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红尘 王子红尘
关注数: 600 粉丝数: 452 发帖数: 20,527 关注贴吧数: 80
【诗画名胜】王子游山东——成武伯乐墓 成武伯乐墓 伯乐识良马, 贤王纳俊雄。 英才怀际遇, 落木盼春风。伯乐(约公元前680年-前610年),原名孙阳,春秋中期郜国(今山东省成武县)人。在秦国富国强兵中,作为相马立下汗马功劳,得到秦穆公信赖,被封为“伯乐将军”。伯乐后来将毕生经验总结写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 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军事的需要,马的作用已十分凸显。当时人们已将马分为六类,即种马(繁殖用)、戎马(军用)、齐马(仪仗用)、道马(驿用)、田马(狩猎用)、驽马(杂役用),养马、相马遂成为一门重要学问。孙阳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选择了相马作为自己终生不渝的事业。孙阳从事相马这一职业时,还没有相马学的经验著作可资借鉴,只能靠比较摸索、深思探究去发现规律。孙阳学习相马非常勤奋,《吕氏春秋·精通》说:“孙阳学相马,所见无非马者,诚乎马也。” 少有大志的孙阳,认识到在地面狭小的郜国难以有所作为,就离开了故土。历经诸国,最后西出潼关,到达秦国,成为秦穆公之臣。当时秦国经济发展以畜牧业为主,多养马。特别是为了对抗北方牧人剽悍的骑士,秦人组建了自己的骑兵,故对养育马匹、选择良马非常重视。 孙阳在秦国富国强兵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以其卓著成绩得到秦穆公信赖,被秦穆公封为“伯乐将军”,随后以监军少宰之职随军征战南北。伯乐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在做好相马、荐马工作外,还为秦国举荐了九方皋这样的能人贤士,传为历史佳话。 伯乐经过多年的实践、长期的潜心研究,取得丰富的相马经验后,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整理。他搜求资料,反复推敲,终于写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书中有图有文,图文并茂。《伯乐相马经》长期被相马者奉为经典,在隋唐时代影响较大。后虽失传,但蛛丝马迹在诸多有关文献中仍隐隐可见:《新唐书·艺文志》载有《伯乐相马经》一卷;唐中叶张鷟写的《朝野佥载》、明人张鼎思著《琅琊代醉编·伯乐子》和杨升庵著《艺林伐山》中均有大致相同的记载。 伯乐在相马事业上孜孜探索,在研究医治马病方面也不懈追求,成为春秋时期著名的畜牧兽医。有《伯乐针经》、《伯乐疗马经》、《疗马方》、《伯乐治马杂病经》等传世。在后世兽医学术的发展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伯乐去世后,葬于故里。墓地就在今成武县伯乐集镇驻地伯乐村前。20世纪50年代犹存明嘉靖重修孙阳伯乐墓,虽饱经风雨和磨难,今墓址仍存。20世纪70年代,曾于伯乐墓前挖掘出伯乐残碑,上有篆书“孙阳”。
【诗画名胜】王子游山东——定陶范蠡( 商界鼻祖) 商界鼻祖——定陶范蠡 助越伐吴立大功, 退而携带美人归。 纵横商界成鼻祖, 笑傲人间走一回。范蠡 字少伯,生于楚国宛(今河南省南阳)地,在定陶经商致富,号陶朱公,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商业家。他出身寒微,却胸怀大志,有文韬武略,辅佐越王勾践20多年,为越国的复兴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公元前494年,吴越战争中越国失败,越国俯首称臣,送美女西施于吴王,并以宝器贿赂太宰伯嚭,吴国方才罢兵。范蠡作为人质赴吴国,二年后回越国,劝勾践卧薪尝胆,艰苦奋斗。12年后越国变强,越出兵伐吴,吴败,吴太子被杀。公元前476年,越国再次攻打吴国,困吴王夫差于姑苏山上,范蠡亲自击鼓,进兵,大败吴国,夫差自杀。范蠡被封为上将军,功成名就。但他没有骄傲居功,而是深谋远虑,认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与越王可以共患难,不可共安乐。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美女西施 乘舟浮海以行,终不返也。至齐,变姓名曰鸱夷子皮,耕种经商,致富于湖畔,时日不长,就置产万余。齐王闻其贤,聘为上卿,又获利千万,末几弃官,散其财以给乡党,怀重宝另找谋生之地,最后于公元前473年转辗来到定陶。当时的定陶,是中原地区最繁荣的经济都会,一度享有“天下之中”的盛誉,致 使范蠡留恋不舍,在陶作起了商人。他精通行情时务,又善于用人,因而生意兴隆。《史记》载:“范蠡以陶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遂而不责于人,故善治产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间,三致千金”。当时的商人都很钦佩他,言富者,皆称陶朱公。范蠡经商之余,还和农民一起开荒种田,饲养五牝,相传我国最早的养鱼专著《陶朱公养鱼经》为范蠡所撰,这部名著的问世对战国以后的养鱼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原书已佚,但《齐要民术》中所叙述的养鱼方法,均引自《陶朱公养鱼经》。 宋朝著名诗人吕本中在《过定陶范蠡庙》中写到:“悠悠千载五湖心,古庙无人锁绿荫。为问功成肥遁后,不知何术累千金?”诗中范蠡庙即陶朱公亭,位于定陶县城西南十里。千百年来,“商业鼻祖”陶朱公范蠡一直受到当地百姓崇祀,拜谒者也大都是奔着他的“致富术”而来。 范蠡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他在越称范蠡,在齐称鸱夷子皮,在陶称朱公,一生有过三次大的迁徙,实现人生命运的三次重大转折,完成了从布衣到越国重臣再到巨商的人生巨变。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赞他:“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古陶(定陶县境内)是范蠡三迁的归宿地,是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的商业大都会,特殊的经营环境成就了陶朱公经商事业,十九年间三致千金,“资累巨万”,富甲天下,“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 范蠡是一位既有理论建树又有实践经验的商业大家,一位罕见的商业全才。他所创立的商业理论被称作“陶朱术”、“陶公商学”,“陶朱公”的名字成为成功和财富的象征,“陶朱事业”则成为中国商业经营的代名词。他提出的许多著名商理,如“旱则资舟,水则资车”,“贱取如珠玉,贵出如粪土”等等,是高度理性智慧的结晶。集中体现陶朱公经商思想及实践经验的《陶朱公商训》,至今仍被当地商家视为经商宝典。由于他在中国传统商业文化中的巨大影响,后世商人很少称谓他的本名范蠡,而通常尊称他“陶朱公”
【诗画名胜】王子游山东——微山湖 微山湖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想起这首经典歌曲,欣赏着这难得美景,就不浪费精力作诗了吧?。。。。也罢,就以微山湖特产胡乱作诗一首吧————) 霸王别姬惹心伤, 四孔鲤鱼不忍尝 。 藕断丝连未必好, 松花蛋里做文章。微山湖是中国著名的六大淡水湖泊之一,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 风光秀丽,自然洒脱,山、岛、林、湖,渔船、芦苇荡、荷花池,还有醉人的落日夕阳、炊烟袅袅,和谐统一,构成了微山湖独特的美丽画面,是天然的大公园。这些风物中,尤以有“花中仙子”之称的荷花最为耀眼,其美丽的身姿,和出淤泥而不染的性格,又全身都是宝,人们甚是喜爱。其洋洋洒洒地铺到湖面上,有的多达几拾万亩,蔚为壮观,所以又有人把这里叫作—中国荷都。 微山湖是著名的现代革命斗争纪念地。抗日战争时期,以微山湖为根据地的“微湖大队”、“运河支队”、“铁道游击队”等革命武装,出没在千顷芦苇荡里,活跃于津浦铁路线上,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刘知侠的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即取材于此。一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使微山湖名扬中外。 位于山东省微山县的微山湖亦名南四湖,由微山、昭阳、独山、南阳四个彼此相连的湖泊组成,南北全长120公里,宽4.5公里至24.5公里,周长306公里、总面积为1266平方公里,可控蓄水量为17.3亿立方米,最大库容量47.31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5米,汛期最深为3米。流域面积31700平方公里,京杭大运河纵贯全湖南北。湖区内有微山岛风景区和南阳古镇风景区。微山岛是微山湖中最大的岛屿,面积约9平方公里。岛上有“三贤墓”:微子墓、目夷墓、张良墓等文化遗迹。抗日战争时期,以微山湖为根据地的 “微湖大队 ”、“运河支队 ”、“铁道游击队”等革命武装 ,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一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响大江南北。
【诗画名胜】王子游山东——黄河 黄河 飞龙出雪域, 咆哮入东洋。 血口吞倭寇, 神威慑四方。黄河,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我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长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便是雄鸡心脏的动脉。大约5464千米,黄河流程约5500千米,流域面积达到79.5万平方千米,上千条支流与溪川犹如无数毛细血管,源源不断地为祖国大地输送着活力与生机。 由于泥沙淤积,全长5464公里的黄河的大部分河段里,河床都高于流域内的城市、农田 ,全靠大堤约束,它因而被称为“悬河”。 【民间故事】 龙门位于壶口瀑布南面约65公里处,在晋陕峡谷的最南端。龙门之南,就是开阔平坦的关中平原。黄河之水从狭窄的龙门口突然进入宽阔的河床之中,河性发生很大变化。龙门的形成,是其东面的龙门山和西面的梁山各伸出山脊,相互靠拢,形成一个只有100米宽的狭窄的口门,好像巨钳,束缚着河水,形成湍急的水流。每当洪水季节,由于峡口中的水位壅高,而出了峡谷后,河谷突然变宽,水位则骤然下降,于是在龙门形成明显的水位差,故有“龙门三跌水”之说。沿袭相传的“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就是指跳跃此处的跌水。该故事说的是小鲤鱼不畏险阻,纷纷跳跃这道通向成龙道路上的门关,能跃过去者,便能成龙。只有那些百折不挠的小鲤鱼,最终才能成龙。这个故事千百年来也激励着炎黄子孙顽强拼搏,奋斗不息。 【名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俗语】 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 跳进黄河洗不清。 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九曲黄河十八弯,一碗河水半碗沙。   
【诗画名胜】王子游山东——曲阜孔庙 曲阜孔庙 游遍列国志未酬, 为人师表美德留。 和谐社会仁与礼。 孔子思想照千秋。孔庙位于曲阜市城区内,这里是历代祭祀孔子的地方。此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去世后第二年, 鲁哀公便将其生前居室改建为庙, “岁时奉祀”。其后代那些帝王,一个接一个,又不断的对其进行重修、扩建,在明、清两代便形成了如今的规模,并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齐称为我国“三大古建筑群”。 游人进入孔庙之后,在开阔眼界的同时,灵魂似乎又受到了一种无形的约束。孔庙建筑群仿皇宫之制,前后共有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以南北中轴线贯穿,南北长1120米,东西宽140多米,总面积327.5亩。共有殿、堂、庑、阁、亭、祠、楼等466间,碑刻2000多块,门坊54座,整个建筑布局严谨、奇丽壮观。 在这一座庞大的古代建筑群里,前为仰圣门和金声玉振坊,庙门棣星门后,主要建筑依次为太和元气坊、圣时门、壁水桥、弦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奎文阁、十三碑亭。此后再分为三路推进:中路为大成门、杏坛、大成殿、东西庑、寝殿、圣迹殿;东路进承圣门后为孔子故宅,有诗礼堂、礼器库、鲁壁、故宅井、崇圣祠、家庙等;西路进启圣门后有圣王殿、启圣王寝殿、金丝堂、乐器库等。 孔庙能有如此规模与气魄,还与清代皇帝雍正有关。他在国力不济的条件下,亲自指授督修孔庙,前后费时六年,耗银15.7万余两,使孔庙焕然一新,形成了目前的宏伟规模。孔子生前屡遭冷落,在周游列国时常惶惶不可终日,身后却享受至了如此殊荣,这恐怕圣人生前是没有预料到的。正如唐明皇诗云:“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王子游菏泽(诗配图) 巨野蚩尤墓 古来仁爱统天下, 好战之心埋祸根。 胜者为王败者寇, 蚩尤之墓警今人。传说古代最有名的一场战争,要首推炎、黄二帝和蚩尤的大战。那场战争真是杀的昏天黑地、日月无光!后代历史学家就称这场大战为「涿鹿之战」。也因为这场战争,确立了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的地位。蚩尤本是炎帝的大臣,他为了独霸天下、联合苗氏,把炎帝从南方赶到了涿鹿,还自称南方大帝,是个很有野心的人。大战当时,只见蚩尤一夫当关、站在云间,手持长剑,指挥着如黄蜂般的部队冲向炎帝的阵营,炎帝一面抵抗,一面在箭雨中带部下仓皇的撤离战场,当炎帝的军队和黄帝会合之后,炎帝便向黄帝报告作战的情形:蚩尤不但侵犯我们的国土,还向涿鹿进军,犯我疆界。于是黄帝下令重整队伍,两军又和蚩尤的军队展开大战,大伙心想,只要携手并肩、齐心协力,一定可以打败蚩尤。不料蚩尤祭起了妖法,瞬间天地间扬起一片浓雾,伸手不见五指,顿时军阵大乱,炎黄大军节节败退!一时之间,沙场上风声鹤唳,两军人马拼命冲杀,但最后炎黄大军终于无法承受蚩尤敌军的攻击,而从浓雾中仓皇撤退。黄帝为了不让天下百姓受苦,几次派人与蚩尤和谈,但是骁勇擅战的蚩尤仍一意孤行,双方并没有达成共识。于是黄帝决定奋力一搏,找了炎帝、九天玄女彻夜思量作战对策。在被蚩尤围攻情况危急时,炎黄军中,有一个叫风后的人,她利用占卜的方式得知要借助大自然的力量,才有办法打败蚩尤,风后利用磁铁靠地球南北极磁场的原理,发明了指南车。由于指南针的指针永远都指在南北固定的方向,于是他们利用指南车在雾中确定了方向,得以逃离战场到达南山,而蚩尤的部队追赶到南山,用水攻击炎黄军,在千钧一发之际,幸好旱神女魃实时赶到,救了炎黄部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而在水攻之后,炎黄军重新整理了队伍,又由九天玄女传授了一字长蛇阵,就在蚩尤进攻时,长蛇阵头尾相接,蚩尤的士兵便被团团包围,行军布阵之后,他们还利用了指南车辨识方位,于是大家便跟随指南车指示的方向进攻,此时炎黄军把魃的皮和雷神的骨头做的战鼓,击出轰雷般的巨响,也使得士气大振,战力倍增,士兵们个个变得更为英勇,而奋勇杀敌。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最后终于将蚩尤击败于涿鹿战场,而被俘的蚩尤不肯投降,黄帝便下令将他斩首,蚩尤的血染了的大地则变成一片枫林,而炎黄部落最后团结一致,统一了整个中原。
首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