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inzhenuaa liminzhenuaa
关注数: 0 粉丝数: 33 发帖数: 3,065 关注贴吧数: 13
『My Baby』一张碟一首歌 一首歌一条命,一张碟何止3首派台歌曲呢? 这是千嬅在MC上说的,今天听到《忌廉沟鲜奶》,想来也整理一下一些容易忽视的歌曲吧,一张碟一首歌吧,选择标准:歌曲未收录在L&G上,MC上,《千嬅盛放》中,但我觉得也很好听。有的也是大家熟悉的歌曲 《狼来了》《直觉》除了上述三张专辑收录的,其他听的不多,就从《私日记》开始吧 华星: 《私日记》——《E714342》,很不错的小品歌曲,我觉得很能代表千嬅早期作品的风格和唱腔,词曲可是林夕+于逸尧的组合哦,MV可是千嬅+古仔哦,大爱! 《到此一游》——《8步半》,专辑第一首歌曲,听着旋律就觉得挺有趣的,wyman作词哦 《夏天的故事》——《仲夏夜之梦》,清纯无比啊,少女情怀体现得很好啊,02演唱会开篇歌曲 《冬天的故事》——《新福音战士》,专辑的实验性在这首歌上体现得很明显 《1to100》——《非买品》,清纯依旧,不亏为香港甜心,MV也好sweet 《kiss me soft》——《美味情缘》,一张EP集合了《少女的祈祷》《如果东京不快乐》《可人儿》《深息》,水准极高,而这首歌是FA的第一部电视剧主题曲哦,也很好听 《play it loud》——《内有恶女》,实验性的歌曲,听到不一样的千嬅 下面是新艺宝期间 《Miriam》——《深紫色》,又是经典之作,MC,L&G,精选集中未收录的就剩3首了,这里选《深紫色》,千嬅的最爱,歌词也还挺到位,“深紫色是你的眼神,深刻的是床上疤痕。。。” 《music box》——《家有几米》,入选04精选集,歌曲欢快,有趣味,那时MV中的千嬅的黄色眼影,即刻秒杀 《上半场》——《塔罗迷》,很好听啊,继续清纯无敌,年轻无极限 《下半场》——《慢热北海道夏》,选这个主要是02演唱会,现场和钢琴唱,加上歌曲难度比较大,真的挺难的,歌曲中的电吉他间奏很过瘾。这张EP其实都挺好听,不过被《上半场》人气盖过不少,《谈谈情,谈谈听》《悭D》都是大爱,只是一贯的影视剧歌曲不受重视,确实,这也并不是唱的FA自己的故事。 《make up》——《忌廉沟鲜奶》,草根气质的大爆发,声音都打开了,超喜欢,bonus里的《满场飞》也是大爱啊。不过毕竟是bonus,这里就选《忌廉沟鲜奶》了 《电光幻影》——《偷吻杜鲁福》,挺有趣的一支歌,也很好听,好玩。《吵我》和《处处吻》风格类似,《柳媚花娇》是广告歌,都好听,不过这里就选《偷吻杜鲁福》吧 《single》——《single》,很惊讶没收录在这三张作品里,作为专辑同名歌曲,自不会差 《unlimited》——《亦舒说》,其实《她成功了没有》也没收录在三张作品里,都是好歌,这两首歌也是很熟悉的歌曲了。
『My Baby』最近听专辑的新感觉 千嬅的EP真的很出色,这次发现的是MVsM下半场。相比较kiss me soft,上半场,甚至1to100,下半场里面似乎没有什么大热的歌曲,没有少女的祈祷,没有深息,没有勇,杨千嬅,没有洋葱,爱人。 千嬅盛放里面这张EP被全部忽略,甚至其中收录了向左走向右走。。。 不过,随着一遍一遍的重温千嬅的各种作品,会发现,这张EP是那么的熟悉。 还记得02万紫千红里面穿的很奇异服装,边跳边唱的”适量运动和均衡饮食”,这是那场演唱会最动感的时刻了 还有跟着钢琴现场伴奏唱的”慢热北海道夏”,我现在觉得这是千嬅的歌曲里面最难唱的。而且里面的电吉他感觉相当过瘾! ”谈谈情探探听”是近来很喜欢的,觉得特别适合千嬅的声线,虽然我不懂声乐,但是这首歌唱的韵味十足,铿锵有力觉得挺过瘾,尤其是那一句”假使你发觉有天厌倦了旧舞伴,难道我已经不可带给你自满”觉得很有感觉 ”悭D”是我很喜欢的悭钱家族的主题曲,那时的FA好嫩啊。。。这首歌每次都让我想起那部好玩的电影。而且韵律也很强。其实这张专辑的快歌还是都挺好的,动感却不感到紧张和压力,而且觉得很适合千嬅的声线,有种相得益彰的感觉。 顺便提一句,千嬅好像不太重视电影,电视插曲,其实里面都是好歌啊。但除了”勇”这类特别出彩的,其他的演唱会,精选集都不太爱收录,可能也是因为好歌太多的缘故吧。 Mr.是04年我最爱的精选集miriam's melodies里面的,所以很早就熟悉了。 还未够快,学习街童也是不错的。 相比上半场的都是大热,kiss me soft的经典, 也许这张EP容易被忽略,但是动感的主题让人充满热情却又不至于热血澎湃,这是属于那个年代的年轻人的活力。。。而且随着对千嬅的不断温习,这张下半场就像邻家小妹一样,亲切,让人喜爱。
『My Baby』《如果东京不快乐》歌词解析(转) 看到有人问这首歌什么意思,我以前找过答案,今天找回来,给大家看看 —————————————————————————————————— 一直有很多人对由杨千嬅主唱,林夕作词的<如果东京不快乐>这首歌不明所以,表示难以理解当中意思;但其实这首歌喻意深长,以风景比喻爱情,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不过可能因为作者弃用明喻和隐喻,而选择以相对地含蓄的借喻手法表达,歌词从头到尾都并未有本体和喻词出现,所以解读歌词有一定难度,需要深思才能细味当中意思。 歌词的第一段是这样的:「如果东京不快乐,铁塔亦能快乐;巴黎无快乐,亦能用菲林充实我眼光。」林夕以风景比喻爱情,所以「东京」和「巴黎」分别代表两段不同的感情。至於为什麼要非用「东京」和「巴黎」不可.而不是其他地方?大概因为只有「东京」和「巴黎」才有「铁塔」--「铁塔」正是比喻为自己:「如果这一段感情不快乐,自己可以快乐;另一段感情不快乐的话,也叫作曾经经历过,总算让自己见多识广」,就是这一段的意思。因此「东京」和「巴黎」不是胡扯,而是一个巧妙的安排。 歌词第二段的喻意就更明显:「即使风景不快乐,旅客亦能快乐;机场无快乐,任何伴侣都只是套晚装。」「一段感情不愉快,自己也可以自得其乐。」就是这个意思。而「机场」就是风景与风景之间的驿站,比喻为上一段感情完结与下一段感情开始的期间,或俗称「分手」;这个时候「无快乐」可算是顺理成章,不过亦同时暗示一段感情完结正是第二段感情的开始,也贯彻林夕之后提到的「任何伴侣都只是套晚装」。
『My Baby』爱FA,就自己欣赏她 发最后一篇嘲讽贴,吧主看着不好就删了吧。 对于一些话题,我就再说几句,不回帖,以后也不再评价。 首先,既然有人喜欢,还能出书,那么必然有他成功的一面,至于是因为写的好,还是因为其他原因。我也不好说。总之,起码可读性是有的。 其次,我无意黑这本书,这个贴吧每天签到也就这么几百号人,我犯不着黑你这些销量。只是因为我身在嬅吧,不想爱FA的人受到书中的影响,自己能判断好坏, 能够体会到更全面的FA的演艺圈的道路。 正题: 我只想说:95年出道以来,千嬅17年的二三十张专辑,合作的这么多词人,曲作者,哪是你2篇,十几页就能写完的? 篇幅决定了你不可能写深刻,决定了你这本书只能东一榔头西一棒,自己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是的,也许这本书的可读性很强。但是,也就当做八卦和普通乐评看看了。这类的网文多的是。所以我说:这本书也就看看而已。林夕写过一本书《我所爱的香港》,这位著名词人,在香港生活了这么多年的词人,也只起了这么个名字,开门见山,说的是他自己眼中 看到的,他自己的感受,我不客气的请问《夜话港乐》的作者,你起这么个题目?压力大吗? 再看书中内容,其他歌手我不听,也不评价,我就说FA的内容。 我觉得,既然收到一些人的欢迎,毕竟是老歌迷,确实里面有一些东西还是可取的。不过,仍旧是那句话,这类的网文多了去了,要出书,还差了点。我就举我值得怀疑的书中的地方。 1.关于千FA歌曲的特点:柔与韧。乍一看,帽子很大,评价很直接,我想问问,这种对于音乐风格的评价,真的能概括千FA这么多年的风格?是你自己这么认为的,还是公认的? 2.文中说第二章专辑,林夕意识到了杨千嬅的重要性,你问过林夕?他因为什么开始重视杨千嬅?因为华星的努力还是FA的个人魅力? 其实第一张专辑在香港反响还是不错的,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这么主观的评价,林夕亲自和你说过吗? 3.作者说《野孩子》未收到热捧,埋下了翻脸的种子。这种话你一个歌迷能把这么大的帽子扣在两位著名的音乐人身上?即使两人不和,翻脸的种子这种评论是你自己猜的还是公认的?我说过,作为歌迷,我们不可能了解台前幕后。所以这种话我们没资格说!仅仅是未获奖而引起了wyman的不满?而且你书中写这些内容不是八卦是什么?wyman在千FA音乐道路上的重要性你书中写了多少?篇幅决定了你写不到这么多。 而且《野孩子》虽然未收到任何奖项,但是亦是当年大热作品,为人喜爱。你客观的评价了这点吗?什么叫未赢得应有的掌声?著名词人 wyman这么计较《姊妹》得奖《野孩子》没得奖?还“埋下了种子”。这么主观的评价你有什么资格说出? 4.MvsM里面作者写道这张EP很有趣,有趣在哪?四个版本的《杨千嬅》和《向左走向右走》的概念是什么?商业的考虑还是音乐本身的考虑?你写了吗?哪怕是一句话。 5.你说林夕写《杨千嬅》是认认真真的给女儿写一首歌,那么前面写的歌算什么?这首歌是为了摆脱郑秀文的影子吗?她出道以来和郑秀文的话题在这首歌上难道一点都看不出些许端倪?这么重要的话题,书中一个字没提。 6.其实在《Make Up》专辑中,杨千嬅就身为监制,只是到了《电光幻影》拿了监制大奖才为人们注意。这点很重要。说明FA对自己专辑的主导权。书中后面在评价东亚唱片时期的FA,说她没找到定位。你凭什么这么说?我们又不是幕后人员。这是FA自己的问题还是因为FA在东亚的话语权不多? 对于07年的东亚唱片的专辑《Meridian》中,维基百科的阐述是:本张专辑是第一次FA不参与专辑制作,全交由公司负责。我们是否能看出端倪?难道东亚唱片时期,FA的瓶颈仅仅是因为定位问题?书中说,她是在出了三张唱片之后才发现这个问题的?我想问:会这么晚发现吗?是你自己认为的还是什么地方说的?07年的演唱会,不加场,不出演唱会大碟,我们又能看出什么?我是感觉,FA确实没什么话语权。所以专辑亦不能代表她过多的个人想法。这完全是人为的原因。 09年的《千嬅盛放》收录的歌曲只到07年,东亚唱片时期的歌曲一首没有,这是为什么?你书中分析了吗?这些音乐,专辑直接相关的东西,你都没分析,我想说,那你说的是什么?八卦?还是个人对于一些歌曲的评论?背后的东西你挖掘了哪怕一点点吗?一本书只需要文邹邹的写一些自己的想法?那我看这种网文多了去了。而且作者的想法很多都没认真考究过,并且过于主观。毕竟,《夜话港乐》吗,这么多人,这么短时间写出来,哪能处处无懈可击? 7.关于05年的《single》,因为作者的问题,我一直考证她和郑中基是什么时候分手的。最后得到的结论仍然有怀疑,但是对于书中写05年还处于与郑中基的绯闻这句话,我打死也不信。具体内容,我不八了,总之,我不信书中说的。 而且,你提八卦干什么?网文就是网文,不能成书。 总结: 书中绝大部分写的是歌曲评价,贴歌词也是一大段一大段的。只是顺带着把FA这么多年的歌曲串起来了,里面好多东西没有挖掘,好多东西没有阐述,有些也过于主观, 还是那句话,FA这么多年的歌唱生涯不是你这么两篇就能写完的。以此类推,这本书写了这么多歌手,能写好吗?能写深入吗?仅仅说了个人的感受?网文就是网文,不能成书。你又不是大部头,都是普通歌迷,我们实在没必要以你的想法左右我们自己的想法。甚至是错的想法。 我想说,现在的评论性的东西很少,大部分人喜欢这本书是处于对歌手的喜欢。凡是可读性比较强的东西,都容易收到追捧。就像周杰这么多年才发现:观众喜欢的不是他是福尔康。于丹被赶下台了才知道,人们喜欢的是论语,而不是她。我想告诉作者,观众喜欢的不是你书写的多好多深刻,而是喜爱着自己支持的偶像! 最后,我想说,我无意黑这本书,只是希望爱FA的人能自己体会FA这么多年演艺圈生涯的方方面面。不要受到任何非专业评价的干扰。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