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yingsnow f1yingsnow
关注数: 2 粉丝数: 45 发帖数: 2,381 关注贴吧数: 19
原来用我们交的税养的专家是银行业的看门狗 人民网财经研究院副院长:余额宝的寄生属性很难摆脱 2014年03月12日 13:13 来源:中国网作者:邹卫国 原标题:为什么说余额宝是“寄生虫” 邹卫国 无论如何辩解,余额宝的寄生属性很难摆脱。 从资金循环看,余额宝从民众集合资金,然后大部分通过存款,重新存入银行体系,银行运用这些资金,获得收益,并回馈给资金提供者。 根据天弘基金披露的基金资产组合情况,其固定收益投资占6.70%,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占0.83%,92.21%的资金为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 所以,余额宝只是在储户和银行之间,增加了一个中间环节。即“ 用户-余额宝-银行-融资方”。余额宝没有创造新循环,他只是旧有金融循环的一个部分。他披着直接融资的皮,却仍然属于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的一个部分。 如果余额宝的资产管理能力足够,他应该展示这样的图景:“ 用户-余额宝-企业”。即应该将其投资组合更多的买入债券等直接投资工具。 余额宝的投资组合,充分揭示了其寄生本质:其自身资产管理能力存在重大缺失,不得不成为依赖于银行体系的坐食者。 以余额宝为管道的资金配置体系中,一旦用户加入这个循环,就承担了所有的资金风险。余额宝是非保本的产品,如果出现亏损,用户全部予以承担,而余额宝只要完成资金集中,就获得了超额利益,几乎不承担任何风险。余额宝的中间费用共0.63%。目前余额宝从银行体系获取的收益不到6%,以此计算,余额宝方面分食了整体收益的10%以上。若收益滑落,则余额宝方面的收益分配比例会更高。 反寄生论者说,余额宝发挥鲶鱼效应倒逼银行利率市场化,使老百姓得到了本来就应该得到的东西。 真 是这样吗? 在银行的间接融资体系中增加了一个环节,是否就改变了什么了,在这个新的循环中,余额宝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系统问题中,如果只考虑问题的一个环节,是无法得到正确答案的。比如说,人人都想成为人群的中心,这个希望就算上帝也无法满足。就像在一个金融系统中,人人都希望自己超越市场一样,这是无法达到的。 在上述余额宝的资金循环体系中,系统的收益,最终取决于融资方所能够给出的利息的总量。用户、余额宝方面、银行的收益之和,等于融资方的总付出。 在这个方程式中,无论如何分配,余额宝的收益是增加了的。 这个收益的增加来自何处? 从资金循环看,余额宝最大的贡献就是集纳了资金,形成了规模优势,获得了更高的竞价地位。银行需要支付更多,要么自我消化,要么就向下游转嫁。 银行资金融出的各个项目中,按揭贷款是属于收益相对较低的,从目前的信息看,这个板块是银行率先展开调整的地方。最近已经有很多报道说,银行大幅提高了按揭贷款利率,直接造成购房者利息支出增加15-20个百分点。按照2013年的水平,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9万亿元,同比增长21%。 按揭贷款的个人并非富人,与余额宝的用户是重叠的。相当于购房者(很多可能就是余额宝的用户)多支付了15%以上的利息,这个支出,实际上又是余额宝用户收益的重要来源之一。 对于个体或局部而言非常正确的事情,却可能在宏观系统层次上发生与预期相反的后果。嵌入到间接融资体系中的余额宝,就是这样的一种游戏。看上去余额宝的用户获得了更多的收入,实际上,这个收入以及余额宝们的收益中的一大部分,都是他们自己支付的。(作者为人民网财经研究院副院长)
对于这个案子,你们有什么看法? 南昌一男子网上接收了一个压缩包 余额宝中的5000元被盗  中国江西网讯 王志刚、记者朱力纲、实习生倪可报道:网络诈骗如今真是花样翻新,智能化的手法更加“高大上”。2月13日,记者从南昌市董家窑派出所获悉,家住青山路的张先生在上网购物时,接收了卖家提供的一个压缩包,随后余额宝中的5000元竟然被盗走。原来,张先生接的是骗子给的一种木马病毒。   张先生今年28岁,近日他听说把钱存入余额宝可获得一定的利息,喜爱网购的他便往自己的余额宝内存入了5000元钱。然而2月10日,他接到余额宝客服的电话,与他核对账户上一笔5000元的资金流动是否是他本人的操作,当时吓了一跳,连忙打开电脑查询,结果发现存进去的钱全都不见了。由于这笔钱并不是自己花的,张先生立即拨打了110报警。   “我没有任何异常操作,存在余额宝里面的钱却不见了!”张先生很苦恼。经过民警的开导,张先生想起了两天前发生的一件事。2月9日,他在家中逛淘宝,并用聊天工具阿里旺旺和一个商家聊天。对方发给他一个约300KB的文件压缩包,说是商品详情。张先生没有怀疑便下载了这个压缩包,并当即解压。由于没有任何异样,他并未过多在意。民警在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即对张先生的电脑进行了检查,果然,病毒就隐藏在这个压缩包内,不法分子利用木马程序盗走了张先生余额宝的支付密码,并偷偷转走了5000元。   办案民警罗明说,从春节前夕至今,他们已接到多起类似的报案。提醒市民在使用聊天工具时,不要轻易点击陌生人发送的链接或接收文件,以防受骗。
银行真是躺着挣钱啊! 不想看全文的,请直接看最后一段: 王军:余额宝不是吸血鬼 为储户挣得更多利益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   在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规模爆发式增长之时,股份银行、国有大行也越来越不淡定,纷纷提高中长期定存利率上浮,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似乎正在这场互联网金融浪潮中加快推进了,这显然也契合了我国金融改革的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大方向。   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崛起势必倒逼银行业搞金融创新,它正在逐渐形成一种鲶鱼效应,不断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提高银行管理水平以及风险控制,资产运用的水平,全面增强市场竞争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就认为,互联网金融产品客观反映了当前金融市场存款的压力,这一趋势的延续,尽管表面上看短时间内推高商业银行等传统存款金融机构筹资成本,但随着利率市场化深入推进和长期化,会找到均衡的水平,利率市场化是难挡的大趋势,余额宝等新兴互联网金融产品是有益的促进元素。在他看来,将小型的微型的储户资金归集到一起,会以一种更强大的对话的力量与存款金融机构博弈,余额宝不仅不是“吸血鬼”,而且为储户挣得更多的利益,也是应得的利益。   存款时代我们一直采取抑制措施,低价的措施,源源不断供给大银行较低的成本,随着利率市场的推进,低成本筹资时代一去不复返。   正如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近期的一番感言。“在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中,几乎所有商品和服务都完成了市场定价,目前只有资金的价格还在管制中。所以,落实三中全会的决定就是要实现利率的市场化和汇率的自由化。”   曾几何时,货币基金与银行的理财产品相比显得如此的小众,收益率偏低令货币基金一直没能获得股票型基金相同的地位和话语权。去年6月份随着余额宝横空出世,恰逢难得的市场资金利率高企,7天年化收益率一度逼近7%,小微投资者蜂拥而入,人们惊呼,“现金本可以这样值钱”。   但对于长期处于利率保护的老牌存款金融机构而言,事关生死,备受煎熬。不难理解,存贷利差一直是中国商业银行主要的利润来源。欧美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银行总收入的25%以上,部分大银行甚至超过了50%,并呈继续上升趋势。譬如德国商业银行60%以上的收入来自于中间业务;巴克莱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73%;美国大型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多在50%以上,甚至高达80%。而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占比仅20%左右。(张 惠)
刚看见一个标准的黑文章,大家来批判一下 余额宝是吸血鬼 (文 钮文新) 我们应当鼓励怎样的金融创新?反对怎样的金融创新?有没有标准?就中国目前的情况看,没有。于是,金融自我循环的“华尔街创新方式”被不断发扬光大,这是中国金融业最大的风险。 金融创新的标准是什么?也许有很多,但我认为,核心应当是提高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效率,降低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成本。金融离开了服务实体经济这个本,而形成“你吃我、我吃你的零和自循环”,这是我们必须坚决反对的方式。所以,我之所以认为“余额宝是吸血鬼”,原因就在于“余额宝”是金融“零和自循环”的典型产物。 余额宝的出现,首先是中国央行所营造的“钱荒”环境,它为货币投机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余额宝不过是一种货币投机方式,它以最大的吸纳力和粘着力,从事着前无古人的、最大规模的货币投机。这不是无稽之谈。我们看一下余额宝的运行过程就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 首先,余额宝给出了折年5.4%的收益预期,然后又给出一种“赢利回报方式”,以一周为周期对余额宝储户实施“收益滚存本金”的付息收益。两者相加,年度实际付息收益率可能高达6%以上。 其次,余额宝积聚的大量资金的用途是什么?它是通过天弘基金管理公司发行的货币市场基金与其它金融机构进行短期、超短期的货币交易。 结果是什么?一方面,银行低成本存款大量逃逸,进入了余额宝体系,据报道称,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余额宝聚集资金量已经超过2000亿元;另一方面,银行流动性被央行和余额宝双向挤压,从而大幅推高货币市场利率,而余额宝的经营端——天弘货币基金则以大额短期理财产品购买者或直接资金拆出者的身份,从事着地地道道的货币投机。 于是,余额宝构成了这样的一个循环:前端以高息方式吸引大量资金从银行流出,逼迫银行存款或理财产品利率大幅上升,然后再把这些从银行流出的钱,以更高的价格(利率)存到银行。这不是“吸血鬼”吗?这就好比一个人的“富氧之血”被抽出来,萃取了营养之后再输回去。 很遗憾,我们中国的金融监管者居然不会判断此类行为是否正确。因为,在它们的心目中根本没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但如果我们碰到这样的事情,我们会不会判断对错?假设一个极有能力的人,他可以迅速把粮食供应系统当中的粮食大量囤积,从而通过粮食供应紧张推高粮价,然后再把所囤之粮高价卖还给粮食系统,那这样的行为算不算犯罪?我看这没什么疑问。 有人一定会分辨说,囤粮是伤害公众利益的行为,所以是犯罪。但余额宝为公众提供了更高的收益,所以就不是犯罪。不错,这恰恰是问题的关键。我认为,仅仅看到余额宝为公众带来一点利息收益,这也太浅见了。而政府和金融监管当局更应当看到的是:余额宝正在严重干扰货币市场秩序,破坏货币市场利率体系,干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最不能容忍的是:余额宝大大提升了中国实业企业的融资成本,威胁着商业银行的运营安全。 从目前情况看,商业银行的存款成本正在大幅攀升,有些银行的存款成本已经高达7%以上。这样的攀升最终都要实体经济买单,而这一趋势,必然严重弱化实体经济的健康,最终必将严重威胁企业员工的饭碗。难道这不是更大的公众利益吗? 我认为,余额宝是吸血鬼。它仅仅是以短期、甚至超短期的小恩小惠为诱饵绑架了公众,而最终使公众的饭碗——这一长远利益、根本利益付出极大的代价。这才是问题的实质。希望监管者认清这个问题。
[转]银行抢钱救急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infzm.com%2Fcontent%2F92315&urlrefer=1fb66ab70c95e3ca3bdd8895b7726b65流动性危机正沿着“企业—小银行—理财产品—大银行”的链条传播。一旦银行间互相借钱的业务大规模收缩,房地产项目或地方融资平台就可能断粮,借新还旧的游戏也玩不转了。 2013年6月25日,距离6月底理财产品集中到期不到一周。 27岁的理财业务交易员邓夏长舒一口气,新资金的募集完毕,保证了大量6月底到期的理财产品得以如约兑付,这一天,她可以不再加班,黑色六月终于算是过去了。 邓夏供职于一家上市城商行总行,她还有两名同事,三人一起管理着从老百姓那里募集来的几百亿理财资金。 进入2013年6月,资金空前紧张,直至最后一周,理财产品到期数量多达1431只,较前三周增加了八成。根据评级机构惠誉国际测算,2013年6月最后10天到期理财产品高达1.5万亿元。市场担心,如果银行间的“钱荒”导致到期的理财产品无法兑付,这无异于一场规模更大的金融危机正在酝酿。 于是,从2013年6月中旬起,银行集体重复着同一个动作,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抢钱”,频繁发售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是方法之一。 紧急关口,借钱成本自然水涨船高,到最后一周,过半数以上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达到5%-8%的水平,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民生银行私人银行部发行了一款300万以上、期限一个月、年化收益率9.9%的理财产品,民生银行甚至开始借助第三方理财机构恒天财富的渠道发售。 出乎邓夏意料的是,国有大行也加入“抢钱”大军,6月的第三个星期,国有大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竟然高过了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其中,一个月的预期收益率达到5.06%,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同期预期收益率为4.76%和4.65%。 原因在于,6月20日是财政存款上缴日,大型国企开户行一般都在大行,这个时候大行的走款厉害,更缺头寸,于是拼命从市场上抢钱,增加现金流入。 对于这种情况,申银万国银行业分析师倪军说:“一边是缺头寸,一边是理财到期,两边资金一夹紧,银行只能高价发新品。” 不过,“瘦了银行,肥了民众”。个人投资者头回感到,手上的钱更值钱了,而原来银行间的那点事,也离自己如此之近。同业存放火爆 50%的理财资金投向了同业存放。 不过,兑付完眼前的这一波,邓夏却陷入了新的担忧,这些高价募来的资金,投向哪里,才能保证银行不吃亏? 自从银监会出了严苛的对理财资金管理8号文,原来可以投高收益的非标资产,如今,这个渠道玩不转了。 “钱荒”却让邓夏看到了新的套利机会,从2013年6月份开始,她早已记不清,接过多少来自股份制银行分行的电话,这些电话只为一个目的,就是借钱。 当时,银行间市场的交易员们发了疯似的借钱。6月20日,在银行们解决短期头寸问题的银行间市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飙升至13.44%,创下自2006年运行以来的历史纪录。如果再从银行间市场大量借钱,势必要亏得更多,还很难借得到。 现在的办法是从商业银行的理财部门借钱,这比从银行间市场借更为灵活。在银行间进行同业拆借需要具备一定条件,需要法人资格,而且中资商业银行的拆入、拆出限额均不得超过该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的8%,相比之下,从理财部门借钱就没有这些限制,这属于同业存放,而且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一般不会比银行间拆借的利率高。 “以前,把理财资金借给其他银行三个月的利息约在3%-4%。同业存放业务属于线下交易,需要在存放行开立同业存放账户。大家都不缺钱的时候,理财资金想做同业存放,其他银行都懒得帮你网下开户。”邓夏说,“但到了6月中旬,各家银行都求着你把钱放给他们,三个月的同业存放利率直接飙升到8%。” 于是,银行募集来的理财资金,有了更赚钱的去处,就是投资于同业存放。同业存放恰恰属于标准化资产,不受非标资产上限额度的制约。 “银行会发一个月到期,年收益率5%的理财产品,将理财资金以8%的年利率借给其他银行两个月。如果第二个月,新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更低,银行的套利空间就更大了。”打着这样的如意算盘,邓夏所在的银行将新发行50%的理财资金投向了同业存放。 邓夏并不关心借钱的银行如何使用这笔钱,只要到期能收回就万事大吉。 香港的经济分析公司美奇金投资咨询公司(J Capital Research)调研总监杨思安认为,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将所融资金投资到银行间市场贷款,借给其他银行,充足市场流动性。但这也意味着理财产品已经成为了金融系统蔓延危机的途径。7月“紧平衡” 如此下去,流动性危机便沿着“企业—小银行—理财产品—大银行”的链条传播。 相比2012年,邓夏的工作难度增加了许多。当时,她管理的理财资金较大程度上是为贷款受限的房地产企业和地方融资平台放款。 当时,这样的好处很多,可以释放原本有限的贷款额度,坐享至少4个点的息差——不保本的理财资金,以及绕道信托、券商的“贷款”,都不计入银行资产负债表,不受“存贷比”的监管,不占用银行资本金,更是避开了日益严苛的“巴塞尔协议”的监管。 最早的做法是:待融资的企业先与信托公司合作设立一个单一信托计划,再找一家企业“过桥”,投资该信托计划,待融资的企业从“过桥”企业处拿到了融资。“过桥”企业再将该信托受益权转让给银行的理财计划。本质上是银行理财资金间接给企业融资。 2013年3月底,银监会颁布“8号文”规定银行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的上限,信贷资产、信托资产都属于非标资产范畴。在银行理财产品的投向被堵住之后,银行便开始通过同业资金大量做非标业务。 利用同业资金替代理财资金规避监管。但操作模式,与上述方式极为类似,只不过把过桥的企业,变为过桥银行。 过桥银行先使用理财产品资金受让信托受益权,然后另一家银行以自营资金受让过桥银行手中的信托受益权,计入同业资产名下,例如“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收款项类投资”等名目之下。本质上是另一家银行用自营资金给企业融资。 一位股份制银行的理财业务交易员透露:进入理财资产池和买入返售池的基本上都是银行贷款,要过银行的待审会。而真正管理理财资金的人,并没有太多自主权。 一般来说,国有大行资金相对充裕,在同业市场中充当资金的净出借方,中小型银行是同业市场中的净借入方,股份制银行面向两方灵活拆借。 国有大行可以通过自营存款支持同业资产的增长,但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却要依靠举债扩张同业资产。大量银行存款正是通过理财产品形式分流至同业存款,进而推动同业资产及其他表外业务发展。 这种同业和理财相互拆借,又互为兑付的游戏,表面上看风险不大。但是一旦某些银行贷给企业或者政府的贷款出现问题,现金流紧张不能偿还银行间贷款,那么偿付以此为标的的理财产品也便出现了困难,发行理财产品的大银行也要承担损失。 杨思安认为如此下去,流动性危机便沿着“企业—小银行—理财产品—大银行”的链条传播。此次流动性紧张实际上恰好是对这类理财产品的预警。 近年来,以兴业银行、民生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银行曾因同业业务赚得盆满钵满。以兴业银行为例,其同业利息收入占公司全部利息收入的38%,已经接近贷款对利息收入的贡献。 一旦同业存款资金成本上升,举债扩张的模式能否为继? 同业资产与负债存在期限上的错配,用短期借来的资金支撑长期资产。一方面,借钱的成本在增加,另一方面资产端的收益率短时间却没法提高。这势必会压缩同业业务的利润,同业规模的增速也会就此慢下来。 7月的第一周,银行间市场利率持续回落,流动性最紧张的时刻已经过去,但依旧难言宽松。据平安证券预测,2013年下半年隔夜利率大部分时间应该低于基准利率,或者在基准利率附近。仍高于2013年1-5月份加权平均隔夜拆借利率2.44%。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多位银行人士均认为,未来资金面会维持“紧平衡”的状态。 6月25日和26日,同业业务较为激进的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相继召开投资者交流会,以安抚市场情绪。 兴业银行的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李健表示:“市场利率的提升,对兴业银行原来的资产和负债业务产生一定影响,目前重定价部分的同业负债平均利率会上升100多个基点,6、7月份各有1700多亿元的同业资产到期,资产的重定价很快可以调整。对其中低收益的同业资产业务,到期就退出不做。” 与此同时,同业资金投资非标资产的监管政策如同未落地的靴子一直牵动着市场的神经。 如果银监会针对同业资金通过信托受益权等方式变向投放信贷的行为参照贷款进行监管,对于类信贷的同业资产就需要补提资本金和拨备,则会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拨备,乃至利润。 一旦银行大规模收缩同业业务,原本依靠同业渠道获得融资的房地产项目或者地方融资平台就可能断粮,借新还旧的游戏也玩不转了。流动性管理难题 7月9日,央行甚至叫停了银行间债市的线下交易。这对于理财账户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 2013年7月2日,Shibor全线回落,隔夜Shibor继续下跌67个基点至3.786%,货币市场正向“钱荒”潮来临前的利率水平回归。 不过,6月刚过去的流动性大测试仅是打击监管套利、过度杠杆化的开始。 对于银行来说,未来,留多少钱应对一直是他们的功课。 留少了,不够存款人取钱,那就会陷入兑付危机,留多了,放款的钱就少了,盈利的压力就增长,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银行的流动性管理难题,在市场的千变万化中,他们始终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2013年6月,银行资金异常紧张之际,新发行的理财产品普遍延长了募集期,将募集期留到季度末,相当于锁定个人存款。这样既可以用于月底理财产品到期兑付,也可以当做银行的头寸使用。 倪军说:“在季末,各家银行都是竞争存款,就会显得这种竞争很无力。你吸别人,别人也吸你,吸来吸去,发现波动很大,超储和备付的要求更高,进一步推高超储的机构性失衡。有钱的也不会放,没钱的就更缺钱。” 存款在各家银行之间走动,不会增加总的银行间流动性供给,却会影响到单家银行的头寸波动。因此,每到月末或季末的时点,货币市场的利率都会出现短期跳升,也侧面反映出资金面不规则流动对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的不利影响。 银行偏爱发售短期的理财产品,特别是今年6月份,期限在1到3个月的新发理财产品占比超过60%,收益率长短倒挂的现象更为明显。这是因为,银行预计流动性的压力未必会持续很久,发行太长期限的理财产品只能增加银行的负债。 截至2013年上半年,理财产品余额8.2万亿,占存款余额的8%,同比增长近24%。 理财产品的规模越大,流动性管理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加。而监管政策的持续收紧,进一步推高了流动性管理的门槛。 今年5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公告,禁止银行表外理财和自营部门的内部关联交易。意在隔绝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与自营业务间的风险传递,隔绝银行理财业务运作中产生的表外风险向银行自营资产转移。 银行理财账户属于丙类账户,不能线上交易,只能通过结算代理人来交易。而银行的自营账户就是最便利的代理人。 银行理财账户和自营之间的交易分两种,一种是质押式回购,即为融资;一种是真实的买卖 。在新旧理财产品交替之际会产生大量的流动性需求,以往的做法是由银行理财账户和内部自营账户进行债券买卖和回购交易。银行理财账户和自营之间不能直接交易,相当于理财账户从自营的两条融资渠道都堵死了。 一位城商行的理财业务交易员说:“现在做债券交易会非常麻烦,要先找一家银行跟我们签线下协议,通过这家再卖给想卖的地方。一方面交易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找别家借钱也没有这么容易。债券风波之后,监管更为严格,愿意做网下交易的机构并不多,还要找有结算代理资格和双边报价资格的,选择性就更少了。” 7月9日,央行甚至叫停了银行间债市的线下交易。中央国债登记托管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不得为未通过同业拆借中心交易系统达成的债券交易办理结算。这对于理财账户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银行如何救急 找券商和基金代持是眼下最实惠的做法。 如果没有发生6月的危机,各家银行都认为,2013年年底前,可以轻松完成超额的非标资产转标,非标资产投资占比也都会符合35%的监管要求。然而一旦同业业务规模开始收缩,形势就变得不乐观了。 6月末,尚福林在陆家嘴论坛上透露,目前银监会正研究有关同业业务的规范性文件。 6月25日,民生银行举行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副行长赵品璋语义坚决,“到目前非标资产超标只有120亿,7月20日前全部清零。”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已经有部分股份制银行开始找其他银行或者金融机构代持或者转让非标资产,而此前非标资产占比较少的银行也想借此机会收购。 银行理财的通行做法是加杠杆操作。比如说,募集10个亿的资金去买价值14个亿的资产,通过银行间借4个亿。现在借钱成本太高,增加了银行持有资产的成本,如果成本持续维持在高位不但影响到银行的利润,甚至无法正常兑付。银行需要把资产先卖出去,就可以少借点钱,至少可以维持之前发行的利率能正常兑付。 一位股份制银行交易员透露:银行还在心存侥幸,不敢轻易转让,希望把利润留在本行。找券商和基金代持是眼下最实惠的做法,双方私下签协议,约定未来某一时间再买回来。 但长期来看,让银行最为担心的是,如果“非标”余额没法增长,对这类资产续期会有压力,这些资产不能通过新发的资金去对接,资产质量的问题会暴露出来。 一旦资产池中的企业信贷资产出现问题,银行一般会采取两种做法:一是发放过桥贷款,然后通过再发一期理财产品置换出贷款;二是在不发放过桥贷款的条件下,在理财产品到期前提前募集下一期理财产品,用来解决上一期产品的兑付问题。如果这些手段行不通,就需运用银行自有资金救急,使表外风险转嫁到表内。 因此,眼下,冠以“盘活存量重要出口”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被银行寄予厚望,有机会成为未来非标转化的重要渠道。银行原来通过非标化工具做的授信项目,未来可以通过银行和企业合作,发行资产证券化的产品,银行再投资这些标准化资产。银行表外信贷也将逐渐过渡到资产证券化的模式。 但信贷资产证券化能否代替非标资产,仍须拭目以待。
微力量@蒲江公益:7月6号走进朝阳湖敬老院活动账目公示 为了丰富我们的周末生活,让孩子们学会怎样尊敬老人,我们微力量@公益群举行了一次以“关爱老人,爱的教育”为主题的活动。7月6日,我们前往蒲江朝阳湖敬老院为各位老人送爱心,送温暖。 在此之前,我们的义工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安排表演节目,集体购买食材,以及向负责人员询问地点、安排访问时间等等。 9点我们20多名义工在广场集合,阳光明媚,天朗气清,我们心里格外清爽。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前往朝阳湖镇敬老院。经过了二十多分钟的车程,我们成功抵达目的地,在该敬老院负责人的带领下,我们走近敬老院,为老人们包饺子。 参加活动义工(按签到表顺序):黄敏、杨蕾、陈霞、知心、杜海燕、小钢炮、西门床、唐璐瑶、邓华南、孙拥霞、王琴、老曹、老秀、桃子、勿玩我、雨后茉莉、李燕霞、夏花、张心烨、刘红利、朝阳湖、王代如、柠檬、独行客、傲宇、陈凯诺 摄影:霞姐、黄敏 文字:茉莉 特别鸣谢:玺儿婚庆演艺公司 微力量@成都公益群 167658979 微力量@蒲江公益群 312856944 活动结束了,累并满足着,累并快乐着,也许这就是累并不累着。呵呵,好吧!下次我们在相约。 特别感谢: 感谢蒲江朝阳湖敬老院院长提供各种帮助 感谢微力量各位义工 感谢微力量义工老秀、黄家炖鸡馆等免费提供车辆保障 食材公布: 肉馅:17.5斤*9元=158元 猪肉:18斤*10元=180元 饺子皮:20斤*2元=40元 白菜:21.5斤*1.8元=38元 矿泉水:2件*14元=28元 豇豆:5斤*2元=10元 冬瓜:14.5斤*1.2=17元 葱:1斤*3元=3元 姜:1.2斤*5元=6元 蒜:1斤*9元=9元 青椒:3斤*2=6元 西瓜:27斤*2元=53元 合计:548元 收1510元,支出548元,结余962元。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些老人缺的不是物质上的资源,而是内心精神上的陪伴。他们要求的并不多,只是希望我们这些子女能够经常去看看他们,和他们聊天让他们感觉不再孤单。但是仅靠我们的微薄之力是肯定不能解决社会上所有需要关心的事情,所以我们希望并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伸出双手,奉献爱心,让老人们不再感到孤单,让他们能够真正的安享晚年,构建我们的和谐大家庭。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