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明💫 飘505絮
关注数: 30 粉丝数: 58 发帖数: 2,905 关注贴吧数: 15
【修真 探道】大道浅说(转)周壮著 大道者 无言无名也 老子去周出关,关令尹喜迎而谓之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喜知“道”之意深,道不可言,而又要著书,故言强著书。《道德经》第一句就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不可言说的,可以言说的道,已经不是本来那个常久自然之道了。道是宇宙万物生长、变化之总根源,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广泛的、普遍规律性的意义,语言文字不足以尽其意。《庄子·知北游篇》曰:“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道不同于具体事物。具体事物是有生有灭的,而道则是永恒的。具体事物是有形态的,而道则是无形的。有形物体则可用语言来表述;而无形的道则语言文字都无法表达。王弼注曰:“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玄宗正旨》曰:“大道无名,不可言思。总之曰妙,妙妙难窥。” 大道无言无名形,是同具体事物相对而言。具体事物都是有形体的,天地万物各有其形态,每个具体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正是由于具体事物各有其矛盾的特殊性,各事物之间,才有区别。《矛盾论》说:任何事物“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这就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有千差万别的内在的原因,或者叫做根椐。”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事物的特殊本质,一事物同他事物才有所区别,才有各自的名称,才能用语言文字去表述。老子认为在天地万物产生前,道就存在了。除了道之外,什么也没有,无法同其他事物相比较,自然无法用语言文字去表述。只能强为之名曰道。宋·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注》曰:“常久之自然之道,自古固存,然无形无声,微妙难窥,故谓之常无,则欲要使人以观其微妙也。惟人也,由此道而生万物之最灵。诚能回光返视于吾身之中,悟一其体,虽至虚而非物无不备,则道之微妙可得而观矣。”道虽微妙难窥,但通过修炼还是可以得道的。 “物质“这个哲学概念,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石,是对宇宙万物共同特性的高度概括。你能说出”物质的具体形态吗?谁也不能用语言或文字来表述“物质”的具体形态。具体事物是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述的,而抽象的“物质”则不可以。一表述,这已经不是“物质”的本来意思了。“道”在《道德经》中,也是个哲学概念。《道德经》反映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哲学这个角度,可以加深我们对“道”的认识。 修道在于得道。要得道,必须悟道,与道相合,心心相印。大道既然是无言无名无形,微妙难窥,那么在修炼中,切忌着意追求。武汉市一学员,炼太乙功两周,一次书面就提出25个问题,这怎么可能得道?《钟吕传道集》告诫说:“大道无形、无名、无问、无应”,值得我们深思。
【周壮文集】大道浅说 大道者 无言无名也 老子去周出关,关令尹喜迎而谓之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喜知“道”之意深,道不可言,而又要著书,故言强著书。《道德经》第一句就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不可言说的,可以言说的道,已经不是本来那个常久自然之道了。道是宇宙万物生长、变化之总根源,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广泛的、普遍规律性的意义,语言文字不足以尽其意。《庄子·知北游篇》曰:“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道不同于具体事物。具体事物是有生有灭的,而道则是永恒的。具体事物是有形态的,而道则是无形的。有形物体则可用语言来表述;而无形的道则语言文字都无法表达。王弼注曰:“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玄宗正旨》曰:“大道无名,不可言思。总之曰妙,妙妙难窥。” 大道无言无名形,是同具体事物相对而言。具体事物都是有形体的,天地万物各有其形态,每个具体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正是由于具体事物各有其矛盾的特殊性,各事物之间,才有区别。《矛盾论》说:任何事物“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这就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有千差万别的内在的原因,或者叫做根椐。”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事物的特殊本质,一事物同他事物才有所区别,才有各自的名称,才能用语言文字去表述。老子认为在天地万物产生前,道就存在了。除了道之外,什么也没有,无法同其他事物相比较,自然无法用语言文字去表述。只能强为之名曰道。宋·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注》曰:“常久之自然之道,自古固存,然无形无声,微妙难窥,故谓之常无,则欲要使人以观其微妙也。惟人也,由此道而生万物之最灵。诚能回光返视于吾身之中,悟一其体,虽至虚而非物无不备,则道之微妙可得而观矣。”道虽微妙难窥,但通过修炼还是可以得道的。 “物质“这个哲学概念,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石,是对宇宙万物共同特性的高度概括。你能说出”物质的具体形态吗?谁也不能用语言或文字来表述“物质”的具体形态。具体事物是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述的,而抽象的“物质”则不可以。一表述,这已经不是“物质”的本来意思了。“道”在《道德经》中,也是个哲学概念。《道德经》反映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哲学这个角度,可以加深我们对“道”的认识。 修道在于得道。要得道,必须悟道,与道相合,心心相印。大道既然是无言无名无形,微妙难窥,那么在修炼中,切忌着意追求。武汉市一学员,炼太乙功两周,一次书面就提出25个问题,这怎么可能得道?《钟吕传道集》告诫说:“大道无形、无名、无问、无应”,值得我们深思。
【吧规】新人必看 〓〓〓〓〓〓〓〓〓〓〓〓〓〓〓〓〓〓〓〓〓〓〓〓〓〓〓〓〓〓〓〓〓〓〓〓〓〓〓〓 本吧为道家南宗武当太乙门弟子们以及广大丹道爱好者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另外有: 太乙之家QQ群:9482225 群主:白云封 “修真助道—悟道网”网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21cndao.com&urlrefer=014fce865aac4d5c8badb909e03ba497 欢迎广大同道来往交流! 〓〓〓〓〓〓〓〓〓〓〓〓〓〓〓〓〓〓〓〓〓〓〓〓〓〓〓〓〓〓〓〓〓〓〓〓〓〓〓〓 丹道修持,承传次第严谨,未得师传者,窃法无益(因未得掌门师父的认可,也得不到历代祖师首肯,传承上的加持力已断)。 本门功法,除育丹功及悟道网上公开的功法外,未得师传,不得盗学。秘法、秘术、性功均由师父符咒处理,除得到师父同意之学功者本人使用外,一概不得外传,也不能盗学。不听劝说者,后果自负!慎之!慎之! 〓〓〓〓〓〓〓〓〓〓〓〓〓〓〓〓〓〓〓〓〓〓〓〓〓〓〓〓〓〓〓〓〓〓〓〓〓〓〓〓 自古修道者均无心于政治,南宗历代祖师都是大隐于世,和光同尘,张三丰祖师也属于隐仙派一系。在此,希望众学员,诚实做人,踏实工作,不可张扬,利用空闲时间修学悟道,一者有利于家庭,二者有利于社会人生。入室弟子,切不可介入和干预政治,随顺世间,老实做人,观己言,查己行,多修功德,修炼才能上路。否则,即使得到老师传授的法诀,也不过是水中捞月,空欢喜一场。修炼不是靠装模作样的站一站、坐一坐就能修出大罗金仙的,是靠智慧和功德一点一滴长时期的积累,依靠掌门师父与历代祖师的提携与加持方能成就。 本门宗旨:不求神功特异,只求健康长寿。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
【神霄采气功】神霄采气功 第一节 预备功 姿势:两脚平行站立,两脚距离与肩宽。两膝微曲。松胯,腹微收。身直,头正。微收下腭。上下齿轻轻扣拢;口微合,眼微闭。松肩,两手自然下垂。整个姿势以舒适自然为度。此为无极桩。 呼吸:自然呼吸。 功法:全身放松,一点不用劲,排除杂念,静站三分钟。 第二节 上举采气法 姿势:自然站立。两手臂在头两侧上举,两手臂伸直,掌指朝后,掌心向上。 呼吸:自然呼吸。 功法:(1)吸气时,意想太空中的新鲜空气从手心吸入;与此同时,两手臂向上伸,两脚跟同时离开地面。整个身体似有向上提起的感觉,不管呼气。越炼向上提的力量越大.脚跟离地面就越高。炼三十二次呼吸。(2)炼最后一次吸气时,气从手心吸入;呼气时,意想气沿两手臂内侧下行,过腋窝,经两乳.到膻中(两乳之正中),再直线下行到丹田。同时,脚跟着地。(3)意守丹田两分钟。 第三节 阳掌采气法 姿势:站无极桩。 呼吸:自然呼吸。 功法:两手侧平举,掌心向上,十指自然张开,一点不用劲。(1)吸气时,意想太空中的新鲜空气从手心吸入;同时双掌略向上抬,好像将太空中的新鲜空气,全部吸入手心。(2)接着,呼气时,意想气从手心沿两手臂内侧,经腋下、两乳、膻中(两乳之正中)下行,进入丹田。如此反复吸呼十六次。最后,意守丹田两分钟。 第四节 阴掌采气法 所谓阳掌、阴掌,即掌心向上为阳掌,掌心向下为阴掌。 姿势:站无极桩。 呼吸:自然呼吸。 功法:两手侧平举,掌心向下,十指自然张开,一点不用劲。(1)吸气时,意想将地球中心之灵气从手心吸入;同时,双掌微微上抬,好象要将地心灵气全部吸入手心内。(2)接着,呼气时、意想丹田气沿两手臂内侧,经腋下、两乳、膻中(两乳之正中)下行,进入丹田。如此反复吸呼十六次。最后,意守丹田两分钟。 第五节 单掌采气法 姿势:站无极桩。 呼吸:自然呼吸。 功法:在树下炼功。左掌自然伸出,掌心对树叶茂盛处。(1)吸气时,意想树叶中放出的氧气从手心吸入;同时,手掌略向后收,好像要将树叶放出的氧气全部吸入手心内。(2)接着,呼气时,意想气从手心,沿左手臂内侧,经腋下、左乳、膻中下行,进入丹田。如此反复炼八次呼吸。再换成右手掌采气,左手放下。右掌采气法,同左掌采气法,还是炼八次呼吸。最后,意守丹田两分钟。 第六节 双掌采气法 姿势:站无极桩。 呼吸:自然呼吸。 功法:在花丛中炼功,两掌自然伸出,放在花草上。手掌与花草距离约一寸。(1)吸气时,意想花草所放出的香气,从双掌手心吸入;同时,双掌略向上提,好像要将花草中的香气全部吸入手心内。(2)接着,呼气时,意想内气从双手心沿双手臂内侧,经腋下、两乳、膻中,再从膻中下行,进入丹田。如此反复呼吸十六次。最后意守丹田两分钟。 第七节 采日精法 姿势:先站好无极桩,接着将自然下垂的双手,抱于胸前,如抱大树状,此即太极桩 呼吸:自然呼吸。 功法:(1)早上太阳刚出时炼功。两眼睁开,盯着太阳,不眨眼,两分钟。(2)两眼微闭,吸气时,丹田张开,意想将太阳从丹田吸入;同时,两手在胸前向左右张开。呼气时,丹田自然合拢。意想将太阳关入丹田内:同时,两掌在胸前自然合拢。如此一吸一呼,反复修炼,共呼吸三十二次。(3)两眼微闭,意守丹田内的太阳,两分钟。 第八节 采月华法 姿势:同上,站太极桩。 呼吸:自然呼吸。 功法:(1)晚上大月亮下炼功。两眼盯着月亮,不眨眼,两分钟。(2)两眼微闭,吸气时,祖窍(两眼之间)张开,意想将月亮从祖窍吸入脑内,同时,两手在胸前向左右张开;呼气时,祖窍自然关闭,意想将月亮关入脑中,同时两手自然合拢。如此一呼一呼,共呼吸三十二次。两眼微闭,意脑中的明月两分钟。
【神功奇效--证道集】八、治疗炎症 消除肿块 传统中医学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里的通是指“经络”的畅通。经络畅通,则元气推动血液正常运行,无所阻滞,身体就不会发病(痛);经络不通,血液的运行受阻,则元气推动无力,身体就会发病。经气不通的主要原因是受外邪(风寒湿热)的影响及自身正气不足。气血不通则病。炎症、肿瘤是由于气血不通而引起的。经络受阻,人体各部的肌肉、脏器、骨骼得不到脾胃传输的后天精微之气的滋养就会发炎。 现代医学认为,肿瘤(癌症)是由于细胞突变引起的。其致病的原因大致可分三个方面:1、化学、物理、生物等致癌因素的影响(外因);2、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失调、遗传、精神因素等(内因);3、饮食营养失调和不良生活习惯等。由于外在的诱因与自身抵抗力的低下,再加上饮食失衡和不良生活习惯,从而造成细胞的突变。 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人体某个部位的细胞,如果得不到正常的营养物质,就会停止新陈代谢,从而引起该部位的气血运行受阻,而形成炎症,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该部位的肌肉就会由于气血不畅,造成细胞的坏死,而逐渐形成疱块或肿瘤(恶性者,即是癌症)。 武当太乙内丹术以炼气为本,内气充盈,周身细胞可得到充分的营养,以增强细胞的生命活力,不仅细胞不会因缺乏营养而坏死(自然不会产生炎症,更不会形成肿瘤),而且还有消炎散肿之作用。同时,武当太乙功有疏通经络之功效,周身气血通畅,故可治疗炎症和消除肿块。
【神功奇效--证道集】六、留有阳精 神仙现成 海蟾真人《枕中篇》曰:“仙之道有三:曰保精,曰行气,曰服饵。皆由浅以至深者。”修道就是要长生,张三丰《大道指要》说:“仙道者,长生之道也。”要保精、行气和服饵,才能长生。此三者,皆为武当太乙门所继承,并有所发展。 这里专讲保精。《性命法诀明指》曰:“修道之人,首先保固肾精。”《证道仙经》曰:“修长生者,首节专以保固真精为本。”因为精乃性命之根本。实际上,人的生命就来源于精,要想长生必须保固肾精。《金仙证论》曰:“人有精则生,人无其精则死。所以精者,即性命之根源。”《黄庭经》云:“留胎止精可长生。”要想延长人体生命活动,就必须固精,使之不漏。古代帝王荒淫过度,绝大多数都短寿。彭祖曰:“精泄而出,则气伤也。”气乃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伤则短寿,有气则生,无气则死。彭祖活了八百寿,他的长寿之道,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男女交接要注重保精。《彭祖经》曰:“男女相成,犹天地相生也。天地得交会之道,故无终结之限;人失交接之道,故有夭折之患。能避患伤之事,而得阴阳之术,则不死之道也。”又曰:“交接之法,在于莫泄精。”太乙功的交而不漏之术,就其渊源,应来至于彭祖。 精气也是修炼金丹之药物。精气是一而二,是二而一。《慧命经》曰:“炼精之时,则气原在乎精中,精气原本是一物。”《金仙证论》曰:“仙道元精喻药物,药物喻金丹,金丹喻大道。”又曰:“欲望成其道者,先当保其精,精满然后气生,以此生之气是名药物,药物炼之不动,便名金丹。”《金仙证论》曰:“古云,留得阳精,神仙现成。”凡不炼精的功法,都不是炼丹术,更说不上金丹大道。你看一些人的广告,说得神乎其神,但就是不说补肾固精、炼成“不漏”体这一健康长寿和炼丹长生的根本问题。
【神功奇效--证道集】五、万古秘功 神效惊世 武当太乙神功,历史悠久,万古秘传,乃历代祖师的心血和智慧之结晶,也倾注了当代掌门人周壮大师的毕生精力。修炼太乙功的过程,就是接受祖师高能信息和大师功力的过程。本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不断得到修正、充实和验证,功法系统而完整,也符合人体生理发展规律,具有严格的科学性,这决不是一般自编功法所能与之相比的。同时各种资料均经宗师特殊处理,信息特强,对于增长学员的功效大有好处。本功实为古圣先贤修炼之术,故有惊世之神效。这里的“神效”含义有二:其一,收效的速度快,甚至一炼就有效,有一、二十年难症,数日治愈者。其二,很多难症其他功治不了,中西医也治不了的病,而太乙功却很快就治好了。比如,铁道部某设计院李惠,患肾病20几年,经中西医治疗,收效甚微,他说经检查证实,此病再发展一步,就是尿毒症。天天吃中药,吃了二十几年。其妻一次到青羊宫烧香,见众人听道长说法,该道长分开众人,走到她面前,将武当太乙功的简介递给她。于是李惠就到青羊宫修炼太乙功,修炼时间不长,就停止服药,现肾功能已经正常。又如有三十多年的水肿病患者,长期治疗无效,而炼太乙功很快就治愈了。类似病例甚多,现收集了部分病例如下:
【神功奇效--证道集】三、高能信息 增长功力 信息是场能,是能量。太乙功是历代祖师和周壮大师的智慧、心血的结晶,自然就带有历代祖师和宗师的高能信息,炼功中,就能接受这些信息,所以很多学员以前炼其他自编功法多年也无效果,而一炼太乙功就有明显的功效。大师近几年来,发表了几十篇文章,收编为《周壮文集》,还有其他资料,都倾注了大师的心血,当然就带有大师的高能信息。所以有的学员,一看资料,周身内气就在涌动,甚至治好了病。高能原声磁带更是以声波的形式,将能量直接传送给学员。太乙大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可大可小,可远可近。看大师的炼功照,如见其人,好似就在自己面前,指点自己炼功,对增功大有补益。大师的炼功照,经过大师加功处理,是进一步沟通太乙宇宙场的媒介。大师还定期和不定期地给弟子传丹输功。太乙弟子可从多方面接收太乙高能信息,所以功效就特别显著,令人惊奇。要想进一步接收高能信息,提高功效,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与太乙门保持一致,人心与道心相合。自身的生物场与太乙功能场相一致、同步,与之发生共振,就能调动强大的宇宙场能,而产生令人不可思议的神奇功效。比如河南一学员,默念大师的名字,止住了妻子的大出血。类似事例很多。按“人仙、地仙、天仙”三阶段给弟子传丹输功,这本来是对入室弟子传丹输功,所以你最好能争取做一名入室弟子。 不能以任何原因或借口,要求宗师为自己发功。该得则得,该失则失。只要你诚心为太乙门的发展作出贡献,自可得到太乙门的护持而增功保平安。 学太乙功者,最好不要再炼其他功法,以保持功能场的一致性。太极拳和跑步一类的活动,是可以做的。 炼太乙功后,不可随便放弃而改炼其他功。因为你自身的生物场已同太乙功能场相一致,若另学其他功,可能会因功能场的改变而产生不良后果。要引起学员的重视。
【神功奇效--证道集】二、金丹大道 必由之路 古人认为,在天地万物产生以前,整个宇宙空间只存在着混然一气,正如《道德经》所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先天地生的混然一气,就称为太乙,亦曰道。修炼太乙功就是修道,即是炼混然一气也。此气先天地生,故称先天气(对人来说,则叫元气、真气。)此气是天地万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们要想与天地同长久,必须修炼自身的先天元气。《钟吕传道集》曰:“法效天机,用阴阳升降之理,使真水、真火合而为一。炼成大药,永镇丹田,浩劫不死,而寿齐天地。” 何谓丹?《唱道真言》曰:“丹者,一炁之所结也。”金丹之“金”,就是指“气”。《慧命经》曰:“金在西方,实即炁也。”刘海蟾《还原篇》曰:“金丹者,天地之气”也。又曰:“药物喻金丹,金丹喻大道。”要想得道,必须走修炼金丹这条光明大道。《混元圣经》曰:“自至尊上帝,莫不由金丹而得道。”从至尊上帝开始,没有不是由金丹得道的。至尊上帝都是由金丹而得道,何况其他人呢! 丹和金丹,是内丹术术语,有其特定的含义,绝不可乱解释。有人将修炼金丹说成是什么“气丹”,并说这“气丹”对人没有好处。这些人简直是不学无术,对内丹术一无所知。还有些人以所谓新内丹派的面孔出现,对炼丹妄加解释。更人有直接说:传统内丹术“过时”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这些人都是自编功法的编造者,功法可以编造,功理更是编造的了,根本就不懂传统的内丹术。可以这样说:“凡不修炼先天元气者,均不是金丹大道。” 太乙功可快速将内气聚于丹田,形成内丹。可治病,可强身,可开发智慧,还可激发特异功能,甚至达到胎息,阳神出窍等等。经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组织专家测试,太乙弟子熊正杰有2.5小时断了口鼻呼吸而行胎息的记录。
【周壮文集】论内丹术的修炼层次 内丹术学说,有着悠久的历史,究其根源,上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老子的《道德经》。在内丹派发展史上,最负盛名者莫过于钟吕派。无论内丹派南宗(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称为南宗五祖,创始人张伯端)或北宗(王重阳创派,有七大弟子:马丹阳、丘处机、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称为北宗七真),东派(陆西星为代表)或西派(李西月为代表),都称得钟(离权)吕(纯阳)真传。《钟吕传道集》曰:“大道可得闻乎?”答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一为体,二为用,三为造化。体用不出于阴阳,造化皆因于交媾。上、中、下列为三才,天、地、人共得一道。道生二气,气生三才,三才生五行,五行生万物。万物之中,最灵、最贵者,人也。惟人也,穷万物之理,尽一己之性。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全命、保生以合于道,当与天地齐坚固,而同得长久。”这段话,可说是对内丹派学说的总论述,同老子《道德经》的思想,如出一辙。 何谓“道生一”?宋·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曰:“道一而已,故曰道生一也。”一者,何也?宋·赵至坚《道德经疏义》曰:“一,元气,道之始也。古昔天地万物同得一而生。”可见,道就是“一”,“一”乃元气也。“二”者,阴阳也,性命也,神气也,心肾也,水火也。阴阳交媾、水火既济、神气合一,尽性、全命以合于道,当与天地同长久。《钟吕传道集》曰:“始也法效天机,用阴阳升降之理,使真水、真火合而为一。炼成大药,永镇丹田,浩劫不死,而寿齐天地。”《仙籍旨诀》曰:“万物有终,而天地长久。人民有死,真人长生,乃具有交感之气也。”古人之修道,实际是炼气,以求长生。从这一点来说,并非封建,亦非迷信。《性命圭旨》曰:“道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气也。”明确指出:道就是气。这个气,并非后天口鼻呼吸之气,乃元气也。内丹术以修炼元气为本,可以说,这是内丹术学说的基石。元气既是治病强身之药,同时也是炼丹长生之药。而性命双修,则是内丹派学说之精华。《大丹直指》曰:“金丹之秘,在于一性一命而已。”《慧命经》曰:“不识性命,则大道无所成,佛佛祖祖莫不由此性命而为之修炼也。”可见,性命双修是内丹派必由之路,否则会堕入歧途。《性命法诀明指》曰:“智者得真师而明,愚者被师而误。皆因不误群书简易之妙,就是神气而已。神气即性命,性命即心肾,心肾即汞铅,汞铅即龙虎,龙虎即坎离,坎离即鼎炉。诸般名词,千名万喻,不出性命二字。除此之外,都是诓哄愚夫之进门法耳。”此言绝妙!希望我们不被诓进门。 吕纯阳对修炼内丹术的阶段性,作了这样的描述:“往古来今,只此一道。名之为金华,道之因也,就其初功而言之也;名为金丹,道之果也,就其成功而言之也。”道之初功为金华,道之成功则为金丹。 何谓金华?吕纯阳在《太乙金华宗旨》一书中又说:“金华即光也。……在内是先天太乙之真气。”金华即光,光即体内先天太乙之真气。真气充足则光现,光亦即神火,要得神火发生,必须采用回光法。《太乙金华宗旨》曰:“诸子只去专一回光,便是无上妙谛。回之既久,此光凝结,即成自然法身。”总之,修炼内丹术,先要培养体内真气(元气),真气足,就可以看到气光,再用回光法,使此光凝结,而为金丹,内丹术就炼成功了。 是否真的炼成功了,还检受实践的检验,来不得半点虚假。吕纯阳提出了如下检验标准,《太乙金华宗旨》证验章指出:“静中绵绵无间,神情说豫,如醉如浴,此为遍体阳和,金华咋吐也。既而万类俱寂,皓月中天,觉大地俱是光明境界,此为心体开明,金华正放也。既而遍体充实,不畏风霜,人当之兴味索然者,我遇之精神更旺。黄金起屋,白玉为台,世间腐朽之物,我以真气呵之立生。红血为乳,七尺肉团,无非金宝。此则金华大凝也。”修炼金丹大道,层次分明,步步有验证。丹经中的这段话,可分以下四个层次去验证。 “静中绵绵无间,神情说豫,如醉如浴,此为遍体阳和,金华咋吐也。”这是内丹术修炼金丹大道的第一层次,其检验标准是“遍体阳和”。所谓遍体阳和,即在虚极静笃的气功态下,体内真气纷纷发动,周身暖融融之意也,这就是金华咋吐之景象。这里的金华,应是体内之元气。咋吐是对真气发动的最初景象之比喻。在这个阶段,其主旨在于培养元气。正如张三丰所说:“行持造化功,下手调元气。”武当太乙功的第一部育丹功,是培养元气的好功法,既治病,又强身,特别对增强抗寒能力,防治感冒,功效奇特。陕西兴平某公司袁虎鱼,94年1月18日开始炼育丹功,炼一周,脱掉棉大衣。当时正是寒冬之四九,本应加衣。同时,以前体虚,常感冒,炼太乙功后,从不感冒。 “既而万类俱寂,皓月中天,觉大地俱是光明境界,此为心体开明,金华正放也。”这是修炼内丹术第二层次,其检验标准是“觉大地俱是光明境界。”这里的金华,即光也。在第一层次修炼基础上,体内真气越炼越足,可看到气光。“目光腾腾,满前皆白,如在云中。开眼觅身,无从觅视,此为虚室生白,内外通明,吉祥止止也”(《太乙金华宗旨·证验章》)。太乙功学员信远,河北邢台市教师。94年9月30日来信说:我在暗室炼功,全屋确有白光,有时眼前出现比月亮还亮的光。全身柔软,气贯全身与脏腑,非常舒服。已达“不漏”。 “既而遍体充实,不畏风霜,人当之兴味索然者,我遇之精神更旺。”这是修炼内丹术的第三层次,其检验标准是“遍体充实,不畏风霜。”这既是结丹之前提条件,也是结丹之必然结果,还是检验真假结丹之标准。能结丹,说明元气充足,自然不畏风霜。如果怕冷,说明元气不足,元气不足,怎能结丹?《唱道真言》曰:“丹也者,一气之所结也。”武当太乙功正是以炼气为本。内气充盈,能量大,自可抗风寒,甚而单衣可过冬。学员王务,贵州福泉人,94年5月4日来信说:炼太乙功根除了感冒;治愈了扁桃炎和左睾丸常痛的后遗症。炼太乙功前,体弱怕冷,热天也不敢洗冷水。炼功后,冬天可下河洗澡,上岸后,光着身子让北风吹20分钟,也不感冒。并能单衣过冬。真是:“太乙神功出奇效,四十多岁转年少。寒冬腊月气温低,我行我素两件衣。” “黄金起屋,白玉为台,世间腐朽之物,我以真气呵之立生。红血为乳,七尺肉团,无非金宝。此则金华大凝也。”这是内丹术修炼金丹大道的最后阶段,其检验标准是“世间腐朽之物,我以真气呵之立生。红血为乳,七尺肉团,无非金宝。”金华大凝,即结成金丹,丹成圆满。奇怪的是,我看到有的广告,说他的数万弟子,个个丹成圆满。请用以上标准去检验一下,恐怕还差十万八千里吧! 内丹术修炼金丹大道的四个层次,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二层次,实为古代修炼之“人仙”阶段,可炼太乙功第一部功和天目功。第三层次,实为古代修炼之“地仙”阶段,可炼太乙内丹1至4部功和单衣过冬速效术、不漏速效术。第四层次,实为古代修炼之“天仙”阶段,可炼坐势丹道秘功。这三阶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二阶段为第一部分——命功。第三阶段为第二部分——性功。乃先命后性,性命双修也。 《气功与体育》96年第7期
【周壮文集】道在一身,其机在目 ——太乙功明目功功理浅析 太乙明目功,亦称玉清明目功,乃全真派武当太乙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太乙功为道教内丹术气功,主张性命双修。“性者,心也,发于二目。命者,肾也,发于淫根。真性乃心中之灵气,发于脑仁。是以眼视正中,性光现出。炼之日久,即与命接合而为一”(《性命法诀明指》)。此为性命双修,乃养生长寿之道也。《吕祖先天虚无太乙金华宗旨》曰:“道在目前,身体自得,何劳身外寻求哉?”“道在一身,其机在目”。玉清明目功就是从性命双修出发,以目为机枢、以养生长寿为目的的自我治病健身术。 眼睛上的疾病,多由于眼部气血不通所致。按中医学观点: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近视眼的形成,大都是由于用眼过度,使眼疲劳,造成抵抗疾病能力下降,一遇风寒,气血则凝滞而成病。《素问·调经论》云:“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正如《圣济总录》所说:“气血得温利则宣流,得寒则凝泣。”可见,要根除近视眼或其他眼疾,首先必须使眼部气血流畅。玉清明目功中的捧气灌目等功法,就是以自身的内气注入眼内,以温热之气驱散眼中的虚寒病气,使眼部气血通畅。其功法:站太极桩。第一步炼怀抱太极功数分钟。第二步炼开合炼气法数分钟。第三步则炼捧气灌目法。双掌在胸前合拢,再将双掌翻开,掌心向上,呈捧物状,意想双手捧气向上灌于双目之内。两手心对准双目,两眼睁开。手心与眼的距离为三寸,手停在眼前不动。意想将手心之内气灌入眼内,灌气数分钟。玉清明目功有通肝经肾经等功效。 通过修炼太乙明目功,确实收到良好的效果。成都市新一村中学张某,左眼视力0.2,右眼视力0.3。于90年7月,炼太乙明目功,炼三月多,左右眼视力共提高1.4。刘军华,医大学生,他在炼功总结中说:“炼功前,左眼视力0.5,右眼视力0.6。于90年5月开始,炼明目功三个月双眼视力均达1.3,视力完全恢复。在此,我要为明目功叫声好!”浙江学员章杭在总结中说:“92年8月10日起炼功三天,左眼视力由0.2上升到1.0。” 太乙明目功为什么会有如此之神效呢?从阴阳学说看,人之生病,乃阴阳失调之结果。《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曰:“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可见,调和阴阳乃治病之根本。寒气侵入眼内,使眼部气血凝滞而成疾。寒气乃阴气也,气血凝滞表现为静,静亦为阴也,此为阴盛。《素问·痹论》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又《灵枢·刺节真邪》说:“阴盛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通过炼功,驱阴补阳,以达平衡阴阳之目的。如各种形式的揉摩法以及多种形式的运眼法等功法,都有驱阴补阳之功效。可加速血液循环,活跃眼细胞。这表现为动,动为阳,以动制静,消阴补阳。炼功中,眼部会产生温热感。温为阳,可去寒。这些都可达到平衡阴阳之目的,从而根除眼病。 从脏腑学说看,目能视物,要靠五脏六腑精气的滋养。《灵枢·大惑论》曰:“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又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精,不能单纯理解为生殖之精,还包括血、津液等。精,也指精气。《管子·内业》曰:“精也者,气之精者也。”精也是气,《灵枢·决气》曰:“人有精、气、津、液、脉,余以为一气耳。”目为精之窠,用眼过度,精气消耗过多,天长日久必然造成视力下降。要提高力,必须运动脏腑之精气上注于目,使消耗的精气得以补充。 在五脏六腑中,肝肾对眼的影响作用特别大。《圣济总录》曰:“肝藏血,上注于目。若肝经虚寒,则多昏暗。”《灵枢·脉度》曰:“肝气通于目,肝和则能辩五色矣。”肝为血之海,若肝经虚寒,血气不能上注于目,则生眼疾。玉清明目功中的运肝经法,其主旨就在于使肝经血气流畅,上注于目以养眼。 肾与眼有着直接的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藏精,精生髓,脑为髓之海。正如《灵枢·经脉》所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肾精充足,则脑髓丰满。脑髓丰满,则神旺。神旺,则目光炯炯有神。通肾经法不仅使肾经气血流畅,有利于排除病气,更重要的是运动肾上之精气,上注于目,以补充眼所消耗的精气,使目滋润而有光泽。 炼目必须炼脑。《性命法诀明指》曰:“人之真灵在脑,发于目也。”又曰:“眼无脑气筋不能视。”炼脑的方法,在于入静以安神。入静是炼好太乙功的核心。《太乙金华宗旨》曰:“吾道以致虚二字,完性命全功。”又曰:“万法归于静,真不可思议,此妙谛也。”虚者,空也。空者,无也。心中无物,自然达到心静神定。“致虚”之法,乃“置心一处”也。《太乙金华宗旨》曰:“置心一处,何事不办?”又曰:“宗旨妙用,亦惟在置心一处也。”意守法乃置心一处之诀。玉清明目功一开始,就要排除杂念,静站数分钟,引导入静,这是炼好玉清明目功的前提条件。本功中有多种形式的意守法,如意守太阳穴,意守耳垂等,这些都是排除杂念,利于入静的有效办法。在入静的气功态下,大脑神经细胞的消耗得到补充。这对治疗近视眼,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玉清明目功第十五节意守丹田法。丹田指藏精气精血的男子精室、女子胞宫处。此处乃生命之源,人的生死安危皆系于此。丹田为炼丹之所。意守丹田其主旨在于将精、气、神熔为一炉而炼之,炼得精满气足神旺,何病之有?况眼疾乎! 实践证明,玉清明目功对治疗眼疾,特别是治疗近视眼功效奇特。成都市青羊宫太乙功培训中心,从推出玉清明目功以来,还没有听人说炼明目功没有效果的。一般学员炼功一个月以后,视力就有明显提高。 《气功与体育》93年第6期
【周壮文集】炼功应以炼气为主 武当太乙功,属内丹派南宗。从炼命入手,也就是从炼精炼气入手。张三丰祖师曰:“行持造化功,下手调元气。”精气乃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事实上,精气乃生命之源,生命之本。人体盛衰安危皆系于此。青年人精(血亦为精)气足,肌肉丰满,生命力强,比老年人的抗寒力也强得多。老年人气血衰弱,肌肉松驰,抗寒力弱,怕冷。 命功修炼的关键,是增强肾功能。一般人只知道肾藏精,却不知肾为气之根。《钟吕传道集》曰:“肾者,气之根也。”精和气皆源于肾,同出而异名也。精亦为气。《管子·内业》曰:“精也者,气之精者也。”顺出是精,可生人;逆回则是气,可结丹。《唱道真言》曰:“丹者,气之所结也。”张三丰祖师曰:“收得一分气,便得一分宝。收得十分气,便得十分宝。”精气乃人身之宝也。 可是明白这些道理的人并不多。有的人却主张发放外气,并自我安慰说:发了外气,还可以收回来嘛!难怪不少有识之士,对太乙功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不值一谈,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曾收到十多位读者来信说,他们炼什么功什么功多年,有的还说自己已经炼到高层次,好象还有点本事。但就是体质越炼越弱,经常感冒,弱不经风。问我这是为什么?我回答说:道理很简单,你们所炼的功,属于所谓开放型功法,主张内气外放,时间炼得越长,内气消耗就越多。《钟吕传道集》曰:“真气聚而得安,真气弱而成病。”“气弱而病,气尽而死。” 一次,我同一位老同学李教授到成都草堂公园观赏梅花。看到公园里,有人两手平举,捏剑指,好象在发放外气,大约有半小时之久。他对我说:“老周,这人在炼气功吗?”我回答说:“他不是在炼气功,而是活得不耐烦了,在慢性自杀。”又说:“原因何在?”我把以上的道理,向他重说了一遍。我说:“教授先生,你说对吗?”他回答说:“有道理。”一会,又说:“可悲!可悲!”我接着说:“无知!无知!”朋友们!这到底是谁可悲?又是谁无知呢? 《气功报》93年4月1日第10期
【周壮文集】大道浅说 大道者 无言无名也 老子去周出关,关令尹喜迎而谓之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喜知“道”之意深,道不可言,而又要著书,故言强著书。《道德经》第一句就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不可言说的,可以言说的道,已经不是本来那个常久自然之道了。道是宇宙万物生长、变化之总根源,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广泛的、普遍规律性的意义,语言文字不足以尽其意。《庄子·知北游篇》曰:“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道不同于具体事物。具体事物是有生有灭的,而道则是永恒的。具体事物是有形态的,而道则是无形的。有形物体则可用语言来表述;而无形的道则语言文字都无法表达。王弼注曰:“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玄宗正旨》曰:“大道无名,不可言思。总之曰妙,妙妙难窥。” 大道无言无名形,是同具体事物相对而言。具体事物都是有形体的,天地万物各有其形态,每个具体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正是由于具体事物各有其矛盾的特殊性,各事物之间,才有区别。《矛盾论》说:任何事物“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这就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有千差万别的内在的原因,或者叫做根椐。”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事物的特殊本质,一事物同他事物才有所区别,才有各自的名称,才能用语言文字去表述。老子认为在天地万物产生前,道就存在了。除了道之外,什么也没有,无法同其他事物相比较,自然无法用语言文字去表述。只能强为之名曰道。宋·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注》曰:“常久之自然之道,自古固存,然无形无声,微妙难窥,故谓之常无,则欲要使人以观其微妙也。惟人也,由此道而生万物之最灵。诚能回光返视于吾身之中,悟一其体,虽至虚而非物无不备,则道之微妙可得而观矣。”道虽微妙难窥,但通过修炼还是可以得道的。 “物质“这个哲学概念,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石,是对宇宙万物共同特性的高度概括。你能说出”物质的具体形态吗?谁也不能用语言或文字来表述“物质”的具体形态。具体事物是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述的,而抽象的“物质”则不可以。一表述,这已经不是“物质”的本来意思了。“道”在《道德经》中,也是个哲学概念。《道德经》反映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哲学这个角度,可以加深我们对“道”的认识。 修道在于得道。要得道,必须悟道,与道相合,心心相印。大道既然是无言无名无形,微妙难窥,那么在修炼中,切忌着意追求。武汉市一学员,炼太乙功两周,一次书面就提出25个问题,这怎么可能得道?《钟吕传道集》告诫说:“大道无形、无名、无问、无应”,值得我们深思。
【周壮文集】《太乙金华宗旨》∴字诀释秘 吕祖师所著《太乙金华宗旨》一书,为道家修炼之重要丹书。∴字诀为太乙门太清天目功的重要功法之一。不仅可培养看气光的能力,而且是启开“天心”的重要法诀。能否启开“天心”,是修炼太乙大道之关键。 《宗旨》第一章为天心章。吕祖曰:“天心者,三才同禀之心,丹书谓之玄窍是也,人人具有,贤哲启之,愚迷闭之。启则长生,闭则短折。”这里明确指出“天心”就是“玄窍”,人人具有。正如《宗旨》序言所说:“道在目前,身体自得,何劳身外寻求哉?人身为三才合一之身,造物赋我,其用甚大。”修道者就是修炼自身具有的“天心”,使之洞开。开则长生,闭则短折。 如何才能开“天心”呢?《宗旨》曰:“然天心一窍,不在身中,不在身外,不可摸索而开,只可默存以俟。欲识其存,不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丹书所谓是那么,非那么,非那么,却那么。才是如如,一开永开也。而功法在于存诚两字。”启开“天心”的功法,就是“存诚”两字。 应如何运用“存诚”之法呢?《太乙金华宗旨》进一步指出:“存诚妙用,尚有诀中捷诀。乃于万缘放下之时,惟用梵文∴字。以字中点存诸天目,以左点存左目,右点存右目,则人两目神光,自得会天目”。“人能用三目如梵文∴字然,微以意运如磨镜,三光立聚眉心,光耀如日现前。” 梵文∴(音伊)字。中点为天罡,左点为日,右点为月。在人身则为左右眼和天目。人知修炼之法,天目即开(开天目还有别法,本文不加详述)。以上乃“存诚”妙用之诀中捷诀。但诀不等于法。应如何“存”呢?是有具体修炼之法的。又如,“人能用三目如梵文∴字然,微以意运如磨镜”。这也是有具体修炼法的。 这些都是千古不传之秘功,历来为心传口授。《宗旨》道:“道本无隐,而心传极秘。非秘也,非心授心受,不能授受也。口传固妙,而领会难一,况笔乎!是以太上大道,贵乎心传。”学功者必须要有诚心、信心、一心。吕祖师曰:“赠汝以言:求道在人,入道在诚,玄元妙旨,只在专精。”《宗旨》曰:“真信纯纯,一旦机会神融,洞然豁然。或相视一笑,或涕泣承当。入道悟道,均有同然者。第或由悟而入者有诸,由入而悟者有诸,未有不由心一、心信而入得者。不一则散,不信则浮。散则心不聚,浮则光不凝。不能自见其心,又何能合太上所传之心。”只有心诚、心信、心一,才能合太上所传之心。若能心心相印,“非徒可以心领,且可以口授。非徒可以口授,且可以笔示。”(《太乙金华宗旨》) 太乙功问世以来,以其独特的功效(治愈了大量疑难病症,功成可达单衣过冬和“不漏”,性交也可不漏精,想射精则射,不影响生育),引起国内外气功界的极大关注,多种报刊杂志都有有关于太乙功的报导。不少学员和读者来信询问,∴字诀之具体炼法。现奉献出来,供大家参考。 ∴字诀存入法:把梵文∴字写在白纸上,将纸贴在墙上。炼功时,面对∴字,距离三尺。用三眼(两眼加天目)盯着∴字,尽量做到不眨眼,炼数分钟。再微闭三目,意想∴字的中点,已存入天目穴内;∴字的左点,已存入左目内;∴字的右点,已存入右目内。再意想存入三目内的三点为三点气光,并意守气光数分钟,或更长时间均可。 ∴字诀磨镜法:即运光法,用意念运转三点气光。其路线是:从天目开始,意想将天目内的气光运到右目,再从右目将气光运到左目,又从左目运回到天目,为一圈,重复运行八圈。再从反方向运转,还是从天目开始。意想将天目内的气光运到左目,又从左目将气光运到右目,再从右目将气光运回到天目,为一圈,重复运行八圈。 眉心在三目之中心,为“三光会归出入之总户”(《太乙金华宗旨》)。依法炼之,可达三光聚眉心,光耀如日现前。在炼太乙功的学员中,很多人能看到气光。如吉林省学员唐某,在炼功总结中说:“炼功中,有闪光现象,主要是头部,有时象在头前悬着一盏灯。”成都市学员王某,在炼功总结中说:“炼功十天后,就感到有气光从百会吸入体内。一月后在天目形成一团光环。到后来,变成一个金黄色的塔形,四周罩着一圈淡黄的光环。最近,又变成了金黄色的光球,约有黄豆大。有几次,炼功时,光球突然炸开,把大脑照得一片通明。” 炼功中,阳光发现,虚室生白,是“三光聚眉心,光耀如日现前”的又一验证。眉心,在两眉之间,名印堂,亦称明堂,是阳光发现之处。《仙佛合宗》云:“两眉间,号明堂,阳光发现之处也。阳光发现之时,恍如掣电,虚室生白是也。”虚室生白是验证太乙功的一个方面。《太乙金华宗旨·回光验证章》曰:“考证者有三:一则静中,目光腾腾,满前皆白,如在云中。此为虚室生白。”在炼太乙功的学员中,不少人身临其境。如成都中医学院学员汪某,在炼功总结中说:“炼功中,能听到自身发出的轻微响声,全身有放电感,甚至看见满屋充满了气光,并伴随着声音向自己不断地射来,自己被包围在气光中。内视头顶时,能看到气光在头顶旋转。”西南师范大学函授学员刘某,在炼功总结中说:“多次进入功态后,有飘渺之感觉,好象被什么东西托在空中一样。睁眼一看,满屋白光。甚至有时还看到隔壁房中的桌凳、床铺等东西。真是不可思议。” 印堂是太乙天目功的三大主要穴位之一,对于开天目,培养特异功能,有着积极意义。从印堂入内三寸处,为脑垂体,大如樱桃,以小柄悬于间脑的下方。而间脑又处于大脑之中心部位。通过炼功,可改善大脑机能,激发大脑的潜在能力。同时,脑垂体为人体最主要的内分泌腺。脑垂体分为前叶和后叶两部分。前叶能分泌多种激素,对于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性功能均有调节作用。炼功可调节和改善人体内分泌活动,从而增强人体生命力。 《太乙金华宗旨》一书,是古人心血和智慧之结晶,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之瑰宝,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今天实践她,研究她,正是为了继承和发扬古文化之精华,使之为增强人民体质、振奋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服务。 《东方气功》1992年第2期
【周壮养生医疗功】 周壮养生医疗功 第一节 梳头 姿势: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全身放松。已学纯阳内丹功者,以站无极桩为好,但不可闭眼,本功不要求闭眼。 呼吸:自然呼吸。全套功法都是自然呼吸。 功法:两手十指自然张开,并弯曲。用十指梳头,从前额发际处,向脑后梳,为一次,重复梳八次。 第二节 揉头和拍头 接上势。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全身放松。先炼揉头,双掌放在头部前面,从头部前面,轻轻向脑后揉摩,为一次,重复揉摩八次。揉头时,双掌要柔和,但要稍微用点力。再用左手掌放在脑后部,一左一右,来回揉摩,重复八遍。又换为右手掌放在脑后部,一左一右揉摩八遍。 接着炼拍头。拍头时,双掌放在头部前面,还是从头部前面,轻轻拍向脑后,为一遍,重复拍八遍。又接着,左手掌轻轻拍脑后部八次。又换为右手掌轻轻拍脑后部八次。拍头时,只能微微用力,绝不可力重,以免引起头昏。 通过梳头、揉头和拍头等功法,可使头部气血通泰,脑细胞得到充分的营养,以增强脑细胞的活力,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利于开发智力,提高工作效率。对预防脑膜炎、脑瘤等疾病,也有积极意义。同时还可使白发转青,常葆青春。 第三节 擦面 接上势。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两手掌合拢,轻轻摩擦,直到两手掌发热。并将两手掌捂面,先按顺时针方向,擦面八圈。接着,再按反时针方向,擦面八圈。 擦面可活动面部肌肉,促进面部血液循环,使面部细胞得到充分的营养。久炼,可使面部红润,有光泽。同时,十四经络,皆通于面。常擦面,有利于全身经络的疏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细胞活力,以提高人体素质。 此外,还可常用花草上的露水珠擦面。常擦,可使面部白嫩。这是道家注颜术之一。 第四节 鸣天鼓 接上势。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全身放松。双掌跟捂耳,但不可按得太紧。两手中指端按住风池穴(后颈窝两边凸陷处),小指、无名指和中指并拢,食指放在中指上。接着,两手的食指用力(但不可用力太大)往下弹;弹后,食指又放在中指上,再往下弹。如此重复八次。弹时,会听到咚咚的响声,像敲鼓一样,谓之鸣天鼓。 中指端按在风池穴上,会对风池穴产生剌激作用,对头痛、目疾、项痛、肩背痛、等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食指下弹可剌激听宫穴,而听宫穴属手太阳小肠经,所以对肠胃疾病也有影响。常做本功,有理通肾气之功效。 第五节 运眼 接上势。两手放下,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两眼微闭,两眼按顺时针方向(即按左上右下的方向)运转二十四圈,接着,两眼立即睁开。随后,两眼又微闭,按反时针方向(即右上左下的方向),运转二十四圈,接着,两眼立即睁开。有眼疾者,可按以上方法,重复做几遍。炼此功时,两眼会自动流泪,这是排病气,不必惊慌。 第六节 揉眼 接上势。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两手中指和食指各自并拢,两手中指指端放在两眼之间的鼻梁(鼻端)处,即左手中指端放左眼角和鼻梁左侧之间,右手中指端放在右眼角和鼻梁右侧之间。接着,两手中指和食指,同时各向左(左手中指和食指向左)右(右手中指和食指向右)揉摩两眼的上眼眶,从两眼内角沿上眼眶揉到两眼外角;再从两眼外角,沿两下眼眶,揉到两眼的内眼角。简言之,就是用中指和食指端,揉摩眼眶,揉摩一圈为一遍,重复做八遍。 第七节 捂眼 接上势。自然站立,全身放松。将两手在胸前搓热,接着,将搓热的双掌捂住双眼,用手心对双眼,捂眼半分钟。又搓双掌,双掌发热时,又用手心捂住双眼。如此反复捂眼八次。 运眼、揉眼和捂眼等功,活动眼部,使眼部气血流,眼细胞能得到充分的营养,以增强细胞之活力,对于预防和治疗眼疾,有积极的意义。还有疏通肝气之功效,有利于预防和治疗色盲、夜盲等眼疾。目与肾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肾主水,肾水足,则双目明晶亮。同时,眼部气血通畅,对疏通足阳明胃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以及任督二脉也有促进作用。 第八节 揉鼻 接上势。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两手的食指和中指,各自并拢,两手的中指端,放在两眼之间的鼻梁(鼻端)处,从鼻梁处,沿鼻两侧往下揉摩,一直揉到两鼻孔的两侧,如此重复揉摩八次。 鼻通肺,肺主气,司呼吸。揉鼻功有助于防治感冒和鼻炎。 第九节 扣齿 接上势。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全身放松。闭嘴,上下牙齿自然扣拢。接着,咬牙,咬牙时,上下牙齿保持扣拢的状态,是用暗劲咬牙。先左边上下牙齿用力一咬,接着,右边牙齿用力咬一下,如此重复做,左边右边各咬牙二十四次。 扣齿功有固肾之功效。 第十节 乌龙搅海 接上势。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全身放松。嘴微闭。舌尖在下齿缝左右搅动,一左一右各搅动一次,为一遍,重复搅动二十四遍。在搅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唾液(口水),有口水就吞,吞时,要意想将口水吞入丹田(肚脐下面一掌,入里一寸三分处)。也可想将口水吞入肚脐下面(可不必想得过细),也行。 乌龙搅海即玉液还丹之修炼术。 第十一节 左顾右盼 接上势。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全身放松。头部尽量向左转动,同时,两眼尽量向左后看,但两肩及上下身不能动,只转动头部。接着,头部尽量向右转动,同时,两眼尽量向右后看,但两肩及上下身不能动。如此一左一右转动,为一遍,重复做八遍。 第十二节 运颈 接上势。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全身放松。头部先向左转,再向后转,再向右转,再向前转,按左→后→右→前的方向转动一圈,为一遍,重复运转八遍。接着,头部向右转,再向后转,再向左转,再向前转,按右→后→前的方向转动一圈,为一遍,重复运转八遍。运转时,只是颈部运转,肩和上下身不动。运颈时,颈部一定要放松、柔和。如果有的人身体不适应,也可以少做几遍。以舒适自然为度。 颈部是连接胸部和头部的关键部位,通过左顾右盼、运颈,可使颈部气血流通,脑细胞能得到充分的营养,对预防脑部、颈部等疾病有不可小视的作用。 第十三节 运肩 接上势。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全身放松。双肩自由运动一、二分钟。运肩时,也可带动颈部和上身而随便之运动,以舒适自然为度。 第十四节 摆手 接上势。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全身放松。特别是两肩放松,左右手臂同时前后摆动一、二分钟,左右手臂前后摆动的幅度自行掌握,以舒适自然为度。 第十五节 摸背 接上势。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全身放松。左手从左下方摸背,尽量向上摸;右手从右上方(绕过肩部)摸索背,尽量向下摸。两手若能在背部接触,则更妙。接着,再换成右手从右下方向上摸背,左手从左上方(绕过肩部)向下摸背,尽量向下摸。两手若能在背部接触,则更妙。左右手如此交换进行,可重复做二、三遍。 运肩、摆手和摸痛功,主要是活动双肩和双臂,对预防和治疗肩臂疾病(特别是肩周炎)有一定功效。 第十六节 扩胸 接上势。两手在胸前作抱球状,两手的高度,以两手心对两乳为准。吸气时,两手臂各向左右张开;呼气时,两臂还原为抱球状。如此一吸一呼为一遍,共做八遍。呼吸气同两手臂的动作要配合一致。呼吸以慢为宜。 第十七节 拍胸和揉胸 接上势。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全身放松。先炼拍胸。以右手轻拍左胸部八次;再以左手轻拍右胸部八次。 接着炼揉胸。右手轻揉左胸部,先按顺时针方向揉八圈,接着再按反时针方向揉八圈。再用左手揉右胸部,先按顺时针方向揉八圈,接着再按反时针方向揉八圈。 扩胸、拍胸和揉胸,可使胸部气血通畅,有利于防治心血管疾病和妇科疾病,同时对肺脏机能的改善也有着积极意义。从经络学说,可疏通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即: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从生理角度说,揉胸可剌激性腺分泌性激素,有利于胸腺的发育。 第十八节 弯腰 接上势。自然站立,两脚并拢,两腿伸直,不可弯。上身前俯弯腰,两手尽量能摸住脚背。弯腰后,又站立,再如此弯腰,重复做八次。 第十九节 扭腰 接上势。两脚分开,自然站立,两腿伸直,上身先向左转动,两手也随之向左摆动;接着,上身向右转动,两手也随之向右摆动。如此一左一右各转动一次为一遍,重复转动八遍。请注意,上身左右转动时,两腿不能动,只是腰部的扭动而带动上身的转动。 第二十节 揉肾 接上势。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两手半握拳,用两拳的拳眼一面,轻揉后腰部位的两肾(腰子)。先按顺时针方向,揉肾三十二圈;接着,再按反时针方向,揉肾三十二圈。揉肾时,两拳要同时动作。 弯腰、扭腰、揉肾,主要是活动腰部,以增强肾功能,对腰肌痨损、腰酸等,都有良好的功效。 第二十一节 揉腹 接上势。双掌放于腹上,双掌同时揉腹。先按顺时针方向,轻揉腹部三十二圈;接着再按反时针方向,轻揉腹部三十二圈。 腹部乃六腑之部位,通过揉腹使六腑气血通泰,对调节六腑之机能,有积极意义。本功减肥功效特别。对肠胃机能,也可起调节作用。举凡妇女腹冷、月经不调诸疾,常炼此揉腹功大有裨益。通过揉腹,还可使膀胱气机通顺,这对于理通肾气,有着积极意义。 第二十二节 运胯 接上势。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全身放松。动转臀部,先按顺时针方向运转八圈;接着,再按反时针方向动转八圈。如此一顺一反各运八圈。运转时,全身要柔和,不可用劲,顺其自然,以舒适自然为度。 胯部是连接人体上身和下肢的部位,活动胯部,可理通上身和下肢的气血。对增强生命活力,防治下肢麻木,调节五脏六腑及妇科疾病都有积极的作用。 第二十三节 曲膝和运膝 接上势。先炼曲膝。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上身下蹲,下蹲时,两手放在两膝上;接着,起立。起立后,又下蹲;下蹲后,又起立。如此一蹲一立为一遍,重复做八遍。 再炼运膝。弯腰,双手放在两膝盖上。先按顺时针方向,运转膝部八圈;接着,再按反时针方向,运转膝部八圈。 膝是连接大腿和小腿的关键部位。曲膝和运膝,可理通大小腿之气血;能预防和治疗膝关节炎,并对预防大小腿之炎症(如脉管炎、骨髓炎等)有积极的作用,常运膝,双腿气血通畅,步履矫健而轻快。 第二十四节 起踵 接上势。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全身伸直。先起踵,脚步跟离开地面;接着,脚跟着地,又回复到原来的站立姿态势。如此重复做八次。 常炼本功,可疏通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并可疏通全身经络,对足少阴肾经的受益尤为大。 以上二十四节可一次性炼完,也可根据各自的情况,有选取择性地炼。还可在炼太乙功的其他功法前或后炼。本功若能配合纯阳内丹站桩和坐势丹道秘功修炼,功效更佳。一般以早晚炼为好。其余时间也可炼。炼功方向,以面对太阳炼功为宜。但热天不可面对太阳炼功,可面对太阳的方向炼功。功法中说的次数,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 本功不意守,不要求入静。功法中说的次数,仅仅是个概数,大概如此就行了,不必用心去记。炼功中,甚至还可说话、谈心,无拘无束。
【育丹功】周壮武当太乙内丹术第一部功 周壮武当太乙(纯阳) 内丹术(站桩) 第一部分 育丹功 第一节 预备功 姿势:两脚平行站立,两脚距离与肩宽.两膝微曲。腹微收。身直,头正。微收下腭。上下齿轻轻扣拢,口微合,眼微闭。松肩,两手臂自然下垂。整个姿势要以舒适自然为度。此为无极桩。 呼吸:自然呼吸。 功法:全身放松,一点不用劲,排除杂念,意守两手心劳宫穴,静站三分钟。 【说明】 育丹功其姿势为无极桩。姿势的标准是以舒适自然为度,呼吸要求行自然呼吸。在整个炼功过程中,都要求顺其自然,不可盲目追求。姿势、呼吸,意念活动等等,一切都要处于自然之中,符合自然之道。顺其自然,就是顺其客观规律,按规律事则成功,违反规律则失败。这同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是一致的。同时,这也是修炼必须遵循的原则。《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纯阳云:“善根深处性根全,万法同归任自然。”《太乙金华宗旨》曰:“金丹火候,全要行归自然,不自然,天地自还天地,万物各归万物。若欲强使之合,终不能合。”不少人在炼功中,总要追求这样、追求那样,这是违反自然法则的。还有人在炼功前总要问这样、问那样,这也是同自然法则相违背的。《玄宗正旨》曰:“大道先天地,妙功离言说。”“大道无名,不可言思”。大道是不可言说的,只能心领神会,在实践中去体验大道之真谛。师父引进门,修行靠各人。 以一念代万念,是入静的一种形式。按功法炼功,实际上就是以一念代万念。入静贯穿整个炼功过程的始终。《道德经》曰:“致虚极,守静笃。”太乙金华宗旨》曰:“如此一部全功,不过空心二空字,足以了之。”心中无物,自然就静下来了。按事物发展的规律,静极生动。这里的动,不是指肢体的运动,而是指内气的变化。就是说,只有在入静的功态下,才能产生内气,培养元气。入静程度越高,内气就越足。 第一节,预备功,要求排除杂念,这是炼好育丹功的前提条件。如果杂念丛生,是无法炼功的。有人说,只有静站不易排除杂念。而意守手心劳宫穴,可排除杂念。所谓意守劳宫,意念稍微想到劳宫即可,意念不可重。意念在劳宫,其他杂念就可自动排除。这就是《太乙金华宗旨》所说的“置心一处”,置心一处是排除杂念之妙法也。 同时,意守劳宫穴,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劳宫穴属于心包经,意守劳宫,有定心安神之作用,比意守其他穴位,更易入静。乃本门之秘法也。有利于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对治疗神经衰弱,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二节 放松法 (一)三面放松法:所谓三面即身体的前面、背面和侧面(两侧,包括手在内)。炼功时,先放松前面,意想从头顶百会松,面部松、胸腹部松、两脚前面松、一直松到脚心涌泉,同时默念“松”字。再松背面, 由头顶百会经脑的后面、背、脚的后面,一直松到脚心涌泉。同时默念“松”字。最后放松两侧,还是从头顶松到脚心,同时默念“松”字。按前面、后面、侧面的顺序,三面各放松一次为一遍,共八遍。 (二)整体放松法:炼功时,意想整个身体从头松到脚,同时默念“松”字。反复做八遍。 【说明】 一、以上两种功法,初炼时不管呼吸。待功法熟练后,再配合呼吸,即呼气时,意想放松,并默念“松”字。二、功法熟练后,可直接炼整体放松法。 炼功时,要求全身柔和,一点不用劲。正如《道德经》所说:“专气至柔,能婴儿呼?”要柔若婴儿。三面放松,主要炼肌肉的放松。整体放松,不仅炼肌肉的放松,更重要的是炼身体内部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各系统的放松。五脏六腑,经络血管,里里外外,无一不轻松柔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思想放松,心情愉快,没有思想负担。这是炼好放松法的前提。周身轻松柔和,利于机体各器官功能的修整,利于入静。 炼功中,轻飘飘的,好像风都吹得倒似的。越轻松柔和全身气血就越通泰,周身气血畅通,全身细胞能得到充分的营养,同时还可顺利排除人体内的废物,有利于新陈代谢,增强全身各细胞的生命活力,从而延长人体寿命。 放松法分两层炼:一、从体外到体内,无处不放松,不柔和。使周身气血通泰,利于排除病气,对治疗慢性病,有良好的功效;二、从头松到脚。引导气血下行,对治疗头部和心血疾病,以及消炎去肿毒,有着积极意义。 第三节 洗髓法 本功从外到内,分五层洗。 炼功时,意想太空中,有一股清泉,从头顶往下淋洗,好像沐浴一样,从头一直洗到脚心。第一层洗皮肤。意想清泉从头顶洗下来,边洗边想把皮肤上的病气、浊气,从脚心排除。接着炼第二层洗肌肉。 洗肌肉时,意想皮肤不存在了, 太空中的清泉。在淋洗鲜血的肌肉,从头洗到脚,边洗边想将肌肉上的病气、浊气,从脚心排除。 接着炼第三层洗血液。炼功时,意想清泉淋洗肌肉里面的网状血管,从头洗到脚,并从脚心排除病气、浊气。接着炼第四层洗内部器官。清泉先洗大脑(脑髓)、气管、肺、心、肝、胆、脾、肾、膀胱、大小肠,经过两腿,从脚心排除病气、浊气(炼功时不必想得这样细,五脏六腑笼统洗即可)。接着炼第五层骨髓。洗骨髓时,意想全身没有肌肉了,只有人体骨骼,即只有骨架,没有肌肉。意想清泉先洗颅腔,往下洗颈椎、肩胛骨、上臂骨、下臂骨、手指骨、脊椎、肋骨、盆腔骨、大腿骨、小腿骨、足趾骨。还是从脚心排除病气、浊气。 从外到内,五层洗完为一遍,重复洗二、三遍,此为泻法,不可多洗。少洗有益,多洗有害。洗多了,有的当天就会腹泻。初炼时,不管呼吸,待功法熟练后,再配合呼吸,即呼气时,意想清泉从头往下洗。还是洗二、三遍。 【说明】 洗髓法是通过意念活动,洗掉身上的病气、浊气等废物,炼功时意念不要想得过细,只要掌握从皮肤向内一层一层洗就行了。洗皮肤时,想清泉在淋洗皮肤。洗肌肉时,想清泉在淋洗肌肉,洗血液时,想清泉在淋洗血液,洗内部器官时,想清泉在淋洗内部器官,洗骨髓时,想清泉在淋洗骨髓。从头到脚笼统洗。 洗内部器官和洗骨髓这两层,写得很详细,是为了有病的人炼功用。哪一层有病,就洗细些。哪一个部位有病,还可单独洗那个部位。一般人,笼统洗就行了。洗髓法是排病气之秘法,世间罕见。凡是有病之处,都可排除。有人问太乙功能治哪呼几种病?这个问题,学员自己就可回答。此功不仅能排除病气、浊气,而且有利于身体采纳新鲜空气,为第四节采气法做好准备。同时,本功也有利于培养特异功能。有的在炼功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五脏六腑,看到骨胳等。但绝不可追求,不是人人都能看到的。 有病者,先还是按功法要求炼,洗二、三遍后,就单独洗有病部位,意想清泉在淋洗病区,将病气从脚心排除。重复洗若干遍。有的人也许有多病,先洗一个病区,再洗第二个、第三个病区,一个一个地洗,同时,还要注意先洗身体上面的病区,再洗下面的病区。 炼洗髓法时,还可以想像:观音大士站在太空之中,用杨柳枝沾着宝瓶中的神水,从太空中洒下来,淋洗的是神水,病气很快会消除。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