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shan800 taishan800
关注数: 164 粉丝数: 328 发帖数: 25,498 关注贴吧数: 21
柿树落花落果的原因 强烈推荐吧友看一下 期望置顶几天 摘抄自一篇论文,感觉分析的相当透彻,值得挂不住果的吧友仔细看看 落花落果3个集中的时期,个人都碰到过,犹以第二个时期严重。 论文开始: (1)生理原因。 一般柿树的落花落果有3个较集中的时期, 一是开花前的落蕾;二是谢花后3~5d开始的第1次生理落果;三是盛花期后25~30d的第2次生理落果。 对幼树来说,3次落果的主要因素均为柿幼树营养生长过旺,消耗养分过多。 柿幼树营养生长过旺,有柿树本身的遗传原因,也有外界的影响,如偏施氮肥、磷钾肥不足等。此外,花器发育不良也是落蕾及第1次生理落果的重要原因。 除了3次明显的落花落果高峰外,由于外界条件的异常随时会引起大量落果,如在花期及幼果期长期阴雨、光照不足,易引起树体生长旺而不充实,光合作用差,新叶制造的养分不足以供给幼果发育,激素(主要是赤霉素)的合成受阻,因而导致异常落果。 土壤过干或过湿,土壤含水量变幅过于剧烈也会导致大量落果。引起落花落果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但主要是由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过于剧烈而造成的。 由于幼树期营养生长占有优势地位,幼果在与枝叶争养分与水分的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导致大量的落花落果。 (2)人为因素。修剪过重刺激了枝条旺长,也能引起枝梢与幼果对养分的竞争,加重落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最近一段时间,看到不少朋友的桂花,经过一个冬天,基本到了叶落芽枯,病入膏肓的地步,心痛之余,问其养护过程,基本都说不干不浇,浇则浇透。是啊,听起来没问题啊,书本上都这样说啊。 书上说的没错,不干不浇,浇则浇透,是养花人挂在嘴边的真理。 但是,这个是有条件的,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你室外全日照,温度,通风没问题,这个应用上面说的完全没有问题,养的花也是枝繁叶茂,根系发达。 室内呢,特别是冬天,温度低,通风差,盆土干的特别慢,很多吧友又特别爱用大盆,再加新养的,本来就没有几片叶子,好嘛,你一浇透,一冬天干不透,再加低温,不见阳光,烂根是避免不了的。 有的朋友说了,我开着空调,温度不低啊,是啊,空调是个好东西。可是,你睡觉后空调也开吗?一般的花卉,可是比较忌讳忽冷忽热的。 那怎么办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集中供热,全日照大阳台的,可以遵循。条件不好的,你摸一下土的湿度,比较干了,你少浇点水,浇透量的30%,40%,都行,加上土的浸润,一般整个根部都能确保吸收到水分。 总之一句话,要确保土层,润而不湿。 今年冬天,我中间只浇了一次,少部分帽大,或盆小的多浇了几次,目前没有一棵出问题的。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吧友,慎重取舍。 纸上得来的东西感受总不是很深刻。要真正弄明白其中的深意,往往来自与生活实践中自身的真实体验,很多东西都是自己碰过壁,吃过苦头,走过弯路,才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
由一道生物题,说一下桂花打顶芽的看法。 前几天发了一篇关于打顶芽的帖子,引起了吧友的热烈响应,还被 紫葛巾 吧主加精,感谢一下。 但也看到一些吧友发帖询问,关于树冠很小的、长势很弱的打不打顶芽的问题。 我们来看一道生物题“常言道:“根深叶茂”是何道理?” 答案: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地上部分(茎叶系统)所需要的水分、矿物质和养料等,都是由根从地下吸收并输送来的。因此,根系发育得好,对地上部分生长也有利。 而根又得依靠叶的光合作用获得它所需要的有机养料。叶靠茎、枝的支持,使其扩展空间,以充分行使其光合作用功能。 所谓“本固枝荣”、“根深叶茂”,正是说明植物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存在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植物长势好坏,得益于根系的好坏,根好才能叶茂。 话题回到打顶芽,对于长势很好,树冠很大,新芽饱满的那种,随你怎么折腾都没有问题,杀光树头都没有问题,只因为根系好。 而很多吧友上图的小桂花,本就没有几片叶子,或者发芽可能回缩的那种,你还是别折腾了,随他长去吧,没有叶片的光合作用,根得不到营养,如此恶性循环,带来的可能是枝干回缩甚至是桂花死亡。 总之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形成自己正确的养花理论,切莫盲目跟风,人云亦云!
从果树管理方面看,花后究竟该不该立即施肥 看到一位吧友问花后究竟该不该立即施肥,从果树管理方面,果实采摘后应该尽快施肥,保叶,增强树势,加强营养储备。同样,也适用于桂花,花后,从叶片可以看出,营养消耗非常严重,叶片黄化,落叶,严重下垂,所以要尽快施速效肥,恢复树势,至于说早施肥发秋芽,一般进入盛花期的桂花,很少发秋梢,可以放心施肥。对于新移栽,有病害的,施肥可以稍晚或者不施肥。施肥量也要灵活掌握。 还处于营养生长阶段的桂花,因没开花,或者开花量少,营养消耗不是很严重,可以晚些时候施肥,不能过晚,施肥也应以有机肥为主,施肥方式为表面覆盖。 以下为转贴,不要过分纠结,退一步来说,发秋梢总比落叶好的多。 依据年周期及营养物质运输规律,从果树成熟至落叶为果树的营养贮备期,通常在7—11月份,其营养生长先后停滞,当年制造的营养物质逐步向贮藏器官内运输贮藏。此期间管理的关键是守护好叶片的同化功能,预防早期落叶。此期间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果树冬季的抗寒性和花芽的分化品质,对来年的开花和长势起着决定性作用,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速施“产后”肥因结果期内树体耗费了大批的营养,采果后应尽快追施速效性肥料,促其早日恢复树势,加强叶片制造碳水化合物的功能,保证有充分的营养供花芽分化和树体营养的贮藏,提高抗旱、抗寒和抗病的能力,通常株施尿素400—500克,磷肥250—300克,钾肥150—300克,或复合肥1—1.3公斤。
老帖新开 如何鉴别白洁 先上品种图志的定义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966beae7f974902b9eb37acb0ff8c02902bda4eb&urlrefer=6b6bb2803b49fb42bb8b16267a57a688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966beae7f974902b9eb37acb0ff8c02902bda4eb&urlrefer=6b6bb2803b49fb42bb8b16267a57a688重点看一下: 1、小乔木 植株较高大,枝条直立,树势较强 树干灰白, 叶长圆形或椭圆形 叶长9-12cm 特别注意 宽度(3)3.5——4cm 别说什么狭叶白洁,对不起,图志上没说 叶先端 钝尖或者 短渐尖 侧脉7—9对 网脉明显 特别注意这点 2、生殖特点 叠生花芽2—3对 每花絮有7—9朵 会查数吗 花梗长8—11mm 黄绿色 花乳白至浅黄 一般都是乳白色,什么叫乳白色 牛奶喝过吗? 最重要的到了 花冠阔钟形,斜展,或近平展 阔钟 见过以前敲的钟吗 直径8—9(11)mm 花特别的大 裂片肥厚,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 特别说一下裂片,很重要的一个参数,什么像这 品种 像那品种,都是猜测,裂片形状大小至关重要。什么叫裂片?花瓣的边到 两片花瓣相交的位置,不是整个花瓣。 最最重要的参数来了 裂片 长3—3.5mm 宽2—2.5mm 知道柳叶银多少吗 柳叶银的花5-8mm,裂片长约3mm 宽约1.8mm 3、着重一点 白洁春夏秋发的新梢 基本都是浅黄绿色或者接近绿色,红梢的一概无视,不是我说的,是杨康民老师说的
不要走入误区,看专家是如何搞品种分类的 笔者认为,桂花的品种划分应当主要考虑花型、品种群内花色的差异、花径、子房发育状况(结实与否)和花期早晚等与观赏有关的生殖器官特性,同时可以参考叶形、叶片大小等营养器官特性。花型是重瓣性与瓣型的综合表现。重瓣性是指花瓣数目的增加(可由花瓣增生、雌雄蕊瓣化等引起),瓣型指花瓣的皱、裂、卷以及形状的差异和花瓣的排列。对桂花而言,重瓣性和台阁现象仍然存在,如'天香台阁';桂花瓣型的变化也非常丰富,花冠裂片的排列也有不同的情况。花冠裂片形状有卵圆形、倒卵状条形、椭圆形等,并且分裂有深浅之别;花冠裂片排列有平展、内扣和外卷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们认为,桂花花型可以分为外卷型(花冠裂片向外反卷,花冠分裂较浅)、平展型(花冠裂片平展)、斜展型(花瓣斜向外伸,不反卷或内扣)、内扣型(花冠裂片拱状,明显内扣,盛开时亦不能完全展开)和台阁型(雌蕊瓣化,形成一朵完全或不完全的花)等。金桂、银桂、丹桂虽以花色划分,但品种群内花色仍有差异,如花色深浅的变化、开花期内花色的变化、杂色的情况等均可用于品种分类,如银桂中有纯白、乳白、淡黄等色,金桂中有黄、浅橙黄等色,丹桂中有橙黄、橙红等色。花径是一种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主要受栽培条件的影响,但在同样的条件下,各品种的花朵大小是比较稳定的,桂花花径大多为6~8mm,但少数品种可达12mm甚至更大。子房发育状况是桂花品种的稳定性状,毋庸多言应成为品种分类的重要依据。秋桂类花期主要为9月中旬至10月上旬(长江流域),根据早于或迟于此时期可区分早花品种和晚花品种,如'早籽黄'(金桂类)花期早至8月下旬,'早银桂'第一次开花的花期一般为8月中下旬,而'晚金桂'花期为10月中旬。不少品种还有多次开花的现象。此外,还应考虑每叶腋内叠生花芽的数目(有的多达4~5个,有的仅1个);花梗的长短(一般长0.8~1cm,但可短至5mm、长至2.0cm)、颜色;花萼的形态(萼片的大小、质地、颜色等)。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