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骁麟
CC5656666666
未来何从何去,你快乐我也就没关系
关注数: 18
粉丝数: 2,159
发帖数: 14,533
关注贴吧数: 156
RTX 4070价格/性能对比4070 Ti:便宜25%、跑分低19% 最快下周,NVIDIA就要正式发布RTX 4070显卡了。 到底性能几何,最权威的当然是各路基准跑分和游戏实测,但此之前,我们不妨以GeekBench的OpenCL跑分先睹为快。 对比来看,RTX 4070 177.6K的成绩,高于RX 6900 XT,基本和RTX 3080持平,比RTX 4070 Ti慢了19%、比RTX 3080 Ti慢了11.8%。此前数据显示,RTX 4070的单精度浮点性能可达29T,看齐RTX 3080,比RTX 4070 Ti低了27.5%。另外,跑分也确认RTX 4070集成5888个CUDA,和RTX 3070一致,但升级到Ada GPU后,仍旧带来了能效方面的提升。 据悉,RTX 4070定价599美元,国行4799元,比RTX 4070 Ti便宜了25%。
3nm工艺!AMD Zen5 APU架构全面升级:大小核加持、集显逆天 早在2022年,AMD就预告,在笔记本平台,继Zen4+RDNA3的Phoenix Point处理器之后,将推出采用更先进工艺、代号Strix Point的Zen5 APU。 同时,GPU也从RDNA3升级到RDNA3+,集成AIE AI运算单元。 对此,爆料人RedGamingTech分享了Strix Point的更多情报。比较特别的是,处理器部分采用big.LITTLE大小核设计,最高8颗Zen5+8颗Zen4D,32MB三级缓存。 最高集成8 WGP(24组CU)的RDNA3+集显,频率甚至高达3GHz+,浮点性能9T,也就是在笔记本平台就能做到媲美PS5的表现。 显然,比4nm更先进的制程必然是3nm,新处理器还将支持DDR5-6400内存或者LPDDR5X-8533内存。 因为今年的3nm工艺被苹果、Intel包圆,Zen5 Strix Point APU要等到2024年才能与我们见面。
RTX 4070最后的悬念揭晓!其实 价格还便宜了 RTX 4070将在4月12日也就是下周三正式登场,无论规格还是价格都曝光得差不多了,只能上跑分。 今天,RTX 4070出现在了GeekBench测试数据库中,实锤了最后的悬念。 虽然说GeekBench OpenCL计算性能没啥参考价值,但是检测信息中确认,RTX 4070配备46个流式多处理器阵列(SM),而每个流处理器阵列中有128个CUDA核心,因此总计5888个,与传闻相符。其他方面,RTX 4070采用AD104-250/251 GPU核心,频率1920-2475MHz,显存搭配192-bit 21GHz 12GB GDDR6X,带宽504GB/s,TGP 200W,PCIe 8针供电。 根据官方披露数据,平均游戏功耗为186W,视频播放功耗16W,待机功耗10W。 它还会有高配超频版,13日解禁,解锁到TGP 220W,12VHPWR 16针供电。 RTX 4070国行官方建议售价4799元起,乍一看对比上代RTX 3070 Ti贵了300元,不过二者美元同价,都是599美元,再考虑到汇率波动的影响,也可以说并没有涨价,严格计算下来甚至还便宜了100元左右。 别误会,不是洗地,这年头的显卡真的是贵就一个字,但想回到两三千元甜点卡的时代,也是没有可能了。AD104核心
锐龙7000笔记本马甲横行:想要Zen4架构?AMD拿出橙色贴纸 AMD锐龙7000系列笔记本平台前所未有的混乱,混合了4种不同工艺(7/6/5/4nm)、4种不同CPU架构(Zen 2/Zen 3/Zen 3+/Zen 4)、3种不同GPU架构(Vega/RDNA 2/RDNA 3),内存、USB、AI等技术特性也各不相同。 具体来说: Dragon Range 7045系列:5nm、Zen4、RDNA2、DDR5、USB4 Phoenix 7040系列:4nm、Zen4、RDNA3、DDR5/LPDDR5、USB4、AI Rembrandt-R 7035系列:6nm、Zen3+、RDNA2、DDR5/LPDDR5、SUB4 Barcelo-R 7030系列:7nm、Zen3、Vega、DDR4/LPDDR4 Mendocino 7020系列:6nm、Zen2、RDNA2、LPDDR5首批上市的新本都是基于锐龙7035、锐龙7030系列,它们都是上代产品的马甲,规格微调而来。 正在上市的锐龙7045HX系列顶级游戏本、即将到来的锐龙7045H/HS系列主流游戏本、高能轻薄本,才是真正的新品。 虽然AMD精心设计了新的型号编号体系,掌握规律是可以分清的,但是普通用户哪有这个分辨能力和精力…… 终于,AMD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贴纸!凡是配备Zen4架构产品(7045/7040系列)的新笔记本,C面的处理器贴纸底色都是鲜艳的橙色。 基于Zen3+、Zen3、Zen2等老架构平台的笔记本,贴纸则是灰色调。 这一招确实简单有效,虽然还是不能完全表明产品具体归属,但至少可以轻松区分新旧,避免掉坑。 比如说快科技已经拿到手的ROG魔霸7 Plus超能版,处理器是锐龙9 7945HX,贴纸就是橙色。
RTX 3060异军突起占据榜首!Steam三月软硬件调查出炉 在二月的Steam软硬件调查中,位居榜首的还是GTX 1650,颇有稳压GTX 1060一头,晋升“新一代神卡”的势态。 但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在三月的Steam软硬件调查中,位居显卡榜首的,却不是GTX 1650,甚至不是GTX 1060,而是RTX 3060。 在三月,RTX 3060显卡异军突起,以10.67%的占有率登上榜首,RTX 2060和GTX 1060分居二、三名。 而上个月的冠军GTX 1650直接跌出榜单前五,占有率仅为4.04%。在显卡方面排名翻天覆地的同时,Steam三月软硬件调查的其他榜单,则要稳定不少。 处理器方面,Intel占比提升9.05%,来到76.18%,保持了其在这方面的绝对优势。至于系统,目前用户数最多的依旧是Win10,且出现了高达9.56%的涨幅,反倒是在二月涨势明显的Win11,在三月出现了8.67%的明显下跌。
七彩虹发布iGame Lab RTX 4090:跑分世界第一、全球只有300张 1918年,画家阿梅德·奥占芳、建筑师兼画家勒·柯布西耶共同发表了宣言《立体主义之后》,定义了“纯粹主义”的原则,旨在超越科技进步与美学创造之间的冲突。 在纯粹主义看来,立体主义已经变得太装饰化,希望事物可以保留一些立体主义的原理,但也要恢复到单纯性和纯粹功能上来。随着高新科技的蓬勃发展,随着人们理性消费的滋长、信息渠道的拓展,“纯粹主义”再次。 PC硬件也是如此,玩家们的追求早已脱离了单纯的规格、参数、跑分,希望获得更可掌控的“纯粹”,更精湛的工艺品,更优质的体验。 七彩虹召集了一批在DIY领域深耕多年的硬件发烧友与研发团队,成立了全新的iGame联合实验室(iGame Joint Lab)。iGame联合实验室以“原始纯粹,暴力解构”的理念出发,摒弃冗杂的刻板装饰,拆解研究了市面上每一张热门的高性能显卡,并以逆向思维对进行解构分析,寻找挖掘性能提升的关键要素。在一次次不计成本的尝试中,iGame联合实验室筛选出了特挑体质GPU核心,并将超频性能拉满,打造了顶级的“iGame Lab”显卡,首先应用于RTX 4090。 这就是——iGame GeForce RTX 4090 Vulcan LAB。该卡在散热风扇、金属背板上都烙印着iGame联合实验室的专属LOGO。 全球限量300张,独立数字编号以立体镶嵌的形式,呈现在显卡侧边,彰显玩家的尊贵身份。 内部则是24+4相的豪华供电设计方案,以确保GPU核心即便在极限超频下也能定超频。3DMark Time Spy Extreme项目中,iGame RTX 4090 Vulcan LAB以高达24103的分数,成功拿下世界第一的王座!
104MB缓存发飙!AMD:锐龙7 7800X3D可以秒杀i9-13900K AMD将在4月5日晚解禁锐龙7 7800X3D的性能,次日上市。 它是锐龙7 5800X3D的真正继任者,拥有104MB缓存,包括8MB二级缓存、32MB三级缓存、64MB 3D V-Cache堆叠缓存。 官方定价3299元,只比上代锐龙7 5800X3D只贵了200元。性能到底几何?过几天才能见分晓,先来看看AMD的官方数据:1080p高画质设定下,AMD测试了21款游戏,综合下来可以领先i9-13900K 6.9%,后者可是Intel的旗舰,一度号称最佳游戏处理器。 不同游戏表现各不相同,《地平线:零之曙光》可以领先多达31%,《全面战争:三国》《DOTA2》《古墓丽影:暗影》、《F1 2021》都在20%左右。 《CSGO》的优化依然很差,落后了9%。官方,官方数据肯定都是对自己有利的。 AMD之前的资料宣称,《地平线:零之曙光》《荒野大镖客2》《全面战争:三国》《彩虹六号:围攻》四款游戏中,锐龙7 7800X3D可分别领先i9-13900K 24%、23%、18%、13%。
AMD Zen4最便宜主板良心了!A620规格公布 苏妈刀法精湛 AMD日前正式发布了入门级的A620芯片组,Zen4架构的锐龙7000系列终于有了便宜的主板,官方建议售价85美元起,相比于B650便宜了足足三分之一。 现在,我们终于拿到了A620芯片组的完整规格参数,精简不少,但也相当良心了,刀法非常到位。 成本高昂、短期内实用价值不大的PCIe 5.0自然是没有了,处理器被限制在32条PCIe 4.0通道,其中4条用于处理器、芯片组彼此互连。 16条分给独立显卡,不能拆分成双路PCIe 4.0 x8,但是买这块板子的,也没人会用双显卡或者显卡加扩展卡。 8条分给SSD,可以支持两块完整的PCIe 4.0 x4,再加上还有最多四个SATA 6Gbps,存储不是问题。 A620芯片组本身支持4条PCIe 3.0,可灵活配置为SATA、有线网卡、无线网卡(蓝牙)、NVMe SSD等不同用途。处理器超频、PBO、VF曲线优化都不再支持,加上热设计功耗(TDP)限制最多65W,所以只适合用来搭配非X系列、非X3D系列主流版本。 不过AMD也确认,如果主板BIOS支持,高于65W TDP的型号也能启动,多线程性能会受到供电电路的限制而出现下降,但对游戏性能影响很小。 另外良心的是保留了DDR5内存超频,依然支持AMD EXPO技术,可以一键加速。 在使用两条内存组成双通道的情况下,大多数主板的内存频率都能跑到6000MHz,部分可达6400MHz甚至更高。插满四条的话会低一些。USB接口,A620芯片组支持两个USB 3.1 10Gbps、两个USB 3.0 5Gbps、六个USB 2.0,锐龙7000处理器还可提供四个USB 3.1 10Gbps、一个通用USB 2.0。 相比于B650的一个USB 3.2 10Gbps、六个USB 3.0 5Gbps明显降级,但几乎不可能出现不够用的情况。总的来说,A620各项规格进行了大幅度精简,但对于入门级乃至主流用户来说都完全够用:完整显卡通道、双满血SSD、内存超频、高端处理器、丰富USB接口,都相当良心。 当然了,以上都是A620芯片组本身提供的能力,主板如何实现还要看厂商的选择和设计。 比如说USB 3.2 10Gbps接口,目前只有技嘉、映泰部署了一个,华硕、微星、华擎的都没有。
2026年刚AMD、NV正面 Intel第三代Arc显卡直奔3nm 2022年Intel正式进军高性能GPU市场,推出了Arc锐炫品牌的游戏卡,而且野心庞大,规划了四代架构,第一代代号Alchemist炼金术士,也就是当前Arc A380/A750/A770这些产品。 Alchemist采用的是台积电6nm工艺,Xe架构,最多32组Xe单元,256bit位宽,16GB GDDR6显存,支持PCIe 4.0,功耗在225W左右,对标的产品也就是RTX 3060。 第二代Arc显卡代号“Battlemage”(战斗法师),升级第二代Xe HPG架构,具体规格不详,但是传闻性能可以对标RTX 4080级别的,提升不小。第三代“Celestial”(天人),这代会进入发烧级市场,也就是直接刚AMD及NVIDIA顶级显卡,架构全新开发。 第四代代号“Druid”(德鲁伊),现在还没有什么信息曝光。 最新消息显示,“Battlemage”家族的Arc显卡会在2024年上市,制程工艺升级到台积电4nm。 “Celestial”(天人)家族的Arc显卡再晚两年,2026年才会问世,好处是工艺进一步升级到3nm,而且是台积电的N3X高性能工艺,2026上半年量产。
2023年3月Steam硬件调查报告:RTX 3060份额大幅上升,排名第一 近日,Valve发布了2023年3月份的Steam硬件调查结果,最新一期结果显示,GeForce RTX 3060份额大涨6.31%,为10.67%,跃居显卡份额榜单第一名的位置。在2023年2月显卡份额排行榜中排名第四的GeForce RTX 2060在3月排名上升至第二位,份额上升3.42%,为8.05%。GeForce GTX 1060的排名从上月第二名略微下降至第三名,份额为7.85%,不过也上升了2.57%。GeForce RTX 3070份额为5.43%,上升2.52%。,排名第四。此前连续四个月位居榜首的GeForce GTX 1650份额则下滑了2.08%,为4.04%,排名第六。 操作系统份额方面,Windows 10 64位依然排名第一,并且其份额大涨10.97%,为75.65%,进一步巩固了优势地位。Windows 11份额则大幅减少10.35%,为22.92%,继2023年1月首次突破30%后,现在出现回落。Windows 7 64位与Windows 8.1 64位份额继续减少,分别为1.08%、0.2%。在这次的统计中,英特尔处理器份额大涨9.01%,为76.18%;AMD处理器份额减少9%,为23.08%。核心数方面,双核、四核处理器份额下降较为明显,分别下降3.51%、7.19%,份额分别为5.17%、20.79%。六核处理器份额涨幅明显,上升12.28%,份额达到46.59%。 PC端Steam玩家最常见的内存容量依然为16GB,其份额还上升4.21%,为56.92%;最常见的主显示器分辨率依然为1920x1080,份额为64.28%,相比上月略微减少0.32%,不过2560x1440分辨率份额大涨8.39%,为20.72%;总存储空间大于1TB的玩家比例继续上升,份额为67.93%,相比上月提升18.96%。
国行4499元?RTX 4070建议零售价曝光:出乎意料地便宜 RTX 4070将于4月13日正式发布,VCZ报道称,NVIDIA已经敲定官方建议零售价为599美元。 599美元和两年前的RTX 3070 Ti完全一致,后者当时对应的国行价格为4499元。而RTX 3070当时定价499美元,国行是3899元。 可做参考的是,RTX 4090、RTX 4080、RTX 4070 Ti的定价分别为12999元、9499元和6499元(海外799美元)。规格方面,RTX 4070将采用AD104-250/251 GPU核心,5888个CUDA核心,核心频率基准2475MHz,匹配12GB GDDR6X,192bit位宽。 对应整卡TGP 200W,还有超频版开放到225W。其中非超频版可以使用传统PCIe 8针供电,而超频版规定还要用新的12VHPWR 16针接口。 单从纸面来看,RTX 4070的CUDA规模比RTX 4070 Ti缩减了23%,价格便宜了25%。
AMD Zen3神U锐龙7 5800X3D遇上致命BUG:点亮数秒后灰飞烟灭 有数据显示,在部分市场,AMD旗下最热卖的处理器莫过于锐龙7 5800X3D,因为海量缓存设计,再加上Zen3的良好口碑,使之成为性价比最高的游戏神U。 不过,德国大神Igor's Lab日前意外发现,包括MSI Center、华硕、技嘉甚至华擎旗下的超频软件在内,都存在一个BUG,允许对锐龙7 5800X3D进行过载式地超频、升压操作,几乎可以瞬间让处理器挂掉。 以MSI Center为例,在电压加到1.3V以上后,锐龙7 5800X3D几乎立即停止运行,电脑关机且无法再打开。按理说对于标准版锐龙5000X,1.3~1.4V算是安全电压,可问题在于锐龙7 5800X3D设计有所不同,叠加到96MB的三级缓存后,散热受限,AMD出厂时也不得不把主频调得很保守,并把极限电压从1.5V下调到1.35V。 根据测试,这些三方软件允许不加限制地对锐龙7 5800X3D超负荷加压调频,比如1.55V、80倍率(8GHz),最终结果可想而知。 有观点认为,除了三方软件应该做出更新,对3D缓存版的AMD锐龙(包括锐龙7000X3D)进行识别并做安全超频限制,同时,AMD也应尽快更新AGESA微码,从BIOS底层杜绝上述现象。
3DMark加入AMD FSR专项测试:终于追上NVIDIA、Intel 3DMark今日加入了一项专门针对AMD FRS 2.2超分辨率技术的专项特性测试(feature test),可以对比性能、画质。 在此之前,3DMark已经先后加入NVIDIA DLSS、Intel XeSS的专项测试,AMD终于姗姗来迟,三家聚齐了。 3DMark FSR测试借鉴了Speed Way中的一个场景,会运行两遍,展示FSR 2.2技术的性能、画质提升。 第一遍使用原生分辨率渲染输出,开启TAA抗锯齿,第二遍以较低分辨率渲染,根据指定的FSR质量模式缩放到原生分辨率再输出,由此得出FSR的性能提升幅度。 测试之前,可以指定FSR质量模式级别、输出分辨率、渲染显卡设备等。 AMD FSR已经开源,因此不但AMD显卡可以运行,NVIDIA、Intel显卡同样能跑,而为了公平起见,测试期间会关闭光线追踪等DX12 Ultimate的技术特性。此外,3DMark FSR测试还提供了一个帧画面检查工具,可对比原生渲染、FSR不同质量模式的画质,玩家也可以自由旋转、缩放,查看画面细节,最高支持32级缩放。 接下来,就等AMD FSR 3赶紧出来,正面对决NVIDIA DLSS 3。
AMD Zen4真正便宜了!A620主板正式发布 猛降价32% AMD Zen4的最后一个槽点、最后一个障碍终于破除了! AMD官方宣布,正式推出入门级芯片组“A620”,可充分匹配锐龙7000系列处理器、AM5平台的功能和性能,提供一个精简、可靠的平台。 规格方面,A620芯片组取消了昂贵且目前实际价值不大的PCIe 5.0,改为支持PCIe 4.0,提供32条通道,仍然可以为显卡提供完整的PCIe 4.0 x16通道,为SSD提供至少一到两个PCIe 4.0 x4通道。 内存当然还是仅支持DDR5,但依然保留AMD EXPO一键超频技术,6400MHz也没问题,只是部分型号仅两条插槽。 USB、SATA接口也应该会在B650的基础上有所精简。AMD A620主板即日起陆续发布上市,官方建议售价85美元起,相比于B650 125美元起便宜了足足32%。 B650主板目前在国内最低依然要1200元左右,不严格推算的话A620主板应该会低至800元左右,当然还不算足够便宜,但确实好多了,后续再降一降就更完美了。产品方面,首批有: 华硕:TUF GAMING A620M-PLUS、TUF GAMING A620M-PLUS WIFI、PRIME A620M-A 技嘉:A620M GAMING X、A620M GAMING X AX 微星:PRO A620M-E 华擎:A620M PRO RS、A620M-HDV/M.2+、A620M-HDV/M.2 映泰:A620MP-E Pro 从这些主板看,尽管是入门级产品,但都诚意满满:可支持锐龙7000X3D处理器的供电设计、四条DDR5内存插槽、2.5G网卡、Wi-Fi 6E无线网卡、USB 3.0/Type-C接口、PCIe 4.0 x16插槽、两个PCIe 4.0 x4 SSD接口、HDMI/DP接口等随处可见。 后续,还会有ITX迷你小板。
内存狂魔第一次冲上8200MHz!芝奇带来96GB DDR5 芝奇对于内存频率的追求,是所有同行都无法企及的。 在率先达成8000MHz频率大关之后,芝奇又宣布第一个站到了8200MHz的高度。芝奇最新推出的Trident Z5 RGB内存系列,最高端型号已经达成8200MHz的频率(开启XMP 3.0),时序依然控制在40-52-52,容量则是非二进制的单条24GB,双条组成48GB的套装。 在如此高频率、低延迟、大容量下,芝奇已经顺利完成了烤机测试,搭档的是i9-13900K处理器、ROGMAXIMUS Z790 APEX主板。同时,芝奇还推出了单条48GB产品,双条组成96GB套装,频率、延迟则有两种可选,一是6800MHz、34-46-46,二是6400MHz、32-39-39。 其中,6800MHz版本在i9-13900K处理器、ROG MAXIMUS Z790 HERO主板组成的平台上通过了烤机测试。此外,芝奇还提供了DDR5-8000 40-48-48、DDR5-7200 36-46-46两种规格可选,容量均为两条24GB。 新内存套装预计于4月开始陆续上市。
传英伟达确定RTX 4070定价:599美元,比RTX 4070 Ti低了200美元 此前有报道称,GeForce RTX 4070的成本可能比预期的更高,英伟达将官方建议零售价设在了749美元,比起当初的GeForce RTX 3070高出了250美元,也就是说贵了50%。更麻烦的是,部分GeForce RTX 4070非公产品价格会更高,可能达到799美元,与GeForce RTX 4070 Ti首发时候的价格相同。 消息传出后,不少玩家感到难以接受,毕竟相比缩减的规格,这样的定价显得实在有点太高了。据VideoCardz的最新消息,GeForce RTX 4070的官方建议零售价将会设定在599美元(约合人民币4120.22元),已通过三个消息源确认了这个价格,相比GeForce RTX 4070 Ti低了200美元。根据之前的报道,英伟达将于4月12日发布GeForce RTX 4070,新品随后在4月13日上市。其中定价与官方建议零售价相同的GeForce RTX 4070会在4月12日解禁评测,而定价和频率更高的非公产品评测解禁时间为4月13日。
七彩虹推出iGame RTX 4090 Vulcan LAB RTX 4090显卡在去年已经正式发布,目前关于RTX 4070消息也越来越多,更多40系列显卡的推出也能覆盖更多的消费人群。针对不同产品定位,七彩虹也开发了多个系列的显卡,包括iGame Vulcan、iGame Neptune、iGame Advanced等。七彩虹今日宣布推出iGame GeForce RTX 4090 Vulcan LAB显卡,面向追求极限性能的玩家。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90 Vulcan LAB显卡由iGame联合实验室研发,期间也有超频高玩参与。iGame联合实验室于2022年在深圳成立,挖掘产品性能提升的关键点,致力于追求产品的性能极限与打造顶级硬件装备。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90 Vulcan LAB全球限量300张,独立数字编号位于显卡侧边,散热风扇轴承与金属背板处均印有实验室的专属LOGO。与七彩虹火神类似,该显卡配备个性化屏幕。该显卡采用特挑核心,拥有16384个CUDA单元,512个Tensor Cores与128个RT Core。显卡为24+4相供电设计,确保核心在超频状态下稳定运行。目前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90 Vulcan LAB单卡在3DMark的Time Spy Extreme测试项目中以24103的分取得世界第一的排名。从截图中可以看出,测试时显卡核心频率为3495MHz,显存频率为1563MHz,超频幅度非常明显。 七彩虹将于今晚(3月31日)18:00在哔哩哔哩、抖音、快手官方直播间进行新品直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德商德静界推出Zero Wings AI风扇:支持人工智能,无扇叶设计 德商德静界(be quiet!)宣布推出Zero Wings AI风扇。德商德静界表示该款风扇支持人工智能,可提升高性能系统的散热效果。Zero Wings AI为12cm规格,无扇叶设计,没有任何包括轴承在内的任何运动组件,不存在磨损,最高性能相当于一款转速为8500RPM的12cm风扇。 Zero Wings AI由德商德静界开发的FANOS控制,通过训练可以识别电脑系统中的发热源。FANOS还可利用热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创建电脑虚拟实时发热图,并对用户习惯进行分析,预测电脑配件的发热情况,提前对其进行冷却。FANOS可通过语音激活,汇报系统运行状况或提供最佳散热设置建议。不仅如此,FANOS还可与系统诊断的应用程序连接,帮助用户解决故障或对系统进行监控。 该风扇配备受控气流技术(CAT),CAT由FANOS控制,可以根据散热需要将气流引导至任何方向。该技术可以使气流在两种模式之间流畅切换:集中、分散。如果显卡处于重负载场景,发热增大,Zero Wing AI可将气流集中引导至显卡位置。Zero Wing AI支持多个风扇协同工作,通过“群体动作(Swarm)”功能,可以主动接管机箱中的整体气流控制。Zero Wings AI将于2023年4月1日开启零售,更多关于该风扇的信息可以查看官方发布的演示视频。 从德商德静界对该风扇科幻的描述来看,应该是一个愚人节整活的产品,不过思路感觉很有意思。
AMD RX 7900 XTX超频3.4GHz:功耗失控650W!还是打不过RTX 4090 撼讯的RX 7900 XTX Liquid Devil水冷版堪称AMD显卡的巅峰之作,为极限超频而打造,确实有两把刷子。 德国高端玩家Der8auer之前把它超到了2.8GHz左右的频率,功耗超过460W,但性能只提升了大约7%。 现在,Der8auer又利用ElmorLabs出品的超频套件EVC2SE,做了更多尝试,它可以控制供电电压,突破常规限制,从而超到更高电压、频率。首先用MSI AfgerBurner小试牛刀,核心频率最高能达到2.95-3.0GHz,此时仅仅是供电接口就突破了400W。 接下来上EVS2SE,电压从1.030V增加到1.050V,效果立竿见影,频率提升到3.05GHz,功耗也达到500W。 最终的结果是轻负载下可以达到3.38GHz的超高频率,3DMark Time Spy测试中也能跑到3.25GHz。 功耗已经失控,达到了恐怖的650W,核心温度也飙到了100℃。如此高频下,3DMark Time Spy跑分比公版提高了28%,收益颇丰,但是相比RTX 4090仍然差了大约7%。 这或许可以解释,AMD为什么会说完全可以做出RTX 4090级别的产品,只是代价太大。这何止是代价太大,是要疯啊。
Intel又要换接口了!一个庞然大物 但在AMD面前还是小弟 Intel新发布的Sapphire Rapids四代可扩展至强使用的是LGA4677封装接口,芯片面积77.5x56.5=4378.75平方毫米,而主板上的插座即便不计算四周的固定支架,尺寸也有82×61=5002平方毫米。明年,Intel将推出代号Granite Rapids、Sierra Forest的两个系列新至强,接口改为新的LGA7259,插座的尺寸约为105×70.5毫米,也就是超过7400平方毫米,相比现在的LGA4667增大足足70%。 把一颗四代至强处理器放在新插座里,还能空出一大片区域。 但即便如此,在AMD面前还是个小弟弟。根据已知消息,Granite Rapids、Sierra Forest两套平台的制造工艺均为Intel 3,前者使用纯大核,最多128个,后者使用纯小核,最多达334个。 其中,Granite Rapids的基础功耗最高可达500W,峰值功耗预计超过1000W,支持12通道DDR5内存、96条PCIe 5.0通道。
Win11 Canary测试版出离奇Bug:有线连接Xbox手柄将无法关机 不久前,微软为Win11加入了新的Canary测试渠道,该渠道比此前的Dev渠道更新速度更快,但稳定性也更差。 近日,微软官方就确定,在Win11 Canary渠道的Build 25314和25324两个版本中,存在一个相当离奇的Bug。 根据微软Windows工程团队成员Jen Gentleman的说法,在上述版本中,当用户使用USB有线连接Xbox手柄时,系统会在关机时意外挂起,无法正常关机。 此外,该Bug在一些情况下也会导致电脑在睡眠状态中出现蓝屏(绿屏)死机的情况。 目前,微软尚未找到该Bug的触发原因,也并未发布对应的修复补丁,用户可以通过在关机前断开与Xbox手柄的连接避免问题出现。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目前更新速度更快,也是最不稳定的Win11版本,Canary渠道并不适合运用在主力电脑上。
2nm+3nm混合工艺!Intel14代酷睿桌面处理器Arrow Lake-S现身 被多次曝光后,Intel Arrow Lake-S处理器现身著名硬件检测工具HWiNFO最新版本v7.41 Build 5020的更新日志中。 软件的其它变化还有增强了对AMD Phoenix(Zen4移动APU)的支持,添加了对RTX 4070/4050移动显卡的支持等。最近的爆料指出,Arrow Lake-S最高24核(8P+16E),且换用LGA1851接口,匹配Z890、B860和H810主板,这个新接口会一直沿用到2026年。在Intel官方文档中,Arrow Lake最高会采用Intel 20A工艺打造,其中GPU核显部分则是台积电3nm代工。 不过Arrow Lake-S到底是14代酷睿桌面还是15代还存在争议,因为下半年的Meteor Lake首发Intel 4后,据说只会存在于移动端。当然,也有情报透露Meteor Lake-S会以LGA1800接口的形式小幅在桌面铺货,这个可能性感觉较低。
AMD锐龙7000平台终于要便宜了!砍掉又贵又没用的PCIe 5.0 如果说Zen4架构的锐龙7000系列处理器在性能上没有碾压竞品,都可以理解,飘上天的价格就没法原谅了。 虽然处理器在发售后不久就大降价,但一则仅支持DDR5内存增加了成本,二则主流的B650主板也奇贵无比,至今不肯降低身价。 早有传闻,AMD还会推出一款入门级的A620主板,搭配锐龙5/3系列正合适,但迟迟没有发布。近日有网友发现,华硕主板固件更新中出现了“TUF GAMING A620M PLUS”的名字,而且固件生成时间是去年10月14日。 这说明,A620主板其实早就准备得差不多了,但不知道为何,AMD就是不发布,难道如此不在乎中低端市场了?另外,这款固件确认,A620主板不再支持PCIe 5.0,这无疑是非常合理的,PCIe 5.0目前没啥用,对于中低端用户更是妥妥的鸡肋。 它支持一条PCIe 4.0 x16总线给独立显卡,还有两路PCIe 4.0 x4给两块SSD,正好。 PCIe 5.0显卡目前只有我国摩尔线程的MTT S80,但一般人都不会去买,NVIDIA、AMD在游戏卡方面对它毫无兴趣。 PCIe 5.0 SSD刚刚开始涌现,速度残血只能跑到10GB/s,功耗大增普遍需要风扇,价格又贼贵,预计要到明年底才能开始普及。
132大核、512小核?Intel LGA7529巨型接口新至强主板清晰曝光 LGA4677接口的四代至强Sapphire Rapids才发布没多久,LGA7529新接口的下下代至强就频繁曝光了。 根据官方路线图,Intel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更可能明年初)发布代号Emerald Rapids的下代,继续使用Intel 7工艺,猜测是现有Sapphire Rapids的升级版。 明年将看到全新的Ganite Rapds、Sirra Forest,制造工艺均升级到Intel 3,接口都是LGA7529,分别采用P性能大核、E能效小核,之前传闻是分别做到128核心、334核心,现在又流传最高分别可达132核心、512核心,那可就大大超过AMD了(当然还得看Zen5)。LGA7529新平台的主板之前就曾冒出,还有规格资料,现在B站UP主“机魂”给出了大量清晰照片和具体规格。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LGA7529平台还在研发初期,目前流出的主板也只是工程测试样板,样品都算不上。由于针脚/触点密度一样,LGA7529接口/插座变得庞大无比,据说面积超过7400平方毫米,长宽分别约为105x70.5毫米,其中长度已经堪比RDIMM内存条。 将一颗LGA4677接口的四代至强放在里边,还空出一大片,LGA1700接口的i9-13900K比之就更是小弟中的小弟了,目测一个插座里能放六颗i9-13900K。 可以看到插座生产商依然是LOTES,正面支架2022年出厂,背面支架则在2021年就做出来了,显然立项已久,只希望这次不要再反复跳票了。 供电电路设计了10相处理器、4相内存,据说功耗最高可达500W。 另外可以确认的是,LGA7529新至强会升级支持96条PCIe 5.0、12通道DDR5,集成IO南桥芯片,还会提升UPI互连通道数量和带宽。
NVIDIA显卡突然解锁视频编码限制:9年前老卡欢呼雀跃 近日,NVIDIA悄然揭开了大量GeForce系列游戏显卡上的视频编码限制,而且9年前Maxwell架构以来的显卡几乎都有惠及,十分惊喜。 在以往,NVIDIA GeForce显卡最多仅支持通过NVENC编码器对3条视频流同时进行编码,远不及数据中心、工作站产品的11-17条并发,虽然也有破解但比较麻烦。 意外的是,NVIDIA已经放宽了上述限制,从第一代Maxwell架构的GTX 745/750/750 Ti显卡开始,后续所有的消费级产品(MX系列和GT 1030这样的除外),包括桌面、笔记本,一律开放支持5条视频流编码并发。 与此同时,数据中心和工作站产品,也就是Quadro、Tesla系列,对编码视频流的并发数量不做任何限制,除了一些低端产品仅支持3条。NVDEC视频解码则没有变化,理论上不限制视频流并发数,但一来我们不会同时观看太多视频,二来具体数量也取决于GPU算力、编码格式、视频质量等。值得一提的是,NVIDIA此次解锁只是在软件层面上进行的,硬件层面的NVENC编码单元、NVDEC解码单元依然不变。 比如最新的Ada Lovelace架构的AD102核心,集成了三个NVENC、三个NVDEC,RTX 6000 Ada等工作站产品、L40等数据中心产品都开放了全部,RTX 4090则屏蔽掉了一个NVENC。 AD103、AD104核心都是两个NVENC、四个NVDEC,但是游戏卡屏蔽了三个NVDEC。AD104核心示意图RTX 4070 Ti核心示意图:除了屏蔽SM单元,还屏蔽了NVDEC
比RTX 4080小一半!NVIDIA发布RTX 4000 SFF半高卡:功耗仅70瓦 基于Ada Love GPU架构,NVIDIA已经发布了几款RTX显卡产品,它们的共同点是体积都不小,甚至部分RTX 4070 Ti非公版都能做到3.5槽厚,接近30cm长。 现在,小尺寸的40系N卡终于来了。在昨晚(3月21日)的GTC大会期间,NVIDIA发布RTX 4000 SFF,一款“半高”的工作站专业显卡,长度仅16.7cm,高度也只有6.86cm,双槽厚,很多小机箱可以安心装下了。 “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内建6144个CUDA,192个Tensor单元,48个光追RT单元,匹配20GB GDDR6显存(160bit,16Gbps),单精度浮点19.2TFLOPS,更绝妙的是标称功耗仅仅70W,也就是不需要外接辅助供电。 尽管从CUDA规模、算力上来看,RTX 4000 SFF作为专业卡,不及RTX 4070 Ti游戏卡,但标价达到1250美元,PNY和菱洋4月份开始销售。
NVIDIA全球首发GPU量子计算!10倍性能提升 GTC 2023春季大会上,NVIDIA宣布与Quantum Machines合作打造了全球首个GPU加速的量子计算系统——NVIDIA DGX Quantum。 该系统结合了NVIDIA Grace Hopper CPU+GPU超级芯片、CUDA Quantum开源编程模型组成的全球最强加速计算平台,以及Quantum Machines的全球最先进量子控制平台OPX。 它能让研究人员构建量子计算、先进经典计算相结合的超强应用,进而推动校准、控制、量子纠错和混合算法的发展。 其中,Grace Hopper超级芯片通过PCIe连接到OPX+平台,能够使GPU芯片和量子处理器(QPU)之间的延迟降低到亚微秒级。 Grace Hopper超级芯片集成了一颗Hopper架构GPU,以及一颗Grace CPU,能够大幅提升超大型AI、HPC应用的性能。 对于运行TB级数据的应用,它能够实现高达10倍的性能提升,可帮助解决世界上最复杂难题的量子经典计算。 OPX+是一个通用的量子控制系统,将实时经典计算引擎加入到量子控制堆栈的核心,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QPU性能,并为量子算法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从几个量子比特的QPU,到一个量子加速的超级计算机,Grace Hopper和OPX+系统都可以根据系统大小,进行灵活扩展。 CUDA Quantum是一个混合量子经典计算平台,能够在一个系统中实现QPU、GPU和CPU的集成和编程,现已开源。 CUDA Quantum同时也迎来了一批新的合作伙伴,包括量子硬件公司Anyon Systems、Atom Computing、IonQ、ORCA Computing、Oxford Quantum Circuits、QuEra;量子软件公司Agnostiq、QMware;超算中心——日本国家高级产业科学技术研究院、IT Center for Science(CSC)、美国国家超级计算应用中心(NCSA)。
188GB显存 800W功耗!NVIDIA发布H100 NVL加速卡 ChatGPT作为当下最火爆的AI应用,之所以能达到如此“聪明”的程度,背后离不开海量的训练,离不开强大的算力,使用的是NVIDIA A100加速计算卡。 GTC 2023春季技术大会上,NVIDIA又发布了顶级的H100 NVL,它是已有H100系列的特殊加强版,专为大型语言模型(LLM)进行优化,是部署ChatGPT等应用的理想平台。 H100 NVL单卡具备多达94GB HBM3高带宽显存(内存),照此容量看显然是开启了完整的6144-bit位宽,并启用了全部六颗,等效频率按照5.1GHz计算的话,带宽就是恐怖的3.9TB/s。 但也有个问题,六颗HBM3显存总容量应该是96GB,但是这里少了2GB,官方没有解释,猜测还是出于良品率考虑,屏蔽了少数存储单元。 相比之下,H100 PCIe/SXM版本都只开启了5120-bit位宽,六个显存位只使用五个,容量均为80GB,区别在于一个是HBM2e 2TB/s带宽,一个是HBM3 3.35TB/s带宽。H100 NVL还可以双卡组成一个计算节点,彼此通过PCIe 5.0总线互连,总显存容量就是188GB,总显存带宽7.8TB/s,NVLink带宽600GB/s,总功耗可达700-800W。 计算性能相当于H100 SXM的整整两倍,意味着也开启了全部16896个CUDA核心、528个Tensor核心,其中FP64双精度浮点性能64TFlops,FP32单精度浮点性能134TFlops。 再加上Transformer引擎加速的辅佐,在数据中心规模,H100 NVL与上一代A100相比,GPT-3上的推理性能提高了多达12倍。 H100 NVL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出货,价格……尽情想象去吧。值得一提的是,NVIDIA还同时推出了其他两套推理平台: NVIDIA L4: 适用于AI视频,性能比CPU高出120倍,能效提高99,提供强大的的视频解码和转码能力、视频流式传输、增强现实、生成式AI视频等。 NVIDIA L40: 适用于图像生成,针对图形以及AI支持的2D、视频和3D图像生成进行了优化,与上一代产品相比,Stable Diffusion推理性能提高7倍,Omniverse性能提高12倍。 顺带一提,CPU、GPU二合一的NVIDIA Grace Hopper适用于图形推荐模型、矢量数据库、图神经网络,通过NVLink-C2C 900GB/s带宽连接CPU和GPU,数据传输和查询速度比PCIe 5.0快了7倍。
金士顿无敌了!拿下2022年全渠道SSD市场占有率第一 3月22日消息,快科技获悉,金士顿今天宣布以全渠道固态硬盘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排名,为2022年画上圆满的句号。 据了解,研究分析公司集邦咨询(TRENDFOCUS)的市场份额数据显示,金士顿成为了2022年全渠道排名第一的固态硬盘供应商,市场份额占比为24%,去年三季度还一度达到28.4%。 数量方面,去年金士顿客户端固态硬盘出货量为2200万个。 实际上,过去一年,整个客户端固态硬盘的市场需求同比下跌了15%,与前一年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此次报告还指出,2022年,台式机中固态硬盘单盘的装机率达到了75%。考虑到微软在明年下半年将逐步淘汰机械硬盘作为台式机主盘,因此2023年底预计这一占比将达到90%,相关因素有望继续推动SSD行业的发展。
英伟达发布RTX 4000 Ada工作站显卡,及五款面向移动平台的专业显 英伟达在去年9月发布了Ada Lovelace架构GPU,除了更新了GeForce显卡产品线,还推出了首款基于新架构的工作站显卡RTX 6000 ADA工作站显卡,开启了将AI和模拟相结合的神经图形新时代。 在这次GTC 2023上,英伟达也做了更新,推出了RTX 4000 ADA SFF工作站显卡。其为双槽厚度,不需要外接供电,TDP仅为70W,搭载的AD104 GPU配备了6144个CUDA核心,192个Tensors和48个RT核心,单精度计算性能为19.2 TFLOPS,在Tensors测试中也可以提供306.8 TFLOPS的算力。搭配了20GB的GDDR6显存,显存位宽为160位,速率为16 Gbps,显存带宽为320 GB/s。根据英伟达的说法,RTX 4000 ADA SFF工作站显卡的价格为1250美元(约合人民币8710.75元)。 此外,英伟达面向移动平台也推出了多款专业显卡,分别为RTX 5000 ADA、RTX 4000 ADA、RTX 3500 ADA、RTX 3000 ADA和RTX 2000 ADA,规格方面与对应的GeForce RTX 40系列游戏显卡类似。不过也有例外,像配备5120个CUDA核心的RTX 3500 ADA,这是消费级产品没有的配置。
硬刚SSD 机械硬盘容量100TB不远 就是震动受不了 与SSD硬盘相比,HDD机械硬盘主要的优势就剩下单位价格下的容量了,当前最大容量已经达到了22TB到26TB,今年应该会有30TB容量的硬盘,未来会逐渐实现50TB、100TB硬盘。 100TB容量的机械硬盘需要下一代技术,也就是HAMR热磁辅助磁记录技术,其存储密度可以达到5-6Tb/平方英寸,是当前PMR垂直磁记录技术的5-10倍以上。 虽然业界已经研究该技术20多年了,希捷、西数已经有部分硬盘用上HAMR技术,但大规模量产还存在成本高的难题。HAMR硬盘不仅价格贵,还有个缺点让业界不放心,那就是太脆弱——由于存储密度大幅提升,磁头定位更加复杂,这就会导致磁头对震动非常敏感,但在机房中风扇及硬盘主机等产生的震动是不可避免的。 Dropbox是做网络存储的,因此对这个问题更加上心,他们正在研究多种技术试图解决这个问题,比如降低风扇噪音等等。
卖不动!三星/SK海力士芯片库存超千亿:内存/SSD便宜到没朋友 尽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芯片过剩的苗头已经显现,但韩国两大巨头三星和SK海力士,似乎并没有很好地做出应对。 据悉,三星在3月19日提交给韩国金融监督院的申报文件显示,截至2022年第四季,该公司整体库存资产达到52.2万亿韩元(约2745亿元人民币),刷新历史新高,其中占比最高的就是半导体部门,库存金额达到29.1万亿韩元(约合1527亿元人民币)。 友商SK海力士面临相似的问题,申报文件披露,其四季度整体库存资产攀升至15.7万亿韩元(约合825亿元人民币)。 由此,三星和SK海力士均被认为将在今年一季度出现芯片业务大幅亏损。同时,业内人士表示,PC DRAM和NAND Flash芯片的价格已跌至接近成本,预计一季度交易价格分别再下滑19%和18%。 全行业层面,铠侠、美光、西部数据、SK海力士等颗粒大厂纷纷减产来缓解供给过剩局面,此举或能促使跌幅收窄。
便宜卡终于有了!好队友抢跑:RTX 4070/4060来也 RTX 40系列还没有一款5000元以内的显卡,不得不说这几年NV一再拉高游戏玩家的消费水平。 但局面可能很快就要发生变化,价格更亲民的新卡要来了。 在一份软件控制中心软件更新程序中,NVIDIA的一位顶级AIC伙伴提到了对RTX 4070和RTX 4060的支持,前者显存12GB,后者则是8GB。 就显存来看,和之前的爆料倒是吻合。 预计RTX 4070有5888个CUDA核心,比RTX 4070 Ti少了1792个。而显存则为12GB GDDR6X,192bit位宽,TDP预计为200W。 RTX 4090、RTX 4080、RTX 4070 Ti的定价分别为12999元、9499元和6499元,那么RTX 4070能不能杀入5000元以内或许是影响其最终口碑和受欢迎程度的关键手。
NVIDIA成功不靠幸运 黄仁勋喊话:AI时代快买A100显卡 在过去的几年中,不论是高性能还是数字货币,亦或者是当前大热的AI,NVIDIA都抓住了每一个风口,当然作为本职的游戏领域也从来没落下,RTX光追及DLSS的优势让两家友商没法正面刚。 是NVIDIA比别人更幸运吗?CEO黄仁勋否认了这种看法,他可不把NVIDIA当前的成功视为幸运。 以AI为例,虽然ChatGPT当前异常火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NVIDIA早在10年前就开始押注AI,5年前就开始跟OpenAI合作了,当时NVIDIA生产了第一块超级AI芯片,就提供给后者用于AI运算了。 ChatGPT火爆之后,也带动了NVIDIA的AI加速卡的销售,因为ChatGPT主要使用NVIDIA的A100加速卡做训练,因此现在最抢手的显卡就是它了,此前传闻ChatGPT这样的AI模型至少需要3万块A100加速卡才能训练,后者的售价在1万到1.5万美元之间,NVIDIA赚大了。 黄仁勋也在采访中多次亲自推销A100,他表示现在的创业者跟AI密不可分,A100驱动的AI超级计算机会成为创业者的合作伙伴,里面还包含了算法、大数据等内容,这些都会成为创业计划的一部分。 总之,在黄仁勋看来,想搞AI的,买他们的A100就对了。
Intel至强明年上128大核、334小核!500W功耗、内存追上AMD 经历了漫长的跳票,Intel今年初终于发布了代号Sapphire Rapids的第四代可扩展至强处理器,升级为Intel 7工艺、60核心、8通道DDR5-4800内存、80条PCIe 5.0通道。 面对AMD Zen4霄龙9004系列的5nm工艺、96核心、12通道DDR、128条PCIe 5.0,这似乎有点不够看,而且后者还有768MB 3D缓存加持的霄龙9004X系列蓄势待发。 接下来,Intel的路线图相当激进:今年内推出升级版的Emerald Rapids,工艺接口不变,明年就要上Granite Rapids、Sierra Forest两套平台,分别使用性能大核、能效小核,制造工艺均为Intel 3。长期关注Intel至强平台的“YuuKi_AnS”又带来了两套新平台对应参考主板“Avenue City”的猛料。 这块主板的尺寸达到了20x16.7英寸(508×424毫米),比标准的ATX桌面主板大了足足1.14倍,而且设计了多达20层PCB。 因为它要容纳两个庞大的LGA7529插座,比现在的LGA4677多出超过60%的针脚,长度已经媲美内存条。LGA7529、LGA4677接口大小对比LGA7529 Granite Rapids的核心数从现在的60个增加到128个,超过现在的AMD Zen4霄龙,但到时候Zen5也该出来了。 热设计功耗最高支持500W,虽然不代表处理器功耗一定会这么高,但也差不多了。 DDR5内存通道从8个增加到12个,终于追上AMD霄龙,标准频率6400MHz,最高可以做到8000MHz。 PCIe 5.0通道增加到96条,分为6组。Intel还特别提醒,安装新处理器的时候,必须佩戴防静电手套,而且不能触摸封装边缘,以免氧化或者异物入侵。 Sierra Forest共享同样的接口和平台,但规格显然会相差巨大,核心数据说会做到惊人的334个!
曾经大量烧卡!RTX 4070终于不再强制16针供电接口 NVIDIA RTX 40系列引入了全新的12VHPWR 16针接口,理论供电能力可达600W,但是在RTX 4090上屡屡发生烧卡问题,引发了各种猜测和质疑。 RTX 4080、RTX 4070 Ti也是强制标配16针接口,非公版也必须用,但好在没有再出现烧卡问题。 4月12-13日,RTX 4070将正式发布,标准功耗降低到200W,终于不再强制使用16针供电接口了。这一次,NVIDIA将推出两种RTX 4070,其一是标准200W TDP,厂商可以自由选择默频或超频,供电接口可以一个或两个PCIe 8针。 其二是提高到225W TDP,都是超频版,依然是16针供电接口。 事实上,确实有一些RTX 4070会进行超频,TDP超过200W但不到225W,这时候也不使用16针供电接口。 考虑到RTX 4070的功耗没那么高,16针接口确实没必要,这个级别的电源都不会有16针接口和电源线,必须使用转接线,徒增麻烦。 未来的RTX 4060 Ti、RTX 4060,猜测会完全摆脱16针供电接口。
最新的Windows 11更新修复了复制慢的问题,但有可能会降低SSD性 微软在上周推送了Windows 11的Moment 2更新补丁,其中的KB5023706更新是用来修复文件复制速度慢的问题的,但对于某些用户来说这个补丁起到了相反的效果,不少NVMe SSD用户表示在打了这个补丁之后系统和游戏加载需要更长时间,有些则表示传输性能减半。 tomshardware报道在微软推送这个补丁后发现不少人抱怨这个问题,有人声称他们的SSD速度从更新前的7000MB/s变成了3000MB/s,在Windows更新回滚之后才恢复之前性能。有用户用CrystalDiskMark做了补丁更新前后的性能对比测试,左侧是在更新KB5023706前的性能,右边则是打补丁后的,可见写入性能下降明显,特别是搞队列深度下的连续写入性能,读取性能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但这个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碰到的,tomshardware自己复现了这个测试,但并没有碰到这个问题。如果你的Windows 11在升级之后碰到了SSD变慢的问题,你可以选择等微软的下一个补丁来修复它,也可以通过下面的步骤回滚: 右键“开始”按键并打开“设置” 点击“Windonws”更新 点击“查看更新历史记录” 点击“卸载更新” 找到KB5023706并卸载
机械硬盘质量比拼:很多人吹爆的日立 其实最容易坏 机械硬盘的质量问题经常被拿出来讨论,但哪家品牌更靠谱呢? 数据恢复公司Secure Data Recovery提供的最新报告,排除意外损坏因素之后,只统计正常读写操作中出现的失败情况,得出结论: 机械硬盘的平均寿命是2年10个月,但不同品牌之间差异极大,最好的和最坏的甚至差了几乎50%。 本次统计的硬盘品牌有六家:希捷、西数、东芝、三星、日立、迈拓。 其中,三星、迈拓都早已被希捷收购,日立则被西数收购,也就是现在的日昱(HGST)。总的来说,东芝硬盘表现最好,151块硬盘平均运行时间34799小时,几乎4年。 评价非常好、很多人特别青睐的日立则是最差的,211块硬盘平均仅18632小时,也就是仅仅2年1个月多点。 另外,27块迈拓硬盘平均寿命29771小时(接近3年5个月)。 936块西数硬盘平均寿命25676小时(2年11个月多点)。 559块希捷硬盘平均寿命23298小时(接近2年8个月)。 123块三星硬盘平均寿命19224小时(2年3个月多点)。 报告还公布了每家品牌硬盘的损坏扇区数量,日立又是最差的,多达3348个坏扇区。 另外,希捷2671个、东芝1884个、西数628个、三星529个、迈拓228个。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这只是一家公司对部分硬盘考察后的结果,数量有限,而且不同品牌差异很大,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品牌的整体质量,仅供参考。
PCIe 5.0 SSD终于摆脱风扇 还提速了:可惜依然残血! PCIe 5.0,可能是该技术历史上最悲催的一代了: 平台已经诞生16个月,NVIDIA、AMD都毫不为所动,支持的显卡只有中国摩尔线程MTT S80。 SSD只有零星上市,而且第一批产品都是残血版,最高速度只能到10GB/s,而实际上应该跑到14GB/s之上。 厂商们当然也知道这一点,技嘉、影驰、Sabrent等纷纷承诺下一代会提速,读写速度都达到12GB/s左右……现在,美光旗下品牌英睿达透露,他们正在开发的PCIe 5.0 SSD,顺序读取速度可以做到12.8GB/s,顺序写入也能实现11.8GB/s,而且不需要烦人的主动风扇,只要一个稍大的散热片即可。 主控依然是群联E26,因此提速应该来自更快的闪存,接口速度达到2400MT/s。 但是,这些提速的PCIe 5.0 SSD何时发布尚无明确时间表,目测要到下半年甚至年底。 至于像企业级市场上那样可以飚到14GB/s的满血版PCIe 5.0 SSD,鬼知道还要等多久。国内第一家上市的PCIe 5.0 SSD技嘉大雕510K:读取超过10GB/s,且不需要风扇
AMD Zen4低功耗锐龙7 7840U首次现身:28W就灭掉45W Zen3+ AMD的锐龙7000系列移动版产品众多,但只有旗舰的锐龙7045HX系列、高端的锐龙7040H/HS系列才是新的Zen4架构,再往下的H/U系列都是老架构。 其实,AMD也有在准备Zen4架构的7000U系列,确切地说是7040U系列,之前已经见过6核心的锐龙5 7640U,单核、多核性能远超上代同级别的6核心锐龙5 6600U。现在,锐龙7 7840U也露面了,用于某新款联想小新轻薄本。 可以确认,它有8核心16线程,基准频率疑似3.3GHz,同样集成RDNA3架构核显Radeon 780M,也是12个CU单元。 据曝料,锐龙7 7840U CineBench R23多核行测试中可以跑到14825分,这已经超过了同样8核心16线程、Zen3+架构、45W+功耗的上代顶级锐龙9 6980HX/6900HX! 同时,相比同样8核心16线程、15-28W功耗的锐龙7 6800U高出了超过40%,相比高性能的锐龙7 7840HS、i7-12700H也只弱了10%多一点。 另外,CineBench R20单核测试得分约700,大概相当于i7-12700H的水平,相比于锐龙9 6900HS/HX高出大约14%。核显部分,3DMark Time Spy图形得分3000,Fire Strike图形得分约8000,和此前曝光的类似,已经非常接近移动版的GTX 1650 Ti甚至是RTX 2050。据曝料者称,锐龙7 7840U只需一半的功耗,就能在单核、多核性能上都取得领先,图形性能几乎提升了一倍,而且续航依然不错。 具体对比对象没说是谁,应该是上代锐龙7 6000H系列。
AMD、NVIDIA高端显卡集体杀价!7900 XT跌了近20% 大家都知道,这几年的显卡是越来越贵,有统计显示三年来平均售价翻了整整一番,但是再贵的产品,它也得慢慢降价。 比如AMD RX 7900系列,因为本身竞争力不足够强,降价趋势更为明显。 讯景的RX 7900 XT海外版就是降价急先锋,官方渠道内之前就早早来到6299元,如今更是大大方方降到了5999元,是目前唯一跌破6K大关的,对比首发价跌了几乎20%。 另外,来自瀚铠的RX 7900 XT星空版,发布还不到一个月,就从6999元降到了6299元。 在欧美市场,RX 7900 XT同样跌个不停。 比如在美蛋上,华擎的幻影版已经只需799美元;在美亚上,撼讯地狱犬、撼迅公版分别来到了804美元、819美元。 RX 7900 XTX倒是很稳定,一直不肯松动,目前普遍最低都还在8000元价位。NVIDIA方面,RTX 40系列公版卡在欧洲继续小降价。 RTX 4090 FE首发价1959欧元,之后降到1859欧元,现在又来到了1819欧元,累计降幅7%。 RTX 4080 FE 1469欧元降至1399欧元,降幅仅为5%,但非公版最低已经只要1229欧元,降幅达到了16%。 RTX 4070 Ti非公因为上市较晚,目前最低仍要875欧元,只比首发价低24欧元,也就是3%。
追上Intel AMD锐龙7000处理器终于用上192GB内存:频率满血 大部分玩家的PC电脑内存不少超过64GB,因此之前最大支持128GB内存很少遇到麻烦,然而随着前不久单条48GB内存的问世,PC内存容量一跃支持到了192GB。 不过率先支持192GB内存的是Intel的LGA1700插槽平台,600系及700系主板升级BIOS之后就可以顺畅支持,华硕、华擎、微星及技嘉等品牌都已经或者即将实现BIOS升级。 AMD这边对单条48GB内存的跟进慢一些,前几天还说不能支持,但华硕在这方面最为积极,现在也取得了突破,在锐龙9 7950X及ROG Strix X670E-E Gaming WiFi主板上,已经做到了支持4条48GB内存,总计192GB内存。不仅如此,频率也是DDR5-5200的,是官方规格满血运行,当然后面可以期待更高的频率。 不过华硕还没有公布AMD平台BIOS的升级时间及信息,预计要等AMD的AGESA 1.0.0.7固件之后才能实现,届时会支持24GB及48GB单条内存。
Intel 56核心至强超频5.5GHz 峰值功耗近1900W!液氮才压住 Intel 56核心至强W9-3495X带来了56核心112线程,虽然仍然不及AMD 64核心的线程撕裂者,但毕竟有了一战之力,并在CineBench R20/R20、3DMark CPU、GeekBench 3、Y-Cruncher等多个项目中创下了新的世界纪录。 只是,它的功耗实在太夸张了。 之前有测试表明,至强W9-3495X测试GeekBench 5的时候,峰值功耗可达约1100W,典型功耗也有300-650W。超频玩家Elmor与华硕合作,将至强W9-3495X的全部56个核心都超到了5.5GHz,可以顺利跑完CineBench R23,多核成绩132220,只比世界纪录132484差了那么一丢丢。 此时,处理器的功耗达到了恐怖的1881W,使用液氮才压得住,核心温度为零下95℃。 为此,用了两个振华1600W电源才带动,搭配主板是华硕Pro WS W790E-SAGE SE,插了八条芝奇Zeta R5 DDR5 RDIMM内存。这块板子已经在英国等地上架预售,要价899英镑(约合人民币7400元)。 它采用EBB超大板型,16相供电,7条PCIe 5.0 x16扩展插槽,8条内存插槽(最大容量2TB),3个M.2接口,8个SATA 6Gbps接口(包括两个Slim SAS),3个网口(两个万兆和一个BMC),大量的USB接口。 还有一款华硕Pro WS W790-SAGE SE,1279英镑(约合人民币1.05万元),E-ATX大板型,14相供电,支持超频,5条PCIe 5.0 x16。芝奇Zeta R5 DDR5 RDIMM内存也是针对新至强平台刚刚发布的,可选四/八通道,可选单条16/32GB(八条八通道就是最多256GB),可选5600/6000/6400MHz,支持Intel XMP 3.0一键超频技术,最高可以跑到6800MHz。 AIDA64测试中,它可以跑出303GB/s读取速度、227GB/s写入速度、257GB/s拷贝速度。
Win11最新正式版闯大祸:SSD性能不忍直视 Windows 11系统又闯祸了。 部分用户报告称,在安装了KB5023706更新后出现了SSD性能大幅下滑的情况。 在论坛互动区,一些威刚XPG SX8200 Pro(1TB)的用户发现SSD读取速度甚至下滑了一半还要多。还有一位联想拯救者用户、惠普暗影精灵游戏本用户,也报告了类似的变慢entire,后者开机速度从14秒增加到31秒之多。 据悉,KB5023706属于面向Win11 22H2正式版用户的时刻更新(Monment 2)。虽然微软的确在日志中有提醒,部分大文件的复制速度会有所下滑,主要是通过SMB从网络下载到本地时,却没料想到问题竟如此严重。 有的发现,卸载更新后,问题立马解决。
RTX 4070 Ti神秘公版现世!强行改名4080 12GB闹笑话 “RTX 4080 12GB”,必然会成为NVIDIA的一段黑历史,因为它本来就是70的级别,硬是划入到80的档次,遭到各种吐槽后不得不取消,最后以70 Ti的面貌问世。 不过诡异的是,上代就连RTX 3070都有公版,这次就连RTX 4070 Ti都没有了公版,直接上非公版,不知为何。 结果现在发现,RTX 4070 Ti其实是有公版的,只是从未放出。 它采用了短小精悍的PCB设计,最惹眼的就是尾部一个C形缺口,RTX 4090/4080上则是V字形。 另外还可以看到六颗显存芯片(和两个空焊位)、单个16针供电接口、双风扇铜底散热器等。有趣的是,Inno3D映众、PNY必恩威等发布的非公版RTX 4070 Ti,在设计上倒是和它非常相似,只是将PCB补全了一些,但尾部依然留下了一些空白区域。接下来,RTX 4070将在4月12日发布,之前也曾经看到过它的公版的局部谍照,但显然也不会出了,只是给AIC作参考。
沉寂两年 AMD桌面APU归来了!升级4nm Zen4架构、AM5接口 AMD的桌面APU有段时间没更新了,虽说这一代Zen4锐龙破天荒地集成了GPU单元,一定程度上抢了APU饭碗,但那颗集显不过是亮机级别。 根据一份最新爆料,AMD正在准备三种架构的桌面APU新品。 其中最让人期待的莫过于Zen4架构、AM5接口的型号,某种程度上和4nm Phoenix(移动版锐龙7040)共享设计。有趣的是,Zen3和Zen3+居然也要被包装成AM5接口,被抬升到桌面平台,后者原型就是6nm Rembrandt移动APU。 三套APU均会支持DDR5内存,但PCIe通道数不同(PCIe 5.0均被砍掉),集成的GPU定位也各有高低。同时,外围支持方面,仅4nm Zen4会有原生USB4。 考虑到锐龙5000G(代号Cezanne塞尚)已经是2021年的产品了,AMD的确是时候做出更新。
Windows 12真要来了!微软免费送Canary会员U盘:方便测试镜像 前不久,微软对Windows 11测试通道进行调整,新增“Canary”通道,也就是版本比Dev更超前,同时也会变得更不稳定。 根据安排,凡是版本高于Build 25000的测试会员,都将自动切换到Canary通道。 Canary的突然出现和特殊性,让外界纷纷猜测微软这是要内测Windows 12开发版的节奏。现在,微软还表示,这些测试者现在可以免费申领一枚USB闪存盘,方便后续进行系统镜像的全新安装。 根据微软的说法,Canary通道将开始接受内核和API都发生重大变化的Windows版本,这样的暗示已经是不能再明显了。 目前,Dev通道已被降级到Build 23403,Canary通道则更新到25314.1010,后这只是个前菜,大概率就是为即将到来“Win12”前瞻版本扫清障碍。
RTX 4060 Ti公版卡首曝:4299元买吗 RTX 4060/70系列的推出,对于NVIDIA来说,不过只是个时间问题。 此前消息称,RTX 4070确定在4月13日登场。现在,RTX 4060 Ti的FE公版谍照也抢先出炉。 虽然卡面上的文字是RTX 4060,但爆料人强调真实身份是4060 Ti。造型方面并没有过多亮点,甚至从质感来说,让人有点3D打印的怀疑。 规格上,预计RTX 4060 Ti基于AD106-350 GPU打造,集成4352个CUDA,辅以8GB 128bit GDDR6显存,功耗160W。 RTX 4060搭载 AD107-400 GPU,拥有3072个CUDA,配8GB 128bit GDDR6显存,功耗进一步降低到115W。 价格方面,盲猜一手3299和4299元?(毕竟传言RTX 4070要超5K,RTX 3070当年是3899元,RTX 3060 Ti当年是2999元)
英伟达RTX 40系列公版在欧洲降价,RTX 4090降幅达7% 英伟达RTX 40系列公版在欧洲降价,GeForce RTX 4090公版欧洲价格从1859欧元降至1819欧元,幅度达7%,GeForce RTX 4080公版欧洲价格从1469降至1399欧元,幅度达5%,市场上非公版的RTX 4080和RTX 4070 Ti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价。据videocardz表示,公版RTX 4090得到降价是一个好的发展趋势,当初公版RTX 4090以1949欧元的价格在欧洲市场上市,上市以来价格都没有太多变化,而如今RTX 40系列的三种型号都可以在欧洲市场找到比建议零售价格(MSRP)更便宜的价格,包括当初首发价1399欧元的公版RTX 4080,现在也便宜了5%,而且,非公版的RTX 4080价格甚至已经来到1229欧元,比MSRP便宜了仅16%。 videocardz分享的欧洲市场英伟达RTX 40桌面显卡的当前定价: NVIDIA GeForce RTX 4090 Founders Edition: €1959 → €1819 (-7%) NVIDIA GeForce RTX 4080 Founders Edition: €1469 → €1399 (-5%) NVIDIA GeForce RTX 4080 Custom: €1469 → €1229 (-16%) NVIDIA GeForce RTX 4070 Ti Custom: €899 → €875 (-3%) 在2022年9月末的GTC 2022“GeForce Beyond”特别活动上,英伟达发布了基于Ada Lovelace架构的GeForce RTX 40系列GPU,其采用了台积电定制的4nm工艺,加上第三代RTX光追架构和DLSS 3等新技术,大幅度提升了性能。
英伟达RTX 4060 (Ti) FE泄露,以及没有上市的RTX 4070 Ti FE显卡 目前英伟达发布的基于Ada Lovelace架构GeForce RTX 40系列GPU里,只有RTX 4090和RTX 4080提供了Founders Edition显卡,而RTX 4070 Ti仅有合作伙伴的产品。英伟达也没有提及,接下来GeForce RTX 40系列里还有哪些Founders Edition显卡。 近日,网友“KittyYukko”就曝光了尚未发布的Founders Edition显卡,延续了原有的设计风格,仅有双槽厚度,比起目前RTX 4080/4090 Founders Edition要小巧的多。上面写有“RTX 4060”字眼,显示这是一款甜点级产品。不过“KittyYukko”却表示,不一定是RTX 4060,也可能是RTX 4060 Ti。这或许是英伟达更改了显卡的规格,或者两款Founders Edition显卡使用了相同的散热器设计进行内部测试。按照之前的说法,GeForce RTX 4060 Ti搭载的是AD106-350 GPU,拥有4352个CUDA核心,配备8GB的GDDR6显存,显存位宽为128位,显存速率为21 Gbps,整卡功耗为160W。GeForce RTX 4060搭载的是AD107-400 GPU,拥有3072个CUDA核心,显存方面规格是一样的,8GB的GDDR6显存,显存位宽为128位,显存速率为21 Gbps,整卡功耗降至115W。有消息称,RTX 4060 Ti和RTX 4060都采用了PCIe 4.0 x8接口。 此外,“KittyYukko”还分享了没有上市的GeForce RTX 4070 Ti Founders Edition,从侧面证实了英伟达当时在该款GPU上也是有考虑过公版显卡。其PCB较为短小,尾部带有C形缺口,而RTX 4080/4090 Founders Edition则是V形,上面有八个显存芯片位置(其中两个空焊),配有单个16Pin的12VHPWR连接器,带双风扇铜底的散热模块,PCB的整体设计与映众或PNY的半定制产品相似。传闻英伟达接下来的GeForce RTX 4070也有提供Founders Edition显卡,或许会采用类似的设计。
RTX 4070跳票到4月13日!显存、功耗双双惊喜 RTX 40系列发布的节奏确实有些慢。RTX 4070 Ti登场已经两个多月了,RTX 4070依然迟迟不见踪影。 此前有迹象表明,RTX 4070将在3月份推出,但是根据最新曝料,RTX 4070的发布时间,推迟到了4月13日。 不过,RTX 4070的规格已经没有太多秘密。 它将采用RTX 4070 Ti同款的AD104核心,编号有AD104-250、AD104-251两种版本,性能上没有任何区别,预计后者因为PCB设计调整成本会更低一些。 CUDA核心数精简近四分之一只有5888个,核心频率也大幅降到1920-2475MHz,不过显存完全不变,还是192-bit 12GB GDDR6X,等效频率21GHz,带宽504GB/s。 TGP功耗大幅降低到200W,根据经验实际游戏中的功耗可能只会有150W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NVIDIA将在3月21日举办新一届GTC图形技术大会,但按照惯例老黄都会讲一些专业图形技术,基本不会涉及RTX游戏卡。RTX 4070 GPU核心RTX 4070 Ti PCB与GPU核心 再往后的RTX 4060 Ti,估计要到年中的台北电脑展期间发布了,预计为AD106核心、4352个CUDA核心、128-bit 8GB GDDR6显存(带宽288GB/s)、TGP功耗160W。 然后还有RTX 4060、RTX 4050,具体就一无所知了。
AMD向Intel正面开炮:顶级性能 不需要高功耗! AMD锐龙7000系列、Intel 13代酷睿系列,在性能上可以说相差并不大,不过在功耗上,AMD还是有明显优势的。 在近日的一次商业伙伴会议上,AMD就展示了两张幻灯片,一个是双方型号定位对比,另一个就是功耗、能效对比。 最新登场的锐龙9 7950X3D,就将竞品锁定在了对手旗舰i9-13900KS。 锐龙9 7950X、锐龙9 7900X3D、锐龙9 7900X,则联手和i9-13900K、i9-12900K混战在了一起。 4月6日才会上市的锐龙7 7800X3D,则会对标i7-13700K。功耗对比方面,按照AMD给出的数据,CineBench R23多核性能测试中,i9-13900K系统功耗达220W,锐龙9 7950X、锐龙9 7950X3D分别只需要122W、101W,后者的能效几乎是竞品的两倍。 AMD也霸气十足地宣称:“你不需要一颗高功耗的处理器才能获得顶级性能。”根据快科技的实测,锐龙9 7950X的烤机功耗最高只有150W左右(BIOS也有限制),正常在125W左右。 i9-13900KS的峰值则能超过320W,稳定也有300W左右,i9-13900K则分别在300W、280W左右。锐龙9 7950X3D烤机i9-13900KS烤机i9-13900K烤机 根据多家外媒评测结果汇总,锐龙9 7950X3D平均游戏性能领先i9-13900K 3.8%,领先i9-13900KS 2.7%,而游戏功耗只有i9-13900K 53%。
48GB大容量配8000MHz高频率!芝奇推出创纪录的DDR5内存 近期,各家内存厂商都在推出自己的24GB、48GB DDR5产品,现在芝奇也来了,不仅有大容量,还有超高频率。 芝奇这次推出的Trident Z5 DDR5旗舰内存,单条容量24GB,双条组成48GB套装,同时频率高达8000MHz,时序则控制在紧凑的38-48-48-48。新内存支持Intel XMP 3.0,只需搭配合适的主板、处理器(自然是首选Z790、i9-13900K/KS),就可以跑在标称的8000MHz频率上。 根据芝奇的测试,搭配i9-13900K处理器、ROG MAXIMUS Z790 Apex主板,该内存可以稳定通过测试、烤机。 AIDA64内存测试中,达到了123.76GB/s读取速度、120.75GB/s写入速度、118.02GB/s拷贝速度的惊人高度。 新内存将于4月份上市,价格暂未公布。
中国杂牌显卡蜂拥进入美国:矿卡滞销 帮帮我们! 美国人最近发现,一大批此前只在中国市场或者阿里速卖通上才能看到的不知名显卡品牌,集中出现在了亚马逊、新蛋等美国电商平台上。 它们进入美国的时机很有意思,正好是以太坊挖矿崩溃之后,所以……你懂的。 这些品牌既有明显、映众电竞判客(AX Gaming)这样有实力背景的,但更多是51RISC、Corn、Mllse、Peladn(磐镭)这样的杂牌,目测普遍来自深圳,有的根本就查不到任何官方资料。 但你别说,这些小牌子经常还很会玩。 比如51RISC曾经在RTX 4090上加入水平仪,监测是否出现弯折。它们还曾把移动版的RTX 3060、RTX 3070、RTX 3070 Ti等核心魔改成桌面卡。价格方面,相比于华硕、微星、技嘉等一线品牌的产品,它们有的便宜一些,有的差不多,有的反而更贵。 比如说新蛋上的RTX 3070,技嘉的RTX 3070 Eagle 499美元,51RISC只需459美元,Peladn、Corn的都是49美元,Mllse的也要499美元。 有趣的是,Peladn、Mllse的卡造型设计一模一样,只是品牌贴纸不同,显然都是同一家代工厂出来的。对于这些杂牌卡,美国媒体普遍表示不信任,怀疑它们的品质、售后甚至性能是否可以达到正常水准。 JPR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独立显卡销量只有约3800万块,总价值241.4亿美元。 相比之下,2006年的巅峰时刻,独立显卡曾经一年卖出约8500万块。
Intel VSR视频脑补神了!小视频瞬间变高清 日前,NVIDIA正式发布了VSR视频超分辨率技术,可将低清网络视频处理成高清画质,需要Edge、Chrome浏览器,硬件仅支持RTX 30/40系列。 随后,微软也宣布了自己的VSR技术,仅能用于Edge浏览器,但支持NVIDIA、AMD最近三代显卡。 有网友发现,Intel同样也在准备自己的VSR技术,目前仅支持Chrome浏览器,需要109版本或更新(NVIDIA需要至少110版本),修改启动参数即可开启。 硬件方面,10代酷睿及之后的核显、Arc系列独显都可以用,但毕竟还未正式推出,不保证能一定开启。效果怎么样呢?看看网友的实测:Intel VSR技术确实可以给低清小视频带来极大的改观,无论画面、色彩,还是文字、图标,无论亮度还是锐度,都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不过,具体效果也要看视频源质量、GPU性能,而且会明显增加功耗。 至于Intel VSR是否会支持Edge浏览器,目前尚不清楚,但没有理由不这么做。 AMD,就等你了。
A卡战未来 AMD月底发布游戏大杀器FSR3:RX 7900性能轻松翻倍 AMD去年底推出的RDNA3架构RX 7900系列显卡上市几个月了,然而价格无法跟友商的RTX 40系列那样坚挺,毕竟性能差距不小,而且N卡还有DLSS3这样的技术,游戏性能再次被拉大。 好在A卡有战未来的传统优势,RX 79000系列的性能还有弥补的机会,那就要靠FSR3技术了,这是AMD第三代的超分辨率技术了,引入了新的核心技Fluid Motion Frames(平滑移动帧),可以跟NVIDIA的DLSS3技术硬刚一波。AMD之前展示的UE5引擎的效果,开启FSR 3之后性能从60fps提升到了112fps,潜力很大,2倍性能很轻松。FSR3的发布时间也差不多定了,AMD日前公布了GDC 2023大会的日程,3月23日会有一场FidelityFX SDK的技术会议,FSR3不出意外的话就会在这里正式发布,支持该技术的游戏也会揭晓。 换句话说,最快2周后,AMD的RX 7900系列显卡就有一次翻身的机会,不说超越RTX 40,至少竞争力会提升,尤其是光追+FSR3的表现值得期待。
全年出货量仅2.6亿 PC电脑透心凉:复苏要等Win12 2020到2022年上半年里,全球PC市场因为远程办公、网课的需求来了一波爆发,出货量重回3亿台以上,一度达到3.5亿,创下10年来最强增长,然而去年下半年开始就寒气逼人,今年也不会好。 来自权威调研机构IDC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PC电脑出货量只有2.6亿台左右,比去年的2.9亿少了3000万台,下滑10.7%。 平板电脑的出货量也会下滑12%,预计今年只有1.42亿,两种设备加起来才勉强达到4亿,比去年减少11.2%。与2021年的巅峰3.5亿台的出货量相比,今年PC出货量减少了将近1亿,对PC厂商,包括AMD及Intel的业绩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好消息是PC市场未来还会恢复增长一些,2027年预计回到2.9亿台的出货量,也就是用5年时间回到2022年的水平。 其中一个关键节点就是2024年,PC厂商日子要想好过一些,需要2024年微软一方面停止Win10支持,一方面发布全新的Win12系统来刺激市场,每次大版本升级都会被当作救星。
AMD锐龙7000乱套了!高端反比低端便宜300元 AMD Zen4架构的锐龙7000X系列发布之初,定价明显偏高,随后就是大跳水,而在三款65W版本发布之后,价格就更乱了,甚至出现了X型号反而比非X便宜的怪事儿。 比如锐龙7 7700X,如今官方售价为2199元,相比之下锐龙7 7700都还要2299元。 它们俩都是8核心16线程,区别在于后者基准/加速频率低了700/100MHz,热设计功耗也低了45W,但附带幽灵Prism原装散热器。 再比如锐龙9 7900X,现在来到了2899元,锐龙9 7900则要价3199元,相差了足足300元。 它俩均为12核心24线程,后者基准/加速频率低了1000/200MHz,热设计功耗低了足足105W,同样多出一个幽灵Prism散热器。 唯一“正常”的就是锐龙5 7600X、锐龙5 7600,分别卖1599元、1449元。 这俩型号都是6核心12线程,基准/加速频率相差900/200MHz,热设计功耗相差40W,后者自带幽灵Stealth散热器。 两款新推出的3D缓存型号,锐龙9 7950X3D、锐龙9 7900X3D价格都很坚挺,还是分别要5299元、4299元,前者依然是持续缺货状态。
Intel 56核心至强要价4.1万元:配个主板都得1万元! 2月16日,Intel正式发布了新一代至强W-3400、至强W-2400系列处理器,面向高端、主流工作站市场,需要搭配新的W790芯片组主板。 新至强的顶级型号是W9-3495X,拥有56核心112线程、105MB三级缓存,基准频率1.9GHz,最高睿频4.8GHz,热设计功耗350W,支持最多8个通道、最大4TB容量的DDR5-4800内存,最多112条PCIe 5.0高速通道。 它的价格高达5889美元,约合人民币4.1万元。如此高贵的处理器,配套主板自然也必须高高在上。 英国零售商SCAN将华硕的两款W790工作站主板摆上了货架,其中Pro WS W790-ACE 899英镑(约合人民币7400元),Pro WS W790-SAGE SE 1279英镑(约合人民币1.05万元)。 敢要这么高的价格,自然是有资本的:SAGE SE版本采用EBB超大板型,16相供电,7条PCIe 5.0 x16扩展插槽,8条内存插槽(最大容量2TB),3个M.2接口,8个SATA 6Gbps接口(包括两个Slim SAS),3个网口(两个万兆和一个BMC),大量的USB接口。 ACE版本也不弱,E-ATX大板型,14相供电,支持超频,5条PCIe 5.0 x16。另外,日本零售商oliospec列出了超微的两款W790主板,其中X13SRA-TF 149930日元(约合人民币7600元),X13SWA-TF 189000日元(约合人民币9600元)。 X13SWA-TF E-ATX大板型,16条内存插槽(最大容量4TB),6条PCIe 5.0 x16,4个M.2,8个SATA 6Gbps,万兆加千兆网卡。X13SRA-TF CEB板型,8条内存插槽,3条PCIe 5.0 x16和1条PCIe 4.0 x4,2个M.2,6个SATA 6Gbps,万兆和千兆网卡。
Zen2又活了!AMD入门级APU锐龙3 4300G开卖:四核竟800元 Zen4都已经诞生了,Zen3+、Zen3、Zen2这些老架构依然活跃在市场上,比如移动端的锐龙/速龙7020系列,就是Zen2架构。 在桌面市场上,锐龙4000G/GE系列同样是Zen2架构,但除了一款锐龙5 4600G,其他型号一直都仅限OEM整机市场。现在,AMD把入门级的锐龙3 4300G推向了零售市场,日本抢先开卖,含税售价15800日元,约合人民币806元。 锐龙3 4300G早在2020年7月份就发布了,来自移动端的Renoir,7nm工艺,只有4核心8线程、2MB二级缓存、4MB三级缓存,主频3.8-4.0GHz,集成Vega6 GPU,频率1.7GHz,支持PCIe 3.0、DDR4,热设计功耗65W。目前国内在售的锐龙5 4600G,具备6核心12线程、3MB二级缓存、8MB三级缓存、3.7-4.2GHz频率、Vega7 1.9GHz GPU,官方价格仅为629元。 这样的话,锐龙3 4300G在国内的合理价格应该在500元出头。 往下还有个最低端的锐龙3 4100,基本上就是锐龙3 4300G的无核显版本,国内售价499元。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