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骁麟 CC5656666666
未来何从何去,你快乐我也就没关系
关注数: 16 粉丝数: 2,160 发帖数: 14,555 关注贴吧数: 156
传英伟达将推出新版RTX 3060:搭载GA104核心,配备12GB GDDR6X显 英伟达面向主流市场的60系列显卡一向被视为“甜点”级产品,是最受玩家欢迎的版本。虽然近两年不少玩家抱怨60系列显卡价格飙升,性价比降低,已不再那么“甜”了,但销售数据显示,无论桌面还是移动平台,仍是最多玩家购买的产品。英伟达今年应该会推出基于Ada Lovelace架构的GeForce RTX 4060,不过新一代显卡即将到来前,似乎还在折腾Ampere架构的GeForce RTX 3060。来自TechPowerUp的数据库编辑器维护者T4C Fantasy表示,英伟达似乎准备推出又一款新的GeForce RTX 3060,搭载的是GA104核心,配备12GB的GDDR6X显存。这意味着包括LHR版和8GB显存版在内,市场上前后会有四个不同版本的GeForce RTX 3060显卡: GeForce RTX 3060 12GB GDDR6 – GA106-300 GeForce RTX 3060 12GB GDDR6 LHR – GA106-302 GeForce RTX 3060 8GB GDDR6 – GA106-302 GeForce RTX 3060 12GB GDDR6X – GA104 事实上,这不是GeForce RTX 3060首次搭载GA104核心,此前就有被发现过GA104版本的存在,不过官方并没有承认。这次更大的不同在于显存从GDDR6升级为GDDR6X,与之前RTX 3060 Ti情况相似,正常来说显存带宽会提高36%,对性能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此外,上个月还发现了一款配备6GB GDDR6显存的GeForce RTX 3060显卡,搭载的GA106启用了所有CUDA核心,总共有3840个,似乎只用于OEM厂商的系统里。如果这么算来,GeForce RTX 3060已经出现了六个不同的版本。
AMD或继续扩展3D V-Cache应用范围,未来可能登陆移动平台 近期AMD采用3D垂直缓存(3D V-Cache)技术的Zen 4架构桌面处理器已经开始销售了,Ryzen 7000X3D系列处理器相比原有的普通型号,L3缓存容量均增加了64MB,成为了当今最好的游戏处理器。加上此前已推出的一系列Ryzen 7000系列处理器,AMD新一代的AM5平台逐渐走上了正轨。 据Quasar Zone报道,近期AMD相关负责人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回答了一些有关Ryzen 7000系列处理器,以及3D V-Cache方面的问题,其中部分内容是不少玩家所关心的。当被问及带有3D V-Cache的CCD比普通的CCD实际运行频率会低一些,是否是出于散热的考虑,甚至可能选择了体质较低的CCD时,AMD称带有3D V-Cache的CCD确实考虑到了散热的问题,会适当降低频率做到这一点,在游戏里延迟比频率更重要,增加缓存可以大大改善游戏性能。 这次整个Ryzen 7000系列处理器都增加了核显,AMD表示这是为了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有些应用环境是不需要独立显卡,最典型的就是一些企业办公PC。Ryzen 7000系列处理器分为带X和非X型号,在不同地区销量方面有区别,北美和欧洲市场更倾向追求性能,带X的产品销量较高,而日本市场对温度和功耗都很敏感,非X产品更受欢迎。 AMD表示,Zen 4架构设计之初就考虑到3D V-Cache,由于基于Zen 3架构的Ryzen 7 5800X3D的市场反应很好,所以新一代很快就将3D V-Cache技术引入并推出市场。由于产品发布之初需求呈现了爆炸式增长,因此还出现了缺货和涨价的情况,不过AMD会尽快调整生产计划,恢复正常供应。 有人好奇AMD是否会推出带有3D V-Cache的Ryzen 5 7600X3D,或者将3D V-Cache引入到移动处理器上。AMD称无法准确回答具体的新品,不过会根据市场情况规划和发布产品,届时将在即将发布的官方数据中找到新产品信息。
AMD兑现承诺:首款售价低于125美元的B650主板出现 AMD早在去年8月就承诺,新一代AM5平台上B650主板的起售价为125美元。不过等到Ryzen 7000系列处理器及其配套主板真正发售的时候,玩家发现B650主板的起售价格远高于AMD许诺的125美元,让不少有意构建AM5平台的玩家望而却步。 近日华擎推出了B650M-HDV/M.2主板,目前已经在新蛋上架,最初显示的价格为139.99美元。不过现在提供折扣以后,价格已降至124.99美元(约合人民币871元),这也是首款达到AMD承诺的125美元主板。AMD副总裁兼客户渠道业务总经理David McAfee在其社交媒体账户上表示,虽然“时机可能有点不对”,但很高兴终于可以兑现当初125美元的承诺。B650M-HDV/M.2主板为Micro-ATX规格,采用了8+1+1相供电、50A Dr.MOS。其提供了两条DDR5内存插槽,支持最高DDR5-6400+规格,最大容量64GB,可支持AMD EXPO和英特尔XMP内存模块;配有两条PCIe 4.0全长插槽,分别为x16和x4模式,另外还有一条PCIe 4.0 x1插槽;提供了一个PCIe 5.0 M.2插槽和一个PCIe 4.0 M.2插槽,均支持2280规格,另外有四个SATA III接口;主板还有一个用于Wi-Fi和蓝牙模块的2230 M.2插槽,支持Wi-Fi 6/6E模块。 后置I/O方面,B650M-HDV/M.2配有一个USB 3.2 Gen1 Type-C接口、两个USB 3.2 Gen1 Type-A接口、四个USB 2.0接口、一个HDMI接口、一个DP 1.4接口、以及一个2.5Gbps网卡接口(Realtek RTL8125B),音频解决方案为Realtek ALC897,带有BIOS一键更新按钮。该款主板板载了一个USB 3.2 Gen2 接针、两个USB 3.2 Gen1接针和两个USB 2.0接头,另外一个Thunderbolt接针,支持华擎Thunderbolt 4 AIC卡,这意味着该款主板可以提供Thunderbolt 4接口。
英伟达悄悄更新了RTX 4090:搭载AD102-301核心 两个月前有报道称,英伟达开始为GeForce RTX 4080提供AD103-300和AD103-301两个版本,耕升是首个确认AD103-301存在的板卡厂商。其中搭载AD103-301的版本,只是细微调整了物料清单(BOM),PCB设计上会有区别,性能和功能上没有任何差别,属于正常操作,将有助于英伟达的合作伙伴降低成本。据VideoCardz报道,最近有玩家收到了GeForce RTX 4090 Founder Edition,发现其中搭载的GPU为AD102-301,并非以往的AD102-300,看来与GeForce RTX 4080一样提供了新版本。 在GPU-Z中会有一个新的型号ID,虽然设备PCI ID相同,但子ID已变更。据了解,AD102-301的最高电压也降低了,从原来的1.1V降至1.07V,使用微星AfterBurner、华硕GPU Tweak等工具都可以确认。不过并不清楚是Founder Edition受到了限制,还是其他同类产品也是如此。 相信很快会有人会对搭载AD102-300和AD102-301的版本进行对比测试,看看对性能是否会有影响。其实不仅仅是GeForce RTX 4080和RTX 4090,之前就有报道称,英伟达即将推出的GeForce RTX 4070就会有AD104-250和AD104-251两个版本,前者需要比较器电路,后者则不需要,组件会少一些,传闻会晚几周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GeForce RTX 4090拥有128个SM,即16384个CUDA核心,加速频率将达到2520MHz,配备了24GB的GDDR6X显存,显存位宽为384位,显存速率为21Gbps,默认TGP为450W,BIOS可设置的最大TGP为660W。
只要1870元!摩尔线程MTT S80显卡敞开卖:适配42款游戏 去年11月11日,来自摩尔线程的首款国产游戏显卡MTT S80正式上架,含主板套装售价2999元,实际不到2000元。 不过,要想购买,必须通过必购码,有点麻烦。 现在,摩尔线程MTT S80悄然放开了购买限制,想要的可以直接下单预约,不设置任何门槛。 套装价格依然是2999元,其中华硕TUF GAMING B660M-PLUS D4重炮手主板目前售价1129元,等于显卡本身只要1870元(捆绑主板是确保兼容性)。MTT S80是摩尔线程第一款、迄今唯一一款桌面级游戏显卡,也是目前全球唯一支持PCIe 5.0的桌面显卡。 GPU芯片采用7nm制造工艺,集成4096个MUSA架构核心、128个张量计算核心,运行频率1.8GHz,FP32单精度浮点性能14.4TFlops(每秒14.4万亿次计算)。 显存位宽256-bit,容量达16GB GDDR6显存,等效频率14GHz,带宽448GB/s。 输出接口三个DP 1.4a、一个HDMI 2.1,最高支持8K分辨率,整卡功耗255W。 图形渲染支持DirectX、Vulcan、OpenGL、OpenGL ES,视频编码支持H.264、H.264、AV1等,视频解码支持H.264、H.264、AV1、VP9、AVS2等,并行计算支持OpenCL,AI计算框架支持Pytorch、TensorFlow、百度飞桨等,处理器支持x86架构,操作系统支持Windows、Ubuntu。 经过不断的驱动优化,MTT S80现在已经完美兼容42款游戏,包括《暗黑破坏神3》《穿越火线》《古剑奇谭》《鬼谷八荒》《ICEY》《极品飞车:热力追踪3》《街头篮球》《劲舞团》《梦幻西游》《梦三国2》《魔兽争霸3:冰封王座》《起凡:群雄逐鹿》《QQ飞车》《QQ炫舞》《实况足球8》《围攻》《我的世界:网易光线追踪版》《汐》《轩辕剑伍:一剑凌云山海情》《英雄联盟》《终极街霸IV》《鹅鸭杀》《轩辕剑外传:云之遥》《轩辕剑外传:汉之云》《轩辕剑伍:一剑凌云山海情》《NBA2K Online》《疾驰残影》《太吾绘卷》《泰拉瑞亚》《雨中冒险》《死亡细胞》《像素起跑2:未来外太空传奇》《战地2》《黑帝斯》《异形大战铁血战士》《武装突袭2》《实况足球:职业进化足球2013》《逆战》《空洞骑士》《小骨:英雄杀手》《茶杯头》《矮人要塞》。
902亿晶体管谁敢比!AMD Zen4 IO内核首次揭秘 AMD Zen4架构和CCD计算内核设计已经没什么秘密了,但是做辅助的IOD输入输出内核一直比较神秘。 直到最近的IEEE ISSCC国际固态电路大会上,AMD终于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AMD Zen4处理器无论消费级锐龙,还是服务器级霄龙,CCD部分都是台积电5nm工艺,最多8个核心。 其中,锐龙有1-2个CCD,核心数6-16个;霄龙有2-12个CCD,核心数16-96个。 IOD都是台积电6nm工艺,但锐龙、霄龙搭档的截然不同。 锐龙这里的尺寸只有12.4x9.5=117.8平方毫米,大约33.7亿个晶体管。 霄龙的则达到了24.8×15.6=386.88平方毫米,长度多出一倍,宽度多出三分之二,整体大了几乎2.3倍,晶体管数量则有大约110亿个,也是多了将近2.3倍。 CCD、IOD都算上,Zen4锐龙处理器最多集成165亿个晶体管,霄龙则达到了恐怖的902亿个! Intel Sapphire Rapids第四代至强没公布有多少晶体管,但肯定没这么多。另外,Locuza_大神还给出了锐龙IOD的详细布局图标注,可以看到它只有两组GMI3/IFOP3互联端口,也就是只能连接最多2个CCD,最多16核心,不可能存在传说中的3个CCD、24核心。 DDR5内存控制器是两组40-bit,其中32-bit给内存本身,另外8-bit用于ECC校验纠错。 这就是说,所有的锐龙7000处理器都会支持DDR5 ECC,但是否开启就看主板厂商的选择了。 IOD中面积最大的自然是GPU相关,尽管只有两组CU单元、128个核心,但还有显示单元、编解码单元等。 其他就是PCIe 5.0控制器、IO输入输出单元、电源管理、安全控制器、音频DSP等等。
2022年显卡销量创历史新低,桌面独立显卡平均售价降至637美元 根据Jon Peddie Research(JPR)近期发布的最新GPU市场数据统计报告,2022年第四季度PC使用的GPU出货量(包括集成和独立显卡)为6420万,环比下跌15.4%,同比下跌38%。同时2022年第四季度桌面独立显卡的销量约为743万块,环比增长7.8%,同比下降43.7%,略高于第三季度的681万块。在2022年第四季度里,虽然AMD在桌面独立显卡的份额从之前的10%小幅度上升至11%,但相比2021年第四季度却有着大幅度的下滑,80万块的出货量是其有史以来最差的季度成绩之一。相比之下,英伟达占据84%的市场份额,而英特尔则是5%。尽管新一代旗舰级的GeForce RTX 4090显卡价格很高,但表现却异常出色,颠覆了业界过往对经济和市场行为的了解。 纵观2022年全年,桌面独立显卡的出货量为3786万块,相比2021年的4915万大幅下降。这一数字也是历史最低点,与1998年最高峰的1.16亿相距甚远。英伟达保持着强劲的出货量,达到了3034万块,从AMD手上抢夺了大量市场份额,后者在2019年至2021年间,每年的出货量保持在1000万左右,不过2022年跌至676万。AMD如此糟糕的表现或许有其他因素,比如关注点在其他产品线上。 在2021年,桌面独立显卡市场规模为518亿美元,显卡平均售价为1056美元。由于2022年桌面独立显卡的出货量下降明显,整个市场的规模也减少了241.4亿美元,而显卡平均售价(ASP)为637美元(约合人民币4384.9元),不过Jon Peddie Research预计未来三年桌面独立显卡将增长7%。
AMD Zen4正式登顶!16核7945HX性能战平24核13980HX、功耗低得多 今年初,Intel、AMD同时发布了新一代笔记本移动平台,但是Intel游戏本上市速度快得多,已经遍地开花,AMD还很少。 NotebookCheck拿到了某锐龙9 7945HX笔记本,它源于桌面版锐龙7000系列,也是16核心32线程,最高加速5.4GHz,热设计功耗55W。 Intel这边旗舰是i9-13980HX,8+16 24核心32线程,最高睿频可达5.6GHz,基础功耗55W。 详细评测还在进行中,NotebookCheck现公布了部分CPU基准性能和功耗数据。单核性能,五个项目综合下来,13980HX领先7945HX 3.5%,差距不大。 但是测试期间,13980HX的功耗达到了34-36W,7945HX则只有27W。 另外,7945HX对比上代6900HX,性能提升了多达27%,而在去年6900HX相比于12900HX要落后多达14.7%。多核性能,7945HX反超13980HX 3.8%,优势也不大,但一来一往双方可以说势均力敌。 对比上代6900HX,8核心变16核心,多核性能自然翻了一番。 功耗就更有意思了,7945HX最多消耗120W,13980HX则会达到150W。7945HX13980HX CineBench R23多核性能测试中,将功耗都限定在120W,13980HX只能得到28333分,7945HX则跑出了34521分,领先多达22%!搭配独显游戏性能方面,同样搭档RTX 4090,7945HX还是略微落后微星泰坦GT77 HX 13VI(13950HX)、XMG Neo 16(13900HX)。 这可能是因为这款7945HX笔记本并非纯粹的游戏本,更偏向设计生产力,性能释放相对保守一些。 等待后续更详细的测试吧。
AMD锐龙9 7950X3D艰难超频200MHz:功耗喜人 但白忙活了 一如去年的锐龙7 5800X3D,今年的新一代锐龙7000X3D系列也锁死了超频,只能通过PBO2、V/F(电压/频率)曲线优化进行微调,或者超内存。 尽管如此,SkatterBencher还是尝试了一把,看看锐龙9 7950X3D到底能超多少,它的基准频率为4.2GHz,最高加速5.7GHz。锐龙9 7950X3D内部有两颗CCD芯片,64MB 3D V-Cache缓存就堆叠在其中之一,这也对运行频率造成了影响。 经过检测,堆叠缓存的CCD最高频率只能跑到5250MHz,电压只能加到1.2V,而无缓存的标准CCD最高频率可达5750MHz,电压则允许到1.4V。 作为对比,锐龙9 7950X只有一个频率限制那就是5850MHz,而电压统一最高1.475V。 开启PBO2、V/F曲线优化,再经过细致繁琐的反复调试,锐龙9 7950X3D目前能达到的单核最高频率为5.9GHz,只比标称高了区区200MHz,聊胜于无。其实,外频也是可以超的,只是范围非常非常窄,使用Raphael ECLK工具只能提高5MHz,也就是105MHz,最终频率固定在全核5.25GHz,此时电压1.1V。 默认状态下,锐龙9 7950X3D的全核频率为4255MHz,电压0.9V,Prime95烤机测试温度仅为66.8℃,功耗121.6W。 如果关闭AVX-512指令集,全核频率可以提高到4553MHz,但是温度会达到81.5℃,功耗134.2W。 所有超频繁方法集体上阵,继续关闭AVX-512,最好成绩是全核4592MHz,此时温度略微提高到83.3℃,功耗为152.1W。经过这一番折腾,得到的性能提升非常有限,单核基准跑分最高多了10%,但实际游戏表现几乎完全没变,只能多个一两帧。
NVIDIA RTX VSR脑补网络视频:标清秒变4K超高清! NVIDIA DLSS技术给游戏画面带来了新生,也引领着AMD FSR、Intel XeSS紧紧跟随。 现在,NVIDIA又在视频领域放出大招,发布了全新的“VSR”技术,全称“Video Super Resolution”,也就是视频超分辨率。 RTX VSR是一种AI图像放大处理技术,技术基于AI人工智能、RTX Tensor张量核心硬件单元,智能锐化和强化特征和边缘,同时消除恼人的压缩伪影。 同时,它还可以提升视频分辨率,视频源支持360p到1440p,最高可以获得4K级别的享受。 RTX VSR技术适用于最新版谷歌Chrome、微软Edge等浏览器内的大多数网络流视频,包括支持斗鱼、虎牙、B站等平台的直播。 由于依赖Tensor硬件单元,RTX VSR技术仅支持RTX 30系列、RTX 40系列显卡,浏览器版本最低需要Chrome 110.0.5481.105、Edge 110.0.1587.56,显卡驱动也要升级到最新版。具体效果如何?来看看对比。 通过以下两组对比图,可以明显看到,RTX VSR技术处理后,视频画质明显提升了一个档次,锐度、亮度都有了显著提升。 仔细看一下建筑物的窗户和砖块、远处建筑的轮廓、树木的叶子、旗杆的边缘、旗帜的图案等,原本的模糊感几乎都不见了。 原始对比视频下载: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pan.baidu.com%2Fs%2F1HaBTH85PsRMtrARyu2TwOg%3Fpwd%3Ds2qa&urlrefer=2f5f897a9224c4a688cca083d03c2da8RTX VSR技术的开启和使用也异常简单。 首先将Game Ready驱动升级到531.14或更高版本,打开NVIDIA控制面板,来到调整视频质量设置,勾选RTX视频增强部分的超分辨率(Super Resolution),就可以了。 驱动下载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nvidia.cn%2Fgeforce%2Fdrivers%2F&urlrefer=fe50e24ddf6cdc4f5fb6f0285974fc33 RTX VSR还提供了1、2、3、4四种不同的质量级别,其中3、4级的画质提升最好,但是GPU占用率也会较高,1、2级则反之。 具体如何选择,就看用户的需要了。历史上,NVIDIA总是在引领新技术的发展,总能在你想到、想不到的地方发挥创新,充分释放NVIDIA GPU的性能潜力。 RTX VSR视频超分辨率技术的诞生,无疑将在网络视频领域掀起一场新的革命。 受制于视频技术、网络带宽等因素的影响,网络视频的清晰度一直是让用户非常头疼的问题,经常不得不购买会员去获取更高质量的视频,而眼下多家视频平台的会员价格不断上涨,还人为设置各种障碍,严重影响体验。 有了RTX VSR技术,即便没有会员,或者只花很少的钱,就能享受高画质的高清视频。这就是技术进步带来体验提升的典型。
NVIDIA、AMD显卡慢悠悠降价!贵得真离谱 有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国内市场显卡出货量同比暴跌了42%,相比去年12月份只恢复了9%。 既然不好卖,是不是应该便宜一点? 大错特错!根据德国大型电子零售商MindFactory的统计,相比三年前,AMD、NVIDIA显卡的平均售价都翻了一倍,分别达到600欧元、825欧元。Hardware.info也统计了2023年2月份欧洲市场上各款显卡的平均售价,发现相比1月份大部分都有降低,只是降幅非常小,而且不少型号依然高于官方建议零售价,尤其是N卡。 具体来说,AMD显卡平均价格环比降低了5.6%,比原价低了8.1%。 但不同型号差异很大,比如最新旗舰RX 7900 XTX平均降价14.4%,仍比官价高6.0%,RX 7900 XT平均降价8.0%,已经比官价低了6.9%。 上一代显卡中,RX 6800 XT及之上三款型号反而还涨价了,其他一律走低,RX 6500 XT、RX 6800的降幅比较大。 RX 6750 XT、RX 6650 XT、RX 6600、RX 6500 XT、RX 6400已经比官价低了20%左右,但是RX 6800系列兄弟俩还是远高于官价。 NVIDIA显卡平均价格环比降低了3.0%,但还是比官价高0.3%。 RTX 40系列三款新品都在走低,但只有不受待见的RTX 4080平均对于官价。 作为上代卡皇,RTX 3090 Ti反而是跳水最厉害的,平均降价多达25.6%,比原价低了28.7%,毕竟新一代提升巨大,让它迅速失去了光彩。 RTX 3080 Ti则大幅涨价11.9%,RTX 3070 Ti、RTX 3060 8GB也更贵了。 RTX 3060 12GB平均比原价低了15.4%,值得表扬,但是整个RTX 30系列中,除了它和RTX 3090 Ti,都还比原价贵一些,像是RTX 3070 Ti超过了10%。
AMD要把内存堆在CPU上!主板插槽都省了 先进制程工艺进度缓慢的情况下,多芯片整合封装成了半导体行业的大趋势,各家不断玩出新花样。 ISSCC 2023国际固态电路大会上,AMD提出了多种新的整合封装设想,其中之一就是在CPU处理器内部,直接堆叠DRAM内存,而且是多层堆叠。 一种方式是CPU计算模块、DRAM内存模块,并排封装在硅中介层上,而另一种方式就是在计算模块上方直接堆叠内存模块,有点像手机SoC。 AMD表示,这种设计可以让计算核心以更短的距离、更高的带宽、更低的延迟访问内存,而且能大大降低功耗,2.5D封装可以做到独立内存功耗的30%左右,3D混合键合封装更是仅有传统的1/6。 如果堆叠内存容量足够大,主板上的DIMM插槽甚至都可以省了。 当然,AMD的这种设想仅面向服务器和数据中心领域,桌面上不会这么做,否则就无法升级了。AMD甚至考虑在Instinct系列加速卡已经整合封装HBM高带宽内存的基础上,在后者之上继续堆叠DRAM内存,但只是一层,容量不会太大。 这样的最大好处是一些关键算法内核可以直接在整合内存内执行,而不必在CPU和独立内存之间往复通信传输,从而提升性能、降低功耗。另外,AMD还设想在2D/2.5D/3D整合封装芯片的内部,除了CPU+GPU混合计算核心,还集成更多模块,包括内存、统一封装光网络通道物理层、特定域加速器等等,并引入高速标准化的芯片间接口通道(UCIe)。 尤其是引入光网络通道,可以大大简化网络基础架构。
Intel 56核心发烧U跑分逼近AMD 64核心:峰值功耗1100W! 近日,Intel正式发布了新一代至强W-3400、至强W-2400系列处理器,虽然是面向工作站,但也可以视为Intel三年来首次回归发烧级市场,对标的自然是AMD锐龙线程撕裂者PRO 5000WX系列。 Intel的新旗舰是至强W9-3495X,Intel 7工艺,12代酷睿同款架构,56核心112线程,105MB三级缓存,基准频率1.9GHz,单核睿频最高4.6GHz,睿频Max 3.0最高可达4.8GHz,热设计功耗350W,支持八通道4TB DDR5-4800内存、112条PCIe 5.0通道,售价5889美元,约合人民币4.05万元。AMD这边的杠把子则是锐龙线程撕裂者PRO 5995WX,7nm工艺,Zen3架构,64核心128线程,32MB二级缓存,256MB三级缓存,基准频率2.7GHz,最高加速4.5GHz,热设计功耗280W,支持八通道DDR4-3200内存、128条PCIe 4.0通道,售价49999元人民币。近日,德国硬件玩家Der8auer受邀前往Intel超频实验室,体验了一番至强W9-3495X。 搭配192GB DDR5-5600内存,它在GeekBench 5中跑出了单核心1600分、多核心53817分的好成绩,全核频率4.2GHz。 仪器检测峰值功耗一度达到了恐怖的1097W!典型功耗没那么夸张,但也有300-650W。Der8auer自己的实验室也搞到了一套,主板是华硕PRO W790,内存来自芝奇,CineBench R23多核心跑分达到了70079,突破7万大关,全核频率2.9GHz。 功耗也不低,最高达到516W。相比之下,撕裂者PRO 5995WX CineBench R23多核跑分可以超过7.1万分,Intel在少了8个核心16个线程的情况下已经非常接近,相当不易。 5995WX超频后可以跑到11多万分,就看3495X能解锁到什么程度了,只是默频功耗就这么高了,再超频还能不能压住不太好说。另外,AMD下一代撕裂者将升级到Zen4架构,最多做到96核心192线程,而这个规格的服务器级霄龙9645已经跑过CineBench R23,频率残血的工程样品就能达到11.5万分。
游戏复苏 NVIDIA股价飙升 黄仁勋:玩家热切拥抱RTX 40显卡 NVIDIA今天发布了截至1月29日的2023财年Q4财报,营收60.5亿美元,同比下滑21%,但好于预期的60.2亿美元,净利润14.1亿美元,同比下滑53%。 不过财报发布之后,NVIDIA股价大涨8%,业绩好于预期,同时游戏行业也复苏了,游戏业务收入环比增长了16%,显卡市场最坏的日子真的过去了。 NVIDIA创始人、CEO黄仁勋表示,游戏行业在大流行的低迷之后已经复苏,游戏玩家热切拥抱具有AI神经渲染技术的Ada架构GPU。 Ada架构GPU就是指RTX 40这一代显卡,在过去的Q4财季中,NVIDIA在游戏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推出的RTX 40系列笔记本显卡实现 NVIDIA有史以来最大的性能及能效飞跃。 笔记本RTX 40系列GPU采用NVIDIA的 Ada Lovelace GPU架构,在性能和能效方面实现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代飞跃,所有主要制造商的170多台笔记本电脑都将采用该架构。RTX 40系列GPU还带来了全新的DLSS 3技术,由全新第四代Tensor Cores和GeForce RTX 40系列GPU的全新光流加速器驱动,并拥有开创性的光学多帧生成功能,从而带来惊人的性能提升。目前支持DLSS3的游戏多达50多款,其中 28款游戏已经上市,包括《赛博朋克2077》《传送门RTX》等游戏。 除了DLSS3,整个DLSS阵营也在不断扩大支持,有超过 270 款已发布的游戏和应用支持DLSS,为GeForce RTX GPU、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用户提供更强性能和更佳画质,为支持DLSS的游戏带来最佳体验。 这个季度还发布了RTX 4070 Ti显卡,不仅支持DLSS3技术,性能比上代的旗舰RTX 3090 Ti还要快。NVIDIA的GeForce Now云游戏业务也推出了Ultimate 会员等级,提供了RTX 4080级别的性能、RTX光追及DLSS3等体验。 更重要的是,NVIDIA这两天还跟微软达成了10年期的合作协议,将Xbox游戏带到了GeForce Now平台了,后续微软收购动视暴雪之后,《使命召唤》《守望先锋》等大作也会加入支持。
国产架构的龙芯CPU可以跑QQ了!底层重写、与x86/Arm肩并肩 2月24日,腾讯官方发布QQ Linux v3.1.0版本,正式开始支持龙芯中科的LoongArch龙架构平台,可在基于龙芯3A5000处理器终端的UOS、麒麟、Loongnix等操作系统上原生运行。 自此,龙架构和x86、Arm并列,成为腾讯QQ官方同步支持的三大CPU架构。作为一款国民级即时通信软件,QQ对龙架构平台的支持,标志着龙芯生态更加丰富、好用,对于龙芯开拓消费市场,完善信创生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龙芯厂商的产品在迭代中形成了新世界和旧世界的说法,新旧世界支持的Linux版本并不完全一致。 考虑到受众范围与结合龙芯提供的工具链等实际情况,目前的QQ Linux版优先适配了旧世界版本。QQ Linux v3.1.0版本采用全新架构,基于QQ NT技术架构驱动,支持消息、小世界、QQ空间板块等功能。 龙架构版本的QQ适配了原QQ Linux v3.0.0的全部功能,支持“跟随系统外观,智能切换”、“全局搜索,快速搜索”、“群应用,图片、文件轻松传送”等等。 同时,新版本还增加了“多帐号登录及管理”、“截图”、“转发面板支持查看转发对象详情”等功能。打开QQ空间设置跟随系统外观使用QQ截图群内传输图片多帐号管理最近使用的表情表情包联想好友管理器群禁言转发消息时可点击详情按钮查看双方的聊天信息 其他新的变化: - 支持调整字体大小 - 支持缩小最近会话列表宽度 - 转发支持带上内容详情并点击查看 - 图片查看器体验优化 - 临时会话加好友体验优化 - 转发面板搜索体验优化 - 修复若干大家反馈的bug 目前,QQ Linux v3.1.0已适配UOS、麒麟、Loongnix等操作系统,后续还将上线各操作系统应用商店。 下载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im.qq.com%2Flinuxqq%2Findex.shtml&urlrefer=0b1045b73a0ba4251f8800244288beaaUOS麒麟Loongnix
更多采用涡轮散热的RTX 4090出现:双槽厚度,借用技嘉PCB设计 此前市场上就出现了采用涡轮散热方案的GeForce RTX 4090显卡,仅为双槽厚度。相比于市场上动辄3.5甚至4槽的非公产品来说,同样的风冷散热,但体积上可要苗条很多,平常想要做得薄一点,只能结合水冷散热了。这样“规矩”的设计,更多地是迎合服务器和工作站的安装使用需求。据MEGAsizeGPU报道,近期市场上出现了更多采用涡轮散热方案的GeForce RTX 4090显卡,同样为双槽厚度,尾部末段横向放置了一个16Pin的12VHPWR接口,整卡功耗为450W。其PCB设计借用了技嘉的方案,不过显卡上没有标明牌子,这种涡轮散热方案很可能也并非官方的设计。在上一代GeForce RTX 30系列中高端显卡上,已很少看到采用涡轮散热的设计。一方面是功耗和发热量较大,继续沿用双槽搭配涡轮散热设计难以满足散热需求。另一方面,部分厂商曾推出多款采用涡轮散热的GeForce RTX 3080/3090显卡,不过最终都取消了计划。传闻这是迫于英伟达的压力,不允许板卡合作伙伴采用涡轮散热设计,以避免大量安装在服务器里,用于AI/ML等方面的应用。由于AD102 GPU有着非常高的规格,在做了功耗限制,相对减少发热量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相对强劲的性能,不过能让显卡体积做得更小一些。虽然英伟达不让板卡合作伙伴推出双槽+涡轮散热的GeForce RTX 4090显卡,但市场上不断出现这类显卡,显然说明了市场有这方面的需求。
推广力度大过头了:网友发现微软向不受支持的设备推送Windows 11 Windows 11的设备安装要求有点高,这是从一开始微软就告诉大家的事。而微软急着为设备升级到Windows 11 22H2的这件事,我们最近也做了相关的报道。不过根据Windows Central的报道,以及一些网友的经历,微软这次推送Windows 11的节奏似乎也有点激进了,就连一些配置低得有点厉害的电脑或者虚拟机也接收到了相关的升级信息。 推特用户@PhantomOfEarth的虚拟机仅拥有2GB RAM,且没有关键的TPM功能支持。这台虚拟机安装了Windows 10 22H2,并且弹出了微软的升级通知,表示该设备能免费升级至Windows 11。但从图片右侧的电脑健康检查中可以看到,这台电脑是有多项条件不符合要求的。(图片来源:@PhantomOfEarth) 同时,在Reddit的相关讨论中,一位名叫motionbot的用户表示他们的学校电脑同样收到了这种通知。motionbot称该电脑只有主频为1.12GHz的CPU、2GB DDR3 RAM,但能勉强运行Windows 10。 那么既然能收到升级通知,那么实际上是能不能升级的呢?@PhantomOfEarth也做了相应的尝试,结果发现虽然有这个通知,但实际是没有办法安装的。(图片来源:@PhantomOfEarth) 当然,如果真要给不支持的设备装Windows 11的话,办法还是很多的,但是像这样由微软直接推送升级信息,那未免就显得有些奇怪了。截至目前微软还没有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通知。不过以个人观点来看,由于Windows 11和Windows 10的关系实在过于密切,再加上升级服务可能只是对设备的系统稍加判断而没有进一步查明具体配置,就可能会引致这种事情了。
Intel 14代酷睿桌面版临阵换芯:最多22核心、比13代还少了俩 之前有确切消息显示,Intel Meteor Lake 14代酷睿的桌面版被取消了,原因是新的Intel 4工艺性能不达标,无法满足桌面高性能需求,只能用于移动端。 取而代之的,是在今年第三季度会有一个Raptor Lake 13代酷睿的升级版。根据硬件曝料高手“OneRaichu”得到的最新内幕,14代酷睿的桌面版芯片确实砍掉了,但是桌面产品线Meteor Lake-S仍然存在,或者说进行了调整,改用移动版芯片Meteor Lake-P。 事实上,这基本等于回到了Intel最早期的规划。Meteor Lake-P移动版也是采用chiplet小芯片设计,划分成CPU、GPU、SoC、IO四大模块。 其中,CPU部分包含最多6个P核、16个E核,总计22核心28线程,相比现在13代酷睿桌面、移动都做到最多8P+16E 24核心32线程,反而少了2个核心、4个线程。 GPU核显部分则统一是GT1级别,4个Xe核心、64个执行单元,比现在的32个翻了一番。 具体来说,这一代有五种不同配置: - 6P+16E 22核心、64核心单元、125W基础功耗 - 6P+16E 22核心、64核心单元、65W基础功耗 - 6P+16E 22核心、64核心单元、35W基础功耗 - 6P+8E 14核心、64核心单元、65W基础功耗 - 6P+8E 14核心、64核心单元、35W基础功耗 移动端的CPU核心数也有6+16、6+8的组合,核显则会提升到最高128单元,性能几乎翻倍,也有96单元版本。回顾历史,Intel 11代酷睿桌面版Rocket Lake也干过一次这样的“倒吸牙膏”,从前代的10核心20线程退回到8核心16线程。 那次的原因也是工艺问题,只不过不是新工艺不行,而是14nm工艺太老旧了,那也是Intel最后一代14nm产品,日前已经开始退市。i9-11900K 更早的2015年,Broadwell五代酷睿第一次引入14nm,也是因为新工艺实力有限,仅用于移动平台。 当时桌面上唯二的产品i7-5775C、i5-5675C,都是直接拿移动版改了封装而来的,和现在如出一辙。i7-5775C
AMD 96核心U皇霄龙9654跑分逆天!残血就把Intel 112核心甩开几条 AMD、Intel已经先后发布了各自的新一代数据中心、工作站处理器。 这一轮,AMD无论是规格性能,还是发布时间,抑或价格,都占据较大优势,尤其是核心数做到了96个,Intel最多才60个。 现在,有网友泄露了霄龙9654的跑分成绩,尽管是残血的工程样品,已经高得可怕。霄龙9654是旗舰型号,Zen4架构,96核心192线程,三级缓存384MB,基准频率2.4GHz,全核加速3.55GHz,单核加速最高3.7GHz,默认TDP 360W,可配置320-400W,支持12通道DDR5-4800内存、PCIe 5.0 x128总线。 价格也是相当吓人,11805美元,约合人民币8.1万元。 这次流出的还是一颗ES工程样品,频率较低,基准仅为2.15GHz,最高加速才3.5GHz,可以说只有大概九成的功力。 测试搭配内存是768GB DDR5-5600,高于官方标准的DDR5-4800。 CineBench R23实测多核性能达到了115315分。这是啥概念?64核心128线程的线程撕裂者PRO 5995WX,用液氮超频全核5.1GHz,才跑到116142分。 同时,对比上代64核心的霄龙7773X/7763高了大约17%,对比Intel两颗56核心至强铂金8480+组成的112核心双路系统,更是高了几乎70%! 如果是满血的霄龙9654,超过1.2万分绝对很轻松,优势更加无敌。另外,下一代线程撕裂者7000系列就将来源于霄龙9004系列,最高也是96核心,Intel新发布的至强W-3400系列才不过56核心……
显卡价格三年涨一倍!AMD其实比NVIDIA还要狠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显卡越来越贵,但是把时间周期拉长,显卡价格上涨的幅度,可能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 根据德国大型电子零售商MindFactory的数据,最近三年,显卡的平均售价涨了整整一倍,AMD、NVIDIA都是如此! 这里插一句:关注我们硬件资讯的朋友应该注意到了,我们经常会引用MindFactory的数据,并不是说他多么权威,只是全球范围内,这是唯一一家经常公布详细销量、价格数据的大型经销商,虽然只反应德国市场,但也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MindFactory给出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2月的时候,他们卖出的AMD显卡平均价格是295.25欧元(¥2164),当月卖了1500块,总销售额442870欧元。 当时的NVIDIA显卡平均价格则是426.59欧元(¥3126),一个月售出2005块、855305欧元,分别比AMD高出大约44%、34%、93%。 到了2023年2月,AMD显卡的平均价格达到了600.03欧元(¥4397),三年增长103%,月内目前已经卖出1700块,总销售额102万欧元。 NVIDIA显卡平均下来则要825.20欧元(¥6047),三年增长93%,这个月已经卖了2230块,总收入184万欧元,相比AMD分别高出约38%、31%、80%。 从这个角度讲,AMD显卡涨价更多一些,同时在价格、销量上还缩小了和NVIDIA的差距。 所以说,Intel显卡一定得继续做下去,而且一定要做好。 好消息是,根据最新传闻,Intel明年的第二代显卡Battlemage,有希望冲击RTX 4080、RX 7900系列,也就是达到万元级别的水准,但能不能做到持保留意见。
拿下250+款游戏!AMD FSR 2.2升级、源代码放出:FSR 3还在憋大招 NVIDIA DLSS、AMD FRS、Intel XeSS三大超分辨率技术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近期最火的当然是DLSS 3,首次引入帧生成技术,理想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让游戏帧率提升三四倍。 AMD FRS也在努力追赶,年初宣布的FSR 2.2升级版今天正式发布,源代码也同步公布。FSR 2.2虽然是个小版本升级,但是变化不少,也很惊喜、很实用。 首先,FSR 2.2大大减少了所谓的“高速鬼影”(High Velocity Ghosting),最常出现在赛车类游戏中,其他车辆高速并行的时候。 其次,FRS 2.2引入了全新的“调试API检查器”(Debug API Checker),可以直接将调试信息从FSR 2运行时回传给游戏,让开发者更方便掌握可能出现的问题。 另外,FRS 2.2兼容广泛的HDR输入,减少了聊天对话时的嘶嘶声,减少了游戏画面中的残影、物体闪烁等现象。 FSR 2.2的源代码、实例已经公布在GitHub,开发者们现在就可以拿来集成到自己的游戏中。 根据官方数据,FSR游戏现在已经总计有超过250款,其中支持FSR 2的达到110款,包括已上市和开发中的,相比去年10月底分别增加了至少35款、25款。已经接入FSR 2.2的游戏,有《极品飞车:不羁》、《极限竞速:地平线5》等。今年初,AMD还宣布了新一代FSR 3,支持全新的AMD Fluid Motion Frame插针技术,预计可带来比FRS 2最多2倍的帧率提升,正面对标NVIDIA DLSS 3。 但是发布时间只说是2023年内,近期尚无进一步消息。
黄仁勋将于3月21日举行GTC 2023主题演讲,可能涉及RTX 4070 英伟达将于2023年3月20日至23日采用线上方式举行NVIDIA GTC 大会,NVIDIA GTC大会指的是AI与元宇宙时代的开发者大会,全球范围的学生、开发者、研究人员、创作者、IT 决策者和企业领袖汇聚于此,来了解如何利用 AI、加速计算、数据科学等技术力量塑造当今世界。GTC大会提供培训和技术讲座,可以直接与来自NVIDIA和其他业界领先机构的嘉宾沟通交流,例如今年就有Open AI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Ilya Stutskever、DeepMind的创始人兼CEO Demis Hassabis等等。此前消息称RTX 4070将于4月份发布,据videocardz的说法,这次在3月份举行的GTC 2023大会将会是一个预热RTX 4070的好机会,不过遗憾的是,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次大会的主题演讲会涉及到游戏,虽然GTC通常与游戏没有直接联系,但是也有例外,例如去年9月的GTC大会就有一个单独的部分专门介绍GeForce产品,名为GeForce Beyond,并且还透露了如今用在RTX 40系列显卡的Ada架构的第一手细节。目前可以确定的是,NVIDIA创始人兼CEO黄仁勋的主题演讲将于北京时间3月21日星期二晚11点发布,相关重播将于北京时间3月22日上午10:00开始。NVIDIA GTC大会的技术会议主题包括:3D 设计协作、加速计算和开发工具、自动驾驶汽车、计算机视觉、对话式 AI/NLP、数据科学、数据中心/网络/虚拟化、深度学习、数字孪生和世界仿真、边缘计算、嵌入式计算、图形和 XR、高性能计算、推荐系统/个性化。
AMD正在准备新款RDNA 3架构显卡,Radeon RX 7600系列要来了吗? 目前AMD在桌面平台上,基于RDNA 3架构的GPU仅发布了一款Navi 31,用于高端的Radeon RX 7900系列显卡。相比之下,竞争对手英伟达已发布了多款采用新架构的GPU,逐渐靠近主流市场。 近日有网友透露,AMD已向韩国RAA提交了最新的显卡主板编号,认证信息显示为“D707”,而且有多个SUK,表明会有许多衍生产品,比如用于工作站的型号。作为参考,Radeon RX 7900 XTX的编号为D702,而Radeon RX 7900 XT的编号为D704。显卡主板编号不包含任何的GPU信息,所以没办法具体确认到底是Radeon RX 7800系列还是Radeon RX 7600系列,搭载的到底是Navi 32还是Navi 33。AMD在今年的CES 2023主题演讲上带来了Radeon RX 7000系列移动显卡,基于采用台积电6nm工艺制造的Navi 33芯片,近期已陆续看到相关的产品。Navi 33在桌面平台上对应的应该是Radeon RX 7600系列,分为Radeon RX 7600 XT和Radeon RX 7600,可能会比Navi 32更早出现。 根据之前的消息,Radeon RX 7600 XT配备32个CU,2048个流处理器,Infinity Cache为32MB,8GB的GDDR6显存,显存位宽为128位,显存速率为18Gbps,游戏频率和加速频率分别在2.5GHz和2.8GHz附近,FP32运算性能为23 TFLOP,整卡功耗为180W。Radeon RX 7600的CU数量则为28个,对应流处理器数量也减少到1792个,Infinity Cache为32MB,8GB的GDDR6显存,显存位宽为128位,显存速率为16Gbps,游戏频率和加速频率分别在2.3GHz和2.6GHz附近,FP32运算性能为18.6 TFLOP,整卡功耗为140W。
瀚铠推出Radeon RX 7900 XT星空:旗下首款RDNA 3架构显卡 此前有报道称,AMD部分板卡合作伙伴迟迟没有推出搭载Navi 31的Radeon RX 7900系列显卡,瀚铠(Vastarmor)就是其中一家。其实AMD在发布RDNA 3架构GPU时就提及瀚铠,表示其Radeon RX 7900系列非公显卡会在2022年12月中旬上市,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延后了。 经过了两个月的等待,近日瀚铠终于推出了旗下首款RDNA 3架构显卡:Radeon RX 7900 XT Starry Sky(星空)。该款显卡目前已登陆到电商平台,价格为7399元,提供了三年质保与PowerColor的Red Devil系列一样,Radeon RX 7900 XT Starry Sky采用了红黑色的配色方案。其整体尺寸为311 x 126.15 x 52.11 mm,采用了完全定制的设计,带有全新的三风扇散热模块,配备了六根纯铜镀镍热管,配有强化的金属背板,配置了两个8Pin外接供电接口,并加入了多彩炫酷灯效。此外,该款显卡支持智能温控启停,利用智能芯片实现精确的温度检测,合理分配风扇的运行速度,平衡散热和噪音,同时还能延长产品寿命。Radeon RX 7900 XT Starry Sky采用经过削减的Navi 31,计算单元为80个,流处理器为5376个,游戏频率和加速频率分别为2025 MHz和2394 MHz,显存为20GB的GDDR6,显存位宽为320位,显存速率为20 Gbps,显存带宽为800 GB/s,Infinity Cache为80MB。显示输出方面,配备了三个DP 2.1接口一个HDMI 2.1接口。
5年来HDD机械硬盘成本暴跌50% 然而还是没人买 又到了HDD机械硬盘卖惨的时候了,这次的信息来自日本硬盘驱动器协会的会议报告,分析了2022年硬盘的出货情况,还预测了2023年的表现,当然还是会继续下滑。卖不动了。 HDD硬盘在2021年还出货了2.5928亿个,市场营收达到了236.83亿美元,ASP均价91.3美元,这些数据要么是明显增长(毕竟2020年基数低),要么就是微跌,还算好看。 2022年预计出货量下滑到1.7161亿,同比大跌33%,直接没了1/3的市场空间。 整个的营收也只有182.51亿美元,同比下滑22.9%,这两个数据背后则是ASP均价提升,106.4美元的价格比上一年增长16.4%。 至于原因,还是大容量硬盘的增长所致,导致硬盘平均容量在去年达到了6.77TB,同比增长30.5%。至于2023年的情况,预计出货量只有1.515亿个,比去年还要再少11.7%,不过营收应该能维持在180亿美元左右,下滑1%而已。 这样的结果就是ASP均价再次提升,从106.4提升到119.3美元,同比增长12.2%,平均容量达到了8.9TB。 过去几年中,HDD硬盘市场虽然各种下滑,但是硬盘的成本其实是在一直下滑的,以容量最大的近线存储硬盘为例,2017年的每GB成本大约是0.026美元,2022年只有0.013美元了,成本腰斩了。 可惜的是,硬盘单位成本下降依然阻止不了市场的下滑到,现在除了数据中心市场之外,消费级市场对机械盘的需求没啥空间了,2.5寸硬盘被SSD冲击的厉害,3.5寸硬盘除了仓库盘之外,装机的时候几乎没啥人必装了,大约只有5%的人还在买机械盘。
显存身价飙升5倍!GPU又要缺货了:显卡重新涨回来 GPU图形产品面临新的缺货涨价风险,这次不是拜挖矿所致,而是AI人工智能,尤其是最近大火的生成式聊天机器人ChatGPT。 据媒体报道,包括三星、SK海力士在内的主要DRAM厂商已经提高了对显存芯片产品的报价,先进的HBM3,居然飙升了5倍之多,要知道HBM均价本就是普通DRAM的3倍,毕竟生产工艺和技术更复杂。得益于超高带宽,HBM3已经得到NVIDIA计算卡H100搭载,Intel前不久推出的x86处理器Xeon Max上面也使用了HBM2e。 当然,三星也有存算一体这样的解决方案,比如HBM-PIM(Aquabolt-XL)芯片,可提供1.2T算力,SK海力士去年开发出具备计算功能的GDDR6-AiM,外界预计AI将至少在图形计算、加速器这一领域拯救低迷的DRAM需求。 但随之而来另一个隐忧是,业内对AI包括机器学习训练的跟风,或将导致GPU芯片再度短缺。据了解,为了创建和维持ChatGPT所需的人工智能分析数据的庞大数据库,开发者使用了10000个英伟达的GPU进行相关的训练。 而目前为了满足当前服务器的需求,ChatGPT的开发商OpenAI已使用了约2.5万个英伟达的GPU,随着需求的增加未来预计还会增加。每有1亿活跃用户,ChatGPT就需要13.5EPLOPS的算力,大约是6.9万台NVIDIA DGX A100 80G服务器支撑,而目前全球的算力也只能支撑1亿日均上线人数。 有专业人士推算,如果谷歌搜索全面集成Bard平台AI技术,需要512820台A100 HGX服务器,将需要超过410万个A100 GPU。
纯血64位Intel处理器终结 Linux将删除内核支持:结果救回来了 现在的CPU几乎都是64位的了,大家用的x86处理器中可能会看到AMD64的字样,因为消费级的64位指令集是AMD搞出来的,而Intel自己搞的64位IA64早已经成为历史,也就是安腾处理器。 安腾的IA64是纯血64位指令集,不兼容32位CPU,理念很好很强大,然而放弃了之前的生态兼容,结果被AMD的64位指令偷家,在得到微软支持后成为事实上的64位x86标准,最终Intel都无奈接受这一事实,这也是AMD的高光时刻。 始于2001年的IA64逐渐无人问津,只有联合开发的HP强撑到最后,2017年发布了最后一代的安腾9700系列,2019年宣布停止出货,2021年7月份就不再出货了,市面上还有在用的都是存货。由于IA64及安腾处理器没什么存在感了,Linux此前考虑过删除内核对IA64的支持,之前没能得到统一的结果,搁置了两年之后现在又有Linux社区人员提议彻底删除对这种架构的支持,称Linux上的IA64已经没有维护了,坚持下去也没有意义了,只会浪费开发人员的精力。 Linux创始人Linus Torvalds的态度倒是很微妙,他表示自己不是IA64的粉丝,完全删除它也有点让人难过,这并不是一个负担巨大的维护工作,但是如果没啥用了,也确实找不到比删除支持更好的替代方案。 就在IA64要被Linux放弃的时候,救世主出现了,物理学家、开发人员John Paul Adrian Glaubitz表示自己愿意维护,因为他还在Debian中维护IA64处理器,他甚至还有一台安腾架构的服务器,可以用于测试内核。 说到做到,他计划下周就留出一些时间来修复最近的内核在安腾上的崩溃问题。
56核心4万元!Intel正式发布至强W-3400/W-2400系列 2月16日1点,Intel正式发布了新一代至强W-3400、至强W-2400系列处理器,分别面向高端、主流工作站市场。 这也是对AMD锐龙线程撕裂者Pro系列的正面回应。新一代至强W采用了类似消费级酷睿的命名体系,细分为W9、W7、W5、W3四个子系列,类似酷睿i9、酷睿i7、酷睿i5、酷睿i3,可以让用户一看型号就知道其定位和性能高低。 其中,至强W-3400包括W9、W7、W5三个子系列,至强W-2400则分为W7、W5、W3三个子系列。至强W衍生自服务器、数据中心市场上的第四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Sapphire Rapids,封装接口同样是LGA4677,不过规格有所精简,搭配芯片组也改为W790。 即便经过精简,至强W的规格依然相当强大:最多56核心112线程、105MB三级缓存(平均每核心1.875MB),支持最多8个通道、最大4TB容量的DDR5-4800内存,最多112条PCIe 5.0高速通道,甚至还有Gig+ Wi-Fi 6E无线网络。 技术方面支持Intel第三代深度学习加速(AVX-512指令集)、AMX高级矩阵扩展等等。 当然,为满足工作站对于稳定性、可靠性的刚需,内存ECC、标准RAS、企业版vPro、ISM这些也都安排上了。至强W-3400系列代号“Sapphire Rapids-112L”,其中112L代表完整的112条PCIe 5.0通道,可以划分为多达七条PCIe 5.0,也就是能同时安装七块高速加速卡/扩展卡/SSD之类的,当然也可以进一步细分,从而安装更多PCIe扩展设备。 W790芯片组还可提供16条PCIe 4.0通道、12条PCIe 3.0、8个SATA 6Gbps、5个USB 3.2 20Gbps、10个USB 3.1 10Gbps、10个USB 3.0 5Gbps、14个USB 2.0。 处理器、芯片组之间的通道,也从上代的PCIe 3.0 x4升级为PCIe 4.0 x8。该系列一共七款产品,W9两款、W7三款、W5两款。 旗舰型号W9-3495X,拥有完整的56核心112线程、105MB三级缓存,基准频率1.9GHz,单核睿频最高4.6GHz,睿频Max 3.0最高可达4.8GHz,热设计功耗350W。 W9-3475X来到36核心72线程、82.5MB三级缓存,频率2.5-4.8GHz,TDP 300W。 往下是28核心的W7-3465X、24核心的W7-3455、20核心的W7-3445、16核心的W5-3435X、12核心的W5-3425,基础功耗300W或者270W。 其中,末尾带X的均为不锁频,可以自行超频。 价格自然不菲,W9-3495X达到了惊人的5889美元,折合人民币40360元,可以换10颗i9-13900K。 即便是最低的W5-3425也要1189美元,约合人民币8150元。 不过,只有W9-3475X、W7-3465X、W5-3435X三款型号提供零售盒装版,其他仅供整机。至强W-2400系列的整体规格相比至强W-3400精简了不少: 最多24核心48线程、45MB三级缓存、64条PCIe 5.0通道、4通道2TB内存。 不过,内存频率最高依然是DDR5-4800,W790芯片组也保留完整的16条PCIe 4.0。最高端型号是W7-2495X,24核心,基准频率2.5GHz,单核睿频最高4.6GHz,睿频Max 3.0最高为4.6GHz,基础功耗225W,价格2189美元,约合人民币1.5万元。 往下是20核心的W7-2475X、16核心的W5-2465X、12核心的W5-2455X、10核心的W5-2445、8核心的W3-2435、6核心的W3-2425/W3-2423,基础功耗225-120W不等。 就算最入门级的W3-2423,也需要359美元,约合人民币2460元,相当于i7-13700F。 值得一提的是,W3系列内存频率降低到DDR5-4400。 四款带X的也是都不锁频,都提供盒装版。 顺带说一下,6/8核这种级别大家可能觉得在工作站上太弱了,但事实上这也来自工作站用户的真实需求,也取决于预算、使用场景,比如小企业、小型工作室等。刚才说到不锁频的X系列,Intel为它们准备了丰富的超频优化,核心、指令集、Mesh网格、睿频加速等等都有调优,可以通过Intel XTU工具轻松超频。当然了,作为工作站产品,除了有良好的硬件基础,软件优化、认证更是重中之重。 在这方面,有着强大号召力的Intel自然是极大丰富,各种图形编辑、建模渲染、音频创作、视频转码、游戏开发、机器学习软件工具都可以信手拈来。正是凭借良好的生态优化,至强W的性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至强W9-3495X对比三年前的至强W-3275(14nm/28核心/38.5MB三级缓存/2.5-4.6GHz/6通道DDR4-2933),SPECrate2017测试单核性能提升了28%,多核性能猛增了多达120%! 同时,完全碾压两颗28核心至强金牌6258R。SPECWorkstation工作站基准测试中,性能提升幅度更是最高达到惊人的140%,在生命科学、金融服务、能源、产品开发等工作负载中最为突出。多媒体内容创作、建模与工程、科学计算这些领域就不细说了,也都有着极大幅度的提升。目前,至强W-3400、W-2400系列已有超过50款机型设计,来自戴尔、惠普、联想、超微、BOX、Puget Systems等合作厂商。 W790主板有华擎、华硕、技嘉、超微等品牌,散热器来自Auras、酷冷至尊、EKWB、猫头鹰等,认证内存则有威刚、金士顿、美光、三星、SK海力士等。最后看一下Intel工作站平台的完整产品堆栈: - 双插槽的第四代可扩展至强,面向顶级用户,基础功耗最高2×350W; - 至强W-3400,面向高端用户,基础功耗最高350W; - 至强W-2400,面向主流用户,基础功耗最高225W; - 酷睿H/HX/S系列,面向移动和入门级用户,基础功耗65W、125W。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