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shan800 taishan800
关注数: 164 粉丝数: 326 发帖数: 25,498 关注贴吧数: 21
桂花主要病虫的发生及防治 转帖的 很全面 好文值得一阅 病害 桂花又名木犀,为我国特产的珍贵芳香植物。咸宁位于鄂南,素有“桂花之乡”之美称,近年来,桂花病虫害为害上升,致使观赏价值下降,常见的有:炭疽病、叶斑病、腐烂病、吉丁虫、木虱、粉虱、介壳虫、刺蛾、卷叶蛾、蓑蛾和尺径等,结合近几年防治实践,现将其发生特点及防治经验简介如下。 1)发疽病在高温多湿的环境条件下易发生,在叶茎上产生近圆形紫褐色病斑,并在其上生有黑色小点,为害严重时枯叶。从6-7月开始,喷代森锌500-600倍液预防;注意通风透光,合理浇水与施肥。发现病叶及时摘除销毁,并喷洒50%代森胺800-1000倍液防治。或冬季彻底清除田间枯枝落叶及杂草。 2)叶斑病在高温多湿的环境条件下易发生,在叶面上发生不规则的黑色斑点,上生有黑霉,致使叶片早落。从6-7月开始喷洒14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预防,发病后喷70%托布津800-1000倍液;合理浇水及施肥;注意通风透光;清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减少浸染源。 3)腐烂病多发生在根颈部,被害部位呈水浸状,病斑逐渐扩大后,造成植株生长衰弱乃至死亡。夏无多雨季节发生严重。早春在植株周围撒施少量硫磺粉;患病严重处涂以福美砷煤油剂。 虫害 1)吉丁虫成虫咬食嫩叶成缺刻,但主要是以幼虫在枝干皮层内蛀食,被害皮层有突出裂口,流出油点状褐色胶质,为害严重时,树皮爆裂,主枝或整株枯死。人工捕杀:成虫羽化期,利用其假死性,在清晨露水未干前振动枝干,落地后捕杀。涂刷茎干:从成虫发生到幼虫为害期在茎干上涂刷20-30倍敌敌畏乳剂,氧化乐果乳剂或久效磷乳剂,重复3-4次(间隔7-10d);用80%敌敌畏乳剂和10-20倍粘土,加适量水调成糊状,涂刷在枝干被害处,使羽化后成虫咬破树皮出洞时中毒死亡。成虫防治: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进行树冠喷药2-3次(间隔7d左右);毒杀幼虫:在幼虫孵化盛期刮除树皮,涂以80%敌敌畏乳剂20倍液。 2)木虱成虫及若虫吸食芽、叶及嫩梢汁液,受害叶片发生褐色枯斑,严重时全叶变成褐色,引起早期落叶。若虫在叶片上分泌大量蜜液,诱发煤烟病。若虫盛发期喷洒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或50%久效磷2000-3000倍液 3)粉虱成虫和幼虫群集在叶背吸食汁液,造成叶片变黄、萎焉、甚至死亡。该虫分泌大量排泄物,污染叶片,可引起煤烟病。抓住低龄幼虫期喷药,可选用40%速扑杀1500倍液或2.5%敌杀死40ml或40%亚胺硫磷每亩150ml等。 4)蚧壳虫为害桂花的蚧壳虫有红蜡蚧、糠片蚧、吹绵蚧等。蚧壳虫的若虫和成虫用口针刺入寄主植物组织中吸取汁液,导致枝、叶枯萎而死亡。同时,多数蚧壳虫能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为害严重。掌握在低龄若虫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40%速扑杀15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或40%亚胺硫磷每亩150ml等。 5)刺蛾主要有黄刺蛾、绿刺蛾、青刺蛾、扁刺蛾等。多以幼虫在茧内越冬,茧附着在树枝、树干或土中。成虫超光性强,幼虫食叶,低龄幼虫群集为害,7-8月最重。人工摘除茧蛹及虫叶;低龄幼虫期及时进行化学防治,可选用10%氯氰菊酯2000倍液或50%杀螟松每亩150ml等,有条件可进行灯光诱杀。 6)卷叶蛾有褐卷叶蛾、苹小卷叶蛾及黄斑卷叶蛾等种类。其幼虫有卷叶、缀叶取食习性。在幼虫卷叶前,喷洒40%久效磷每亩80ml或50%杀螟松200ml或50%倍硫磷每亩120ml等,卷苞后及时摘除或将虫苞由下而上快速捏死。 7)蓑蛾有大蓑蛾、茶蓑蛾、白囊蓑蛾等种类。幼虫能吐丝作茧,上面粘着各种断技残叶,呈各种形式的囊袋。幼虫在囊袋内,移动时将头胸伸出,负囊前进。老熟幼虫在袋内化蛹,幼虫取食叶片。在幼龄幼虫期喷洒95%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或50%倍硫磷每亩120ml等。 8)尺蠖俗称拱拱虫,幼虫咬食叶片,初孵幼虫活跃,能吐丝下垂,借风力分散为害,成虫有趋光性,卵产在树木皮层缝隙内或枝丫间。利用灯光诱杀成虫(4月上旬前用石灰水涂刷树木的树皮裂缝等,减少其产卵及卵的孵化率)。低龄幼虫期喷洒95%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40%亚胶硫磷每亩150ml或50%杀螟松每亩200ml等。
桂花为何不开花 桂花为何不开花 桂花是一种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身,观赏和使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同时它也是中国传统的常绿芳香植物,在很多地区广泛种植。最近有读者来信询问,他们种植桂花树已有10多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开花?他们需要在养护方面注意什么问题? 编辑就此问题请浙江林业局的专业人士做了回答。 根据笔者的长期观察,认为有三个主要原因造成桂花不开花: 一是桂花还处于营养生长阶段。如果种植的桂花树系实生苗(种籽播种)培育而成,可能会长期处于营养生产阶段,还未达到生理(生殖)年龄,因此它是不会开花的。所以,专家建议要选购那些用嫁接或扦插方法培育成的桂花树,这样可以缩短营养生长期,尽量提前开花期。 二是光照量不足。桂花树是喜光树种,因此不能在缺少阳光或背阴面的地方种植;即便是嫁接或扦插而成的桂花树,如种植后长期得不到充足的阳光照射,致使营养生长一再延期,也会影响其开花;如果是实生苗培育的桂花树,就更难有开花的机会了。若桂花树在买来前已经开过花,也会使生殖生长逆转为营养生长,使原来曾开花的植株停止开花。 三是磷钾肥施量不够。如果单纯或过多地施用氮肥,只能促使桂花树的营养生长过盛,会推迟开花时间;施用磷钾肥,就能促使其从营养生长期转到生殖期,使其开花。所以,对刚种植的桂花树,除适当施用氮肥外,应多施些含有氮磷钾的复合肥料,当进入生殖阶段时应多施些磷钾肥。同时,也要注意病虫害等日常管护工作。 如果按照上述方面进行养护,桂花树一定会开得繁花满树。
我国北方盆栽桂花冬季养护办法 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冬季绝对气温较低且持续时间长,家庭盆栽桂花常会发生冻害。笔者根据多年经验,就我国北方冬季盆栽桂花的养护谈一些看法。 “秋不入”即入室宜晚不宜早。一般情况下,秋冬之交的降温幅度不会很大,只要气温不低于-1℃,盆栽桂花露天放置4至5天不会出现问题。经过低温锻炼,桂花耐寒能力会明显提高。 “冬不冻”指尽量使桂花免受冻害。北方冬季养护可采取以下办法: 一是把盆栽桂花直接放在温室内,室温不高于3℃,促其进入休眠状态。摆放时应让桂花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照射。如果不能直射,也要放在光线较强的地方,使之接受散射光。另外,应把桂花放在空气相对稳定的地方,不要放在空气流通处,避免其因冷空气侵袭而受到伤害。 二是套袋。套袋不能过早,最低气温达到-5℃时开始套袋。用厚的透明塑料薄膜,根据桂花的冠幅、高度制成长方形袋,把花与盆都装进去,袋口朝上。盆口扎固定架(用竹、木条、树枝等)使袋不要紧贴叶片,以免叶片受冻伤。无风天暖时,可把袋口解开让桂花接受阳光,通风透气。开春后,随着气温的回升,可逐渐把袋口解开,使桂花适应外面的环境。当气温稳定在5℃左右时,可去掉套袋。 “春晚出”即桂花出室宜晚不宜早。如果直接移出室外,极易导致盆栽桂花萎蔫。进入4月,天气明显转暖,室内桂花要陆续搬出室外。为使其能适应室外环境,出室前每天中午要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让桂花多晒太阳。一般在清明以后出室。初期,最好在白天移出室外,夜间搬回室内。往返几天,待桂花逐渐适应外界环境后,再置于室外。
转帖 流苏树繁殖与栽培技术 流苏树繁殖与栽培技术 作者:徐庆胜 流苏树(chionanthus retusus),别名隧花木,萝卜丝花,牛筋子,乌金子、茶叶树、四月雪等。木樨科,流苏树属。流苏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阳性,耐寒,落叶乔木,株高可达20m,树皮灰褐色,小枝灰黄色,密生绒毛。叶对生,革质,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全缘或有时有小锯齿。叶柄基部带紫色,花白色复聚伞状花序,顶生。核果椭圆形,蓝黑色,花期4-5月,花期10天左右,果实成熟期9-10月。山东省临沂河东区汤河镇现拥有流苏苗木,桂花基地2000亩,是长江以北最大的流苏育苗基地年出苗100万棵,笔者将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流苏苗木繁殖技术与应用归纳如下: 一、繁殖方法,可分为播种育苗和扦插育苗 1、播种育苗: 1.1 种子来源 主要是河南、山西、陕西、河北等地。根据近几年的实验:平均出芽率1000粒/斤,每斤种子最大的700粒,最小的1798粒,平均1249粒。 1.2 种子处理 9-10月份种子成熟后进行采收。采收后进行水选。水选的方法是:将种子浸泡48小时,同时放入0.1%的高锰酸钾进行种子消毒。在浸泡过程中,将成熟度不高的种子及虫蛟种子飘浮捞出得到纯净的种子。同时结合浸泡,用手搓去种子表层的褐色表皮,以利于种子发芽。 1.3 育苗方法 1.3.1 方法一:催根 选背风向阳排水性良好的地方,挖坑深10cm,长度可根据种子的多少而定,将流苏种子与清水沙(消毒筛选干净)按1:2的比例混合均匀,倒入坑中分布均匀,然后上面铺上2cm的沙,浇透水,盖地膜保持湿润。畦中可竖一部分草靶,通风、透气,防止种子腐烂、表层见干浇透水。 1.3.2 方法二:催芽 选背风向阳的地方打畦,浇透水隔二天后将纯净的种子均匀的撒在畦中,上面盖上0.5cm的土,然后盖上0.5cm的沙,上面盖上地膜。经常观察注意土壤的干湿度,干后要浇水,注意除草,松土,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试验表明: 方法一:经过两个月后流苏种子的根基本全部生齐,根系可达4-5cm,此时可将畦中种子取出,挑取带根种子进行栽植。也可以等到年后取出栽植,此种方法可以从秋天栽到第二年春天,年前不农忙,节约劳动力,年前栽出的慢、年后栽植出的快。 方法二:等到第二年3月下旬,种子基本破土而出,加强管理,到5月上旬叶片长成到3-4片叶时,直接栽植到大田中。 比较:两种方法在流苏育苗过程中都表现出很好的效果,总体试验比较表明,经过移栽后第二种方法不如第一种方法出苗后,苗木生长旺盛,第一种方法催的是根,栽根后出苗旺盛,而第二种移栽时是小苗,要经过一定缓苗期,但第二种方法的优点是发芽率高,出苗整齐,第一种方法省地,避开农忙季节;第二种方法费地,正值农忙。 2、扦插育苗: 此种方法多在雨季进行,方法是选取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基质选用沙壤土即可,但此种方法应用很少,原因一是只能适应部分品种;二是扦插后原品种的稳定性保持不强。 二、栽植方法 在大田中整畦,漫灌浇水,每亩栽植22000株;株行距30cm×10cm;2年后可用嫁接桂花的砧木。若培养绿化苗,可逐年从中移植,根据株行距进行移植、培养大苗,苗木移栽宜在春、秋两季进行,小苗与中等苗需带宿土移栽,大苗带土球。在栽植过程中,若日后和作本用的流苏,可用育苗方法中的第一种培养盆景,方法是栽根时,由于根系比较软,将根尖放入土中1cm,然后将剩余的根左转一下,再右转一下,按入土中堆土栽实,2年后将流苏苗上盆搞嫁接时,把弯曲的那一部根系提出土外,就形成了平常所见的桂花底部形形色色、奇形怪壮的盆景,可根据造形不同,栽植时将根随意弯曲,但注意不能伤根。流苏树喜肥,夏季应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1年生苗可长高至0.8-1.2米,地径1厘米,3年生长达到3-4厘米,用于绿化。 三、病虫害防治 流苏树育苗最大的病虫害就是金龟子,育苗后,当小苗长出之时,也就5月份,将根咬断,常用的防治方法是用辛硫磷配成溶液后进灌根,亩施2斤兑水即可,或用敌百虫1000×液喷叶进行防治成虫。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