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藤光
♂进藤光
关注数: 234
粉丝数: 440
发帖数: 22,911
关注贴吧数: 65
这个号是不是魔怔了
点目依赖死子,真的是水平不行吗 看到不少人持有这样一个说法,一个职业棋手,不可能依赖死棋点目,如果真的依赖,说明不会下围棋。 真相如此吗,我给大家简单分析下。 (先叠个甲,本人野狐9d,虽然比不了职业,但也不至于不会下围棋) 首先,在有记录死子的条件下,计算交叉点+死棋一定是最快的方法。因为大脑处理起来是连续的,不需要停下来回忆某个交叉点是不是提子。 但是,由于规则的不同,中国棋手没有记录死子的环境,所以大多数养成了死子点两目的习惯。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方法也是高效的,但是在战斗为主的格局下,可能滋生不少“貌似”提子的交叉点,尤其是大量打劫的场合,更容易导致点目误差。 更何况,现在棋赛以快棋为主,思考时间不足的情况下,点目就显得比较奢侈,大多数棋手选择在对手思考的时候点目,一旦对手落子,自己可能就要暂停,切回走棋模式,落子后再恢复点目,这里本来就容易出错,所以有死子辅助当然更好。 再谈谈习惯,前面提到由于中韩规则不同,导致棋手养成不同习惯。在过去的比赛中,韩国更多是吃亏的一方,因为无论在哪里比赛,中方棋手都经常忘记规范管理死子,导致韩国棋手不得不采用另一种点目方式。 所以我非常能理解他们为什么要制定罚目的规则,就是希望成为东道主的时候,好歹能照顾到本国棋手的习惯。 最后我想抛个问题,不依赖死子的点目能力,是棋艺的一部分吗?我觉得并不是,围棋的魅力在于对复杂局面的判断和落子的决策,而并非能不能记住某个交叉点是否提子。因此我认为在世界规则统一之前,尊重东道主的围棋习惯也是有道理的。
百度贴吧的ai智能体很好玩啊 这是和柯洁的对话
王星昊夺冠了,我也算是和世界冠军下过棋了(哈哈) 可惜了,当年没能拿下9岁的小王星昊,现在估计要被让3了
规则的不完善不应该让举报者承担道德困扰 设想一下,如果盒盖规则仅仅是罚目,舆论对卞相壹的攻击便不会这么多。 规则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比赛的公平和秩序,如同法律和道德的关系,理论上违背规则必然违背棋德,反之则不一定。 因此,举报对手违规,无论如何不应该成为失德的行为。规则是否合理,不应该由棋手去解读,而应该是规则制定者,主办方,参与方共同协商决定。 棋手的义务是遵守规则,棋手的权利是举报违规,裁判的职责是捍卫规则,这些都是竞技运动的基本原则。 柯洁和张栩的对局中,小动作不断,而张栩因为惧怕被道德卫士攻击,而放弃自己应有的申诉权,造成自己受到影响,这是很值得反思的。 因此,圈内也应该形成良好的风气,举报合情合理,如果觉得是“不当得利”,也不应该是棋手的过错。虽然每个人心中都可以有自己的评价。但之前有声音说要封杀卞相壹,那简直是天下奇闻,非常丢人。
回顾分析一下LG杯事件的争议点 进入正题前,先说点题外话。 这些年网络争端见的也多了,评论区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遇到争议的时候,能够摆事实讲道理,以事实为基础,以逻辑为支撑。这一类人,即便跟你观点不合,也不妨碍可以畅快的辩论一场。 他们大多数喜欢阅读经典,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的意识。 另一类人则毫无逻辑能力,他们擅长贴标签,扣帽子,以立场作为自己辩论的唯一武器。他们大多数没读过几本书,也极少独立思考过,但却对自己的认知坚信不疑,非常爱用反问句来加强自己的观点,却不知道如何组织严密的逻辑。 我相信本帖一定会吸引第二类人, 发表诸如krd,棋协跪了等等言论,恕我时间有限,就不再回复了。好,回滚正题,聊聊LG杯的几个争议点。
历史性的一刻,小申全面超越柯洁 冠军数终于追平了,这下申真谞应该是全方位碾压柯洁了
还在义愤填膺的棋友们,能不能回答我这几个问题 1. 围棋更本质的属性是竞技还是文化,这是答案有国际公认吗,如果两边立场不一样,有没有更普世被认可的国际精神仲裁? 2. 柯洁的犯规是不是事实,柯洁不服判罚弃权是不是事实,裁判的介入是否按照规则办事,中国有没有提前承认规则。 3. 事后中方以“介入时机不对”拒绝承认结果。那么介入时机是否有明确的规定,如果没有,是依照什么理论笃定介入时机不对。 4. 我知道很多人拿封手制说事,甚至说这是棋届常识,那么请问除了日本两日制比赛,还有什么地方出现过封手制,认为应该遵循这个制度的依据是什么?退一步说,规则里明确了封盘的操作方法,如果不认同,为何不提前质疑。 5.在如此理亏的情况下,妄想着走国际仲裁,是不是还嫌我们不够丢人? 最后说点心里话,作为一个从小学习中国规则的业余爱好者,这条规则确实对我们不够友好,有倾向性,但是我们正确的做法是在讨论规则时据理力争,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犯规后再输不起的胡闹。 这次是吃了亏,但也应该吸取教训,面对国际问题时,应该白纸黑字的把规矩定清楚,不要总拿着棋德,道德这些儒家思想自以为是的做出判断。否则后续在国际上还会吃更多的亏。
近期两次莫名其妙被删帖封号,我想问问标准是什么 连续两次了,是不是有些太过分了。这个帖子是用手机一点点敲的。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即便再也情绪,也会尽量做到以理服人,什么krd,xx孝子这样的标签我是从不会说的,这个帖子哪里违规了。难道只因为最近观点没迎合主流,又被滥用私权了?
聊聊我对柯洁粉转黑的心路 在柯洁最初成长至勇夺多次冠军的时候,我还是柯洁铁粉,原因就是很朴素的慕强,围棋毕竟是个实力说话的游戏,柯洁的每一冠夺冠年龄都超越了当年的李昌镐,让人觉得属于中国的天才来了。 虽然当年也出现了“血溅五步”,“百分之五”这些不当言论,但一来觉得他只是年少轻狂,二来这些言论好歹也是对自己实力的自信,虽狂妄但没有脱离在棋盘内战胜对手的范畴。 至于他在微博和女权对战,讽刺奚梦瑶下蛋,这我眼里都不是什么大事,毕竟个人的私生活不应该和他的职业成就所捆绑。 第一次小转折申真谞滑标,他在赛后极尽嘲讽之能。赛前张扬尚且可以说成绝对自信,而本身就有点胜之不武的情况还疯狂嘲讽,开始让人反感了。 然后就是读大学,参加各种娱乐活动,跨圈打斗地主,云顶之弈,做直播等等。不得不说,棋力大幅下滑就是在这个阶段最明显。虽然这些都是他的自由,但是早期慕强带来的滤镜也开始逐渐消失。 改变赛道当然是个人的自由,但是柯洁显然无法承受实力下滑带来的心理冲击,他的自尊并没有迫使他用功努力,反而开始从棋盘外疯狂找补,而这一过程也让我对他彻底粉转黑。 刚开始是无法对线自己的猖狂言论(农心杯的到头来还得考我),然后混双输棋后对小鱼开炮,实际上臭棋是自己下的。 再往后,更过分的是开始质疑棋手作弊。先是李轩豪的女厕所门,在b站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连带节奏,发布各种阴阳怪气的言论。 然后就是输给小申之后,发表的著名的“申不可厕”的言论。 这些都反应他还没有清醒的认识自己,自己的实力再也不是当初高高在上的世界第一人,懈怠和懒惰已经让自己退出超一流阵营。 而毫无证据的指责,对棋手伤害极大。很难想象一个顶尖棋手用这么卑劣的手段攻击同行。 总结一下,前期因为慕强粉柯洁,偶尔年少轻狂的言论无伤大雅。后期实力先衰败,却输不起,试图强行用嘴炮维系自己的地位,逐渐发展到越来越没下限的地步,最终人设彻底崩塌。
在不同的框架下讨论对错很无聊 聊聊卞相壹举报这件事。 得从中韩两国的文化背景谈起,中国把围棋当做文化,从小的教育是什么?“棋道虽小,品德为尊”,“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韩国把围棋当竞技,唯结果论,在规则框架内,尽可能的争取胜利。 两国的框架从根本上就是不同的,站在自己的框架内去抨击另一个框架内棋手的行为,很合理吗。 更有甚者,因为发现韩国国内比赛也举报成风,就此断定韩国围棋没落了,这依然没有摆脱先入为主的思维,即“先假定自己的框架无比正确,再抨击对方行为”。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卞相壹的举报哪里谈得上过错?有的人拿2002年的世界杯类比,但是世界杯是赤裸裸的贿赂裁判,完全违背了规则和体育精神,和卞相壹在规则内的举报完全是两回事。 对,这里提到了体育精神,围棋圈可曾达成过共识?如果我们希望全世界都谴责卞相壹的举报行为,应该做的事情是“布道”,把围棋礼仪变成更具象的,超越规则之上的存在。 否则,永远骂不到点子上,如同一个基督教徒声嘶力竭的控诉无神论者不尊重上帝一样。
向AI咨询了一下柯洁和战鹰的黑料,顺便问了下LG杯的责任划分 黑料对比不用说了,柯洁完胜 至于两个AI对LG杯的分析,是不是让某些唯立场论的人大失所望呢
小申这番话确实没什么毛病 个人最讨厌整天把立场挂在嘴上的废物。如果非要掰扯什么立场,那中方站中方,韩方站韩方就完事了,没必要吵到现在,也吵不出任何结果。 剩下的内容纯理性分析: 1. 关于规则 小申言简意赅的指出了规则的2大问题,一是过于严苛,二是从制定到实施缺少过渡期,这两点都很关键。 规则本身确实存在问题,除了小申指出来的点以外,我觉得两国争议的底层逻辑还是在于点目和数子法的优劣之分。 但是比起规则本身,另一个问题是赛前没有详细商讨。赛中也低估了韩国人对规则的执行力度,以及缺少国际裁判机制等。 2. 关于卞相壹举报和柯洁发脾气 中国更看重围棋的文化属性,韩国更讲究晋级,这两者究竟谁更正常,并没有标准答案。有一定认知水平的人,应该明白什么叫“包容兼并”。 所以一味的指责对手小人,毫无道理。对方只是在规则范围内,更注重结果的竞技体育思维,不能因为规则有争议,就牵连维护规则的人。 而柯洁现场发飙,才是破坏比赛纪律的不礼貌行为。 3. 关于执裁时机,我比较支持两种做法。不举报不判罚,以及过时不侯。这样既能保证比赛的连贯性,又能保证公平性。 暂停时机确实是个很复杂的话题,对落子一方而已,既可以理解为干扰思考,又可以理解为增加时间。反正作为网棋9d,我更讨厌被打断。职业棋手的心理我不了解,但至少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解读。 所以,还是尽量不打断比赛,或者第一时间判罚吧。这次第二局的第一次判罚明显滞后。第三局也是,但更多是浪费了时间和俞斌掰扯导致的,应该第一时间处理问题,而不是征求对面教练意见。
笑死,阿里自爆了
姜萍事件问题根源是达摩院和媒体 本次事件最大的错误就是拿一个不严谨的赛制成绩去宣传,获取社会利益和关注度。 先说一下赛制,为什么分初赛和预赛。宣传口径上肯定是鼓励全民参与,但本质原因是监考资源不足(几万人的实时监考,阅卷成本都很高)。 所以初赛本来就是不严谨的,诚信全靠自觉,混进去几个名不副实的很正常,反正没奖金,决赛会把他们淘汰掉。 这一点很好理解,大企业的招聘也是这么玩的,一般都会安排一轮线上的笔试。那种笔试想作弊非常容易,就是一个初筛,为接下来的面试减轻压力。既然阿里不会直接采纳笔试通过的学生,为什么急于宣传通过初赛的姜萍呢?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 阿里故意造神的说法不太可行,理由很简单,如果一件事情是刻意要宣传的,会经过几轮的审核(我在阿里工作过,流程上比较了解),几乎不可能让满是漏洞的视频放出来。 最大的可能性还是阿里低估了这件事的影响面,以为还是像前几年一样稍微有点热度,更不会料想到较真的网友一帧帧的分析视频中的错误。
原来柯洁已经离冠军这么远了 印象中柯洁虽然挺久没夺冠,但也一直是夺冠大热门,看了数据才发现比想象的糟糕多了。 围棋宝典最近上了一组很有趣的统计数据,一起看下。 前三张图是冠亚军数据,冠军数柯洁8个,和古力并列第四,但亚军数只有2个,远低于李昌镐,李世石和古力。这说明一旦失去统治力,柯洁连缓冲期都没有就陨落了。 后两张图反映的是世界大赛活跃度。图4是最后一次参加决赛的时间,柯洁已经3.3年没有参加决赛了。 最后一张图更抽象了,决赛活跃度,柯洁已经排在了崔精后面
9k大概是嘴最硬的那个了吧 李轩豪夺冠后,我又私下拷打了他一段,不多评价,看图就好
轩鼎事件中,李轩豪给出的是教科书班的完美回击 早期,很多人以“李轩豪不敢应战”为理由,认定李轩豪有问题,这是非常愚蠢的想法。 回过头想想,李轩豪当时非常清楚自己是清白的,面对一条自断后路的“疯狗”,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很明显,李有大把的时间证明自己,他不怕战线拉长,为什么要立即回应,把自己拖下泥坛呢。 如果李当时回应了,心态势必遭受很大波动,如果再因此产生技术变形,那真的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所以,李轩豪选择的这条路是最完美的回击,虽然过程长一点,内心煎熬的时间久一点,但大概率可以最终一个耳光扇回去。 那些质疑李轩豪“认怂”的棋友,很好的诠释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技术讨论: 吻合度能用来仲裁作弊吗 如果把仲裁作弊写入竞赛规则,大家觉得吻合度可以写进去吗,如果可以写的话,吻合度定在多少可以呢? a. 70一选 b. 80一选 c. 90一选 d. 95一选 e. 100一选 f. 动态标准,和复杂度,选手实力相关 g. 无论什么情况,吻合度不能作为标准 h. 吻合度过高,组委会可要求复盘讲述行棋思路,由仲裁委员会判断。 i. 只接受处罚物理违规,比如屏蔽仪报警,手机未上交。其他主观臆想一律不接受。
***龙躲这里了啊 可惜柯洁的名声跟屁龙一样,也臭了
对比一下老猫围棋和木上野狐对当年事情的回应 我就不做个人评价了,大家自由发言
没有公开道歉,就别洗了 一个个当初阴阳的时候很得意,现在连道歉的担当都没有?甭管动机是啥,给别人造成心里伤害,推动舆论发展,都是事实。这还够不上一句“对不起”吗?值得洗?
这下申皇成了围棋届的梅西了 一代棋王吴清源(贝利),二代棋王李昌镐(马拉多纳),在三代棋王申真谞(梅西)面前,根本不够看的
被黑名单了10年的我,可以出来了吗 新吧主上台,屁龙永封,喜大普奔啊作为第一代屁龙霸权下的受害者,麻烦吧主把我放出来吧,谢谢。@云海沙砾
许皓鋐威武 威武霸气,恭喜新科世界冠军🏆
屁龙那个蠢货又回来了? 改变不了被人踩在脚下的地位
[转] 向前看,如何打造健康的竞技环境 原文来自公众号<深入浅出话围棋> 一、前言 8月16日的“王中王围棋争霸赛”最后一轮,李轩豪战胜杨鼎新,取得亚军。有趣的事,也许是为了避嫌吧,李轩豪这一轮甚至是“憋着尿”在下棋,直到胜局已定的时候,才一路小跑“冲”到洗手间... 时至如今,针对李轩豪的无端指控,基本上画上句号了。虽然论坛上的争论依旧在持续,也有“小人”还在不遗余力的散布着“阴谋论”。但我们始终要给这不光彩的一幕画上句号,向前看,思考未来围棋界应该如何打造更健康的竞技环境。 ( 补充一句,那些曾经谣言中伤或者阴阳怪气的当事人,在公开诚恳道歉之前,是没有资格呼吁大家向前看的。) 今天我们主要探讨“健康的竞技环境”,本文主要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是打造公平的竞技环境,二是保护棋手的名誉权。
[再聊李轩豪事件] 为什么对公众人物的要求更高 前段时间有个有趣的案例,一家上市公司“中科云网”,把几个股民告了,因为他们在东方财富的评论区胡说八道,公司觉得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权。 显然,这几个股民胡说八道是不道德的,但司法实践中并没有给他们定罪,这主要是由于两方的社会影响力不对等,上市公司应该具备更高的容忍度,且其完全可以通过公告等方式给自己辟谣。 不过,如果把这几个股民换成同样有影响力的人物,恐怕就不是这样判罚了。这也体现出社会公共生活对公众人物的要求更高。 回到李轩豪杨鼎新的例子,为什么给杨禁赛的判罚,因为他说的话其实是有很大影响力的,会给对方造成极大的名誉损害。所以吃瓜归吃瓜,普通棋迷可以用词随便一点(虽然我也不赞同),但职业棋手和其他围棋圈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必须严格要求。 在其位,必须承其重,权责对等,社会给了你更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你的处罚一定是比普通百姓重的。这一点可以参考李云迪
原来千骑是被屁龙盗的号 翻了翻老贴才知道,哎,老夫承受了这么多年的不蒙之冤啊怪不得屁龙这货当初不怕我盗他号,原来是看出来我搞不定~ 不过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也无所谓了,当初但凡有能力,早就把他们两的号一起咔嚓了
发展到今天,那些公众人物还是没一个道歉的 李轩豪事件距今8个月了,自反作弊措施加强后,李轩豪也不止一次在众目睽睽之下展示实力了。当时攻击,阴阳他的这群人,居然没有一个敢出来道歉的,真TM的一帮懦夫。 挂个名单,欢迎补充。 杨鼎新,周睿羊,柯洁,陈耀烨,9k,尧潇童,木上野狐,毒奶菇。 但凡有一个敢主动站出来承认错误,还能高看你一眼。
回应几个莫名其妙的喷点(李轩豪事件) 1. 刻意的把李轩豪以前的水平说的多么不堪,好像他从不会下棋一下子变成棋神了。我特地到弈客查看了他的等级分曲线,人家从定段开始,就一直保持增长好吧,近几年也不是特别离谱的斜率,难不成14年就开始作弊了?这曲线后半段反倒是体现了心态受影响后的结果,挺残忍的说实话。 2. 说什么李轩豪年龄大了,棋力提升不合理。人家95年的,大了?真特么张口就来,李巅峰那年是27岁,很大吗。即便他战绩那么好,也没有拿到世界冠军。而那些冠军棋手的最后一次夺冠年龄呢?我也特地搜了下。 李昌镐29岁,常昊32岁,罗洗河28岁,古力32岁,李世石29岁,陈耀烨29岁,朴廷桓28岁,孔杰27岁,周俊勋27岁,姜东润27岁,唐韦星26岁,元晟溱26岁。 那么多大龄夺冠的例子,就李不正常?其他人都正常?况且名单里也并非都是那种n冠王,周俊勋不也是突然爆发,拿了个冠军。 更何况还有更多大龄突然爆发的例子,只不过没夺冠不太好搜索罢了。
一场彻头彻尾的霸凌事件,居然说是质疑? 如果你感觉不到,来品一品这个例子。 你同桌东西丢了,到处找都找不到,气急败坏之下,扯住你的衣服大喊,我怀疑你偷我东西了,你敢不敢让我搜身和书包,搜不到我就退学。 你觉得尊严受到了侮辱,就拒绝了。老师及时出手制止了闹剧。 但是其他同学并没有放过你,有个“老好人”跳出来说你最近花钱比以前多,你要是没问题他可不信。还有其他同学也跳出来公开指责你形容孤僻啊,不合群啊,一看就是小偷模样。 还有人“义正言辞”的说,你要是没偷,为什么不敢让人搜身呢,隔壁班张三也被指责过,他当场把书包倒出来让人随便搜,这才是真男人。 更有一些恶心的人,给你起了一堆外号,什么三只手,神偷老王,妙手大盗啥的。然后天天阴阳怪气,比如体育课有人跟你分到一组,马上有人跳出来喊对方保护好自己的兜,千万别丢东西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只有有人丢东西了,就会有人说你又手痒了,要是一段时间没丢东西,还有人说最近查的严,你不敢了。 又过去了几个月,抓到一个小偷,他交代了不少案子,不过不包含你同桌那一次的。大部分人选择相信你了,还有一帮人说,这也不能说明当时不是他偷的啊。 品一品
转一篇李轩豪事件的公众号 1. 背景回顾 2022年12月21日,春兰杯4强李轩豪战胜申真谞,而前一轮李轩豪曾战胜世界冠军杨鼎新。4强赛当日,杨鼎新在野狐围棋直播间发表多条言论,疑似内涵李轩豪使用AI作弊,比赛结束后的当晚,更是直接在朋友圈约战,并压上自己的职业生涯,至此事情闹大。 虽然棋协迅速制止了事态过大,并对杨鼎新做出了禁赛半年的处罚。但此事件在各大论坛发酵,引起激烈讨论,至今仍未平息。在此过程中,也不乏职业棋手和其他围棋圈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下场站队,引发了大量的“骂战”,对当事人以及围棋界的形象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李轩豪本人的战绩起伏不定,支持和质疑的声音也此消彼长,更是不受控制的往“饭圈”的方向发展。时隔8月,李轩豪再次在世界大赛中,以一场完胜战胜申真谞,面棋+直播+反作弊,证明了自己拥有超一流的实力,我觉得有必要对整个事件做一番总结了。
那些还在纠结李轩豪有没有作弊的进来 对任何一个棋手来说,证明自己没有作弊都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就是一个不可证伪的问题。 但李轩豪至少证明了一点,他拥有超一流棋手的实力,能和地球上任何一位棋手分庭抗礼,而这已经足够了。 非要往作弊上扯,那我反问几句,柯洁能证明自己没作弊吗,杨鼎新能吗,中国的所有职业棋手,哪一个能?哪怕你想尽一切办法自证清白,喷子想泼脏水都是有理由的,不信,带入其他人试试?
听说屁龙滚蛋了,老夫特前来庆祝 屁龙和他的一群走狗(南宫天机,大司冠)滚蛋了
为什么从内容鉴定作弊不靠谱 最近尧潇童关于李轩豪王中王杯对局的技术分析视频,引发了更多的争议。 尧潇童通过招法的思路,合理性,连贯性,复杂度等角度,得出结论李轩豪肯定作弊了。 然而,这种方式的鉴定合理吗? 且不说尧潇童个人水平如何,哪怕他是柯洁,申真谞也没用,因为靠内容鉴定的方法就是纯属扯淡的。 原因在后面会说
那些无脑喷李轩豪的,是不是欠人家一个道歉? 敢作敢当啊,怎么都怂了
我的贴吧身份是【文思泉涌的大文学家】,吧龄在杭州排名4.25% 是贴吧撬动了我青春的DNA~#贴吧时光机# https://tieba.baidu.com/mo/q/hybrid-usergrow-bigevent2022/memoir?customfullscreen=1&nonavigationbar=1&trackFrom=fatie
尧的视频有一个巨大的逻辑错误 事后拿AI的最强变化去反推对局者思维,是不对的。 这就好比从A走到B, 人工智能给出了蜿蜒曲折的一条路,人类不可能看到。但人类棋手可能想的是另一条路,甚至忽略了对手的最强招法,这样难度就完全不一样了。 另外,角上的变化真的很损吗,那个棋我也能下出来,但是我的想法就是想让白棋缩回去。如果白棋让我走到一个硬腿,我觉得对将来的作战有帮助,所以我敢这么下。 棋手未必要在100%把握的时候才出手,因为现在都是快棋,很多时候自己看不清,对方也看不清,只要有60%的把握,就可以直接出手了。尧的视频增加了太多的内心戏,而且全程有罪推定,这是很不应该的。
围棋吧吧主是个不会下棋的老混子 滑稽呀滑稽
吧主会下围棋吗 似乎不会
来撒泡尿 嘘嘘嘘
2021贺岁死活题来啦,觉得水平不错的,来挑战吧 当当当当,随着新年钟声的临近,大家是不是充满了期待呢。 猴哥创作了一道贺岁诘棋,献给大家。难度不低哦,光自己验证就花了几个钟头的时间。 题名:展望21(黑先) 难度:★★★★★补充说明 1. 部分做活即可,不强求全部做活 2. 这是一道全局题,如果出现打劫,要考虑劫材
成年人如何学习围棋 hello,好久不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我呢 魂吧有不少想学围棋的朋友,但总觉得入门很难。 市面上大量的教程,都在教你大量的围棋技巧和海量的习题,仿佛是一个修炼心法的游戏,不断的做题就能得到提高。 对儿童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但对于成年人,没有充分调动我们的逻辑思考能力。 笔者最近有一个尝试,写一篇真正属于成人的围棋教程,遵循成人特有的逻辑思考能力,从本质去理解和思考围棋。 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深入迁出话围棋”,我会定期更新。二楼转一篇我的文章~
就这?
屁龙号找回来了? RT
大家最期待什么主题的分享呢 欢迎在这里留下自己期待的分享,各位大佬可以主动领取想分享的主题哦~
第一帖,把这里建设为我们的基地吧
阿里巴巴协同研发平台邀请东大实习生加盟 阿里巴巴研发效能事业部属于 CTO 线九大核心事业部之一,目前由阿里巴巴研究员毕玄(bluedavy)大牛带领。 研发协同平台是研发效能事业部的核心产品和业务,我们打造了一站式智能研发协同平台,为阿里几万产品研发相关人员提供工具支撑,通过将优秀管理理念和工程实践落地到平台,理念工具实践相结合提升工程效率和组织效能。同时通过阿里云对外输出开放给外部客户使用,是阿里云上重要的业务之一,为全球各地企业和开发者提供软件生产运营服务,阿里巴巴集团的生态系统为我们的产品提供了丰富的场景,“ Work Like Alibaba ”将成为中国及至全世界开发者最潮流的口号。 我们的使命:提升研发效能,让协作更简单,让交付更高效 我们的愿景:打造世界一流的软件生产运营梦工场 简历请发至
[email protected]
【原创死活】可 RT, 白先。 难度3~5d 但愿别失题
吵架不动权,动权不吵架,这是基本原则 离开久了,是非曲折已经懒得关心,但是标题是基本法则
人族玩家,这次桃李换谁比较合适 除了格罗特,其他都没有
22级人族,墨镜多少关合格 现在是48关,前39完美,40到48有3关完美,不知道算不算合格
提些建议,解决濒临崩溃的平衡性 如大家所见,现在的状况很不好。 平民乖乖的缩到了首都,容纳百人的城池只有一两个高战静静的守护着,大片的退游的声音此起彼伏。大家打不起架,就连工程也只敢出一些铜兵欺负偶尔出现的低战。 问题出在哪儿了, 这个模型究竟哪里有问题? 我们梳理一下: 首先明确几个关键词: 资源, 战损, 可玩性。 资源:“金木水,红钻紫石秘银”, 甚至加速,荣誉,药水等,也可以看作广义的资源 战损: 死亡的部队,受伤部队的恢复时间,英雄的行动力,英雄消耗的魔法或恢复药水,这些都是战损 可玩性: 这个概念比较模糊,大体可以理解为玩法的多样性(如果对于平民来说,最佳策略是躲首都,那可玩性就很低了) 站在游戏公司的角度, lls想得到什么样的效果呢? 最根本的当然是玩家的充值(这个没什么好掩饰, 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商业公司的目的当然是赚钱) 为了打到充值的目的, 需要的是玩家基数和丰富的可玩性。 只有可玩性上去了, 玩家才会愿意为之买单。 我们设想一个画面, 如果大家都迁出首都,互相攻城,互相切磋, 各个种族之间各有千秋, 那这款游戏一定能成为大作,但现实并不是这样。为什么呢? 首先,对于攻城守城来说, 资源的转移是守恒的。 看起来,同时服务好攻城方和守城方是一个矛盾的事情, 其实不然。 从守城方的角度来讲, 被开罐导致资源损失过大,缺乏相应的保护机制。 兵种复活时间过长。 这都是守城方不想出来的原因。 从攻城方的角度来讲, 上金兵损失太大,承受不起。 打同等级别损失过大, 承受不起。 只能欺负欺负低战。 如此看来, 造成双方都不爽的原因, 实际上就是战损太高了。 于是乎,怎么改进呢?只提几点建议: 1. 进一步降低守城的金兵的复活时间 2. 减少被持续开罐的可能, 系统自动保护 3. 高本打低本, 掠夺资源减益, 低本打高本, 掠夺资源增益。 4. 减少PVP的兵力和恢复时间的战损, 让大家愿意拿高级兵出战。 5. 如此贵重的兵,不要变成在英雄面前像纸糊一样 @GM_维拉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