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巡逻兵 心情巡逻兵
关注数: 1 粉丝数: 5 发帖数: 314 关注贴吧数: 0
战后日本科学技术史(1): 战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历史迎来了重大的转折。战争期间,人们习惯了国粹主义者的说教,“日本在万世一脉的天皇统领下,历史光辉灿烂,外国从来不敢轻视”。随着战争的结束,所有的价值观都发生了转变。今后何去何从,谁也不知道。混乱和虚脱的状态一直持续着。从科学技术史的角度看,也是如此。由于担心占领军的接收,日本加紧销毁带有军事色彩的资料,到处都是焚烧资料的烟雾。实际上日本军方在8月15日前就预计到战败,于是许多军需物品(有的估计占陆军资材的三分之一)流入黑市中,因为他们认为,与其被占领军接收不如转移到日本人手里。另外,他们还将军事类图书疏散到日比谷图书馆、东京帝国大学图书馆等与军事无关的场所,以图隐匿保存。特别对科学技术人员来说,战败初期是受难的痛苦时期。战争期间,科学技术人员受到特殊的优待。为了军事科学的开发和军需物资的生产,理工科学生拥有缓征兵役的特权,并且毕业后只要作为技术军官参与军工生产,就不会被派遣到战争第一线。因此,到战争末期,文科基本处于毁灭状态,而理工科则更为充实。但是,战争结束后,军事设施解体,军工企业关闭,大量科技人员失去了工作。学生也对理工科的未来感到绝望,纷纷转向文科。由于占领军禁止进行飞机的研究开发与生产,战争期间风光无限的航空专业人员陷入了困境。即使想返回原来的大学研究室,那些学科也不复存在。从前以研制“航空试验机”闻名的东京帝国大学附属航空研究所改名为“理工研究所”,虽然得以存续,但风洞试验设备被接收,再也不能使用。东京帝国大学等各帝国大学,考虑到军事学方面的学科会被废止,于是在占领军到来之前纷纷更名。很多人指出日本战前的科学只是以军事为重点,事实上明治以来,帝国大学的工科院校确实设立像“兵器制造”、“炸药”这样的学科。除了这些学科,“航空飞行器”学科也因为只研究军用飞机而被废止。于是大学当局将“兵器制造”改名为“精密工程”,航空飞行器系改名为应用数学系,以保存其组织和人员。“炸药”系则并入化学系。占领军还将从事雷达研究的电子学科定为禁区,大学当局又将“电子”改名为“电气”,终于又躲过了一劫。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