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大象💫
大象长鼻王
喝茶随缘,一茶一世界
关注数: 32
粉丝数: 292
发帖数: 9,181
关注贴吧数: 20
关于体力问题 在恢复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上限
小登已转化为中登 历时一个半月,小登已变中登。 后面来的小登跟上。
喝口下午茶 顺带水个贴 下班
漫谈如何购买普洱茶(一年小结) 本文仅是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思考,如有叙述不当之处,各位茶友请海涵。 虽说是个老茶客,但是接触普洱茶刚一年多时间。到现今还记得第一次来普吧发第一个贴子时候的兴奋劲,日月星辰,春夏秋冬,恍如一瞬间。期间在吧里也认识熟悉了很多天南地北的茶友,有上海的、江西的、云南的、天津的、重庆的、湖南的、山东的,有茶聊的时候聊聊茶,无茶聊的时候吹吹牛,相处的轻快融洽。茶是生活所需,平淡如水,亦有滋有味。普吧氛围也相对和睦,大厂山头都各有所爱,几乎鲜有谩骂式的人生攻击。喝茶人,本就平和宽容,不说修为,至少都是有修养之人,待茶如待人,总有高低矮胖,环肥燕瘦。 从兴奋到沉思 兴奋这个阶段,相必大多数的茶友都经历过,刚接触普洱茶时,各厂家各茶区滋味不尽相同,生有不同熟亦有异。我那会是从熟普入坑,还是小厂家的熟普,一路高歌猛进,斩荆披靡,恨不得一夜之间,尝遍所有普洱。以致心浮气躁,热血昏头,购入了一些难以启齿的普洱茶。后又慢慢通过学习,认识到了一些大厂品牌,又是一路高歌猛进,斩荆披靡。一年多以来,囫囵吞枣的尝了一百多款普洱茶,大厂的,山头的。得益于平时有记账的习惯,图标统计拉出来一看,好家伙,21个W多。这里并不是为了炫耀我这一年多来在普洱茶的花销,大佬们一提茶都不止这个价。其中缘由,容我娓娓道来。这是一个契机,前段时间由于出差一段时间,办公室的窗户一直微开着,正好接连下雨,温度湿度都很高,有很多翘散的茶醒在紫砂罐里,发霉了。近段时间消耗了一波茶样,遂准备开饼新茶喝一喝,突然发现,刚接触普洱茶时买的那些当时自认为很好喝的普洱茶大厂标杆或类标杆,喝起来却是如此的寡淡,香气不扬,无层次,无厚度等,令人无法愉悦,这令我陷入了沉思,所以才有了上面的拉图标统计。幸好这些茶在我购买的所有普洱茶中比重不大。在此,我个人觉得可以引申一个观点,喝普洱茶,需要一个计划经济。一切按自己的经济承受范围控制。对于刚刚接触普洱茶的茶友,还是建议大厂标杆各来一饼,买五六年之内的,正规店铺购买,毕竟新茶友们对仓储的感觉微乎其微,对各山头的滋味也是一知半解。捂紧钱包,等这几饼茶喝完,不是去考虑存与不存,而是先计划一下自己一年在普洱茶上可花费的钱,然后仔细的去试一下大厂各个年份热门款的茶样,多搜贴吧大佬们的帖子,都会有文字记载,某些实在弄不到茶样的,果断放弃。然后,根据自己可用于普洱茶的一年的花销,慎重的慢慢的购买自己一年到一年半能消耗掉的量,这样的购买方式,会在自身的经济承受范围内,存上属于自己的精品茶,哪怕你哪天头脑一热,花费自己半年的普洱茶计划花销买了一饼茶,也不至于在你喝完这饼自认为很贵的茶之后,对之前自己买的那些精品茶落差太大。口条上去之后,确实是很难下来的。而大厂的普洱茶,很少有漏可以捡,不用去担心茶今后涨价了或者买不到了,作为喝茶的人,更应知“舍得”二字值千金,而你去捡漏的路途中,很可能已经提前掉坑里了,不要被人带节奏,喝茶的经验都会慢慢积累起来的。如若是喜山头纯料,也按上述方法,因缺乏经验,需更加谨慎,广看贴,汲取多家经验,多尝茶样,少下狠手。 从沉思到释然 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茶友,都会遇到跟我一样的问题,一段时间购买的普洱茶中,或多或少会有一些茶进入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境遇。很多茶友会选择送人或者低价转手,我觉得既然事已发生,不如给自己留个一两饼,静待其变,无论变好还是变坏,都是属于自己的经验,自己的经验才是最好的教材。这样,你就不必去为它烦恼,其他的留给时间和空间。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买到自己心仪的好茶。
大益生肖马英雄骏马 河北石家庄出现了疫情,导致我的出差计划暂且搁置,疫情防护,人人有责,加油! 下午闲来无事,茶罐子里翘醒的茶还剩些茶碎,遂准备开饼茶喝喝。最近这几年大益的生肖茶价格越来越高,尚只剩之前的一部分年份的生肖茶还算在大众日常口粮的价格区间,那就开来喝一喝。 盖下110ml盖碗8.7g,干茶饼略脱边,翘茶时条索有韧性,干茶花蜜香挺不错,看简介当年是勐海地区2-3年陈料拼入,有烟味。实际感受几无烟味,微弱的烟味从茶香中丝丝渗出,不仔细闻几乎无法察觉。 第一水无苦无涩,略微果酸感,生津回甘体会不到。第二水开始出了些滋味,微苦涩,涩稍显,二三水略有回甘,可惜仅是昙花一现,二三四水厚度不错,整体汤感也略有甜度,然仅此而已,五六水几无滋味,仅剩一些清甜,弃之。 此茶于我而言,整体张力,穿透力,饱满度,滋味层次感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略感失望。大益2013,2014两年间的茶,除去1401勐海孔雀没有接触过,剩下的一些热门款,还是最青睐1301早春乔木,看来,想占大姨的便宜,几无可能。
说我的昵称有敏感字 “大象喝茶”这四个字有敏感字,我也是醉了 最近非常忙,还是小伙伴茶友们说我是不是被DH了,昵称没了,结果说有敏感字
Winter Is Coming 降温了,跳水级的降温。一夜之间,秋凉袭来,冬季临近,前几日全城超短裙T恤的清凉都已裹上秋装,天气真的凉下来了。 几日前趁着天气干爽,把散饼的生普都拿出来摊晾了下,坐标长三角地区,棉纸塑膜密封袋加纸箱的散饼保存方式应该可行,每饼香气都很好,无闷味异味。牛皮纸铝箔袋没试过,怕太密封时间久了会有闷味。整提整件的最省心,收货后纸箱外的塑封膜撕开,纸箱内的防撞膜取走,直接原包装存放,同样的一款茶,整提整件的打开纸箱明显比单饼放密封袋里的香气要高扬,隔着纸箱几乎闻不到茶香,所以整提整件也无需去刻意套密封袋,不用担心茶香会过多的流失。一些带盒子包装的沱,砖,饼等,盒子和茶分开放,前几日把前段时间刚买的灰纸沱取出来摊晾的时候,发现盒子还是有油墨味,当时是连盒子一起拿保鲜膜卷起来了,想着盒子里有空间,不至于太闷,现在看来这样还是不行的。干脆还是全部取出,四沱正好一个密封袋,装一起看上去一丢丢,这样看来,这茶还是挺贵的,密封袋加了一个方形纸箱,正好一纸箱。一些中期茶及2000年之前的茶的保存方式,改日再说,让我实际操作一番。 天气都降温了,那就顺应天意,喝泡熟,601大益味最酽,据说是2006年首创的配方,熟茶不是很懂,随意喝喝,糖香,感觉发酵程度较轻,汤色接近老生的汤色,喝起来无惊无喜,淡口。一泡熟茶,权当自己迎接即将到来的冬季。
废物利用·发挥余香 前几日把受了潮的生普熟普都收集了一下,找了个不锈钢大脸盆,把茶叶丢进去,沸水冲泡,跟发木耳一样,发出满满两大脸盆。又找来二十公斤土和一些小碎石,把茶叶茶汤全部倒入,搅拌均匀,一大花盆肥料制作完成。 出门寻觅了一棵高一米八几的发财树,让工地上开依维柯的司机给我拉回了公司,花盆底部铺了些植物营养粒,忙活半天,用受潮茶叶种了颗树,希望能种出一棵散发出茶香的发财树。 这盆绿箩是拿以前的学费茶种的,长势喜人,可惜这么长时间也没长出个茶香绿箩,估计茶香发财树也没戏了 ps:土层表面的茶叶,一浇水,就开始长白毛,土一变干,白毛就消失了,所以见不到白毛不代表茶叶没有发过霉,一点小趣事,茶叶还需自我甄别
去库存的路上最给力的伙伴居然是霉菌 躲过了梅雨季,躲过了夏天,居然没躲过秋天。这几天发现之前撬散的,开过之后又放密封袋的,好些茶叶闻着正常茶香,沸水一冲泡,一股发了霉的味道。丢了好多茶做肥料,绿植都来不及种了
1992年下关甲沱 近期因工作忙碌的原因,来贴吧水贴水少了,以至于减缓了我变成14级吹水大佬的步伐。 转眼间,普洱茶市也像这凉意渐浓的秋天,日渐变凉。但这对于我们喜茶喝茶的茶客来说,却是一件好事,可以更加淡定的去选择一些茶,入一些茶。买茶也变得更加理性,最近这段时间,除了入了四盒今某福的灰纸沱,其他的都在观望和试茶中。 水贴水多了,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会在不经意间认识一些老茶客,有些在闲聊过后发现趣味相投的,就会自然变成远方的茶友,这是一种缘分,姑且叫做茶缘。 近段时间,除了自己入的一些茶,主要都是靠蹭,比如92下关甲沱,98健身沱,各年份的薄荷塘,老7581,都来自茶友自存,仓储甚好。 正好今日有闲,饮上一泡,除了品尝老茶的滋味,还有来自远方的情谊。 老茶一般我用紫砂壶,延长出汤时间。这款92年的甲沱,存储的相当好,干茶很香很油亮,陈绵的果木香,无烟味,可能当年有,只是融合进了时间的长河中。茶汤厚实饱满,汤感刺激性低,略微涩口,甜度不错,香融于茶汤很浓,可惜这年份的甲沱多出胭脂味,有些破坏了这和谐的茶汤韵味,四五泡之后,这种胭脂味依然无法消散。另外还有个小缺陷就是茶汤有轻微的发酸。抛去这两点,着实令人喜欢。虽然说当年这茶肯定很便宜,但有这种好仓的,只能是随缘了。再次感谢那位好茶友! 随着接触普洱时间的推移,我也下意识的会去买入一些目前便宜又有些代表性又比较好找的中期茶,稍入一些,量小而具代表,比如下关首批四号青饼,03年左右的下关甲特和FTT8653,大益零几年的7542等,以期若干年后,邀上三五好友,一起追忆那些年懵懵懂懂喝普洱的日子。 中秋佳节已过,那就提前祝大家国庆快乐!
下午茶·2020金某福起福金砖(茶样) 周日加完班正要回去,顺丰小哥电话来说有一个茶叶包裹,扔前台了。第一反应是,最近没买茶啊,是不是天上掉馅饼了?细想一下,前几日有个朋友微信发了个2020今某福的起福金砖班章大白菜茶样照片给我,让人把包裹送过来拆开一看,嘿,果然是这玩意,看来还得假装继续加会班。 干茶闻起无烟味,淡淡花香。沸水洗茶一遍,茶底浓郁花香溢出,湿醒一根烟。第一道稍闷了会,茶样很硬,有点难泡,忘了戳散一点再入水。出汤后茶底闻之花蜜香,感觉绝对不是今年新压的,有点转出类似像烟味的气味。汤感滋味很今某福,力度比较一般,第一道几无苦涩,可能出汤还是稍快了。第二道继续稍闷之,涩感增加了些,几无苦的,力度还是略差,些许生津,喉部有些返甜。茶底类似烟味的气味若隐若现,不仔细闻几乎感受不到了,后期是否会转出烟,不得而知。这茶还是得戳散一些可能出汤滋味更好。由于闷了两道之后茶底还是没散,故用茶针把整块的茶底稍拨散,真是一次失败的试茶,大意了。三四道正常出汤,滋味出来了,略有酸感,低苦涩显,涩集中于两颊和舌面,化的很快,生津也来的比较迅速,微甜感被涩掩盖,喉韵一般。五六道稍闷之,滋味析出更多了,苦涩皆显,强度不错,可惜喉韵依旧比较一般。后面有想试的小伙伴,还是把茶块戳散更好些。 茶底看着比较碎,毕竟是砖,克价在今某福的价格体系中也不算低了,本人口条粗枝大叶,如有想买的茶油,一定要自己亲试。各位茶友请茶,周末愉快!
早茶·06易武正山 这茶盖碗冲泡过很多次,每次都感觉叶片舒展度不佳,滋味偏寡淡,即使闷泡也是不佳,今日果断换壶。 240ml投茶12.8g,如若滋味还不行,再加大投茶量试试。沸水洗茶闷了五六秒弃之,打开壶盖,一股骚香味扑鼻而来,主要是类似马尿味的气味,感觉有戏,之前盖碗始终出不了这种味道。一二道沸水冲泡,闷六七秒出汤,茶底开始以茶香味为主,茶汤比之前用盖碗更醇厚,滋味也更浓郁,略有微酸感,猜测估计仓有些不好,苦度几乎没有,涩感中等,化的不够快,相比盖碗,茶汤的滑度增加了不少。总体感觉比用盖碗有所提升。 之前很多生普,用盖碗都觉着比用壶泡出来滋味更好些,其中包括一些年份比较久的,但这款茶却是截然不同。 就我个人接触下来,无论新生老生还是熟普,不能统一定义新生用盖碗,老生熟普用紫砂壶,还是得根据具体茶品,若用一种茶具,冲泡始终觉得差点火候,不如换一种茶具,说不定会有另一番感受。 一转眼马上又要周末了,茶友们请茶,有时间都可以去试试不同的茶具,也是一种乐趣。
早茶·金某福五星荣耀(茶样) 近些日子,愈发觉得自己变懒了,有些刚接触的茶,想写些文字记录下口感,却发现很多时候,写着写着就删完变成了水贴。 或许没有了刚入普洱坑初期的那般激情,现在好些茶,一入口,基本也能猜个哪个大厂家哪些年的拼配路数,知道自己喜欢的是哪些,并不像入坑初期,试个十几款,能喜欢个一款,犹如发现宝藏一般。现在基本一两泡茶样,大致就能锁定一款茶。本身又只是一个单纯喝茶的,更细化的口感,感觉不想去追求了,一切随缘。 近期试了三种茶样,2019大益高山韵象(生),今某福五星荣耀(生)和大二号(熟)。都觉着自己比较喜欢,特别是高山韵象,着实又让我惊喜了一把,烟味裹着茶香,闻起来一点都不冲。不像2020年汉宫月大饼,蜜香穿透出松烟味,只抵脑门。也不像仓颉号那么柔软无力的烟味(我一度怀疑仓颉号买了泡假茶样,说是有烟味的大益牛饼,但我着实没体会到令人难忘的烟味,有机会再深入了解吧)。高山烟味持续时间较久,基本能在尾水还能嗅其踪迹,茶汤滋味浓郁,均衡,层次感丰富,尾水甜润。不是这两年的7542能比的(一个绿豆饼,一个牛角饼),其实,说这么多也没用,这两年大益的价格早已脱离了该有的样子,自行决断吧。 今天试的五星荣耀,无烟,一入口就是今某福熟悉的味道,茶汤喝起不沉闷,新茶色泽很淡,茶底看着无老料拼入,略有酸感,苦度几乎感受不到,涩度中等,留存时间略久,花香入水,香很显,挂杯香非常浓郁,耐泡度不错。据说武汉的大老板们都喜欢喝着某福和今某福,打打高尔夫,卓咾应该在其行列(开个玩笑)。 前天晚上泡了壶大二号,新熟比较燥,有明显苦底,几乎无海鲜味,厚滑,茶底也比较干净,叶片肥厚,不是细芽,茶汤不混,茶底香气甚高,具体何种类型的,对熟接触甚少,不好描述,耐泡度还行,能维持四五泡的酱油汤,是我比较喜欢的熟之一。 唠唠叨叨这么多,也不知道写了个啥,就当个水贴吧
下午茶·中期熟 算来好久没喝过熟了,其实熟茶我也挺喜欢,奈何新制的总觉得燥,老的也难寻好仓。自觉好喝的那种在以前的贴子里也提到过,那完全属于偶然得到的宝藏,时光也不会倒流,有缺憾就有吧。 前前后后熟茶也买了好多,有年份的总感觉仓不得劲,而且早年的大厂熟普里面是真的脏,就今天拆的这个,拆出了蛇皮袋子丝,头发,瓜子壳,稻壳,还有一根枯草根,附带了好多赠品。都是花钱买的,闭着眼睛喝吧。近些年的大厂熟普卫生状况要好一些,所以入一些存存,待个七八年,喝点自存的。 这茶还是不得劲,随意喝喝吧,提前祝大家周末愉快!
早茶·百花齐放时期的小厂家 喝普洱趣事之一,有些茶买来喝个几次,就变成把玩的茶了,日常绝对不会再去碰,过好长一段时间,会重新开来喝一喝,看看变好喝了还是变难喝了。 这也间接的反应出我们自己的喜好,如果连续入了十种以上茶,还是这种感觉,那就要警惕了,是自己压根不喜欢普洱,还是自己选择的方向错误?然后应及时做出调整,切莫越走越迷失。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特意买一些明知自己不是特别喜欢,但也不会去排斥的普洱,纯属把玩,试过一两次之后,大致记录其特性,过了若干年,再去试试其变化,在实践中找真知,看看当初不喜的会不会变成比当初喜欢的还要更喜欢。不去过分的计较得失,不人云亦云,仅去感受最真实的口感。 普洱属于后发酵茶,这种未知的变化,也正是它的迷人之处。 今天喝的这款有了一些年份,当初应该还算是个正经八百的厂家,时过境迁,如今也就只剩下早年的茶可把玩下,追忆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 各位茶友上午好,请🍵🍵
下午茶·下关橡筋2·某今19土鸡沱 感谢茶友大秘书派的茶样,大秘书是个大美女,身高一七五,腿长一米,像两根天线一样,肤白貌美,说话细声细语,温文尔雅,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潜伏吧里数年,终于浮出水面。 好了,醒醒吧,大秘书是个汉子,哈哈哈,平时闲聊甚多,喝茶水平半斤八两,所以我倆对茶相互说错了也无关紧要,喝茶嘛,讲究个缘分,懂不懂的,都是次要的。 先尝一下下关橡筋2,此茶有段时间我也垂涎好久,这价格一直令人望而却步,因为穷,所以止步不前,也幸得穷,省下了这波票票。干茶闻之花香,香气不错,沸水洗茶,湿醒一根烟,沸水冲泡第一道,一口下去,茶汤对我很失望,因为我不会帮它吹牛,谁给了他勇气卖这么贵?具体聊聊我的体会,此茶无烟,泡开之后明显看出茶底是一口好料,但茶汤滋味跟下关近些年的某些所谓高端货基本一致,也不能只注重茶饼好看吧?茶汤头几泡滋味挺足,苦涩皆可,苦化的快些,涩留存稍久,继续往下喝,涩度会越发增加且不容易化开,集中于两颊和上颚,久久不能离去,奇特之处在于喝完留在口腔中的甜腻,是种非常难受的感觉,加之涩越来越重,毫无收敛感。水含香,空杯留香挺久,这种香,又是下关近些年一个显著的特征。五泡之后,茶底返青味。料子确实是好料子,但下关近些年某些茶今后的走向,无人能知。至此,对此茶的好感荡然无存。不过这都不是事,这种腔调的茶,如今市场上大把存在,存在即合理。 本人口条粗枝大叶,茶友们还需亲试方得真知,茶样而已,不具代表,适己而珍。 换某今19土鸡沱……
傍晚随意喝点 忙完回公司喝泡茶再下班,大益1901内家功夫,茶友们请茶,顺便水水经验
生产日期2017年12月20号,这货散的卖挺贵,去茶商那喝了个茶,厚着脸皮蹭了一个,冲着华丽的包装,把玩下。 干茶闻着烟淡,蜜香较浓,不知道哪个茶区的料,一口大台地细料,如今古树遍地,找这么一口台地料真不容易。跟201熊猫差不多,压的很松,徒手可掰,茶刀随便撬,里外一口细料。 洗茶一遍,茶底烟杂味甚浓,茶香透不出来,只能叫烟味,不能称之为烟香。湿醒一根烟,茶底稍冷,烟杂味散去,淡烟味中蜜香显现。一到三泡,茶汤略混,汤色略深,似有老料拼入,水含香,苦涩适中,涩留存稍久,略有果酸感,仔细品味,略有一丝清甜,冷杯蜜香浮现,尚算浓郁,无生津回甘,水路较细,汤感柔软。三泡之后,涩感略有增强,且化的更慢些,不仅在上颚和两颊,还附着于牙齿上,就像吃多了菠菜,甜感倒是略有增加。六泡之后,茶底无香,弃之。
午安·三无03红头绳(红丝带) 名字太难听,啥红丝带,白布条,听上去一点不优雅。红丝带让人第一联想HIV,白布条让人想到丧葬用品,都是啥玩意儿的名字。 不管叫啥名了,就叫小茶砖吧,好喝。 台风和疫情双重夹击,安稳喝泡茶,最主要是水波经验,看大佬们水经验水的好勤快,心中羞愧万分,一时激起高昂的斗志,认真水一波,顺便看看台风到哪了?
下午茶·下关04ft特沱 高山流水觅知音 知音不在谁堪听 焦尾声断斜阳里 寻遍人间已无琴
早茶·8653 有些年份的8653铁饼,茶饼色泽油亮,单闻茶饼香气并不高扬,洗茶后茶底烟味中透出陈香味,烟蜜香入水,喝惯下关早年的茶友们必定喜欢这一口老味,几无苦味,丝丝甜度,层次感些许欠缺,两颊低涩一直相伴,减分了不少。虽是铁饼压的紧,但茶底三泡之后悉数散开,并不会像某些茶底喝到结束,还是一团,而且撕开之后,里面黑色焦糊叶黏在一起,甚是可怕。耐泡度不错,一款好口粮。 茶还是那饼茶,但近些年某些茶厂开始飘的厉害,文案写的乌七八糟,价格突破太阳系,直冲银河系边缘。为抢占市场,顺应这个快消时代,工艺也是惨不忍睹。作为民生企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害人终害己,这不仅关乎消费者,更关乎茶农们的营生。用资本去玩弄民生,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绝对是行不通的。 衷心希望,若干年后,喝到口中的,依然是那口熟悉的味道。也衷心希望,各大厂家,各位茶农,不忘初心,自强不息,传承好普洱这款极具特色的茶品,发扬光大,造福我们的子孙。 一杯老茶品于口,纵横上下数十载!真心喜茶的朋友,第一口茶开始,即伴终老。各位茶友,请茶🍵🍵🍵
外面太阳贼明亮 午饭之后消消食 深一泡来浅一泡 时而苦重时而甜 ——瞎鸡脖喝
下午茶·06易武正山 今日把刚到的2020大益7742分了点给几个喝茶的小伙伴,不同于大益其他款式,2001批次7742饼子压的非常紧,多撬了一泡自己喝了下,本来想谈谈感受,喝完完全没了写的欲望,剩下的放着以观后效吧。
大益·仓颉号(茶样) 原本对这茶毫无念想,这价格,哪是用来日常消耗的啊,虽说每天一次,一饼茶自己能喝上一个多月,但是我更倾向于入一箱不是原封纸箱五六载的茅台,一桌人喝的七倒八歪,可能我格局太小了。 近段时间了解到一款2001批次7742,当年配货价奇高,江湖传说是曼松的料,如果真如传闻那般,还是挺想试一试,毕竟曼松小树的价格也已不菲,好在无人看好这款茶,再跌下去有望跌破配货价,遂入一饼先喝喝看,不管他人如何看待,喝茶始终是自己喝着好才有价值,毕竟是个喝茶的人,不是投机倒把的。也恰巧看到有卖仓颉号茶样了,所以一并购入,算是跟仓颉号还有点茶缘吧,如果单独去买茶样,感觉不会有这么大的兴致。 闲聊至此,言归正传,此茶也看好多人开了汤,不过还是觉得自己感受下会有更加直观的体验。干茶闻之无烟味,我比较诧异,不知是茶样的缘故还是其他缘由,介绍里说是有烟味,反而是蜜香很明显,洗茶之后,依旧是蜜香,第一水比较淡,茶香入水,一喝就是近些年好几款大益新茶的口感,从第二水开始,口腔刺激性很强,苦涩中等,苦稍重,到三水的时候,苦涩集中于舌面,两颊上颚靠喉部的地方,这给了我一种全新的感受,生津迅猛,回甜很快,以至于喝完前三水,喉部持续着低苦与甜腻。至于烟味,仅在二三水茶汤里昙花一现,估计茶样在路上颠簸数日,烟散了。茶汤保持度一直不错,五六泡之后依旧厚滑饱满。八泡闷之,结束,尾水放凉之后出奇的甜润。茶底舒展度很不错,也不单薄。此茶如果现阶段日常喝,虽然口感不错,个人感觉没多大意义,第一,价太高了;第二,还是喜普洱的那股老味。放个七八年之后再看其表现,会稳妥些,可能我格局太小了。 茶样试茶,没啥参考价值,各位茶友随意看看,仅一家之言,试茶还需自己亲试。我一般饼入,花较长的时间在不同时段多试,实在念念不忘喜欢的,才会继续入同款,茶友们都是自己喝口茶,操之过急容易掉坑里被掩埋,自得其乐,莫要人云亦云的心态,会对自己选茶更有帮助,天下茶友一家亲。
下午茶·2018坝卡 此茶是一个喜欢纯料的茶友派的,由于很聊的来,我倆偶尔会相互派点自认为比较好喝的茶,两人口条也都不挑剔,我派大厂,他派纯料,相互腐蚀对方认知,相互“伤害”,感觉他快沦陷了,而我也发现有些成熟茶区工艺正统的纯料,比某些大厂的所谓山头茶,内质确实丰富很多,我后期打算用转化好的大厂中期茶继续进攻他,顺道骗点老班章和好的易武茶来腐蚀腐蚀我,其乐无穷。 茶样袋上写着坝卡古树,但我个人不喜“古树”这词,就像很多形容粗壮肥硕茶箐,我偏好叫其粗老梗,我只是个喝茶的,无需那么多华丽丽的词来形容一款茶,又不是写散文诗,对于我来说,茶只分三类,好喝,不好喝,还行。大厂介绍的茶,天花乱坠的描述中,我们只要看其中某些词,就知道大致哪个产区的,主要是大树小树还是台地,有无陈料加入,有烟无烟,剩下的就当他们扯淡就行。这行业确实应该整顿下,一个食品入口的,配料表也不明写。 关于山头茶,我还是很陌生,压根不知道这属于哪个茶区的,遂找书翻阅了一下,原来此茶是勐库镇有个叫坝卡的地方,坝卡村委在勐库西半山,有南等、包谷地、上坝卡、中坝卡、下坝卡、甲山,此茶应该出于坝卡三寨,坝卡如今现存的1500多亩茶园当中,大都为上世纪80年代种植,老茶园不多,面积仅有100多亩,主要集中在下寨的竜林旁边,茶树大都碗口粗细,是清末民初所种。临近冰岛,难怪如此热门。 干茶闻起香气不扬,不知是茶样的原因,还是本来就是这样,嘬口茶汤,熟悉的临沧茶味,茶汤几乎无苦,低涩,放低茶汤温度,含口中数秒吞咽,苦涩也随着吞咽秒化消失,汤感润滑,从头到尾茶汤保持度不错,硬要说缺点,大概就是临沧茶的共性,其实是我的主观意识,但喜爱临沧茶的着实又非常喜爱,我渐渐明白为何传说中冰岛是女性茶友炒起来的原因了,而且女性的消费能力那是何等的厉害,作为男士的我,只能望尘莫及、望洋兴叹,因为我扣
下午茶·复喝2015下关绿大树 下雨天无聊,在家翻翻开过的饼,都不太想喝,又跑公司来翻,翻箱倒柜,本想拆点茶寄给小伙伴,拆了一半嫌烦又不高兴拆了,正好拆到这个残饼,也不知道这茶啥味道了,之前喝了完全没印象,多拆一泡下午喝了喝。 无烟,茶底香气不浓郁,苦涩都很低,涩稍比苦重些,两三泡之后就是甜口茶,汤薄,后面就一直延续甜口茶的味道,偶尔喝喝还不错,价格便宜,貌似才一百多一饼,叶底粗老梗很多,感觉这茶不能再放了,还是喝掉比较稳妥。各位周末愉快!请🍵🍵
最后一泡碎碎,喝完能空出个紫砂罐醒茶用了。 话说,半年过去了,老铁们今年都买啥茶了
下午茶·某福风华 连续喝了两次,淡烟味,一两泡之后就无烟味了。苦度不高涩高,涩集中在两颊化的稍慢,厚度一般,水路不细,有些许回甘和喉韵,生津还不错。香能入水,烟味消散之后蜜香柔和。耐泡度不佳,五六泡之后滋味趋于单一,涩度不降,高温冲泡下尤为明显。这茶故事不错,量也小,但整体喝下来感觉不完全是布朗山的料,滋味感觉没有那么某福。以上仅是个人口感,不能以偏概全。水经验才是主题
下午茶,纸箱随意一掏,一喝一下午,天也放晴了,美丽的高温夏天即将到来。 今天过节,对自己好点,偷摸给自己老头发个红包,我自己就悄无声息的喝泡茶吧
借19某福土鸡沱浅谈厂货生普选择的个人经历 借土鸡沱只是想配些喝茶图,正好在喝。干茶烟味不浓,冲泡后烟味不浓不淡,洗茶后茶底就从烟味中透出浓郁的蜜甜香,茶汤微苦,几乎不涩,汤感厚实,水路较细,甜度高,第一泡出汤太快,以致稍淡,从第二泡开始到第八泡,茶汤保持的非常好,几乎无明显变化,耐泡度极佳,现喝唯有一丝不足的地方,苦化的不太快,不集中,舌下和两颊留存稍久,反甜后有些苦甜并存,不仔细品味几乎无感。尾水厚度保持不错。烟味茶香从始至终一直贯穿。滋味很某福,闭着眼都能知道是它家的。
假期欧洲杯看的生物钟乱了,上班一整天无精打采,喝泡100的高碎沫沫提提神,一场阵雨过后,气温又上来了,炎热🥵
下午茶·薄荷塘 休息天在家,看看剧,喝喝茶,纸箱里随手一掏,之前杨老师送的2020年薄荷塘龙珠,下午就喝它吧,喜滋滋
一大清早喝个熟,感觉也挺有意思,干了这碗酱油汤
五月份试茶经历(下) 今日气温陡增,午后人懒洋洋的,窗外鸟儿一直三言两语的在那交流,也不知说的啥鸟语,临近端午,酒局众多,总觉有些接不上力,幸好有普吧这个好平台,认识很多好茶友,所以近期茶也没少喝。就一些好茶友送的茶样,简易聊聊,仅代表自己那粗枝大叶的口条,不可参考,各位茶友还需亲试,再做斟酌。 2020陈老班,由于近期入了一饼,本来期望挺高,试过后也不能说失望,只是有疑惑,适口性很好,汤厚喉润,滋味均衡,但却少了早几年那种霸道和力度,山野气息也微弱,喉甜但口腔低涩始终相伴,不知是不是拼配上改变了,也不得而知,喝起来其实挺不错,但少了骨架的支撑,这茶后期会继续追踪。 2018斗记巅斗,茶汤滋味均衡,无烟小清新,说不上哪差,但总给人感觉少了些东西,这茶跟茶友讨论过,应该是喜的人甚喜,不喜的人也无念想。 2013今大福金印象,克价不低,涨的也不多,茶汤滋味不协调,涩高,不是一个好选择。 2014今大福大印藏,茶饼非常紧,7年转化,茶汤劲道依旧很足,低苦涩显,生津迅速,回甘一般,可能是略显拖沓的涩影响了些许口感,对比之前的生肖牛饼,个人更喜牛饼,山野气息浓郁,终然是新茶青味显,但茶汤滋味利索干净,一点不拖泥带水,仅自我感觉,茶友们还需亲试。 2018广雅青砖,由于手上茶样量足,对比了2020广雅青饼,不知是有两年的时间加持,还是什么原因,青砖吊打青饼一条街,不错的口粮茶,克价貌似相差也不大,感兴趣的茶友可自行入样斗个茶,两者差异可有直观感受。 2021大益8582,赶紧跌回一百多,为大众做好口粮,一切脱离群众的行为都要被群众批评。 以上所有茶品,仅代表自己口条,亲试方能真知,且喝且珍惜。
五月份试茶经历 首先还是要感谢普吧这个好平台,让我认识了众多好茶友,经过一段时间对普洱的接触,还是觉得自己始终就是个小白,大厂茶都有众多的盲区,更别提山头纯料了。好在有一些脾气秉性很投缘的茶友,大家也不计回报,经常一起聊聊茶,偶尔相互派派不同的茶,派派壶,派派杯,同时还能了解天南海北不同区域的美食美景和实时近况,收获满满情谊。 言归正传,此次试茶都是我没接触过的,茶友们很客气,茶样都在两泡以上,可以好好试试,先就近期尝过的一些稍加臆测,本人口条粗枝大叶,仅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各位茶友随便看看就行,若有兴趣必须自行试茶,自己喝着好才是真的好。 茶样类目:2020宝和祥纪廿,2014宝和祥纪廿,2013宝和祥蛇砖,2020广雅青饼,2020今大福牛饼,2010大益孔雀沱,2021麻黑纯料大货(大小树混采)。尚有2018广雅青砖,2020陈老班,2018斗记巅斗,2014今大福大印藏,2013今大福金印象还没试,等试过之后一并告知。先吐槽下今大福,都起的啥名字啊,完全看不懂,除了二星,三星,五星,六星稍能看懂些。回归正题,这几款宝和祥中,蛇砖算是个好口粮,一泡定输赢,有年份加持,苦涩低,汤感稍厚但不醇厚,茶底香气很微妙,居然是樟香,用料有极少量的黄片,这茶得撬散了泡,不然极难泡开,中间有一两道有些许微弱喉韵,前五道出汤很稳,滋味均衡,但茶香入水不显,汤入喉之后持续的低涩拖沓了,不过口粮嘛,能有这表现可以了,这茶之前很多老茶友必定发现并购入囊中,所以现今量少溢价过高,克价1内是个不错的选择。两个年份的纪廿,2014的仓储不好,跑香且有些许锁喉,2020的涩高不化,暂且都可以过了。2020广雅青饼同样涩高不化,一做勐海料的,能做到下关近些年某些临沧料新茶的高涩,实属不易,茶底闻着确是勐海料的香,竟也有些许樟香,汤感稍厚,但从第三道开始到结束那连绵不绝且不化的涩,着实让我大跌眼镜,不知经过岁月的洗礼,是否会好转。依稀在梦里听到前辈“卓咾”说2018的青砖会好很多,改天有时间再试之。 2020今大福牛饼,跟宝和祥和广雅一样初次接触,同样有些好奇,此茶也需撬散一些,一口下去,由于新茶,青味稍重,但只一口,就感觉好茶的影子上来了,闻香气,一二道有烟味,烟味粗,不是很好闻,跟大益的烟完全两个路子,(随着今后的深入了解,请个别不喝茶的人不要再忽悠我福今系跟大益烟味一样,虽然接触下来茶不错,但也请不要忽悠,以致混淆视听,使新茶友模糊概念)。之后陈老班的那种香味出来了,虽不如其浓郁,但香味确实相近,翻查资料,据说拼班章料,香入水,吞茶汤能在鼻腔感受到茶香,这茶跟大益的孔雀沱,汉宫月和13早春生都不是一个路子,茶新山野气息浓,茶汤厚重,清透,水路中等,虽不达丝绸,至少不是粗麻,苦度不高,涩稍重能化,生津迅猛,回甘稍慢,喉韵不错,可能茶太新,六七泡之后涩有些难化,但的确是个好拼配,查了下价格,唉……叹口气吧,去年的价格入的茶友,可以开心了,今年的价格,各自选择吧。 码字的时候在喝2010大益孔雀沱,十年的转化有些快,茶韵很不错,不仔细感觉,几乎无苦涩,汤厚重,喉韵甚好,不过此茶无烟,喝起来总感觉少了些有趣的东西,茶底老茶的木香明显,茶汤细细品味是清甜。查了查价格,嘿,莽撞了莽撞了,还是珍惜当下吧。 2021的麻黑纯料大货,果然温柔,茶底骚香, 由于新茶尚未干透,水汽青味有些大,但是苦涩极低,茶汤醇厚,甜,比去年买的麻黑好喝,反正纯料也不懂,不知是落水洞还是麻黑,肯定不是三丘田和曼秀,自己瞎喝,好喝就行。 再次感谢普吧这个好平台,让我结识了众多好茶友,可以一起聊茶,一起吹水,好久不水,不知不觉竟水了这么多。 最后,再次提醒,本人口条粗枝大叶,茶是自己喝,一定要自己亲试,自己喝的好才是真的好,而不能变成电视上那句词,他好我也好。
洗完澡又不困了,想想这么晚喝生不太合适,上一沱下关金榜销法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喝完了,纸箱一摸,有条这货,开一沱,金灿灿长的不错,两层包装,颜值挺高,一分钟暴力拆好,二营长,意大利泡,洗茶三遍,嘬一口,没喝懂,哈哈哈
爱上一种茶,迷上一座城 云南真是个好地方,民族多,文化多样多彩,来壶“薄荷塘”,入口绵柔,一线喉,台上的川爷们快招架不住妹纸喂酒了
面朝洱海,喝个龙珠 初次踏上云南的土地,大理洱海,景真美。昨儿飞机到昆明,简单吃了晚饭,开车四个多小时到洱海,今晨醒来,美景入眼,不枉如此奔波。上午是真美,傍晚云层厚了些,凉意阵阵。盲订的酒店也不错,房间加大露台140平方米,还提供了简易的茶具,第一次喝茶如此心旷神怡!苍山洱海在眼前,嘬口普洱,茶汤顿时充满韵味。
苍山雪洱海月 暴力拆瓜,喝个夜茶,明天飞云南
口粮 喝个大厂口粮
假期最后一天啦,在家喝喝茶,收收心,明天上班啦。五天的假期转瞬即逝,好想再来五天
五一长假到来,突然歇下来,居然感觉有些许疲惫,喝杯生茶,看看电视,提提神,今夜应该还有很多人在路上,祝大家五一快乐!
今天烟雨濛濛,我一个滑铲,喝个上午茶
好多茶都来不及试,终于感叹写普洱文案的人,这么多名字,这么多故事,怎么编的出来的。关键试了那么多,撬动的饼也装了两大纸箱,都是集邮的,也没发现有几款自己真正喜欢的,不过对于自己喜欢的味道,大致已清晰,过多的东西就不多说了,水一水经验才是王道
试了一下关姐最新的热门茶,茶底蜜香,香不入水,苦涩不化,喝完四泡上颚和舌头发麻,不是我的喜好,换茶喝
夜茶 长歌行
这……让我情何以堪 又盗文来又盗图,还上首页让我看到了,我
大益汉宫月大小饼对比 前几天喝了大姨家的汉宫月大饼,得知小饼比大饼便宜很多,担心茶商欺骗我,要是小饼跟大饼一样好喝,岂不血亏?于是乎,又入了小饼试一试,茶嘛,都需自己试,光听传闻不行,自己试了才知各种滋味。 结果,实践果然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看似茶饼条索差不多,但单闻茶饼,就已天差地别,小饼的烟味甚是难闻,一股废纸烧着的味道。第一道茶汤出,茶底难闻的烟味夹杂着青味,给你当头一棒。第一泡之后,茶汤啥香味都没的,茶汤喝完,空杯香气非常弱。茶汤虽似有点厚实,苦涩不显,但几杯下肚,牙齿发毛。四泡之后水味出,茶底细嗅之唯存很微弱的香气。大饼溢价很大,但好歹还有水准,小饼溢价也不小,但小饼1.5的克价买点啥茶都比这玩意强,还不如关姐的网红茶。喝完小饼,果断又入了几个大饼。如果是小饼的克价配上大饼的品质,这茶准是抢手货,可惜事与愿违。 温馨提醒,想入小饼的,慎重考虑,性价比不高,不要听人忽悠,我开汤已属扯淡,还有更扯淡的,实在心痒,入个一饼喝过之后再做打算。克1.5的茶可选范围很广,三思而后行。 祝各位茶友周一愉快!
由于感冒,推了酒局,下班买了点菜,给家人做个清淡的晚饭,收拾完毕,泡壶熟茶,金榜销法,三个月了,还没喝完一沱,看看剧,家里活宝们开始啃棒冰了。
尝一尝金融茶的味道大姨汉宫月 入坑比较晚,没赶上好时代,一直听闻大姨的拼配如何了得,奈何囊中羞涩,终在试探的边缘,未曾见到庐山真面目。前段时间多次经过门店,多次内心斗争,一番讨价还价,抠抠索索拿出好不容易存下的一年私房钱,入了一饼,如获珍宝。然天有不测风云,忽患重感冒,以至于延缓了尝鲜的脚步。今日,气温回暖,感冒好转,窗外鸟儿叽叽喳喳,又临周五良宵,情绪高涨,遂开饼泡茶,以此应景。 干茶饼边缘厚薄不一,发现大姨家很多饼都有类似现象。闻之,烟味裹着果香味。茶饼很松,随意撬下小半饼,放入紫砂罐中醒着。 洗茶一遍,湿醒一根烟。第一道,汤有些混浊,烟味入水,几乎无苦涩,鼻腔能感受到烟味,这种烟还裹着一股沉木香,喉部有甜感,喝完空杯沉蜜香。
一口酱油熟,一口黄金芽绿茶,有香有甜
继续去库存 吨吨吨
吃过饭无精打采,喝杯茶继续搬砖。天气回暖了,今早去打疫苗,结果跟我说吃了高血压药不能打,云南疫情又增多了,飞大理游玩的计划泡汤,那去哪呢?北京?张家界?桂林?重庆?西宁?内蒙?九寨沟?三亚?
假期除了在家喝喝茶,锻炼锻炼,自己动手烧个饭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悠闲的一天过去了
好久没这么惬意了,可以晚睡喝泡熟,顺便看看爆米花剧《你是我的城池营垒》,嘬口茶看看剧,岁月静好,就是眼有点花
今天开始去库存 雨季快到啦,从今天开始,尽一切办法消灭紫砂罐里,纸盒里撬散的一切茶,顿顿顿
试茶“光头饼” 多日白天大杯泡,晚上喝酒,终日醉生梦死,今天终于要停下脚步,后边天气又要连续阴雨,趁着今天还有阳光的日子,脑子也有点清醒,试个茶。这茶刚拿到的时候,包装彻底拖了后腿,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隔着包装闻茶饼,相当的香甜,但是拆开之后闻饼面,香气没有那么诱人,淡淡花蜜香。话不多说,是骡子是马今个儿遛遛。
今日感动不断,感谢吧内小兄弟茶友🙏 刚顺丰电话问我在不在?这是我周末收除了文件以外最多快递的一天,又是一大惊喜,这让我情何以堪。天气放晴,情暖人间!一大箱茶,言语顿时没了力量。感谢吧内小兄弟送的茶!感谢感谢🙏!!!这一天的喜悦,洋溢在脸上藏不住了
感谢吧内茶友小妹妹送的盏碗 晚上酒局离公司很近,遂下午约了俩绿茶型选手喝个普洱,他们也不喜普洱,就喜欢那黄金芽啥的,黄金芽过年也喝完了,今年绿茶还没买,反正晚上一起喝酒的,随便泡点他们喝喝,我也懒的再翻箱子撬好茶了,一泡勐库戎氏春尖,哈哈哈。下午过来的时候有个快递,我在想最近没买茶,也不是文件纸袋发的,是一个小箱子,这是啥啊,打开一看是只盏。我瞬间明白过来了,一种喜悦又羞愧的情绪冉冉上升。更多的是一种感动,在吧内无意间与茶友相互交流了一下心得,没想到茶友如此客气,人间自有真情在啊!特发此贴以示感谢和留念。自从接触普洱以来,潜水普吧学习到很多东西。也结交了一些老道的茶友朋友,普洱之争从无停歇过。但我从始至终只根据自己的口条来评判,多试少买并不是一句空话,只是少了前奏,就是你对普洱已经有一定认知的前提下,比如茅台,别人都不认为它是一种好酒的情况下,你让他们多试少买,就完全是种空话,虽然接触普洱时间不长,但消费品是有共性的,你跳出普洱回头看普洱,没那么多玄乎,普洱就该有普洱的样子,无奈现在很多厂家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更多更年轻的消费者,提香,绿茶化,那我直接喝绿茶不香么?不甜么?这样下去以后普洱都失传了,这不是国人之痛?如此珍贵的精湛技艺,如今时代都在快消,各种产品更新换代之快,比如汽车,比如游戏等很多东西,很多有底蕴的东西也慢慢流失,这其实是消费者和厂家都应重视的地方,进步的同时,不能丢失特有的一些东西。茶叶年年有,如此大的量,搞些虚的不值当,匠者仁心!!!突然叨叨这么多,让大家见笑了。就当提前醉酒发个牢骚吧
天气阴冷来泡熟 今天降温很明显啊,上午出门缩手缩脚,空调可劲打啊。看着吧里好多人嗦熟茶,心里又开始痒痒。啊~~熟茶,你比生茶黑一点。啊~~熟茶,我真的是喝不懂你。 尤记得那年还在嗦绿茶,有天阴差阳错,茶叶店顺带送了十几个小沱沱,当时连普洱有熟普生普都不知道,统称普洱茶。有天泡了一沱,洗完茶打开壶盖,那浓郁的沉木香和参香扑鼻而来,但是茶叶粉碎,然汤质糯滑,香气入水。当时不知道,这味道如今只在梦里有,这老仓的老熟普,估计很难碰到了,那家茶叶店在前几年也倒闭了。 叨叨这么多,感谢吧里一位小妹妹,从她珍爱的2017大益柔侠饼上扣下几块茶我尝尝,啊,熟茶,洗茶两遍,好想洗三遍,一口嗦下去,嘿,还不错啊,有点米汤的糯感,有点甜,茶底居然没有海鲜味,尤记得大益的老熟茶,洗茶之后打开壶盖,满屋子的海鲜味啊。就叨这么多吧,外面貌似太阳出来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