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想着 我就想着
关注数: 561 粉丝数: 848 发帖数: 27,888 关注贴吧数: 271
司马懿之智    司马懿的战略思想更高明,有统一天下的志向和才能。用兵、战略应该从全局和实际考虑,诸葛亮在向刘备建议攻打襄阳时,只让关羽一路出战尽管是演义,但是在历史现实中,诸葛亮也没有具体向刘备提出执行隆中对的策略,没有建议派兵支援关羽,或者另外派重臣去守荆州,当时他是军师,有失职的责任。从他一出祁山,没能利用孟达收复上庸,只是把目光放在陇西、凉州的战略眼光看,不如魏延有军事头脑。凉州人少兵弱,即使出关中,也不用担心凉州对后方有威胁,后来再攻祁山出凉州时,魏国甚至有弃守的舆论,曹真时就已经放弃了武都、阴平两郡。而失去出奇制胜攻占长安的机会,确实是失策,陈寿对诸葛亮的军事评价是客观的。    司马氏在当时虽然是士族,但不是豪强士族,人数比起那些真正豪强家族少,很多豪强都轻视司马氏,甚至不听晋武帝的诏令,放纵、豪奢。作为不大的士族能成为最高统治者,没有人民支持,没有本事能行吗?司马氏执行的政策是得到各地人民的拥护,也得到兄弟民族的拥护,执行了仁义的政策才建立晋朝,不要认为人民都是软弱,豪强都是傻瓜,他们拥护建立晋朝都是为了什么天命,才都拥护司马氏,他们为何不拥立其他姓氏?    司马氏并非是篡夺曹魏建立的晋朝,篡夺指没有出力不劳而获,用残暴、阴险手段夺取政权,对前朝宗室进行迫害,没有人民拥护,非法获得政权。司马氏在建立晋朝的过程中,采取的政策不能算篡夺。曹操挟天子令诸侯,逐鹿中原,是联合利用了士族力量,也仅仅是在中原获得统治权,在逼宫中逐渐丧失了政治优势,统治区领土日窘。曹操在赤壁战役中,失去了荆州大部;统治末期,与孙刘鼎立,统治区失去了汉中,一度要迁都,他联合士族共同占领的中原都处在危机中,古人说司马氏“累有大功,拯其危难”主要指从这时司马懿献策开始,曹操去世时国力、军力都是呈下降趋势,他至死没有代汉也是政治、军事的形势不利造成的。司马懿等士族在后来的曹魏发展中起了主导作用,东征西讨维护国家的功绩主要是他们建立的。曹操时统治区和人口与孙刘两个政权接近,所以才称为鼎立,而从司马孚献策招抚少数民族、与孙权加强同盟,使曹魏在全国六大部分地区中获得合法地位,顺利代汉时起,司马氏集团代表的士族就在曹魏政权中开始起主导作用,以后司马懿父子又先后攻占了大片国土,使曹魏统治从中原扩展到整个北方。在晋朝建立过程中,司马氏集团攻占的领土与曹操攻占的领土大致相当,而招抚的人口要远远多于曹魏的全国人口,在司马懿时代,曹魏就失去了民心,朝臣就要改朝换代了,建立晋朝并非违背民心,曹操占领的中原也是与士族联合获得的,士族集团建立晋朝也是历史发展的进步统一的潮流。    司马氏领导实现统一,建立晋朝是历史的进步,孙刘曹也受到优待不必失落。中国那么多统一的朝代,那么多姓氏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姓氏是高贵得应该永远是他统治中国,就算中国像日本那样非要找个姓氏长期作为专制象征,也不一定非要从孙刘曹中选择。实现统一需要争取民心、知人善任、有天子万乘的才能,司马氏在三国时代能顺应历史潮流施行仁政,得到人民拥护,也能够重用贤良,有统领天下的才能,实现统一是合理的。
历史上的常败军(转) 常败军 NO.1宋军:这是真正的常败军,从赵匡胤960年建宋到1279年灭于蒙古,300余年间外战几无胜绩,百战百败,连越南人都打得他落花流水,只能不停的求和称臣,进贡献礼,宋军之无能,战力之低,在世界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更夸张的是宋人还不时挑衅,侵略西夏,连金攻辽,连蒙攻金,结果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NO.2明军:和宋一样,明军也是以战无不败而闻名,而且他的败仗比宋还惨,从丘福北征10万军覆没至土木堡50余万军全灭(世界历史上最不可思议、最奇耻大辱的惨败),从萨尔浒大败到松锦13万军一夜被歼。明军每败,不是全灭就是大部被歼,损失奇大,死人极多,究其原因,主要是明对内推行野蛮残暴的封建奴隶制,视军民如草芥,使明军的基本装备在中国历史上最差,明兵经常缺饷、饥饿,往往要拿粗制滥造的大刀长矛对付甲坚弓利的游牧骑兵,士兵再勇,手中兵器打不着敌人,岂能不败?如果明不是修了史上最大的保命墙的话,早已提前完成100年完蛋了。 NO.3清末汉军:为什么清前期战无不胜,而后期却屡战屡败?最大的原因就是清末的清军已不是战无不胜的八旗军,而换成了以汉族为主的军队,尤其在甲午和八国联军两战中,参战全为汉军,却在兵力兵器均站优势的情况下惨败,史上罕见,把清前期的战果抹杀待尽。
转帖 常败军 NO.1宋军:这是真正的常败军,从赵匡胤960年建宋到1279年灭于蒙古,300余年间外战几无胜绩,百战百败,连越南人都打得他落花流水,只能不停的求和称臣,进贡献礼,宋军之无能,战力之低,在世界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更夸张的是宋人还不时挑衅,侵略西夏,连金攻辽,连蒙攻金,结果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NO.2明军:和宋一样,明军也是以战无不败而闻名,而且他的败仗比宋还惨,从丘福北征10万军覆没至土木堡50余万军全灭(世界历史上最不可思议、最奇耻大辱的惨败),从萨尔浒大败到松锦13万军一夜被歼。明军每败,不是全灭就是大部被歼,损失奇大,死人极多,究其原因,主要是明对内推行野蛮残暴的封建奴隶制,视军民如草芥,使明军的基本装备在中国历史上最差,明兵经常缺饷、饥饿,往往要拿粗制滥造的大刀长矛对付甲坚弓利的游牧骑兵,士兵再勇,手中兵器打不着敌人,岂能不败?如果明不是修了史上最大的保命墙的话,早已提前完成100年完蛋了。 NO.3清末汉军:为什么清前期战无不胜,而后期却屡战屡败?最大的原因就是清末的清军已不是战无不胜的八旗军,而换成了以汉族为主的军队,尤其在甲午和八国联军两战中,参战全为汉军,却在兵力兵器均站优势的情况下惨败,史上罕见,把清前期的战果抹杀待尽。
德国核心:阿根廷在球场只会挑衅 总是围攻裁判获利 新浪体育讯   德国和阿根廷的1/4决赛即将上演,赛前,作为德国队主力中场的“小猪”施魏因施泰格在赛前发表了自己对于阿根廷队的看法,在他眼里,阿根廷队是一支不懂得尊重对手的球队。 施魏因施泰格说:“阿根廷球员在球场上总是喜欢挑衅,而且他们喜欢围攻裁判,通过这种方式向裁判施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过,我觉得我们能够做到不去理会他们这些卑鄙的手段。实际上,在比赛之前,大家都可以看到阿根廷人究竟做了什么,他们用各种肢体语言或者是一些手势来影响裁判,要知道这本来不该是比赛的一部分,我希望届时比赛的裁判能够明白谁在挑衅,是谁在影响比赛的公平性。还记得阿根廷和墨西哥比赛中场休息时候,他们都干了些什么嘛。总而言之,在阿根廷队的眼里,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尊重’,这就是他们的性格和心态,对此我们必须小心。”      除了发表对阿根廷队的不满,小猪对于阿根廷球迷的行为也颇有微词,施魏因施泰格说:“阿根廷的球迷总是成群结队,他们坐在一起,并且根本不管自己的球票座位号究竟是什么,那些拿着正确座位号的球迷们会被这些阿根廷球迷赶走。足球比赛本来是一个球迷欢庆和享受的时段,但是阿根廷球迷却人为干扰了正常的秩序,他们破坏了很多球迷的兴致。”      德国和阿根廷的恩怨其实从1990年世界杯决赛就开始了,当时被罚出场的蒙松成为决赛第一个被罚出场的球员。而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同样是1/4决赛,同样是阿根廷和德国,当时德国队点球战淘汰阿根廷,但是赛后两队发生了冲突,当时莱曼扑出了坎比亚索的点球之后,德国后卫默特萨克准备跑上前去与队友庆祝,而就在这个时候库弗雷将默特萨克一把推倒在地,从而引起了两队的冲突。阿根廷前锋克鲁兹与德国中场弗林斯发生了冲突,最后导致弗林斯被禁赛,无缘和意大利的半决赛。      在施魏因施泰格看来,如果弗林斯可以出场,那么他们不会在半决赛中输给意大利,小猪说:“阿根廷现在在我的脑海里深深扎根,在2006年我们战胜了他们,这个胜利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      对于阿根廷头号球星梅西,施魏因施泰格说:“到现在为止,梅西在本届世界杯还没有进球,我们希望这个情况可以延续,我们将找到办法对付阿根廷。”
首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