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沱战神🍦🍭🍗 荣光maton
尝试对普洱茶做出准确和客观的判断,只批判,不推荐。
关注数: 58 粉丝数: 289 发帖数: 3,680 关注贴吧数: 29
2021冰岛之巅试品 干茶浓郁糖花香。 洗茶,糖香稻花香,汤水不苦不涩有甜感。 一泡,不苦不涩,甜感明显,韵显,杯底花蜜香,第一泡比较清淡。 二泡,汤色浅黄,叶底糖花蜜香浓郁,稳定无杂味,汤香大体一致,香气清淡干净,无苦略涩,甜感明显,厚度尚可,口齿留香,喉韵显,杯底香为花蜜香。 三泡,叶底花蜜香浓郁高锐,汤色浅黄。微苦略涩,甜韵饱满,涩感积累。杯底花蜜香浓郁。无青味,厚度尚可,有前发酵迹象。没有寒凉感。 四泡,重手,入口低苦低涩,涩感积累舌面,滋味较前几泡更浓郁,回甘显,茶气显现,韵味尚足,口腔存留良好。 五泡,重手,入口苦涩感降低(被掩盖),口中留韵强,盖过多数滋味,涩感明显。香气比较稳定,只是略显含蓄。此茶到此展现出了实力。稍作等待,再喝一口,顿觉滋味浓郁。喉中甜韵强。 六泡,滋味稳定,苦涩更低(被盖住了),出现冰糖韵,甜感浓强。味觉已部分失灵。满口留韵,似吃一糖块的干渴感。 七泡,苦涩降低微微变淡,甜味浓郁,至此只能感受到甜韵,其他都被遮盖。但有走淡迹象。 喝饱了,叶底留着明天再泡点尾水。应该还能泡四五泡。 总结:苦低涩中,但甜韵高强,几乎完全掩盖苦涩等味道,耐泡度较好。没有寒凉感和青味。香气糖花蜜香高锐。饮毕甜韵长存而舒适。茶质上等,虽说有前发酵迹象,但此茶可以承受得住。表现整体还是不错的。叶底肥厚度尚可,活性良好,无论叶底和茶汤没有不良气味。
日照金山生茶追踪品鉴,关于新工艺的讨论 首先,这款茶口碑很一般,不得不说,新茶阶段确实不好喝,清苦,寡淡,甜度低。 虽说仍然是新茶,且发酵度十分低,汤色呈现为黄绿色,醒茶一年多时间了。喝了一下,说下感受。 首先:此茶比较淡,甜度也偏低,不是说内质少,而是揉捻很轻,入口没什么冲击力,相对的,耐泡度较高,闷泡可以出味。 此茶韵味明显,这点与老虎的推断很吻合,此茶轻味重韵。估计四五年后,此茶会有较大提升。 此茶有苦底,却比较柔和。 值与不值呢?这个问题交给时间来回答。我认为,这款茶就算再差,也必然不会一无是处,后期一定会有出彩的一面。 下面随意聊聊个人拙见,也欢迎大家拍砖。 关于新老工艺:此茶应该是现代的传统工艺。首先排除烘青工艺。发酵度轻,说明没有沃黄前发酵,也没有明显的陈料。为何说现代?因为老工艺由于设施落后,会难免造成一定的前发酵,现代工艺机械化程度高,速度快。按照大家普遍认同的理论,应该潜力很高(虽然我觉得新工艺也不见得会如何影响后期转化)。 其实想吐槽的是:厂家不容易知道消费者的需求,有时候改善了设施及工艺,反而得不到市场的认可。消费者也不明白其中的所以然。很多前发酵的茶受到追捧,消费者喝着香甜,一听有新工艺,破口大骂。再一喝传统工艺,不好喝,继续破口大骂。厂家很是尴尬。拿下关来说,市场并不认可下关的传统工艺,新茶没法喝,下关只能去改变工艺,做无烟的茶,然而又招来老烟民的不屑,说现代工艺存不了,没有后期。这款日照金山就是尴尬的产品,无烟的传统工艺,哪边也不落好。 真正的传统工艺,无论有没有烟,新茶是很难喝的。苦涩寒凉,没有甜度与香气。 传统工艺的原则:杀青充分,避免炒青与烘青现象,尽可能不发酵,在短时间内阳光晒干,紧压。 新工艺有:前发酵(降低苦涩,增加香甜,过度使用则茶叶腐败,红茶化,茶质流失)个人认为科学的前发酵工艺应该被承认与接受 高温杀青(烘青、炒青,可以降低生青味,苦涩味,但会使茶叶无法接种空气中的微生物,同时过度失水,导致无法后发酵,危害性远远大于前发酵)高温杀青应该完全杜绝 最后说大益,新茶泡出来汤色那么深,不是新工艺是什么。虽然说我喜欢喝,但是谈论后期转化什么的,别扯了,现喝的茶罢了。(如果说大益是对的,那么普洱茶存茶就是个骗局)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