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望尘 三六桥
关注数: 172 粉丝数: 170 发帖数: 21,579 关注贴吧数: 14
关于重庆成都2所医专的疑惑?重庆医专算是发展最慢的医专吗? 从重庆医专官方的历沿革中可以看到以下信息: - 1、重庆医专的前身—川东医士学校,是跟三军医大的前身之一西南军区医科大学一起。都是在1950年跟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来到重庆的。因此重庆医专可以说是除了老重大医学院(46年成立,52年被并入华西)以外,最早落户重庆的医学院校。比56年从上海西迁来渝的重医还要早6年。 - 2、重庆医专早在58-62年之间,就短暂的升级成专科学校了。但62年的时候因为省内院系调整。与成都医专同时被降级回卫生学校。自从这次降级后,就在中专的位置整整停留了将近半个世纪。直到重庆直辖后又跨过了新世纪,到06年才与重庆药剂校等学校合并,恢复为医学专科学校。 - 3、重庆医专在历史上先后合并过3个建校历史比自己更长的本土学校。分别是1924年创办的宽仁高级护士职业学校(51年并入);1921年创办的仁济高级护士职业学校(62年并入);1943年创办的仁爱高级护士职业学校(62年并入)。按照某些学校庆追溯校史的手法。重庆医专的建校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21年。 - 4、重庆医专在历史上先后有2次与药剂校合并。第一次是53年,医专前身川东医士学校与药剂校前身西南药科学校,以及重庆矿工卫生学校3校合并。但3年后56年时就又把药剂校给吐出来了。第二次合并就是06年重庆卫生学校与重庆药剂校、重庆第二卫生学校再次3校合并,成为现在的重庆医专。 - 5、放眼全国与重庆差不多的大城市中,凡是建校较早的地方医专。要么早就升级成了医学院:比如成都医学院、西安医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等。要么早就合并到其他本科院校中,如湖南师大的医学院。就连比重庆医专前身川东医士学校建校更晚,且同为四川省内的川南医士学校与川北医士学校。如今也发展为西南医科大学与川北医学院了。但重庆医专还是却迟迟未能升本。 6、重庆医专之前好像一直都没有自己的附属医院(直到最近才有)?而历史上与重庆医专有关联的的几所本土医院。也早就花落别家了。比如:宽仁-重医附二院;仁济(6院)-重大附属仁济;仁爱堂医院(并入重庆市中医院)-重庆中医学院附属。 ------------------------------------------------------------------------------------------------------------ 【重庆医专-历史沿革】 - 1948年春,学校创建于山东省广饶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一后方医院卫生学校。 - 1950年春,学校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解放大西南进川入渝,落户重庆,后更名为西南区川东医士学校。 - 1951年春,由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1924年创办的宽仁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并入西南区川东医士学校。 - 1952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皖西军区创建的川东军区卫生学校并入西南区川东医士学校,后更名为西南川东卫生学校。 - 1953年夏,西南川东卫生学校与西南药科学校、重庆工矿卫生学校合并,改名为重庆市卫生学校。后更名为四川省重庆医士学校。 - 1956年夏,四川省重庆医士学校一分为二,成立四川省重庆药剂学校和四川省重庆医士学校。 - 1958年夏,四川省重庆医士学校升格为重庆医学专科学校。1958年秋,江津专区卫生学校在重庆江津诞生(后更名为四川省重庆第二卫生学校)。 - 1960年春,四川省重庆药剂学校升格为重庆卫生检验专科学校(1961年夏更名为四川省重庆药剂学校)。 - 1962年夏,由重庆基督教英美会仁济医院1921年创办的仁济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和重庆天主教会仁爱堂医院1943年创办的仁爱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四川省重庆护士学校并入重庆医学专科学校,后更名为四川省重庆卫生学校。 - 1980年秋,四川省重庆药剂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 1998年春,重庆市直辖后,四川省重庆药剂学校、四川省重庆卫生学校、四川省重庆第二卫生学校分别更名为重庆市药剂学校、重庆市卫生学校、重庆市第二卫生学校。 - 2006年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重庆市药剂学校、重庆市卫生学校、重庆市第二卫生学校三校合并升格成立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2009年秋,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入驻重庆大学城新校区。 - 2011年春,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江津校区整体置换移交江津区教委。此后,学校分大学城、沙坪坝、九龙坡三个校区运行,总占地618亩。 - 2013年夏,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沙坪坝校区整体搬入大学城校区,学校实现了大团圆。
【理性讨论】西南政法大学理应有3次进入211的机会 作为五院四系之首的西政。虽然到现在连双一流都还没混上。但当初却至少有3次进入211的机会: - 一、直接以部属第1进211 参照院校:所有以部属第1入围的211高校 由于西政在78年率先复校。抢占了高校大发展的先机。在90年代211评选初期,至少在97年中政合并其他单位之前。以西政的实力是完全可以凭部属第1的身份进211的。错就错在司法部不够果断没有力推西政。再加上西政还因校区问题一直与川外纠缠不清,不能进一步得到发展。导致在97年中政大合并之后,被其一举超越。从而错失了先机。 - 二、转隶到公安部进入211 参照院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在西政与中政为司法部211名额争得头破血流之际。航空航天部3名开外的南航却能另辟蹊径,找到民航部为自己另谋出路。彼时的公安部其实也与民航部相仿,都是在自己部委里拿不出够格参与211预审的高校。与其让部属名额白白浪费掉,还不如借花献佛送西政上车。其实早在五十年代末西政就合并过公安部的央人民公安学院重庆分院。一直以来也属于公安部的共建单位。不然在2000年下放前夕,时任老校长也不会去苦求公安部收留了。 三、自费建设211 参照院校:东北林业大学 在错过前两次进入211的机会后。西政完全可以效仿东林自建211。以当时西政校友在各界的影响力。比国内任何一所双非院校都更有先决条件。当年在得知被司法部放弃时,就不该继续忙着跟川外打官司。更不该走护校运动这招臭棋。而是积极与市政府搞好关系。直接拿地建设新校区。再好好利用自身校友的人脉与能量。多拉赞助多走动部委。争取在2000年时能转去教育部。这样才能在05年时赶上211的末班车。 - 四、其实司法部最多可入选3.5个211 参照部委:财政部、央行、民航局 211评选初期,司法部不要在中政与西政之间纠结。像财政部那样直接上报部属第1的上财,司法则直接安排部属第1西政进211。然后再让华政效仿南航转隶去公安部,借用公安部门的名额成为第2所211政法大学。就像西南财凭借央行老大的身份。超越央财东北财等名校,与上财同批次进211一样。到了97年时,中政依旧合并同为司法部的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与中国高级律师高级公证员培训中心。然后凭借实力最强政法院校的江湖地位与京校身份。在2000年顺理成章转入教育部。最终获得第3个政法类211。再加上05年同时获批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届时原司法部将有3.5个高校成为211重点大学。
【讨论】新仙4宣传预告的几个不足之处(个人感觉,不喜勿喷) 一、配音 感觉预告片里的配音网剧感好浓。虽然旧版配音差不多也是这种风格。但在那个时代却还是很让人耳目一新的。毕竟旧版是仙剑系列第一部有配音的游戏。但事隔多年,如今还是重置版还是这种网红风格的配音,就有点让人视听疲劳了。 二、美术 感觉现在的大型游戏似乎很流行这种低饱和度超清画质?乍一看还以为是隔壁生化4重制版的姊妹篇。包括之前大火的国产之光黑悟空也是这种风格。虽然画面是依旧是中国元素构成的画面。但质感上却是浓浓的欧美风。完全没有那种传统的东方美感意境。非常现代。 三、脸模 目前虽然只有云天河有露脸。但就以这张脸来说。虽然完美得挑不出任何瑕疵。但就是找不到云天河的感觉。换个服装造型和背景。你可以说是徐长卿、姜云凡、闲卿,甚至是李昂都可以。反正就是看不到任何云天河的特质。其实旧版立绘虽然有点像吴尊,但其实细节上刻画得是挺有特色的。特别是人物对话时立绘还有些不同表情。让人觉得十分的生动传神。而重置版就目前从宣传动画里来看。一点也感受不到旧版里云天河那种又奶又傻,时而又会抓狂暴走的复杂人物立体感。期待后面其他三位主角脸模能做得更好吧。特别是梦璃,当初就是靠东方美火出圈。希望千万别是白茉晴那样的网红脸。
【讨论】如果历史能重演,重庆最多能有几个92? 一、五十年代方案 众所周知,在院系调整期间重庆相比成都是很吃亏的。除了师农政3所西南大区冠名的高校,有少部分组成来自川大华西外。其他从成都调入的专业可以说是屈指可数。但相反的是,成理、西财、川师、成体等成都高校,却都有一半以上的师资来自重庆。特别是成理基本上是以重大地质系组建。与同样是以重大建筑系为主体组建的重建相仿。因此成理也理应像重建那样,直接在重大周边选址建校(比如7中那块地就很合适)。这样便可与重大重建在沙正街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更方便后续92时期三校合并。这样重大有了成理的回归,在全国排名中至少可以再提升5-10名。 其次是以重大商学院和重庆财经学院为首的一干本土财经类高校也没必要调往成都与四川财经学院合并。而是可以直接在西政附近成立西财或重财。这样重庆的西政和西财(重财)都是来自于当时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同样也方便后续92时期进行合并。此外重庆当时本身就是西南地区第一工商城市。经济总量占西南地区的半壁江山。因此重庆比西南地区任何城市都更需要一所财经类高校。 再次是重大的文理学院也没必要合并去川大。毕竟重大在三十年代省属时期。已经将文学院与农学院打包过一次给川大了。因此这次院系调整可效仿中人民革命大学将重大文理学院留在重庆,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为基础。参照华北人民革命大学组建中国人民大学的形式。直接成立文理综合性的西南人民大学。与重庆大学形成双子星的雏形。 另外重大医学院也没必要并入华西。而是应该直接与当时的川东医士学校、宽仁护士学校、仁济护士学校、仁爱堂护士学校、西南药科学校、重庆工矿卫生学校等5,6所本土医护类学校合并。直接组建重庆医药学院,其规模也不可小觑了。 至于剩下的。川大华西调入西师西农的专业,基本上可与三十年代重大调入川大的文学院和农学院扯平。而川大调入重大的地质系则与重大调入川大的化工系扯平。再加上成都艺专与西南艺校音美专业互换后。实际上成都调入重庆的,就只剩川大调入西政的法律系;以及华西和成都艺专调入重建的少量专业。而重庆调入成都的,则还有原重庆师范学院与重庆体育学院。以及重大调入西南交大的铁道建筑专业等。因此,就算重庆这边保留了成理西财等3所高校,总的算下来成都也依然是稳赚不亏。
【理性讨论】院系调整期间,成渝两地高校布局谁赚谁亏? 首先声明,本帖非引战贴,只是针对当年的院系调整进行客观梳理,理性讨论。主要资料来源为本吧的【建国后四川高等教育发展史】一贴。由于部分高校的组建来源过于庞杂。因此不引用具体资料,可自行在网上翻阅查找 。如有错误之处,欢迎指正讨论。 首先说下成渝两地之间参与院系调整的高校来源。基本上是以民国时期云贵川渝四省市的国立大学和位于成都的教会大学华西协和大学这5所高航母级高校为主。剩余参与组建的高校,则大多是西南地区本土学校,或抗战时期的内迁高校。这些高校论规模和实力远不及前五所高校。但也是当初院系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重庆作为占时首都的大后方的原因,参与院系调整的数量更多。而在质量上,却是拥有2所高等学府的成都更优。 接下来是通过院系调整后,成渝两地所获得的高校对比。这其中又可分为通过院系调整后组建的学校,和直接布局新建的高校两大类。 成都这边 院系调整后获得高校8所: 川大、成科、华西、西财、成理、川师、川音、成体 另外川农因被迁至雅安所以暂不计入 本地新建高校4所: 西民、西华、成信、成中医 同样西油也因是直接在南充建校因此暂不计入 外地迁入组建高校1所: 成电 ----------------------------------------------------------- 重庆这边 院系调整后获得高校6-8所: 重大、重建、西师、西政、西农、川美、(重交、重师) 本地新建高校3所: 川外、重邮、重理 外地迁入高校1所: 重医 其中重交与重师虽然也有来自成都的资源参与合并。但均是60年代后的省内师资调动。并非52年开始的全国性的院系调整。因此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看,都是成都稍胜一筹。
【讨论】仙剑可不可以换个赛道?关于重制4回合制争论有感 最近看到吧里很多人为新仙4回合制争论不休。其实作为从DOS版开始玩仙剑的古董粉。觉得仙剑新游戏重回回合制根本不算什么。就算做成仙1仙2那种平面游戏。我也照样有人会玩,说不定玩的人还会更多。理由很简单。虽然仙剑已经出了多款作品。不但画面从2D变成了3D。人像从卡通比例变成了真人比例。玩法也由最初的回合制变成了即时制。但大家可以去B站等网络平台搜搜看。仙剑哪部作品的视频剪辑最多?人气最大?答案很显然还是老仙1,为什么?因为老仙一不管是入门还是上手都最简单。作为普通玩家,玩游戏只是为了解闷。就跟无聊了看剧打发时间一样。而且游戏本身也有很多类型很多选择。就跟电视剧有不同风格的选择一样,有烧脑的也有无脑的。所以并不是一定要把游戏做得十分复杂才是好游戏。反过来简单轻松的游戏才能让更多人入门。 就拿我自己来说,仙1-仙7都玩了个遍。但是玩得最多的还是仙1,特别是如今有了手机移植版后。玩老仙1的次数比玩其他所有仙剑作品加起来的总和都多。为啥会重复玩仙1?理由很简单:1、仙一无论是游戏性还是剧情,都是历代做得最好最平衡的一部。不像后面的作品要么剧情不行要么游戏性不行,甚至两者都不行。2、仙1简单易上手,没有后续作品那些复杂的武器合成升级,炼丹炼药等复杂系统。就一路翻箱倒柜捡准备就可以无脑过。就算没有攻略也可以玩通关。3、作为成年人,玩游戏的时间并不多。并不会像学生时代专门买个新游戏通关多遍,甚至研究各种玩法。如今玩游戏大多都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因此,早已移植到手机端的仙剑无疑就是打发空余时间的最好选择。特别是在坐飞机或高铁等没有信号或开会等无聊的时候。而仙剑其余作品要么是尚未移植到手机上,要么是玩法不适合在手机上玩儿。因此,反复玩仙一其实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所以,仙剑完全没必要为了跟随时代潮流,在一条路上走死。走在潮流前沿的玩法不一定就适合仙剑。还不如换回以前的赛道,就可以不用再负重前行。要知道仙剑这个IP最大的标签无非就是中国风RPG。只要是中国风RPG游戏。不一定非要做成现在的新玩法才叫仙剑。以前的老玩法与系统同样也可以做好中国风RPG。反而更平易近人。而且由于时代发展,以前这个赛道上还有国产另外三剑在竞争。如今其他三剑要么跟仙剑一样做成了新玩法游戏,要么像剑侠情缘那样变成彻底的网游。原来的赛道上反而空无一人。仙剑如今还不如趁着这次机会。重回以前赛道。兴许还能重振江湖。
【讨论】黄金圣斗士有必要在12宫战斗之前提前登场吗? 记得第一次看原著漫画。发现在主角团到达圣域开启12宫战时,其实大分部黄金圣斗士都已经提前出场过了。只有金牛、双子、山羊、双鱼这四个是没有提前露过面。卡妙也算半个,虽然提前了3个宫登场。但也是到了圣域才出现的。然鹅,剩下那些黄金真的有必要早早的出场吗?虽然有些提前登场是为了引出后面的故事,但也没必要穿着明晃晃的黄金圣衣招摇过市吧。这样不但破获了黄金圣斗士神秘感,同时也会让部分剧情人设显得有些崩坏。下面就逐个盘点下每个黄金提前出场的原因,看看是否有这个必要? 穆,一开始登场时并不知道他是黄金。个人认为这个伏笔埋得挺好的。直到后来在五老峰为了帮助老师对抗迪斯才亮出身份。个人觉得这时候揭开身份没问题。只是此时没必要穿上黄金圣衣。毕竟当时双方只是打了一阵嘴炮而已。完全没有到举枪上膛的地步。这样后面到了圣域第一宫看到一身黄金圣衣的穆再登场时,才会有层层递进的新奇感。 迪斯,也是在五老峰提前登场的。个人觉得迪斯作为12宫战里仅有的少数几个反派到底的角色。根本没必要一上来就彻底抛头露面。反正随着穆的到来这场战斗也没打起来。完全可以以影子或逆光等看不见脸的形式出场。这样才能保持神秘感。而且当时老师的背后本来就有个大瀑布。螃蟹又是水生物种。完全可以让迪斯隐藏在瀑布背后显现一个影子就可以了。念完台词后人影逐渐消失在瀑布中离开就可以了。 艾欧里亚,作为第一章就登场的线索人物,也是最早登场的黄金。引出圣域教皇黄金团队的关键人物,提前登场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就不必多说了。 沙加,记得第一次登场是在死亡岛一辉取得凤凰座圣衣的回忆里。同穆一样,他此时登场也完全没必要身着黄金圣衣。而且更没必要自爆自己黄金圣斗士的身份。毕竟以她的实力,当时就算不穿黄金圣衣也可以轻而易举的打倒初出茅庐的一辉。因此他当时只需换套小时候在佛祖前穿的那种僧衣就行了。最好是整个人坐在莲台上从海上迷雾中飘来。这样才更能体现他是佛祖转世的设定。而后沙加再次登场,应该就是在教皇厅与狮子的千日战了。这个剧情相信很多人都吐槽过。个人也觉得这是原著里为数不多的败笔。以沙加的人设设定做这样善恶不分无脑愚忠的事,实在是很崩坏。特别是联想到冥12宫篇他还那么义正言辞的教训撒加三人组时。就更是觉得她此时的行为非常荒唐可笑甚至是打脸了。 米罗,直到现在为止我都不理解让米罗提前登场的意义是什么?光看剧情,米罗第一次出场完全是为了引出黄金十二圣斗士的概念。当时米罗独自进入教皇厅找教皇报道。教皇同时展现背后效忠于圣域的7件黄金圣衣然后讲述十二个黄金圣斗士的概念。只是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为啥其他圣斗士会把圣衣放在教皇那里,而米罗却穿在自己身上?其次米罗这次出现后,直到天蝎宫守宫战斗之前都完全没有戏份,因此此时让他提前出场的意义何在?就为了介绍一下十二黄金圣斗士和圣衣?个人认为与其要让他提前登场。还不如后来艾欧里亚得知真相后怒气冲冲来找教皇算账时,让米罗代替沙加与狮子进行千日战更合适。这样不但米罗的戏份相对更完整。沙加也不会被大家吐槽精分了。而且就原著里各个圣斗士之间的实力描写情况来看。沙加一个顶金被另一个顶金利用,跟一个中金缠斗显然不合适。而米罗与小艾的实力明显更为接近,这样的千日战才更符合逻辑。
刚看完15号点映,要不是之前看过原著,我还以为是好莱坞拍的电影 首先本人是原著粉。早在封神立项时,就十分期待电影能还原原著中那些神仙斗法的名场面。但后来随着相关剧照以及预告的流出。看到原著里一些原本是背景板的边缘角色,在电影宣传中成为了主角团时。这种期待便逐步降低。最终反而成为了“烂片预定”的预防针。所以今天看完点映后,由于之前就不抱太大希望。因此反而没有任何失望可言。 如果纯当一部爆米花电影来看的话,这部电影有不少令人惊喜和值得肯定的地方。首先他应该是中国影史上第一部可以媲美好莱坞同类型电影的国产电影。就像当初大家第一次看《战狼2》,第一次看《流浪地球》一样。都是国产电影赶超同类型外国电影的先驱者。光凭这一点至少可以打8分以上。但可能是因为制作时间拖得太久的原因,有少部分特效感觉还是不够精致,甚至有点假的感觉。如果抛开故事内核来将的话,这部剧中肯的评分应该在7.5左右。 但既然这部电影要叫《封神》。那自然就绕不开《封神演义》这部在我国已经流传了好几百年的古典小说了。毕竟原著里像酒池肉林、哪吒闹海、火烧琵琶精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了。所以如果硬要给这部电影扣上《封神》的片名话,那评分估打个计负分都不够了。虽然本人是原著粉,但本人也觉得原著并非什么旷世名作。虽然作者想象力天马行空。但就剧情和文笔而言,不比别的,光是与四大名著比起来都有不少差距。因此,作为影视剧创作,对原著进行合理改编是势在必行的。但是编剧却并非在原著基础上对原有的故事框架进行合理改编。反而更像是照着好莱坞英雄成长电影的模板,应套了一些封神原著里的人命而作出来的原创剧情。看完后你会觉得剧情像《指环王》像《魔戒》像《脚斗士》甚至像《哈利波特》。但是就是不像《封神演义》。 电影除了剧情上完全舍弃了原著中地地道道的东方神话内核。在服化道上电影也并非完全靠拢中国风。虽然请了像李云中这样的专业人士来坐镇。但最终展现出结果依然是十分违和。无论是城堡还是建筑还是那些厚重的盔甲,剧中每一个大场面都像是好莱坞各种西方魔幻电影的高仿还原。原著神话故事里神仙斗法的大场面反而一个都没有。而且不知道是什么缘故,电影中大多数自然场景都昏暗无比。特别是在森林与山谷中的那几场戏的场景,毫无东方中国山水的意境感。反而像是发生在南美亚马逊深林似的。就连最后姬发逃命时的广阔场景,也更像是奔跑在美国的西部荒野。要不是最后跑到了黄河壶口大瀑布旁边。还真以为这是一部国外团队打造的像《花木兰》一样的好莱坞本土电影。 不过仔细看,影片中也还是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比如杨戬的水遁可算是意想不到的细节。哪吒的脚蹬风火轮也算是还原了原著里的描写。但你还来不及感动,当哪吒一飞冲天时,那风火轮又瞬间变成跟火箭推进器似的现代特效效果。总之是让你哭笑不得。另外十二金仙的造型也算高度还原李云中的漫画设定。只是不知道为何服装上却又要统一成白色的“校服”。这样不走心的细节,完全是往在古偶剧中不知被口诛笔伐了多少次的枪口上撞了。 最后总结一下,大概意思就是:整个电影制作水平在国内可算一流,拿到国际上比也毫不逊色。但是这仅限于硬件上的进步。特别是在前面已经有《战狼2》与《流浪地球》等国产影片早已问世的情况下。这样的技术进步给国内观众带来的震撼与自豪感实在是有限。而且《战狼2》与《流浪地球》等影片的故事都是发生在现代或是未来,故事背景都是早已全球一体化的当下世界观。而本片取材的故事来源,无论《封神演义》还是《武王伐纣平话》,都跟好莱坞的《指环王》《魔戒》《哈利波特》等西方故事完全有壁。像《封神》《西游》《白蛇传》等古典名著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并成为国人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是因为它们在民间本身就有自身的影响力与观众基础。而封神三部曲对封神故事的改编(实际上更像是原创),无疑是舍弃了它本身庞大的群众基础。套用好莱坞的故事模板去迎合西方观众的口味。而且还是在当下我国民族文化复兴。西方以及好莱坞作品对我国电影市场影响越来越弱的情况下。这无疑是丢了西瓜拣芝麻——得不偿失。 再说,以封神原著的体量,也根本不适合拍成三部电影。就算拍个十部都不一定能讲完其中所有的精彩故事。就算编剧能妙笔生花,把原著百回内容大刀阔斧的删改浓缩到一定程度。那最终效果也不一定能够超越原著的影响力。反而只是原著影视化发展历史上又一个尝试性的失败作品而以。虽然西方的优秀的电影工业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但值得我们学习的也仅仅是技术而已。没必要弃长取短反而丢失了自己最独一无二的优势。最终就像邯郸学步一样,成为跪久了就再也站不起来的媚洋之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