儍ˇ宝贝﹌ 儍ˇ宝贝﹌
关注数: 0 粉丝数: 11 发帖数: 4,100 关注贴吧数: 3
‖飞行部落‖能征集到动听的“手拉手”吗? 1988年汉城奥运会开幕式上一曲动人的《手拉手》唱响全世界。北京2008年奥运会歌曲征集评选已进入最后一届,在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我们能够听到和《手拉手》一样动听的天籁之音吗?   创作了洛杉矶奥运会主题歌《欢乐通宵》、汉城奥运会主题歌《手拉手》、意大利世界杯主题歌《意大利之夏》而闻名世界的意大利著名音乐家乔治·莫罗德,近年来频频来中国访问,对创作北京奥运会主题歌表现出浓厚兴趣。  莫罗德曾经为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创作了《好运北京》这首歌。他认为,奥运主题歌应该是一个国际化的歌曲,可以由中国音乐家与国际知名的音乐家一起演绎。“最好能有孩子们的声音。让孩子们在前面歌唱10至12秒的时间,效果会更好。”“当然,主题歌还应该有中国的特色,例如可以加入中国的长笛、中国的打击乐。”  国内的音乐人也对奥运主题歌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著名钢琴家孔祥东以普契尼在《图兰朵》中引用中国音乐《茉莉花》的旋律为例,提出奥运主题歌可以包含着古典与现代,包含着民族与世界,“让全世界的农民都能唱出来,这首歌就成功了”。  从2003年4月开始,北京奥组委开始启动奥运歌曲征集评选活动,已连续举办了三届。  据了解,三届征集评选活动共收到有效作品1528件,这其中不仅有中国本土的作品,也有外籍作品。但许多音乐人都认为征集到的作品与奥运主题歌的要求还有距离。  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它还承载着人类的梦想和文化的意义。正因如此,奥运主题歌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本土的音乐人希望能够在北京奥运会上听到中国元素的主题歌,而国际音乐人同样需要从歌曲里找到属于他们的认同感。但无论如何,北京奥运会需要的是一首经典的音乐作品,它也可以跨越国界、跨越语言和文化,让所有人置身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之中。(据新华社北京体育专电)
首页 1 2 3 下一页