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也没有
陈某人19980419
关注数: 3
粉丝数: 7
发帖数: 1,217
关注贴吧数: 5
分享最近的一些看法 通过高铁2的运营,在线路合理的情况下,存在着不少跨两区的客流。 209的原有的计划是否要作废,目前烟台大学北侧道路打通,大庆路至沈阳路中有我忘了是高压线还是信号塔,目前该路段处于封闭,芦洋村原有的进村路被截断,得从小路进村。 大庆路打通,可以从大庆路直接进入八角湾大学城,201和208目前有什么线路规划吗,原有绕行八角街道办北侧道路与国道截断。 八角村进入拆迁末期剩下不多户,208有什么计划,百堡村应该是量完了,等到百堡村拆迁完毕,八角片区除了部分钉子户,整体拆迁完毕。
好奇集团每次做线路调整参考的要素都有哪些 一个是213早晨7:00的车短暂改到过6:55看似提前五分钟,对于上班的人来说完全不一样,同样去古现工业区上班,有的近有的远,能够进行分流,不集中于一辆车上,后期不知道为啥又调整回来。 在一个就是9路,如果能够在北广场或者火车站驻车,那么9路区间线路总长就没有那么长,可以考虑区间变正线。不少人吐槽9路上班点老人多,不好坐车,是否做过调研,老年乘客的目的地在哪里,乘车需求是啥,77路饱和不饱和,不饱和可不可以作为分流的线路。
烟威分家的时候为啥不是以文登为市中心 我从初村和葛家进的文登,从文登走206进的荣成,我走这几个方向。感觉文登市区的位置很好,最起码我走这两条路都是山夹着路,易守难攻的,并且文登城区那么大平地的面积,并且没有威海里口山那种切割,并且位置正好威海市中心,我没去过南海,如果南海和海阳一样,也是大片平地,以文登自己的体量拆成两个区没啥问题吧。
马后炮的帖子 605目前拆分东西线运营,集团统计没,后期有没有必要真的拆分,并且在进行优化。
随着线路越来越多18路为什么不拆掉 最近修路,12路临时调整较以往客流量变化,怎么样。 纯好奇,就现在市区的公交网络18路和为啥不拆分组合,把18路幸福以东取消掉,从东里出发,走12路老线,从电厂的东路进化工路把幸福新城的几个小区穿起来,去福泰 龙海 东口都可以。
我最近的一些看法 近两个周我看到了210有两种不同颜色的亚星,以及211有混动单色的中通,是不是意味着开发区的黄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了,那么210的纯电车去哪里充电,富士康的210终点站是否要改造。 前一阶段大换小,为啥要以芝罘区进行,首先芝罘区虽然道路条件较差,但是就目前来说,芝罘区北部应该是烟台市人口最稠密的地方吧,为啥不以外围的福山,牟平下属乡村,置换原有的10米 8米车。 跨区调配时,牟平为啥不把部分线路8米车,置换成10米,缓解因为定点发车,导致乘客乘坐集中的线路的点。 福山的一些看法。 这次火车站改造特别是火车站北广场改造以后,9路能不能进入北广场场站停靠,把原来的终点站东陌堂改至谭家庄,以新9路为干线,把310一分为二,与牟平协调,只延伸至观水镇,从回里以北换成另一条线,尽量多进城。 高疃的潍柴电池厂投入使用以后,能否把313改至中桥,中桥作为电池厂附近配套最好的乡镇,如果公共交通拉胯,估计被开发区吸的更厉害,毕竟古现的配套相比中桥更完善。 77从016县道进去莱山镇,去高铁站或者黄务。 开发区的一些看法 富士康的场站的随着古现站的建成能否发生改变 大季家场站随着城市的发展是不是有点鸡肋,甚至阻碍了线路的规划,特别是烟台高铁西站建成后,我如果是潮水居民,从外地回老家,还得坐201倒一班车,如果以此为换乘点,我只坐一班车就回去了,且不用担心因为需要换乘导致本就可怜的车,更提心吊胆。 在一个就是215现阶段,如果成都大街没通从成都大街进大季家路出北京路,一个是尽量覆盖大季回迁区,从天水路回烟台西站。 吧友有一个关于216的建议我感觉是对的,但是我改了一下,就是从八角场站引出,走八角大街,进滨海路,从船舶学校西部引出走北京路,从青岛大街直插烟台西站,在从天水路进出潮水安置区,有北京路,从解宋营引至接矿。原有的的马家沟变成区间。
分享我最近的一些看法吧 龙烟铁路市域化改造,我个人感觉对于开发区挑战比较大,古现南站和大季家站的接驳,毕竟周围工业区。 在一个就是我有个想法,公交+市域铁路+农贸市场相结合,就目前来说,柳子河和福莱山,如果沈海高速快速路改造,最后的问题就是跨区跨部门协调,并且地方太小。 目前来说只有福山站和古现站有搞头。 牟平南部,我的看法,就现在来说,公交集团和交运集团,以及各个公司做协调,我感觉不会为了这点事做协调,也不值当。就是从桃村高铁站引出类似于c1的城际快线,把南部能连接的乡镇连接起来,提速,用普通公交作为毛细血管进行连接,再与各个村庄做调查,出行需求,特别是子女工作区域,后期可能会出现白天进城看孩子,晚上回家的情况,并且就目前而言,牟平的竞争力可能不如与其接壤的莱山,高新区,芝罘区可能孩子在该区工作,线路还是有所欠缺。 在一个就是火车站北广场改造,提供较大的场地以后,9路能够变成其他线路一样,并9路区间变正线,77 310 312都缩到谭家庄其他用小车来连接。 最后就是希望北广场改造以后能借鉴南京站公交站点,上面立个牌子引导那些车去哪个区。
近期的一些疑问汇总 天津路和上海大街交叉口,天津路南段围挡,不确定是不是修路,如果修路对应的就是厦门大街,打通后,八中和古现安置区以及文旅小镇一条大路想通。 苏州大街和台北路福山段都剩下绿化没搞完,如果苏州大街打通,国道路口投不投入使用,如果投入使用,这可是直通海边。 凤翔场站我看到的时候快有一个月了吧,是不是已经建完开始散味了,那么好215真的要改到凤翔吗? 我一直吐槽的福柳片区,我不大明白为什么219和221还要保持现状,是哪个医院最近干的热火朝天,可是福柳新居南门,东门已经投入使用,还是说经过调研感觉没用保持现状最好?
就是好奇这次各公司车辆调整怎么去推进的 我上个帖子主要是想表达怎么让开发区捏着鼻子收下银隆的。 631有没有大车调整,631十点十分那趟车人那么多,还都是老人,大包小裹的,座椅设计的不适合此趟车的客流量,是没啥人去投诉,还是说其他原因。
为啥开发区接受这批银隆 纯电车和混动车,开发区大部分还是在黄海 宇通 中通 亚星购买,富士康的安凯我不知道隶属于那个公司的。开车去这次调整为啥能接受银隆,一个是232早晚放学坐车不便会不会成一个新的投诉小高峰,215早晚高峰碰到银隆发车会不会也有一个投诉的小高峰。
我的一些看法 调车,我个人感觉去年进的那批小车应该和前几年进的中通n8换换就好了,这些八米跑福山和牟平的城乡,一个是大材小用,第二个是受限于道路交通条件,加之遵循城市公交运行的时速,很多情况下容易变成移动路障,特别是310从始发站至烟青路段。但是又受限于乡镇普遍的商业活动和赶集,以及城市远郊有进城需求,还有乘客年龄组成,所以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备 8米或者10米车最好是67路那种车型,我的经历最明显的就是631 十点那一趟。 胜利路涵洞,部分线路我的想法是在大悦城西侧加站点,其实是一个统计有多大的需求。
521也支棱起来了吗 521还用上12米红色大宇通,不过话说为啥app不显示呢?
分享一下我最近的一些看法 福山接驳3取消变成369以后对我这种他原来线路的东东半拉不是很友好,毕竟以前可以坐接驳3直接去万科广场或者城西农贸市场。 其实这也反应出一个问题,就福山和开发区而言,区内老城区的循环公交较差,而是依赖于原有的老线路缝缝补补,以及新开通的跨区线路或者城乡线路,福山北四路不管是早期30中期未改线的301,以及末期接驳3,他都是给了福海路和松霞路这一限定区域内,居民在向南实现同向换乘。 我现在关注较多的点是,成都大街能不能跟八角大街接通,以及西延连接两个安置区。
为啥这次置换的时候没有把12路的车置换给别的线路 为啥不把12路的十米给换成其他线路的新小车。 570同605一样吗?两头都没有场站? 为啥在朱港埠 两甲埠设置场站,都是该段道路较窄地段,且不是道路末端,路况相对繁忙。 张560这种首末站都有场站,为啥在部分车直接从观海路掉头返回。 30和31还要保持现状吗?目前来说来看有点浪费运力。 232真的有接线员所说,早晚放学那么多人坐吗,并且随着天气变暖,共享单车投入使用,最起码健康学院的学生坐的不是很多。 前段时间27路大家讨论比较热烈,可是就目前来说,开发区好像一直没有给21 526减减负的想法。 226 227等线路开通的真实想法是啥,如果单纯助学,227少了招商 龙湖 中建瀛园部分区域,二者都没有到古现的八中。 深圳大街的西头来说,古现街道办一开始只有对面一家企业,到现在同侧两家,东北方地已经平好,准备建厂房,从最开始路边无车,到现在上班时间停满车,但是只有211和213来运营,且211还要跟去磁山打水的老人们一起挤。
我关于大季家引出的问题 烟台西站北侧安置房修建,导致了215的改线,如果同吧友所说,201也与此工程有关,也就是说201此段的原本规划是同215相似,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是真的这样,在建设的这段时间内,该区域的居民出行如何解决,有吧友说去太原路坐车,那么好,从这两个小区走路去太原路的距离你可接受?其次大季家片区生活配套最好的也是季翔花园那周围吧,如果没记错的话那里也应该是镇上吧。 我的问题其实就是在201和215都改线的情况下,在拉萨大街瑞祥花园南侧为什么不设置临时站。 208八角大街段,因为老道征迁问题烂尾,导致下雨下雪天就要绕行,且原有的几个站点因为村子拆迁完毕,那么还有存在的必要?青岛大街和八角大街围城的新弯道既可以满足哈工程的和八角大街机构的出行,除了八角大街北半侧道路施工,其他方面没有问题,而且还能把207(哈工程)给取消掉,在一个就是八角村也拆的差不多了,我建议过在原有的八角湾医院和山建停靠,反正以各种理由不行,从去年寒假到现在我的一些经历来看,有学生去八角村东坐车,出大学城,在八角村西下车回学校。
今天我吐槽一下吧 我不知道烟台西站多重要要让201特意改线,改线以后有没有数据统计,反正我准备从八角坐车去大季家镇上,现在的结果就是216末班车已过,没车坐了。215改线没有在拉萨大街瑞祥小区段留站点,坐201要在西站下车。
我的一些看法 27如果真的缩线,从发电厂到白石村这一段去黄务的乘客办?积极换乘,那肯定骂娘,平峰期无所谓,就跟我那天的一样,我积极换乘我换乘7路离我五站,我又去换乘23也离我4站,而且23前面压车,后面也压车,就我这没有,等了过了2辆27,把我逼的没办法,我坐43在肛肠病医院下车,我又换共享电车,您猜怎么着,我到了文化路市场,还车的时候我要坐的那辆7路才到,23基本上遥遥无期,这就是积极换乘的结果,折磨人,而且我的选择还是比较多,在没有大站快车来连接各个板块区域,反倒是先拆老线,有点本末倒置了。
这张图示从福山站到港城西大街的路已通,双向四车道。 我跑了一下吴阳泉,村西口进入福泉路有限高杆,如果316能和318合并成为一个新线,就好了。
这几天的乱跑 1 从烟台西站走的季中路进的s304路况可以,路上的车较少,如果203能够从大柳行走季中路进烟台西站,应该比201能好一点吧。 2 从八角场站引一条线沿拉萨大街或者成都大街进入潮水按照小区南侧新建的潮水卫生院,客流量会多吗? 3 下面乡镇可能比市区更需要这些小车,福山配备的8米,个人认为受道路条件影响很大,特别考验司机技术,特别是310还配备的大车,在农忙和赶集时会不会进步一步加重?
我这几天乱跑的一些看法 首先是古现的文旅小镇,在新修的安置房应该是金瑞,其西侧预留的天津路南沿,估计能和厦门大街在长江路会师。 关于烟台西站,我沿着原来的季中路,走到大柳行,目前来说路况不错,比217小雪村部分路段要好的多,所以我个人的感觉如果能和蓬莱交运达成协议,让203越境大柳行进入西站,应该比201总体路程稍短一些。 目前来说卢洋基本上没剩几家,所以209过了元铧钢管以后真正的大站只有终点站,卢洋村除了村南头难走一点以外,远比开封路东头至卢洋村西头要好友许多,也能兼顾大学城。 八角村也只剩下几十户,我上个帖子有个吧友说,根据大学城的路网规划进行调整,这个确实是,如果还是要走八角大街,从沈阳路或者大庆路向北进入大学城,能缩短路程。 在一个就是潮水,安置房应该盖的差不多了,开始把原有的断头路拓宽,我从解宋营向南走的范家进的潮水,这一段是公交盲区,且五十里铺有集,路况尚可,但是到了接夼这几个村,路况一般错车困难。 在一个就是我问一下这个227是主要服务小学生还是初中生。
31号的一个小经历 最近是不是大学考试周,我昨天在八角湾校区,有不少学生从烟大步行至,208终点站八角村,但是目前八角村拆迁基本上接近尾声了,208何去何从,这群学生以后的又能选择啥?
这几天的瞎跑 图示为马尔贝拉的高层,贵阳大街的站点估计也是服务这个和龙湖,接驳9在图右下角路口向西进入北京路,快231径直向北进入大学城,所以图示高层坐车选择较少。现有的226和227归于什么线路,毕竟终点站在福利中心,但是古现的八中又不在他的沿线。 此次买了很多小车,可能吧友有不同的看法,就我这几天的出行的经历来说,类似于310乡镇公交,车体较长,碍于集团规定和道路条件,容易产生拥堵。
红旗路和德润路路口高架由南向北有脚手架 今天公众号发通知了吗? 我九点回福山的时候,35走的电厂东路去火车站。
605两头都没有驻车的地方吗? 605孔辛头村头有小院我坐的那趟进去挑个头就出来了。 我昨天坐到花鸟市场没看到有场站,最后一段还是走的昆嵛山路到的花鸟市场大门,并且我下车后一路向西。 吐槽一下,就是既然离牟平中医院那么近为啥不引入牟平中医学院,昨天差点没坐上最后一班67。 除了232和605那些线路是这种两头都没办法大量存车的线路。
宫家岛场站里面有两辆蓝色的八米是不是蓬莱的中通 一辆黄色的76亚星和一辆1路宇通出场站沿永达街向福山方向去了。
东西太杂了不知道怎么写标题 关于烟台西站高铁站,我个人认为因为前期的规划和行政区的划分,大季家场站现在有点卡位置,因为西站开通创造了201又一长线,我的个人观点是大季家场站和西站合并,既能减少201和215的行驶里程,又能在目前以赶大集为主的大季家和潮水提供便利。 232现在我认为这样能更好一点从八角大街进北京路,从长春大街进海滨路,从青岛大街向西终点站是烟科或者解宋营对面小区,就大学城来说卫生学院去乐家八角比较多,卢洋大学城的约等于没有。 深圳大街现在来看从福柳至古现街道办有两块地进行平整,其他南北向路还没看到,目前就213一条线,碰上赶集213早高峰压力太大,我一直吐槽的221 223因为线路原因一直没法分担客流。 我上个帖子福山站南面下穿,能从福山站一直通到港城西大街,福山港城西大街从高速到天立也就是这条路为止,进行扩建,这也是也能覆盖不少东厅新建的小区。 鲁东医院以南,现在还是盲区?
我对烟台西站和福山站的一些看法 第一张图是福山站南侧道路下穿高速能够通到高中接到港城西大街,港城西大街到这部分在拓宽,可以把部分线路从这进入东厅。 第二张图是我认为的201的走法放弃掉大季家场站,同时开新线从大学城或者高铁站,走北京路走烟科从解宋营进潮水。
206已进入凤翔驻车不在路边驻车
国庆在老家的分享 图示健康学院与拉萨大街距离,进学校路口为新加装的人行横道红绿灯。 大季家场站,没有同高疃场站留出停车场,因其为潮水的换乘点,故门口绿化带有不少车。 216能在过红绿灯前做到50公里每小时的续航。 有人去集团官网留言让209走沈阳路,现在有两个情况开封路开始安装闸门,另一个就是集团回复卢洋成为拆迁区。
这几天的老家的吐槽把 1 208四个站点汪家村 泊子村 小赵家 八角村东这四个可以说是废掉的站点,学校有乘车需求,不绕行。 2 215季祥花园站点标注受安置小区建设影响不停靠,既然北门的站点不停,南门不能设置临时站点? 3 207区间车在app不显示。
八角大街至青岛大街段沈阳路 这两段的建筑比国道要多,且能直到大学城,我倒是有个想法201从青岛大街进沈阳路在恢复原线,反正少跑一米是一米,八角小区国道是没大门的。
礼拜一从吐槽开始。 如果232真的如临时绕行公告这么上报和运行,可以说眼光和规划异乎寻常的超前。
九月七日分享 公交站被随意停车侵占得越来越严重,福山以往都是交规异常出名,到目前来说北部几条路已经出现有车停在公交站点。 旅游大世界也是问题,门口两排停满了车,甚至出现有车为了找空隙停车,堵在进站的车前。 旅游大世界也有n12但是没看清路牌。 如果金旅真的能安排到小区接驳,我感觉这才是接驳。
九月五日今日分享 213七点提前五分钟发车,确实是个好方法,这样以后后面的的站点最起码能上人,前几站坐车的人不用起太早赶车。 我把213分成三段,一个是北京路以前为一段,北京路至福柳新居为一段,福柳新居以后为一段,第二段是一个下车小高潮,第三段分赶集和不赶集,区分的话就是挤和更挤。 我一直吐槽221和223两个短途接驳并没有起到分流的作用,厦门大街还有公交盲区,这也是为啥部分人要坐7点的车因为从深圳大街下车,步行至单位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再就是公交的规划跟不上城市的发展,219早期开通,部分区域还没有完全拆迁保持原线路无口厚非,现阶段,219沿线应该只剩下棘子夼和东吴家,福柳新居北侧小区建成,现在还保持原线路我也不是很理解。
亚星28?
最近是不是部分线路班次时间调了 213我周三坐的时候是七点的车,今天坐的时候变成六点五十五,提前半小时。
福山以奇泉路场站为中心周围的场站有点多啊 如果福山高铁站也有驻车的话,以奇泉路场站为中心,福山高铁站,一种场站,鲁东医院场站三个围绕,间隔不远。 奇泉路至福山高铁站段云龙山路,有三个站点,在万和城北门,西黄埠,儒林苑三个站点和终点站福山高铁站。高铁站门前有一条南北向的路,不过断头,高德地图显示能接到港城西大街。 鲁东医院场站南侧有三个小区属于公交盲区,且康悦路和乐康街交界处还有没搬走的居民。
八月二十七日以及过往的一些疑问 昨天五点四十坐的55到刘家庄西站下的车。我坐一段到东风岭小学为下车大站,纯好奇,570的12米为啥不配给55。 再就是为啥高速以南莱山的公交场站为啥这么多?
8月23日 从桃村经206国道,从208省道至观水,并一直向前从汤墅大街到高陵镇,从207省道进牟平。 个人体验,208省道朱雀山段,有急弯,路在半山,一面靠山,另一面就是悬崖,较为危险。 我的个人观点,如果开通到观水的公交要么从牟平沿着207省道转206国道再到观水线路过长。如果从市里沿着烟青公路走回里进观水虽然近,但是协调的部门又很多。 同和路这一段路竟然有两个公交场站。
8月11日乘坐 5点快39从福山医院至毅德城,车速慢,过了快速路立交空调约等于没有。 坐5点32分发车的70,在app未显示一辆比该时间段发车早的车。 7点09坐27空调冻的慌。 7点34坐1路空调中规中矩,宫家岛场站因修快速路,南面部分区域被拆迁(原本大门保安亭无) 7点52坐30空调温度仅次于27可能是师傅最后一趟车,开的极快,可能会有人投诉,因为我坐车习惯是上车抓住栏杆,我前面的人扫码没抓栏杆司机起步过快被甩了一下。
开发区漫展车不少啊
果然旅游旺季 210已经被挤得停路边了。
最近老刷到卢洋村量房子209何去何从 209后端只剩一个山后初家(上过航拍中国),初家早期传闻是保留自然村,初家村头还有西港的宿舍(有人住),早期回访的说过不让化工区不让通公交,后期不了了之,会不会趁着这次征迁,改线。
蹭个热度我是一个四六不懂的人 红线为219和221线路走向,黄线为福柳新居东门小路且地图上未显示的福柳北部靠近厦门大街门市已投入使用。福柳作为一个大社区只有南门有公交车,北门没有,也可以解释说只是建成,未入住。 分享个趣事,我建议28和203绕行业达科技园缓解211区间的拥堵,他的回复是203当初改线是因为海晟花苑居民提出需求交通局和教育局联合才整改的,然后回复是211区间6点半加一趟车,我每天坐7点的那趟改成6点50了。
为啥这次开发区调整这么着急? 今天上午还看到206去西站补充能源,而且凤翔场站没修完就把金沙江路场站拆了,其他的都改了,215还没改,如果215改了是不是过长了。
所以206和215手拉手停原嘉鸿食品大院?
未来这是要在高架旁边?
522缺车了吗,怎么有一辆宇通? 215幸亏现在没改线,照片中拍到三辆,还有两辆没在图片内。
本次调整205是否会小赢 今天我在网球馆坐车,站点的老人不是像以前,205没坐,等会206就来了,现在205没坐了站着也得上,没选择了。 下半年南站停运,烟台汽车总站开往威海的大巴车会不会增加。
无病呻吟一下 昨天大雨各位乘坐体验如何,我是下午雨停出门的,坐了31的海格和30的银隆,后门第一排内部座位有小部分积水。 我还是好奇从购买银隆开始,已部署到线路的12米是否被充分利用了,其他区我不是很了解福山区现有的12米除了33路银座至鲁东大学段,7路节假日烟大至鲁东段,1路以外其主干线路10米是否够用?城乡8米是否够用?我感觉福山最成功就是购买的黄海小车,因为部分乡镇道路需要穿村而过,且存在村内直角弯,大车反倒不如小车灵活。 在一个就是比较自私的想法,开发区我只有一个点,为啥不把23的车换给526。
烟台公交闲时段除个别线路可以换用小型化车辆运营? 今天周四工作日,但是有高考,中考,毕业季这几个前提,我从福山去市里坐31,发电厂下车坐1路至万达,从吾悦坐21回开发区。 中午十点左右的31按照座位数来说上座率勉强够百分之五十,1路同上,我乘坐的这段距离。 21是下午三点半乘坐经典糊门上,进开发区彩云城拥挤减少,但是后边21超上来也是有零星站着的。 除了像21这种全天候多时段拥挤的线路,其他线路有必要全天候,全班次使用大车吗?
我今天的乘坐感受 631只有10点10分这躺车人多吗?牟平还没有旧的十米车。 我今天坐的这趟,当酒馆之前下的没有上的多,第一站已经挤得不行了,到北海新城坐是满的,零星几个站的。 大部分人都是在初村大学城换乘去威海。 威海的初村大学城的公共交通我个人感觉相当不错,特别是跟八角大学城类比,线路更全,不管是城区的商场,还是车站都可以做到一线直达。威文二号线也路过这里。 这也是我一直好奇的,烟台城区这么狭长,在没有地铁的情况下为啥没有全天候行驶的大站快线,减少站点数量,提高运行时速,根据距离划分,线路全长超过多少公里甩站行驶,且因为红绿灯路口限速存在突然刹车,特别是电车一个是车厢不稳易摔因倒,其次多次急刹启停,容易引起晕车。
高疃场站门口的停车场是特意预留还是为了扩建预留 该停车场大部分都是电动车为主,远郊的场站是不是因为有直达市区和对应城区的线路,且线路间隔班次较短,给对应乡镇出行提供便利,对应毛细血管的村村公交便捷性较差,这样电动车便成了从客车中心集散到各村交通工具。 宫家岛是城区边缘公交场站,场站规模逐渐扩大把原有的外围公共停车场吃掉,致使自行车沿场站边缘停靠,加上玺萌等小区入住率越来越高,宫家岛小区烂尾房逐渐交房,入住的人越来越多,对应的公交便利性较差,导致部分市内上班乘客用两轮换四轮。 早期303路为啥乘客数量为啥那么多,跟直达宫家岛始发站换乘1和7有关吗?
6月20号闲逛 从铂悦府坐c1到的庄河桥下的,人很多刷卡的很少,大部分都是进了栖霞界才下车。 从栖霞中心医院坐57至桃村,如果不是因为老太太们相聚的较晚,可能就拼车回去了,未拼车的情况下下午一点的车,乘客人数11人,唐家泊站(6人在此下车)后车剩3人。 两点四十坐桃村至烟台客车,百分之五十的上座率。 这么走一圈下来,c1乘车老人卡能到百分之九十(可能是工作日的原因),平常日子我碰到的c1在福山境内去栖霞已经做到大部分情况下爆满,在至烟台段,过新桥后乘客基本上寥寥无几,也可能我不是周末看到的,周末年轻人坐车去市里玩,坐到总站也不无可能。 栖霞的部分线路是不是做过刷两次卡机,我坐的57路前后各一个刷卡机但是目前停用。 栖霞至烟台到黄务和回里的人不少,我第一次做的时候还是疫情,到大海阳路就剩我一个了。 我去年十月中旬周末坐过栖霞至开发区,下午的车能做到百分百的上座率,但是进福山城以后基本上剩百分之三十至松霞路后基本上没人,我每天看到的不管是进城还是离城到松霞路基本上就没人。 不管是昨天的孔辛头还是今天的栖霞转圈,我只能说没有大的厂企支撑,近郊的农村还是以老人为主,消费理念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商业行为以赶大集为主,即使是开发区那种高强度拆迁也避免不了,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福山大集308。 如果栖霞至开发区也改成类似c1可能也全是老人卡。
605的金龙什么时候能换 今天坐的605两辆都存在挂挡不顺,605挂红牌进日头泊是啥情况。 17路驻车场在日头泊吗? 605为啥当初开线到孔辛头,作为属于莱山的解甲庄街道的村落为啥不是莱山线路来承担运输,同属于一个行政区,为啥在孔辛头和周格庄形成了断头线路,连接。
烟大八角湾校区还有进一步的进展吗 年初传出八角村和卢洋村拆迁三四个月得有了,现在还有消息吗,原有的校区西面还有部分土地未开发只有围挡,目前只有一个爱华国际学校的为新开工的工程。
快231为什么哈工程加站如此困难 我个人感觉集团给的回复就是滚刀肉,207哈工程和快231可以是互补的关系,不是每个人都在车辆发车时间出行,且207为了照顾富士康等地方极绕,换乘21也不便,形成了部分乘客在国道下车步行回学校的结果。 快231我个人感觉从万科城至西站一个是浪费,一个是过于理想化,如果从烟大八角湾校区坐车去烟大老校区起码三个小时,有那么多的学生这么有时间吗? 大部分还是就近商圈,开发区的永旺 万达 彩云城和市里商圈。
什么类型的线路才能分到12米的大车 端午节第一天晚高峰,51从火车站至到我下车的南山展览中心,特别挤,以至于到了烟大都没法上车,下车后,后面51接着进站一样挤第四辆才勉强不挤,为啥51轮不上12米,还是说僧多粥少,其他线路更需要。 现在进入旅游旺季了吗,今天坐61 七点十分从牟平发车,在龙湖假日酒店就特别挤一直到工商学院没有丝毫下车的迹象,下班车在渔人码头附近也是拥挤,烟台市这是进入旅游高峰期了吗,传统滨海路沿线的车是不是都不好坐。
等到凤翔场站投入使用后,快231能改到凤翔吗? 1 207是不是烟台市区线路调整次数最多的,现在又多了个哈工程区间,我前几天坐车碰着了事,老太太从福康坐车去海韵,老太太问去不去海韵小区,207哈工程的司机说不去,两者存在一个信息差,老太太的海韵小区是两个概念,单纯的小区概念其实在海韵小区南门和开发区第三初级中学都可下车,如果是站点概念只有国道海韵小区站点,207哈工程是不停的,一个年纪大了没表述清楚,一个听不明白,而且尴尬的点是从福康社区到八角安置区只有207。 2 黄渤海城市展示中心不错,就是站点离得太远,还就一个快231,我从八角过去得还得换趟车。 3 老生常谈为啥快231哈工程不加站。 4 当时232为啥不走海边把两个学校串起来,虽然八角大学城的小吃街,我感觉很懒,好歹还有点东西,哈工程吗,出门向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 5 附张图在城市展览中心看到的,没想到21竟有如此经历。
这个站点有意思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