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QLED BQLED
关注数: 9 粉丝数: 62 发帖数: 5,252 关注贴吧数: 21
虽然知道自己现在的做好手头上的事就是为种花家的崛起做贡献 但一回到现实中还是感觉很无聊。 我当年抱着为国效力,造福人民的愿望来学水利。结果学了这么久感觉越来越无聊,学校还可以既是985还是211,但我们专业不是很好,在国内大概是D或者E的水平吧,周围的同学也大多醉生梦死,在混日子。 就拿我们宿舍来说。六个人,一个天天打扮的花枝招展,明明是男的出门前却要用半个小时化妆(对面更可怕有三个人每天对着卫生间的镜子顾影自怜)。三个每天坐在电脑前daota、斗地主要是不用吃饭,一周也不会出去一次(有一个已经因为挂科蹲级了,但依然固我)。基本上除了考试前三天都不会看书,昨夜大家互相抄。所以我很不愿意在宿舍呆着,每天跑出去学习,大家拿我当怪物,因为我既不抄作业也不给别人抄作业,所以没什么熟人,在兔子窝才感觉快乐些。 出去学习也让人头疼,我个人比较喜欢文科,现在天天对着各种数学、力学、数据、表格简直内牛满面啊。。。最近被吸纳为预备党员(我都积极快五年了,结果成绩一直不够好。。。上次谈话书记还说,你要好好学习呀!)我在思想汇报里一直表决心,结果回头再看一眼弹性力学就跪了。。。 但我心里是想好好学习的,因为我来自农村,我亲眼见识了家乡的衰落和破败,我不想再回去了,于是我就咬着牙学习,成绩现在比较尴尬,恰好不在保研和奖学金的范围里。。。 有个师兄说,有远见的人应当是乐观的,我在兔子窝里一看种花家在世界舞台上连连得胜感觉前途光明,结果一回到现实又很茫然。
我觉得这种把饮食习惯上升到讨论民族优劣的文章实在比较扯。 中餐比西餐好吃,是很多中国人的说法。 秉持这种论调的人认为,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原料丰富,品种繁多,名菜佳肴数不胜数,烹饪过程考究,色泽风味各异,独步全球。以前中国人总喜欢讲四大发明、中医和中餐是中国人对人类文明的三大贡献,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医中药中国人现在已经很少讲了,四大发明是不是中国人的首创现在也有很多质疑,但是中餐是很少有人质疑的,因此,很多中国人认为,中餐的的确确是中国人对世界的最伟大贡献之一,是中国人聪明智慧的象征。 一种说法一旦形成习惯,就有如文化的基因,往往给人带来对先进民族饮食的本能排斥。中国留学生到欧美求学,工作,定居,甚至入外籍,生儿育女,仍然改变不了童年在中国养成的饮食习惯,很多中国女生最喜欢的事就是在校内晒厨艺,你看本姑娘做的鱼香肉丝,色香味俱全,多棒!比洋人的破饭强多了! 这种说法其实很难解释一些问题,比如我们都知道,民以食为天,饮食对于任何一个民族都是极为重要的事,但是为什么那些吃着“难吃的”西餐的民族,可以造出火箭,发射卫星,发明互联网,发明和创造一大批技术难度远在中餐之上的科技成果,却不愿意在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一日三餐上下点功夫,以求得口味的改善和进步呢? 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现实生活中那些不吃肉的人,排除宗教禁忌,几乎全部来自农村,有些极端的人连鸡蛋也不吃,说是吃不习惯,是肉和鸡蛋不好吃吗?当然不是,大抵是因为穷,买不起肉,没有吃成习惯,慢慢地也就不吃了。你给山里的农民沏一壶铁观音,他多半品不出滋味,反倒觉得又苦又涩。有钱的城里人就不会,中国人一开始也喝不惯咖啡,必须加糖,后来有钱了慢慢也就习惯了,而且越喝越想和。吃惯了注水猪肉喝惯了注水牛奶的中国人,出国吃不到地沟油,觉得所有的菜味道全都怪怪的,吃到带血的牛排感到很不适应,喝着人家的牛奶也觉得太腥,也是这个道理。 其实,认为西餐难吃根本是个谬误,西餐一点也不比中餐难吃,相反,无论从口感,营养价值,制作方式和环保卫生等诸方面,西餐都远远胜过中餐。 举个例子,高富帅泡妞儿,第一次往往都是带妞儿去高档的西餐厅,烛光,牛排,红酒,佐以饭后的甜点,和谐而美好,从未听说过哪个高富帅是在火锅店招待女生的,连吃中式炒菜的也很少见。 中餐比西餐的落后的首先体现在主食上。 洋人的主食是面包,刚出炉的热面包蓬松柔软,富有弹性,口感筋道,放冷了虽然口感会变硬变差,但是也不妨碍进食,很多人直接吃干面包也不会觉得不妥。这么好吃的主食,中国的古人也喜欢,实际上,中国的古人并不是没有尝试过做面包,但可惜的是中国小麦无论从硬度还是营养含量讲都很低,是当之无愧的劣种小麦,先天不足,面筋含量比西欧北美的小麦平均低好几个百分点,用这样的小麦揉制的面团,刚一进面包烤炉就焦了,只能用来蒸馒头,馒头的口感就比面包差很多了,而且放冷了无法直接食用。当然肯定有些人会说馒头也很好吃,比面包还好吃,可是有谁见过有人吃又凉又硬的干馒头呢? 中国很大,但大片国土连劣质小麦也种不了,只能种大米,大米无论从蛋白质含量还是营养价值角度讲都是比小麦低很多的,北美的高筋小麦,比长三角一带的水稻,前者蛋白质含量差不多是后者的两到三倍。这样的大米吃得越多,人的个子就越矮,身体素质就越差,古代的日本人,越南人只吃劣质大米,所以个子就奇矮无比,现在中国超市里的大米基本都是东北大米,蛋白质含量和营养价值都有大幅提升,所以好一点。对于大米这种东西,欧美列强从心里是看不上的,所以也很少吃,吃也是出于好奇图个新鲜,体格强健,身材高大的优秀民族如日耳曼人,是很少吃大米的。 中餐的另一个主要缺陷在于基本肉食的严重匮乏。 西欧是发展畜牧业的天堂,温暖的北大西洋暖流,从纽芬兰的浅滩发迹,经挪威海进入北冰洋,她轻轻的抚过西欧曲折漫长的海岸线,年复一年滋润着英伦三岛、伊比利亚半岛、法国西海岸、荷兰、比利时和丹麦半岛。造物主的神奇赐予了西欧国家大片优良的牧场,鲜嫩多汁的苜蓿在这块土地上纵情的生长,为大规模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便利。千百年来,生活在西欧的主要民族都以高热量,高蛋白质含量的牛肉,猪肉为主,辅以各种日常乳制品,逐渐发展成为智力发达,体格强健的优秀民族。中国的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食物的丰富与充足,必然有助于人性的完善和思想的进步,几百年来,西欧,北欧的主要民族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诸方面均一骑绝尘,居于世界领导地位。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