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骁麟 CC5656666666
未来何从何去,你快乐我也就没关系
关注数: 18 粉丝数: 2,153 发帖数: 14,533 关注贴吧数: 156
AMD展示锐龙9 5950X3D的原型:有192MB L3缓存 AMD在锐龙5000时代只推出了一款锐龙7 5800X3D用了3D V-Cache技术,而到了锐龙7000时代虽然推出了三颗,但都只有一个CCD配备了3D V-Cache,实际上AMD是有配备双3D V-Cache CCD的12核和16核样品的,只不过他们觉得这在消费级市场没啥意义。Gamers Nexus拜访了AMD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测试和工程园区实验室,与来自AMD的Amit Mehra和Bill Alverson进行深度交谈,其实谈论了不少Zen架构背后的故事。 AMD的3D V-Cache技术会出现在桌面上其实是出于一次意外,原本该技术是仅面向服务器设计的,最初只打算推出采用3D V-Cache的EPYC服务器处理器,而在某次制造3D V-Cache的EPYC原型的时候多出了7个带3D V-Cache的CCD,这不够用来制造一个EPYC处理器,所以他们拿了这7个CCD来研究它们在消费级桌面市场的用途。他们拿这些CCD打造了8核、12核和16核的样品,最终AMD发现3D V-Cache可以提供令人难以置信的游戏性能,并由此诞生了锐龙7 5800X3D。 AMD向他们展示了16核与12核的Zen 3 X3D处理器样品,在两个CCD上都有3D V-Cache,拥有192MB L3缓存,但并没有透露AMD没有推出这些处理器的原因,不过他们说了在两个CCD上都配备3D V-Cache的缺点,因为两个CCD之间通信要使用IF总线,而这会让内核延迟暴增,这会抵消3D V-Cache所带来的低内核延迟优势。 所以AMD当时并没有考虑推出8核以上的锐龙X3D处理器,但相关研究后续肯定有延续,最新的成果就是今年推出了锐龙9 7950X3D和锐龙9 7900X3D。
AMD发布Ryzen PRO 7000系列处理器 Ryzen Pro是AMD用于企业产品的处理器品牌,这次AMD正式发布了基于Zen 4架构的Ryzen PRO 7000系列,为桌面和移动平台的商务PC提供了新选择。AMD面向笔记本电脑和移动工作站带来了的Ryzen PRO 7000HS系列和Ryzen PRO 7000U系列,前者TDP为35W至54W,后者TDP为15W至28W,各有三款产品。 新一代处理器采用单芯片设计,采用4nm工艺制造,提供了6核心12线程和8核心16线程的产品,每个Zen 4架构内核都配有1MB的L2缓存,共享32MB的L3缓存,核显更是采用了AMD最新的RDNA 3架构,最多配备12个CU(768个流处理器),以及收购赛灵思(Xilinx)后整合了基于XDNA架构的AI加速引擎,XDNA架构为多任务AI工作负载提供四个并发处理流,降低了对x86内核和CU的利用率。此外,还支持双通道DDR5/LPDDR5内存,支持PCIe 4.0,集成了USB4控制器。在桌面平台上,AMD也推出了三款AM5平台的Ryzen PRO 7000系列,分别为6核心12线程、8核心16线程和12核心24线程产品。其采用了全新的Zen 4架构内核,最多具备两个采用5nm工艺的CCD芯片和一个采用6nm工艺的IOD芯片,支持双通道DDR5内存,带有支持独立显卡的PCIe 5.0 x16接口,以及两个用于NVMe SSD的PCIe 5.0 x4通道,内置核显,TDP均为65W。以上这些处理器都支持AMD PRO技术,提供了多种安全功能,另外还支持PRO Management和PRO Business,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软硬件。联想和惠普等OEM厂商会率先推出搭载新款处理器的产品,将于2023年下半年开售。
AMD Zen5全家泄露:192核力压Intel 144核!1.5GB缓存无敌 Zen4已经开始全线普及了,Zen5还会远吗? 曝料大神MLID公布了AMD Zen5、Zen5c详细路线图,尤其是在霄龙服务器数据中心平台,产品线相当丰富,规格也更凶猛。先梳理一下Zen4霄龙产品系列: Genoa(热那亚): 霄龙9004系列,标准版,最多96核心,12通道DDR5,128条PCIe 5.0,TDP峰值400W(默认最高360W)。 Genoa-X(热那亚-X): 增加最多768MB 3D V-Cache缓存,加上原有384MB三级缓存,合计1152MB,还有96MB二级缓存、6MB一级缓存。 Bergamo(贝尔加莫): Zen4c架构,最多128核心,最高400W。 Siena(锡耶纳): Zen4c架构,最多64核心,最高225W,SP6封装,单路,6通道DDR5,96条PCIe 5.0。 其中,Bergamo、Siena随时可以发布,就看AMD如何选择了,预计6月份登场。 Genoa-X也已经基本就绪,本季度内就能做好发布准备。Zen5霄龙的系列甚至更加丰富,架构也分为标准版Zen5、精简版Zen5c: Turin(都灵): 标准版,升级到最多128核心,TDP峰值达到500W,预计2024年第三季度发布,顺利的话可能提前到二季度甚至一季度。 Turin-X(都灵-X): 3D V-Cache缓存版,加上原有三级缓存总容量达1536MB,预计原生512MB、堆叠1024MB。 Turin Dense(都灵紧凑版): Zen5c,最多192核心,最高500W,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量产并发布。 对手是Intel Sierra Forest,纯小核,144核心。 可以看到,Zen5c的进度甚至比Zen5还要快,AMD显然是很重视新对手的。 Turin AI(都灵AI版): 一条新的产品线,专门服务AI加速,Zen5c,更多规格不详,预计2024年第三季度发布。 Sorano(索拉诺): Siena的继任者,Zen5c,最多还是64核心、225W,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发布。有趣的是,Zen5霄龙将先于锐龙发布,后者代号Granite Ridge,还是6-16个核心,TDP范围还是65-170W。 Zen5的锐龙8000系列预计最快2024年上半年发布,3D缓存版则有望至少在2024年底纸面发布。 至于更下一代的Zen6,最早有望在2025年第四季度登场。
曝亚洲某商店RX 7600现身,为蓝宝石Radeon RX 7600 PULSE显卡 此前报道出AMD的合作伙伴准备在Computex 2023上展示Radeon RX 7600系列显卡,这是基于RDNA 3架构的中端显卡并搭载的是Navi 33,现在videocardz透露出目前在亚洲的一家未知的商店上已经将Radeon RX 7600摆上了商品架,因此也得以表明RX 7600新显卡即将会和大家见面。(图源:videocardz) 据videocardz分享其收到了一则匿名信息透露出Radeon RX 7600已经上架,根据其中的照片和提到的信息,在亚洲一家未披露店名的商店已经出现了RX 7600身影,并且仔细观察显卡的包装可以发现这是蓝宝石的Radeon RX 7600 PULSE显卡,搭载Navi 33 GPU,配备了8GB的显存,拥有2048个流处理器,同时据了解RX 7600可能会和RTX 4060 Ti在同一时间段推出。在价格方面,匿名信息中提到RX 7600的定价或在249美元(约合人民币1725元)左右,由于无法确认真假,所以对此还是需要保持怀疑态度。 综合RX 7600 XT和RX 7600的参数信息,Radeon RX 7600 XT配备32个CU,2048个流处理器,Infinity Cache为32MB,8GB的GDDR6显存,显存位宽为128位,显存速率为18Gbps,游戏频率和加速频率分别在2.5GHz和2.8GHz附近,FP32运算性能为23 TFLOP,整卡功耗为180W。Radeon RX 7600的CU数量则为28个,对应流处理器数量也减少到1792个,Infinity Cache为32MB,8GB的GDDR6显存,显存位宽为128位,显存速率为16Gbps,游戏频率和加速频率分别在2.3GHz和2.6GHz附近,FP32运算性能为18.6 TFLOP,整卡功耗为140W。
AMD杀疯了!Zen5 APU全线泄露:核显性能媲美RTX 4070 曝料大神MLID带来了2024年度AMD移动平台的大量曝料,涵盖高中低端各条产品线。 这一次,不但CPU架构全线升级到Zen5,GPU架构和性能也有突飞猛进,最高甚至达到移动版RTX 4070的级别!MLID首先指出,Zen架构诞生以来,AMD一直都把夺取服务器市场作为最高优先级的任务,同步兼顾消费级平台,因为服务器芯片利润丰厚,AMD chiplet小芯片设计也非常适合服务器市场,面对Intel至强更有竞争力。 AMD预计到2023年底可以夺取35-40%的服务器市场份额,足够高了,而且剩余的市场再想从Intel那里虎口夺食,会异常困难。 目前,AMD已经有了足够的财力,可以在多个市场领域加大投资,2024年的重头戏就是移动笔记本。 MLID还提醒大家,处理器的设计周期一般都长达3-4年,所以大家之前看到的Rnoir锐龙4000系列、Cezanne锐龙5000系列,都是在AMD还很穷的时候设计的,规格和性能难免比较保守。再来看产品,2024年第一季度,“Hawk Point”率先登场,面向主流移动市场,15-45W功耗范围。 它将取代现在的4nm Phoenix,规格变化不大,预计只是一个略微调整的升级版。 2024年第二或第三季度,“Strix Point”到来,主打高端移动市场,功耗范围也是15-45W,原计划是2024年上半年,看起来有些推迟。 它将是4nm工艺,单芯片设计,CPU部分采用大小核设计,配备最多4个Zen5、8个Zen5c,合计最多12核心24线程,共享24MB三级缓存。 GPU部分升级到RDNA3+架构(也有的说是RDNA 3.5),CU单元从最多12个增加到最多16个(1024个流处理器),只是依然没有无限缓存,性能预计略低于35W RTX 3050,但显著领先Intel Meteor Lake 14代酷睿。 内存升级支持128-bit LPDDR5X,另外还有AI引擎,最高算力20TOPS。2024年下半年,“Sarlak”(曾用代号Strix Hero)闪亮登场,全方位适应20-120W功耗范围的各个阶段,竞争对手已经不是Intel,而是苹果M系列! 也是4nm工艺,但采用小芯片、纯大核设计,集成最多16个Zen5 CPU核心,早期测试数据比现在的16核心性能提升约25%,同时还有12核心、8核心、6核心等不同规格,其中8/6核心的功耗低于28W。 GPU部分也是RDNA3+架构,最多达40个CU单元(2560个流处理器),还有32MB无限缓存,性能预计可以匹敌95W功耗的RTX 4070! 同时还有32、24、20 CU单元的不同版本,性能预计分别可以达到RTX 4060、4050、3050的级别。 内存支持到256-bit位宽的LPDDR5X,AI算力也达到40TOPS。2024年下半年,还会有终极移动平台“Fire Range”。 它也是16个Zen5 CPU核心,但是GPU架构降级为RDNA2,规模应该也不大,显然是侧重CPU计算性能的顶级平台。 到了2025年,路线图上有“Kracken”、“Eshcer”两个新名字,都来自德语,定位主流,但具体情况不详。 而在入门级领域,6nm工艺和Zen2、RDNA2架构组合的Mendocino,将具备很强的生命力,2025年也继续健在。
史上最强核显AMD 780M干掉GTX1060!19款3A大作帧率难以置信 AMD锐龙7040H/HS笔记本终于要上市了,作为史上最强核显的Radeon 780M也逐渐亮出獠牙,让我们看到了它的惊人实力。有外媒实测了一款配备锐龙9 7940HS的笔记本,集成12个RDNA3架构的GPU单元,频率2.8GHz,性能释放解锁到80W,实际游戏中不超过70W。 内存搭配的是32GB DDR5-5600,比较适中的容量和频率,而如果换上更高速的LPDDR5X-7500,性能还会更好一些。 3DMark Time Spy基准测试2994,已经非常接近RTX 2050,但这只是理论跑分,仅供参考。3A游戏一共测试了多达19款,分辨率均为1080p,平均帧率如下: - 《CSGO》(高画质):138FPS - 《上古卷轴:天际》(高画质):120FPS -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推荐画质/FSR性能):106FPS - 《魔兽世界》(最高画质):98FPS - 《极限竞速:地平线5》(高画质):86FPS - 《毁灭战士:永恒》(中画质):83FPS - 《GTA V》(高画质):81FPS - 《堡垒之夜》(中画质):78FPS - 《蜘蛛侠:迈尔斯·莫拉莱斯》(低画质):74FPS - 《原神》(高画质):74FPS - 《无主之地3》(中画质):73FPS - 《孤岛危机重制版》(高画质):71FPS - 《荒野大镖客》(低画质/FSR性能):71FPS - 《尘埃5》(低画质):71FPS - 《地平线:零之曙光》(性能画质):69FPS - 《赛博朋克2077》(中低画质):65FPS - 《真人快打11》(高画质):60FPS - 《幽灵线:东京》(低画质):58FPS - 《战神》(原始画质):58FPS (FSR平衡模式68FPS) 核显能有如此游戏性能,是不是已经把你彻底颠覆了?尤其是《孤岛危机》、《赛博朋克2077》这样吃硬件的,都能跑出流畅帧率,实在是不可思议。 综合来看,Radeon 780M的游戏性能,已经达到甚至超越了桌面级的GTX 1060 3GB,后者可是Steam上第三流行的显卡! 所以,你也知道NVIDIA MX系列为啥被放弃了吧……
同德和PNY先后推出RTX 4070系列显卡,以多样化阵容满足不同消费 随着英伟达发布了基于Ada Lovelace架构GeForce RTX 4070,同德和PNY两家在全球市场占有不小份额的厂商,先后宣布推出新款非公版GeForce RTX 4070显卡。 同德的GeForce RTX 4070显卡包括了带有ARGB设计、配备三风扇散热系统的GamingPro系列,注重性能、黑色外观的JetStream系列,以及经典双风扇散热系统的Dual系列,以硬核的设计、多样化的阵容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GeForce RTX 4070 GamingPro和GeForce RTX 4070 GamingPro OC采用了黑色和银灰色的配色,与时尚的ARGB灯效相结合,为对风格和功能都有要求的硬核玩家呈现出一种别致的工业设计。其配备的高效的散热模块,Gale Hunter风扇确保了最佳的空气动力学性能,Y型鳍片扩大了接触面积,带有黄金比例切口的金属背板不但加强了结构强度,而且提供了最大的通风效率。 GeForce RTX 4070 JetStream没有华丽的灯效,设计遵循“少即是多”的理念,旨在满足那些喜欢功能多于形式的用户,或者不喜欢侧透机箱的用户。其散热模块保证了良好的散热效率,同时兼顾了低噪音。PNY的GeForce RTX 4070显卡包括了GeForce RTX 4070 XLR8 Gaming VERTO及其OC版,配备了三风扇的散热系统,另外还有GeForce RTX 4070 12 GB VERTO,这是配备双风扇散热系统的产品。通过90mm风扇、铜质热管、以及大面积铜质底座等设计,为新款GPU提供了高效散热。
华硕RTX 4070系列显卡发布,包括ROG Strix、TUF Gaming和全新DUA 华硕宣布,推出GeForce RTX 4070显卡,覆盖ROG Strix 猛禽、TUF Gaming和DUAL系列,包括ROG Strix GeForce RTX 4070、TUF Gaming GeForce RTX 4070、Dual GeForce RTX 4070和Dual White GeForce RTX 4070四款产品。ROG Strix GeForce RTX 4070延续了之前RTX 4070 Ti产品相同的设计,为3.15槽厚度,长度为338.9mm,配备了16Pin的12VHPWR供电接口。华硕在外观部分大量使用了赛博朋克世界观的元素,正面以ROG的标志配合硬朗的线条,充满着潮流和科技感的设计,绚丽的霓虹色彩也让显卡的整体感官更加丰富,尾部使用了充满动感的环形灯带。 该款显卡使用了全新的散热器设计,提供了足够的表面积,增加了气流的接触,搭配11个叶片的新款风扇,相比上一代的RTX 3080产品,风量提高了31%,静压提高了56.3%,同时有着更低的噪音表现。巨大的通风背板可确保空气流动效率,0dB技术使得该款显卡在较轻的工作负载下保持完全静音。用户可以通过双BIOS切换开关在性能和静音模式之间选择,利用显卡上两个FanConnect II接头,可以与Aura Sync兼容的ARGB设备同步。TUF Gaming GeForce RTX 4070采用了一体式压铸的散热器保护罩,有着很好的结构强度,并且背板上有着更宽的通风口,以改善空气流动。其延续了军工级的用料,采用了Auto-Extreme技术,提供了双BIOS功能。 Dual GeForce RTX 4070和Dual White GeForce RTX 4070宣布了华硕DUAL系列的回归,首次搭载新一代Ada Lovelace架构GPU。其外观进行了重新设计,顶部采用半透明的结构,配有全铝材质的背板,同样搭配了11个叶片的新款风扇,带有双BIOS开关。全新的DUAL系列除了标准的全黑外观外,还提供了全新的白色版本。由于整卡长度仅为267mm,加上单个传统8Pin供电接口的设计,有着非常好的兼容性。
技嘉推出特别版RTX 4070显卡:色彩缤纷的定制设计,仅在韩国销售 随着英伟达发布了基于Ada Lovelace架构GeForce RTX 4070,各大板卡厂商都陆续发布了旗下新款GeForce RTX 4070显卡,大厂之一的技嘉也不例外,已推出了五款新品,包括了AORUS GeForce RTX 4070 MASTER 12G、GeForce RTX 4070 AERO OC 12G、GeForce RTX 4070 GAMING OC 12G、GeForce RTX 4070 EAGLE OC 12G和GeForce RTX 4070 WINDFORCE OC 12G,建议零售价4799元起。不过除了这五款GeForce RTX 4070显卡外,技嘉还针对韩国市场推出了一款特别版显卡,名为RTX 4070 Korea Edition OC,做了定制设计。据VideoCardz报道,虽然看起来与技嘉刚发布的其他GeForce RTX 4070显卡比较相似,采用了WindForce 3X散热系统,但事实上,RTX 4070 Korea Edition OC与其现有的三风扇型号在许多设计上都不相同。 RTX 4070 Korea Edition OC整体尺寸为30 x 13 x 5.76 cm,外观上为黑色与灰色搭配的配色方案,具有棱角分明的设计,在正面、背面和风扇中心位置上,都覆盖大面积的彩色贴纸,十分鲜艳,上面还有着韩语字符样式。除了侧面的GeForce RTX标志外,其他地方没有ARGB LED灯。其出厂频率已超频至2565 MHz,高于公版90 MHz,配备了16Pin的12VHPWR供电接口,技嘉在包装内也附送了一条12VHPWR转双8Pin的供电线。据了解,RTX 4070 Korea Edition OC的销售价格也高于官方建议零售价,仅通过韩国两个零售商出售,很有可能是限量产品,供应数量会很有限。
实测RTX 4090平均20帧!《赛博朋克2077》成新一代“显卡危机” 今天,在《赛博朋克2077》PC端升级了新的“超速光追”模式后,有用户使用RTX 4090显卡进行了测试。 经实测,在原生4K画质下开启《赛博朋克2077》的超速光追模式,如果不开启DLSS等辅助,游戏的平均帧率仅有20.78。而即便是开启DLSS 3,关闭DLSS 2,游戏的平均帧率也仅仅是提升到了38.01左右,只能说是达到了“能玩”的程度。 如果想要达到一个相对不错的帧率,用户可以选择仅开启DLSS 2的性能模式,该模式下游戏将以1080P渲染画面,再通过超分辨率拉伸到4K,平均帧率成功超过65。 当然,同时开启DLSS 2与DLSS 3的帧率表现是最好的,平均帧率能够达到66.02。不过,《赛博朋克2077》的超速光追模式会有如此之高的性能要求,倒真的不一定是优化出了问题。 《赛博朋克2077》的超速光追实际上是运用了全新的“路径光线追踪”技术,它也是首款支持该技术的高规格游戏。 与常规光追不同,路径光追的本质一个随机计算的过程,涉及在光线穿过场景时对光线路径进行采样。 这一特性使得路径追踪通常用于需要对光进行物理精确模拟的应用,在光线的写实性上更为出彩,但也导致它有着极高的性能需求。 目前,NVIDIA已经公布了RTX路径光线追踪SDK 1.0.0,并已在GitHub开源,预计后续将有更多游戏支持这一模式。
AMD 3D缓存大杀四方!Intel 14代酷睿上四级缓存 AMD 3D V-Cache堆叠缓存这两年大放异彩,最新的锐龙7 7800X3D更是凭借最高的游戏性能、超低的功耗、还行的价格大杀四方,i9-13900S都难以招架。 很多人可能就想了,Intel会不会也上3D缓存呢? 看起来,Intel要走另一条路。最新的一个Linux Patch显示,将在下半年推出的Meteor Lake 14代酷睿,会增加四级缓存。 大家都知道,现代处理器一般有三个层级的缓存,一级容量最小但速度最快、延迟最低,二级、三级容量越来越大,但速度、延迟越来越差。 IBM z系列处理器是四级缓存的一个代表,比如2021年的IBM z15就有多达960MB eDRAM四级缓存,它和256MB三级缓存都位于芯片之外,频率为半速2.6GHz。Intel也用过eDRAM四级缓存,最早是Hawwell四代酷睿,一直延续到Coffee Lake 9代酷睿,容量64MB或128MB,但相关型号不多,而且性能提升不明显,成本又不低,后来就被放弃了。 AMD 3D缓存因为是和三级缓存集成在一起的,二者对于CPU核心来说等价,所以属于三级缓存的一部分,不算四级缓存。 值得一提的是,14代酷睿上,GPU核显并不能访问四级缓存,只有CPU部分能访问,但能带来多少增益还不好说。 Meteor Lake 14代酷睿将首次引入Intel 4制造工艺,大小核CPU和GPU架构全线升级,并首次引入chiplete小芯片设计,划分为CPU、SoC、GPU、IOE四大部分。 但由于新工艺不够成熟,Meteor Lake原生只有移动版核心,桌面上目前看将由13代酷睿升级版顶替,据说依然划归14代酷睿系列,也有说法称会直接把移动核心拿到桌面上使用。
华擎Radeon RX 7900 XTX非公显卡海外跌至960美元,已低于MSRP 前一段时间,各个厂商的Radeon RX 7900 XT显卡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已经有多个品牌跌至6399元左右的水平,已低于英伟达GeForce RTX 4070 Ti官方建议零售价6499元。像瀚铠(Vastarmor)的Radeon RX 7900 XT Starry Sky(星空),甚至一度以5999元促销。最近价格相对坚挺的Radeon RX 7900 XTX似乎也出现了松动,目前有海外的电商平台上,显示华擎Radeon RX 7900 XTX Phantom Gaming 24GB OC的价格已降至959.99美元(约合人民币6603.68元),相比AMD最初的官方建议零售价低了40美元左右。如果考虑到该款显卡在发售时1119.99美元的价格,那么跌幅就更大了。 Radeon RX 7900 XTX Phantom Gaming 24GB OC为2.8槽厚度,采用了Phantom Gaming 3X散热系统;配备了三个条纹型风扇,可提供更多的侧面进风量,并且为散热模组提供更好的气流,并支持0dB静酷技术,兼顾了散热和静音;导流鳍片为独家V形切角和V形气孔,引导气流更规律、更快速地流动;超贴合导热管紧密贴合增加接触面积,镀镍铜底大幅度提高散热效率;高密度金属焊接可改善散热能力,优质散热贴片可加强热传导效果;金属背板可加强结构和散热,强化金属中框加强结构,避免PCB板弯曲;支持可自定义ARGB灯光效果的Polychrome SYNC技术;支持双BIOS和ARGB接头,提供了LED灯效开关。Radeon RX 7900 XTX采用了Navi 31 GPU,拥有6144个流处理器,显存为24GB的GDDR6,显存位宽为384位,显存速率为20 Gbps,显存带宽为960 GB/s,Infinity Cache为96MB。华擎的Radeon RX 7900 XTX Phantom Gaming 24GB OC进行了出厂超频,游戏频率和加速频率分别为2455 MHz和2615 MHz,高于公版。
AMD表示显卡“有更多显存很重要” 英伟达即将带来基于Ada Lovelace架构的GeForce RTX 4070,传闻其拥有5888个CUDA核心,配备12GB的GDDR6X显存,官方建议零售价599美元。就在竞争对手新品将要登场前,AMD发表了一篇名为《Building an Enthusiast PC》的博客文章,提醒玩家显卡的显存容量和性能同样重要。文章里主要讨论了两件事,一个是现代3A游戏对显存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个是Radeon显卡相比GeForce显卡提供了更多的显存。游戏分辨率和纹理质量越高,玩家就越可能遇到显存容量不足的问题。 AMD表示,在两年多前推出基于Navi 21 GPU打造的显卡时就看到了这点,已配备了16GB的显存,到了最新的Radeon RX 7900系列显卡上,甚至提升至20GB和24GB。AMD通过多张PPT展示了现代游戏里大容量显存的作用,比如近期最新的热门游戏《生化危机4:重制版》和《最后生还者:第一部》,4K分辨率下都需要占用大量显存,前者开启光线追踪的情况下,显存峰值占用量为17.5GB。如今的游戏可以根据可用的帧缓冲器调整纹理质量,但毫无疑问,在4K甚至2K分辨率的新游戏中,几乎肯定需要一块高端显卡,配备8GB以上的显存。截至目前,英伟达推出的GeForce RTX 40系列显卡没有一款低于12GB显存,传闻RTX 4060系列会降至8GB显存,对于预算有限的玩家而言,可能都会面临类似的问题。 AMD基于Navi 32/33的桌面显卡近期也没什么动静,如果是以显存大小为主要营销方向,新一代显卡至少应该配备比上一代产品更大的显存,才能推动行业的发展。
赛博朋克2077》发布1.62版更新 CD Projekt Red宣布,《赛博朋克2077(Cyberpunk 2077)》1.62版本更新已经在PC平台推出。在本次更新中,CD Projekt Red与英伟达联手,为高端PC带来了全光线追踪(即路径追踪)的全新渲染模式——光线追踪:超速模式。 CD Projekt Red表示,对引入的新技术感到十分骄傲,因为其突破了技术的极限。由于是一项全新的功能,并且与之前所使用的技术有很大的区别,初始阶段不可以做得非常完美,玩家开启后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因此CD Projekt Red将其称为“技术预览版”。CD Projekt Red希望将这份对未来的愿景和玩家分享,同时会不断改进这项功能。目前支持光线追踪:超速模式技术预览版的显卡有英伟达的GeForce RTX 40系列(RTX 4070 Ti或更高)和GeForce RTX 3090(1080P@30FPS),同时驱动程序也要更新至531.41或更新的版本。由于这是一项进阶功能,需要高性能的硬件才能正常运行。由于非常消耗GPU资源,因此默认设置为“关闭”。 《赛博朋克2077》1.62版本里添加了包含路径追踪技术的光线追踪:超速预设方案,玩家可以通过设置 > 图形 > 快速预设方案启用光线追踪:超速,或者直接通过设置 > 图形中的光线追踪部分单独启用路径追踪。CD Projekt Red还为其他支持光线追踪且显存超过8GB的显卡提供了一个选项,在照片模式中渲染路径追踪的截图,可在设置 > 图形中的光线追踪部分为照片模式启用路径追踪。 此外,《赛博朋克2077》1.62版本中还添加了NVIDIA DLAA,可在设置 > 图形中的NVIDIA DLSS部分启用;添加了对Intel XeSS 1.1的支持;改善了基准测试,结果页面将显示更多信息,包括PC配置、GPU驱动版本和所选设置。
100%自主指令 龙芯3D5000高性能CPU发布:四路128核、4倍性能 在鹤壁举行的信息技术自主创新高峰论坛上,龙芯中科正式发布了龙芯3D5000处理器,这是龙芯5000家族的最新成员,首次使用芯粒(chiplet)技术将2个龙芯3C5000封装在一起,做到了4路128核。 龙芯在2020年推出了自主指令系统LoongArch,2021年到2022年以来陆续发布了面向桌面的龙芯3A5000、面向服务器的龙芯3C5000,分别是4核、16核架构,这次发布的龙芯3D5000则是2个3C5000封装,做到了32核,主要面向高性能计算。 龙芯3D5000依然采用龙芯自主指令集LoongArch,这是龙芯100%自主指令,无需国外授权。龙芯官方表示,龙芯3D5000具备超强算力,性能卓越的特点,可满足通用计算、大型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的计算需求。龙芯3D5000的推出,标志着龙芯中科在服务器CPU芯片领域进入国内领先行列。具体架构上,龙芯3D5000内部集成了32个高性能LA464内核,频率2.0GHz,支持动态频率及电压调节,片内64MB L3共享缓存,8通道DDR4-3200 ECC内存,5个HT 3.0高速接口,实现了双路、四路CPU扩展支持。 龙芯3D5000采用LGA-4129封装,TDP功耗为300W,不过典型功耗只有150W,算下来每个CPU大约是5W功耗左右,能效还是很不错的。 性能方面,龙芯3D5000的SPEC 2006分数超过425,浮点部分采用了双256bit向量单元,双精度浮点性能可达1TFLOPS((1万亿次),是典型ARM核心性能的4倍。龙芯3D5000还可以搭配自研的龙芯7A2000桥片支持2路、4路CPU,单台服务器可以做到128核,4路CPU2006定浮点性能实测可达1500分以上,并行效率很高。 此外,龙芯3D5000的8通道DDR4内存的Stream性能也超过50GB,桥片龙芯7A2000比上代性能提升400%。 国产CPU的一大优势还有安全,龙芯3D5000在这方面也做足了功夫,专有机制可以防止Meltedown、Spectre等漏洞攻击,还在芯片内集成了安全可信模块,可以取代外置可信芯片。 龙芯3D5000还支持国密算法,内嵌独立安全模块,高性能加密解密效率可达5Gbps以上,足以替代高性能密码机。 基于龙芯3D5000,龙芯还推出了2路、4路服务器参考设计,CPU2006性能可达800、1500分以上,浮点性能可达2T、4TFLOPS。 服务器使用的BMC(服务器远程管理控制芯片)现在也依赖国外厂商,快科技了解到龙芯这次还推出了自研的BMC芯片2K0500,LA264架构,频率500MHz,集成2D GDP、32bit DDR3等,支持1920x1080 60hz输出,支持多种管理协议,可以平替国外BMC芯片,助力服务器100%国产化。 龙芯还推出了LoongArch云平台,基于龙芯3D5000、龙芯7A2000、BMC控制芯片等自主芯片支持打印云、教育云、国密、五金云、混合云等场景,实现大数据、分布式存储、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云安全及高性能计算等能力。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