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芥末芥末芥末 吃芥末芥末芥末
关注数: 212 粉丝数: 134 发帖数: 5,462 关注贴吧数: 9
智汇泰兴 共创未来 我市举行海外专家泰兴行活动   10月29日上午,我市举行“智汇泰兴 共创未来”海外专家泰兴行活动,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高等院所的13位海外专家与我市40多家企业负责人共聚一堂,进行产才对接、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市领导张育林、刘志明、刘荣华、鞠林红、俞亚萍出席相关活动。   在启动仪式上,市委书记张育林致辞。他说,近年来,我市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紧密结合,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着力打造融通各种资源、衔接各个产业、激发各方力量的系统创新链,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才融合发展体系,持续集聚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要素,有效增强了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有力推动了我市创新转型跨越发展,“全面领先苏中、加快融入苏南”迈出了坚实步伐。   张育林指出,当前,泰兴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更加迫切,急需引进大量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领军人才。市各有关部门、各开发园区和各乡镇(街道)要紧密结合实际,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集聚人才链,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上持续发力,加快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着力形成以创新转型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方式。广大企业要牢固树立“人才强企”理念,强化企业主体意识,主动寻求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端人才的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产学研联合体,借智借力,产才融合,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张育林表示,我市将始终把人才作为抢抓发展机遇、确立竞争优势、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最为宝贵、最可持续的战略资源,以更加开阔的胸襟、更加完善的政策、更加灵活的方式,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努力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更加宽广的舞台。   张育林指出,泰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良好成效,得益于各类人才的大力支持,得益于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这次搭建“智汇泰兴 共创未来”海外专家泰兴行平台,就是让各位海外专家走进泰兴、了解泰兴、助力泰兴,加快推进我市创新转型跨越发展。希望各位专家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深度对接泰兴企业,深入开展洽谈合作,实现创新创业的梦想,同时,积极为泰兴的发展“把脉开方”、“传经送宝”,合力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上台阶。   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志明围绕历史文化、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创新平台、“双创”政策、人才生态等,推介我市创新发展环境。他说,泰兴是一座尊重人才、崇尚科技的活力之城,也是一座支持创业、鼓励创新的发展之城,期待更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选择将高新技术和创新要素在泰兴落地生根,在泰兴发展事业,在泰兴收获成功。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鞠林红主持。   13位专家进行项目路演,发布研究成果及产业化项目,并赴相关园区和重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深化项目对接。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郭鸣明告诉记者,泰兴的支柱产业跟他们的项目有非常好的切入点,这次他带了12个项目到泰兴,与企业进行了很好的对接,希望今后经常有机会到泰兴来,与企业共同攻克一些技术难关。   “泰兴在技术创新方面有许多做法很先进,我一直从事新能源汽车开发和产业化工作,这次带来了飞轮动力系统和产业化计划,非常希望能够在泰兴找到合作的机会,能够对泰兴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常州海科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廖越峰说。
泰兴沿江12公里生态保护工程扎实推进 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精神,我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扎实推进长江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目前我市全长12公里的沿江生态保护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完工后将再现“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美丽景色。   5月15日,在焦土港风光带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为“水上走廊”粉刷涂料,整个景区的效果已经雏形初现,相信很快就可以向游客开放。   焦土港风光带以自然生态江滩为基底,通过“退渔还湿”,利用现有圩埂堤岸复种芦苇、菖蒲等挺水植物,同时配套亲水栈道等辅助设施,营造临江赏景意境。   我市沿江岸线长约23.6公里,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决定拿出50%的岸线,实施沿江生态保护项目, 力争用2-3年的时间,打造成为江苏省内长江大保护的样板。工程范围为洋思港至六圩港上游,主要实施岸线整理、湿地修复、江堤路改造、绿化铺装等生态环境提升工程。同时,启动实施了焦土港风光带、同德中沟风光带、四桥港风光带等景观绿化工程,建成虹润湿地公园,启动长江生态文化街区、东夹江湿地公园建设,营造“水清岸绿”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对不符合规划或影响生态环境建设的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先后拆除小船厂6个,关停化工企业19家,回收江边鱼塘20个。
我市今年启动14家建制镇卫生院提升工程 4月19日下午,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红霞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调研新一轮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提升工程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张红霞一行先后来到元竹镇卫生院、蒋堡村卫生室、郭寨村卫生室和宣堡镇卫生院,了解设施设备、人员配备、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等工作开展情况。   2018年,我市启动新一轮建制镇卫生院提升工程建设,对14家建制镇卫生院分别制定了提升规划,其中移址新建2家,新建病房楼4家,新建门诊综合楼2家,新建公共卫生楼1家,标准化改造5家,确保到2020年建制镇卫生院全面达到省级建设标准。同时,为改善村民就医环境、解决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市实施了村卫生室提升工程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新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总数达到156个。2017年,我市完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38万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残疾人中残疾儿童等困难人群做到应签尽签。   张红霞指出,卫生关系民生,无论是两个提升工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还是深化医改、建设健康泰兴的各项举措,都必须站在群众的角度,切实把实事做好、好事做实。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关切群众反映强烈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落实发展保障措施,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提升整体服务能力,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健康泰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泰兴日化产业园开园 4月18日上午,中国·泰兴日化产业园开园暨江苏绿伞日化项目奠基仪式在我市举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何烨,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理事长郑舞虹以及我市领导张育林、孙云、丁亚、张坤、刘荣华参加。   市委书记张育林宣布开园,并与何烨、郑舞虹共同触摸开园启动球。与会领导还共同为江苏绿伞日化项目培土奠基。   近年来,泰兴经济开发区依托雄厚的上游精细化工、天然油脂、植物萃取产业基础,并将泰兴独有的健康医药产业功能要素、平台载体、行业人脉、渠道终端、商业模式等优势资源,与美丽日化产业跨界糅合、无界融合,创新提出“美丽+健康”蓝海发展战略,着重发展家庭护理用品、个人清洁用品、个人护理用品、美容化妆品等高附加值产业,致力打造美丽健康全要素融合发展的产业集聚高地。   市委副书记、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坤致辞。张坤说,日化产业是泰兴经济开发区今后一个阶段的发展重点。泰兴的日化产业有历史、有基础、有优势,还拥有丰富的油脂衍生类产品、精细化学品、中药萃取及原料药合成等日化原材料优势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加之年货物吞吐量达亿吨的现代港口体系,为开发区发展日化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坤介绍,经济开发区制定了推进日化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意见,从项目服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多方面提供精准高效的扶持和无微不至的服务,同时加快产业创新中心、商务中心等高端平台建设,其目的就是要把日化产业园做成日化产业发展服务最优、环境最好、专业化程度最高、商务成本最低的园区。   张坤表示,虽然日化产业刚刚起步,但开发区上下坚信,随着江苏绿伞日化项目这个“头雁”的落户,会带动、吸引越来越多的日化企业走进泰兴、了解泰兴、牵手泰兴,泰兴日化产业园未来一定会实现“幸福有配方,美丽+健康”的发展目标。   何烨说,“泰兴日化产业园”是泰兴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地方政府为日化行业提供的创新平台,也是广大日化企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希望“泰兴日化产业园”能够打造成行业发展的高端平台,引领日化行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方向发展。中轻联也将密切关注产业园的发展,总结成功经验,在业内大力推广、复制。   据了解,该项目由北京绿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5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家用液体清洁洗涤剂、5万吨个人清洁护理用品、3万吨卫生制剂产品、2万吨气雾剂产品,项目建成后,可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税收1亿元。
泰兴获农业农村工作一等奖 4月12日下午,泰州市农村工作会议召开。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泰州市委书记曲福田强调,“三农”工作事关全局,必须始终坚持“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不动摇;农业农村问题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必须始终坚持“优先发展”的重大原则不动摇;乡村振兴事关“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始终坚持举全市之力推进的坚强决心不动摇。我市市委书记张育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金堂,市政协副主席刘建在泰兴分会场收听收看。   曲福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深刻理解中央战略意图,准确把握泰州目标定位,充分认识到乡村振兴是一个大战略,必须以深远的历史眼光进行审视;乡村振兴是一个大课题,必须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出发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是一个大机遇,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加以推进。   曲福田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鼓励人才和资本“上山下乡”支持农村,但不能“跑马圈地”,要保障好农民的土地权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搞“盆景”,不能千村一面,要根据乡村发展规律系统规划、分类实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放松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要把它作为“试验田”和突破口,为乡村振兴积累经验、探索路子。   曲福田强调,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当前,泰州要做好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五大文章,并加快发展富民作用显著的高效农业,更大力度支持农民就业创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曲福田指出,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具体工作中,要强化组织、改革、要素保障,全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史立军主持会议并宣读表彰决定。   我市荣获2017年度泰州市农业农村工作一等奖。虹桥镇六圩村、滨江镇仁寿村荣获泰州市2017年度“强富美高”新农村建设十佳示范村。   泰州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长庄兆林作具体工作部署。   张育林强调,当前,要做好“五级书记抓联动”乡村振兴工作,弄明白什么是乡村振兴,怎么抓乡村振兴,找出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不断提高站位,强化责任,改进作风。特别是村级服务中心,要作为村级组织的阵地,方便群众办事,满足群众需求,教育引导群众,以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奋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我市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单季首次突破20亿元 日前,记者来到江苏泰隆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时,看到长龙般等待提货的车辆已停靠在企业停车场内。集团副总经理徐敬告诉记者,仅一季度企业已实现销售4.2亿元,比年初预计目标增长了30%,目前在手订单仍有1.8亿元左右。   伴随销售形势“井喷”的是税收收入的增长。一季度,泰隆集团实现工商税收收入2884万元,同比增长230%。   今年以来,我市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日益明显,不少企业和泰隆集团一样取得了非凡业绩。其中,金江化学共缴纳国地税税收总额2283万元,同比增长129%;奥喜埃化工共缴纳国地税税收总额1793万元,同比增长157%;汤臣压克力共缴纳国地税税收总额883万元,同比增长377%……   工业兴则财政强,今年首季,我市坚持把扶持企业发展作为财政预算保障的重点,强化激励机制、支持技改创新、引导转型升级、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创业活力、助力企业发展。通过壮大发展新动能,1-3月份,全市50家重点工业企业完成工商税收12.61亿元,占全市工商税收的39%,首季税收突破2亿元的企业由去年2家增至3家,企业的稳中见好成为了拉动财税收入增长的最强动力。工业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为财政收入提供了充足的税源,有力支撑了全市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为确保财政收入“颗粒归仓”,我市各级、各部门坚持把组织收入作为核心任务、头等大事,紧紧围绕年初预算目标,深入挖潜、努力增收。税务部门坚持依法治税、科学治税,充分借助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综合治税等手段,不断加强税源管控,切实强化税收征管;财政部门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及时跟进加强调度,科学合理组织收入。   得益于重点企业的示范带动和税收征管机制的不断完善,今年一季度,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交出漂亮“成绩单”,规模总量再上新台阶。1-3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95亿元,单季完成数首次突破20亿元,占人代会收入预算的30.7%,超序时5.7个百分点;增长20.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1.5个百分点;收入质量实现新提升,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88.9%,比去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指标排名取得新突破,各项收入指标均进入全省前10位,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排全省第7位,比上年同期提升了2位。
泰兴11家企业跻身泰州工业50强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实业是经济的脊梁,我市牢牢抓住优化提升的“牛鼻子”,依托科技和人才,不断加大有效投入,激活企业转型升级新动能。日前,泰州工业经济50强最新名单发布,我市11家企业入围。   格林美(江苏)钴业公司一派忙碌景象,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生产,这个月,公司要完成2.7亿元订单的生产任务。   格林美钴业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钴新能源材料研发制造的企业,产品具有成本低、循环性能好等优点,受到了国内外知名锂电企业的青睐,呈现出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去年,公司成为我市第四家纳税超亿元企业。   实体经济是经济的命脉,是“稳”的根本、“进”的基础。我市始终坚持把企业作为转型升级的主体,深入实施重点骨干企业培大培强计划,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近年来,泰隆减速机公司紧紧围绕“深化差异战略、开发高端产品”,大力压缩低端产品,集中公司的智力、财力,在风电、核电、水电配套齿轮箱上大做文章。联合重庆大学在国内首创机器人关节用摆线包络精密减速机。新产品的不断推出,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了较强的发展活力。   转型升级让企业增强了抗御风险能力,继续保持了行业领先地位。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立足“规模化、资本化、国际化”愿景,走出了一条创新科研驱动、资本平台支撑的新路子,成为我市首家年纳税超10亿元企业。   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经过成功转型的泰兴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济川药业、扬子鑫福、新浦化学、昇科化工、联成化学、爱森絮凝剂、金江化学、阿贝尔化学、中丹集团、泰隆减速机、格林美(江苏)钴业等11家企业入围泰州工业50强,居泰州各市区首位。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大重点骨干企业培育力度,力争新增国税开票销售过10亿元企业4家以上、过100亿元企业1家。   记者手记:   11家企业跻身泰州工业50强,是我市工业经济稳中快进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始终把项目突破作为主攻点,坚持在创新转型上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力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工业经济成为近几年发展的最大亮点,成为区域竞争中泰兴最显著的特征。迈进新时代,面对高质量上台阶的发展目标,我们更要把工业经济放在突出位置,加快泰兴制造向泰兴创造转变、泰兴速度向泰兴质量转变、泰兴产品向泰兴品牌转变,打造更多的泰兴亮点。
珊瑚镇:工业经济实现首季开门红 珊瑚镇狠抓项目招引和建设的同时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进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1-3月份,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   江苏久保联有限公司是珊瑚镇的重点骨干企业,公司主要生产炉辊,为钢铁企业配套。受国内钢铁企业转型的影响,今年公司的订单量较往年有大幅增长,目前在手的订单有8000多万元,首季的销售收入也有大幅度的增长。   在稳定传统产品的同时,久保联公司还注重新品开发,购置中央控制自动焊接成套设备、高温持久试验机等生产、检测设备,上马自主研发的裂解炉管项目,将成为公司今年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珊瑚镇引导优势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促进工业经济结构调优、质态提高。江苏三志制动器有限公司去年投入1000多万元,购置100多台先进设备,扩产汽车制动器项目,今年有望实现销售2亿元。方圆型钢、宏昌金属压延、安泰精密传动等规模骨干企业抢抓市场机遇,加大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力度,经济质效明显提升,第一季度支撑作用明显。一季度,珊瑚镇预计完成工业国税开票4.2亿元,同比增长51.6%,完成工商税收收入3200万元,同比增长80.3%,新开工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两个,其中亿元项目一个,主要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序时进度。
泰兴经济开发区获批国家级绿色园区 近年来,泰兴经济开发区以生态理念立区,把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走出了一条资源消耗最少、环境影响最小、经济效益最大的绿色转型之路。近日,工信部发布2017年第二批绿色制造示范名单,泰兴经济开发区成功入选,成为江苏省入选绿色园区的7家单位之一,也是泰州地区首家绿色园区。   这几天,在经济开发区院士路上,公共管廊正在加紧施工。管廊旁边,红宝丽化学环氧丙烷项目即将竣工投产。目前,公司内部的蒸汽、丙烯管道已与园区公共管廊实现了无缝对接,企业所需的原料将通过这条公共管廊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企业,将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   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和谐的高效统一,绿色发展是必然选择。泰兴经济开发区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为目标,推动企业清洁生产、循环生产,形成了氯碱、烯烃、锂电池等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142家企业间通过公共管廊实现了互为原料、隔墙供应、管道传输。目前,开发区清洁生产率达90%以上,产业关联度达60%。坚持“绿色发展”,一方面发展循环经济,另一方面建好平台促进企业发展。园区建立大气环境监测预警系统,设立26个监测点,可对300多种特征污染因子进行分析检测,准确找到污染源和种类,让废气偷排无从藏身。   除了大气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全天候运行外,经济开发区还建有30万立方米危废填埋处置中心,危废焚烧处置能力达6.5万吨/年,污水日处理能力达11万吨。   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经济开发区推进实施区内河道自然生态修复、1800亩沿江大道生态保护绿化防护林、180亩生态湿地公园、投资1.4亿元的公共生态服务岛等一系列生态工程,划定8公里沿江永久性不开发生态岸线。
帅了,泰兴这条路获得2017年度“江苏交通优质工程”奖! 近日,咱泰兴一条道路获得省交通优质工程奖! 据了解这是泰兴市交通局有史以来首次获得获个奖项。 那么,“334省道泰兴段改扩建工程”的基本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334省道是连接南通洋口港与泰兴港区的一条重要的东西向干线公路。泰兴段改扩建工程东起如皋交界,西至江堤公路,距老线以南约2.5公里,经我市分界镇、黄桥镇、河失镇、姚王镇、济川街道、滨江镇,道路全长42公里,一级公路标准,其中利用老路6.6公里,新建35.4公里。城区段(宁通公路至泰常公路)采用双向六车道,路基宽33.5米,其余路段采用双向四车道,路基宽26米,全线共设桥梁31座。334省道泰兴段改扩建工程共分三段实施,工程总投资约16.4亿元。   2012年初,滨江镇5.2公里先导段竣工通车,同步完成生态绿化建设,总投资约1.2亿元。 泰兴城区至黄桥段(城黄段)   全长22.8公里,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车速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宁通高速至城区段7公里为双向六车道,路基宽33.5米,其余均为双向四车道,路基宽26米。全线新建桥梁14座,其中大桥3座:上跨宁靖盐高速大桥全长547米,上跨宁通高速大桥全长487米,姜十线航道大桥全长254米,另新建中小桥梁11座,同步实施景观绿化和生态绿化。工程于2012年9月开工建设,2014年11月主体工程竣工,于2015年7月顺利通过交工验收,总投资约12亿元(建安费约8亿元)。 黄桥姜八线至如皋交界段(分黄段)   全长8.5公里,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车速100公里/小时,路基宽26米,双向四车道,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砼面层。全线新建桥梁7座,其中大桥1座:上跨新长铁路大桥全长722米,另新建中小桥梁6座,同步实施生态绿化,总投资约3.2亿元。
2月9日,泰兴市财政局消息,根据《关于对2017年度财政重点工作考核先进市县予以激励的通报》文件精神,江苏省财政厅对全省35个全年财政重点工作考核较好的市县予以通报表扬。泰兴市财政重点工作考核名列全省先进市县一等奖的第1名,获得1000万元奖励资金。 泰兴市委市政府已作出决定,将把这项奖励资金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等领域,以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泰兴市财政近年来紧紧围绕“聚力创新快转型、聚焦富民奔小康、争当苏中排头兵”的目标追求,顺应和引领财政经济发展新常态,以组织收入为抓手,以保障民生为重点,牢固树立为民理财的思想,始终把财政保障改善民生放在突出的位置,确保财政支出更多向民生领域倾斜。 刚刚过去的2017年,泰兴市连续十七届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排名上升至第34位。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3%,税占比达83.8%,三项指标均进入全省县市前10,增幅排名全省第5;预算管理工作获得国务院表彰。 泰兴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是江苏省直管县三个试点之一,享有部分地级市职权。泰兴置县于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寓意“国泰民安,百业兴旺”,有“教育之乡”、“银杏之乡”、“建筑之乡”、“提琴之乡”、“减速机之乡”之称。 泰兴市城市荣誉(部分) 国家级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 中国产业发展能力百强县(市)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 全国文化先进县(市)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全国绿化模范县(市) 全国绿色小康县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 中国提琴产业之都 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市) 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 全国科普示范县(市) 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市) 国家卫生城市 省级 江苏省小康县 江苏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 江苏省金融生态县(市) 江苏省文明城市 江苏省卫生城市 江苏省双拥模范城 江苏省建筑产业强县(市) 江苏省银杏产业基地 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县(市) 江苏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 江苏省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市) 江苏省体育强县(市) 江苏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县(市) 泰兴高新区 泰州地区唯一省级高新区——泰兴高新区。从2008年建园开始,经过11年的跨越发展,泰兴高新区正以“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独特风貌展示出迷人的画卷。 泰兴高新区规划区面积28平方公里,投资近5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六横十纵”的道路框架。绿化面积达200万平方米,覆盖率达40%。近千亩凤栖湖景观区碧波荡漾、绿荫成趣、如诗如画,已成为园区项目招引的靓丽名片。这里,一个小时到达盐城、扬州、泰州、镇江、南通、无锡、常州七个地级城市、五个机场;这里,两个小时可以到达浦东、虹桥、南京三个国际空港。独特的区位优势,为园区的快速崛起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园区先后被批准为国家级环保服务业试点园区、省级环保科技产业园、江苏省特色产业集群。 黄桥镇(黄桥经济开发区) 2017年以来,黄桥镇(黄桥经济开发区)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呈现出“稳中快进、蓄势待发”的良好态势,实现工业国税开票销售119.9亿元,增幅19.2%;全年完成工商税收9.19亿元,同比增长29.1%;实现设备抵扣税金7839万元,同比增长203.8%;完成协议利用外资938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95万美元;实现自营进出口8051万美元,同比增长5.7%;完成新签约项目39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4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6个,完成“项目大突破”各项目标任务。琴韵小镇入选江苏省首批25个特色小镇,开发区成功创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江阴黄桥南北共建园在全省共建园区特色发展考核中名列第一。 虹桥镇:入选江苏省新一轮强镇扩权名单 江苏“强镇扩权”试点改革再度升级,时隔七年,江苏省开展新一轮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省共30个镇入选,虹桥镇名列其中。 早在2011年,黄桥镇已入选江苏首批“强镇扩权”试点,被赋予“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今年,我省启动新一轮“强镇扩权”改革,遴选第二批参与改革的经济发达镇注重竞争性选拔,旨在将经济基础好、改革意愿强的镇列入改革范围,结合“放管服”改革,打造“强镇扩权”升级版。 虹桥镇是泰州市重点打造的九个小城市之一,泰兴“一体两翼”城市组团的副中心和率先融入苏南的桥头堡。先后创成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镇、国家级生态镇和国家级卫生镇。常住人口8.2万人,外来人口2.5万人。2016年,完成工业国税开票销售22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6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2.5倍、3.8倍。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临港物流等支柱产业蓬勃发展。2012年起连续三年荣获泰州经济工作“十强乡镇”第一名。 355省道泰兴段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 继334省道改扩建工程服务泰兴东西部地区发展之后,2017年5月9日上午,全市人民盼望已久的重点交通工程——355省道泰兴段改扩建工程也正式实施,将进一步为泰兴市加快实现富民强市目标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355省道是江苏省苏中地区重要的东西向干线公路,是加强泰州与南通之间沟通联系的一条重要通道,更是沿江开发、沿海开发的重要基础设施,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其中,355省道泰兴段东起如皋,西至高港,全长约26.7公里,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共设桥梁23座,其中上跨宁靖盐高速、姜十线航道大桥2座,中小桥21座,新建涵洞62道,同步实施绿化、安保等相关配套工程,概算总投资约12亿元。 投资一亿美元的森田新能源材料项目奠基 2017年3月28日上午,由世界500强企业日本森田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日本住友商事株式会社和森田新能源材料(张家港)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亿美元的六氟磷酸锂锂电池电解质项目成功落户泰兴经济开发区。 森田新能源材料(泰兴)有限公司六氟磷酸锂锂电池电解质项目设计年产1万吨六氟磷酸锂、4.8万吨盐酸,预计实现年销售17亿元、工商税收收入3.6亿元。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