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动物1977 深海动物1977
一个男人
关注数: 649 粉丝数: 438 发帖数: 18,181 关注贴吧数: 49
12306用户信息大规模泄露 【12306用户信息大规模泄露:铁科院发现后未解决】这不是12306网站第一次发生用户信息泄露事件,但却是最大的一次。12306网站为什么会留下这么大的漏洞?一位从事高铁安全行业的人士对记者称,其实早在之前,铁科院内部已经发现这一问题,但至今尚未完全解决,直到如今东窗事发。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漏洞? 据一位对乌云网比较了解的专业人士称,12306网站从2012年2月开始,在乌云网上被披露的漏洞接近50个,其中涉及用户资料泄漏和敏感信息泄露的漏洞占7%,而还有44%的漏洞可间接导致信息泄漏,例如命令执行漏洞和SQL注射漏洞。 而这些被监测到的漏洞都持续了很长时间。这位专业人士称,他们也不明白为什么这些漏洞一直没有被补救。 360安全专家安扬也认为,12306网站被撞库,说明12306账号安全体系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尽可能及时发现并阻断黑客撞库攻击。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的报道, 12306网站由铁科院开发,铁科院是原铁道部下属的单位。 黑色产业链 目前在互联网上公开流传的用户数据很多,仅2012年CSDN[微博]、天涯的泄露数据就超过2亿条,今年还出现了携程、如家、当当的泄露事件。 另据知道创宇旗下的网络空间搜索引擎ZoomEye统计,中国目前至少有13000台服务器存在破壳漏洞,全球大概有140000台主机存在风险。 知道创宇技术副总裁钟晨鸣称,最近三四年,国内持续泄露的互联网数据,国内总量级达到50亿条用户账户信息。 知道创宇是全球知名的互联网安全公司,其创始团队在互联网安全领域服务了十多年,不久前还承担了APEC期间新闻平台网络安全工作。@素影凝眸玲儿:让淘宝来卖火车票吧!不卡而且安全! @河阳道夫:这就是真是的中国,连个证书认证的钱都不想掏的网站,你还指望它有多安全? @陈尧Adam:铁道部出3亿预算建个网站,部长以1亿承包给某科学院,科学院再以1千万承包给某公司,某公司然后以100万承包给某教授,最后,教授对他的学生说:你们的毕业作业有了,谁做得好就奖励1万块钱。学生们立马欢呼雀跃. @茶为媒联盟:政府网站的安全问题都交给国安局审查下。 @崔强Android:12306一句“撞库”,就想把责任都撇清了。那就得问下,为何别的大网站没有被撞库?别的网站都没有个人信息吗?撞个淘宝QQ百度360小米京东试一试?看能不能“撞”得动?
高速公路"换个马甲"再收费,腐败成本转嫁普通群众 【新华网:高速公路"换个马甲"再收费,腐败成本转嫁普通群众】 2013年全国高速公路平均造价已高达每公里9082万元。然而,“高成本”并没有保证“高质量”。河南内邓高速近日被曝建成两年不能通行,道路上出现一米多深的裂缝,成了半拉子豆腐渣工程。无独有偶,今年10月,媒体报道投资110亿元的山西岢临高速,还未通车就已出现桥梁隧道裂缝,路面沉降塌陷。 一道道高速公路上的裂痕,让公众的信任再度开裂:人们不禁要问,天价筑路成本的背后,有多少是腐败成本? 高速公路“破烂相”令人气愤,而一些交通部门的腐败更是触目惊心。随着24日贵州省原交通厅厅长程孟仁因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近20年来,全国已有30多位副厅级以上的交通厅官员落马。而广东等地一些已查处的高速公路腐败窝案中,平均每公里就有一名官员因贪腐倒下。从工程投资招标、施工,到高速公路边坡维护、隧道照明等“边角料”,高速公路上的腐败无孔不入。 腐败成了高速公路难以承受之重,也是推高修路成本、造成豆腐渣工程的重要原因。在修路阶段,审计部门2013年曾对安毛高速等5条高速公路进行审计发现,不足500公里的高速公路出现多计工程款、使用假发票等问题资金90亿元。在运营阶段,高速公路收费的有些资金被挪用于建楼堂馆所、投资股票等。此外,交通领域企业单位超编严重却享受着高额福利,也被网民诟舶养路费成了养人费”。目前,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0万公里,仅公布的每年高速收费超过3600亿元,这些数据背后究竟还有多少问题资金,人们不得而知。 需要看到,高速公路背后的腐败成本实际上要全社会为之买单。一边是公众对高速收费喊“贵”,一边却是交通部门对高速运营喊“亏”,将马上收费到期的高速公路“换个马甲”后继续收费。即使是不开车的人,这些附加在物流成本上的钱,也会体现在一斤米、一桶油的价格上,转嫁到普通群众身上。 高速公路这一重要公共基础设施绝不能成为某些部门的“摇钱树”“印钞机”,更不能把因管理运营乏善或贪腐造成的亏空,以收费方式转嫁到老百姓的头上。针对近日全国收费公路已经连续亏损三年的消息,审计署已表示,明年将对部分高速公路进行审计。人们期待,更严格的审计能挤出高速公路的成本泡沫,减轻物流成本负担。
不动产登记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公布,2015年3月1日起施行,内容没有超过预期,但这其实是一个标志事件。标志着中国的财富分配、税费机制,都将出现改变,从过去的交易环节过渡到存量环节。 一吃:土地出让金,房屋建设过程中的上百项税费。 二吃:房屋再交易的税费,个税等。 三吃:将来的房地产税,遗产税。 首先:市场对不动产登记是否能够如期落地一直存在疑惑,目前看,政府相关部门在加快推进这一政策落地。一二线城市都出现了大户型二手房上市增加的现象。预计随着不动产登记的加速,大户型二手房供应将继续增加。 特别是在最近各地都出现放松调控政策预期的时间点出现这一信号,将影响市场走势。 其次:不动产登记最关键的是制度顶层设计,技术并不存在问题,一旦顶层设计完成,推进的速度将会加快。 第三:不动产登记本身并不是房地产调控,目的也并非反腐。但应该说这一政策是房地产调控从之前的交易环节调控转变到存量环节调控的重要标志性事件,对市场的影响将非常大。只有不动产统一登记后,房产税才可能全面落地。 目前不动产登记推进面临两大阻力首先涉及到个人私有财产或者隐私,人们不愿意配合,这与国人“有财不外露”的观念有关,同时也担忧个人财产信息泄漏。 另外一个阻力是人为因素,一些地方或部门属于拥有多套住房的群体,进行不动产统一登记、住房信息联网,无异于打破既得利益,所以大多不愿主动配合联网工作。 条例的落地,标志着政策的加速推进。对于市场影响来说,虽然楼市已经有一年时间消化,但是对于部分高端住宅来说,这一政策依然是利空。 第四:对普通购房者的影响 不动产登记条例,本身并非调控。但他标志着,中国经济包括中国房地产进入存量调整阶段。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不动产登记条例可能意味着公民拥有房屋情况的“全透明”。 未来借助不动产登记条例,政府的税基将逐渐从交易环节过度到持有环节,财产税的二次分配将更加明显。 不动产条例落地后,房产作为过去十年财产主要藏匿形式的选择将出现变化。 1:不仅灰色部分资金进入房产的可能性降低,过去灰色资金购买的房产也将可能转变投资形式。 2:正常投资房产的选择也将可能对未来税费提高的预期(房产税、遗产税)都会减少房产的持有量。 第五:不动产登记条例,短期看虽然明确了不得随意查询,但这一条例的标志性意义依然非常大。何时土地出让金开始减少,由不动产登记带来的各种税费将快速出台。 作者为中原地产研究部总监张大伟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