因担上书生而清贫大半生终于得志——步入了天子的朝堂;柳七因才华而得罪天子步入了温柔之乡——但买臣似乎随着历史的脚步,除为了给书生们留下一个榜样而反复歌颂之外,其已经慢慢地消失了;柳七虽然与朝堂擦肩而过,历史的潮流并没有遮住其留下的大量的宋词。二者,谁的生活更好呢?对于书生,我常常困惑的是:以二人为例,谁的命运更好?换言之,谁的人生价值更大呢?
续道德谈 请开讲
【风采】百度第一美女吧主!!!!!! 素手轻扬
小女子做鱼汤 .
耐克也生产照像机? 《疯狂的石头》里,老包感到奇怪,“耐克也生产照像机?”前几天,我们也遇到类似问题。我们的华硕笔记本上印刷了一个标志,写着"Audio DJ"。电厂里的购车狂们看了,就问:奥迪也出笔记本?
我胡汉三就要回来啦~ 哈哈哈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