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藤光 ♂进藤光
关注数: 234 粉丝数: 440 发帖数: 22,911 关注贴吧数: 65
点目依赖死子,真的是水平不行吗 看到不少人持有这样一个说法,一个职业棋手,不可能依赖死棋点目,如果真的依赖,说明不会下围棋。 真相如此吗,我给大家简单分析下。 (先叠个甲,本人野狐9d,虽然比不了职业,但也不至于不会下围棋) 首先,在有记录死子的条件下,计算交叉点+死棋一定是最快的方法。因为大脑处理起来是连续的,不需要停下来回忆某个交叉点是不是提子。 但是,由于规则的不同,中国棋手没有记录死子的环境,所以大多数养成了死子点两目的习惯。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方法也是高效的,但是在战斗为主的格局下,可能滋生不少“貌似”提子的交叉点,尤其是大量打劫的场合,更容易导致点目误差。 更何况,现在棋赛以快棋为主,思考时间不足的情况下,点目就显得比较奢侈,大多数棋手选择在对手思考的时候点目,一旦对手落子,自己可能就要暂停,切回走棋模式,落子后再恢复点目,这里本来就容易出错,所以有死子辅助当然更好。 再谈谈习惯,前面提到由于中韩规则不同,导致棋手养成不同习惯。在过去的比赛中,韩国更多是吃亏的一方,因为无论在哪里比赛,中方棋手都经常忘记规范管理死子,导致韩国棋手不得不采用另一种点目方式。 所以我非常能理解他们为什么要制定罚目的规则,就是希望成为东道主的时候,好歹能照顾到本国棋手的习惯。 最后我想抛个问题,不依赖死子的点目能力,是棋艺的一部分吗?我觉得并不是,围棋的魅力在于对复杂局面的判断和落子的决策,而并非能不能记住某个交叉点是否提子。因此我认为在世界规则统一之前,尊重东道主的围棋习惯也是有道理的。
聊聊我对柯洁粉转黑的心路 在柯洁最初成长至勇夺多次冠军的时候,我还是柯洁铁粉,原因就是很朴素的慕强,围棋毕竟是个实力说话的游戏,柯洁的每一冠夺冠年龄都超越了当年的李昌镐,让人觉得属于中国的天才来了。 虽然当年也出现了“血溅五步”,“百分之五”这些不当言论,但一来觉得他只是年少轻狂,二来这些言论好歹也是对自己实力的自信,虽狂妄但没有脱离在棋盘内战胜对手的范畴。 至于他在微博和女权对战,讽刺奚梦瑶下蛋,这我眼里都不是什么大事,毕竟个人的私生活不应该和他的职业成就所捆绑。 第一次小转折申真谞滑标,他在赛后极尽嘲讽之能。赛前张扬尚且可以说成绝对自信,而本身就有点胜之不武的情况还疯狂嘲讽,开始让人反感了。 然后就是读大学,参加各种娱乐活动,跨圈打斗地主,云顶之弈,做直播等等。不得不说,棋力大幅下滑就是在这个阶段最明显。虽然这些都是他的自由,但是早期慕强带来的滤镜也开始逐渐消失。 改变赛道当然是个人的自由,但是柯洁显然无法承受实力下滑带来的心理冲击,他的自尊并没有迫使他用功努力,反而开始从棋盘外疯狂找补,而这一过程也让我对他彻底粉转黑。 刚开始是无法对线自己的猖狂言论(农心杯的到头来还得考我),然后混双输棋后对小鱼开炮,实际上臭棋是自己下的。 再往后,更过分的是开始质疑棋手作弊。先是李轩豪的女厕所门,在b站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连带节奏,发布各种阴阳怪气的言论。 然后就是输给小申之后,发表的著名的“申不可厕”的言论。 这些都反应他还没有清醒的认识自己,自己的实力再也不是当初高高在上的世界第一人,懈怠和懒惰已经让自己退出超一流阵营。 而毫无证据的指责,对棋手伤害极大。很难想象一个顶尖棋手用这么卑劣的手段攻击同行。 总结一下,前期因为慕强粉柯洁,偶尔年少轻狂的言论无伤大雅。后期实力先衰败,却输不起,试图强行用嘴炮维系自己的地位,逐渐发展到越来越没下限的地步,最终人设彻底崩塌。
小申这番话确实没什么毛病 个人最讨厌整天把立场挂在嘴上的废物。如果非要掰扯什么立场,那中方站中方,韩方站韩方就完事了,没必要吵到现在,也吵不出任何结果。 剩下的内容纯理性分析: 1. 关于规则 小申言简意赅的指出了规则的2大问题,一是过于严苛,二是从制定到实施缺少过渡期,这两点都很关键。 规则本身确实存在问题,除了小申指出来的点以外,我觉得两国争议的底层逻辑还是在于点目和数子法的优劣之分。 但是比起规则本身,另一个问题是赛前没有详细商讨。赛中也低估了韩国人对规则的执行力度,以及缺少国际裁判机制等。 2. 关于卞相壹举报和柯洁发脾气 中国更看重围棋的文化属性,韩国更讲究晋级,这两者究竟谁更正常,并没有标准答案。有一定认知水平的人,应该明白什么叫“包容兼并”。 所以一味的指责对手小人,毫无道理。对方只是在规则范围内,更注重结果的竞技体育思维,不能因为规则有争议,就牵连维护规则的人。 而柯洁现场发飙,才是破坏比赛纪律的不礼貌行为。 3. 关于执裁时机,我比较支持两种做法。不举报不判罚,以及过时不侯。这样既能保证比赛的连贯性,又能保证公平性。 暂停时机确实是个很复杂的话题,对落子一方而已,既可以理解为干扰思考,又可以理解为增加时间。反正作为网棋9d,我更讨厌被打断。职业棋手的心理我不了解,但至少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解读。 所以,还是尽量不打断比赛,或者第一时间判罚吧。这次第二局的第一次判罚明显滞后。第三局也是,但更多是浪费了时间和俞斌掰扯导致的,应该第一时间处理问题,而不是征求对面教练意见。
提些建议,解决濒临崩溃的平衡性 如大家所见,现在的状况很不好。 平民乖乖的缩到了首都,容纳百人的城池只有一两个高战静静的守护着,大片的退游的声音此起彼伏。大家打不起架,就连工程也只敢出一些铜兵欺负偶尔出现的低战。 问题出在哪儿了, 这个模型究竟哪里有问题? 我们梳理一下: 首先明确几个关键词: 资源, 战损, 可玩性。 资源:“金木水,红钻紫石秘银”, 甚至加速,荣誉,药水等,也可以看作广义的资源 战损: 死亡的部队,受伤部队的恢复时间,英雄的行动力,英雄消耗的魔法或恢复药水,这些都是战损 可玩性: 这个概念比较模糊,大体可以理解为玩法的多样性(如果对于平民来说,最佳策略是躲首都,那可玩性就很低了) 站在游戏公司的角度, lls想得到什么样的效果呢? 最根本的当然是玩家的充值(这个没什么好掩饰, 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商业公司的目的当然是赚钱) 为了打到充值的目的, 需要的是玩家基数和丰富的可玩性。 只有可玩性上去了, 玩家才会愿意为之买单。 我们设想一个画面, 如果大家都迁出首都,互相攻城,互相切磋, 各个种族之间各有千秋, 那这款游戏一定能成为大作,但现实并不是这样。为什么呢? 首先,对于攻城守城来说, 资源的转移是守恒的。 看起来,同时服务好攻城方和守城方是一个矛盾的事情, 其实不然。 从守城方的角度来讲, 被开罐导致资源损失过大,缺乏相应的保护机制。 兵种复活时间过长。 这都是守城方不想出来的原因。 从攻城方的角度来讲, 上金兵损失太大,承受不起。 打同等级别损失过大, 承受不起。 只能欺负欺负低战。 如此看来, 造成双方都不爽的原因, 实际上就是战损太高了。 于是乎,怎么改进呢?只提几点建议: 1. 进一步降低守城的金兵的复活时间 2. 减少被持续开罐的可能, 系统自动保护 3. 高本打低本, 掠夺资源减益, 低本打高本, 掠夺资源增益。 4. 减少PVP的兵力和恢复时间的战损, 让大家愿意拿高级兵出战。 5. 如此贵重的兵,不要变成在英雄面前像纸糊一样 @GM_维拉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