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扬文字88 激扬文字88
宇宙浩瀚,无论你的心经过了多少锥心的疼痛,都将渺小如尘埃。
关注数: 230 粉丝数: 588 发帖数: 4,498 关注贴吧数: 14
汾酒:山西三成是假 全国白酒70%以上是酒精勾兑 山西三成左右汾酒是假的 2012年,白酒行业“潘多拉魔盒”集中开启之年。先是古井贡酒跌倒“酒精门”,随后酒鬼酒被塑化剂事件缠身,此前高高在上的白酒行业被拽下神坛。这究竟是个体危机,还是群体乱相?  在业内,山西汾酒一直以敢言著称。《金证券》记者了解,日前,公司高管向到访机构投资者透露,“浓香型和酱香型白酒是窖池发酵,窖泥之间要用塑料隔绝以保证酒气。”这也意味着,塑化剂或是当前大多数白酒生产工艺“绕不过去的坎”。其同时声称,目前全国以液态法酒精勾兑的白酒占70%-80%,老祖宗传承的粮食酿酒竟成了稀罕物。 清香型“独善其身”?   从近期白酒板块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上来看,塑化剂事件的阴影已逐渐消散,但投资者心中的疑虑仍在萦绕。  日前,一批机构投资者前往山西汾酒调研,同行的研究员对《金证券》记者称,“大家坐下来,首先谈的还是塑化剂。”   负责接待的公司董秘刘卫华直言,“这次受伤最重的,是酒鬼酒和茅台”据其介绍,白酒涉及塑化剂主要包括三个过程:一是生产,浓香型和酱香型窖池发酵,窖泥之间用塑料隔绝,以保证酒气;二是管道传输,很多酒厂用的是塑料管,塑料管长时间使用后会老化;三是储存转移,酒酿造出来之后,很多企业用塑料桶转运到酒缸储存,很多时候因为放塑料桶长时间不排空而带来塑化剂。   此次山西汾酒并未卷入塑化剂漩涡,刘卫华认为并非侥幸。因为汾酒为清香型工艺,用发酵地缸发酵,上面是瓷盖。加上上世纪80年代开始汾酒所有管道都用上了不锈钢,这次反而让公司“危”中寻“机”,下一步打算以“最卫生、最干净的白酒”来宣传汾酒。   上述研究员分析,“结合中国酒业协会的检查公告来看,白酒产品含有塑化剂成分应是行业普遍现象,只不过是多与少的问题。”不过,《金证券》记者了解到,塑化剂事件爆发后不少白酒企业暗中送检,同时对涉塑环节进行检查和改正。   粮食酿酒法已成稀罕物   如果塑化剂风波尚能理解为白酒企业的“无心之过”,食用酒精勾兑则已在整个行业深入骨髓。 去年8月22日,古井贡酒发布2012年中报,其中提到公司上半年斥资4551.49万元从关联方安徽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购买了酒精,折算约为6596吨。至此,古井贡酒揭开了行业兑酒的冰山一角。   据了解,国内白酒生产根据工艺不同,分为固态法、固液法和液态法。《固液法白酒》(GB/T20822-2007)显示,固态法白酒是以粮谷等原料,经陈酿、勾调而成的传统工艺白酒。液态法白酒是以含淀粉、糖类物质为原料,采用液态糖化、发酵、蒸馏所得的基酒 (或食用酒精),再通过添加食品添加剂调味调香,勾调而成的白酒。固液法白酒是以固态法白酒(不低于30%)、液态法白酒勾调而成的白酒。   纯粮固态发酵工艺发酵周期长,生产成本相对要高,而被业内称之为“新工艺白酒”的液态发酵酒优势恰在于“成本优势”和“缩短储存时间”。曾有业内人士算过一笔账,对于勾兑酒而言,一吨优质的酒精不过5000元-6000元,如果稀释成40度左右的白酒,一吨酒精就成为2吨白酒,等于4000瓶,每瓶成本不过1.5元。加上勾兑费用、灌装费用也不过1.8元左右,另外加包装、瓶子也不过7元-8元,但出厂价一般却在25元以上。 近年来随着白酒市场升温,作为环山西地区唯一知名品牌,山西汾酒再度因“李鬼”层出不穷而烦恼。大量黑窝点老板回收汾酒系列的空酒瓶,将这些空酒瓶灌上自来水,再贴上买来的假商标,制成假酒。在山西境内,甚至是正规的超市等渠道也能看到汾酒假酒的身影。 山西境内一白酒业内人士告诉《金证券》记者,“据摸底调查的情况,目前山西境内市面上三成左右的汾酒是假的。”
美女力作:喝完酒的女人想什么 有一位诗人写过这样几句诗:“把生命的悲哀倾于杯中,把希望的绝唱托与掌心。入口是青青涩涩的生活,入梦的便是净化的先知。”说的是喝茶还是喝酒?我已经记不得了。我宁愿相信那是描写喝酒时候得那种心境。   酒,实在是一种魔水,可与快乐相拥,可与忧愁为伴。王侯将相贫民百姓男女老少都可以从中各取所需。可以苦中作乐也可以乐意融融。岂是那个绝世美女所能企及?   可是自古以来,喝酒似乎总是雄性象征。不是吗?李白酒后赋诗;张旭酒后狂草;武松酒后打虎。男人喝了酒,即使烂醉如泥,也是英雄潇洒。酒,在男人那里就是勇气就是豪爽就是无法言喻的雄性气质。哪个英雄不喝酒?看看大侠令狐冲,看看大情种杨过。没有了酒,英雄气就要褪色。而传统上女人是不需要英雄本色的,女人是婉约一派,要温柔贤良要三从四德,去百姓家的良家妇女,连上酒桌的份也轮不上。即使到了现代妇女解放,女人醉酒仍然不仅与行为相关,更关乎道德和自身形象。   男人喝酒要喝得豪放,女人喝酒就要求喝得好看,喝的美。高脚酒杯,玛瑙色般的葡萄酒,不是如男人般一干而尽,而是眼眉流转,低眉浅酌,有种淡淡的愁和无法释放的喜,是许多事情“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是温柔中揉入豪放的娇媚,是一种典雅、一种傲慢、一种矜持。这样的喝酒女人才是将酒的雄性与女性的阴柔完美揉和,这种醉酒才真正打动人心,不仅仅是男人的心。   可是醉酒之后呢?童话里的结尾总是以男女主人公“从此过上幸福生活”,从来不去描写以后的细节。女人喝酒何尝不是如此?开始是美的,醉眼朦胧,低吟浅酌,巧笑倩兮,眉目盼兮,更显风情。后来就是满桌杯盘狼藉,残羹冷炙,是矜持背后的胡言乱语,是典雅反面的放肆与轻佻。然后,是令人掩鼻的呕吐,是无法自控的错误。酒后乱性,不仅仅是男人。   所以,喝酒的女人多是在审美的意象里才鲜活着富有魅力,就像《新龙门客栈》里的老板娘,只能在电影里的沙漠中保持妩媚风骚而又惹人爱怜。现实里的喝酒女人多是男人的陪衬,真正能和男人匹敌的喝酒女人往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女人。比如母夜叉孙二娘。   其实能喝酒的女人往往酒量很大,也许是女人对酒精的溶解程度比男性的快和高的原因吧。因而酒桌上往往把“扎小辫的”也列为重点提防的对象。常见酒桌上好胜的男子频频举杯,善饮的女子则含笑不露,连称自己“酒量有限,要醉了”。但是等到诸位好汉步态蹒跚之时,女子只是两腮绯红而已。善飮而不醉才是一种境界啊。从这一点来看,男人是被酒驾御,女人是驾御酒。   所以,女人喝酒多是喝一种心情,喝一种难得释放得情怀。几个朋友,安静得场所,对酌小飮,与忧愁无关,尽兴而止。走出去,依然浅笑盈盈,身后留下得是难言得情致和且柔且刚的气度。   只是,女人多是男人的妻子,孩子的母亲,父母的乖乖女,与酒真正接触的机会就少之又少啦!
重庆终于产酱香白酒了 高端产品狙击飞天茅台 2013-01-15 05:43:00 来源: 重庆晨报(重庆) 有0人参与   产地决定品质,这几乎是中国传统白酒酿造领域的共识。对于夹在成就“国酒品质”茅台的贵州和“中国白酒黄金三角地带”宜宾、泸州之间的重庆来说,多年来却一直没有自产酱香酒。而重庆首款自产酱香酒国裕酒上市,填补了这个空白。“渝酱”概念的出现,更让我们对白酒的“产地说”有了全新的认识。酒重庆终于产酱香白酒了选址铜梁,与茅台镇环境相似,产品定位中高端 重庆晨报讯 1月12日,重庆首届酱酒发展高峰论坛暨国裕酒上市发布会在铜梁隆重举行。中国酒类协会秘书长王琦、中国酿酒协会专家委员钟杰、重庆酒类管理协会会长秦鸿志等专家以及重庆酒类行业的资深从业者们共济一堂,就酱酒的目前现状、文化特点、产品定位、发展趋势等问题做了深入的研讨。打造重庆自己的酱酒品牌 “只要有合适的自然、气候、水源的地方,都能生产出优质的酱香型白酒!”论坛上,白酒专家钟杰如是说。 在大家普遍的观念里,似乎只有贵州茅台镇、赤水河等产区的酱酒才算“根正苗红”。钟杰解释说,酱酒由于其特殊的制作工艺,对水质、环境、温度、湿度等元素的要求都比较高。而国裕古窖地处的巴岳山脉铜梁福果镇,与茅台镇有着相似的自然环境:群山环绕、冬暖、夏热、少雨、少风,夏日持续35~39℃的高温期长达5个月,一年有大半时间笼罩在闷热、潮湿的雨雾之中,非常适宜酱香酿酒微生物的生成与繁衍,因此促成了国裕酒的问世。 同时,国裕酒精心打造的“国裕酒庄”首次将白酒酒庄的概念引入重庆。据重庆市酒类管理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高怀昌介绍,重庆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时也曾经出现过自产的酱香酒茅渝酒。当时是家庭式小作坊生产,经营不善只维持了四五年。国裕酒业董事长马来告诉记者,国裕酒业致力于发展重庆本土酱酒企业,打造重庆人自己的酱香白酒,树立重庆自己的酱酒品牌。巨大市场催熟“渝酱” 据了解,目前我国酱酒已经呈现出了“由一条河、几个镇向全国多产区、多品牌”的转换。 纵观全国酱酒市场,除了传统“贵酱”风头不减外,“川酱”、“湘酱”等也纷纷崛起,五粮液、沱牌、高洲酒业等都纷纷推出了酱香型白酒,市场反响不俗。国裕酒的上市,在填补了重庆自产酱香型白酒空白的同时,也首次抛出了“渝酱”的概念。在本次酱酒发展高峰论坛上,专家们指出,目前,我国酱香型白酒发展势头迅猛,2011年全年酱酒销售350亿,2012年这个数字估计有近400亿,并仍有稳步上升的趋势。这个诱人的市场,对于具备生产酱酒条件的重庆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面对愈演愈热的酱酒风潮,诗仙太白去年已在茅台镇建立起生产基地,开发生产了“将军酒”系列产品;在国裕酒大举上市的当口,我市另一个打着重庆自产酱香酒旗号的品牌重茅酒本地建厂也在运筹帷幄当中了。据重茅酒业总经理段黎庆介绍,重茅酒目前已将厂选址在有“小茅台镇”之称的巴南麻柳嘴镇,该地的气候、温度、水质等得天独厚,对生产酱酒而言非常合适,可与茅台镇媲美。预计重茅酒在2年内正式投产,重庆自产酱酒将再添生力军。据重庆晨报记者了解,国裕酒各酒款定价在399元-1599元不等,其中主力酒款“国裕1999”定位699元,剑指中高端。
茅台酒好几天卖不出一瓶 茅台酒好几天卖不出一瓶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于建 春节前一般都是茅台等高端酒的销售旺季,但是今年对于茅台批发商老刘来说,蛇年春节前这段日子有点难熬。“根本卖不动货,真不知道该咋办了?”由于限制三公消费、军队禁酒令等规定,茅台等高端酒的销售再度遇冷。据媒体报道,在成都市区各大商场超市卖场内,茅台销量下滑了40%。业内人士称,这样难熬的日子可能将成为常态。   批发商称日子难熬   雾霾天气里,水屯批发市场茅台批发商老刘似乎更关心自己手中的茅台酒的销量:“这茅台酒好几天都走不了一瓶了,雾霾天又算个啥?”守在自己的摊位上,老刘一脸愁容,他说自己遭遇到前所未有的难熬局面,“2012年春节前日子还好过一点,去年下半年隔三差五地就出台相关规定,我们的日子可难熬了。”面对这种局面,老刘称,也没办法,只能硬扛下去,“得看看这规定啥时候能松一点。”在去年继“限制三公消费”以来,军队禁酒令也在下半年出台,让不少经营高端酒生意的人打了个冷战。   在通州果园一家茅台酒专营店内,店员在眯着眼休息,记者推门进去他都没什么反应,直到记者问话,店员才醒来,“要茅台吗?春节该送人了吧?”该店员对记者说,近来生意冷清得很,“好像大家都不用送礼了一样,不过这样也好,老板说,生意再冷清下去,我们就可能提前回老家过年去。”  “能有人回收就不错了”   茅台酒的销售遭遇困难,回收茅台酒的也一再压价。昨天,记者致电三家回收茅台酒的公司,他们均表示:“现在有人回收就不错了,茅台都卖不动了。”据称,去年春节前四年左右的53度飞天茅台回收价最高能给到1400元,今年最高也就1000元左右,还要求品相要好,包装完整。听到记者在电话中有“犹豫”,回收商显得很不耐烦,“我们还真的不是特别想收,你就三两瓶,不值当的。”   其实,茅台酒等高端酒销售下滑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显现。由于业绩滑坡,不少白酒公司估值被下降,机构也纷纷以大幅减仓作出回应。统计显示,白酒股在基金股票仓位中平均占比不足5%。实际上茅台重仓品种的地位也开始松动,万得资讯统计显示,在2012年三季度持有白酒的机构数为327家,半年报持有茅台的机构则为423家,下降幅度明显。  难熬日子或将持续   “不知道这样的日子啥时候能熬过去?”水屯批发市场的老刘虽然嘴上说着要扛下去,但是心里却很着急,手中的货出不去,他没办法再进其他的货品。但业内人士的判断可能让老刘更为着急。   在“限制三公消费”、军队禁酒令等规定出台之后,1月9日,海南省也明确规定公务接待不得喝酒,这是首个地方版禁酒令。业内人士判断,今年一季度白酒行业整体业绩滑坡难以避免,因为海南首个地方禁酒令出台后,今年3月份两会期间,其他各省部级单位很有可能会陆续宣布“禁酒令”。白酒营销专家肖竹青说,今年注定对于高端白酒来说是不平常的一年,各家都要想办法挺过去。“随着反腐的深入,禁酒将会更加彻底和严格。”肖竹青表示,高端白酒必须放下身价寻找市场,进军中端酒市场,才能真正救自己。但是这可能会将库存压力转移到其他品牌的中端白酒,“谁接到最后一棒都难受。”
粮食大涨之后,酒会涨吗 中国将成全球粮食危机受害者 日前美国农业部公布数据,中国2012年进口精米260万吨,进口量创出历史新高,较2011年的57.5万吨大幅增长。在过去50年里中国仅有4年是大米净进口国,更多的时候中国大米的出口量都远远超出进口量。 对于中国突然大举增加大米进口量,有分析师认为即使中国大米已经连续9年增产,但仍无法满足本国消费者的需求,人们会担心全球其他地方的产量能否满足中国的大米需求,并由此推断中国将导致国际市场大米价格上涨,同时推高小麦和玉米等其他粮食价格,进而引发国际粮食市场的恐慌。 内外价差导致大米进口量暴增 中国为何突然成为大米净进口国?难道真的会引发国际粮食危机吗?卓创资讯农产品分析师王书童对腾讯财经表示,中国大量进口大米主要是由于国内外价差所致。由于中国政府设定的大米价格远高于全球市场同级别大米,大米加工商增加进口大米主要是为了从国内外价差中获取利润。 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中国湖北籼稻价格在2012年前9个月上涨11%,达到每吨625美元;与此相比,越南出口的最贵大米品种5%碎米率大米的价格仅为每吨451美元,泰国此类品种价格为每吨598美元,均远低于中国国内价格。此外,精米与大米不同,主要是国内消费者对大米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价格优势和市场需求面前,大米商人自然无利不往。
探讨:关于未来团购的几点想法 共同探讨 这次团购搞的很成功吖,看到吧里有许多兄弟探讨继续团购,我也说下我的想法。 我对未来团购的期许可以用九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目标,大采买,售后稳。 有目标。 有目标就是要大家把自己最想买的酒想明白,我们的团购目标就有了。我已经初步作了一个调查,因为没经验,很多酒没有分好选项,一会我再重新来做一下。 大采买。 大采买我们要把吧友整合成一个消费群体,才有可能获得最大的利益,省最多的钱,在运作之初,大家搞清楚了市场价,研究好了团购对象,再明确去谈。 另外我也表达了这样的一个想法,不知道正确与否,就是本吧的团购最好隔一段时间搞一次,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大家的钱充裕,拿的量足,有量才有价,这才是能够拿到低价的保证。无论是大电商,还是实体店,零打碎敲和大集团采购的价格是决不会一样的。在我的调查里看到很多朋友都想买酱门,如果,我是说如果啊,如果我们的吧里面能够消化掉200箱,那么是不是很多经销商就要认真报下价格了? 售后稳。 售后稳的前提是进货渠道的安全性有保障。其实大卖家他拿货多,自然价格有保障,货物质量有保障。因为让谁次次做小白鼠都是不现实的。 一点建议,欢迎大家批评指正,顺便给加点分,谢谢哈。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