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香如故zzp 只有香如故zzp
在我的空间里已经做过交代。
关注数: 546 粉丝数: 386 发帖数: 9,402 关注贴吧数: 24
中老年人戒烟——【慎】 ——说个似乎不讲理的【理】 中老年人戒烟——【慎】<?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说个似乎不讲理的“理” 最近,曾经在一起工作过的一位老师傅跟我说:“孩子们为劝我戒烟的事,都快到了翻脸的地步了,我该怎么办呢?”看着这位年近80的老人,我定一下神,小心翼翼的回答:“我劝你还是要慎重”。 其实我也知道这位老师傅大约20年前因为胃癌,把胃切除了2/3,由于术后保养到位加上老伴的精心照料,如今看上去也不肥胖精精神神的,不像一个曾经患过大病的人,血压、血脂、血糖都正常,所谓的不良嗜好,就是每天抽点香烟。孩子们也是出于孝心,劝阻老爸不要抽烟了。老师傅到底戒烟还是不戒烟,仍在犹豫之中。 人们都知道吸烟对人身体不好,吸烟会引发疾病,诸如肺癌、鼻咽癌、呼吸道病变、肺心病等,但我这里要引用《健康365》栏目主讲人宋一夫老师的一个观点:“吸烟人不一定都会得肺癌,不吸烟的人不一定不会的肺癌”。我们单位有一位37前退休的老师傅今年97岁,人家还经常叼着香烟,三天一瓶白酒,每天都拎着根拐杖上集市上赶集买菜,他除了耳朵有点背走路有点慢,其余的都没问题。另有一位四五十岁的在岗工人,在大家都说戒烟的环境里把将近20年的烟瘾戒掉了,一年后他发现腰围增加4公分,体重增加了10公斤,血压、血脂已经升高,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遇到了我,我说:“你还是把烟捡起来吧”。两年过去了,这位在岗工人的身体恢复了正常。 根据以上的铺垫,自己感到在戒烟问题上应该有那么一点发言权,于是我想把这不讲理的理说出来咱们可以讨论: 大凡会吸烟的人都是从年轻时候学会的。正是因为年轻,身体有一定的抵抗能力,烟吸进去以后会产生头晕目眩的感觉。这应该是生理机能在调解过程中的反应,再过一段时间,这种反应就消失了,对香烟产生依赖,一段时间不抽烟反而觉得不舒服,这就是烟瘾,这个吸烟人就成了亿万烟民队伍中的一员。但当一个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在戒烟的时候,生理机能要有一次再调解过程,由于年龄的增长,生理抗体能力的下降,这种戒烟或许不会遭受一定的生理反应。可是你却很难预料之后会发生怎样的不适或疾病。我想在这个问题上读者会有不少的解读。因此在这里我必须向各位说清楚,笔者绝对不反对戒烟,就是担心戒了烟的朋友以后会怎样。 只有香如故 2014.05.20.
建议吧友们都来关注健康——【只有香如故】 中老年人都是从年轻时候过来的,年轻的时候自我感觉良好,虽然从事事业、工作比较辛苦,但身体是可以承受的,累了,一觉起来,啥事儿没有,感觉仍然很好。天长日久日积月累人们都有年轻走向中年、老年。改革开放了,日子好过了,无数中老年朋友都希望好好享受生活。特别是对于退休人员来说,有一句口号大家还是愿意听的,那就是“好好活慢慢拖,一年还有几万多”。<?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如今国民大都生活不错,没有了粮票、肉票、油票时代,想吃啥就有啥,鸡、鸭、鱼、肉甚至海鲜什么的都不缺,顿饭成席的情况已屡见不鲜。常和朋友们出入酒楼已是不少人难免的日常应酬。潜移默化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糖尿病诱发的脑梗、心脏病开始向低龄化进军。从前人们称谓的“富贵病”如今已成了常见病。心脑血管病成了人们健康的第一杀手。有一位做保健教育的老师这样说:“中国人请你就是喝酒;外国人请你多是保健”。 笔者作为一个过来人,在这里说健康的确有班门弄斧之嫌。但本人心意的确天日可鉴。所以我在这里向各位建议,希望大家都来关注自身健康,因为身体是自己的,健康是自己的,任何人不能代替的。从前人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今可以说“身体是事业的本钱”。而我的说法是“健康是‘1’,一旦健康倒了,1就等于〇。但是我必须要澄清一点,本人绝对不会做广告,也不会因此对你进行【忽悠】。昨天就健康问题给老家的兄弟姐妹发短信,建议他们关注电视播出的节目《健康365》,我对他们说“陕、晋、吉、豫等卫视都在中午前后播出电视节目,主讲【宋一夫】,希望兄弟姐妹都来关注”。 ——只有香如故 <?xml:namespace prefix="st1"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二〇一四年三月三十一日</?xml:namespace>
【湍河吧】曾经【置顶】过我出的这个【安民告示】 各位吧友: 本人系退休人员,籍贯河南邓州,现住安徽马鞍山,由于本人退休闲暇,在家练习小篆书法,2012年参加北京一民间文化组织组织的“中华颂”和“华夏情”诗文书画大赛,不小心获得两个“一等奖”(【湍河吧】的吧友大都知道)。由于本人作品曾在湍河吧晒过,得到众多吧友肯定,于是乎不少爱好者伸手索要本人书法作品,到2012年末共送出28份3794字,由于本人当时决定“分文不取”,可吧友仍旧采取其他形式予以报答。可如今我才发现形势严峻,于是考虑索要者应该付成本费,不能坐享其成。经慎重考虑,相关内容如下: 1、索要者在向本人提出索要书法作品的同时,须向本人提供网名、姓名、性别、电话、地址、联系方式、索要作品内容和字数,但最多不得超过100字。 2、本人所发作品规格在通常情况下为35厘米乘135厘米,即4平尺,对开4尺宣。 3、 不考虑润笔费,只考虑成本,经测算,文房四宝的购置与使用加上邮费,每份只少30元,如若你不过意,愿意多付一点,每幅以50元封顶。 4、本人联系方式:本人姓名曾昭平,电话13053200972,周一至周五住址安徽马鞍山市花山区平山新村27-3-206室;双休日住马钢姑山铁矿钟山家属区2村18-302号。 5、 凡索要者应通过“中国农业银行安徽马鞍山雨山路支行”账户转账支付方式支付,账号6228482558129980376,户名:曾昭平。支付结束即发信息给告知。 6、在马鞍山市(含当涂、不含和县)的吧友索要者,每幅收成本费20-40元。外地吧友仍按30-50元执行。 曾 昭 平 二〇一三年七月廿日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