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CCY 倾听CCY
关注数: 334 粉丝数: 81 发帖数: 8,252 关注贴吧数: 43
张学良贴身遗物回西安 部分物品由赵四小姐制作 爱穿大口袋 爱戴黑小帽   ——赵一荻侄孙女赵荔回忆张学良晚年生活   中新社记者 冽玮   10月8日晚,一叠普普通通的衣服被郑重地交到西安事变纪念馆馆长林道琦的手中,它们的主人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传奇人物张学良、赵一荻夫妇。来自美国夏威夷的赵荔女士是这些遗物的捐赠人,也是张学良夫人赵一荻的侄孙女。她从1993年张学良偕夫人定居夏威夷以后,就开始照顾老人日常生活以及对外联络工作,陪伴两位老人7年多,并为他们送终。   赵女士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略微有东北口音。她告诉中新社记者,这7件衣物都是两位老人晚年常穿之物,其中有赵一荻在夏威夷生活时最常穿的一件前开胸粉红色长袖毛衣、赵一荻为张学良先生亲手钩织的黑色小帽一顶、赵一荻夫人为张学良先生亲手钩织的黑色镂空小帽一顶、张学良生前在夏威夷时常穿的淡绿色香港产英国Viyella House牌羊毛衬衫一件、赵一荻夫人为张学良先生亲自设计、订做的米黄色三件式夏装套服长裤、坎肩、外衣。   她透露,张先生的衣服在市场上是买不到的,因为他喜欢穿口袋多的衣服,每件上衣都有4个特制的大口袋,可以随时搁置老人常用的眼镜、手帕、钱包什么的零碎。还有他的裤子不喜欢系皮带,需要重新设计裤腰,穿上棉绳。所以他的日常衣服都由夫人打理。   在张先生晚年公开露面的许多场合,他总戴着一顶黑色的瓜皮小帽,并以此形象深入人心。赵荔女士说,张先生晚年每天都戴着帽子,所戴的所有小帽都是赵一荻夫人亲手所钩织。有纯棉线钩织的,也有毛线的。脏了就洗,洗了再戴。因为年纪大了,夫人眼神不济,织一个帽子所花的时间越来越长。她曾对赵荔说,你也学一学钩织吧,如果哪一天我不在了,也好让先生继续有帽子戴。   言语及此,赵女士抚摸黑色棉线帽,睹物思人,泪光莹然。她表示这些衣物如果能开口讲话,它们一定可以告诉大家很多动人的故事。现在她能说的是张先生晚年很想念自己的父亲,常常跟她提及小时候生活在东北的许多趣事。从这些点滴回忆中,不难体会到张先生由辉煌壮烈归于淡泊的恬静心情。   2007年7月,赵女士第一次向西安事变纪念馆捐赠了两件张学良遗物:张学良夫妇到美国以后所买最早的一部轮椅以及张先生晚年用的“痒痒挠”。   她强调,这些遗物捐赠给西安事变纪念馆,比放在她身边更有价值。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前来参观,从张学良、赵一荻夫妇这些朴素无华的衣物中,领悟其对人情的豁达和对爱情的忠贞。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英文遗嘱:处理其在美国的财产 张学良的英文遗嘱、英语演讲胶片,赵一荻的亲笔信……昨天,张学良随从、飞行员、西安事变的亲历者海岚里昂的藏品再次现身嘉德春拍,张少帅的大批罕见私家藏品露面。 专家告诉《法制晚报》记者,张学良的遗嘱为首次亮相,对研究西安事变以及张学良生平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藏品数千件文件照片见证张家兴衰 前天,记者在嘉德拍卖行的预展现场看到这批“里昂所藏张学良私人物品”,这些物品连同1941年跟随里昂一起漂洋过海前往美国的四个大箱子一起回归。拍卖行将这些物品放在大厅内单独预展。 这些物品种类异常丰富,包括了中国航空公司照片、蒋介石照片、宋氏三姐妹照片、宋美龄亲笔英文信件、张学良家藏照片、机密文件以及淞沪会战照片、民国时期风景照片、里昂为斯诺修改的《西行漫记》西安事变章节修改稿等等。 其中数千件张学良家族照片、文件资料最引人关注。 记者在展出的照片和资料中可以找到皇姑屯事件事后调查照片、张学良在北京“抗日”纪录片、里昂在西安事变之夜的现场日记等。此外,张学良被关押在浙江奉化时候的现场照片、赵一荻给张学良的私密信件也在其中。 解密被扣押后少帅立下遗嘱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扣押在浙江奉化,里昂成为张家的密使,也成为赵一荻及张学良幼子的保镖,一大批张学良私人物品被里昂保留,其中包括一张张学良1937年的英文遗嘱。 遗嘱为英文打印版,共计3页,保存非常完好。遗嘱写着:本人张学良、于凤至、赵鸾翔(即赵一荻),愿意制定、发布并声明以下法律条文作为我的最后遗嘱,用以处理本人在美国的财产,包括纽约的有价证券和现金。本人愿意按照纽约州的法律,依照此文件中指定的内容处置以上财产。 遗嘱称将按照比例分配财产,并指定纽约两名律师作为遗嘱执行人,处理张学良在纽约银行的有价证券和现款。但是记者发现,遗嘱最终未手写签名。 拍卖行研究专家介绍,1936年底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曾于陪同蒋介石回南京的途中,临时手书了遗嘱。此件当为1937年张学良被判刑羁押之后委托授权草拟的一份非常正式的遗嘱,只等最终签字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