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想着
我就想着
关注数: 561
粉丝数: 848
发帖数: 27,888
关注贴吧数: 271
这吧,不能废了 虽说没时间,可是还是要尽量顶贴
咋成算无遗策了? 从张良他爹掉到算无遗策,地位一下掉了好几级啊
惊奇:我选公孙瓒居然能登用田寿 我还以为厌恶武将不能登用呢
申请标签 本人绝对懿迷,要求头像在能带“大晋功臣”的标签。希望大吧能够理解
太尉早安
司马懿之智 司马懿的战略思想更高明,有统一天下的志向和才能。用兵、战略应该从全局和实际考虑,诸葛亮在向刘备建议攻打襄阳时,只让关羽一路出战尽管是演义,但是在历史现实中,诸葛亮也没有具体向刘备提出执行隆中对的策略,没有建议派兵支援关羽,或者另外派重臣去守荆州,当时他是军师,有失职的责任。从他一出祁山,没能利用孟达收复上庸,只是把目光放在陇西、凉州的战略眼光看,不如魏延有军事头脑。凉州人少兵弱,即使出关中,也不用担心凉州对后方有威胁,后来再攻祁山出凉州时,魏国甚至有弃守的舆论,曹真时就已经放弃了武都、阴平两郡。而失去出奇制胜攻占长安的机会,确实是失策,陈寿对诸葛亮的军事评价是客观的。 司马氏在当时虽然是士族,但不是豪强士族,人数比起那些真正豪强家族少,很多豪强都轻视司马氏,甚至不听晋武帝的诏令,放纵、豪奢。作为不大的士族能成为最高统治者,没有人民支持,没有本事能行吗?司马氏执行的政策是得到各地人民的拥护,也得到兄弟民族的拥护,执行了仁义的政策才建立晋朝,不要认为人民都是软弱,豪强都是傻瓜,他们拥护建立晋朝都是为了什么天命,才都拥护司马氏,他们为何不拥立其他姓氏? 司马氏并非是篡夺曹魏建立的晋朝,篡夺指没有出力不劳而获,用残暴、阴险手段夺取政权,对前朝宗室进行迫害,没有人民拥护,非法获得政权。司马氏在建立晋朝的过程中,采取的政策不能算篡夺。曹操挟天子令诸侯,逐鹿中原,是联合利用了士族力量,也仅仅是在中原获得统治权,在逼宫中逐渐丧失了政治优势,统治区领土日窘。曹操在赤壁战役中,失去了荆州大部;统治末期,与孙刘鼎立,统治区失去了汉中,一度要迁都,他联合士族共同占领的中原都处在危机中,古人说司马氏“累有大功,拯其危难”主要指从这时司马懿献策开始,曹操去世时国力、军力都是呈下降趋势,他至死没有代汉也是政治、军事的形势不利造成的。司马懿等士族在后来的曹魏发展中起了主导作用,东征西讨维护国家的功绩主要是他们建立的。曹操时统治区和人口与孙刘两个政权接近,所以才称为鼎立,而从司马孚献策招抚少数民族、与孙权加强同盟,使曹魏在全国六大部分地区中获得合法地位,顺利代汉时起,司马氏集团代表的士族就在曹魏政权中开始起主导作用,以后司马懿父子又先后攻占了大片国土,使曹魏统治从中原扩展到整个北方。在晋朝建立过程中,司马氏集团攻占的领土与曹操攻占的领土大致相当,而招抚的人口要远远多于曹魏的全国人口,在司马懿时代,曹魏就失去了民心,朝臣就要改朝换代了,建立晋朝并非违背民心,曹操占领的中原也是与士族联合获得的,士族集团建立晋朝也是历史发展的进步统一的潮流。 司马氏领导实现统一,建立晋朝是历史的进步,孙刘曹也受到优待不必失落。中国那么多统一的朝代,那么多姓氏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姓氏是高贵得应该永远是他统治中国,就算中国像日本那样非要找个姓氏长期作为专制象征,也不一定非要从孙刘曹中选择。实现统一需要争取民心、知人善任、有天子万乘的才能,司马氏在三国时代能顺应历史潮流施行仁政,得到人民拥护,也能够重用贤良,有统领天下的才能,实现统一是合理的。
135素质表现 发在这里做参考一下没关系吧。我希望大家都能认清这位国吧大吧的品质水平 http://tieba.baidu.com/f?kz=874566890
新人拜吧 新人拜吧,表示不认识荀勖的路过,希望能看到他的详细传记
刚才被删的帖子 太尉有没有存档啊,在哪看到的,觉得挺好的,放在这里吧
太尉 有云哥的卡通头像么?我想换成云哥的卡通头像做我的头像
从子午谷奇谋看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大家都说说自己三国人物中最迷和最讨厌的几个人
益州刺史跟益州牧? 1,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 2,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 对这两个官感到很不解。为什么会有这样两个官职呢?
其实诸葛亮与刘备军事才能谁高谁低,书上写得很清楚 自操、备时,强弱县殊,而备犹出兵阳平,禽夏侯渊。羽围襄阳,将降曹仁,生获于禁,当时北边大小忧惧,孟德身出南阳,乐进、徐晃等为救,围不即解,故蒋子通言彼时有徙许渡河之计,会国家袭取南郡,羽乃解军。玄德与操,智力多少,士众众寡,用兵行军之道,不可同年而语,犹能暂以取胜,是时又无大吴掎角之势也。今仲达之才,减於孔明,当时之势,异於曩日,玄德尚与抗衡,孔明何以不可出军而图敌邪?昔乐毅以弱燕之众,兼从五国之兵,长驱强齐,下七十馀城。今蜀汉之卒,不少燕军,君臣之接,信於乐毅,加以国家为唇齿之援,东西相应,首尾如蛇,形势重大,不比於五国之兵也,何惮於彼而不可哉?夫兵以奇胜,制敌以智,土地广狭,人马多少,未可偏恃也。
平心而论,赤壁之战孙权救刘备是否是其一生中最大的战略失误?
历史上的常败军(转) 常败军 NO.1宋军:这是真正的常败军,从赵匡胤960年建宋到1279年灭于蒙古,300余年间外战几无胜绩,百战百败,连越南人都打得他落花流水,只能不停的求和称臣,进贡献礼,宋军之无能,战力之低,在世界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更夸张的是宋人还不时挑衅,侵略西夏,连金攻辽,连蒙攻金,结果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NO.2明军:和宋一样,明军也是以战无不败而闻名,而且他的败仗比宋还惨,从丘福北征10万军覆没至土木堡50余万军全灭(世界历史上最不可思议、最奇耻大辱的惨败),从萨尔浒大败到松锦13万军一夜被歼。明军每败,不是全灭就是大部被歼,损失奇大,死人极多,究其原因,主要是明对内推行野蛮残暴的封建奴隶制,视军民如草芥,使明军的基本装备在中国历史上最差,明兵经常缺饷、饥饿,往往要拿粗制滥造的大刀长矛对付甲坚弓利的游牧骑兵,士兵再勇,手中兵器打不着敌人,岂能不败?如果明不是修了史上最大的保命墙的话,早已提前完成100年完蛋了。 NO.3清末汉军:为什么清前期战无不胜,而后期却屡战屡败?最大的原因就是清末的清军已不是战无不胜的八旗军,而换成了以汉族为主的军队,尤其在甲午和八国联军两战中,参战全为汉军,却在兵力兵器均站优势的情况下惨败,史上罕见,把清前期的战果抹杀待尽。
转帖 常败军 NO.1宋军:这是真正的常败军,从赵匡胤960年建宋到1279年灭于蒙古,300余年间外战几无胜绩,百战百败,连越南人都打得他落花流水,只能不停的求和称臣,进贡献礼,宋军之无能,战力之低,在世界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更夸张的是宋人还不时挑衅,侵略西夏,连金攻辽,连蒙攻金,结果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NO.2明军:和宋一样,明军也是以战无不败而闻名,而且他的败仗比宋还惨,从丘福北征10万军覆没至土木堡50余万军全灭(世界历史上最不可思议、最奇耻大辱的惨败),从萨尔浒大败到松锦13万军一夜被歼。明军每败,不是全灭就是大部被歼,损失奇大,死人极多,究其原因,主要是明对内推行野蛮残暴的封建奴隶制,视军民如草芥,使明军的基本装备在中国历史上最差,明兵经常缺饷、饥饿,往往要拿粗制滥造的大刀长矛对付甲坚弓利的游牧骑兵,士兵再勇,手中兵器打不着敌人,岂能不败?如果明不是修了史上最大的保命墙的话,早已提前完成100年完蛋了。 NO.3清末汉军:为什么清前期战无不胜,而后期却屡战屡败?最大的原因就是清末的清军已不是战无不胜的八旗军,而换成了以汉族为主的军队,尤其在甲午和八国联军两战中,参战全为汉军,却在兵力兵器均站优势的情况下惨败,史上罕见,把清前期的战果抹杀待尽。
曹操是不是提倡节俭? 好像听说过这种说法,但是他怎么解释铜雀台呢?
李怡麻烦你进来下 你为什么在三国吧无顾删我帖子,又为什么封我号?我不就替郭嘉说了几句话吗?我又不是嘉迷,你们这样调侃郭嘉,觉得自己很有素质?我虽然不知道怎么投诉你,但是你这样做,不觉得自己丢人吗?
新人提问:郭嘉是易中天捧起来的吗? 日本人产的三国志11里郭嘉智力98,仅次于诸葛亮日本人应该不受易中天影响吧
史上最大谎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封建儒家的核心思想 这句连出处都找不到句子,居然名正言顺地成为封建儒家思想的经典语句。我也是一直被骗了很久,以为这句话是朱熹说的,可是很多证据表明,朱熹也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原来是戏曲里最早出现的句子,居然能成为思想核心~现在弄得几乎80%的国人都以为这是出自儒家之口,我觉得那些还被骗的人应该醒醒了,别被有心人士给骗了!
三国小知识100题 我又来了~今天放假,可以休息一整天了~准备好写一篇专业点的文章~
311下载地址是哪里? 我电脑重装了,麻烦哪位高手提供下网站,谢谢了
诸葛亮北伐并非因为军事能力不行! 而是因为政治能力不行,先起个头,以后有空慢慢来黑
西迷的一句话“我们在庆幸自己创造历史的同时”,诸位做何感想
你认为荷兰乌拉圭的比赛公平吗?
剩下的4个队哪个队的中国球迷素质最低?(乌克兰球迷少,除外)
巴拉圭自己葬送了绝佳进4强的机会 那个点球,我以为巴拉圭1比0赢定了呢,总之,西班牙这次踢得很一般,显然轻敌了。不过罚失点球后,我认为巴拉圭进4强几乎没希望了
比赛进行到现在,还确信西班牙必胜乌拉圭吗
决赛跟冠军预计是
改判背后是不是又有什么赌球黑幕? 这改判得有点搞笑,无非是给斯内德拿射手榜提供点机会罢了
大家继续压阿根廷啊 晕~现在赔率还不到2倍。大家使劲压阿根廷啊,大热门,让我也好多赚点
为什么我回复了那么多帖子还是只加18个贴吧豆 好几次了,为什么每次都是18个,是不是18个封顶了
刷豆贴 自己开贴刷豆 我又来刷豆子,晚上全压德国,凑足十五字了吧!
我预计 明早巴拉圭对西班牙队比赛,巴拉圭1比0爆冷。哈哈,压西班牙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压他也没钱赚,希望爆冷
02年中国队是不是赌球了? 突然想到,02年中国队进世界杯净吞10球未必完全是因为实力不行,也许是某些人想利用国人的爱国热情赚钞票。纯属猜测,勿喷
如何看待那些称“我们**国队(非中国)”的中国球迷?
点球不进还怪规则? 这个贴吧里是不是NC多了,点球进的概率大于60%。红牌+点球一般情况下都能判一个队死刑,这样重的处罚居然有人还嫌不公平,真是可笑到了极点。本来不想发帖的,但是看到居然有这么多SB贴,真愁
阿根廷国家队在世界杯上最可耻的一幕是
德国核心:阿根廷在球场只会挑衅 总是围攻裁判获利 新浪体育讯 德国和阿根廷的1/4决赛即将上演,赛前,作为德国队主力中场的“小猪”施魏因施泰格在赛前发表了自己对于阿根廷队的看法,在他眼里,阿根廷队是一支不懂得尊重对手的球队。 施魏因施泰格说:“阿根廷球员在球场上总是喜欢挑衅,而且他们喜欢围攻裁判,通过这种方式向裁判施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过,我觉得我们能够做到不去理会他们这些卑鄙的手段。实际上,在比赛之前,大家都可以看到阿根廷人究竟做了什么,他们用各种肢体语言或者是一些手势来影响裁判,要知道这本来不该是比赛的一部分,我希望届时比赛的裁判能够明白谁在挑衅,是谁在影响比赛的公平性。还记得阿根廷和墨西哥比赛中场休息时候,他们都干了些什么嘛。总而言之,在阿根廷队的眼里,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尊重’,这就是他们的性格和心态,对此我们必须小心。” 除了发表对阿根廷队的不满,小猪对于阿根廷球迷的行为也颇有微词,施魏因施泰格说:“阿根廷的球迷总是成群结队,他们坐在一起,并且根本不管自己的球票座位号究竟是什么,那些拿着正确座位号的球迷们会被这些阿根廷球迷赶走。足球比赛本来是一个球迷欢庆和享受的时段,但是阿根廷球迷却人为干扰了正常的秩序,他们破坏了很多球迷的兴致。” 德国和阿根廷的恩怨其实从1990年世界杯决赛就开始了,当时被罚出场的蒙松成为决赛第一个被罚出场的球员。而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同样是1/4决赛,同样是阿根廷和德国,当时德国队点球战淘汰阿根廷,但是赛后两队发生了冲突,当时莱曼扑出了坎比亚索的点球之后,德国后卫默特萨克准备跑上前去与队友庆祝,而就在这个时候库弗雷将默特萨克一把推倒在地,从而引起了两队的冲突。阿根廷前锋克鲁兹与德国中场弗林斯发生了冲突,最后导致弗林斯被禁赛,无缘和意大利的半决赛。 在施魏因施泰格看来,如果弗林斯可以出场,那么他们不会在半决赛中输给意大利,小猪说:“阿根廷现在在我的脑海里深深扎根,在2006年我们战胜了他们,这个胜利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 对于阿根廷头号球星梅西,施魏因施泰格说:“到现在为止,梅西在本届世界杯还没有进球,我们希望这个情况可以延续,我们将找到办法对付阿根廷。”
德国队最大对手巴西队回家了,小庆祝一番 还以为决赛德国对巴西,现在巴西队走了,荷兰队实力明显不行,看来德国队4星梦又近了
【汉末诸强】自立为王有哪些好处? 自立的王,别人又不承认,到底有哪些好处呢?是仅仅为了给部下升官正名,还是可以加强对百姓的剥削?我有些不明白
【曹魏阵营】于禁,庞德的区别是? 1.关羽杀了庞德,没杀于禁 2志里有庞德骂关羽的句子,而没有于禁的 3.曹操的话(原句找不到了) 同样是战败被俘了,一个被杀,一个没被杀(大概是因为地位的原因吧),却造成所谓的晚节不保的称号,敢问怎样才叫保全晚节?
世界杯沦为欧洲杯后又沦为美洲杯? 上届四强全是欧洲球队。今天阿根廷很可能淘汰德国,巴西淘汰荷兰,乌拉圭淘汰加纳,只有西班牙跟巴拉圭优势明显,万一这场出了意外岂不是成了美洲杯
又是0比0 恶心
日本配合明显好于巴拉圭 我汗,巴拉圭失误这么多,算了,不打太多字,看球
力挺日本抗掉巴拉圭 足球无国界,日本加油,亚洲球队最后的希望~力挺日本近4强
本届世界杯冠军是?(大家来猜猜,看看准不准)
葡萄牙1:0西班牙 力挺德国冠军,PK掉阿根廷裁判队,乌拉圭黑马。下半区葡萄牙1:0胜西班牙,再PK掉小日本,巴西。德国葡萄牙进决赛,德国冠军,神巫预言,必准
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求解? 诸葛亮才37岁左右,而张飞最少已过半百。赵云也应该跟张飞不相上下,村夫指挥得动他们?
赤壁之战的一些问题 本来不想发帖的。这里感到有点奇怪,有几个问题不知道哪位高人能解释下: 1.刘备跟刘表是什么关系?军阀里面还有军阀?假如刘表有8万人的话,刘备有1万多人,且不受刘表节制,那刘备对荆州的潜在威胁恐怕比CC,孙权还大。假如只是上下级关系,那刘备最后是怎么成功代替刘琦的? 2.刘备的兵力是怎么扩展的?一个小小的新野怎么能养1万多兵力?纵然有1万兵力,荆州兵就足够灭掉他,为了消灭这一万多人出动二三十万大军,CC还真看得起刘备 3.赤壁之战既然刘琦还没死,那江夏的1万多人怎么会听从刘备管辖?是不是发生兵变了?或者刘备早就在那里埋伏了奸细。三国志里关于刘琦的记载太少了,是不是为了给刘备正名故意忽略了刘备到了夏口后,按道理应该要服从刘琦,那赤壁之战怎么会是刘备跟孙权结盟而不是刘琦跟孙权结盟呢? 4.“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怎么看这都像发生了政变。皇帝继承还要从亲疏来定,刘琦跟刘备没亲,就算死了也轮不到他来当荆州牧(只有江夏一郡的荆州牧)我读三国志,怎么看都像曹操,孙权,刘表,刘璋四个人在争先送土地给刘备,好为他成大业。呵呵,就跟史记记载刘邦一样莫名其妙。这也是我总是把三国志当小说看的原因
乱世起于董卓,终于曹操? 这种说法对吗?江东跟蜀地不算在内,乱世是因为董卓废长立幼而起,各路诸侯都不服,后来董卓弄死了少帝,合法的皇帝死了,各路诸侯就等于没了名义上的领导,才开始纷争。后来曹操拥护汉献帝,统一中原。 这么说来,天下没董卓的话就不会有乱世,没曹操的话乱世就不会结束怎么还会有人对他不满呢
冉闵迷进来看看这个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orum.book.sina.com.cn%2Fthread-3271942-1-1.html&urlrefer=3ac7293b6b02e91ef9ab1a0ce1e17f43,刚才看了这里面的资料,估计很多被骗喜欢冉闵的人都应该觉悟了吧
如果是魏国人写三国史,会有三国志吗? 突然想到假定修订三国史的是前魏国人,他会像陈寿那样大篇幅写吴,蜀两国国情吗?我感觉只会有魏书,吴,蜀只会记载那些君主,而且会被视为蛮邦之主类型的人简写,诸葛亮大概还会作为权相提一下,其他人,估计都会一笔带过了,就不会有那么多蜀迷,吴迷了YY中
汉献帝这种人也配叫好人? 无路可走的时候CC好心收留他,稳定起来就起杀心,这样的人,跟他的一个伟大的祖辈刘询有何分别?可惜地是他没他祖宗的智力,害人不成反害己。
先主曰:“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何解? 是不是刘备自己承认自己只是个割据势力了
司马在自己家门口被人指着鼻子羞辱而不敢野战反倒显得他有才了? 这句话我发现很多蜀迷们在用,什么意思?是不是司马懿在被诸葛亮羞辱后必须出战才算有才?
要是没那场雨,诸葛亮是否会去洛阳看蜀舞? 真以亮惩於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增邑,并前二千九百户。四年,朝洛阳,迁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帝从其计。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馀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 曹真马上就死了,可惜,如果不下1个多月的雨,是否会有题目中的结果?让人遐想
求关羽为保护刘备二夫人降曹史料? 关羽应该是兵败投降的吧?哪里有什么保护二夫人的史料啊?
首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