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痕烟水
梦痕烟水
关注数: 0
粉丝数: 3
发帖数: 576
关注贴吧数: 1
请教华科大内知情人士,关系到我的前途! 我是华科大在孝感的一个分院(高职)的毕业生。有两科成绩二次补考都没过,学校说要到本部去补考。请问有人知道程序是怎样的吗?请问是在拿毕业证前还是之后呀?请问本部办理专科的补考事宜吗?如有知情者,请告诉我万分感谢!!!!!
何在论存在 “存在”论综观辨证唯物论的主张,它的潜在逻辑是想把物质极力往“存在”上靠,以获得对物质的全涵形态,但“存在”范畴的唯心性质、唯理性质又难于归约世界的物质性、实践性,因此只得借用“物质”这个现成的物理学名词,并赋予这个名词以客观实在的性质。这个名词,一方面与“存在”保持解释性距离,一方面以它特有的、强大的、人人明白的现实表象力量,抗衡唯心主义的精神臆说。这无疑增强了战斗性质,但作为哲学范畴,也就留下了许多话柄。在过去,辨证唯物主义的经典作家们最大的哲学贡献就是把物质作为考察世界的基石,用坚实的物质范畴横扫理性世界和实践世界;他们最大的哲学无奈就是置物质于第一、置思维于第二,并把“存在”置于无限,最后把一个第二位的东西(思维)与一个无限的东西(存在)放在一起,令使它们实现“辨证统一”。现在看来这属于开逻辑玩笑。用涵合论的观点看,由于将这块基石托付给了思维与存在,而思维与存在的“辨证统一”关系并没有落脚在作为直观的物质表象自己身上,而是落脚在空洞无物的“思维”与“存在”这样的纯粹分析观念的演绎上。因此,在何在看来,如果马克思不用辨证法而用采形式逻辑来建设他的物质基石,哲学连同人的世界可能会更美好一些。辨证法是黑格尔设置的精神陷阱。思维与存在——我们总在艰难地思考这个“辨证”关系,而这个关系从整体上说来,几百年来一点儿进展也没有,而对物质这块基石的理解也陷入了深刻的理性矛盾之中。 我们看到,在物质概念那里,它什么意思都有,它有“物理属性”,“物质属性”(刘文魁先生提出来的),还有“人类历史”、“社会实践”;这还不够,还有“存在”和“无限”。顺便提一下,在何在涵合论的“三个世界”中,“物理属性” 、“物质属性”和“人类历史”、“社会实践”是被拆开来的。拆开来它才会显现它的逻辑原形——物质不过是黑格尔“绝对精神”的翻版,只是换了一个名词——将“精神”换成了“物质”。唯物主义的“物质运动”在陈述自己品格的时候,承继了黑格尔的“精神运动”在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全部遗产。关于物质的概念唯物主义经典作家给出了权威定义,我们的哲学家也有很多解释、阐明,但除开附加的“存在”色彩外,我至今也看不出经典作家们和解释家们的哲学物质概念和物理学物质概念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它的全部蕴涵解析出来就是:物理学所指的物质等于哲学所指的客观实在。区别在于:物理学不将“物质”往“存在”上靠,而哲学却靠了;但值得肯定的是,它虽往存在上靠了,但仍保留了物质区别于存在的“实在” 性质。何在不想在这里进一步深究物质概念,而想就“思维与存在”这样一个特大问题搞搞清楚,否则会招致无端否定黑格尔辩证法或马克思错用辨证法的指责,同时,更重要的是,捍卫物质于本体论、认识论的全部意义。我们常说:“物质是存在的”。但这句话不能被反过来说:“存在是物质的”。而如果我们说:“思维是存在的”,这句话则可以反过来说了:“存在是思维的”。另外,我们也不能说物质是思维的或思维是物质的这样的话。这是因为三点:1、思维与存在从来没有被我们赋予过如同物质那样的“实体”、“实在”性质;2、思维与存在的非实体、非实在的性质,使得它们在逻辑上可以相互通约;3、物质与思维的逻辑通约是“假”的,属于事物之间非同质“属性”或非因果“真值”连接。把“存在物”判定为“存在”,再把“判定者”(人)判定为“存在的产物”,而“存在”又是通过“存在物”由“判定者”来判定的,那么,它的逻辑程式如下:判定者→存在物→存在→判定者。这显然是在开逻辑玩笑。但这个玩笑贯穿在全部严肃哲学的思考之中。之所以这个逻辑玩笑可以被开,是因为这些主词当中隐藏着一个身份可疑者。依我看,可疑的不是“存在物”和“判定者”,而是“存在”本身——“存在”既不是“存在物”,也不是“判定者”。
月夜异怀——并非无关思想 月残无语亦无嗟,思入无时夜有华。影灭因生镜空象,光飞缘起雨香花。何方珠塔归零字?几处鱼龙戏海沙。梦里爱真真入梦,一朝新露又天涯。
剩下《春拾》七章,一并发到这里了。 春风因思风乍起,吹落一池花。要问怀思处,鸢飞天上斜。 春行去处烟花一路微,芳林燕子与风飞。杨柳依依似轻语,问道行人归不归? 春醉妙处樽前总自知,去年春色醉相思。唤来新鸟啼风暖,又放春光入酒杯。 春花 连绵春雨歇,欲把花来折。花片惜余晴,纷纷向人发。 春池 三月桃花傍水开,春风一笑下池来。绿萍拨去明如镜,引得春莺飞又回。 春去 闲坐阶台酒一杯,无时能意送春回。杨花念我多愁思,漫舞使疑春色来。 送春一向送春多少回?残红杂绿染双鞋。落花似也知人意,由借春风扑入怀。
来给狂人哥助兴,一手最新精心制作——请看《淡黄柳》! 淡黄柳 夜观词一帘星淡,卧把《词综》读。光影悄来萦碧树,看尽幽兰玉笔,但觉诗花暗香吐。恍如雾,骚人似微语。词烟里,自来去,更蝶邀燕约随风舞。月落春闲,静随文意,梦入瞑云深处。
火车中有怀 出发夜点行囊朝别家,暮秋天色冷流华。绵延双轨伸烟际,又是乘风天一涯。在路上窗如银幕播流景,无梦无烟电影空。飞去年华抓不住,暮光飘逝夕窗中。终点车逝如风去已空,有人离别有人逢。人间聚散悲欢事,尽在窗屏上演中。
蝶恋花(二个五绝) 蝶翅林花下,双双一道开。摘花夹书里,蝶意自飞来。花是枝头蝶,蝶为风里花。相知复相爱,怜惜共天涯。
诗群:诗意地栖居,9613931,欢迎广大百度诗友来! 无须验证。
我是初学,请大家帮个忙!一个句型的小问题。 I know not how thou singest,my master!这是泰戈尔的一句诗,thou这里是you的意思,这句意思和I do not know how you sing.意思一样,都是我不知道你怎样歌唱。这里第一个句子的句型常用吗?还有为什么用singest?
儿童诗 孩子的世界 窗外我家窗外落梅花,点点风飘映彩霞。时有鸟儿衔得去,和来月色搭成家。 妈妈不见了阿母不知何处去,窗前寂寞旧衣香。鱼儿亦是难寻母?寒水游洄吮月光。 睡不着觉寒夜不教入梦乡,睁开天眼月光光。青天还怕人孤独,抛下流星过碧窗。 肚子饿了天暮忧忧肚饿间,仙人自是食云烟。老鹰扑去叼红日,大雁采回霞作餐。
来两个完整的自创联吧! 阴阴耳后月,飒飒立旁风。识士心,只言志;观火因,又见烟。 呵呵,都是拆字联,境不怎么好。
俺最近玩儿起了对联,大家来对呀,不是很容易哟! 潮水朝生朝月涌 稍微解释一下,就是潮朝朝,还有朝与水加起来就是潮另外朝与月不用对偏旁,不过潮水朝生是因月而起,这个要对,另外平仄能讲究就讲究一下,不能也不要紧 飒飒风前立飒飒是形容风,整个是说的人,风前的立字就是飒字,还有反过来读意思也通 。不过大家对不用顾及回文,平仄能对就对,好好玩吧,呵呵。
很久没来了,随便发个帖子,叙叙旧 携友人游学校后园漫步丛园里,心闲见碧空。凝眸动明月,挥手送清风。愁付流云外,恨消秋水中。人生琴一把,处处乐相逢。琴者,吉他也。
很久没来了,随便发个帖子,叙叙旧 携友人游学校后园漫步丛园里,心闲见碧空。凝眸动明月,挥手送清风。愁付流云外,恨消秋水中。人生琴一把,处处乐相逢。琴者,吉他也。
七律三首 题照 烟水梦痕都已散,天涯何处是行途? 才收心思归书尽,又得闲愁对月孤. 秋去春来空度日,暮还朝出自幽居. 终知遐梦无寻处,欲哭心枯泪转无. 自勉 人间世上谁无梦,自古功成又几人? 莫使愁心叹愁月,且将新酒付新春. 浮云原在天边住,才识却由书里寻. 积得花间风外趣,人生亦自有精魂. 题照兼自勉 今宵细想平生事,一十九年遗恨深. 春梦都随花落去,秋心惟与月孤存. 但知此后人依旧,也识如今日渐新. 心向天涯情自远,愁来不必向黄昏. 学诗两年多来,唯此三篇,非文字游戏,流露了真情!
临江仙 又得上学了,郁闷 人世从来易别故乡依旧难留浮云千里去悠悠长风飞鸟急落日大江流暗忆去年曾思今宵又是昨秋重来无处不牵愁夏花都落尽明月上孤楼临江仙昨夜初消风雨后今朝携友登峰年年春去思无穷兴随流水碧心共落花红欲将情思书一纸无端意却成空唐风宋雅月魂中叹今时皓月不与古时同
秋来情思始无穷
自我感觉终于得了一首好诗,大家请看! 七绝 春日行闲来把酒寻春意,不见花飘杜宇啼.醉里无边烟共雨,织成天地绿春衣.大家请捧场,自我感觉至少比以前写的都好了.
希望大家不再玩那些无聊的吵闹游戏,回诗吧清宁,我贴一首新古韵! 夏日即雨故乡七月忽逢雨,云墨不知白日暮.一飒天风地底来,万条顿作倾盆注.雨扑千里暗苍山,江怒如龙欲捣川.待尽登高回望处,鸿鹄一去上青天.
捣练子二首 斜日下,晚云飞。独立风前不思归。 闲数落花花几片,宵宵待月杜鹃啼。 花睡静,月来空,散步江天醉晚风。 烟水欲留还欲去,无端总是暮晴浓。
寄狂人一首戏作,侃侃吧,大家都侃,哈哈 今夜月如弓,林花湿露浓。风吹两地树,千里素光同。你也侃侃吧,少同他们罗嗦啦,和我侃啦!~看我这里有一处错,找出来。
[原创][诗歌]雨夜 细雨飘飞的季节梦都闪现着湿的流光那危亭外的春草生在池塘,生在梅雪的世界年年的愁恨比春草还长冷雨,在寂静的夜潇潇的落在红楼之旁那颗孤独的灵魂带着寂寥归去了在暗红的悸动中夜雨滴淋着千古不变的忧伤
赏析一首古诗 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此为刘禹锡作于贬官朗州期间。词写因秋风起,雁南飞而触动孤客之心,无限情怀溢于言表,别有一种感人意味。 一读这首诗,便能感觉到其特点是精炼含蓄,前三句通过叙述描绘设置了一种情境,末句发挥情思。一般这种诗在古诗中也多见,但其成败可说基本取决于结句是否精彩悠长。比如此种情境,一般人很容易把最后一句写成“孤客不堪闻”。这是第一感觉,但这样一来,语意便浅了,全诗结穴在末句,而神光所聚又在“最先”二字。大雁南飞,木叶摇落,如说“不堪闻”,则纯粹是感时序而悲秋,言止意尽,转无余地。刘此时无辜被贬,含有怨恨,又糅合着理想受挫,事业夭折,同志被黜的忧伤,可以说诗人心境是自然物候未摇落时已先秋,妙在“最先”二字为孤客写神,叹时序之意又仅为诗人无限婉曲情怀之一绪而已。 有相似精彩的诗,在古诗中也多,比如下两首更有名的,虽然内容情境不同,但末句悠长精妙的特点同样具备:碧阑干外绣帘垂, 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 已凉天气未寒时。 (韩老成《已凉》) 天气已凉但未寒,这时候,在宽大温暖的床上应该做些什么呢?惹人联想。晚唐风流,其中可见一斑。白居易《舟中读元九》: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这个太有名,不需要我嗷赘了。
雨后微思 故乡的黄昏缘何具有与众不同的风韵明净的天空里怀了几片丽色的云一场微雨云儿回到了大地母亲游子也回了故乡昔时山色今犹存在家时不想家,只想天涯想着漂泊之时,回望西天看那故乡的云
既然大家都那么喜欢古韵诗词,不如来玩联句如何? 为尽可能的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联句在格律上不做特别的要求,当然,如能按规范来进行则更加欢迎。考虑到表达方面的因素,原则上最好不要重韵,但可以允许换韵,为了不至于有断的感觉,前提必须要有过度句。每人回贴的句数也不做特别限制,但必须要给出出句,以便下面的人接续。为避免发生撞车的情况,即两人同时接一个句,请在发帖之前刷新论坛以确认。主题,我觉得可以不限,可以以个人情思,比如春思秋感,或家国情怀为主,在下先献丑了:杨柳时节千里行,佳人脉脉惜别情。春风不解传君意,明月添愁又几分。细雨蒙蒙藏花钿,
日子 我的日子寂寞而悠长小窗子抓住了一片月光一片淡蓝的流光在窗花边做寂寞的舞蹈我的无边的思绪在歌唱歌唱那已逝的激情年华还有那朝霞的炽热还有那黄昏的忧伤那时,我爱看月光在树间舞我的日子寂寞而悠长
这里有个梦痕胭水的不是我,大家不要理他! 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无聊!胭脂的胭,代替我烟水的烟。
不管如何说法,还是贴上自己的新诗吧!批者轻点 回忆六月的一天那天边的归鸦曾牵走我的游思,日将落的西山在暮色中苍茫。一抹余晖倒进空空的酒杯里,我爱看黄花在古色的墙头摇晃。六月的江头可忆五月的渔舟?六月的白云微笑在天上!我爱那古老的旋律突然响起,三两声传来,不知在何方?不知在何方,一颗同样寂寞的心,黄昏的风里融入了沉默的夕阳。
[原创][随笔]哲思片段 再不会有比这更富于概括力的句子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从前的理解是:道这种世界存在之前的原初力量(上帝,神,佛,真主,逻各斯)首先创造了包含一切存在的混沌一团的元物质,经过道的规定催发成天与地(或阴与阳等等相对立统一的)物质,在这里加上一股迄今无法理解的中气,调和一切对立的矛盾,使其成为独立循环的完整的三,最后散发成万物,即一切存在的总和。 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物质因何而组合,因何而分散,因何而自成一种规律或无序,都有机的受到道的控制。也就是说,道不仅是缔造物质的力量,而且是缔造规律的力量!比如: 水何以往下流? 那是因为重力的作用。 重力何以存在? 那是因为重力规律使它存在。 重力规律何以成为重力规律? 那就是因为道,道使它存在,所以它存在! 同样的道理,道使落花犹作风前舞,使百川东到海,使颜色成其为颜色,声音成其为声音。道像神一样,先验的规定了种种自然规律并使自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产生了人类及其社会,并规定了某种与自然规律类似而又有所区别的社会规律。人类思想中的一大部分就是对这个我们存在的自然以及社会的种种现象以及规律的描述。就比如对一颗树的树干及其枝叶的描述。而道(终极力量)则是这颗大树的根部。 必须是多么宁静的灵魂,才能从星空中抓住某些颤人心魄的真理啊! 必须是多么激动的心,才能够在想象中画出一幅色彩斑斓的景象啊! 但不管如何,都难以用文字将它们表达。这正是我生活苦闷之一呵! 在孤独之中的人如同寒夜中的一颗独星,冷寂而清寒,却不改作为本质的个性。人们可以在孤独中深切的感触到自己,像一颗星星那样清晰。这一切在嘈杂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想象的。日常生活的感觉,犹如垃圾上灰尘的气味…… 种种的无可奈何:理想的幻觉对于现实的无奈,具体的人们对于人性的无奈,社会的对于自然的无奈,苍生对于上天的无奈。上天安排这一切,岂不同样是无可奈何?否则,亦无法想象其他的更为自然的更好的法子。我对于世界的感觉,只是一句话:我能感受世界的一切,但无可奈何! 读哲人的作品,有时感觉只一读就明了,其实真正的感悟不可能产生在读书的时候。那时属于感触另一个人的思想。凡不属于孤独的灵魂,产生不了真的感悟。有时,我们在经历某一种平凡或特别的经验,抑或长期的思索过程中,突然回忆起某一哲人表达过的思想并深以为然,产生了由衷的共鸣了。则是真正的懂得或感悟了哲人的智慧。若是在读书时产生了共鸣,则是由于对此道理早有所悟,而被哲人一语道破,天机与心机同时泻露,是属于乍遇知己的感受。而人属于感悟的的状态极少,不过有如天空中突如其来的一道闪电,此后或此生有可能再不复临。在那一刻,人得到了真理和智慧,但伴随即永远的消失了。 我们有属于自己创造的知识,即是感悟在记忆中刻下的印痕。我们有接受他人的知识,若对这些知识永远没有感悟的时刻,则相当于记住了对某一次闪电的描绘,却没有真正的见过。闪电与智慧,都是永远属于上天的,幸运的虔诚的宁静的灵魂,或许有机会真正经历,虽则一刹那,但已相当与永恒! 人生有两种极致的幸福是为上苍所赐。一种是人人皆可获得的性的幸福。这种灵肉交融的状态使人们创造了延续肉体的生命。还有一种是纯粹在精神上所达到的幸福。这种人达到个体心灵与万物同歌,人的渺小的精神世界与天地共舞的境界与高度使无数天才产下了他们的精神之子——智慧与艺术的花朵。这也是一种独立的生命。这种幸福,即是得到了信仰的感觉! 当一项事物激起了人的热烈的激情,使其心灵的钟声在这事物的空谷里长久的激荡着,回响着,那么这个人的一生就属于它了。如果人在一生之中尤其是早年得到了这样的豁然开朗的醒悟,那么命运对他来说是幸运的。就如人某朝一日真正的爱上了一个人了,那么其他的异性对他来说都如同虚设。 我一生之中最想处于的境界,是要能够异常清晰但又是朦胧的感触世界。我希望有一些时候那些奇妙的感觉会不期自来,将我渡到另一个世界中去。果如此,我将用我的生命去书写这种感受。文字,有一种特别的能使人心灵宁静的功能。我想这是大多数作家对之锲而不舍的最大原因吧! 文字组成的书,一个与现实相通又相隔的世界,对我而言是一个永远不会停止摇晃的摇篮。我用它来装载自己那颗既未获得安慰,也未获得信仰的灵魂。在书本的最深处,闪耀着一些如同孩童眼中的寒夜的星星才会具有的不可思议的力量之光辉。在书里面,我仿佛常常能从中听到一股类似于母亲原始的摇篮曲似的歌吟。艾米利。勃朗特写道:“风,吟着沉思的曲调;星,燃着柔和的光焰。”这沉思的风和燃烧的星,它们最初来自于某些伟大的心灵,然后通过一种书写的仪式融到书里面去了。
去年之律诗《十月秋思》 昨夜中庭暗伫鸦,此行无处不思家。蝉鸣风冷凋枫叶,雁过月寒湿桂花。山北浮云连晚日,桥西衰草接天涯。天涯尽处乡关远,空到楼中望暮霞。此行指异乡求学。是去年乡思情重,今年修改所得。
我要当梦痕烟水吧的吧主!那有我的诗。 我只是想管理自己的吧,尽管那里只有自己一个人去,因为我不是名人。但是我想要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空间。在这个无限广阔的网络天地。
如果你出名 梨香,你这里和我的一样,没有人来。如果你出名,那就是不计其数了。有兴趣就到我那里看看,祝你成功啊!
[原创]天——请不赐批评 天旷野的风无边的吹拂那比远方的山更远的天云,杳杳的飘荡在空空的天上一片云的背后是一片深沉的秋思当眸眼中送走了风中的夕阳天空会落下一滴殷红的晚秋而夜幕张开了那黄昏的金剑仍要刺破西天涌出无边晚霞 弥漫如血
[原创]无题 对着白纸流着无言的心境对着白云嚼着无端的微情夏日的黄昏好静谧独听那远处的琴声为什么,时光如此容易的改造了我的魂灵再也不会因晚霞而遐想再也不会有彩虹般的激情我的苦涩的笑容隐没在暮色里的灰尘
新作古韵词《曲玉管》 曲玉管序:明月千里清辉,教室无人,余独观电视。戏中鸳鸯离散,主人公偶归幽欢之昔园,见画堂仍存,明月依旧,而那人不知何处。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余亦感之,因作词,表此情。然终不为自身所临所感也!冷月侵阑,桂香疏淡,庭轩处处西风乱。又是去年光景,朱瓦微寒,翠叶残。寻步中庭,沉思前事,摘花曾有那人伴。怎到如今,无言空倚花栏,泪痕干。一去何时见,也把前欢暗记,应知聚散难期,明年秋月仍圆。夜无眠,正沉沉如水,归去也空滴泪,不似争时,花影拂墙,疑是人还。
[原创][诗]夜思 夜思天,是一张柔软的床静静的,睡着裸身的月亮天床边,有一双双偷窥的眼睛那是闪闪的,羞涩的星星风,一丝丝吹过桂花间恍恍的,我触到情欲的芬芳可爱的,你现在身处何方这寂静的夜,只缺了那远方的女郎
一位成年诗友——海棠微雨的诗作,请大家欣赏评论! 峡江之夜向上随着月光的翅膀,向上涛声中,所有新鲜的语词 在月光下静静绽开倒过脸的背影 比峡谷更真实寄托的风 行云流水 嵯峨的山崖化作光茫黯淡的波光风暴都集中在内心。高崖朗朗地笑了 一页一页。沉理的心事何以如此悲壮 一句一句,桅帆上挂着月光,和心灵旅途的灯盏三峡·黄昏逝水流年 刀砍斧削的峭岩涉过长江之水从鹰翅下站立起来像岁月或者波光 战马嘶鸣的古战场一阵风,推动着另一阵风像演义中的章节。从远古 到一片出土的铜鉴有多少惊心动魄的石头 变幻得如此不动声色一盏渔火 又一盏渔火轮番推动的,是阅尽沧桑的眼睛他的地址是
[email protected]
追求 我奔跑在寒夜的风中那天边的微星孤寂又朦胧我本不知道为什么要奔跑从何处出发 在何时起步我本不知道何处是前踪渐时光都幻作两边的风影向后飞逝消逸太匆匆没有月光的照明也没有灯火只有天边的微星孤寂又朦胧我正是要去寻找那沉沦的太阳看疲惫的影子被朝霞映红
在这里贴几首外国经典诗歌,与大家共赏! 摇篮曲●〔匈牙利〕尤若夫○孙 用译好像湖水摇荡着芦草,她轻轻地将我摇荡,仿佛宁静的天空那么愉快,仿佛一个甜蜜的吻在水上。也许她的爱情,她的爱情会落到另一个人的头上,那就让他摇荡着她吧,也是这样轻轻地摇荡。白 云●〔德〕赫尔曼·黑塞○钱春绮 译瞧,她们又在蔚蓝的天空里飘荡,仿佛是被遗忘了的美妙的歌调一样!只有在风尘之中跋涉过长途的旅程,懂得漂泊者的甘苦的人 才能了解她们。我爱那白色的浮云,我爱太阳、风和海,因为她们是无家可归者的姊妹和使者。●〔印度〕伯勒萨德醒来吧,生活的黎明!大地上寒霜的眼泪,已化作点点晶莹的露珠,它们娇小的躯体在朝霞中生辉。醒来吧,生活的黎明!黑暗在灿烂的阳光下,已经渐渐沉入睡梦,柔和的南风正在吹拂。醒来吧,生活的黎明!抛弃夜晚的羞涩吧,起来倾听美妙的鸟鸣,它在朝霞中啁啾不停。 岛●〔意大利〕奈西莫多○吕同六 译对你的爱,怎能叫我不忧伤,我的家乡?桔花,或许夹竹桃,清幽的芬芳,在夜空微微荡漾。一湾碧蓝的流水,催动悄然东去的玫瑰;落花轻舐堤岸,在谧静的海湾低回。我依稀回到你的怀抱,街头隐隐流来,温柔而羞涩的声音,呼唤我弹拨诗人的弦琴。我茫茫然,这似乎是童年,又仿佛是爱情。一腔乡思,蓦然翩飞,我赶忙潜进,留不住的逍遥往事。美●〔英国〕约翰·梅斯菲尔德在旷野和多风的山上,我见过黎明和落日,庄严美丽冉冉降临,宛如缓缓奏起的西班牙古老乐曲。我见过四月女神带来水仙花,和柔软温暖的四月细雨芳草萌芽;我听到过花儿的歌,和大海古老的赞美,远远眺望陌生的陆地——从那白帆高扬的船只。然而,上帝向我所显示的一切美,最可爱的只有: 她的声音,她的双眼,她的秀发,她那亲爱的嘴唇红红的曲线。
一首古韵诗,请方家作作评论,但说无妨! 八声甘洲金风千里外,暮江天,故乡忍凝眸?却还如昨日,凭栏怀久,归意难收。明月中天如镜,寒影往来幽。隐隐两三树,愁倚西楼。欲载白云归去,忆昔池碧水,同泛扁舟。叹人非依旧,时事不堪留。问何年,春风时候,酒满襟,流水共悠悠。销魂处,晚虫声起,又换新愁。
夜思 夜思天,是一张柔软的床静静的,睡着裸身的月亮天床边,有一双双偷窥的眼睛那是闪闪的,羞涩的星星风,一丝丝吹过桂花间恍恍的,我触到情欲的芬芳可爱的,你现在身处何方这寂静的夜,只缺了那远方的女郎
片思 这是一个无风的月夜这里的一切都那样静,那样静不远处有归鸟划过了枫林忧思在林中低低的起了呜咽野草疯长在多感的季节春雨萋迷笼罩大地的情爸爸妈妈遥若天边的晨星仅余我心在这个寂静的世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