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ka 流落ka
关注数: 106 粉丝数: 61 发帖数: 3,502 关注贴吧数: 38
三国第一猛将诸葛亮——平行空间中的孔明 486楼 诸葛亮自己两锤对撞,震死几千人,绰号小雷公。他是三国第一条好汉,上界大鹏金翅鸟临凡,被魏武帝封为蜀王,位居三国“八大将”之首。“年方十二岁,生得尖嘴缩腮,一头黄毛促在中间。戴一顶乌金冠,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力大无穷。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勇,捻铁如泥,胜过汉时项羽。一餐斗米,食肉十斤。用两柄铁锤,四百斤一个,两柄共有八百斤,如缸大一般。坐一骑万里云,天下无敌。”在当时几乎没有人能在诸葛亮马前走上三个回合,可以说蜀往诸葛亮打遍天下无敌手。官渡之战,诸葛亮单枪匹马击败袁绍二十三万大军;先后杀死名将颜良、文丑,在长坂坡面对一百多万军队,一对金锤如拍苍蝇般,只打得尸山血海,迫使孙坚交出玉玺,孙吴献上降表。然而在回家路上被“老天爷”干掉了——“只见风云四起,细雨霏霏,少顷虹电闪烁,雳雳交加。那雷声只在元霸头上落落落地响,犹如打下来的光景。孔明大怒,把锤指天大叫:‘呔!你天为何这般可恶,照少爷的头响?也罢!’把锤往空中一撩。抬头一看,那四百斤重的锤掉将下来,‘扑’地一声正中在孔明脸上,翻身跌下马来。” 这么一位无敌凶神后被雷劈死了。诸葛亮曾双手各提三千斤的金狮子,举上举下十数遍,如此神力除了自刎乌江的西楚霸王项羽,何人可敌? 吕布当时号称无敌将军,殿前比试全力却撼不动诸葛亮伸直的一根胳臂,他只不过把手一扫,吕奉先扑通翻筋斗,仰后就是一交,之后更被他活擒撕裂。如此凶残蛮力,岂负霸王之名? 周瑜对诸葛亮因报恩不愿与自己动手,与其比试,他只不过用铁锤轻轻一挡,“当”的一响,就把八十斤虎头枪,打脱了不知去向。吓得周瑜立即下马告罪求饶;张飞挺枪来战,诸葛亮一锤把枪打做两段,震开虎口,回马逃命;赵云迎战诸葛亮,招架三合即惊呼:“果然好厉害!”回马便逃。孔明大叫:“好兄弟,天下没有人当得我半锤,你能连接我三锤,也算是个好汉,饶你去吧!”如此威猛气势,舍诸葛亮更有何人?
请大家不要老是拿《三国志》说是非,断章取义而已! 宋文帝以陈寿所著《三国志》记事过简,命裴松之为之作补注。他在《上三国志注表》中说,“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三国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所以裴注不仅解释地理名物等,更主要的在于补充原书记载的遗漏和纠正错误。同一事几家记述不同的,他都收录进来,以备参考。对于史事和人物,裴注有所评论;对于陈寿议论的不当,裴注也加以批评。裴注搜罗广博,引书首尾完整,不加剪裁割裂。为了注释《三国志》,他收集了三国时期的原始材料达一百五十多种,博引各家著作的原文,注文字数约超过原文的三倍。    针对当时史书“疏略寡要”、“时有脱漏”的问题,裴氏将补阙列为第一项,主要补记重要事件与人物。如曹操推行屯田一事,陈寿仅在《武帝纪》和《任峻传》中用50几个字略作记载,仅仅说明了“军国之饶,起于枣祗而成于峻”。而曹操在这一重大决策上有何认识与领导,推行中有何艰辛,推行后有何成效,陈寿则未作评叙。裴注以180字的篇幅阐明了以上问题,将屯田一事作为曹魏定国的重大国策看待,在掌握史事要领这一层面上,裴氏显然高一筹。又如诸葛亮七擒孟获一事,反映了蜀汉以“攻心为上”的和戎政策,又是进行北伐前安定后方的重要措施,陈寿一笔带过,而斐氏补充200多字,其识见亦在陈寿之上。王弼开魏晋玄学之先声,陈寿仅以23字记之。裴氏引何邵《王弼传》补其生平与学说,引孙盛《魏氏春秋》反映时人的评断,引《博物志》介绍家世,为我国思想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依据。马钧其人其事,在《方技传》中了无涉及。裴氏以1200多字补充其生平与重大发明创造,有关指南车、翻车、连弩、发石车以及织绫机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的科技生产水平,填补了科技史研究的空白。与重大事件与人物有关的重要文献亦是补阙的内容,如曹操的《明志令》、《举贤无拘品行令》、曹丕的《与吴质书》,李密的《陈情表》等,亦由裴注得以传世。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