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警 厦门网警
关注数: 57 粉丝数: 36,116 发帖数: 4,408 关注贴吧数: 3
12-09◇敲诈作案26起!网警让水军浮出水面 近日,公安网安部门在处置一起网络谣言案件时发现,该事件疑似受到网络水军群体操控,于是立即展开进一步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有组织的网络水军团伙逐渐浮出水面。经查,以张某、王某为首的网络水军团伙,经营多个大V账号。该团伙成员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全国多地大V相互勾结,通过加工编辑,虚构、夸大相关事实的方式,捏造相关单位负面信息,并组织水军团伙成员通过网络平台异地发布,后相互拉托,与受到网络负面影响的单位联系,以删帖、进行正面宣传报道为由,迫使受害单位“支付”相关费用。目前,该案已基本告破,水军团伙4人被提起公诉、9人被行政处罚,成员涉及3省5市,共涉案26起,涉案金额达59万余元。网警提示网络水军从事的非法业务主要包含:造谣引流、有偿删帖、刷量控评、负面炒作敲诈勒索等。大家要提高辨别能力,发现疑似网络水军的违法行为,速向平台举报或报警,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相关法律规定《网络安全法》第四十六条 任何个人和组织应当对其使用网络的行为负责,不得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不得利用网络发布涉及实施诈骗,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以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信息。《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21号)第五条 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第六条 以在信息网络上发布、删除等方式处理网络信息为由,威胁、要挟他人,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实施上述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的规定,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 素材 | 陕西网警
公安机关查处网络谣言|黄冈公安公布打击整治网络谣言5起典型案例 为有效净化网络环境,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谣言,2024年以来,依托“净网2024”专项行动,黄冈市公安机关持续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及时发现查处借热点舆情事件进行造谣传谣线索,坚决整治自媒体运营人员移花接木、摆拍造谣等利用网络谣言进行吸粉引流、非法牟利等行为,重拳打击编造虚假险情、灾情、警情等违法犯罪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已办理网络谣言类案件58起,依法查处造谣传谣网民60余人,依法关停违法违规账号300余个,清理网络谣言信息万余条。现公布黄冈市公安机关打击整治网络谣言5起典型案例: 1、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蕲春县王某某通过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9条视频,造谣十几人因喝了青石镇某山泉水厂的水导致中毒,造成当地群众极其恐慌,蕲春网安迅速到青石镇核实情况。经查实,王某某因与该山泉水老板吴某某有经济纠纷,便在平台上发视频造谣其水厂的水质有问题。2024年1月,蕲春警方对王某某给予行政处罚。 2、2024年5月,网名“XX红尘”的罗田居民向某某发布短视频,文字内容称:某中学学生多次对其孩子进行霸凌,并配有疑似为现场欺凌的视频,引发大量网民关注。经查,向某某为博取流量,随意拍摄了一些视频,进行拼接剪辑并上网发布,进行造谣。罗田警方依法对向某某给予行政处罚。 3、2024年6月,团风县何某某在某APP上,使用账号“XX同行”编辑一篇帖文,发布“痛心疾首接连有学生自杀……短短半年常驻人口不到30万的小县,已经发生了6起学生自杀的惨剧了”等不实言论,引发大量网民关注。经查,何某某发布信息不实,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团风警方依法给予何某某行政处罚。 4、2024年8月,麻城网民余某在网络上发布“麻城某小区早上出杀人碎尸案了”等言论,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关注,扰乱社会秩序。麻城警方查明,余某发布的内容属于网络谣言。经查,余某自行编造了“杀人碎尸案”,在某社交平台上发布,造成了恶劣社会影响,麻城警方依法对余某处以行政处罚。 5、2024年9月,英山网民王某为博取眼球、吸粉引流,借助“广东惠州一小区保安为救坠楼女童胳膊脱臼、软组织挫伤”热点事件,编造了一条“保安为救坠楼女孩受伤,女孩家属:没要你救”的虚假贴文并配虚假图片发布在网络平台上,引发大量网民关注,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英山警方依法给予王某行政处罚。
重庆警方公布打击整治利用AI工具编造谣言5起典型案例 近年来,利用AI合成技术编造谣言,甚至生成逼近真实的图片、音视频,颠覆了“有图有真相”的常规认知,让人难辨真假。为维护网络清朗空间,重庆警方在“净网2024”专项行动期间,持续加大对利用AI工具造谣的打击整治力度,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现公布5起典型案例。 1.两江新区公安分局依法查处王某利用AI工具编造“某服务点遭暴力袭击”网络谣言案 2024年1月,两江新区网民王某(男,48岁)在网络平台发布一篇题为《曝光!某地农村消费合作社服务点暴力袭击,存款难题严重困扰》的帖文,该帖文一经发布,迅速引发网民关注和议论,影响恶劣。全文以新闻报道的口吻称“某市一家农村消费合作社服务点被敌对势力以暴力手段进入,工作人员和顾客被残暴袭击”。公安机关查明,王某为赚取流量,利用AI工具编造虚假新闻,扰乱公共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王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两江新区公安分局已依法对王某处以行政处罚。 2.涪陵区公安局依法查处余某某利用AI工具编造“某地一银行遭劫匪袭击”网络谣言案 2024年3月,涪陵区网民余某某(男,26岁)在网络平台发布一篇题为《某地一银行遭劫匪袭击!警方通报案情,抓获嫌疑人的故事曝光》的帖文。该帖文一经发布,迅速引发网民关注和议论,影响恶劣。公安机关查明,余某某为博取关注、赚取流量,利用AI工具自动创作文章,编造了上述谣言信息。余某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涪陵区公安局已依法对余某某处以行政处罚。 3.武隆区公安局依法查处刘某利用AI工具编造“北方一城市某工厂被大风夷为平地,多人死伤”网络谣言案 2024年4月,武隆区网民刘某(男,20岁)在网络平台发布一则《北方一城市某工厂被大风夷为平地,造成2人当场死亡,3人受伤》的帖文,该帖文一经发布,迅速引发网民关注和议论,影响恶劣。公安机关查明,刘某为赚取流量,利用AI工具编造虚假新闻,扰乱公共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刘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武隆区公安局已依法对刘某处以行政处罚。 4.奉节县公安局依法查处徐某某利用AI工具编造虚假交通违法处理单网络谣言案 2024年7月,奉节县网民徐某某(男,40岁)在短视频平台散布一张交通违法处理单的图片,配文称,“处罚依据为:左手握方向盘,右手摸副驾驶大腿”,该信息引发网民关注和议论,影响恶劣。公安机关查明,徐某某为博取关注、赚取流量,利用AI软件炮制虚假交通违法处理单,扰乱公共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徐某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奉节县公安局已依法对徐某某处以行政处罚。 5.合川区公安局依法查处石某利用AI工具编造虚假交通违法处理单网络谣言案 2024年7月,合川区网民石某(男,45岁)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一张交通违法处理单的图片,配文称,“开车时向女交警吹口哨,被罚款200块扣11分”。该视频引发大量网民关注和议论。公安机关查明,石某为博取关注,利用AI软件炮制虚假交通违法处理单,扰乱公共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石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合川区公安局已依法对石某处以行政处罚。
重庆警方公布打击整治利用AI工具编造谣言5起典型案例 近年来,利用AI合成技术编造谣言,甚至生成逼近真实的图片、音视频,颠覆了“有图有真相”的常规认知,让人难辨真假。为维护网络清朗空间,重庆警方在“净网2024”专项行动期间,持续加大对利用AI工具造谣的打击整治力度,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现公布5起典型案例。 1.两江新区公安分局依法查处王某利用AI工具编造“某服务点遭暴力袭击”网络谣言案 2024年1月,两江新区网民王某(男,48岁)在网络平台发布一篇题为《曝光!某地农村消费合作社服务点暴力袭击,存款难题严重困扰》的帖文,该帖文一经发布,迅速引发网民关注和议论,影响恶劣。全文以新闻报道的口吻称“某市一家农村消费合作社服务点被敌对势力以暴力手段进入,工作人员和顾客被残暴袭击”。公安机关查明,王某为赚取流量,利用AI工具编造虚假新闻,扰乱公共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王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两江新区公安分局已依法对王某处以行政处罚。 2.涪陵区公安局依法查处余某某利用AI工具编造“某地一银行遭劫匪袭击”网络谣言案 2024年3月,涪陵区网民余某某(男,26岁)在网络平台发布一篇题为《某地一银行遭劫匪袭击!警方通报案情,抓获嫌疑人的故事曝光》的帖文。该帖文一经发布,迅速引发网民关注和议论,影响恶劣。公安机关查明,余某某为博取关注、赚取流量,利用AI工具自动创作文章,编造了上述谣言信息。余某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涪陵区公安局已依法对余某某处以行政处罚。 3.武隆区公安局依法查处刘某利用AI工具编造“北方一城市某工厂被大风夷为平地,多人死伤”网络谣言案 2024年4月,武隆区网民刘某(男,20岁)在网络平台发布一则《北方一城市某工厂被大风夷为平地,造成2人当场死亡,3人受伤》的帖文,该帖文一经发布,迅速引发网民关注和议论,影响恶劣。公安机关查明,刘某为赚取流量,利用AI工具编造虚假新闻,扰乱公共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刘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武隆区公安局已依法对刘某处以行政处罚。 4.奉节县公安局依法查处徐某某利用AI工具编造虚假交通违法处理单网络谣言案 2024年7月,奉节县网民徐某某(男,40岁)在短视频平台散布一张交通违法处理单的图片,配文称,“处罚依据为:左手握方向盘,右手摸副驾驶大腿”,该信息引发网民关注和议论,影响恶劣。公安机关查明,徐某某为博取关注、赚取流量,利用AI软件炮制虚假交通违法处理单,扰乱公共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徐某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奉节县公安局已依法对徐某某处以行政处罚。 5.合川区公安局依法查处石某利用AI工具编造虚假交通违法处理单网络谣言案 2024年7月,合川区网民石某(男,45岁)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一张交通违法处理单的图片,配文称,“开车时向女交警吹口哨,被罚款200块扣11分”。该视频引发大量网民关注和议论。公安机关查明,石某为博取关注,利用AI软件炮制虚假交通违法处理单,扰乱公共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石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合川区公安局已依法对石某处以行政处罚。
11-27◇公安机关查处网络谣言 网传“临海古城派出所违规操作”, 近日,一则男子辱骂公安机关的视频在网络上传播,视频配文:“浙江省临海市古城派出所违规抄做(操作)”。当“派出所”“违规操作”等字眼出现时,是否瞬间勾起了你的关注与好奇心,而真实情况是否又正如视频所说? 11月14日,浙江临海警方接到志愿者举报,称有人在抖音短视频平台发布了一条辱骂公安机关的视频。视频的内容为一辆停靠在路边的警车画面,同时伴有男子辱骂公安机关的声音。视频的配文则是:浙江省临海市古城派出所违规抄做(操作)。 经过调查核实与获取的信息相结合,并调取了相关的视频资料,发现该视频对应的警情是辖区内11月14日凌晨2时的一个生活噪音类求助报警。视频中涉及的警车是临海市古城派出所的接处警警车。 真相来了 当日警方接到群众报警求助,抵达现场后发现,黄某和朋友开车到临海花街附近的夜宵摊上吃夜宵,黄某朋友没有将车辆熄火,并且一直持续播放车载音乐,由于音量过大,导致群众报警求助。 报警求助者王某:那天晚上我刚好值完夜班回家休息,结果楼下的这个音乐一直放得很大声,严重影响我休息,我就想着打电话报警求助。 民警在现场对黄某朋友的噪音扰民行为进行了教育提醒,黄某朋友也听从劝告关闭了车载音乐。而当民警处置完警情准备离开时,已经喝醉的黄某径直跑到了警车的前方,使用手机对警车进行拍摄并言语侮辱,随后公然发到网上。 侦办案件的过程中,当地公安机关对现场及周边的社会监控进行了查看,发现民警处置情况全过程都是合法合规的,并不存在黄某视频配文所说的违规操作情况。而且警方还发现,黄某已经被吊销驾照,但仍开车来到现场,于是无证驾驶、散布谣言两罪并罚。 网警提醒: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规范言行是每一个网民都应当做到的,任何的违法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临海市公安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对黄某做出行政拘留的处罚。 素材 | 浙江网警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