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笼粄
月印万水
关注数: 37
粉丝数: 145
发帖数: 42,375
关注贴吧数: 94
心就是佛吗?无梦无想无见无闻时,心没有了,佛在何处?
“讲什么讲经”?这个公案开示的是甚深佛性 亮座主,蜀人也。颇讲经论,因参马祖。祖问:「见说座主大讲得经论,是否?」师曰:「不敢!」祖曰:「将甚么讲?」师曰:「将心讲。」祖曰:「心如工伎儿,意如和伎者,争解讲得!」师抗声曰:「心既讲不得,虚空莫讲得么?祖曰:「却是虚空讲得。」师不肯,便出。将下阶,祖召曰:「座主!」师回首。祖曰:「是甚么?」师豁然大悟。便礼拜。祖曰:「这钝根阿师,礼拜作么?」师曰:「某甲所讲经论,将谓无人及得,今日被大师一问,平生功业,一时冰释。」礼谢而退,乃隐于洪州西山,更无消息。
直下顿了自心。本来是佛。无一法可得。无一行可修。此是无上道。
自性生万法应该不是说自性能凭空制造万物 意思是本来就存在一团黄金, 黄金能捏成种种形象, 这是生的意思。 自性生万法亦然 本来有个自性,自性能种种变化,
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经义。心王本自绝多知。智者只明无学 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经义。心王本自绝多知。智者只明无学地。--布袋和尚
一切言教,只明如今鉴觉自性--百丈怀海禅师
本心常现 甚难见 也甚易见
真常唯心系错的话,大般涅槃经也是错的,因为它说佛性常住不灭 那错的佛经很多啊 大般涅槃经还是印度原产的 有梵文原本的佛经
自性能应用?那把肉身弄碎了,自性借什么应用?
生老病死是大机大用啊 如果没有生老病死,像个植物人一样无知无觉,也没人愿意吧 既有起心动念,何得无生老病死
此灵觉性。无始已来与虚空同寿。 此灵觉性。无始已来与虚空同寿。未曾生未曾灭。未曾有未曾无。未曾秽未曾净。未曾喧未曾寂。未曾少未曾老。无方所无内外。无数量无形相。无色像无音声。不可觅不可求。不可以智慧识。不可以言语取。不可以境物会。不可以功用到。
金老师,你的农禅地在哪里? 我用Google earth看看
頓悟門不言禪定解脫,但說見性 頓悟門不言禪定解脫,但說見性
白饭禅是什么意思?进来就有白饭吃?
禅宗计自性为我、不生不灭,外道计神我,有何区别?
这个金刚体不在万法,不离万法 历历地孤明啊 哈哈 捉也捉不住
心体本来能知。 这个知, 能产生分别、选择的能力。 心体本来能知。 这个知, 能产生分别、选择的能力。 所以说知之一字、众妙之门
各位好!二级造价师 是在地级市考 还是省会考?
死后怎么相见?计有中阴身就不对了 云岩昙晟生重病,道吾宗智问他:「离此壳漏子,向什么处相见?」云岩答:「不生不灭处相见。」道吾说:「何不道非不生不灭处,亦不求相见。」
每天吃饭走路学佛学禅,承什么人恩力
你们咋那么闲啊 都不用上班吗
亮座主的开悟,这里说得很清楚,他参马祖大师的公案 上堂。拈拄杖。卓一下召众云。我这里卓拄杖。你那里闻声。为将耳闻。为将心闻。若将耳闻。耳朵两片皮。作么生闻。若将心闻。心如工伎儿。意如和伎者。又作么生闻。终不虚空里闻也。若是虚空里闻。即是常闻。何待这里卓拄杖然后闻。凤山不卓拄杖。为什么不闻去。岂不见。文殊道。声无既非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却因后语。为蛇画足。尽情放舍。脱体无依。转向那边更那边。亦未是到家时节。到家一句。作么生道。只知事逐眼前过。不觉老从头上来。
自性甚难见,它虽然在日常应用处,却无迹可寻
为什么佛经说一切法不可破坏 说心性不可破坏我信,一切法不可破坏?比如一个碗,摔地上就粉碎了,你跟我说碗不可破坏?
佛性犹如金刚,在生死中也不会破坏,也无人能破坏它。 大般涅槃经 金刚身品
本心要修行才能见吗? 血脉论说:本心常现前,汝自不见。
何故不许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讲华严志座主问:“何故不许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师曰:“法身无象,应翠竹以成形。般若无知,对黄花而显相。非彼黄花翠竹,而有般若法身也。故经云: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黄花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翠竹还能应用。座主会么?”曰:“不了此意。”
见佛性者 永离生死,是出世人
法身、佛性既然无相,该怎么见
自性是个微妙大解脱门啊 无量劫来性无变异 信麽
大家觉得二级造价师的价格将会是多少?能和二建比较吗? 我说的 大家觉得二级造价师的价格将会是多少?能和二建比较吗? 我说的是(扌圭 ) 靠
大家觉得二级造价师的价格将会是多少?能和二建比较吗? 我说的 大家觉得二级造价师的价格将会是多少?能和二建比较吗? 我说的是(扌圭 ) 靠
荷泽神会禅师13岁就悟了 “大师为大众初开法门曰。我有法。无名无字。无眼无耳无身无意。无言无示。无头无尾。无内无外亦无中间。不去不来。非青黄赤白黑。非有非无。非因非果。大师问众人此是何物。大众两两相看。不敢答。时有荷泽寺小沙弥神会。年始十三。答。此之佛之本源。大师问云。何是本源。沙弥答曰。本源者诸佛本性。大师云。我说无名无字。汝云何言佛性有名字。沙弥曰。佛性无名字。因和上问。故立名字。正名字时。即无名字。大师打沙弥数下。大众礼谢曰。沙弥小人。恼乱和上。大师云。大众且散去。留此饶舌沙弥。至夜间。大师问沙弥。我打汝时。佛性受否。答云。佛性无受。大师问汝知痛否。沙弥答知痛。大师问。汝既知痛。云何道佛性无受。沙弥答。岂同木石。虽痛而心性不受。大师语沙弥曰。节节支解时不生嗔恨。名之无受。我忘身为道。踏碓直至跨脱不以为苦。名之无受。汝今被打。心性不受。汝受诸触如智证得真正受三昧。沙弥密受付嘱。”
从法身思量,即是化身;念念善,即是报身--坛经敦煌本 六祖的解释比较好理解 这样看,报身是化身的特例 ,只有善的念头才是报身。 但所有善恶念都是化身
见则直下便见 一日问曰:“某自到来,不蒙指示心要?”皇曰:“自汝到来,吾未尝不指汝心要。”师曰:“何处指示?”皇曰:“汝擎茶来,吾为汝接。汝行食来,吾为汝受。汝和南时,吾便低首。何处不指示心要?”师低头良久。皇曰:“见则直下便见,拟思即差。”师当下开解。
有秀才看佛名经,问曰:“百千诸佛但见其名。未审居何国土 有秀才看佛名经,问曰:“百千诸佛但见其名。未审居何国土,还化物也无。”师曰:“黄鹤楼崔颢题后。秀才还曾题未?”曰:“未曾。”师曰:“得闲题一篇何妨。”
“若彻底会去实无可隐藏。无刹不彰无尘不现。直下凡夫位齐诸佛“ 不是会神通变化才是佛啊
“僧问:‘本来人还成佛也无?"师云:‘汝见大唐天子还自种田割稻否 “僧问:‘本来人还成佛也无?"师云:‘汝见大唐天子还自种田割稻否?"
本心不属见闻觉知,亦不离见闻觉知
真心每一秒都在寂照,这大概是对的吧 所以说用而常寂,寂而常用
杨朱的无常观 列子杨朱篇 杨朱曰:“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三皇之事,若存若亡;五帝之事,若觉若梦;三王之事,或隐或显,亿不识一;当身之事,或闻或见,万不识一;目前之事或存或废,千不识一。太古至于今日,年数固不可胜纪。但伏羲已来三十余万岁,贤愚、好丑、成败、是非,无不消灭;但迟速之间耳。矜一时之毁誉,以焦苦其神形,要死后数百年中馀名,岂足润枯骨?何生之乐哉?”
一道神光,未曾间歇--临济 法身是一直跟着你的,妄想颠倒造作恶业也是法身的作用,法身没有间断啊
法身不变,回想往事,就知道了
自性,只是心的一项属性,或叫性质,代表的是不变。 就像湿性,只是水的一项属性,或水的一项性质。 自性不能离开现在的见闻心独立存在。 就像湿性不能离开水独立存在。 把自性直接当真心是不对的。 不能把水的湿性当水啊
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籍缘生。不因境起。迷时烦恼。知非烦恼。 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籍缘生。不因境起。迷时烦恼。知非烦恼。悟时神变。知非神变。然由迷此知。即起我相。若了此知。刹那成佛。
法(!)身必须借肉眼才能见吗?没肉眼给你应,怎么见? 血脉论说:应眼见色,应耳闻声。 高城和尚歌: 应眼时,若千日,万像不能逃影质。 应耳时,若幽谷,大小音声无不足。 什方钟鼓一时鸣,灵光运运常相续。
古德说:诸方说禅浩浩地,争如我这里种田博饭吃 古德说:诸方说禅浩浩地,争如我这里种田博饭吃
真性是钻到诸法里去了吗 佛性,昭昭于心目之间,而相不可睹。
悟了也要生活 诸佛彻悟后,尽未来常住法界, 他是永恒地生活,永恒地游戏, 相当快乐吧 ,,呵呵
无我法中有真我--大般涅槃经 无常法中有真常,无我法中有真我
法身神秘莫测!你可见到他作用,但其体难见 六根见闻觉知全是它的作用。 志公说:内外追寻觅总无,境上施为浑大有。 心王铭说:决定是有,不见其形。
悟了也没什么用,也不会放光动地飞腾虚空 难道就不用上班了
本心可入吗? 佛境界可契入吗 一切众生本来无不在如来境界之中。更无可入也---贤首国师
心就是佛。见闻不灭。身碎如微尘,一样可以见闻,因为产生 心就是佛。见闻不灭。假如身碎如微尘,一样可以见闻,因为产生见闻的见性是法尔永不变改。。。信不信由你
真正证到真性无所不遍时,想让山河产生痛觉,也是可以的 我觉得,真正证到真性无所不遍时,想让山河产生痛觉,也是可以的。 为什么只有自己的身体有痛觉,是因为妄想取著。 证到了, 就可以利用这个妄想让山河产生痛觉。 怎么证,不取著,让真性消散弥漫到整个世界。
禅宗说:性在作用,行住坐卧都是性的作用。世俗有人信灵魂的说: 禅宗说:性在作用,行住坐卧都是性的作用。世俗有人信灵魂的说:是灵魂驱动着这个身体。 两者有什么不同????
禅宗说:性在作用,行住坐卧都是性的作用。世俗有人信灵魂的说: 禅宗说:性在作用,行住坐卧都是性的作用。世俗有人信灵魂的说:是灵魂驱动着这个身体。 两者有什么不同
请教大神,这个定式后续是怎么样的?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