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村惂鐢ㄦ埛_QybtRX2馃惥 -
关注数: 49 粉丝数: 236 发帖数: 20,757 关注贴吧数: 67
【科普】无代差情况下不存在硬件层面的“CPU带不动显卡” 写这个是因为我看到,有些人口口声声喊着“玩硬件好歹有点基本常识”,但实际上却一点最基础的软硬件常识都没有,仅凭自己的脑补去驳斥别人。虽然图形学不是我的专业,但最基本的常识还的有的 说白了,就是因为业内常常有人谈论起“XXCPU带不动XX显卡”、“低U高显”之类的说法,就让人以为CPU带不动显卡是个硬件上的概念,而不是一个软件概念。 主题:自从硬件T&L技术普及之后,在总线技术不存在代差的情况下,不存在硬件意义上的“CPU带不动显卡”,评测里常常出现的此类说辞仅仅是对软件场景下CPU性能造成使用瓶颈时的主观描述。 当然了,讲述这个问题,我觉得最好从那个画面渲染依然由CPU直接参与的年代开始说起,然后说到是怎么发展为画面渲染不需要CPU参与了,这样比较清晰一些,避免争议。 材料与论证: 在上世纪90年代,DMA技术普及。DMA为Direct Memory Access的缩写。其意思是“直接内存存取”。允许在外部设备通过总线与控制器直接读写内存数据,既不通过CPU,也不需要CPU干预。 当时较为流行的总线如IDE、AGP、PCI等都陆续支持了DMA技术,使用DMA技术的设备极大的降低了CPU的负担。也使得设备读写速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最为重要的一点,其实是数据传输速度不再被CPU自身算力所局限。当然,当时来说这对显卡来说意义还不是很大,彼时的显卡与今天有很大的差别。图形处理性能是直接受到CPU制约的。 其实,如果说显卡、图形适配器、图形芯片这类东西的话,早在第一款百万级畅销的个人电脑产品(1980)VIC-20上就已经有图形芯片,VIC-20的图形芯片在当时微机中也算是最顶级的,很有参考价值。此显示模块决定了发色数、分辨率,支持字符格式以及负责视频输出与信号制式,而绘图本身可以认为是CPU完成的,早期如VIC-20与Commodore 64这样的廉价家用电脑都有过那种典型的“CPU满载状态画面无显示”的状态。【图为VIC-20的显示模块】 到了开头所说90年代,图形适配器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主要绘图工作仍然是由CPU来完成,图形芯片会集成各种固定图形工作的图形函数,来加速这一过程。因此当时的显卡也被称为“2D加速卡”与“3D加速卡”,且两者既可以像3Dfx的产品那样分开,也可以像NVDIA的产品那样将两者集成。 2D图形芯片可以处理背景、前景、活动块/精灵图、特效等功能,这种设计主要是用在游戏机上,在SS机上发展到了巅峰。 当然了,对于PC机来说,也不是所有机器都能配备足够专业的图形芯片,在没有足够好的图形性能的情况下要么用CPU进行软件处理,或者在游戏设计时使用比较取巧的方法。譬如通过重新定义字符,在文字模式下用字符来达到活动块的效果。【20年前的书籍上简明扼要的解释了何为“加速卡”何为“加速”】 体现在3D绘图上,就是顶点、坐标转换、光照计算之类的工作由CPU去完成,像素填充、帧生成、帧缓存等工作是由3D显卡完成。早期的3D显卡也多以像素填充管线来衡量总体效率。 比较典型的是AMD在K6-2 CPU上加入了3DNow!指令集,大幅度提升了浮点性能,也对3D游戏性能产生了极大的裨益。不过后来Intel推出了功能类似的SSE指令集,并与其他厂商合作使得软件针对SSE优化,因此后来AMD也被迫抛弃了自己的3DNow!,转而也使用Intel的SSE及后续版本,直到今天。 这些重要又复杂的3D计算,当时都是在PC上都是软件模拟,或者说由CPU的通用计算去完成的。不光会导致渲染受到CPU性能的直接制约,CPU与显卡之间的频繁交换也会导致总线带宽堵车,而且CPU的通用算力来做这种事效率可想而知不是很高,即便加入了3DNow!、SSE这些大幅度增加浮点性能的指令集,CPU本身的结构也决定了其不太适合做这种工作。【图为GPU出现之前,图形加速卡的职能】 在巫毒为首的3D加速卡开始大放异彩的时候,便有人在思考将3D渲染工作完全硬件化的可能,3Dfx、NVIDIA、S3、ATi等显卡厂商都开始着手研发将T&L转移到显卡硬件上的技术。 T&L指的是Transform&Lighting,前文中提到过的坐标转换与光照计算,坐标转换决定了物体在三维坐标轴里的位置,在PS1上这个工作是由GTE完成;光照计算就是游戏中的光纤与阴影效果。 GeForce256率先划时代的实现了硬件T&L,将这个负担转移到了显卡,也是彻底由显卡主导渲染工作,大幅度降低了对CPU的要求。NV也是依此提出了GPU这个概念——支持硬件T&L的图形芯片。 GeForce256也是世界上第一款GPU,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在第一时间就意识到了这项功能的重要性,但到死都没开发出硬件T&L的3Dfx无疑被NVIDIA盖上了棺材板。【图中的Savage2000在理论上也支持硬件T&L,但却因为驱动问题无法开启,而且类似的问题也不是一次两次,算是因为驱动死掉的品牌】 当然了,硬件T&L的实现只是从画面渲染上解放了CPU,并不是意味着不再需要高性能的CPU。硬件T&L把CPU从画面渲染工作上解放出来,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其他功能。对于游戏而言,便是碰撞体积、物理效果、粒子特效、人工智能、数据计算、游戏吞吐………乃至引擎、环境与操作系统,都是依然需要CPU的努力,因此羸弱的CPU在使用场景中依然会造成拖后腿的问题。【今天3DMark的物理分数就是取决于CPU】 但有辨别能力的人都不难看出,CPU在软件使用环境上拖后腿,显然和硬件意义上的“带不动显卡”是两码事。并且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极为典型、本吧几年前也讨论过的一个问题可以作为范例。我将在下一楼中提一下。
为什么有很多人把淘宝离线版和Steam家庭共享混为一谈??? 觉得字多可以只看最后一段,不理解再仔细阅读全文,不影响。 所有真的用过Steam家庭共享功能的玩家都能一眼看明白,实际上淘宝离线版完全不是家庭共享。 如果淘宝真的是给Steam家庭共享,那倒好了。Steam家庭共享是完全合理合法的,共享出去的游戏有别人在玩,你就不能玩。其中一方必须下线,毕竟只买了一份授权。 Steam家庭共享在早年的确有过被滥用的历史,因此早就被削弱了。撑死也就共享给5个人(注意第一项授权设备是包括所有登陆你自己账号的设备加上授权账户的设备),盈利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淘宝的实际操作压根就不是正常的Steam家庭共享。 具体怎么操作我就不说了,反正你是没办法正常上线更新的,那你买这是为了啥呢?高速下载?怎么感觉还不如盗版呢………………说实话,这个功能本身是非常不错的,我就觉得辐射4是个好游戏,于是之后就全价买了正版。我也非常乐意把游戏分享给其他朋友玩,毕竟我自己不玩就浪费了,这是一个鼓励物尽其用的功能。正常的家庭共享功能当然是正版,毕竟一份游戏,能同时玩的人只有一个,不存在任何问题。和你把PS4游戏碟借出去、转让出去没有任何区别。 至于同时卖给几百几千人的离线版是不是正版,我觉得争执这个问题可能有点可笑了。 你买的软件授权就是给一个人或者一台电脑的,超过这个范围就是盗版,和你本身程序来源无关。这点管理企业软件的人最清楚,谈判的时候都会声明是授权多少台设备,程序本身是无限拷贝的。 比较典型的是Office365的授权就是跟人走的,Office2019的授权就是跟设备走的。当然Office365也有限制可以几台设备享用,不过一般情况下你只要不同时用那就不会被限制,因为限制的是同时使用,不是安装。这和你在自己的几台电脑上使用同一个Steam是一样的,你分身乏术不可能同时玩,自然没关系。 微软MSDN镜像都是微软官网下载的呢,只要没买授权或者申请到授权(Windows Sever有大学生免费优惠)就是盗版。微软放的最开,MSDN镜像全都随便下载,难道你下一个回来就是正版了吗?微软可不这么认为,只能说程序是原版的,但程序内还是要求你买授权………… 实际上骑砍也是一模一样的,你去骑砍中文站,点下载专区,里面就有战团和维京征服、火与剑的下载,下载回来后体验游戏中的七天,然后就提示你需要买Key才能继续游戏了。只不过微软比较大方,在XP和10里取消了体验天数的限制,以前Vista只能体验30天,超时直接锁死系统,是最狠的一代。 Steam简化了这样的流程,被人滥用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个人认为,玩盗版并不可耻,我架子上今天还放着GameBoy的盗版卡带(我只有三张正版卡),这比数字版的盗版游戏过分多了。 但显然不应当被偷换概念,声称什么“离线也是正版”,如果你真的是正版为什么不能上线更新,而是要唯唯诺诺的离线呢?非正版就非正版,大大方方的承认就是了,也没有人真的会闲到无聊去声讨你。但你为了自己一点点可怜的自尊去偷换概念、扭曲作直,甚至不惜撒泼打滚。损失的可就不仅是一点点面子了。 以上
有谁知道在哪可以找到萨文科夫的两本小说??? 我看了一些摘录,感觉太带感了,但苦于找不到这两本书,请问有谁知道吗?谢谢 在拉萨路的复活之中,相信基督的人是快乐的,在人类即将要到来的自由乌托邦之中,相信社会主义的人是快乐的,但对我来说,这些故事都荒谬至极,每人十五公顷的田地理想吸引不了我,我不想成为奴隶,这是我的自由吗?我为什么需要他,我去杀戮,不需要理由,不为革命,也不为恐怖 ————————《苍白战马》 “为什么要杀人,为什么要进行恐怖活动?”,因为只有恐怖活动才是最崇高的自我献祭,只有在这种反对自我的精神状态之中,才能摆脱人类最为可怕的疾病,致命的无聊。但是为了革命去杀戮实在过于空洞,每天都在给我难以忍受的精神疲劳,这种生命力的衰减导致了致命的无聊...杀戮是不为了什么,我看到那里有一个骑士,骑着苍白战马,马的一只脚踩在草地上,草都枯萎了,没有生命就意味着没有法律,死亡是一切法律的终结 ————————章节:乔治寄予中央委员会的信,《苍白战马》 今天总督将会死去,明天则是公爵,一周后则是海军上将,他们的血液都将会像蔓越莓汁一样流的遍地都是,人们都在这种行为里面寻找意义,寻找和自身的链接,甚至包括我(乔治)吗?我会像万亚那样觉得这种暴力让我们更靠近了上帝?还是像海因里希那样觉得这是为了自由?不...这个世界比我们想象的更简单,就像无聊的旋转木马,人们像飞蛾一样扑火,然后被大火吞噬 ————————《苍白战马》 ...他们不会逃跑吗?这些新募的小人物,叶戈罗夫当然说了谎,他们必然会逃跑,毕竟连叶戈罗夫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为什么而战... ...我们不害怕陌生的子弹,但是我们都是被不陌生的子弹杀死的,被俄罗斯的子弹,这是为了什么,上校同志,菲得亚就先喝醉了酒之后胡说道... ...“我拒绝看向那些淫秽的生活,上校大人,所以我绝对不会摘下自己的肩章”,而我已经厌恶了这场战争,厌恶了总部也厌恶起艾格洛夫的军官肩... ————————《黑色战马》 其实每个人都是对的,权力有时是白色的,有时是绿色的,也有时是红色的,所以我并没有将这个故事命名为菲亚德,而是黑色战马,在草地上的一匹普通的黑色战马,他的骑手在上面颓然的坐着,正如这个故事里面一样,无论是乔治,还是菲亚德亦或是艾格洛夫,他们没有人知道自己在做着什么 ————————《黑色战马》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