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沱战神🍦🍭🍗
荣光maton
尝试对普洱茶做出准确和客观的判断,只批判,不推荐。
关注数: 58
粉丝数: 289
发帖数: 3,680
关注贴吧数: 29
下关生班态章试品
2021七星布朗孔雀 一泡,汤色黄绿,入口带甘甜,微微有布朗生苦感。 二泡,入口甘甜,苦涩低,但有布朗味,香气淡雅,回味似乎有“豆香”韵,口感鲜爽。此茶味道令人耳目一新。 三泡,入口甘甜,苦涩低但滋味霸,收敛感显。杯底花香。 四泡重手,花香,入口有苦底有收敛感,但苦涩低,甜感足,韵味显,这种韵是。。。豆香?但肯定不是绿茶化,味道比较正。 五泡重手,入口有青味,苦显略涩但整体口感仍然可以成为圆滑。看了看叶底,不肥 这难道是传说中的章家三队? 六泡重手,入口甘甜依旧,甜韵显现,苦涩低不显,口腔感受饱满,此泡看来,滋味比较满意。此茶茶质低于华章,香气滋味比华章丰富。 尾水,闷泡甘甜依旧,青味显,韵味悠长。 总结:此茶的表现好于预期,叶底不太肥,但各方面表现良好,苦涩都较低,滋味浓强 布朗苦甜味突出,留韵明显,青味较明显(不到品饮期)。
下关2021金雀熟茶试品 干茶淡淡枣香陈香,微微一丢丢堆味,汤水入口微甘甜水路较细滑,有稠滑感有一定浓厚度,略有苦底,后段略有一点点粗老味,基本无不良气味, 叶底活性尚可有少量碳化(故夹有一定焦苦味,恍惚中似咖啡) 整体而言,相对于销法沱,用料提升,水路更细,价格也能接受。
2021华章试品 干茶稻花香,洗茶,香气淡雅稻花香。入口甘冽有框架感,杯底糖花香。 一泡,汤色浅黄绿,香气淡雅,入口苦低涩低,甘冽清凉,喉韵显。 二泡,香气淡雅纯净自然,入口苦低涩显,涩感集中在舌前,回甘明显,甘冽,口感较饱满均衡,杯底香含蓄。 三泡,入口苦低秒化,涩显,滋味浓度一般,纯净甘冽,苦甜融合,圆滑。 四泡重手,苦甜甘冽,稳定。香气淡雅。韵味显,微有青味。 五泡重手,滋味浓度提高,苦甜融合而浓厚,青味显。 六泡重手,青味显(不到品饮期),滋味依旧较浓。 七泡,甘冽,稳定,观叶底,肥厚干净活性佳。 目测此茶十分耐泡。 总结:苦涩中等,口感甘冽纯净,苦甜交织且融合圆滑,香气淡雅自然含蓄。韵味不特殊但茶质上等。耐泡度高。
2021冰岛之巅试品 干茶浓郁糖花香。 洗茶,糖香稻花香,汤水不苦不涩有甜感。 一泡,不苦不涩,甜感明显,韵显,杯底花蜜香,第一泡比较清淡。 二泡,汤色浅黄,叶底糖花蜜香浓郁,稳定无杂味,汤香大体一致,香气清淡干净,无苦略涩,甜感明显,厚度尚可,口齿留香,喉韵显,杯底香为花蜜香。 三泡,叶底花蜜香浓郁高锐,汤色浅黄。微苦略涩,甜韵饱满,涩感积累。杯底花蜜香浓郁。无青味,厚度尚可,有前发酵迹象。没有寒凉感。 四泡,重手,入口低苦低涩,涩感积累舌面,滋味较前几泡更浓郁,回甘显,茶气显现,韵味尚足,口腔存留良好。 五泡,重手,入口苦涩感降低(被掩盖),口中留韵强,盖过多数滋味,涩感明显。香气比较稳定,只是略显含蓄。此茶到此展现出了实力。稍作等待,再喝一口,顿觉滋味浓郁。喉中甜韵强。 六泡,滋味稳定,苦涩更低(被盖住了),出现冰糖韵,甜感浓强。味觉已部分失灵。满口留韵,似吃一糖块的干渴感。 七泡,苦涩降低微微变淡,甜味浓郁,至此只能感受到甜韵,其他都被遮盖。但有走淡迹象。 喝饱了,叶底留着明天再泡点尾水。应该还能泡四五泡。 总结:苦低涩中,但甜韵高强,几乎完全掩盖苦涩等味道,耐泡度较好。没有寒凉感和青味。香气糖花蜜香高锐。饮毕甜韵长存而舒适。茶质上等,虽说有前发酵迹象,但此茶可以承受得住。表现整体还是不错的。叶底肥厚度尚可,活性良好,无论叶底和茶汤没有不良气味。
2020盒装销法沱试品记录 微苦无涩,基本是陈香,其他香气不显,堆味轻,茶汤陈厚有醇香味,回甘生津很弱,以醇陈厚糯的陈韵为主。叶底活性良,柔软完整有弹性,焦躁感较低。 总结:略好于便装销法,但风格似乎偏向牛皮纸普洱砖。有一定比例陈料大叶,爽口度一般。作为口粮,合口味的话是不错的选择。
尚品金丝熟铁饼品鉴记录 陶壶闷泡,大概三四克的样子,开水注入,内质浸出速度较慢,闷泡十分钟有余,苦涩较弱,有稠感,香气较普通,没有明显不良气味,整体滋味较协调,略带一点点浮苦,还能接受。相对8663来说,金丝饼滋味较细,8663滋味较浓郁粗犷,大家各取所需就好,价格也接近。叶底不相上下,基本接近。
下关青云万象熟茶 价位在一百出头,堆味小,水路细柔,口感较协调,耐泡度尚可。叶底活性一般,甚至不如销法沱8663。此茶品质有待提高,虽说不贵,但仍然不能明显胜过销法沱。
下关虎饼品鉴 干茶带陈香,洗茶一道,入口微甜有细微浮苦,无涩,香气内敛,闻茶底有糖花香,比较舒服。
戎氏博君小罐试品 入口口感有甜度尚饱满,较鲜活的轻发酵味道,无堆味陈味粗老味,韵味回味一般,闻汤果酸味,耐泡度一般,闻叶底酸感明显,活性一般。
澜沧0081(06年) 无堆味,耐泡度低,叶底活性差。
澜沧001(2015) 干茶花粉蜜香微微夹烟气。 入口苦涩较低但明显,厚度尚可。典型景迈料特征,入口较平淡但后韵和回味较明显,相比世面上的景迈料没什么优势。作为这个价格来说还是缺乏特点和品质,只能说是标杆水准。 这个15年的茶喝起来不怎么寒凉了,还不错。 叶底活性较好,软嫩。后段较甜。
水个贴 喝个0085熟 话说怎么是12年的,是不是和新版0085不一样
甲沱战神~试茶答卷 试了很多茶样,兑现曾经的承诺,今天在此做个总结。今后可能不会很频繁的试茶了!茶品究竟坑不坑,在此贴宣判!
土林702特制凤凰香饼 入口略有甜稠,苦涩低,18年款,仓储环境未知。就目前表现而言,土林甲沱不可撼动。
复盘:FTT53-17、土林甲沱
日照金山生茶复盘 苦涩中等偏低,茶味尚青,但较刚入手已褪去不少青气,入口醇和,回甘绵长,韵味显,滋味香气干净。叶底有红叶,但是没有喝到前发酵的味道。耐泡度中上。
景迈熟,试喝记录 苦涩基本不显,发酵度偏高,茶汤韵较足,入口滋味柔和,但溶出物非常丰富,汤色褐亮浓厚,耐泡度佳,稠度尚可。性价比还算不错,但是稠度似乎不太够,与预期不符,用料似乎是过嫩了些,水路细滑。
土林2020年704凤凰香饼 干茶带纯正烟香,汤色杏黄尚亮, 第一泡,入口显苦,微有刺舌感,微有回甘,滋味相对浓郁,涩较低。 第二泡,橙黄混浊,闻汤烟味较浓,入口苦显,涩感快速积累,茶汤滋味风格较醇厚但浓度稍低,不能遮盖涩感,但口感较立体丰富,甜感与茶味皆明显,作为与8653对标的产品,这款茶表现好于19款T8653。 第三泡,橙黄尚亮,滋味浓度有所提升,苦涩感渐强,口腔存留感也在加深,滋味浓重而有醇香感,这款茶带给了我不一样的体验。 第四泡,橙黄明亮,烟味已经降低了,入口滋味浓度大幅下降。 第五泡,闷泡一分钟,滋味较上一泡略有提升,但香气与甜度皆较低。 叶底较花杂,但肥厚度较好。从混浊程度来看,夏秋料不少。 总结:这是一款可以替代下关8653的产品,滋味更浓厚,值得一试! 总结
2016绿大树泡饼 有似熟茶的陈味
2020保龙公社 干茶带糖花香
2016五星珍藏 茶友们评价不错的金班盆,来试试
2019勐库母树沱 干茶带话梅味
8603复盘 之前给出的内质四颗星,今天喝起来的感受,略微高了些。三星的茶中,懂过和富贵根基原料应该是高于8603的。但是表现协调性比较差,还是给到三颗星。8603这款茶,入口冲击力不算强,但是,这款茶能表现出大部分普洱茶应该有的特征。汤感,香气,回甘,陈韵,喉韵,茶气等等,耐泡度也比较好。最关键的一点,这款茶的协调性非常高,水路较细,几乎找不到明显的缺陷,哪怕是重手冲泡。
2020富贵根基 干茶条索目测较粗壮,闻有浓郁糖花香
2020懂过老树圆茶 条索如图,香气含蓄,细闻有糖花香。
2017典藏孔雀 干茶灰黑而显毫,闻有烟蜜糖香。
2020烟印,简单试品 干茶灰黑带芽毫,有红叶,有木棍,烟香较浓,类似四星腊肉砖,但要弱很多。
2019记忆沱茶,试品 经过一周的感冒,终于可以继续开汤了。天气非常干燥,湿度只有20左右,呼吸道不太舒服。大家多喝茶
2019苍诏瑞贡 今天大致喝了一下,暂不详细开汤 布朗料,传统工艺,香气有前发酵迹象,但没有发酵的口感,陈料不明显,口感青苦,寒凉刺激感强烈,现喝毫无美感。原料应该基本台地,拼有味精,盲猜春秋拼,滋味较浓郁,苦强而涩显,甜感中等但生津较好,杯底香为糖香,烟味较弱,后段水路逐渐变粗,浓度下跌,耐泡度普普通通,但前段表现其内质不算很差。转化潜力较大(因为现喝不了)
2019土林蛮砖古树 投茶8g,香气含蓄。目测用料较粗老,略有烟味
2019年版T8653 自存的茶,发酵桶65%湿度20摄氏度一周时间。看看变化,做个记录,顺便开汤测评对比茶质
2018高山古树砖(布朗) 8g投茶,干茶烟香清香混合
喝个熟,水一帖 益家的忘记哪一款了,水路细滑。随意喝喝
大益2021翡冷翠 条索如图,香气含蓄,不明显
大益蜜香2019 条索颜色较深,有陈烟香
今天的铂金方砖事件 之前的铂金方砖我给予了好评,但是今天新到的大盒铂金方砖,完全推翻了我的评价
2021岩子头(旗舰店茶样) 烂胃,毁灭吧。虽然没有完全康复,但是我忍不了了。 投茶6g,闻干茶淡雅花香,略带糖香。(话说香气怎么变了 刚到手闻是浓蜜香)
大晚上了,今天也没试茶,水一帖吧 这个贴水水经验,唠唠嗑,没啥干货 老玻璃的高温杀青饼,说真的,喝的我胃痛,估计得养几天。 曾经看过一个讲座,讲高温杀青,绿茶化。说绿茶化的普洱茶非常寒凉,十分伤胃,不利于健康。我当时只是一笑而过。现在我见识到了。 具体伤胃的原因: 1,发酵度低,接近绿茶 2,用料夏茶较多,非常浓烈。 3,绿茶化的普洱似乎浸出速度更快,我估计和茶饼含水量低有关系。高温杀青破坏了茶叶胶质,内质向干粉化转变,而不是有机的存在于茶叶中。这应该与烘青后期转化不良有直接关系。 4,沿用普洱的冲泡方法,浓度过高。就算小叶种绿茶,按照8g投茶量重手冲泡,恐怕对一般人来说也很难受。
老同志2020年9948 投茶6g,条索完全散开了,压制较松,闻之清香略有烟香。目测还是偏细嫩的
关于本人开汤的初心和一些必要声明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个人的喝茶经历。 2013年开始接触茶。最先接触的茶:福建红茶,日照绿茶、茉莉花茶、铁观音、普洱熟茶。并无深入研究,并不知晓茶的深层具体知识。 2017年开始接触普洱生茶。朋友赠送两饼普洱茶,其中一饼是临沧小树纯料,另一饼是月光白。因生活工作比较清闲,开始系统学习茶叶知识。尝试并浅习了中国大多数产区的茶叶品种与工艺特征,过程购入各种茶叶近百公斤,但最后多数都沦为垃圾。这个过程差不多两年时间,最后爱好又停留在普洱生茶上。 2018年开始接触下关茶,2019年开启了我的贴吧交流之门。所以,本人资历尚新,只能算新一代茶友,对大厂的文化历史并不十分熟悉,大多数只是来源于字面学习。 截至2021年,生茶存量接近80公斤左右,并不算多。所试品牌普洱生茶不超过50款,且大多数为新茶。本人对于老茶的言论并不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还请老茶友多多包涵,多多指导。
2020松鹤铁饼 8g常规,闻之烟香、糖香、陈香混合。 松鹤铁饼对外宣传为:陈料、拼配、传统。 我还是蛮期待的,价格也不高,尤其是与8603,谁更出色? 之前喝过几口,没仔细对比过。 话不多说,开干
几个示意图,来大致讨论前发酵会导致什么 1~工艺、香气、年份的大致关系:
2019财神青饼,随意喝喝 常规8g,干茶带烟糖香。熟悉的味道
2020,2001批,7542~150g,试品 来吧,标杆中的标杆 昨天的土林实在劲太大了,今天喝这个缓一缓,投茶6g。
2020土林甲沱 土林品牌似乎口碑还不错,并与下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如今,土林的茶在市场了已经不声不响,渐渐淡出茶友们的视线,其实土林还是有一定群众基础的。查了很多土林的帖子,有人说不如下关实在,有人说土林涩感重,也有说土林确实不错,茶质更好。今天,我作为新一代茶友,尝试品鉴土林甲沱,并与下关系列产品做粗略对比。
2019铂金方砖 投茶7g左右,干茶带药香和樟香。 洗茶一道,闻汤有粗烟,浅尝微酸甜
连续几天浓茶,胃部微有不适,可能也是贪杯导致,暂休息一天,晚饭后还是不宜喝茶,下午喝喝就好。 茶叶虽好,不宜贪杯,科学饮茶,健康生活 各种茶样已到,过后慢慢品鉴
2020特级青饼 这两天有点喝不动了,投茶6g,赠送木材,闻干茶轻烟,略带糖香。
脱离市场,我们究竟该如何享受普洱茶 普洱茶本来的样子: 普洱茶(指生茶),是大自然的馈赠,是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经过简单工艺,来为人饮用。清凉解渴,蕴含大自然天然丰富的香韵,给人净化身心的美妙感觉。更加令人着迷的是,普洱茶会随着时间产生丰富的变化,如果储存环境优秀,茶会产生其他丰富的特征。
开汤试品--2018飞台小铁 投茶8g,闻干茶,似乎有糖香,烟香纯正,简直太好闻了,条索中夹带胶带纸一条
茶样试品---2020南诏御沱---易武 烧水投茶,闻干茶,甜香糖香加🌸香扑面而来,南诏乌龙沱茶,哈哈哈开个玩笑,新工艺是存在的,茶质好坏咱们具体喝喝看(最近新工艺喝多了,感觉没有了新鲜感)。
甲沱战神~~口粮茶测评结果概览(长期更新) 长期开汤总结,不定期更新修改 无关任何商业活动 测评结果仅供欣赏参考
请教大家一个问题 如果杀青不充分,涩感会不会增加呢
大饼入手测评--2014无量山357g 闻干茶,香气含蓄 洗茶一道,汤色呈现为暗黄色,闻茶叶有陈木味 一泡出汤,汤色浅黄明亮 入口有不明显的烟韵,略有果汁感爽甜,喉韵萌生,苦涩不太明显,茶味尚可,总体第一泡很淡很淡,比较舒适,继续泡。 二泡,汤色金黄,由于注水猛了点,略混浊。闻汤竟然有细微白牡丹的味道,这一点让我对之前说的爽甜产生联想。入口苦,有烟粗感,化开快,转鲜甜,水路不是很细,胶质感不明显,涩随后到来,存留于口腔。喝到这里,可以下部分结论:茶质中等偏下,可能夹杂了新工艺。 三泡:汤色金黄,略混浊,入口苦,化甜感略下降,但是口中已经有持久且较强的甘甜感,茶气不是很强,涩存留积累于舌面,大口喝的话还不错,挺爽。杯底香不是很明显!(基本喝饱了) 四泡:汤色没有任何变化,这种特征暴露了新工艺问题。入口汤感比较稀薄了,苦涩甜略有下滑,但依然存在,有玉米汤味。
茶样试喝---2021白菜砖 网红茶,干就完事了,大约8克。 看之前茶友们的帖子,褒贬不一。 凑近一闻,好家伙,腊肉香 。 关于这种烟香,是特殊工艺,比甲沱的烟香更高级,并且肯定是下足功夫用足心思的,而且肯定的是,更加侧重后期香气融合的,而不是现喝。
茶样试喝---下关五星班盆2019 七味岁月购入茶样,差不多八克,表面竖着一根非茶叶纤维,闻干茶,emmm,浓浓的新工艺气息,糖香甜香加花香,超级香。 内质如何下面详细开汤
茶叶试品---行吉品牌(昆明云普茶厂)---岁月光辉2016 价格188元/357g 文案中说杨行吉老先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茶好不好,来试试看 投茶8.3克,条索较匀整,闻之清蜜香
大佬们请教一下 如图,可信吗
日照金山生茶追踪品鉴,关于新工艺的讨论 首先,这款茶口碑很一般,不得不说,新茶阶段确实不好喝,清苦,寡淡,甜度低。 虽说仍然是新茶,且发酵度十分低,汤色呈现为黄绿色,醒茶一年多时间了。喝了一下,说下感受。 首先:此茶比较淡,甜度也偏低,不是说内质少,而是揉捻很轻,入口没什么冲击力,相对的,耐泡度较高,闷泡可以出味。 此茶韵味明显,这点与老虎的推断很吻合,此茶轻味重韵。估计四五年后,此茶会有较大提升。 此茶有苦底,却比较柔和。 值与不值呢?这个问题交给时间来回答。我认为,这款茶就算再差,也必然不会一无是处,后期一定会有出彩的一面。 下面随意聊聊个人拙见,也欢迎大家拍砖。 关于新老工艺:此茶应该是现代的传统工艺。首先排除烘青工艺。发酵度轻,说明没有沃黄前发酵,也没有明显的陈料。为何说现代?因为老工艺由于设施落后,会难免造成一定的前发酵,现代工艺机械化程度高,速度快。按照大家普遍认同的理论,应该潜力很高(虽然我觉得新工艺也不见得会如何影响后期转化)。 其实想吐槽的是:厂家不容易知道消费者的需求,有时候改善了设施及工艺,反而得不到市场的认可。消费者也不明白其中的所以然。很多前发酵的茶受到追捧,消费者喝着香甜,一听有新工艺,破口大骂。再一喝传统工艺,不好喝,继续破口大骂。厂家很是尴尬。拿下关来说,市场并不认可下关的传统工艺,新茶没法喝,下关只能去改变工艺,做无烟的茶,然而又招来老烟民的不屑,说现代工艺存不了,没有后期。这款日照金山就是尴尬的产品,无烟的传统工艺,哪边也不落好。 真正的传统工艺,无论有没有烟,新茶是很难喝的。苦涩寒凉,没有甜度与香气。 传统工艺的原则:杀青充分,避免炒青与烘青现象,尽可能不发酵,在短时间内阳光晒干,紧压。 新工艺有:前发酵(降低苦涩,增加香甜,过度使用则茶叶腐败,红茶化,茶质流失)个人认为科学的前发酵工艺应该被承认与接受 高温杀青(烘青、炒青,可以降低生青味,苦涩味,但会使茶叶无法接种空气中的微生物,同时过度失水,导致无法后发酵,危害性远远大于前发酵)高温杀青应该完全杜绝 最后说大益,新茶泡出来汤色那么深,不是新工艺是什么。虽然说我喜欢喝,但是谈论后期转化什么的,别扯了,现喝的茶罢了。(如果说大益是对的,那么普洱茶存茶就是个骗局)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